温宗堃:《须深经》的传本及南传上座部对《须深经》慧解脱阿罗汉的理解 三、「无禅那慧解脱」的研究方法


2014/9/3    热度:414   

温宗堃:《须深经》的传本及南传上座部对《须深经》慧解脱阿罗汉的理解 三、「无禅那慧解脱」的研究方法

 

  如上所述,在尝试指出「无禅那慧解脱」教理於早期印度佛教思想史上的定位时,Cousins 与Gombrich 二位教授的研究都未能善加运用汉译《须深经》(及其他相关)的资料。站在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之基础上,笔者针对「无禅那慧解脱」思想何时出现在佛教思想史上的问题,也就是,「无禅那慧解脱」思想是否出现在佛陀时代(针对Gombrich 教授所提),或是否存在於三藏中(针对Cousins 教授所提)的问题,提出另外的研究方法。

  若能在资料上同时考虑巴利经典、汉译乃至现存梵文的阿含经典,我们显然可以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中的後一个问题。如後文所显示的那样,答案将是:「无禅那慧解脱」思想至少存在於说一切有部所传的《杂阿含.须深经》。

  至於前者的问题,则是「如何决定某经或某事是否为佛说」或者「如何才是最早期的佛教」的问题,此亦是长期以来为学界关心的问题。虽然《阿含经》、《尼柯耶》是现存最可能呈现释迦牟尼佛陀思想及其所处时代背景文化的重要文献。但《阿含经》、《尼柯耶》的内容是否完全代表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四十五年的说法,或呈显佛陀当时的印度历史文化,这一点早已为许多前辈学者所质疑。这主要是因为《阿含经》、《尼柯耶》等早期经典都是部派所传,具有部派的特色,以及目前我们所有的经典写本仍然无法上溯至西元之前的年代所使然。27

  早在多年前,印顺法师已指出:无论为梵文的,巴利文的,西藏译的,汉译的,这些代表初期「佛法」的圣典,都已经过部派的传宏,具有部派的色釆。28

  又如Steven Collins 说:我建议:我们不应将巴利经典(Pali Canon)等同於早期佛教(Early Buddhism),……南传上座部并不是依巴利经典而生――我指的是封闭式的,具有特别及特定权威,且宣称是公认的、对佛陀教法作史实记录的封闭经典群(closed list of scriptures)――该部派也不是这些经典的保存者,这些经典并非在南传上座部成立之前就存在,而应该被看作是该部派的产物,是锡兰大寺派的僧人在西元後的前几个世纪用以合法化的策略之一。29

  乃至於对於依据经典所建立的早期佛教历史,Jonathan 曾如此评述:因为,在如阿育王时期那样早的佛教历史中,也出现了与「圣典的佛教」(Canonical Buddhism)所述相歧异的现象记载,於是,就产生了那被重建的「早期佛教(early Buddhism)是否真正存在过的怀疑。30因为现有的早期佛教经典,不能被天真地认为是直接记录佛陀当时的历史,所以,为了寻找佛教最古的思想、教义或经典,前辈学者们提供了相当多的研究方法与尝试,例如:Egge 的著作认为经典的偈颂比散文更古,且能保存经文原始的风貌,从而以部分偈颂所表述的「布施」思想作为最早期佛教的布施思想。31

  Schopen 认为若要真正了解历史上的佛教,须从考古、碑铭资料中去发掘。32 Bronkhorst 指出,在某些早期经典中被视为是佛教的,又在其他早期经典中被谴责,且於佛教之外的其他宗教中可发现的思想,很可能本非佛说,而是後来才被引入佛教。33 Vetter 追随Frauwallner 等学者的看法,认为:透过同一经典的不同传本(梵巴汉)之比较,可以得出阿育王时代古上座部的经典原型与共同教义,是发现最古教义的可行方法。34

  如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佛教的早期经典《阿含经》、《尼柯耶》乃由佛弟子们透过多次的结集(sa?gīti),共同审议、合诵,经由口传後再以文字传抄而成为现存我们所见的经典(《阿含经》、《尼柯耶》)。35 因早期经典为人受持、传诵,结集乃至传诵、传抄的过程复杂,如印顺法师曾指出的,要从现存早期经典直接探得「佛陀亲说」已是不可能的任务:佛法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大众公认的佛法(或佛说)。以一字一句为佛口亲说,固然是离佛世太远,不明了实情的信仰。而想在现存圣典中,探求佛陀亲说,而感到不可能;不知这一探求佛说的构想,是与圣典成立的实情不符的。36

  由於现今离佛典结集的时代已相当久远,其过程又缺乏详细的记录,我们已无法直接从文献中获得历史上的佛陀的实际说法内容。乃至对於圣典真伪的问题,印顺法师还作了如下的评述:

  佛教圣典,不应该有真伪问题,而只是了义不了义,方便与真实的问题。说得更分明些,那就是随(世间)好乐、随时宜、随对治、随胜义的问题。37

  虽然要从现存经典中找出绝对客观的佛陀亲说已是不可能,但是印顺法师仍同意:吾人可以从「原始佛教」时期集成的圣典去探求、了解「根本佛教」佛陀四十五年教化的内容。38 问题在於我们以什麽方法来逼进根本佛教的内容。

  在此,针对「无禅那慧解脱」有多大可能是佛说的问题,笔者提出三种研究进路:第一是《须深经》不同传本的比对工作;第二是探讨不同部派对慧解脱的理解;第三是早期经典中的定、慧关系以及慧学本身的探讨。

  首先,透过《须深经》不同传本的比对工作,可能揭露早期结集时就已存在的《须深经》的内容,从而显示「无禅那慧解脱」有多大可能是佛说。如果《阿含经》、《尼柯耶》所记载的内容不能直接代表历史上佛陀的亲说,那麽它究竟能代表什麽?Jonathan 在其文章中提出四种研究模式,39 藉以依据现存的佛教经典文献来研究印度佛教的历史。在说明第一种模式――「历史资料模式」(historical source mode)时,针对不同传承共有的佛传故事所代表的意义,Jonathan 有如下的说明:「我们的证据允许我们能够说的是,这传记式的内容正确地记录了後来的佛教徒对佛陀的想法,或者他们所相信的佛语内容。」40 循此而论,对於《阿含经》、《尼柯耶》等早期经典的内容,我们至少能说:它们代表後来佛教徒所认为的、所相信的佛陀时代所发生的事件或已存在的思想。依此,经由不同经典传本的比对,我们可以得出较早期佛弟子们所共同相信的佛说内容,进而推论出一些可能的历史事实。

  据笔者所知,现存有三个分属不同部派的《须深经》的故事传本。透过比对,可以推测其经文的哪些部分属於部派共有的思想,哪些属於该传本特有的意见。若是共有的部分,当然有理由相信该部分来自不同传承分裂之前的更早的传统。举例说,若某经乃至某经的某部分,是说一切有部《阿含经》与南传上座部《尼柯耶》所共有的,则可说该部分是上座部未分裂前就已存在的传本(这也是上述Vetter 等所用的法)。若是有部、南传上座部以及大众部早期经、律所共有的记载,则可说这是佛教根本分裂前,甚至王舍城最初结集时的传本,因而最可能是佛陀亲说。反之,若只是某传本独自的意见,则较难确定何者接近最初的结集传本。因为它们比共同一致的部分更可能是後来部派自已的增补,或传诵者在传诵过程中的即兴创作、记忆误植,乃至传抄(传译)者在传抄(传译)过程中的有意或无意的更改。

  其次,不同部派对某教理的理解若有一致性,则该教理属於印度早期佛弟子共同承认的佛法,因而很有可能是传承自佛陀亲说。当然,早期佛教徒所共同承认的,就逻辑上而言并不必然就是佛所说,或佛所承认的。但在相信佛教内部思想传承虽然有发展、复杂化的倾向,但也有持续不断与保守的性质之前提下,早期佛教徒们的共同意见,理应比个别的意见更有可能是承自佛说。循着如上所示的传本比对之方法,若说一切有部、上座部、大众部等部派皆承认「无禅那慧解脱」的可能性,则此「无禅那慧解脱」的思想可能是共同绍承自部派未分裂前的传承,因而可能是佛陀亲说。关於这一点,笔者在之前的一篇论文指出:汉译说一切有部论书《大毗婆沙论》、《顺正理论》,以及自成一家的《成实论》,都肯定《须深经》里所说的慧解脱阿罗汉未得禅那。41

  本文则将就南传上座部注释传统对此问题所抱持的看法作介绍,看看南传上座部对於慧解脱阿罗汉的理解与说一切有部乃至《成实论》的见解,有无共通性。

  最後,「无禅那慧解脱」思想,如果与早期经典《阿含经》、《尼柯耶》42里关於定、慧关系的讨论以及慧学本身的相关论述,彼此相容的话,那麽,「无禅那慧解脱」思想即使未被明文记载,也应当属於早期经典的思想,因而可能是佛陀亲说。

  如此,从上述三个面向来考察慧解脱思想有多大可能是佛说的问题,应是较完整的研究方法。43

  本文则将以其中的第一个研究进路――即《须深经》不同传本的比对――为讨论的重心;并兼论属於第二个研究进路中的有关南传上座部对《须深经》慧解脱阿罗汉的理解。

----------------------------------------------------------------------------------------------------------

更多温宗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 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 世间人常讲“牵肠挂肚”,你牵挂的就是你心里头念的,你想想看,哪一桩事情是你这一生当中最牵挂的?那就叫“念”,就叫“一心称念”。我们凡夫可怜,一心称念的,一生当中最牵挂的,不外乎两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恨。爱的,你一生牵挂,你没有办法舍掉;恨的,是冤家,那个恨得深,一生都记在那里,仇没有报,死都不瞑目。一定要明白:你最爱的,牵引你堕饿鬼道;你最恨的,牵引你到地狱道,那个结果是往三恶道去。为什么不把这个念头转过来,去念阿弥陀佛?转过来,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不但永脱轮回,而且永脱十法界。要知道,能够把“爱与恨”换成“阿弥陀佛”,我们就成功了。世出世间的好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我们要认识清楚,不要把这一生大好的机会错过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