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十二)


2014/9/3    热度:507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十二)

 

  壬六、迦叶观法

  迦叶尊者他的所观境是观察心中的法尘而悟入圣道。

  宿因感报    这一段讲到迦叶尊者跟紫金光比丘尼,过去的一段因缘。

  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于往劫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我得亲近闻法修学;佛灭度后,供养舍利,然灯续明,以紫金光涂佛形像,自尔以来,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此紫金比丘尼等,即我眷属,同时发心。

  「迦叶」是他祖先的姓氏叫龟氏。为什麽加一个摩诃呢?因为迦叶这个名号,佛在世的时候有三个比丘叫迦叶,为了拣别多了一个摩诃,就是「大」,殊胜的意思。

  为什麽迦叶尊者有资格称为「摩诃」呢?有三层意思:第一、这个尊者的殊胜功德,他叫「饮光尊者」,因为他过去生因为供养佛像的关係,身上经常放出紫金光明,叫饮光尊者,他所到的地方,其他的光明都被他遮蔽了。

  第二:他在俗家的时候,财富特别广大,他父亲的财富是频婆娑罗王一千倍以上,他父亲的财富比国王还多一千倍。

  第三、他出家以后,头陀行第一,是佛陀灭度以后继承护法藏的第一代祖师,所以叫做摩诃迦叶尊者。

  摩诃迦叶尊者跟他在俗家的妻子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而白佛言;这以下讲出他为什麽色身放大光明,有二段因缘:「我过去生在娑婆世界的时候,有一尊佛出世,这一尊佛叫做日月灯明佛,我因为有殊胜的因缘经常能够亲近佛陀,等于是做佛陀的常随众(他没说他是出家或在家,总是经常亲近佛陀来学习佛法),  佛陀灭度以后,我感受佛陀的深恩,而造了塔庙供养舍利,以种种油灯的光明来供养塔庙跟舍利子。这是第一个,他身上光明的第一个因缘,他供养日月灯明佛。

  第二因缘、「以紫今光涂佛形像」,过去有一尊佛叫毘婆尸佛,毘婆尸佛灭度以后,有一个贫女,她找到一尊毘婆尸佛的佛像,他整个金箔都剥落了。所以她就去乞求金钱,找一个金匠来补佛像的金箔,但是因为钱不够。金匠说:那这样子,不够的部分我来负责。二个人就发好心,将毘婆尸佛的佛像给造好。造好以后二个很欢喜,就发愿生生世世结为夫妻来修学佛法。也就是说他过去生,用紫金光的金箔来涂佛的形像,依止这二种因缘,从那一次以后生生世世,身体一出生之后,自然身体就放出紫金光明。紫金光比丘尼也就是我过去生所结的眷属,现在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同时发心来出家。

  这个地方讲到过去生的一段因缘。我们看大小乘的修学,这二十五圆通它有二个方法,有些人是直趋大乘,他的烦恼澹泊,他直接就正念真如,直接观察「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从无生理当中就入到了现前一念心性,「破妄显真」。但是有些人要经过一个过程,就是经过四念处的对治,从无常无我当中,来破除我们对五蕴身心的执取,先证得我空,然后再悟入二空。大概这二个过程,诸位你看看二十五圆通的整个修学过程,大致上是这二个重点。有些人他必须要先破执再显真;有些人破妄跟显真可以同时,破妄当下就显真,有些人要经过破妄然后再显真,他分二个次第。这个地方诸位好好的体会就清楚。

  淨业学园 71讲次  讲义150面

  壬六、迦叶观法

  267这一大科是讲到《愣严经》的二十五圆通法门,这是说明我们在修《首愣严王三昧》的二十五个方便,这二十五个法门,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总持,就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

  「方便有多门」是指的我们在正念真如的时候,它的所缘境是特别广大的,可以说是整个因缘所生法;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根尘识”都是我们的一个所观境。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由过去的业力,而变现一个六根六尘六识,我们依止我们的六根来攀缘六尘,而产生六识的分别。大概一个众生,一生的生命当中,我们身心世界的活动就没有一个人离开十八界。所以在整个日常生活都是《愣严经》的所观境,这一点是跟一般的三昧不太一样。

  你看我们念佛或者持咒,我们一定要远离外在的因缘,「都摄六根」,一定要把外在的因缘放下,另外提起佛号,另外提起咒语。《愣严经》不必,你平常经常打妄想的地方,你平常经常起烦恼的地方,就是你生起观照的地方。《愣严经》的特色就是就路还家,你平常熟悉的地方就是你修行的地方,你不必再改变地方,所以它的特色是「方便有多门」。

  「归元无二路」但是它真正观照的智慧,其实是相通的。二十五圆通的观照的智慧,都是空假观三观。你不管遇到什麽境,第一个最重要的就是空观,空观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

  我们前面三卷半的经文经常强调,你看到事情首先的第一句话,你要问它「你从什麽地方来?」我们不要被物质的一个假相所迷惑,你要看到这假相的背后到底它的本来面目是什麽?所以一个人经常会迴光返照,「你从什麽地方来?」我们就不容易起颠倒了。我们会看到一个我空法空相应的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如来藏妙真如性的本体。这个就是我们刚开始第一步要做的「从假入空」,从一个身心世界的根尘识的因缘法,回归到一个整体的不生不灭的清淨本性。

  假观又开始从空出假,又从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又回到我们现在的身心世界。我们现在的因缘有它的一个假名假相假用,我们要找到我们的定位,我们怎麽利用我们今生的根尘识来积功累德;所以假观是你也不能否定你今生的因缘,人身难得啊!

  所以我们在从假入空的时候,破除我们的我法二执,但是我们从空出假的时候,依止是一种大悲的愿力,我们假借今生的根尘识,来积功累德,来求生淨土。当我们把整体的真如观跟个体生命的因缘观达到平衡的时候,那这个就是「中观」了,空假中三观,就这样操作的。

  不过我们从本经来看啊!初学者他是偏重在空观的,偏重在从根尘识的这些假相,回归到我们我空法空相应的真如本性,这「空观」是一个重点,从解脱道的角度这是一个重点。你能够掌握以六根六尘六识为所缘境,而生起空假中三观,那麽你大概就能掌握整个二十五圆通的一个纲要。

  观法得果    我观世间六尘变坏,唯以空寂,修于灭尽,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犹如弹指,我以空法成阿罗汉。

  迦叶尊者观察法尘而成就了圣果。这个地方讲到迦叶尊者今生的迹门。

  迦叶尊者他在选择所观境的时候,是观察这世间的一切六尘的生灭变坏。

  这个地方的「六尘」我们加以解释:

  这地方的六尘其实指的就是法尘。那为什麽叫六尘呢?因为他是前五识攀缘五尘,而落谢到心中的一个影像。换句话说,其实这个六尘是过去的,它曾经所发生过的,所见闻过的事情。

  迦叶尊者在修止观的时候,他就回忆过去的前五识攀缘五尘所落谢的影像,而这影像他观察它也是生灭变坏。所以从这个地方他发明了我空的真如,他知道五蕴身心没有真实的自我。所以它就依止这我空的空寂之理来修习「灭尽定」;“灭尽定”就是在灭除我们身心世界的第六意识的「受想」二个心所,还有第七意识染污分的这一部份的心所。所以他的心是特别的微细,只有第八识跟第七意识的清淨分现前。

  他的身心多麽微细呢?他的身心世界能够在禅定当中,经过百千劫的时间,就好像一弹指的短暂时间。

  迦叶尊者身为佛陀的初祖,他现在在鸡足山入定,等待弥勒菩萨的降世,把释迦牟尼佛的法衣交给他,他入的就是「灭尽定」。他的灭尽定为什麽那麽久呢?这当中跟他空观的智慧有关係,以空寂的智慧来修禅定,所以它禅定的力量就加深。所以他做一个总结,「我以空法而成就阿罗汉」,我就是以我空的智慧来照见我空的真如理,而成就阿罗汉果。

  这地方按照蕅益大师解释,这是他今生的迹门。下一段就讲到他过去的本门。

  蒙佛印可    世尊说我头陀为最,妙法开明,销灭诸漏。

  世尊经常讚叹在诸弟子当中,迦叶尊者是「头陀为最」;“头陀”我们翻成中文叫「抖擞」,就是我们说的苦行,依止苦行来抖擞我们的精神。

  迦叶尊者他所悟的理其实是下面这一段

  「妙法开明,消灭诸漏」

  “妙法”指的是他第六意识的法尘,他能够通达这个法尘其实当下是即空、即假、即中的,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前面他是发明法尘是我空的,这个地方他同时看到法尘有不空的因缘,空假不二的道理;空假不二当下就是我们众生本俱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依止这中道的实相理,灭除心中的无明,而证得清淨法身,位在圆教的初住。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法因为上。」

  佛问圆通的法门,正如我所修所证,我是以法尘为所观境,最为殊胜无上。」

  我们看到大小乘的修学止观,一般小乘在修止观他一定是先修无常无我的,因为他要先破见思烦恼,这个「对治止观」。所以在这个二十五圆通当中,凡是小乘的,在示现的迹门,他一定先修我空观,然后再修空假观三观,悟入中道实相,它是有「迹本」二种的差别,这地方要把它分清楚。后面会讲到普贤菩萨,他就直接进入中道实相,「对治止观」就不谈了。

  辛二、观五根

  五根它是把耳根放在最后面,因为耳根是娑婆世界最为契机的法门。所以佛陀要详细的说明,所以把耳根拿掉,所以剩下五根。

  (分五:壬一、阿那律观眼。壬二、继道观鼻。壬三、牛呞观舌。壬四、馀习观身。壬五、须菩提观意)

  壬一、阿那律观眼。

  “观”指的是能观的智慧。我们前面说过,整个《愣严经》的妙观察智所依止的就是「一心三观」,这个“观”指的就是一心三观。“眼”指的是他的所观境是眼根,这地方的眼根指的是「胜义根」,它是一个色心的和合;但是这地方的“根”特别指的是心法这一部份,也就我们说的,见闻嗅尝觉知这一部份,不谈色法,谈的是心法这一部份。

  精勤失目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

  先讲阿那律尊者他所发生的因缘。我们讲到《愣严经》的修学,就在你平常日常生活中所发生来修学,你不必离开你的因缘,就是你平常很熟悉的因缘,可能是好因缘,也可能是不好的因缘,顺逆皆方便。

  阿那律陀翻成中文叫「无贫」,为什麽呢?因为他过去生曾经做一个农夫,他去田裡耕田的时候,就带一碗饭准备中午吃。在山上住了一个辟支佛,辟支佛平常入定,但是他七天会下来托钵一次,他这一天下来,他要回到山上的时候,竟然是空钵而回。这农夫看到这情况起大怜悯心,就把他唯一的一碗饭就供养给这辟支佛。因为能布施的心非常的虔诚,所布施的田又是一个辟支佛,他招感九十亿劫的时间不受贫穷之苦。

  阿那律陀是佛的堂弟,在阿罗汉裡面他的福报是相当大的,在经典上说,阿那律他去托钵,不管是贫穷人给他多麽粗糙的饮食,只要入阿那律的钵,一定变成甘露味,不管是什麽东西,他的福德力就是这麽强,他要是吃剩的,把这个钵倒给别人又恢复原状,所以他的善业力特别强,所以他有资格称为「无贫」。

  阿那律尊者从座位站起来,来说明他修学的一个过程,他说:「我刚出家的时候,当然他是八王子出家,带有贵气。有一个毛病是常乐睡眠,这个睡眠他也不是一次二次,他是经常性的在佛陀说法的时候睡觉,后来有一次,佛陀实在是忍不住了,就诃责这阿那律说,你经常在我说法的时候睡觉,你未来的果报是变成一个畜生,蛤蟆一类这种动物。身为阿那律尊者,他听到佛陀的诃责以后,可以说是涕泪悲泣甚至诃责。他如是思惟,所谓听法的目的是明白道理,明白道理依理起观,才能够破除心中的颠倒,那是一个解脱之门。既然我在这个地方睡觉,这个过失很重,他依止大惭愧心,后来七日七夜就不睡觉,眼睛过度的疲惫就失去了双目,而生大苦恼。

  这地方是说明他过去的一段过失产生的因缘,这因缘也启动他生命中的一个转机。

  成就心眼    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

  大慈悲的佛陀,看到阿那律尊者失去双目生大苦恼,就教他修学《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乐”,喜乐;这个“见”值得我们注意,我们一般的“见”,叫做因缘所生法的见,一般因缘所生法的“见” ,要用眼根来见,眼根攀缘色尘产生眼识,所以我们一般的生死众生,都是在十八界裡面造成一种轮迴相续的力量,但是这“见”,它是一种心性的见,就是我们讲「见性」,它不必依止眼根它,已经超越眼根。依止见性来照明,来照了我们本性的光明智慧,产生一个不可破坏的犹如金刚的三昧;也就是说,这三昧的特色是:「我不因眼观见十方」,我从今以后不必假借眼根。眼根败坏了,见性没有败坏,你看你眼睛败坏了,你还是有看得到啊!你看得到暗相。我们问瞎眼的人说:你看到什麽?他说:我看到前面一片黑暗。前面一片黑暗就是你看到了,见到光明、见到黑暗都叫做“见”。

  他这个时候,已经不必再假借眼根就能够照见十方;这个十方是包括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菴摩罗果,而且当时的情况是「精真洞然」;也就是说他所依止的是一种,精纯的见性而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清楚分明,能够照见十方整个三千大千世界。他这时候叫「半头天眼」,他前半段的头看得到,后半段的头看不到。

  268这个是讲到阿那律尊者,在眼根败坏的过程当中,他已经不必依止眼根,他就能够看到物质。

  蒙佛印证    如来印我成阿罗汉。

  从迹门来说,佛陀就亲自印证他已经成就阿罗汉果。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现在佛陀问我圆通,正如我所修所证,我所悟的真理是「旋见循元」;“见”就是我们能见的功能。我现在能够把这能见的见分,不向外攀缘而迴光返照,开显我内在的见性,而证得我空法空的真如法性。

  我们一般的人是用眼睛看,阿那律尊者用是心来看,那一念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一念心性观察世界,那是无障碍的境界。这是讲到他的一个本门,他所觉悟的真如理。

  大概整个《愣严经》的圆通法门,都是要破根尘识。你看我们眼睛来说,眼根攀缘六尘就产生六识。那麽这个方向是什麽?向外攀缘。

  《愣严经》他就是破和合识断相续心,破根尘的和合。我们在刚开始的时候是依止眼耳鼻舌身意,依止色声香味触法,而产生六识的分别。而《愣严经》它的想法就是,你要能够到达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它的方向是迴光返照「你从什麽地方来?」你去找你的最初的本来面目,你不要老是被这个假相所迷惑。

  它是二个方向:第一个、你从这边出去,那就是根尘识的境界;那麽迴光返照,那你就到达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个二方向大家要弄清楚,就是我们常说的《愣严经》的修学,二句话「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这二句话你要经常记住。

  壬二、继道观鼻。

  继道尊者他所观的是“鼻”,鼻根嗅的功能。我们看他过去的因缘,就知道他为什麽以鼻根当所观境。

  因缺诵持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

  周利槃陀伽他过去的因缘。周利槃陀伽翻成中文叫「继道」。就是古代印度她们女众生产,不能在自己的家生产,要回到娘家去。因为继道尊者的母亲,在回家之前,因为事情的忙碌来不及回家。所以快要生的时候,才匆匆忙忙的赶回去,就在这道路的小道的旁边出生,才叫做「继道」,是这个因缘。

  继道尊者他出家以后,是怎麽回事呢?「我阙诵持,无多闻性」,也就是说他的本性是愚痴暗钝,没有忆持诸法的功能,所以他没有这种多闻强记的功能。因为这个周利槃陀伽他过去生,在迦叶佛时代是三藏法师,但是因为他在教导弟子的时候,因为悭法的关係,对佛法有所保留,就招感生生世世愚痴,到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这种业报还没有结束。所以说,他是缺乏忆持的功能。

  「最初值佛,闻法出家」,我最初看到佛欢喜,而且也听闻佛法,他毕竟是有善根,听闻佛法而出家。佛陀曾经要他受持一个「伽陀」,四句偈。

  这地方蕅益大师讲到说:是什麽四句偈呢?说是「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这就包括戒定慧。

  尊者对这个偈诵,只有这四句偈,在一百天当中,记到前面一句就忘了后面一句,记到后面一句又忘了前面一句。《唯识学》说的「心于所缘明记不忘」的念力,非常薄弱。所以他哥哥(他哥哥也出家)就非常的恼恨,就要他回家还俗。周利槃陀伽他在回家的路上,他走到了半路遇到慈悲的佛陀,佛陀当然明知故问的说:你要干什麽呢?周利槃陀伽就如是如是的报告。佛陀说你不要回去,我来教你一个修学的方法。

  奉教调息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

  佛陀怜悯尊者的愚钝,「教我安居,调出入息」,你现在这念力这麽薄弱,没关係!修习的方法多的是,这根尘识,这个部份弱没关係,你找你强的部分出来。你现在先把万缘都放下,你要安居静处,到一个閒静的地方住下来,然后调和你的出息跟入息,修习止观。他怎麽修?

  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

  周利槃陀伽因为他念力薄弱,他就不能用念力来修学,那怎麽办呢?

  佛陀说:你注意你的呼吸。这个地方就是随息,数、随、止、观、还、静,不是数息是随息,只是知道而已、知息出,知息入,你知道你的气息从鼻端到丹田,又从丹田到鼻端,你知道它进,知道它出。经常有事没事就注意自己气息的活动,慢慢慢慢的使令内心达到微细禅定的境界。

  禅定现前的时候是怎麽回事呢?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

  他可以看到他的身心世界,他内心的世界那种生住异灭的四种相状,他的念头生起、相续、变化、消失。他这时候看到他的诸行;“诸行”指的是前面生住异灭这四种相状,这种刹那刹那生灭的相状。

  到这个地方只是说明尊者成就了禅定,还没有说他成就智慧,但是他至少已经把心静下来了。

  开悟得果    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

  其心豁然,“豁然”指的是开启他心中的智慧。因为他心静下来,他看到他内心世界的生住异灭种种的变化,他就体悟到我们内心是一个无常无我的道理。因为它生灭变化,所以没有常依主宰的我,所以他成就一种大无碍的智慧。依止这个无碍的智慧,就断除三界的见思,成就阿罗汉果,安住在佛的坐下;“安住在佛的坐下”,指他成为佛的常随众,而成就小乘的无学。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现在您老人家问我圆通的法门,正如我自己所修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我就在观察我鼻端的出息跟入息当中,而我迴光返照,观察这个出入息,问他一句话「你从什麽地方来?」我不随这出入息的相状而转,「色相归性」,从外表的假相,而找到它一个不生不灭的嗅性,见闻嗅尝觉知的嗅性。这个地方对我来说是最为殊胜无上。

  269我们在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时候…你看周利槃陀伽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过去的业力是不完整的,我们曾经造了很多很多的善业,但是也造了一些恶业,所以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跟缺点。

  所以在整个修学的假观当中,“假观”最重要就是找到你的定位。我们中国最高的哲学说叫「易经」,整部易经就在讲定位的问题,人生的趋吉避凶就是你的位置,你找到你的位置没有。当然它的位置是变化的,二十岁的时候,你二十岁的位子、你现在刚出家有刚出家的位置、你出家十年你有你的定位,到了二十年你又有你的位子,出家到了五十年,到了老和尚了,你又有你的位子,有些话你就不应该再讲。找到定位你才知道进退,才知道什麽是该做,什麽是不该做,才不会进退失守。

  你看周利槃陀伽,他念力很薄弱,你一天到晚要背东西,他越背越没有信心,这一条门过不去嘛!过不去你硬要过,你今生就是空过了,到最后只有还俗一条路而已。你看佛陀说:没关係,转个弯,你不能够背东西,你注意你的呼吸,诶!从这个地方,方便有多门,成就圣道。

  我讲实在话,世间上没有利根跟钝根的差别,你觉得你很钝根,那表示你那个门还没有找到,你那个最有利的门还没有找到。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特质,你看周利槃陀伽,他四句偈一百天背不起来,但是他找到他的定位以后,很快的成就禅定,很快的证得我空,最后变成一个三明、六通、八解脱的大阿罗汉。

  所以首先了解自己是很重要的,你应该做什麽事…我们讲「就路还家」,你适合做什麽?解门、行门…,你就做什麽。我们不能够抛弃过去的束缚,你过去生当中串习产生一定的力量。为什麽有现在呢?有过去才有现在。怎麽会有今天呢?因为有昨天。

  你看《唯识学》,阿赖耶识「恒转如瀑流」,生命就是一个水流,我们因为有很多的过去、过去…才有现在,你不能够说把过去一刀二段,全部否定过去,你否定过去,你就没有现在,也就没有未来。

  诸位你看看二十五圆通,他都有一段过去,然后他跟什麽因缘特别熟,佛陀就教他怎麽修行。这个叫做「顺势而为」,你的过去这方面特别厉害,你就从这边下手,没关係!方便虽然有多门,目标是一样,结果是一样。

  这个地方周利槃陀伽的修学值得我们深思,找到自己的定位,比你的努力更重要;你找到你的定位,你的努力才有效果。

  壬三、牛呞观舌。

  这个地方的所观境是舌根的“尝”,见闻嗅尝的“尝”。从尝当中而悟入了如来藏妙真如性。

  口业招报    憍梵鉢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

  憍梵婆提翻成中文叫「牛呞」;什麽叫牛呞呢?因为他过去的罪业,他从小他那个嘴巴,他吃饱饭以后就会不由自主在那边空嚼,嘴巴就是动来动去的空嚼,养成习惯了,乃至于证得阿罗汉果,都经常保持这空嚼的习惯。佛陀看到他这个样子,害怕众生毁谤,请他到天上去,因为天人都有神通,不会毁谤他。

  尊者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我过去生口业很重,特别是恶口跟绮语,过去生特别重。这当中最重的就是「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他过去生曾经出家,做一个小沙弥的时候,看到一个老比丘,这老比丘没有牙齿,他吃饭的时候在那边嚼来嚼去。他就讥嫌说:你这个老比丘吃饭就像牛在吃草一样,非常没有威仪。这老比丘就跟他讲说:你要赶快忏悔,你这样毁谤我,我是一个大阿罗汉啊!沙弥听到以后非常恐慌,当下跟他忏悔。虽然忏悔的力量灭除了他地狱的果报,但是他也有剩馀的果报,堕入五百世牛的果报。他做五百世的牛,他出世以后还有这种咀嚼的习气,所以叫「牛呞」。他脱离牛的果报今得人身,在世世生生当中,仍然在嘴巴有空嚼的习惯。

  这是他讲到他过去的业报,当然这个业报也启动了他修行的转机,因为他这方面经常咀嚼,他就会注意他的嘴巴。注意他的嘴巴,诶!这就有希望了。一个人开始注意某一种东西的时候,就是他回家的时候。看经文就清楚…

  教修止观    如来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非物。

  270因为他嘴巴经常嚼来嚼去,他很自然就会注意他的嘴巴。所以佛陀就始令他就路还家。说:你过去依止舌根造恶业,现在还是依止舌根来修观。

  教他怎麽修呢?修「一味清淨的心地法门」。

  这一味清淨怎麽说?

  我们的舌根去接触食物的时候,是很多滋味的,有酸甜苦辣很多滋味。但是很多滋味是你向外攀缘的时候,你有很多滋味,当你迴光返照的时候,你问这舌根的“尝”说:「你从什麽地方来?为什麽你有这麽多的滋味呢?你为什麽能够知道这麽多滋味呢?」这时候迴光返照,他能尝的尝性,那是一个一味的,那是一个清淨的,一个心地的观照法门。所以「我得灭心」,“灭”就是灭除根尘的障碍。

  你看我们一般人,六根一定要跟六尘相结合,那个力量是拔不开的,根尘一结合就完了!这个识就产生了,识一产生,颠倒的心,造业的心就出来。

  所以他这个地方「一味清淨的迴光返照」,就灭除了根尘的结合,而因为灭除根尘而入了法性,依止法性的智慧来修三摩地。在三摩地当中,「观为之知非体非物」,这时他观察我能够尝味的功能。我怎会知道这个酸甜苦辣呢?这酸甜苦辣非从根有,也不从尘出。你说根会产生酸甜苦辣吗?当然不可能,也不是从色尘而有。这时候迥脱根尘,而证得我空的真理,那是非体非物;“非体” 它不是从根而有,“非物”也不是从外面的尘而有。这时候他把根尘的障碍破坏掉,破坏根尘的和合。

  超离得果    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淨,成阿罗汉,如来亲印登无学道。

  依止我空法空的正念,就超越了世间的见思烦恼,向内脱离身心;这身心包括了六根跟六识。外面潜伏六尘,所以远离三界业力的繫缚,如鸟出笼;“笼子”的意思是说,我们明了的心,它本来是无障碍的,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但是我们一念颠倒的无明以后,就产生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明色,就产生了根尘识。所以我们这一念心是被根尘识所障碍,你看你眼睛看到一个色,你很自然就心光外洩,就跑出去了,耳朵听到声音,你也习惯的心随境转。所以我们平常的问题就是,被这六根、六尘、六识给障碍住了。

  这个尊者他一迴光返照。我们讲「你从什麽地方来?」这时候脱离了身心世界内在的根识,也脱离了外在的六尘。「离垢销尘」,远离根识的污垢,也消灭了对外尘的执着,所以「法眼清淨」,“法眼”是空观的智慧,他能够了知一切法了了分明,但不为一切法所繫缚,内心是一味的清淨,而成就阿罗汉果,如来亲自印证我成就小乘的无学道。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现在佛陀问我圆通法门,正如我所修所证,「还味旋知」,“味”指味觉;内心的舌根接触滋味的时候,不随外面酸甜苦辣的滋味所转,而迴光返照能知的是谁?为什我能够知道酸甜苦辣呢?知道酸甜苦辣是谁?他这时候他悟到这个“谁”的时候,他的心…他本来是向外,现在开始向内,向内以后就悟到了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众生本俱诸佛所证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他依止这样的法门,斯为第一。

  其实《愣严经》就是在破根尘识,因为所有问题都从这个地方来。六根跟六尘一接触的时候,一碰撞的时候,就把六识创造出来。你看《唯识学》它是事后才处理,已经产生六识了,我才来对治;你把问题创造出来了,我再把问题慢慢慢慢把它收拾起来;你垃圾已经创造出来,我把垃圾好好扫乾淨,你再创造,我再扫一次,「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唯识》的观念就是这样,它是从“识”来对治。《愣严经》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你把垃圾创造出来,那你垃圾为什麽会来?它看的问题看得更加的深入。

  《唯识学》是根尘碰撞以后产生了六识,六识裡面带动了我执、法执创造烦恼,所以他从六识当中去对治;《愣严经》是根本你在根尘碰撞的时候,它就把根尘破坏了,连识都没有出现,它的圆顿止观是从这个地方下手。这个止观你要是能够掌握它的方法,掌握它的技巧,对我们临命终的时候的正念非常有利、非常有帮助。

  淨业学园 72讲次  讲义152面

  壬四、馀习观身。

  我们在修《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有一句话是非常重要的,说是「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一个修行人,你要找到你的方便门,你过去生的因缘,你在六根、六尘、六识,哪一个门是你特别熟悉的,你修起来会「事半功倍」,甚至于「日劫相倍」,找到你的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点掌握到门的时候,你要掌握它一个修观的方法,空假中三观是怎麽观的,它的一个操作的过程,你要很清楚。

  你若掌握你的门又能够掌握修观的方法,那你这个人就上路,虽然还没有达到目标,但是你已经知道你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你的生命没有空过了,每一天对你来说都是在增上。所以我们在修止观,第一个掌握你的门,第二个掌握你的智慧,这二个重点。

  听闻苦谛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

  毕陵伽婆蹉翻成中文叫「馀习」,因为他过去生五百世的婆罗门,身份特别的尊贵,所以他养成一种贡高我慢的习气。比方说,他要过恆河的时候他不坐船,就在恆河边叫河神出来,说:小婢断流。当然他身为一个阿罗汉,讲话有威德,河神乖乖就把河水断掉,让他走过去。经常这个样子,河神就非常生气,就去禀告佛陀,说:某某阿罗汉,经常要我去断流,他对我也很不客气,叫我小婢。佛陀就请毕陵伽婆蹉,如是如是的告诫。说:你不应该对河神这种态度,你要向他忏悔。毕陵伽婆蹉跟河神忏悔的时候,他还说:小辈莫瞋。这时候,佛陀就出来打圆场说:其实他没有这种意思,他是阿罗汉,他觅之我都不可得,他怎麽会贡高我慢,这是他过去的习气。所以叫做「馀习」。

  尊者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讲他过去的一段因缘,说:「我刚开始发心随佛出家修道的时候,佛陀经常开示什麽道理呢?佛陀经常的来开示世间「苦谛」的道理,不可乐事;佛陀经常告诉我们,用什麽样的心态来观世间呢?

  用三个角度来观世间:第一、这个世间有很多苦恼的事,比方说“老” ,衰老的时候身体虚弱,病痛的时候,死亡的时候,这种不安乐的果报现前的时候,会产生苦恼,观察苦恼的事情是逼迫的,叫「苦苦」。第二、你观察世间上有一个安乐的果报出现,但是安乐的果报它有一个问题,它容易变化,你看昨天是这样,今天马上改变了,你根本捉摸不定。所以快乐的果报会让我们产生一种不安稳性,你没有安全感,你明明花了很多时间掌握到它,但是它又变来变去的,所以这不安稳本身就是苦,安乐的果报叫「坏苦」。第三、行苦,这个不苦不乐的境他有迁流之苦,它就整天在那个地方扰动,对我们寂静的心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叫「行苦」。

  他平常就经常思惟无常、苦的道理。

  这是他出家,他所学习的法门。

  专思伤足    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刺伤足,举身疼痛。

  有一天他在城中乞食的时候,因为内心专心思惟苦谛的法门,所以他不知不觉当中,就被路中有毒的刺伤到了脚足,整个毒跑到他的筋脉的时候,全身疼痛,非常的疼痛。

  疼痛是一个刺激的感受,就产生他修止观的契机出现,因为他的疼痛也就带动他的专注力。我们看他怎麽利用痛的感觉来就路还家。

  参究身觉    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淨心无痛痛觉。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

  这当他疼痛现前的时候,也就带动他全身的专注力,他就正好于此色身的疼痛的感受来当作所观境。这时他并没有被疼痛的假相所转,反而是生起观照。他说:为什麽在我的色身当中有一个了知的功能,能够知道疼痛呢?我观照我的身心当中有一个了知的功能,这个了知的功能,能够去觉察我色身的疼痛。这时候他就迴光返照,问这了知的功能、知道痛的功能:「你从什麽地方来?」

  这个地方他发觉了,这了知的功能有二个相貌:第一个、「虽觉觉痛」,在我的色身当中有一个了知的功能,它能够很清楚的知道疼痛的感受;也就是说他跟疼痛是相应的。第二个、「觉清淨心无痛痛觉」,但是他又找到另外一个了知的功能,这个功能它是安住在清淨心,它是没有疼痛感觉。所以当他内心感到疼痛的时候,他观察那疼痛的感受,发觉他的内心当中有二种功能:第一个是感觉到疼痛,第二个是没有感觉到疼痛。

  这时候他就深入的思惟,为什麽在我一个身根当中,有二种知觉存在呢?一个是疼痛所能到达的,一个是疼痛所不能到达的;一个是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声香味触法,一个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为什麽在我色身当中,这二个功能都存在呢?

  他这个地方就产生这样的一个疑情,也就值得他深入的去观察,探讨他生命的真相。

  入空得果    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

  “摄念”指的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智慧现前。

  他发现二个感受,一个知道疼痛,一个是没有疼痛。那他找的是谁?找的是那个没有疼痛的是谁。因为你疼痛那是你随相而转,那是一个因缘所生法。他找的那个是离一切相的,没有疼痛的感觉,到底它是谁?

  所以他就观察,疼痛所不能到达的那个身的感受到底是谁?他顺那个方向观进去的时候,根身识心,突然间就空亡而不存在了。在三七日中诸漏虚尽,一切的见思烦恼都消灭穷尽,证得我空的真如,成就阿罗汉果。佛陀亲自印证,成就小乘的无学。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现在佛陀问我圆通的法门,正如我所修所证「纯觉遗身」,我依止身根的觉了之性,而消灭根尘识的障碍是最为殊胜。」

  他从「慧相入性」从有感觉的疼痛,进入到没有感觉的疼痛,最后回归到一心真如。

  271在这个地方值得一提,就是「空观」,几乎所有的调伏烦恼都要修空观。但是小乘的空跟大乘的空观的确是有所不同,他们在思考模式有所不同,造成不同的结果。

  小乘的空观,古人的形容叫「灭色起空」,他是从无常无我切入。我的色身会变化、会死亡,所以总有一天我会消失、总有一天,叫「灭色」,当色法消灭以后,它显现空的真理出来。「灭色起空」的道理,他是从无常切入,有个问题;就是说,小乘的空观他是从作用上来空,所以他空了以后他出不来;小乘一旦是假相因缘回归到偏空涅槃以后,他就跑不出来了,他是单向的思考。他可以从假相到空性,但是他不能从空性又回到假相,所以小乘的教法,没有「从空出假」这四个字,没有这四个字,他的思考是单向的。所以你看《阿含经》他的思考模式就是无常故苦。

  为什麽是苦呢?

  因为我们身心世界是变化的,所以我没有安全感。我没有安全感,我经常感到忧虑不安,所以这就是苦。「苦即无我」,为什麽苦呢?那表示我不能主宰我的身心。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让自己痛苦,但是我痛苦就是不断的出现,表示我没办法控制我自己的身心世界。没有一个自我来控制它,是业力控制,所以「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即空。」他从这个地方切入空性,但是这样的空切入以后有一个问题,他这样的思考是单向的,他出不来!

  大乘佛法的空,叫「缘起性空」。它是缘起无自性,因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他是从体性上,他不是空它的作用、相状,他空它的自体。所以大乘佛法观一切法空是不坏假相的,他把假相保存得非常好,然后从体性上空。他是从假入空以后,再从空出假,这个假相从空出来以后还可以再用,还可以依止假相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依止假相积功累德,求生淨土。

  小乘佛法是破坏假相,「灭色起空」,他对因缘所生法的身心世界是…你看小乘的经典是全盘否定,没有价值。在小乘的观念,人生没有价值,一个阿罗汉大概证得涅槃以后,他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等待涅槃的到来,就这个想法而已,他不会主动的「为诸众生不请友」,广泛的度众生,他没有这种事。所以基本上他比较悲观主意,他对人生的认为,他认为这人生是多馀的,早一点离开早一点好。

  大乘佛法对人是双向思考,他认为我不能够执着这个色身,但是我也不能没有这个色身。他是从假入空,这是一个思考,我要跟色身保持距离,身心世界靠太近,你会被它的因缘所生法所繫缚,但是你不能靠太近,你不能没有它,没有它你用什麽来拜佛念佛?你还得要借假修真。

  诸位要好好体会,灭色起空跟缘起性空的差别,灭色起空是单向思考,缘起性空是双向思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位你看大乘经典在讲话,很少讲一句话的,除非佛陀在对治你。「犹如莲花不着水」下面一定有句话,「亦如日月不住空」 , 佛陀基本上讲话是空有双照的,大乘佛法你翻开经典,基本上都是二句话、二句话的。

  这是训练一个菩萨,你的思考模式是双向思考,你不能过分喜欢它,但是你也不能没有它。当然这跟我们的凡夫思考的有关係,因为我们习惯单向思考,但是我要提醒大家,如果你有志于行菩萨道,你要慢慢训练自己双向思考,「不即又不离,不取又不捨」。初学大乘佛法会觉得,哦!这心你很矛盾,不取又能不捨,但是你习惯了以后你就知道,哦!原来佛陀的意思就是这样,是「中道」。

  所以「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从身根当中它会产生一种觉了的功能,这个觉了的功能当它向外攀缘的时候,带动了根尘识的因缘和合,当它迴光返照的时候,就回归到一个清淨本然的觉性。这个就是双向,「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迴顿息」,只就是一份的“觉”,同样一个东西,你用得好你就是解脱,用得不好它就伤害你。所以问题不在色身,问题是你的观照力有没有现前。

  壬五、须菩提观意

  宿命知空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离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恆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

  须菩提尊者他所观的是意知,见闻嗅尝觉知,“知”的功能。须菩提翻成中文叫「空生」,因为他出生的时候,他家中的财宝突然间瞬间消失掉,等到他出生不久以后,财宝又再出现,因为有这样的瑞相,所以取名为「空生」。

  尊者在这时候,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说:「我多生多劫以来,我这一念第六意识的心是很特别的。为什麽呢?因为「心得无碍」,“心”指的是第六意根;我第六意根去分别种种心中的法尘善恶的时候,我就了知这一念分别的心,是本自空寂,所以对一切法尘所产生的假相,我是不生取着,无障碍的。(这个地方就是有空观的意思。)

  「自忆受生如恆河沙」这是空观的智慧产生的宿命通。而且我自己能够悟知我每一次受生的种种的状态,我到天上受生,我到人间受生,我到各式各样的因缘受生,他都能够很清楚的去预知。就着今生来说,我今生初在母胎的时候,我就知道五蕴身心本自空寂的道理。(这个地方古德的解释是一种我空的智慧现前。)

  如是乃至出胎以后,我能够了解这外在的一切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切依正二报的世界,也是当体即空的。(古人解释这一段是法空。到这个地方是二空自调,以我空法空的智慧调伏自己的见思烦恼,这地方讲大悲利他。)

  亦令众生证得空性

  而且我能够有善巧的方便来开导众生也能够悟入空性。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解释说:是在般若会,佛陀要须菩提尊者来转教菩萨,来破除菩萨的法执。

  蒙教证果    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

  今生承蒙如来的种种慈悲的教授发明,发明二个道理:第一、「性觉真空」“觉”指的是第六意识觉的功能;我能够了解我现前一念觉知之性,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的,所以我知道我这一念心是,心即是空,从这一念心而明白我空法空的真理,「从假入空」。第二、「空性圆明」我也知道,空即是心,空性当体就是我一念的觉知之心。他能够知道这一念心当体即空,又知道这空性的真理,当体也能够衍生这一念心。他能够因为这样子的因缘,在迹门当中成就阿罗汉果,从本门当中能够顿入如来宝明空海。

  「宝明空海」就是大乘的第一义谛空,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大乘的空是能够显现妙用的,我们前面讲过,大乘的空性现前,是不坏假相的,跟假相在不在没有关係,它是体空观,它是性空观。小乘的空观是不容许假相的,所以小乘的空观现前,不容许有因缘所生法的假相存在,不可以的!小乘的空观是汉贼不二立,有色就没有空,有空就不能有色。

  大乘佛法的空叫作「宝明空海」,是一种第一义谛空,所以能够同于佛陀的知见,印成小乘的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在空性当中得到入、住、初的这种自在,这是最为殊胜无上的。

  须菩提尊者对于空性,是有很深很深的体验,看过去的因缘就知道。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须菩提的空他的切入点是从“意”,第六意根切入的。

  现在佛陀问我圆通的方便门,正如我所修、所证,是「诸相入非,非所非尽」。

  这一段蕅益大师解释是说明:“诸相”指的是因缘所生的我相、法相,“入非”它能够入于非相;“非相”就是空性,把假相的因缘回归到我空法空的体性,乃至于「非所非尽」“非”指的是能观的智,“所非”指所观之境,乃至于能所双亡,诸相颇得,唯是一心。

  蕅益大师说:他把因缘所生的我相法相,回归到一念清淨本然空性的心性「摄用归体」。

  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又能够把这一念,缘生无性的心当下承当,它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斯为第一。」

  这地方我们解释:

  272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一心」为根本,他这个观法跟『大乘起信论』非常接近。『大乘起信论』的观法它是以一心为中,所以它叫「一心真如」,它的真如在一心中表现出来。

  这个观法其实非常好用,你不管看到什麽事情,你就观想它是唯心所现,「思诸法如梦」,外境都是一念心显现出来,外境是空,先把外境空掉,然后再观「观心性无性」,能分别的这一念心,最后也觅之了不可得,「思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第三段再肯定,这一念清淨心,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先否定再肯定。

  诸位你看大乘经典,你看佛陀对心的描述…你说:欸!佛陀讲话怎麽一下讲这个,一下讲那个,一下说心是罪业的根本,你不能随顺它;一下子又说,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这一念心跟诸佛是一样的,要肯定!

  佛陀对心有时候是採取否定的状态,有时候是肯定。这怎麽办呢?哪一个是对呢?它这是一个次第的问题,刚开始你要否定,刚开始我们这一念很多颠倒,你一肯定就完了,你肯定你就被它带着走。

  「大乘佛法,否定门入,肯定门出」,刚开始先否定自己的心,你所有的作用,你内心释放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想法,告诉你自己这都是假的,不要被它骗了!你打你的妄想,我修我的止观。所以刚开始我们对心性是否定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诸相入非,非所非尽」,完全否定;但是否定到最后的时候,你要转成肯定,回归到一念心性的时候,你要重新肯定。

  『大乘起信论』它说:「观一切法离言说相,离分别相,离名字相,唯是一心。」到这个地方,把一切万法回归到一念心性,最后还有一句话很重要,「是名真如」,重新肯定这一念心性当下就是真如。你看「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唯是一心」,这个地方是完全否定,然后「是名真如」,叫一心真如。所以我们在调心的过程当中是否定、否定、否定、否定、…,最后肯定、肯定、肯定、肯定、…。

  但是《愣严经》的角度是完全否定,《愣严经》基本上它是从假入空,《愣严经》从空出假讲得很少,它是让你把心带回家。但是真正肯定你的自它不二的本性,开始从空出假,那你要读《法华经、华严经》,都是这样。

  所以你看为什麽经典要判教,这一部经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它的定位是什麽,有五味,它的滋味是什麽?的确每一部经的效果不一样,佛陀讲话的口气不一样,产生的身心世界的效果是不一样。

  《愣严经》它偏重破执,它这一部经的目的,就是在根尘识的因缘当中把你拉回来,「把心带回家」,《愣严经》就达到目的了。至于你从家裡面再出去,那你就研究《法华经》、研究《华严经》怎麽样发菩提心,怎麽从假相当中建立如梦如幻的因缘,从如梦如幻当中积集如梦如幻的功德,那你得读《法华经、华严经》。

  所以它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讲「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把一切法汇会归到一念心性,然后再「旋法归无」,在一念心性当中来重新肯定,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我就从这个地方成就圆通,斯为第一。」

  辛三、观六识

  观六识指的是,能观的智是一心三观,所观的境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分六:壬一、舍利观眼识。壬二、普贤观耳识。壬三、艳喜观鼻识。

  壬四、满慈观舌识。壬五、波离观身识。壬六、目连观意识)

  壬一、舍利观眼识

  眼识通利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淨,如是受生如恆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

  这地方讲到舍利弗过去的因缘。舍利弗翻成中文叫「鸠子」,舍利是他母亲的名称叫鸠,弗就是子。他母亲的眼睛特别的明亮像鸠鸟,所以叫作「舍利」。

  他这时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多生多劫以来,我的身心世界有一种特殊的功德叫作「心见清淨」。“心”指的是什麽呢?第六意识生起的一种观察的智慧,不是我们这种颠倒的分别心。这一念我空法空相应的妙观察智,依止这个“见”;“见”指的是眼识的了别功能。我第六意识依止眼根而产生眼识的作用;因为整个“见”由观察智的加持,所以看到一切的境,都不为一切的境所染着,叫清淨;也因为因此的原故,在整个受生的过程当中,我都能够对于世间的,包括六凡法界,出世间的四圣法界,种种因缘的变化,我一见到以后就能完全的通达而没有障碍。

  「心见清淨」就是我们大乘说的空观,看到因缘的变化就等于是假观。舍利弗尊者他过去就有这种境界。

  蒙教证果    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

  今生的因缘

  在今生的因缘,我刚开始是跟着外道的梵志出家,跟着外道修学梵志,他跟目犍连二个是师兄弟,都是外道。有一天在路中行走的时候,我遇到佛陀的弟子叫三迦叶;三迦叶三个兄弟已经现出出家相了,他们三个人并肩而行(这个地方有的经典是说马胜比丘)。这时舍利弗尊者他身为一个外道的修行者,他看到释迦的弟子威仪俱足,就过去以恭敬心请示说:你的师父是谁呢?我的师父是释迦佛陀。那你师父平常是怎麽样告诉你们怎麽修行的呢?这时三迦叶就说明因缘法:「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尊者一听到这个道理以后,就「悟心无际」,因为他本身的心就特别心见清淨,所以他迴光返照,从因缘生因缘灭当中,就证得了初果,也知道我们这一念心,是本来就无边无际的,所有的障碍都是我们向外攀缘起动了根尘识,自己给自己障碍的。

  「我们这一念心,本来是没有障碍」,这观念很重要,我们修行者你要不断的告诉你自己,你的心本来是没有烦恼的。你为什麽有烦恼?是后来才有的。这地方在建立大乘的信心是很重要。

  他悟心无际,证得初果以后,他回去告诉目犍连尊者,目犍连尊者听到了这个因缘法也证得初果,二个人就同时随佛出家。随佛出家以后,经过佛陀的开导就「见觉明缘」。前面讲到,心见清淨,只是不受染污,这时候他更能看到我们眼识的见,其实它本来面目的见性是特别光明,特别圆满,而成就四无碍的辩才。从迹门来说成就阿罗汉果,在佛的座下,成为佛陀最大的长子。

  佛陀在世的时候,佛陀整个徒弟二个代表,一个是舍利弗尊者,一个是目犍连尊者,一个智慧第一,一个神通第一;喜欢教理的,喜欢追求智慧的,就跟舍利弗;喜欢神通的跟目犍连。二个各领五百个弟子去教化,但不幸的是这二个大弟子在  佛陀灭度之前,二个都灭度了,所以身后的法是交给迦叶尊者。所以佛陀弟子当中,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生前是舍利弗、目犍连,死后是迦叶尊者乃至阿难尊者,这是一个传承。所以他有资格成为佛的长子,他的因缘是「从佛口生,从法化生」,这个地方不是讲色身,舍利弗尊者自己说他法身是佛的金口教化而有,也因为佛的教化因缘而增长。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现在你问我圆通法门,正如我所修所证「心见发光,光极之见」,我是依止一念的心性而引生智慧之光,而产生一个“知”的功能。而“见”已经不再依止眼识为知为见,而是一念心性产生的智慧光来当作“知”,来当作“见”;已经不是经过根尘碰撞产生眼识,来当作知跟见;这种是从最深、最深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那一念心性发动出来的“知”跟“见”。

  壬二、普贤观耳识。

  弘化垂范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恆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

  “普贤”是什麽意思?体性周徧叫「普」,随缘成德谓之「贤」。他等于是称性起修,依止一念众生本俱,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发动的整个功德是体性周徧,而且是随缘成德。

  这个菩萨他白告佛陀说:「我过去曾经亲近过恆河沙的如来,在如来的座下成为法王子。正如《华严经》说的:「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他是位居等觉,来帮助十方诸佛弘扬教法。他在整个弘扬教法的定位是什麽呢?十方如来教其弟子,只要这弟子俱足菩萨种性的,一定教他一定要修学「普贤行」。

  解释「普贤行」

  我们前面说过,「体性周徧,随缘成德」,「普贤行」最有代表的是十大愿王,从礼敬诸佛,称讚如来,广修供养乃至于普皆回向。「普贤行」它的特点,简单的讲就是时空无尽,你看: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礼敬诸佛,乃至普皆回向无有穷尽,这是空间的无尽。第二个、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时间的无尽。我们一般依止识,你看修行者你依止的是生灭心,我可以在淨律佛学院发心,我可以在淨律寺发心,但是我到其它的地方不一定可以发起这个心。我们的发心是有时空的障碍,要在某一种特殊的因缘,你才能够发起心。那就不是「普贤行」,普贤行是在空间上没有障碍,在时间上也没有障碍,时空无尽。这个地方的特点你就是要依止不生灭心,你依止的心,不能够说是依止根尘碰撞以后产生的识,那就完了!因为根尘每一次碰撞产生的识都不一样,你昨天的心情跟今天的不一样。你昨天的心情跟今天的心情会一样吗?当然不一样嘛!那你要依止这个心发心,那就完了。昨天的心已经觅之了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诃责是生灭心。

  他是以不生灭心为因,而产生无穷无尽的妙行。这个行为什麽从我立名呢?为什麽十方如来要教他的弟子修学「普贤行」呢?有二层意思:第一、始令弟子有所效法,十方诸佛希望他的弟子,都能够效法普贤菩萨所依止的不生灭心,来产生时空无尽的妙行。第二、始令弟子能够承蒙菩萨的加被,而破除一切身心的障碍,因为你修普贤行,你就跟菩贤菩萨感应道交,得到他的加被。

  273我们在修行,从《愣严经》的启示,我们要建立一个重要的观念,说是「无住跟生心」的观念,你该刚始一定要无住。

  智者大师很强调要忏悔业障,他说什麽心态忏悔业障最快?你要站在「无住」的角度,你一开始就相信,你本来是没有业障的。

  那你为什麽会有业障呢?那是因为后来的一念妄动,根尘的碰撞产生了六识,所以才有业障。

  智者大师说:你一开始就认为你有业障,你这个业障你一辈子忏不乾淨。

  你看有些人业障忏很久还是没办法忏清淨。你站在业障的角度来忏悔那就完了,你要站在一个清淨心的角度来忏悔这才对!

  在《愣严经》讲「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你修行站的角度很重要,大概《愣严经》都不赞成你站在外境的角度来修行。你站在清淨的角度来忏悔,站在一个无所求的角度来求,站在无所得的角度来得,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建立一切法。所以《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起心」,这个次第是很重要的,站在无住的角度而发起菩提心,你这观念掌握住了,大乘的妙法纲要,你就掌握住了。

  你看有些人一开始就,你要干什麽?你要干什麽?

  我讲实在话,初学者你没资格说你要干什麽,初学者是打得念头死。所以刚开始你要先否定自己,初学者太多理想抱负,这个人是没办法修行的。你还没有经过「无住」的阶段,讲实在话你没有资格谈「生心」这个道理。大家要体会一下,这佛法的操作它有一定的轨范,有一定的轨则,你要错乱修学,你自己就很难达到解脱之道。

  淨业学园 73讲次  讲义153面

  壬二、普贤观耳识。

  我们一个凡夫众生,当我们在受了菩萨戒的时候,我们这一念心是缘十法界的有情无情的境,而发起的断恶修善度众生的愿力,这时候心境的和合产生一种善种子,我们叫作「菩提心」。这就是整个成佛之道的根本,但我们刚开始发的菩提心,基本上我们叫作「世俗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基本上它有二种过失:第一个、它是一种不坚固性的,它会随因缘而变化的;第二、它没有广大性,我们有些人是缘众生的苦,有些人是缘圣教衰。所以你当初的菩提心,是缘一个单一的境而发的,所以当时的菩提心的心量不是普遍、不是广大的。所以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接下来要紧的工作,就是你必须把你心中的世俗菩提心,把它提升到一种胜义菩提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依止你戒定慧的修学,把你心中的世俗菩提心,转成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它的生起是缘一种世俗谛的因缘而生起的,依本经来说就是根尘识,你依止你当时的一种六根,去攀缘一种六尘,可能是缘三宝的境,也可能是缘众生的境。根境的和合,产生一种了别的心识,这个心识它是从根境的和合产生,这个境是变化的。你看你十年前发了菩提心,你缘当时的境跟现在的境不同,所以你这个菩提心也就跟着变化。所以我们必须要依止不生灭心,就是你必须要破除虚妄的相状,开显真如的本性,「破妄显真」。

  真实的「胜义菩提心」它是不会变化的,因为它是离开了根尘识,它是在一种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识乃至无意识界的情况之下发起菩提心;也就是说,它是在一种“无住”的情状之下而发菩提心,它完全是从内心发出来,它不必从外在的因缘刺激。他这种依不生灭心所发的菩提心特别的坚固,你看他不管遇到任何的逆境刺激,遇顺境的诱惑,他那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永远不退转。因为他刚开始的菩提心,所依止的处所就是不生灭心。第二、这个菩提心特别的广大,它是时空无尽的。你看有些人的善根,他从出生以来他这个菩提心就很强。同样受了菩萨戒,有些人今生的菩提心就几乎完全退失掉,有些人的菩提心他从小就很坚固,因为他刚开始栽培那个菩提心就特别的坚固,他依止不生灭心的话,这个《首愣严王》的坚固性,不会死亡的因素而破坏,它那个善根是不可破坏的善根。

  所以我们在修本经的时候要知道《愣严经》的角色,就是把我们的菩提心,把世俗的菩提心转成一种胜义菩提心。没有错,我们发了菩提心,但是你的菩提心是不是很坚固?是不是很广大?你的菩提心是依什麽而发?以何为住?

  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毕竟是所有菩萨道的根本。《华严经》说,你要忘失了菩提心,你修一切的善法都是魔业。所以《愣严经》的整个特色,就是把我们的菩提心转成胜义菩提心。当然《法华经》的时候,就把这胜义菩提心再发起广大的波罗蜜,而成就万德庄严。

  本经强调以不生灭心,来安住我们的菩提心,再依止菩提心来修学空假中三观,来成就诸菩萨的万行,最后圆满菩提。

  壬二、普贤观耳识

  这一段是普贤菩萨观耳识,能观的智是空假中三观,所观的境是耳识;这个“耳识”就是见闻嗅尝觉知的“闻”,听闻的功能。这就是依止能观的智去观察所观的境,破除耳识中的六结,而开显我们的如来藏妙真如性。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恆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

  这一段主要的意思就是说,十方诸佛都会教导他们的弟子当中已经成就大乘善根的人来修学普贤之德,向普贤菩萨学习他的德行。普贤之德是什麽呢?简单的讲就是一种时空无尽的功德。普贤菩萨所修的整个十大愿王,都是「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十大愿,终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也就是说普贤之德,他的整个功德是依止不生灭心而发起的,「称性起修」,所以他的功德是一种时空无尽的功德,依止这样时空无尽的功德修习普贤之德,能够使令我们快速的成佛。在《华严经》上说,一个菩萨能够俱足菩贤之德,就能够急速的成佛。

  普护行人   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恆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得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

  这一段蕅益大师的意思,是属于一个菩萨果地的妙用,他成就以后一种利他的妙用。

  普贤菩萨说:我用「心闻」,这个地方的“心”已经不是我们一般的意识分别心,我们一般人是用耳识来听闻,由耳根去接触声尘的时候,产生一种生灭变化的耳识;这个耳识它是从根尘的接触而起的,所以会受到根尘的障碍。

  普贤菩萨是把根尘识的假相破坏了,我们讲「破妄显真」,他把这假相破坏以后,开显出一种众生本俱,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这是我们一般说的「不生灭心为本修因」,他就是依止不生灭的一念心性来听闻。他听闻什麽东西呢?分别众生所有知见,他依止他的一念心性生起假观,来分别一切众生的内心当中的一种,善恶邪正的种种的思想,跟众生种种差别的愿望,他就专门在听闻这件事情。

  为什麽呢?因为在他方的恆河沙世界之外,假设有一个众生……他听闻的地方很广,我们说过,我们如果依止耳识,那你这个听闻是有限量,因为你一定经过根尘的碰撞才有识出来。但是普贤菩萨的听闻,他是依止那一念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心性,所以你看他听闻的范围是什麽呢?「恆河沙世界之外」。你看我们从这个地方到极乐世界才十万亿佛土,他这个是恆河沙的佛土,这当中有任何一个众生,他心中能够发明普贤之行,他能够真实的了达众生本俱的一念心性,称性起修十大愿王,这时「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

  “尔时”指的是众生的心跟菩贤菩萨的心相应的时候感应道交,普贤菩萨就乘六牙白象,分身百千;分身百千也不一定说是百千,而是说只要有一个众生,就分身一处,乃至有百千众生就分身百千处,到这个修行人的处所当中,到他的佛堂去,纵然这个人的业障深重,不能见到普贤菩萨的现前,但是普贤菩萨实际上一定会到达。到达以后在暗中来摩顶、来加持这修行者,使令他灾障消除乃至于拥护安慰;“拥护安慰”是指他远离一切的鬼神障,使令他所修的菩贤之德能够圆满成就。也就是说,你能够依止普贤之德来修学,就能够得到普贤菩萨的摩顶、拥护、安慰,这样的一种破除障碍的加持力。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佛陀问我圆通的法门,我说到我最初的因地,是依止一念心性,来听闻十方世界,来分别众生种种的知见,而成就一种自在的功德,这个是斯为第一。」

  274这个地方我们值得一说的就是:所有的菩萨大概你要行菩萨道,你就要成就一种功德就是「分别众生,所有知见」。

  我们刚开始在成就自利的时候,我们的所观境都是观察自己的五蕴身心世界,它是无常、是苦、是无我的,大概你的心的活动范围都是自己的身心世界。

  当然刚开始这样子是可以理解,因为你必须要去调伏你对五蕴的执取。但是菩萨道就不同,你开始要去注意众生世界,你了解众生在想什麽,你要开始去分别众生的所有知见。

  你看我们最近有一个大企家王永庆先生往生,很多人怀念它的功德。我看到其中有一段:有一个人说,王永庆先生有一种很特殊的功德,他身为一个企业家,比方说,他跟人家做买卖,人家跟他订一个产品,当时的定价是一百块,结果三个月交货的时候,这产品降到八十块,王永庆先生等于佔了二十块的价差,王先生他一定把二十块的价差如数的还你,他不佔你这个便宜;当时是一百块,现在变八十块,他还是把二十块还给你。也就是说,王永庆先生他那明了的心,会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分别众生所有知见。我们一般人是完全站在自我的角度来看世界,以自我为中心,所以我们的功德会很狭隘就是这样子!

  就如忏公师父说的,我们一定要「学吃亏」,你要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我们开始要行菩萨道的时候,你的思考模式一定要改变,否则你菩萨道没办法做。你要试着去自他交换,你要站在众生的角度,他需要什麽,而不是我需要什麽,他需要什麽,他的想法是什麽?我们尽量满足众生的愿望,分别众生所有知见,依止这个出发点来行菩萨道,这就是我们在十大愿王裡面的「恆顺众生」。

  当然现在诸位还不可能有这样的功德,但是总有一天你会达到这样的意境,分别众生所有知见,来做众生的种种加持。

  壬三、艳喜观鼻识。  他能观的智还是空假中三观,但所观境是鼻根接触香尘的时候,产生嗅的功能。

  出家心散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地心常散动,未获无漏。

  孙陀罗难陀名称的由来,“孙陀罗”是他的妻子的名称,叫作「豔」。他的妻子长得非常庄严美丽。“难陀”叫作「喜」,因为他内心当中对他的太太有很强烈的欢喜心,叫作「豔喜」,他是佛陀的亲弟弟。

  这时候他就起立,白告佛陀说:「最初出家的时候是从佛入道,孙陀罗难陀他一开始不是听闻佛法,是由他哥哥特别的摄受而出家修道的。出家以后他可以说是持戒清淨,俱足威仪,但是对于禅定的法门,他在修习止观的时候,心常散动。经常保持扰乱的状态不能止静下来,所以缺乏禅定以及缺乏无漏的我空的智慧。所以他等于是一直处在一种凡夫的状态,只有戒的功德,没有定慧的功德,这是他刚出家的状态。

  依鼻悟证    世尊教我及拘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初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徧成虚淨,犹如瑠璃,烟相渐消,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

  佛陀是观机逗教,观察难陀尊者的特性是属于散乱种性的,所以他就教导难陀尊者还有跟难陀尊者同样个性的拘絺罗,拘絺罗是舍利弗的母舅,他们二个的特性都是散乱。

  佛陀就告诉他们说:二个你们要修行,下手处「观鼻端白」,你们一静坐的时候,你们不要去观外境,也不要管内心的波动,你就注意一件事情,注意你鼻子鼻端的地方白色的那个相状。

  这个地方是说明他整个修学过程,说:我最初在谛观的三七日中,就注意自己鼻子当中的气息的出跟入;知道鼻子气息出去了又进来了,又出去又进来。因为整个心都注意这鼻端的出入息,慢慢慢慢的这气息就产生一种「烟相」;“烟相”就是他的气习已经变成绵绵密密比较微细了。

  这表示他的心静下来了,所以「身心内明」。

  这个地方古德解释是禅定现前。

  这时候他内心当中就产生一种禅定的功德,禅定产生光明相,所以「圆洞世界,徧成虚淨,犹如瑠璃」因为禅定的开发,他那了别的功能就广大了,看到整个世界变成了虚明清淨,好像瑠璃一般;瑠璃是向内分明,因为他的心向内安住了,所以他观察外境的时候没有波动相,感到这世界是非常的清澈透明。

  「烟相渐消,鼻息成白」

  这时他用禅定继续去观鼻端的时候,这个烟相也就消失掉了,所有动态的相状都消失掉,就只是在鼻端出现一种光明的相状,类似白色的一种光明相状。

  你看他一开始呼吸还是一种动态,从动态当中变成一种微细的烟相,一缕的轻烟,到最后连烟相也消失掉,只看到鼻端完全是一种白色的光明,这个禅定成就。

  接下来「心开漏尽」,这个地方就开啓了我空的智慧,他可以知道他的出入息当中,就思惟到无常的道理,从无常当中而发明没有我的真理。这时一切的出习入息都化成一种光明之相,而且内心能够照了十方世界,而成就阿罗汉果。这时世尊给他受记说他当来必定成就无上菩提。

  这个地方古德的注解说是在般若会上给他受记。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消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佛陀问我圆通法门,我最初的下手方便,是以调和出入息来消除心中的扰动,慢慢慢慢出入息的扰动消失了,发明心中的智慧,依止心中光明的智慧,来灭除心中的见思烦恼,这是思惟第一。」

  275孙陀罗难陀修习止观,在蕅益大师『灵峰宗论』是有提到。蕅益大师他引用豔喜,是「愚痴特迦,散乱豔喜,大事已办」。

  他说:一个修行人,不管你这个人心多散乱,也不管你业障多重。他说:一个人会成就不会成就,跟你的善根是不是强弱并没有特别关係,跟你是不是散乱也没有特别关係。他说:一个人成功之道,只有四个字:「制心一处」。你要专心的做一件事情,刚开始你做一件事情,你要做好。

  我们修行很怕今天持大悲咒,明天持往生咒,后天持什麽咒…然后今天持观世音菩萨,明天念阿弥陀佛…不能够一门深入,你修了十年你的心还是散散乱乱。虽然说法门无量誓愿学,但是初学者一定要找到你一个最适合的门,「一门深入」。

  蕅益大师说:「譬如掘井,深凿自得」。

  掘井你不可能这边挖一点,这边挖一点,那边挖一点…,你一辈子挖不到水,你把所有的精神体力往一个地方挖下去,你肯定挖得到水。

  所以你看,孙陀罗难陀他一出家的时候,他整天思念他的太太,心那麽散乱,他都能够成功。因为他把心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果然一门深入,最后把他整个身心世界得到突破。

  「方便有多门」问题就是说,初学阶段,诸位要注意一件事情,初学者你要成功,一定要专心的做一件事情,专心做一件事情,你一定可以成功。你做十件事情,你十件事情全部失败,这个地方是很重要,「制心一处」这一点是成功之道。

  壬四、满慈观舌识。

  善说妙法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如是乃至恆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

  “富楼那”是满慈子父亲的名称,叫做「满」,他是淨饭王的宰相;“弥多罗尼”是他母亲的名称,叫「慈」;合起来等于是依止父母的名称而安立,叫「满慈子」。

  他顶礼佛足,白告佛陀说:「我旷劫来辩才无碍;满慈子他多生多劫的特色,就是辩才无碍。

  这个地方古德的注解说:他成就四无碍的辩才:第一、法无碍,他对整个世出世间法的名相都一一的通达;第二、义无碍,他对整个诸法义理的浅深差别,都能够一一的通达无碍;第三、辞无碍,他能够以一言含摄无边的妙义,用简单的言辞表达无边的妙义;第四、乐说无碍,随众生的好乐而善巧的说法,内心无所疲厌。这是他过去生,所成就的善根。

  他在演说妙法的时候有二种情况:他如果对小乘根机的人,就宣说苦空;对小乘根机的人他就先讲苦谛,从苦谛切入。所以小乘法的特色,他是从苦谛。

  智者大师说:小乘法是从苦集灭道,的苦谛入手,他先观无常。无常就是苦的相状,身心世界无常所以都无安稳性,「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故空」。小乘根性他切入真理的我空真理,是从无常切入。

  大乘菩萨是深达实相,大乘菩萨四谛的观法是先观灭谛,观一切法本自不生,从无生的真理切入。

  如果你特别喜欢无常,那你就是有一点小乘根机。当然这没有对错,是看你的根机。有些人直接观一切法本自无生,从无生当中切入实相「中道实相」。

  这也是说明他的应机说法,如是乃至他能够去摄持恆河沙如来的秘密法门;“秘密法门”是说佛陀很少公开宣说的,是针对特别根机的人,来宣说的圆顿法门。比方说,本经所宣说「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这个法门,这就是秘密法门。

  我都能够在大众当中,依止微妙的言词加以开示而无所障碍。

  这地方讲到,满慈子尊者过去的善根,他能够辩才无碍。

  依教证果    世尊知我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我发扬。我于佛前助佛转轮,因师子吼成阿罗汉,世尊印我说法无上。

  前面是讲到尊者过去生的因缘,这一段是讲到今生的修学过程。

  世尊当然是有广大的慈悲跟智慧,他知道我宿世的善根当中,俱足四无碍的辩才,所以就因势利导,教我以音声来转法轮,来教化佛陀的义理。我在佛前助佛转轮,这个“佛前”是指般若会上。

  在般若会上,满慈子尊者奉佛的慈命来开显般若的法门,因为狮子吼的关係;“狮子吼”就是他在宣扬妙法的时候,能够破除邪魔外道,就好像狮子一吼百兽皆伏。而成阿罗汉,世尊亲自印证我是说法无上。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消灭诸漏,斯为第一。」

  现在老人家问我圆通法门,我在因地上是依止法音宣流,来降伏内外的魔怨,消除三界的烦恼,斯为第一。」

  276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尊者,每一个菩萨修学都有他的一个方便门。我们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你要进入不生不灭的本性,一定要找到一个方便门。

  满慈子的方便门就是宣扬佛法。你宣扬佛法,你自己也降伏自己的魔怨,也降伏众生的魔怨,降伏内外的魔怨。

  古人说:我们宣扬佛法,听闻佛法有什麽好处呢?有潜移默化之功。

  什麽叫「潜移默化」呢?

  上慧下天长老,讲一个譬喻讲得非常好,他说:「听闻佛法,譬如草裡的冬瓜,不见其大,但是日日在长。」草中的冬瓜你每天去看,感觉不出它在大,但是它每天在长、每天在长。也就是说:我们不断用佛法的名言来熏习我们,我们的思想不断的变化,不断的变化,就「转识成智」,从意识分别心,慢慢的转成一种智慧的观照,改变我们的思想。

  我讲实在话,你的生命是由你的思想主导的,说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很多人不知道一切唯心,那心有五十一个心所,到底是根据谁?就是徧习裡面那个思想,你有什麽思想,大概你的生命就什麽方向。

  你看古人跟你讲几句话,他就知道你未来是怎麽样的前途,因为你的话裡面就渗漏出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影响你的愿望,你的愿望又影响你的行动;由观照力,产生誓愿力,由誓愿力产生行动力,最后影响你的结果。

  比方〔淨土法门〕来说,很多人,〔淨土法门〕他很重视念佛。其实我讲实在话,念佛跟往生没有太多直接的关係,念佛他是一种善业力,一种无量光,无量寿强大的资粮力,他是一个功德法聚,但是不表示往生。往生是一种愿望,你心中愿意厌离娑婆,忻求极乐,那是一种思想的改变,才能够感应道交的。

  『佛号』本身是没有方向性,一定要你的信愿来引导这个佛号,才能够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你看《阿弥陀经》它一定是到“愿”的时候,「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所以往生不往生,那是你的思想问题,你往生以后品位的高低,看你念佛功夫的浅深。你要把善业力跟正念力分清楚,往生不往生是正念决定的,但是品位高低却由善业力来主导。当然我们听闻佛法,就是开启智慧,转变思想,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壬五、波离观身识

  优婆离尊者是观察我们色身的了别“觉了”功能,而破除六结来开显我们现前一念心性,而成就无伤法忍。

  亲见成佛    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亲随佛踰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

  优婆离翻成中文叫「上首」,因为他出家以后是严持戒律,在僧团当中是为众中的纲纪,叫「上首」。

  这时他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是亲自随从佛陀踰城;“踰城”是指超越,越过了城池而出家修道。尊者在家的时候,他是做太子(佛陀)的侍者,所以太子出家他也跟着太子踰城出家。

  释迦太子出家以后,我们一般的说法是这样:须达太子是十九岁出家,经过十一年的修学,他是三十岁成道。从他出家到成道这十一年当中,我们一般是分二部分,前面的六年叫苦行外道,他依止的是苦行外道,他到了苦行林,修六年的苦行,他觉得苦行不是成道主要的因素,这时候放弃了苦行,然后修学了五年的禅定,就跟冥想外道修五年的禅定,通达了四禅八定。最后在菩提树下,他觉得禅定也不是成就圣道的主要因素,后来在菩提树下观察因缘而悟道。

  所以说,优波离尊者他跟须达太子出家以后,是先到苦行林,他亲自跟随佛陀有六年的苦行。在经典上说:释迦太子在六年当中每天是日食一麻,而且要成道之前他还看到如来亲自的降伏诸魔(主要是降伏天魔波旬)。释迦太子在菩提树下的金刚座观缘起的时候,即将成道的时候,这时魔王派他的魔女,用种种的诱惑来干扰太子,魔王再亲自率领魔军,以种种的逼迫来威胁太子。结果释迦太子入「慈心三昧」把他们调伏,调伏以后成就圣道,就到过去的苦行林,去度化他们这些外道,这时解脱世间种种的贪欲诸漏。

  这地方「解脱」的意思就是说:世间的五欲为什麽叫解脱?五欲本身是无自性的,你爱着它五欲变成繫缚,但是你心中能够不贪着,五欲对你来说就是解脱。

  这个地方讲到优波离尊者出家的因缘。

  持戒得果   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悉皆清淨,身心寂灭,成阿罗汉。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为上。

  修学过程:

  尊者出家以后他修学的特色,是秉承佛陀的广教戒法,二百五十条戒乃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整个性业这遮业都持得可以说是皎如冰霜,丝毫不犯。他刚开始是以戒法来摄受自己的身口二业,使令自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接着「身心寂然」;这地方讲到他的止观,用无常无我的空观来调伏心中的烦恼,而成就阿罗汉。这是讲他的戒定慧。

  尊者在整个僧团当中特色是,我是如来僧团众中纲纪;“众中纲纪”是说,因为尊者在整个僧团当中定位是审查持犯,处断轻重。在僧团当中比丘是不是有毁犯的情况,是犯轻犯重,是由优波离尊者来作审查,来作处断。

  如来亲印我这一念清淨心,因为持戒来修身,以止观来调心,众推为上,以持戒来当作最为尊上。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现在佛陀问我圆通法门,我以戒法来摄受我的身口,使令身口在整个五欲六尘的境界裡面,能够无所违犯而得自在;再用止观的法门,来调伏内心,使令内心能够通达无碍。所以身心世界一切通利;“一切通利”就是远离一切的过失,思惟第一。」

  前面的满慈子他是说法,以说法来悟入真如本性,优波离他是持戒,持戒有二种功德:一、从自利的角度是断有漏业。我们来到三界是有它的业力的,但是这个业力到底是什麽,没有人知道。只有佛陀知道什麽是该做,什麽是不该做。你看外道他就不知道什麽是有漏业,你看他持五欲的苦行,持牛戒、持狗戒…用种种身体的痛苦,这个跟了生死完全没有任何关係。所以只有佛陀出世以后才告诉我们,什麽是痛苦的因,什麽是生死的因,这个是透过持戒来断有漏因。

  二、持戒能够使令正法久住。僧团能够如法的持戒,整个居士们就有很大的恭敬心,对整个三宝的住世,有它一定的功德。

  所以也能够因为持戒的关係,而能够悟入如来藏妙真如性。

  淨业学园 74讲次  讲义155面

  我们在修学止观圆通的时候,要注意二个原则,所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首先你要找一个「方便门」,你要有一个法门来安你的心。这个就每一个人不一样,比方说有些人的方便门就是拜佛,你要他持咒,他也持不好,你要他念佛他很难摄心,但他一拜佛他心就静下来,这个就是你的方便门。有些人它可以念佛念得很好,但是拜佛他会觉得很扰动,那拜佛就拜少一点无所谓。所以刚开始你一定要去找你过去的方便门,这方便门不是一生二生的。我经常讲,我们不能够否定过去,你不可能跟过去切割的,因为今生的你,从《唯识》受薰的角度是由过去、过去、过去……有很多过去的你薰习才有现在的你。你从什麽地方来?太远的地方我们不说,从近处来说,你是从过去而来。你没有昨天怎麽有今天呢?你是从昨天而来,那你昨天是怎麽来?是从前天而来。佛法讲生命是一个水流,所以我们必须找到过去相应的法门。你看有些人他拜佛也不相应,持咒也不相应,他一坐下来整个身心世界当下寂静,这个就是你的方便门。你要找到你过去生很熟悉的那个门,你走起来事半功倍,这一点非常重要。

  找到方便以后接下,不是就完了,你要「示真实相」,在方便门当中开显真实的道理,你要有观照的智慧。你看我们前面讲的尊者,有些尊者是完全注意自己的呼吸,有些人是整天讲经,有些人是整天持戒,方便是不同的,但是最后他迴光返照的时候,正念真如的时候,从事相的因缘能够回归到不生不灭的本性。这关键点就是你要能够迴光返照,最后的结果都是你要问一句话,你从什麽地方来?当你在注意呼吸的时候你要问呼吸,你从什麽地方来?当你念佛的时候,你要问你自己,佛号从什麽地方来?当你持戒的时候,为什麽我能够持戒,持戒是谁?你为什麽可以持戒呢?为麽桌子不能持戒呢?当你讲经的时候,你要问你自己,讲经者是谁?

  整个《愣严经》的方向,就是你要迴光返照,你就有希望开显真实相,那你要是心外求法,那就没办法了!

  所以我希望我们在修学过程当中,第一个、你要找到你过去生中相应的方便门,你很熟悉的,你跟它一接触,你的心马上安定下来。第二个、找到方便门以后,问它一句话,你从什麽地方来?为什麽我可以持戒,为什麽我可以讲经,为什麽我可以念佛?你往那个方向找进去,你就能够找到我们众生本俱,诸佛所证的,所谓的「不生灭心」,这个就是你整个菩萨道的安住处。

  壬六、目连观意识

  目犍连尊者他是依止能观的智慧来观察第六意识“知”的功能。

  遇教发心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于路乞食,逢遇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我顿发心得大通达。

  目犍连尊者出家的因缘

  目犍连翻成中文叫「採菽氏」,因为採菽氏在佛弟子当中很多,所以加一个大,简别其他的因缘。

  目犍连尊者,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没有出家之前,我是修学梵志外道,有一天我在路中乞食的时候,遇到三迦叶(三迦叶那时已经出家了) 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跟那提迦叶。

  这地方我们前面说过,有些地方是说舍利弗尊者遇到马胜比丘,马胜比丘为舍利弗尊者宣说如来因缘的教法:「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一切法是从因缘生而因缘灭,从这个地方悟入了无常变化无我的道理。目犍连尊者听到了这因缘的胜义以后就发心。

  “发心”有二层意思:第一、他发起我空智慧之心。舍利弗尊者把这因缘的教法,回去转述给目犍连尊者的时候,目犍连尊者听到以后就证得初果,破了三界的见惑,所以可以说发起我空智慧之心。

  第二、发起出家修道之心。这时就正式的希望能够出家。

  因为这样的发心,对于身心世界就无所障碍,得到了大通达。

  这是讲到他从外道,转入佛法的一个因缘。

  蒙度证果    如来惠我袈裟着身,鬚髮自落。我游十方,得无罣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成阿罗汉。宁唯世尊,十方如来歎我神力,圆明清淨,自在无畏。

  目犍连尊者出家以后的状态。他的出家剃度是怎麽一回事呢?

  释迦如来是恩惠于我,使令我是袈裟着身,鬚髮自落。

  我们一般,佛陀灭度以后的出家,就是白事羯摩得戒体。佛在世的时候有二种得戒体,一种是「三皈」,在佛陀面前受三皈依,而得戒体。但是另一个是特别的,就是这个人善根特深厚,遇到佛陀,佛陀只讲一句话,就讲「善来比丘。」就讲这四个字而已。佛陀看到这个人善根特别深厚,只讲善来比丘,这个人马上袈裟自然披身,鬚髮自然脱落,都不用剃度,马上现出比丘相。目犍连尊者就是属于这一类的「善来比丘」,非常少有。他等于是善根深厚,所以他是属于「善来比丘」,袈裟着身,鬚髮自落的。

  他出家以后果然不负众望,在七日中就证得阿罗汉果。证得阿罗汉果以后,他的特色是:目犍连尊者,第六意识的分别心特别的强,见闻嗅尝觉知,那个“知”的功能特别强。

  他证得阿罗汉果以后,那个第六意识心,依止意生身遨游十方世界,得无罣碍。这地方讲他神足通的变化,他能够来去自如,小中变大,大中变小。所以他在神通的整个发明当中是最为第一的,因为这样的因素成就阿罗汉。

  不单只是释迦如来如此的称歎说我是神通第一,十方诸佛也都称歎我的神通是俱足四种功德:第一、我的神通是「圆明」的,我能够徧游十方承办佛事。他在整个空间上没有障碍。第二、「清淨」,于诸境缘,他是尘点不染,他在显现神通的时候,对神通的法不会产生染着。第三、「自在」,他任运示现无有障碍,他心裡想什麽,往往都能够心想事成,没有任何的障碍。第四、「无畏」,他调伏魔碍的时候,心中无所畏惧。他的神通力俱足这四种功德,而得到释迦如来跟十方如来的讚叹。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佛陀问我圆通法门,我主要是「旋湛」;“旋”旋转。旋转这一念分别心,而为圆湛常住的心性,转分别心而为不生灭之性。「心光发宣」,以心中智慧之光明,显发宣流而成就神通的妙用。比方说,我要亲近一个污浊的水流,慢慢慢慢时间久了以后,就把污浊的水流转成清淨光明的水,斯为第一。」

  目犍连尊者的特色是神通,他整个方便门是神通。当然神通是一个因缘法,他当然要问自己一句话。你从什麽地方来?为什麽我有神通?

  这个地方我们可以这样解释:

  从浅处来说:为什麽有神通?在『瑜伽师地论』说有二个因缘:第一个、你的念力要强,所以神通往往是要有禅定,这个人专注力特别强。第二个、你要有点想像力,有禅定不一定有神通,有禅定你还得要修神通。在禅定的心中你要观想,你看到这个牆壁,你就观想这牆壁是如梦如幻的,我一定可以走过去,我一定可以走过去,我一定可以走过去…欸!果然走过去了。他要带点想像。

  在经典裡面提到一个公桉说:

  有一个龙王,他要被大鹏金翅鸟攻击,大鹏金翅鸟整个翅膀展开要吃龙王的时候,那时候旁边很多阿罗汉看到,根本措手不及,只有目犍连尊者马上他显出神通,变成一个锅盖式的一种光明相把他盖住,把龙王给盖住。

  说你不是禅定而已,你那个心的想像力要特别的灵巧,特别的丰富,你在那紧急情况都能够想出一个保护的光明相出来。目犍连尊者他在过去的因缘当中,他那第六意识,他的念力特别强,想像力特别的丰富巧妙。所以他显的神通俱足了圆明、清淨、自在、无畏,四种功德,得到十方诸佛的讚叹。

  他在神通当中慢慢慢慢的能够会事入理,观察这神通的因缘当下,即空、即假、即中,而恢复到一念心性,最后成就圆通。

  前面是讲到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我们从心识开始观七大,讲到地、水、火、风、空、根、识,这当中有七段。

  辛四、观七大(分七:壬一、火头观火大。壬二、持地观地大。壬三、月光观水大。壬四、瑠璃光观风大。壬五、虚空藏观空大。壬六、弥勒观识大。壬七、势至观根大)

  壬一、火头观火大

  宿习多欲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

  过去的因缘

  乌刍瑟摩是一个比丘的名称,乌刍瑟摩翻成中文叫「火头」,他是佛教一个金刚护法神。这时他在如来的面前,合掌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前面的尊者都是坐着,然后再站起来礼拜佛陀,因为护法神他是不能坐的,身为护法神他是站在佛陀的旁边,所以他就直接合掌顶礼,没有起立的这个动作。他白告佛陀说:「虽然我现在成就圣道了,甚至于已经成佛了(在后面的经文会讲到其实他已经成佛了,他可以说是乘愿再来)。我现在经常回忆我过去,在久远刧前,我还是个凡夫的时候,我这个人的习性就是性多贪欲,男女的贪欲这一部份特别的严重 (先讲出他过去的习性) 。

  遇佛授观    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婬人成勐火聚,教我徧观百骸四肢,诸冷煖气,神光内凝,化多婬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

  后来有一尊佛出世,这尊佛对我的影响特别大,叫做空王佛。空王佛在《法华经》有提到,释迦如来跟阿难尊者是同时在空王佛所发菩提心,修学大乘佛法。所以你可以看得出来,这乌刍瑟摩比丘也不可思议,他跟释迦如来跟阿难尊者当时都是同学的。

  空王佛这时观察乌刍瑟摩这个比丘的特性,他就跟他说:「多婬人成勐火聚」。一个人婬欲心很重,经常生起婬欲的烦恼,这有什麽过失?有勐火的过失。

  勐火的过失就是说,你在因地的时候起贪欲,叫做烦恼火,死了以后变成业力之火。业力之火会有什麽过失呢?破坏我们的善根,伤害我们波罗蜜的功德,所有人天的功德都因为业力之火而破坏。这个地方先讲婬欲心的过失,第二讲到对治的方法。

  那应该怎麽办呢?空王佛就教我,你要把心静下来。那麽你应该怎麽去观察呢?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你的方便门是什麽呢?观察你身体的状态。说:婬欲是个火,这个“火”是从什麽地方而来呢?是从「百骸四肢」而来,“百骸”就是我们身体全身的骨骼,“四肢”指的是双手双足。我们的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你地水风都不观,你观火大就好。而我们身体有温度,「诸冷煖气」,你观想冷煖之气的变化。怎麽观呢?你观察你欲心还没有生起的时候,身心非常的寂静,非常的清凉,但是你婬欲心的时候,这时候你的身心热恼,乃至于辗转增胜,就变成烦恼火,就变成一种勐火聚。这时候你要问它说,这个婬欲的火你从什麽地方来?

  你不要被这境所转,不要跟着它走;当烦恼火起来的时候,你静下来,迴光返照,问它一句话?你从什麽地方来,这时候「神光内凝」。

  他以前烦恼火一起来的时候,就跟着烦恼火转,这时候他就迴光返照,慢慢慢慢的内心向内安住,向内凝聚;不断的观照,就能将婬欲的烦恼火转成智慧之火,我们说是「破妄显真」。把婬欲之火的相状而回归到一心的真如,由一心的真如再成就智慧之光,所以从自以后,诸佛就号召我为「火头」。因为他在因地的时候就观察火大,而成就圆通,叫「火头」,是佛法的金刚护法。

  观成得果    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

  我在因地的时候修火光三昧,我专心的观察我身体的火大,包括我头部、我的嵴椎骨、我的二手二脚等等的骨头,为什麽会有很多温度的变化呢?然这温度的变化是从什麽地方而来?这样子的迴光返照,从迹门来说,证得我空的真如。证得我空真如以后,「心发大愿」,这时候感戴佛陀教诲的深恩,所以诸佛示现成道的时候,我都发愿要成为金刚力士,来护持正法,护持修行者,来调伏天魔乃至种种冤亲债主的障碍。这是讲到他自利利他的功德。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燄,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本门

  佛陀问我圆通法门,我是以如实的观察,我整个身心世界这个火大的生起跟变化。

  火大本来是没有,突然间有,又突然间没有。那这火大到底是从什麽地方而来?又从什麽地方而去?它从什地方来,去的时候又到哪裡去?从这个地方观进去,成就「无碍流通」。“无碍”是说他不再为欲火所障碍,“流通”是他知道整个煖触之性,其实就是我们众生本俱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其实我们温暖的火大,只就是一念心性的妄动而虚妄显现,当我们迴光返照的时候,它也就自然消失,它只就是一个因缘合和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的假相而已,它就是一念心妄动的假相。

  因为这样子的观照,而回归到一心真如的时候,诸漏消灭,一切的烦恼都消灭了,生起广大的智慧光明,而成就无上菩提,斯为第一。」

  乌刍瑟摩比丘,他是示现的金刚神。

  277《愣严经》的法门,它就是一个“转”,转因缘之法而回到不生不灭的本性,这个「转」字是很重要的。有人说,修学大乘佛法很像在打太极拳,它就是把你的力量转到外面去,就是一个“转”字。

  古德说:「调心之道,犹如调水。」你看治水,大禹治水,水的力量那麽大,你要去抗拒它,你就完了!你说:我的烦恼很重,我用佛号跟你拼了,最后二败俱伤。你怎麽拼得过它呢?它是无始劫累积来的能量,你这佛号才念了二三年,它是你的熟境界,你的佛号是生疏的境界,你用佛号来抵抗它,你怎麽是它的对手呢?

  你看那黄河氾滥的时候,你做堤防,再大的堤防全部被冲坏了,不能抗拒的!

  你的烦恼来的时候,你就是转识成智,迴光返照,「你从什麽地方而来?」我刚刚本来没有烦恼的,现在有,一下子烦恼又没有了,那麽烦恼又到哪裡去?

  慢慢慢慢你会体会,哦!原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原来我的一念心性本来没有烦恼,「达妄本空」。

  一个人你要进步的快,你要完全的相信,你是本来没有烦恼的。你说:我本来就有烦恼。那就完了!你本来就有烦恼,那你就不能改变。所以我们一再强调,要站在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这是大乘的思考模式。

  你现在学大乘佛法,观世音菩萨是怎麽思考问题的?这个火大,乌刍瑟摩比丘他因地是怎麽考问题的,为什麽他就能够把这烦恼超越过去?

  现在我们去学他们的思考模式,他观照的方法。我再讲一次,我们在调伏烦恼的时候,要站在一个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为什麽有烦恼?只就是一个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以这个烦恼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它本来就没有实体的东西。我们在忏悔业障也是这个道理,你一定要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本来是没有业障的,只就是一念的妄动而因缘和合而有,我现在一念的忏悔,自然是可以消灭,烦恼障、业障只就是一念的因缘和合的假相。

  这是一个大乘佛法很重要的思考模式。

  壬二、持地观地大。

  平地之行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

  持地菩萨,这「持地」这二个字,有二层意思:从外在的事相,他的因地的平整大地,使令大地平整,所以叫「持地」;深层的意思,从理观来说,他对一切冤亲的众生内心平等,这持地指的是心地;一个是大地,一个是心地,这二层意思。

  这时候他就从座位起来,顶礼佛陀,而白佛言,讲他过去的因缘,他说:「我忆念在过去的因缘当中,有一尊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普光如来就是我们五十三佛的第一尊佛。

  那时候我出家,作一个修苦行的比丘。这持地比丘修苦行是怎麽修的?

  我身为比丘,我的修行方法只有一个,经常在一切的要路津口;他不是在佛堂修学,他是在要路跟津口地方修学;“要路”就是众人往来的地方;“津口”就是水陆交通必经的要道,车马很多的地方。

  我经常跑到人很多,车子很多的地方。干什麽呢?这个地方假设道路土地有危险很狭隘,有不如道路之法。这不如法的道路有什麽过失呢?会防损车马,会妨碍到车子,坏伤害到马。我只要遇到这样的处所,我就用泥土把它做平填的工作;比较高的地方我把它移走,比较低的地方我把它填满。假设遇到有河流的地方走不过去,我在中间做一个桥梁,或者是用沙土把坑洞塡平,形成一条道路。我就是在做这一件事情,经过以上的勤苦,这当中经无量佛的出世,我都是做平地之行而没有退转道心。

  这讲到持地比丘,他出家以后他修学的方法,这个就是他的方便门。

  兼修效力    或有众生,于闤(ㄏㄨㄢ)闠(ㄍㄨㄟ)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牛被于泥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

  前面讲平地,这地方讲他兼带的修学。

  或者有一些力量比较薄弱的众生,小孩子或女众,我就到闤闠处,人很热闹的地方,这个地方经常就是作买卖,假设有人需要去拿东西,要搬东西的时候,我就预先把这东西搬到他所要到达的处所,然后放下物品就当下离开,完全不收任何的费用。

  前面是讲他的所缘境是土地,这个地方兼带的他的所缘境是人,为人来搬东西。这地方有一种以布施,来广结善缘的意思。这当中有一点因缘的变化…

  毗舍浮佛现在世时。

  毗舍浮佛对持地比丘影响相当的大。毗舍浮佛就是庄严劫的最后一尊佛,就是庄严劫的第一千尊佛,释迦佛是贤劫的第四尊。

  这一尊佛出世的时候,整个世界是世多饥荒,当时五穀欠收,我是作为一个荷负物品的人,替人家搬东西的,不管是远是近,我搬完东西只收一钱。为什麽收一钱呢?因为当时饥荒,我本来是不收钱的,但是饥荒乞食困难,所以为了维持生计,就勉强收一钱。这当中或者有马车牛车,被陷在污泥当中,我以我广大的神力,(因为过去生的福德招感,他多生多劫都是为人家搬东西,或者整理土地,所以他福德大,力量也特别大。)我就为他推车轮,来拔除众生心中的苦恼。

  到这个地方,他主要是在修学福德的因缘。

  佛教平心    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这个地方,使得持地比丘的内心世界有一点点的变化。

  这时国家有一个大国,因为种种的喜事就延请佛陀,设立很多供斋的因缘。这时我把佛陀所要经过的地方,就预先把不平的地方把它填平,等待佛陀的经过。这时候毗舍如来带着比丘,这时毗舍如来就停下来,然后摩我的头顶,安慰我说:『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持地比丘的心,基本上都是向外攀缘。这是可以理解的,刚开始心都是向外面的因缘去活动,从这个地方来积功累德。但是毗舍如来点他一下说,你要迴光返照。你整天面对大地高高低低,你要去想,你从什麽地方来?为什麽这山会高高低低?你虽然把它填平,那是一种枝末的修学,你要想大地怎麽就高低呢?这高高低低的差别是从什麽地方而来呢?

  哦!原来我们的心,本来就高高低低,本来就不平等,我们的心是种对立的,善恶的对立,染淨的对立,生灭的对立,增减的对立,所以造成的世界就是种不平等。

  你整天的整外面的土地,你倒不如把内在的心地把它平等。

  这一点对持地比丘产生很大的启示。

  于触自在    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成阿罗汉。

  这一句话,对持地比丘的启示太大了。

  「我即心开」悟到了宇宙万法,其实只就是我一念心性的妄动,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谓的一切唯心造。这时候他体验到,我色身裡面的四大微尘跟创造外在世界的微尘,是完全没有差别的。外面的土地跟我色身裡面的四大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内外微尘的这种自性,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彼此不互相抵触,乃至于刀兵也伤害不到我。因为刀兵也是一个微尘,我的身体也为微尘,微尘跟微尘本自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我对于法性而悟到无生法忍,我慢慢体会到这地大之性,当下就如来藏妙真如性,而悟到无生之理,在迹门当中成就阿罗汉果。

  他也可以说善根深厚,得到毗舍如来一点以后,马上觉醒。

  回证大果    迴心今入菩萨位中,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为上首。

  利他的发愿。前面讲到证阿罗汉果,这地方讲到他迴小向大,而进入大乘菩萨。

  如果有听闻如来在宣说妙莲华的,开示悟入佛的知见的法门,我就预先到佛的处所,来作一个上首的弟子,来帮助佛陀宣扬这圆顿法门。

  「妙莲华」前面有说过,本经的法门是,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妙莲华”简单的说是开显不生不灭一佛乘的法门,以不生灭为本修因一佛乘的法门,就是「妙莲华」。

  因为一佛乘的思想,他不破坏因缘的假相,即事显理,不是小乘一定要把事相消灭了,才能够显现我空的真理,它是事相在,你只要观察它如梦如幻,因缘所生法只就是一个如梦如幻的假相,它的本性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你根本不用破坏它,它是出污泥而不染,所以叫「妙莲华」。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如今佛陀问我圆通法门,我在因地是如实的观察我内在的地大,色身的地大跟外在世间的地大,这二种地大是等无差别。完全是一念心性的妄动,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以它的本质一一本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只是一个众生随其因缘业力的妄动,随顺众生的业力而显现差别的一种假相而已。如果我们能够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这个假相自然消灭,智慧自然圆满,而成就无上菩提,斯为第一。」

  观察地大而会事入理,证得如来藏妙真如性,斯为第一。

  智者大师把大乘的修行分成二部分:他说我们刚开始叫「缘修」。大概资粮位的菩萨都是假借事相的因缘在修学。你看持地菩萨就很清楚,他刚开始就是起一念的善念,看到土地不平整把他平整,有人需要帮忙拿东西,他就拿东西。从事相当中,慢慢慢慢的积功累德,培养善根,最后遇到毗舍如来,他就点他,你的心不要老是向外攀缘,修福报当然对,但是你要解脱,你要开始迴光返照,解脱是要向内观照。你要观察土地高下,是从什麽地方而来?要迴光返照。所以解脱是靠智慧,慢慢迴光返照,最后“啪”!整个事相的因缘破坏了,破妄显真,找到它清淨本来面目,后来证得圆通,这个叫「缘修」。

  智者大师说:先「缘修」再「真修」。

  我们可以这样讲,修学一开始是要依止善念,一定是借因缘来培养善念,慢慢慢慢善念再迴光返照,就转成正念,开始观照,观照到一段时间,真正相应以后进入无念,这时候心身空空荡荡了了分明,无有少法可得。依止无念的心,再重新出发,那时候我们讲「称性起修」。所以先从善念修起,先从善念而进入正念,由正念而进入无念,一般是这样的次第,先要有事相,才有理观。

  淨业学园 75讲次  讲义158面

  壬三、月光观水大。

  我们在修学《首愣严王三昧》,从他的一个所观境来说,它开展出有二十五个圆通的法门,如果是从它能观的智慧来说,其实只有一种法门。当我们在修「正念真如」的时候,它的智慧是什麽原则呢?

  蕅益大师说:「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这二个原则。

  刚开始你在面对生活的所缘境的时候,你第一个所要观照的智慧就是「达妄本空」。空观所破除的是一种虚妄相的执着。这虚妄相是什麽呢?包括了六根、六尘、六识。我们的六根有见闻嗅尝觉知六种相状,乃至于六尘、六识,都各有各的相状。这六个相状要产生作用,必需要根尘识的和合,比方说我的眼根要看到色尘,我才能够产生眼识,这个相状才能够如实的表现在我的心中。如果根消失了或者尘消失了,那麽这个识也就消失,所以根尘识这三个,是一个消失,其它二个就共同消失。所以这相状的产生必须要根尘识同时俱足,就是我们所说的,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我们宇宙间的身心世界,所谓的根尘识,它会在我们生命裡面出现,它要假借因缘和合的力量,从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别离而灭,那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它是缘起是无自性的。

  「达妄本空」是空掉相状对自性的一种执取,因为它是因缘和合才有的。比方说,我释淨界的根尘识,我现在在这个地方出现,产生我的作用、我的内心的感受、我的想法,但是等到我往生以后,我现在的色身、我内心的想法、我内心的感受,就完全觅之了不可得,它只就在这一期生命当中的因缘,所出现的一个假相。当我们死亡以后,我们今生的根尘识,根本就是觅之了不可得。所以我们讲,它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只就在这过程当中的一个刹那、刹那生灭相续的假相。所以我们“空”是空掉这个假相的实体,它是无自性的,这叫「达妄本空」。「达妄本空」这样空观的智慧,其实跟大乘中观的思想是相同的,这是共于一般显教的大乘。

  本经它身为一个「圆顿止观」,它不共的地方在哪裡呢?

  在第二段,所谓的「知真本有」。我们一般的空观把生命的实体的假相空掉以后,大概就所作皆办,但是本经当我们的假相空掉以后,显出一念的心性,这个时候「知真本有」。前面是一种空观的否定,「知真本有」是一种假观的肯定。你要再一次的肯定,这一念的心性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当下俱足无量的功德。这一点是不共于我们一般的显教大乘,这是所谓的「知真本有」。

  所以在本经当中的修学,我们要掌握二个:第一、前半段「达妄本空」,是对生命实体的一种否定,空观来否定我们对于假相的一种执取;假观是把这一念清淨的本性,加以肯定,它就是我们众生本俱,诸佛所证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它就有所谓的「不空如来藏」,这是假观。所以我们在整个成佛之道当中,我们等于是先否定生命的实体,然后再加以肯定,一念心性就是佛性,先否定再肯定。

  在本经当中,它在发明否定的部分「达妄本空」这一部分发明的比较多,「知真本有」大概就点到为止。所以「知真本有」这种不空如来藏的显发,我们称性起修,从空出假,广度众生,这一部分经论的描述在《法华经、华严经》就相对比较多。本经的重点在于「达妄本空」,这个地方大家要有所认识。

  壬三、月光观水大。

  月光童子他依止能观的智。我们前面说的空假中三观,以空观来破除执取,以假观来肯定佛性,以中观来加以平衡。“观”是指能观的空假中三观,“水大”是所观之境;依止空假中三观来观水大,就能够把我们虚妄的生灭心,转成不生灭的如来藏性。

  古佛授观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

  月光童子讲到他过去修学的因缘。月光童子的意思,这菩萨的内心他特别的柔软、特别的清凉,所以叫作「月光」。这个菩萨是童贞入道,天真无邪,也叫「童子」。

  「月光童子」等于是把菩萨内心的功德表达出来。

  这时他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回忆在往昔恆河沙劫,有一尊佛出世于世间,这尊佛的名称叫水天佛;在八十八佛裡面有这尊佛。这尊佛在因地他也是修学水观而成就圆通的,所以他一路走来,也就把自己修学的过程来教诸菩萨还有他的弟子,修学水观而成就大乘的三摩地。

  「三摩地」小乘的三摩地它是比较偏重在禅定这一部份;大乘的三摩地它都是止中有观的,都有理观在裡面,它都是在借事显理的,假借水的因缘来开显佛性,假借火的因缘来开显佛性,而不是停留在相本身的禅定而已,你看到后面就很清楚。

  这个地方是把他过去的一个因缘,是因为亲近水天佛的关係,所以他也就修学水观的法门。先把这一段的因缘标出来。

  观身中外    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复,水性一同;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    “无夺” 是没有差别的、没有障碍的。

  水观应该怎麽修?水观的观想刚开始是先观身体裡面的水,再观身体以外这些世界的水,它是这样的次第。

  刚开始是观内身当中的水性,水的性是湿性,湿性是没有差别的、没有障碍的。怎麽说呢?我们看我们身体裡面的水,比方说鼻涕、口水(唾),乃至于整个穷尽全身当中的津液精血,大小便利;“津”在我们口中的口水,吞下去的叫作「津」,没吞下去保持在口中的叫作「液」;“精”是在骨髓当中的水叫作「精」,在筋脉当中的叫作「血」,乃至于我们大小便利等等。这麽多的水分,在我们一生当中可以说是上下循环一再的往复。这种水在我们身中,当然有清浊的差别,比方说我们嘴巴的津液的水份,相对是比较乾淨的清淨相,大小便利这种就是属于污浊相。水的相状的确是有清浊的差别,但是它的湿性是完全相同的。

  修学它是从差别当中,慢慢慢慢去追求它的共同点,所以你看修学人他越修学越单纯,凡夫是越学越複杂,世间人是越大越複杂,修行人他是越修行他越单纯,他在差别当中找到他无差别的体性。

  他身体的水慢慢的把它统一了以后,它就扩大了。「见水身中」观察他的身体裡面的水跟世界之外的水(前面是观察身体),包括浮幢王刹诸香水海;“浮幢王刹”是《华严经》的话,比喻在大海当中显所现出来的这些国土岛屿等等。这些岛屿所依止的香水海,外在的海水跟我身体裡面的,其实都是同一湿性。

  他就这样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观察,这样的过程产生相对的功德。

  初成末亡   我于是时出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当为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窥窗观室,唯见清水徧在室中,了无所见。

  描述他初步的功德

  我就在亲近水天佛的那个时代成就了水观,我这水观的因地的修学是「但见其水」,我看到水的时候,我不再分别它是什麽相状,这个水是波浪的是平静的?是乾淨的是污浊的?这个相状我不再分别了,我只知道水就是湿性,不管身内之水,不管身外之水同一湿性。慢慢慢慢的我就能够成就所谓的「三昧水」。我入三昧以后,就现出这种水出来,但是「未得无生」。

  蕅益大师特别强调「未得亡身」,这个“身”不是指的我们这种凡夫欲界的五蕴身心,不是这个意思。他这个“身”就是说,月光童子他入了禅定以后,他以他的所谓禅定的力量显出这个水。这个“水”叫作「定果色」,定自在所生色。月光童子当初对三昧水还是有点执着,「但得我空,未证法空」,对三昧水的法还是有法碍的。所以「未得亡身」这个“身”指的是三昧水,以三昧水为身。他当时有这样的执着,这就产生一个问题

  当时他是身为一个比丘身,在屋室当中安心坐禅修学水观。这时他有一个弟子,就在窗外,顺着窗口看见他室内只有一摊的清水,普徧的现在屋室当中,其他就了无所见。

  这地方就是说,这个菩萨月光童子,他水观成就以后,他一入定他的身体就消失掉,就出现一滩的水。他对这个水基本上是有执着的,他的功德是这样子。

  投物心痛    童稚无知,取一瓦砾投于水内,激水作声,顾盼而去。我出定后,顿觉心痛,如舍利弗遭违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罗汉道,久离病缘,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将无退失?

  正当月光童子入三昧水的时候,这个童子他在窗口看到他的师父房间裡面有一摊水,他在一种无知的状态之下;“无知”古德的解释,它有二层意思:第一、他产生疑惑,为什麽师父没有在房裡面呢?我明明看到师父走进去的,怎麽没有看到师父呢?第二个无知,是为什麽屋裡面会有这麽大摊水呢?他产生二种的疑惑。

  他既然有疑惑,他就取一片的小瓦砾投在水当中,结果刺激水而产生声音。这时候他就确定,哦!这个水是真的水,因为他本来不知道这水是真是假,这石头一丢进去,产生一种波浪,这时候他确定这果然是水,他就左右顾盼而去。

  月光童子出定以后,就感到胸口非常的疼痛,犹如舍利弗遭受违害鬼的打击一般。过去舍利弗尊者在山中打坐遇到违害鬼,违害鬼打他头部一巴掌,结果他出定以后他头部也是疼痛。他想说,我出定以后疼痛,他就思惟,我现在已经证得阿罗汉道(我们前面说过他已经成就我空真如。),而且已经远离业障的病缘。

  身为阿罗汉他已经没有业障所产生突发性的病,他只有四大不调之病。

  我已经没有业障之病,也不是四大不调,怎麽会突然间有这样的心痛呢?难道我退失了阿罗汉道吗?这种身心的障碍,他产生了疑惑

  物除如初    尔时童子捷来我前,说如上事,我则告言:汝更见水,可即开门,入此水中除去瓦砾。童子奉教,后入定时,还复见水,瓦砾宛然,开门除去,我后出定,身质如初。

  这时这童子就来到月光菩萨的面前,就如是、如是的禀报,只见到水不见到师父,而拿了一个瓦片丢入水中的整个过程跟菩萨报告。

  月光童子就告诉童子说:你下一次再看到水的时候,你可以开门进入,把这水中的瓦砾把它去除。童子遵从师教,在师父入定以后,又看到三昧水现前,而这水当中的瓦砾又清楚的存在,所以童子就开门把瓦砾拿走。菩萨出定以后,身体的状况恢复原来的健康。

  当然这个地方的过程可以看得出来,这菩萨三昧的法碍还是存在的。看他后来进一步的修学的突破

  亡身合真   逢无量佛,如是至于山海自在通王如来,方得亡身,与十方界诸香水海,性合真空,无二无别。今于如来得童真名,预菩萨会。

  月光童子他证得阿罗汉以后,他继续的用功,又遇到无量尊佛的出世,到最后遇到山海自在通王如来,这尊如来也是修习水大成就圆通的。在这尊如来教导之下,才彻底的消灭对三昧水的执取,对法执也破坏了,真实的悟入二空的真如法性。这时他就真正的通达,内在的色身之水跟外在十方诸香水海之水,它的体性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而所谓水的差别,只就是众生个人的因缘循业发现而已。他这时候真实的体验到「观相元妄,观性元真」,相状是个人的业力显现的,但是它的体性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以空合空」。每一个水的体性都是毕竟空寂的,都是无二无别的,而成就了「童真之名」。「童真之名」是成就了圆教的初住,而入了大乘的菩萨之会。

  前面他是阿罗汉破除我执,到了菩萨的阶位的时候连法执也破了。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无生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佛陀老人家问我圆通的法门,我依止观察内外色身的水色,它是一味流通的。“一味”的意思是他入了法性之味。观察内外之水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是没有差别,没有障碍了,而成就了无生法忍,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278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说:月光童子他刚开始是成就了三昧水,证得我空,后来从水当中入法性,证得法空。

  禅宗有一个公桉,我们把这公桉跟这个比较一下:

  有一个老和尚,他在房间参禅,老和尚是住在寺庙一个闭关的地方。老和尚在闭关的时候,他中午都会下来吃饭,后来有几天他都没下来吃饭。方丈和尚就觉得很起怪,就派一个侍者去问:您老人家这几天都没下来吃饭。老和尚说:我这段时间功夫相应,天人送供养给我,所以我就不需要下去吃饭。

  这方丈和尚他当然是学过教理,他说:这样子你心中还是有所住,你的心还是住在三界的因缘,你想想看,天人会给你应供,那表示你的心还是跟他感应。修行的老和尚一听到以后,他马上觉醒,继续用功,第二天他就乖乖下来吃饭。后来方丈和尚说:恭喜你啊!你突破了。

  这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整个月光童子的公桉,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我们的心地法门,我们这一念心是通十法界的,你今天心裡面想什麽,你的心就跟谁感应,你不断的思惟佛陀,你的心就进入佛陀的功德,就沾染佛陀的气份,「如染香人身有香气」。你一天到晚去想一些比较黑暗的东西,你就很容易跟鬼神感应,你看有些人他动不动就被鬼神干扰。其实除了你的业力以外,你的心你要注意,因为你那一念心一动,那就是十法界,往十法界看往哪裡跑。

  所以我们的心,要多思惟佛功德,而且我们在人生当中,记得一个观念,尽量思惟光明面,要往好的地方想。你经常想不好的东西,你经常说你会下地狱,你就很容易跟那个感应道交。

  曾经有这麽一个公桉说:有一个人在黑暗当中,踩到一隻蛤蟆。但是那不是一隻蛤蟆,那根本就是一团东西而已,但他认为他踩到了蛤蟆,他老是觉得他会堕三恶道,结果果然触动他过去的罪业而堕落三恶道。因为你经常思惟黑暗面,你就很容易把过去的业障把它带动出来。

  我们的心,「心与佛合,心于道合」,我们过去所造的业,这一部份我们没办法控制,但是你要经常作光明想,作功德想,你的心境会决定你的处境。这地方要注意,你看月光童子他不断的思惟水、水、水…,结果他的色身相就变成水,跟水相应,然后他不断的思惟真如,到最后他连水也消失,他就跟真如相应。所以你心中怎麽想,你的生命就往那个方向走,一切唯心造。

  壬四、瑠璃光观风大。

  能观的智也是空假中三观,所观的境是风大。

  古佛示观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恆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声,开示菩萨本觉妙明,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

  “琉璃光”它是一种青色的宝物。因为这菩萨过去的福德跟智慧的招感,他身上经常放出青色的光明,犹如琉璃,内外明彻,就叫「琉璃光」。

  他这时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回忆往昔的过程,如恆河沙劫的时间,有一尊佛出现于世,这尊佛名为无量声:为什麽叫“无量声”呢?他因地的时候观想风大而成就圆通的,所以叫「无量声」。

  这尊佛经常开示诸大菩萨跟弟子们,要好好的去观察本觉妙明之理;“本觉”是我们众生本俱的真如佛性(约体),“妙明”指的是他的相,“妙”指的是寂静的意思。真如佛性的相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

  蕅益大师说:「本觉妙明」是本无动转,开显如如不动之体。我们经常生命的变化当中,你要观想在变化当中,有一个不变化的本觉妙明存在。而你的心就以这样的一种不生不灭的本觉妙明,在这个地方安住。这是一种空观的智慧。

  (假观)  观此世界及众生身,皆是妄缘风力所转。

  世界是依报,众生是正报。在本觉妙明的清淨本体当中,为什麽会有世界,会有众生产生呢?只就是一种虚妄的无明之风所动转。

  我们一念的无明之风一吹,就产生了世界,产生了众生,产生业果,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呢?心一动以后就尘埃出现了。这是假观。

  无量声佛开示菩萨,空观来照了,本觉妙明;用假观来照了,所谓妄缘风力的因缘,而产生的九法界的世界众生的差别。

  这是讲到古佛的开示。下面一段讲到琉璃光法王子依教修行的情况。

  观破群动    我于尔时,观界安立,观世动时,观身动止,观心动念,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我时觉了此群动性,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十方微尘颠倒众生,同一虚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内所有众生,如一器中贮百蚊蚋,啾啾乱鸣,于分寸中鼓发狂闹。

  前面是无量声如来的开示,这以下琉璃光法王子的修学过程

  我这时依教起观。怎麽观呢?

  我们依教起观,菩萨的空观,一定要从假入空,你一定要有个假相才能够入空的。

  他的假相有四种假相:界、世、身、心四种假相。第一个他看到整个界(界指的是空间),整个十方界的空间;十方界的众生还有诸佛,都有他安立的空间,这个空间是怎麽回事呢?如何安立呢?哦!原来是有风大的执持,才有界的安立。

  「观世动时」为什麽时间会迁流,为什麽就有过去、现在、未来,有昨天、今天、明天的差别呢?因为有风力的动转,因为我们心在动,就会产生时间的流动,无明风动就产生世界的流动。「观身动止」,我们的身体怎麽会有行住坐卧这样的流动?也是因为风力的吹动,乃至于我们这一念心也是刹那刹那的生灭,这个也是一种无明的风所推动。所观的境虽然有界世身心的四种差别,但是它的一个动态的因缘,只就是一念无明的妄动所产生的,所以从能动的因缘来说,是本无差别的。

  他知道我们的身心世界是动态,界会动,世也会动(依报),身也会动,心也会动(正报)。身心世界的动只就是我们一念无明的妄动,而带动了宇宙间的动态。

  我当时在修观的时候,我就慢慢慢慢的觉悟了知,这一切身心世界流动的状态…它是怎麽回事呢?「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这句话是关键

  破妄相把相状给破掉,就是观察这相状,你从什麽地方来,你将往哪裡而去?

  我们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相状出现的时候就住在相状,就完了!你住在相状你就被它所转,你要从相状裡面跳出来,看看它的过去,看看它的未来,这个相状是从什麽地方?它来的时候从什麽地方来,它去的时候又到哪裡去?乃至于整个十方世界的微尘(微尘指的是依报),还有这些正报的颠倒众生,都是一种因缘和合的虚妄之相而已,因为它的体质都是毕竟空寂。

  如是的类推,乃至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众生整个动态,就好像在一个容器当中储存了种种的蚊蚋;“蚊”蚊子,“蚋”小虫。蚊蚋在一个容器当中啾啾乱鸣;“啾啾”指的是小虫叫的声音。就是比喻我们众生,在一个小世界当中彼此间互相的争夺名利,产生种种的争执;这在一个小世界当中,鼓发狂闹,起惑造业受果,辗转的相续下去。

  琉璃光法王子,他的观想是观想“动”,他看到世界变化,我们的身心世界也在变化;你看我们昨天跟今天就不太一样,我们今天跟明天也不太一样。那这个变化是从什麽地方而来,为什麽会变化呢?

  他就观进去,最后的结论:「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只就是一个因缘的假相」,从这个地方悟入我空法空。

  这个地方的“动”,值得我们说明一下:

  他说一个小器中的「蚊蚋啾啾乱鸣」。从假观的角度来说,我们凡夫的动还是有二种差别,有一种动它是有一定的轨则的,它是往善的地方动,有一种动是没有章法的;比方说:你看那科学家他作实验,他发觉动物在飞行的时候,有些动物在飞行是有章法的,牠的动态是有章法的,有些动物牠的飞行是没有章法的。他就拿一个玻璃瓶,把它的平底朝光明的地方,把开口朝黑暗的地方;裡面放了二个瓶子,一个瓶子是装蜜蜂,一个瓶子是装苍蝇。蜜蜂牠飞行的动态是完全往光明面走,牠不往黑暗走,因为蜜蜂牠生来是一个有组织,牠们整个酿蜜是一个组织的团队,所以牠们在飞行的时候,一定是往光明的地方飞过去。那麽瓶底的地方朝光明,最后这个蜜蜂全部都死掉了,因为牠飞不出去,因为那瓶口的地方是朝暗。但是苍蝇不一样,苍蝇的飞行是没有章法,我们说无头苍蝇到处乱窜,这个地方不行牠就往那个地方,这个地方不行又往这个地方,欸!七弄八弄,所有苍蝇全部飞出来,苍蝇的飞行是没有章法的。

  所以这个“动”,从它的假相来说,有些因缘的动它是有一定的章法在动,有些的动是没有章法的动。但是这种动都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都是众生心在动,一念无明的心在动,就产生种种的动态。

  琉璃光法王子在观察宇宙人生的动态以后,他就得到这样的结论

  顿证彻悟    逢佛未几,得无生忍,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发光,洞彻无碍。

  证悟的功德。前面讲他因地的功德,这个地方讲他果地的功德。

  「逢佛未几」,“佛”指的是前面教他修学风大的无量声佛,他在无量声佛的座下修学一段时间以后就证得无生法忍,观察一切法本自无生,只就是一个相妄性真的道理。从无生当中他就「心开」,破除心中无明,开显自性的本觉妙明,最后往生到东方不动佛国,为法王子,将来必定继承佛位,乃至于辗转的侍奉十方诸佛。因为他整个福德智慧的招感,他的身心世界放出青色的光明,而且内外洞彻没有障碍。

  这就是他得到琉璃光这个名号的由来。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佛陀问我圆通法门,我主要是观察风力无依;“风”是他的所观境,“无依”是他所得到的一个觉悟的真理。他是从风的动态,最后看到它的体性是没有实体的。“无依”的意思是说,这风大的流动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它只就是众生一念无明的妄动,而产生的假相。

  从风的相状而悟入到真如的体性,成就了本觉之菩提真心,成就了大乘的真如三昧,相合于十方诸佛所传的微妙的心体(前面说的本觉妙明),斯为第一。」

  风大的动态,其实小乘佛法是很喜欢观动态,小乘的观法最根本的就是无常观,他就是观察生命是变化的。你看他的昨天跟今天不一样,今天跟昨天不一样,他就是观察这生灭是不断的迁流的。但是小乘的观察他是从变化当中,他悟到了「达妄本空」,他知道这五蕴身心是动态的,这色身是生老病死,内心是生住异灭,从变化当中他证得我空的真如,他就大事已办了。小乘佛法只有对生命的否定,没有肯定,他没有知真本有。

  诸位在这一段你可以看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蕅益大师说:大乘佛法的动,他是双向思考,他是观察,「非动而动,动即非动」。

  大乘佛法在观事情是双向的,他是性相同时观察,从它的假相来说,它是「非动而动」,你不能忽略十法界的动态,你看阿弥陀佛也在动,观世音菩萨也在动,我们众生也在动啊!但这个动是不一样的,这个是循业发现。佛菩萨是往菩提心的方向动,往六波罗蜜的方向动,我们凡夫是往惑业苦的方向动。所以你也不能否定假相的动,所以「非动而动」,这是观它的假相;但「动即非动」,在动当中有一个不动的东西,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我空法空的真如,这就是空观的智慧。

  我希望我们今天修大乘法,你要训练自己双向思考,要「达妄本空」「知真本有」,非动而动,动即非动,这就比较合乎中道。

  这是讲到琉璃光观察风大而悟到中道的道理。

  淨业学园 76讲次

  更正讲义157面

  毗舍浮佛我们昨天讲是贤劫的第一尊佛,要加以更正,事实他是庄严劫的最后一尊佛,就是庄严劫的第一千尊佛。

  讲义160面

  壬五、虚空藏观空大。

  虚空藏菩萨依止空假中三观,来观察无边的虚空,从无边的虚空当中而会事入理,证得如来藏妙真如性。

  叙昔所证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

  “虚空藏”这个菩萨因为因地修学虚空观,以广大的虚空为所缘境,所以成就的时候能够显现广大无边的色身,所以叫「虚空藏」。

  这时他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他说:「我与如来;“如来”指的是释迦如来。虚空藏菩萨过去跟释迦如来是共同侍奉定光佛;定光佛就是指燃灯佛,就是为释迦牟尼佛授记的那一尊佛。

  当时虚空藏在燃灯佛所,就已经成就了无边身的功德。

  这个地方的「无边身」,蕅益大师的注解是说:其实这「无边身」指的是清淨法身,不是一般外道的四空定的空无边处定,所现的无边身是不一样的。外道在因地的时候观察无边的虚空,所以他色身变成虚空,显现无边虚空的色身,但是他显现的无边身是没有理观的,完全只是事修而已,没有破妄显真的效果。但是虚空藏菩萨的无边身,他是有理观的,是成就无生法忍所显现的清淨法身。

  这是讲他过去因地的修学,后面的二段就讲到他果地妙用

  神通无碍    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

  正式说明,他第一重,果地的妙用

  「尔时」他证得无边身以后,他有什麽样的功德呢?「手执四大宝珠」,“手”指的是他心中的智慧,他能够以心中的智慧来执持地水火风四大宝珠。因为他观察四大本空,犹如宝珠内外透明,这时他等于是有我空的智慧,来执持四大宝珠。

  对外来说,他能够照明十方微尘的佛刹这外在世界的四大。把内在的四大,外在的四大都能够把它化成虚空。前面是我空,外面的十方微尘佛刹是法空,把内在的四大、外在的四大,一一都能化成无边的虚空,他有这种功德力。

  于自心现大圆镜,

  又能够在内心当中,显现大圆镜智,因为这时候他的身心世界四大本空,只有一种光明智慧的显现。

  「大圆镜智」,蕅益大师说:是证得随缘不变之体的根本智。

  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

  前面的大圆镜智是根本智,这个地方是属于后得智。

  蕅益大师说:他能够十种微妙宝光,他能够随众生的因缘,显现十法界的妙用,就像观世音菩萨,因以何身得度,他能够现何身而为说法,令其解脱。你欢喜看到出家相,他就现出家相;你欢喜看到在家相,他就现在家相,他能够显现十法界的种种相状。

  这种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界,他能够灌十方,而且穷尽整个十方虚空的边界,没有时空的障碍。

  这一段正式说明,他能够转有相的四大,而变成无相的虚空,这种神通道力。

  依正无碍    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

  前面是从有相转成无相,这地方是小大没有障碍。

  一、依报入于正报,一切入于一。一切指的是什麽呢?

  「诸幢王刹」,一切诸佛所教化的世界,这麽广大的世界都能进入我的大圆镜智之内,都能够摄入我的身心当中,我的身犹如虚空,彼此不相妨碍。

  这麽大的诸幢王刹,能够摄入我的色身当中。

  二、正报能够入于依报,一入于一切

  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

  我这个色身,也能够入于十方的微尘国土,广行弘法利生的佛事,成就广大自在随顺的功德。

  这一段正式说明,他内在的色身跟外在的世界,能够互相摄入,这种事事无碍的境界。这二个都是指他果地的妙用。

  圆证无生    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

  这种大神通之力,这种事事无碍的境界,是怎麽来的呢?

  都是我在因地的时候观察四大无依;他观察广大的虚空,他观察整个虚空当中的色法,地水火风,都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都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只就是我们一念心的妄想生灭而有,所谓的心生,种种的四大生起,心灭则种种的四大消灭。虚空的体性是无二无别的,乃至于一切的佛国,它们的整个体性都是相同的,在相同的虚空体性当中,而证得了无生法忍。

  这个地方是说,他为什麽能够成就广大的神通?为什麽能够成就事事无碍呢?从虚空无二当中,成就无生法忍而显现出来。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佛陀问我圆通法门,我在因地是观察虚空,观察整个四大乃至诸佛国土皆同虚空一样是无边无际的,成就了妙力圆明;四大的色法跟无边的虚空,是互含互摄的,是没有障碍的,我从这个地方成就圆通的。」

  补充说明:

  「四大」,279虚空藏菩萨他是从四大当中而观入虚空,最后证入法性。《般若心经》说:「色即是空」。

  当然这地方我们也会说:小乘佛法也是观察色即是空,也是灭色起空?小乘的学者他在观察,他把四大之法经过无常、无我的智慧变成空以后,他就没有作用,他不能够像我们本经所说的「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乃至于能够「放出十种微妙的光明,流灌十方,尽虚空界」,或者他也不能够把「整个诸幢王刹,涉入我的色身,我的色身,进入诸幢王刹」这种事事无碍境界。为什麽?因为小乘佛法的思考是单向的,他能够使令「色即是空」,但是他不能够使令「空即是色」。

  我想我们在因地的智慧,你是用什麽的思考来断烦恼,会影响到你未来的果证跟妙用。比方说,你看到一个假相,这个假相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法,你非常不喜欢。你有二个选择,第一个你把他拿掉,你採取逃避的方式,那麽未来你证得空性以后,你完全没有作用,你不能有作用,你只有解脱障碍,但是你不能生起妙用。第二个选择,你看到你不喜欢的假相,你没有必要破坏它,因为这是你的业力显现,循业发现。

  大乘佛法是假相保留,但是你观察它没有实体,它只就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你没有必要拿掉它的假相;你就是把它的实体空掉之后,这个时候你能够从空出假,又能够从假入空。所以大乘佛法是在破坏的时候,是把这假相原封不动的保存下来,因为你以后还要回来。

  《般若心经》的这观念很重要,「色即是空」,你从色法回到空性的时候,你是怎麽回去的,你是把这假相破坏了以后「灭色起空」,你糟糕了,你回不来了!你成就以后就只能够在寂灭的状态。

  所以我们在因地的时候,你要注意你的因地会影响到你的结果。你遇到一个你不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事,你用什麽方式来转你的心,会影响你未来的果位是小乘的果位、是别教的果位、是圆教的果位,影响到你的种性。

  你看同样证得空性,小乘的空是完全什麽都没有,我们讲枯掉的涅槃、枯掉,什麽都没有,没有任何的妙用。你看大乘证得空性以后,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到十方世界广成佛事。

  差别在哪裡呢?在因地,他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他不破坏原来的假相。这个地方是关键点,你用什麽去观世间上,久了你就产生习惯,习惯了以后你就改不过来,就变「种性」。所以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同样是在处理问题,但是你的过程,你的止观的方法,会影响到你未来成佛的快慢,这个地方很重要。

  讲义下册161面

  壬六、弥勒观识大。

  弥勒菩萨他在整个整宇宙万法的观察,他观察宇宙万法,唯独是我们一念心识所变现。从这个地方去悟入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

  修习唯识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游族姓。尔时世尊,教我修习唯心识定入三摩地。」

  弥勒菩萨,“弥勒”这二个字,是这个菩萨的姓,叫作「慈氏」;他的名字其实叫「阿逸多」,就是无能胜,他的慈悲是没有人能够超胜的。为什麽呢?因为他过去曾经遇到大慈如来,跟大慈如来修习慈悲观,并且发愿以后成佛以后,他希望能够像大慈如来一样成就广大平等的悲心,故名「慈氏」。

  (未来)他成佛之后是坐菩提树下,这菩提树它的形状像一条龙,而且这龙的中央有一朵莲花的相状。弥勒菩萨就坐在这莲花的中间而成佛,成佛以后他不像释迦牟尼佛是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馀会,弥勒菩萨成佛以后只有三会说法,度无量无边众生就入涅槃,所以叫「龙华三会」。

  弥勒菩萨这时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回忆在往昔经历了微尘劫的时间,有一尊佛出现于世,这一尊佛叫日月灯明如来,我随从彼佛而得剃髮出家。出家以后,我的内心非常爱乐世俗的名闻跟利养,所以经常游走于政商的权贵之家。这时,日月灯明佛看到我有这样的烦恼障碍,教我修习唯心识观,来成就大乘的三摩地。

  「唯心识观」就是说,当你遇到任何外境的时候,你都不要去管外境怎麽样,你就观想宇宙的万法其实都是你的心识所变现。宇宙万法是我们心所变现,从《唯识》的角度,它是从二个层次来说:第一、唯心所现,唯心所现指的是阿赖耶识第八识。我们现在为什麽会跟什麽人在一起,会遇到这样的事情,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业种子。所以从依他起性的角度,我们过去有善恶的业力,就显现了宇宙间的万法出来,这个叫「唯识所现」,在《唯识学》叫「依他起性」,这一部份我们是不能改变的,没办法改变的,这一部份叫认命。

  第二、唯识所变,这就指的是第六第七,特别是第六意识。我们第六意识去观外在的人事接触的时候,你心中有我们的名言分别;“名言分别”讲白话一点是我们有我们的思考模式。我们心中有个人的好乐,比方说你特别喜欢吃榴槤,榴槤的显现它只就是一个水果。这是你过去有这种业力,所以它显现出来,这依他起性它没什麽好坏,那你认为这榴槤是很甜美的,是很好吃的,那是你自己加上去的,这就「唯识所变」,这就我们讲「遍计所执性」,这个就是唯识要破的。因为生为榴槤,它没有所谓的好坏,也没有所谓的甜美不甜美这种东西,这是你个人加上去的。不喜欢榴槤的人说这味道很臭,其实榴槤也没有所谓的臭,也是你个人的分别加上去的。所以在《唯识学》的观念,它把宇宙间分成唯识所现跟唯识所变,一切万法是我们心所变现。唯识所现这一部份不能破坏,因为他是因果的道理;但唯识所变你第六意识的分别心,这一部份是我们所要破坏的。

  所以《唯识学》的空观,是空掉什麽?空掉心中的名言分别,破遍计执,《唯识学》是这个意思。

  也就说,因为弥勒菩萨喜欢名闻喜欢利养,他认为这东西会给他快乐。日月灯明如来就告诉他说:名闻利养、别人对你的讚叹,这个东西是你自己把它认为是快乐的,它本身没有快乐。

  智者大师说:「财、色、名三个法,我们凡夫喜欢好乐,喜欢追求,就像狗啮枯骨。」一个很乾燥的骨头没有味道,这个飢饿的狗去咬乾燥的骨头,一直咬、一直咬,咬到最后把嘴唇咬破了,咬破以后就流血,就吃到自己的血,就觉得,哦!这个骨头很甜美,其实你吃到的是你自己的血。也就是说这世间的五欲,本身没有快乐可言,它不像三宝,佛、法、僧三宝,是真实的功德。你看我们的心跟佛号接触,我们会产生法喜,这不是我们妄想,而是本来就会产生功德。因为三宝本身就是一种功德相,但是五欲不是功德相,它之所以会让我们产生快乐,是我们自己的妄想所捏造出来的,我们认为这很快乐,所以我们是我们自己的妄想来带动自己的快乐,这就是遍计所执性。

  日月灯明佛的意思,你追求世俗的名闻利养,你认为这个是安乐的,其实是你自己的妄想颠倒捏造出来,它本身不是一个功德相。日月灯明佛就教他修唯心识观,对治这一部份的障碍。这是他过去的因缘。

  修久定成    历劫已来,以此三昧事恆沙佛,求世名心,歇灭无有。至然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

  他经过多生多劫的修学唯心识观,以此三昧来侍奉恆河沙的诸佛。(他的修行不简单,他要经过很长、很长时间的历练,要把文字的智慧转成你心中的智慧,那真的是要靠很多很多的历练。)慢慢的,他的整个三昧的观照力转深,内心当中对于世俗名闻利养的追求,就慢慢慢慢的消灭,就不存在了。

  这地方的「唯心识观」就是观察宇宙的万法,其实是我们一念的心所变现出来,阿赖耶识的种子变现的,是如梦如幻的。从如梦如幻的观察当中,来破坏我们的遍计执。这地方是「离遍计执」。

  至然灯佛出现于世,我乃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

  至然灯佛出现于世的时候,我再进一步的观察,远离遍计执以后,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这「依他起的心」也不可得,这一念心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地方是「远离依他起」。

  「依他起」这一部分到后面再说明,总而言之,我们要悟入「圆成实性」,是先远离遍计执,先破坏我们第六意识的名言分别,再远离第八识的依他起,二个过程。

  圆证唯识    乃至尽空如来国土,淨秽有无,皆是我心变化所现。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识故,识性流出无量如来,今得授记,次补佛处。

  说明他所成就的功德妙用

  乃至于穷尽虚空十方的如来(正报),乃至于整个依报的国土,十方中的依正二报,有淨秽跟有无二种的差别;“淨”指的是四圣法界的因果,“秽”是六凡法界的因果。这整个淨秽的因果,从因缘上的假相是有,从依他起的假相是有它的假相的,但是从他的自性来说,是毕竟空的,从遍计执来说是毕竟空的。我们认为它是一种真实有,有自性这样的执取是毕竟空的,所以是因缘有,但自性是空。,所以叫「遍计本空,依他如幻」。

  总而言之,这整个十法界的依正二报,染淨因果,都是我一念心之所变现。我们个人可以说是循业发现。我已经如实了知「唯心识故」。

  “唯心识故”是指的前面的十法界的因果,都是我一念心所变现。这个地方证得「唯识相」。

  识性流出无量如来

  我远离了依他起,远离了遍计执以后,所成就的圆成实性;这一念清淨的真如本性,流出无量无边如来的功德。这个地方证得「唯识性」。

  我们的次第是先证得「唯识性」,再能够证得「唯识相」。

  现在蒙释迦如来的授记,候补贤劫的第五尊佛。

  这个地方是说明他的功德之相。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以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入圆成实,远离依他及徧计执,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现在佛陀问我圆通法门,我已如实的观察十方唯识;“十方唯识”以空观来破徧计执,远离依他起证得「唯识性」,然后再从空出假,观察十法界的因果,个个循业发现,再证得「唯识相」。识心圆明,这一念心识的本性,当下是圆满光明,跟十方诸佛无二无别,而悟入了二空的真如之理。

  这当中包括远离了依他起也远离了徧计执,来成就无生法忍,斯为第一。」

  280「唯心识观」是先远离对外境的执取,远离遍计执,我们讲「遍计本空,思诸法如梦」,其实外境没有好坏,好坏都是我们自己内心安立出来的。

  破遍计执,它是视诸法如梦,诸法如梦破后,就显现到一种第八识的阿赖耶识现前来观心性无生,再破最后的依他起性,最后悟入圆成实性。

  「唯心识观」在整个大乘的修学是运用很广、很广,而且非常好用。因为我们前面说的根尘识相当複杂,而这「唯心识观」观四大就是说,你不管遇到什麽事,你不要管外境怎麽样,你就观想这外境是你一念心所变现的,是你的业力所变现的,它没有好坏,没有长短,没有方圆的差别,它只是一个因缘的假相。

  在美国有一个大学教授,有一天他要去做一个演讲,他这演讲的主题就说:「我们身为一个人跟外在世界的相互关係」。人活在这世界当中,人跟这个世界的互动是什麽关係?

  这大学教授在准备这些资料的时候,他那五岁的小孩就在那边跑来跑去在那边吵闹,他实在是受不了,就随手在旁边拿一本过期的杂志,就翻了几页,看到一个世界地图,他就把这世界地图把它撕一撕,就拿给这孩子,说:如果你能够把这地图重新组合起来,我给你五块美金。这小孩子没有看过地图,他想说让他至少二三个小时不会吵。他把他交给这小孩以后,这大学教授继续看,继续找资料。

  结果没有多久,这小孩子就把这地图完全黏好了,黏好以后就跟他爸爸说:我把它黏好了。他说:怎麽可能,一看,哎哟!完全正确,这世界地图黏得非常正确!他爸爸说:你怎麽做到的?这小孩子说:很简单啊!这地图看不懂,但是这杂志的后面有一个人的相状,人的相状我很清楚,我就把这个人的头、身体、脚、四肢,我就照后面这身体把它黏起来,后面的地图就出来了。这时这大学哲学教授得到启示,他知道整个纲要,原来人跟世界的互动,你人的心,你把它调正确了,外在的世界就正确。

  这「唯心识观」的道理就是这样,就是说你不要管外境怎麽样,你心正这一切法就正。它的方向是很清楚的,掌握你的心,你就掌握整个外境,你的心境会决定你的处境。

  这是弥勒菩萨观四大。

  壬七、势至观根大

  这个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太一样,前面的根大是各别的观六根,这地方是拢总的观六根,等于是「都摄六根」,这是总相的观法。

  佛教念佛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这个法门的当机众,是大势至法王子。“大势至”的意思,这位菩萨有广大的威德力,他一举手一投足,就能震动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于一切的魔王宫殿,所以叫「大势至」。

  大势至法王子,这时与其同伦,同伦就是同类。他们在因地都是共同依止念佛法门,而成就无生法忍,这当中有五十二个阶位的菩萨;这五十二不是数目,是阶位,是包括了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跟等觉。这麽多位的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们回忆在往昔的恆河沙劫的时间当中,有一尊佛出世,叫无量光佛,从无量光佛乃至于超日月光佛,在这一劫当中,总共有十二位的如来相继的出世,而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最后一尊,超日月光如来。因为这一尊佛告诉我一个非常重要的修学法门,教我修学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我们先搞清楚了,你后面就知道它的内涵。

  解释「念佛三昧」的内涵:

  这当中有二层意思:第一、约着所观境来说,他的所观境有四种,观想、观相、持名跟实相。「观想」是靠第六意识的想像,想像佛菩萨的依正庄严;「观相」是你必须有一个相,放在眼前来观察;「持名」以名号为所缘境;「实相念佛」他的所观境,他是以真如实相。在本经当中所谓的「念佛三昧」,是偏重于前面三个:观想、观相还有持名。观想、观相本经叫作「忆佛」,忆念佛依正的功德;持名,本经裡面叫「念佛」。这是约着它的所观境来作区分。

  第二、「念佛三昧」约着它能观的智慧,蕅益大师把它区分成三种:

  1、唯念自佛,你在念佛的时候,你不管是忆佛、念佛,你的内心当中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你看有些人他念佛的时候,他念一句佛号,他的重点不是佛号,他的重点是在观察,念佛者是谁?说:我为什麽能够念佛呢?那个能念的心在哪裡?它从什麽地方而来?所以这个地方如果是唯念自佛的话,是通于其他二十四个圆通,完全相同。

  2、唯念他佛。你在忆佛、念佛的时候,你是完全忆念十万亿佛土外的阿弥陀佛的依正功德,这就有点像我们讲的心外求法,这讲事修,唯念他佛。

  3、自他俱念。有理有事,了达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自他不二当中来念佛,我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体性是无差别的。阿弥陀佛是存在我的心中,我也存在阿弥陀佛的心中,从自他不二当中来带动「佛号」。我们常说:「托彼名号,显我自性。」十万忆佛土其实不离开我一念心性。不离开我的心性,为什麽要念佛呢?我要假借佛号把它带出来,要假借佛号把它显现出来,这就是「自他俱念」。

  这叫「彼佛教我佛三昧」,这地方就是有这麽多的差别,有他约着所观境,有他约着能观的智,来作一个区分。这二段若清楚了,后面我们讲到正文就容易清楚。

  念佛圆通章跟其他二十五个圆通是不太一样的,它是一种他力法门,其他二十四圆通偏重在自力法门。

  淨业学园 77讲次161面

  281在这二十五个圆通当中,在末法时代最为契理契机的,也可以说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这最后的二个法门,一个是念佛圆通,一个是耳根圆通。

  这二个法门同义的地方,从相同的地方来说,这二个法们都是在引导我们,恢复到我们众生本俱、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心性,这一点是相同的。但不同点就是这二个法门,下手的方便是不同的,念佛法门它是一个他力加被的法门,他整个修行的过程当中,他的所观境是佛的功德;比方说我们念佛或者是忆佛,整个所观境都是佛的功德,所以它的重点在所观境。但是耳根圆通是不一样的,它的所观境在于能闻的耳根;我们听到一个声音,我们这个时候迴光返照,能闻的是谁?是谁在听这个声音?

  念佛法门它的重点比较偏重在事修这一部份,耳根圆通它比较重视在理观这一部份。这二个有事修跟理观的偏重,但是永明延寿大师讲「禅淨双修」的时候,他认为这二个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我们透过佛号的事修,能够成就感应道交,但是感应道交它必须在临终的正念的基础之下。所以耳根圆通的理观,它能够使令我们不随妄转,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不随妄转。所以理观能帮助我们远离妄想,事修可以使令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能够感应道交。

  我们可以这样讲,你要能够保持正念才能够感应道交,佛菩萨的感应不能建立在一个散乱的颠倒的心,是不可以的。所以说这二个法门在临终实际的操作当中,以禅观来破除妄想,以忆佛念佛来成就感应道交,这二个是有它的相辅相成之功。这大家可以从后面的内涵慢慢的体会……

  势至观根大

  这一科他的能观的智是六根,所观境是佛的功德。蕅益大师说,这一科等于是以第六意识夹带六根,都摄六根来忆念佛的功德;以第六意识来夹带六根,来念念来忆念佛的功德,依此这样来悟入圆通法门。

  感应道交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身为一个他力的法门,佛力加被的法门,这当中当然感应道交就非常重要了。感应道交的整个道理,佛陀在这当中分成二段,第一段先讲譬喻,第二段再讲合法。

  (譬喻)譬如有某甲跟某乙二个人,这二个人他们之间的互动,某甲是经常的忆念某乙,但是某乙已经把某甲给忘掉了,他心中已经没有某乙的存在了,他在想其他的事情。某家跟某乙这二个人当中,在未来的生命会是一个什麽样的状态呢?是「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也就说,他们二个即使是生长在同一个国家,在同一个地方出世,但是也不能产生彼此互动的作用,乃至于彼此都互相能够见面,也都是视若无睹当面错过。

  这意思就是说:人跟人的互动,单方面的忆念是不能产生作用的,一定是我忆念你,你也忆念我。这二个才能产生一定的感应。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假设某甲跟某乙二个人,偶尔会彼此相互忆念,乃至于时间久了以后,二个人因缘比较深了,「二忆念深」,从偶尔的忆念变成经常性的忆念,经常性的某甲忆念某乙,某乙也忆念某甲,这二个人在未来生命当中,「从生至生」,从一生乃至于多生,就等同于身形跟影子一样,彼此就不再分离了。

  所以我们在整个生命当中,二个生命体要相逢,我们讲相逢就是有缘。那这因缘是从哪裡来的呢?就是我们过去生彼此互相的忆念,二个人在生命当中会产生一定的作用,会做成母子,会做成朋友、兄弟…等等,那表示过去生有很深的互相的忆念,才能够有这样感应的力量,才能够彼此的相逢。

  这个道理是通十法界的,包括众生跟众生之间的相逢,也包括佛陀跟众生之间的彼此的相逢。   以下合法

  (合法)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

  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在十方如来一念涅槃清淨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麽样呢?是「怜念众生」,经常去愍念一切的凡夫众生。那种情况,就像是母亲来忆念儿子一样的至诚恳切。但是这当中有一个问题,身为儿子,如果一心一意的想要离家出走,而忘失了母亲的存在,母亲单面的忆念是不能产生作用的。也就是说,母亲一直去思念儿子,儿子去攀缘其他的外境,那他们二个就没有再相逢的机会了。

  反过来,作为儿子,如果经常的去忆念母亲,就像母亲忆念儿子一样的至诚恳切,那麽这母子在未来的生命当可以说是,生生世世经常的相逢在一起,而不相分离。

  这一段等于是说明,众生跟佛之间二个生命体的相互的作用。我们从现实的角度来观察一个现象,你看我们打一个佛七,二百、三百个人同样念那一句「佛号」,但是这「佛号」对每一个众生产生的救拔力是不同。你看打一个佛七,有些人没什麽感觉,好像没打一样,有些人他打完佛七以后,业障消除法喜充满。这句「佛号」在他身心当中,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这句佛号,无量光无量寿在生命当中产生强大的加持力。我们讲事出必有因,为什麽会有这种差别呢?同样一句佛号散佈在百千万人的心中,会有不同的效果呢?这地方就说明了,问题不在佛陀这一部份,因为佛陀是平等心忆念一切众生,问题在于我用什麽心态来念佛?我们讲心态决定状态,你用怎麽样的心情来忆念这佛号,这时佛号对你的加持就产生一定相应的力量。

  这个地方也说出一个道理,就是佛陀不能主动的救拔我们,这观念很重要,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你看这个钟,你把它做得很好,裡面有黄金,有白银、有铜,但是这个钟它自己不能响,再好的钟具都不能响。你轻轻的撞它,它就出现小的声音,你要大力的撞它,就出现大的声音。这地方就说明了佛陀的救拔力,是完全看众生的心态,而产生不同的加持。

  这一段是说明感应道交,整个决定权在我们众生的心态,以心力来带动佛力。

  当我们跟佛产生感应以后,这有什麽样的好处呢?

  功德利益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前面是讲念佛的因地,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来跟佛陀感应道交。这以下说明感应道交以后的功德利。

  假若众生的心能够依止忆佛(观想),观想阿弥陀佛的依正二报的广大功德;这一部分当然包括了信心也包括了愿力,都在忆佛裡面(念佛偏重在持名)。这种有什麽好处呢?在现前,在当下的今生,有些人在念佛当中,当下的确是看到阿弥陀佛;或者当来,就是临命终的时候能够见到佛陀。

  见到佛陀有什麽好处呢?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我们见到佛陀以后,我们就能跟佛陀的功德,彼此互相的接触,而不相远离。所以我们在佛的无量光、无量寿的加持之下,就不必假借其他的方便,就能够证得无生法忍。「心开」就是破无明证法身。

  讲一个譬喻:如染香人,身有香气

  我们的身体是没有香气的,但是我们的身体在大殿当中,经常跟香接触,时间久了,我们身体也能够沾染香气。也就是说,我们众生在五蕴身当中,是没有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但是佛号是总持弥陀的万德庄严,我们的心经常去跟佛号接触,使令这佛号,一句弥陀念、诵、听,在我们的身口意不断的运转,慢慢慢慢的在我们的身口意当中,也能够沾染佛的功德。正如印光大师说的:「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以凡夫的这一念心,进入弥陀的功德海,这种情况就好像「香光庄严」,以佛陀的香气,以佛陀的光明,来成就我们自己的庄严,把佛的功德,转成我们自己的功德。

  大乘法门它的修习是二个不同:第一个是你自己修功德,我们自己心中产生菩提心,修习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六波罗蜜来自我庄严,所有的庄严都是你自己要创造的。第二个是佛陀已经创造一个庄严,那你怎麽能够转他为自?说:我自己创造不是庄严,但是我想办法把佛的庄严把它转成自己的庄严;我们自己不能发光,我们自己没有香气,但是我们经常接触光明、接触香气,我们能够沾染香光的庄严,这就是念佛法门的特色。

  就是阿弥陀佛创造了四十八愿,在宇宙当中已经存在的东西,但是你怎麽去跟他接触、怎麽去启动他的力量,转成你身心世界的一种功德?

  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说的感应以后的力量,有四十八种的加持力。

  自行化他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淨土。

  大势至菩萨把自己的修学过程,跟他的利他的方便做一个说明…

  这地方有二段,第一段先讲势至菩萨自修的功德

  我凡夫位的时候,我是怎麽成就呢?我就是靠忆佛念佛,而悟入无生法忍。大势至菩萨还是靠他力法门,但是他本身的悟入无生法忍,他是在一个娑婆世界的秽土成就的,但是到了末法的娑婆世界,我是摄受念佛之人归于佛的淨土。

  古德说:「以念佛心入悟生忍」,这个是摄受利根人,他的理观强,他可以在今生当中直接悟无生法忍。「摄念佛人归于淨土」,是摄受我们末法时代的钝根菩萨,业障深重,智慧浅薄,所以我们偏重在事修,而事修的人就必须要往生淨土而成就三不退,有这二种差别。你看有很多念佛人今生成就的,慧远大师他今生就成就了,一生当中三次见到弥陀,都是徧满虚空。我们一般人当然就是带业往生,我们念佛追求的目标就是归于淨土,我们是到淨土以后再成就无生法忍。这地方有理观跟事修的差别。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淨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282佛陀问我悟入圆通的法门,我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我最好的选择就是都摄六根,淨念相继。以一念忆佛念佛的心来统摄六根,使令我们的正念能够念念的相续下去。

  要按印光大师的说法是:「一句佛号,都摄六根,也是一句佛号,来淨念相继」。

  依止这样的一种念佛法门,在整个成就三摩地的过程当中,是最为殊胜的。」

  我想我们一般人念佛的重点,应该都不是成就无生法忍,在末法时代,大概就成就往生多。当然这往生,重点就是要感应道交,你临命终的时候,你必须把你这一念心跟佛的心,你要能够念念的感应道交。感应道交的关键在哪裡呢?

  天亲菩萨提出四个字,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上说:一个人念佛能够成就,偏重在「一心归命」。

  「一心归命」其实开展出来就是「信愿行」三资粮。「信愿行」三资粮,它的整个修行的主要根据,其实来自于弥陀的本愿,特别是第十八愿。所谓的十念必生:「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个地方的关键在「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信愿行三资粮。

  善导大师很强调「至心信乐」。善导大师在诠释《淨土宗》的成败关键,他强调信心,以“信”来统摄三资粮。当然也不是说“愿”不重要,不是说“行”不重要。善导大师认为“信”是最重要。他讲出一个观念说:念佛人什麽叫做有信心呢?你念佛的时候,你念念之间「顺从本愿」,你不能有自己的想法。

  你说:我念佛,我是业障凡夫,我可不可以往生?你还在打妄想,你没有顺从本愿,你没有信心。

  以善导大师的标准,念佛人佛号提起来的时候,你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你整个就是进入弥陀的功德,你不能有任何讲话的馀地。

  说:我业障深重,我善根不够。这个表示你心中还在抗拒「本愿」,就是你抗拒本愿,你还有你的想法。

  所以善导大师诠释往生的关键的时候,他就是你念佛的时候,关键不在你这人是不是业障深重,只要你心中提起来的时候,你整个心是整个靠在佛的功德上,你心中没有任何想法,就是把自己空掉,心中只有『佛』,这个就是「顺从本愿」,

  善导大师解释是信心是这样讲。

  蕅益大师在解释三资粮的时候,我们看《弥陀要解》,他是比较偏重在「欲生我国」,他认为发愿是最重要的,你要如实的、经常的去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的庄严,去观想娑婆世界的过失,然后使令你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善导大师他比较偏重在对佛的皈依,佛本愿的皈依;蕅益大师比较偏重在对淨土的好乐,产生厌离。当然这二个各有各的传承,诸位在实际操作当中,这二个当然都有它的好处。总而言之,我们从往生的角度,其实从历代祖师的开示,这念佛还不是关键,你念佛念得多念得少,跟往生并没有很直接的关係,这是决定你的品位。你能不能够往生,是对阿弥陀佛的信心跟往生淨土的愿力,这二个是关键,这二个是一个主导性。

  念佛法门它的重点在感应道交,你不管用什麽方法,你的心要能够跟弥陀的心,要能够「能念所念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这个关键在于你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对淨土的愿望而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这法门被古德判作「他力门,果地教」。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怎么样叫忏悔呢?念佛诵经就是忏悔。我心里现在只有佛菩萨,只有善念,恶念没有了,这是真忏悔。我们千万不要天天在佛像面前诉苦,我造了什么什么罪业,佛菩萨你原谅我,你这是在佛菩萨面前又造了一次罪业,你心里天天在怀念过去的恶业,一天念一遍,你这个恶业就永远消除不了。我们做错事了,忏悔然后放下,以后不再造就好。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