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二辑:珍珠之鬘 20.善行
2014/9/3   热度:201
.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二辑:珍珠之鬘 20.善行 “断除十恶”,便如“一切修法的根本”,或是“一切修法的基础”一般;而修持“十善”及“六度”,则是为了利益他人呀! 《珍珠之鬘》第十七则 顶礼诸位胜妙上师! 大宝上师医王冈波巴大师曾经这样教诲说: 应诸位邀请,为向大家奉献一些教法,所以就以下内容,略作开示: 对于一个真正希望修持真纯正法的行者来说,要知道,我们现在获得了宝贵的人身,而(眼、耳、鼻、舌、身等)五种身体器官也都十分健全,同时,我们又生在了正法昌盛的地方,这其实都是前世积累了这样的福报才得以产生的呀! 因而,在我们有幸获得了这样一种宝贵人身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效运用这个未被速死绝症所击中的身体,而来踏实地实修正法呀! 在我们所应实修的内容之中,断除十恶、奉行十善,自然是极其重要的。 所谓的“断除十恶”是指:断除“身三”、“语四”、“意三”的不善恶行。 所谓的“十善”是指: 1.在断除“杀生”的基础之上,而应尽量放生。 2.在断除“不与取”的基础之上,而应尽量布施。 3.在断除“邪YIN”的基础之上,而应守护梵行的律仪。 4.在断除妄语的基础之上,而来开示正法。 5.其中,“离间语”又分三种:直接离间、间接离间与暗中离间。“直接离间”是指在两人会聚一处的时候,(第三者)直接讲说两人的是非、破坏他们的和合;“间接离间”是指两人会聚一处的时候,使用手段心机、旁敲侧击地破坏两人的和合;“暗中离间”则是指不当着两人的面,暗中挑逗是非。在断除这三者的基础之上,而应说“柔软语”[此段似有脱漏,“离间语”的对治品应是“和合语”,“柔软语”应是“恶口”的对治品]。 6.(“恶口”脱)。 7.在断除“绮语”的基础之上,而应奉行禁语。 8.在断除“贪心”的基础之上,对于他人的富足圆满,应修随喜。 9.在断除“害心”的基础之上,而应尽量利益他人。 10.在断除“邪见”的基础之上,而应忏悔所作恶业,并应修习随喜所作善行。 我们应该如此地断除十恶,而奉行十恶的对治品——十善,在此基础之上,更要实践六度万行。 另外,在这样实修的时候,我们又不能将“六度”彼此分开、割裂而行,而是应该互相配合,每度之中,都要兼具六者。 若能如此修持,便是方便、智慧双融双运了,因而,对于“布施”及其“布施的果报”,我们应该(不执不著、)观如梦幻呀! 有关这层道理,记得胜者大觉佛陀也曾在经中这样教诲过: 在行持“布施波罗蜜多”的时候,就连“布施波罗蜜多”,我们也不应该去缘对它;我们要以这种“无相之道”的方式,践履而行。 在经中,佛陀配合“六度”,一一都曾这样讲过。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自然可以了解到:“断除十恶”,便如“一切修法的根本”,或是“一切修法的基础”一般;而修持“十善”及“六度”,则是为了利益他人呀! 除此之外,别无深法。 ——冈波巴大师全集《珍珠之鬘第二辑·珍珠之鬘》第十七则竟 . . --------------------------------------------------------------------------------------------------------------------------- 更多冈波巴大师佛学内容 更多智学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道源老法师讲过样的故事:在民国初年,他那个时候出家当小和尚。他们家乡有一个乞丐,而乞丐的儿子以后经商发财了,在地方上很有声望、很有地位。老子在外头要饭,所以亲戚朋友都骂他:“你不孝,你发这么大的财,你怎么可以叫你的爸爸在外头讨饭?”受社会大众的责备,他当然心里很难过,所以他就派了很多人到外面去找。也是一番苦心,终于把他的父亲找回来了。父亲找回来之后,他派了一些人伺候照顾,在家里好好供养。那里知道,他父亲在家里住了大概只有一个月的样子,看到人家不注意的时候,他又偷跑了。他跑出去,又去要饭去了。人家就问他:“你儿子发大财,在家里接受供养,你为什么还要作要饭的?”他说:“你不懂,那个生活太苦了!处处有人伺候照顾,我过不习惯。我要饭,天天游山玩水,喜欢到哪里就到哪里。只要肚子吃饱了,晚上随便找个破庙休息一下,天天游山玩水,我过的生活多自在!”乞丐菩萨!你才知道人生意义在哪里?他过那个生活,他觉得有意义,他快乐、他自在、他幸福。心里面无忧无愁,无牵无挂,不生烦恼。没有是非人我,没有利害得失,跟大自然合而为一,这种境界不是普通人能够理解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