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讲记(六)


2014/9/3    热度:430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讲记(六)

 

  请大家打开讲议第6面 第五章 转重令轻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释义 我们修学佛法有二个主题:

  (一)无为法的修学:在生灭流动的个体生命中,我们要试着根据佛菩萨的法语,观照不生不灭的真理,也就是从流动的个体生命,回归到不生不灭的整体生命,从生灭门转成不生灭门,这是佛法的根本法门,也是修学的第一个重点。

  (二)有为法的修学:在整个流转的生命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因缘果报,因为每一期生命都有痛苦或安乐的果报。从有为法的修学上来说,在成就佛道之前,应该避免自己有痛苦的果报出现;若不想有痛苦果报,则应避免造做罪业。对业力的修学,依本经的角度,将恶业分为二个方面来说:

  (1)未造作:对未造作的罪业,自己要谨慎小心,本经列出身业的杀、盗、YIN,口业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业的嫉、恚、痴,这些都是身口意要避免的罪业,因为罪业会召感痛苦果报,所以未造作的罪业要尽量避免造作。

  (2)已造作:对已经造作的罪业,应该透过忏悔,使罪业的势力由重转轻。

  这段经文是从有为诸法的业力角度,谈到如何修学。唯识学把造业的过程,依据初、中、后来说明业力的轻重:

  (一)造业前:造业前的意乐很重要,意乐即是动机。有些人造业前心的意乐很强,譬如他要去拜佛、念佛,谁也不能阻碍他,他是主动积极的。造业前如果是依止强大的上品意乐,所造的业力就特别强大。造罪业亦复如是,造罪业时,心如果是主动积极,别人皆无法劝谏你,你的心如石头般坚固,则这业力所召感果报的业力也强大有力。所以造罪之前所依止的意乐,对得果报影响很大。如果所造的业只在特殊的因缘之下,偶而为之,这业力就轻微,因为他没有强大的意乐。因此造业之前的意乐,影响了业力的强弱。

  (二)造业中:在造业过程中所面对的境界,如果造业的所缘境是上品的境界,如父母、师长或清净的佛法僧三宝境界,对这上品境所造的业力,它的势力特别强大。所以在什么样的所缘境中造作,这也影响业力的强弱。

  (三)造业后:造业后是否后悔、追悔,若有追悔,这追悔会折损业力的力量。如果造善业后却后悔,这后悔也会折损善业的力量;反过来说,造恶业后能后悔,这后悔也会折损恶业。

  这里佛陀说:「未生恶业令不生」,这是最高的标准。我们在修学的自我调整过程中,虽然还做不到「未生恶业令不生」,但起码自己要安住在惭愧心中,若有造罪业,事后要自我反省,呵责恶心的相续,如是罪业才能「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在大乘佛法中也很强调这观念:「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若探讨罪业的根源,身体及口这二者都不能造罪业,它们只是工具,业力的出现一定是由心所推动,「罪从心起」,所以忏悔也是由内心所发动,「心若灭时罪亦亡」,若造业的恶念已消灭,则罪业也会被改变。所以心能造业,心也能转业。

  净土宗广泛的把心能造业,心能转业,这种「转重令轻」的观念发挥出来。净土宗强调带业往生,「带业」当然是指带罪业,若带罪业,净土是清净的国土,如何带业往生呢?净土宗认为往生有两种,一是随业往生,一是随念往生。一般的非修行者,他的生命只有一种选择,只能随业往生,因为他根本不可能在心中产生正念的力量,他的心完全随境而转,心是散乱的,临命终只有随业流转。修净土的特色是随念往生,除了少数人是净业已成就,绝大多数人都是随念往生。他的内心中虽还有无量无边的罪业尚未得果报,但他的心情已改变,他「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内心信愿已具足,对造作罪业,对三界的果报已不生好乐,他内心产生清净信愿持名的正念,在临终时,正念现前,这清净正念带动内心的善业与弥陀感应道交,往生净土。所以这里的经文告诉我们,若已造罪业,就必须用善念来转罪业,这善念主要是惭愧心,而惭愧心的生起是依止正见,平时对佛法的闻思,产生对生命因缘果报的正确观察,这善念能转变罪业,这即是本章的大意。

  第六章 忍恶无瞋

  前面是针对业力的断恶修善,如果出现安乐的果报,我们应该少欲知足;这里的经文是讲痛苦的果报,如果有恶因缘的果报出现,佛陀告诉我们要安忍不动。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消文 大智慧的佛陀开示说,世间上有很多邪见的众生,他们对生命没有正确的观察,只随顺情绪做事,这些邪见的恶人见佛弟子修学善法,不断的改过修善,自我调伏,他内心产生嫉妒,「故来挠乱」,他以身业粗暴的行动,或以口业的讽刺,破坏修行人的内在善心。这恶因缘的出现,佛弟子本身并没有过失,自己不断的拜佛、诵经、持戒,这都是善法,本应值得赞叹,但遇到了颠倒的众生,却来破坏这善行。身为没有过失的修行者,遇到这种非理的破坏,「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应该善自调伏自己的虚妄分别心,消灭内在的瞋心及口业的责骂,也就是说,不必与他争辩讲道理,保持默然。如此对方所加诸的恶行,就不会对自己产生伤害,反而是反弹到对方身上。

  释义 这段经文劝勉我们面对邪恶果报时要安忍不动,安忍即是忍辱波罗蜜。诸位若读菩萨戒,会发觉佛陀对菩萨修安忍是特别强调,佛陀在菩萨戒开示说,莫说平常对人事因缘的伤害,自己不能起瞋心,即使有些颠倒众生杀害我们的父母及国族的人,我们都不能加暴报复,而要安忍不动。虽然受恶因缘刺激时,内心会有烦恼情绪,但修安忍不是强制压抑,强制的压抑不能持久,而且有害身体。佛法的安忍是有真理的疏导,内心有法宝来作观想对治,以疏导内心不平衡的情绪。蕅益大师在《灵峯宗论》开示说,若遇非理的扰乱,内心应起两种观照:

  (一)随缘消旧业想:我们一定要深信,善业召感安乐果报,罪业召感痛苦果报,所以若有痛苦果报在自己生命中出现,这表示自己在过去生中,一定有这种罪业存在,自己对这真理应深信不疑。所以现在遇到恶逆因缘,是自作自受,面对这果报,我们应该当作随缘消旧业,消掉这罪业就好,不要再创造新的罪业,所谓「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秧。」所以当我们遇到非理的果报,有二种选择:一是让事情变得更好,一是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若能以因果的道理来调伏心中不平的情绪,则在伤害最小的情况之下,暴风雨很快就会过去了。若放纵情绪,则只是让事情的伤害变得更加严重。如这罪业所得到的果报只是某一部分的力量,现在起烦恼,又加诸另一罪业,火上加油,这个果报就会增长广大,于事无补。所以我们面对恶逆因缘,一定要保持正念,观察真理。

  (二)作善知识想:前面方法是消极性的,这里的方法是有积极的一面,就是把恶因缘当做修道的善知识。我们在修道的过程中,不是只成就一、两个功德,而是要成就众多的功德,成就万德庄严,如此果报才殊胜圆满。而功德的栽培与环境有关,有些功德是在顺适的环境成就,譬如刚开始栽培禅定与智慧,这要在寂静的环境,没有任何干扰之下修习。《小止观》说,刚开始修习止观要与同眷同行共修,不能与放逸众生住在一起,因为他会干扰你的修行。所以有的功德要在顺适环境中栽培成就,而有的功德必须在恶劣环境中才能栽培,尤其是对众生的宽恕与包容,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冤家当作善知识想,因为他们可以帮助我们栽培宽恕与包容,这在菩萨道上是特别重要的功德。若对众生没有宽恕与包容,不可能成就大悲心,因为众生是有过失的,若要关怀他,你先要宽恕包容他,吸收他的负面力量,才能帮助他,所以我们不但要消极的调伏自己,也要学习把恶因缘转化成自己成长的机会,转逆缘的势力,变成菩提道的力量。

  佛陀在这章书中告诉我们,在恶因缘中,内心要安住在真理上作观察,如此才能忍恶无瞋。

  第七章 恶还本身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消文 身为大智慧的佛陀,他内心安住在两种功德上:

  (一)守道:这「道」是般若智慧,佛陀内心能正确不颠倒的观察生命的因缘。

  (二)行大仁慈:佛陀大慈大悲,帮助一切有情众生。

  以上二种功德是值得赞叹的,佛陀内心安住在清净的智慧与慈悲中,他的身口意已没有任何的过失,但颠倒众生还是会毁谤他。佛陀如何面对这因缘呢?「佛默不对」,佛陀所采取的行动是默然不回应。瞋骂不是单方面的,一个碗敲不响,所以佛陀不响应,对方的瞋骂就停止了。等到对方心平气和,佛陀问对方说:「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若你准备礼品赠送对方,对方不接受,这礼品最后是否回归于你?对曰:「归矣。」送礼给对方,对方不接受,礼物当然回归于我。

  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你现在以恶劣言词骂我,本来是想伤害我,但我对你骂人的言词「不受」。「不受」是修行人的智慧,佛陀内心游于甚深法性三昧,他能不着于外境,则对方所骂的言词,终将归于自身。「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有如在空谷中发出音声,一定有回响;这是譬喻说,自己若造恶因,这恶因一定会给自己的生命召感痛苦的果报,这就是「响」。或如影随形,「形」是所造的恶因,「影」是恶果,恶因必召感恶果,所以「慎勿为恶」。

  释义 这里经文开示,在末法时代修学圣道,我们会显得与众不同,因为我们不想与颠倒众生同流合污,这时别人见我们断恶修善,会产生嫉妒心而想破坏我们的修行,这时我们有两种选择:

  (一)受:前面第六章「忍恶无瞋」的方法是接受,接受以后再思惟因缘,思惟「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秧。」或思惟这个人是我的善知识,他是来成就我忍辱与宽容的功德。

  (二)不受:自己也可以直接选择不受,骂不骂是由他,受不受是归自己,我们不一定要接受,也可以选择不受。若要选择不受,心中必须有法宝的摄持,否则无法不受。前面对恶因缘是偏重在观,先接受,再用观想的方法来化解;这里的化解障碍是偏重在修止,《大乘起信论》开示修止的方法有二:

  (一)真如三昧:这是无相三昧,内心观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不可得,法也不可得,如是安住在空性中。修真如无相三昧,心就能「不受」。

  (二)一相三昧:这是一行三昧,如内心有诵大悲咒或念佛的念力,当遇恶因缘时,自己能「把心带回家」,内心安住在大悲咒或佛号上,你对外境不受。因为大悲咒或佛号都是有相,但它是一相,所以称为一相三昧,如此自己也能「不受」。若觉得修无相三昧的境界太高,可修一相三昧。

  前面第六章化解恶因缘的方法是修观,这一段经文是修止而不受。《大乘起信论》说,我们可以先修止而不受,因为恶因缘的势力可能很强,如果自己有这种业力,你对他的言词会很在乎,因为这是冲着你的业力而来。如果一开始就「受」,可能冲击力会很大,所以《大乘起信论》马鸣菩萨劝勉我们,若遇恶因缘,刚开始第一个念头,首先把心带回家先「不受」,让自己心平气和以后,再把这个家的门打开,观察面对这恶因缘,作随缘消旧业想,当善知识想,这时自己会更有把握面对这逆境。所以先「不受」,不受一段时间以后再「受」,受了以后,再以智慧来观察化解这障碍。

  诸位要知道,修行是心中的戒定慧与生命中无量无边的障碍在对抗,在这过程中,要永远记住一个观念:蕅益大师说,自己所依止的戒定慧,是随顺内心佛性的真实功德,这有如光明;自己所遇到的障碍,包括内心的烦恼及外在的环境,这些都是虚妄的境界;真实永远能战胜虚妄,自己要相信这真理。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一定会跌倒,虽然过去受因缘刺激,在对治它时失败十次、百次,这都没关系,只要曾经成功过一次,如理的依止止观消灭心中的障碍,这时信心就会大增,以后情况就不同,为什么呢?因为这次的成功是真实的,其它全是虚妄的。如佛陀在凡夫位时,也是经过很多次的失败,如《佛本生经》中说,佛陀在因地时也有破戒的事情,但最后一次的成功就成道了。为什么呢?因为修行是真实的功德,障碍是虚妄的境界。在佛法的修学中,并不怕烦恼障碍重,也不怕罪业重,因为这都是虚妄的,最怕的是自己不愿尝试修学戒定慧圣道,不愿尝试踏出修学圣道的第一步,则这个人的生命就没有进步的可能性。所以只要愿意尝试,生命就有希望,因为光明永远能破除黑暗,不论黑暗有多么深重,只要心中生起光明,生命就能扭转改变。

  第八章 尘唾自污

  前面的两章书,说明别人伤害我们时该如何化解,这一章是劝勉我们不要伤害他人。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已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消文 一个内心邪见的暴恶众生,心随境转,内心随着虚妄的情绪,身口意随之活动,就很容易伤害贤者。佛法中的贤者是指资粮位与加行位的菩萨,他心中能如理的修行戒定慧,但还没有断除烦恼。一个修习戒定慧的修行人,比较会认命吃亏,暴恶众生容易占贤者的便宜,但结果恶人其实并没有占到便宜。佛陀譬喻说,恶人见到修行人能调伏自己,牺牲奉献,就想占些便宜而伤害贤人,结果他所释放出的恶劣行为,犹如仰天吐口水,口水会往下堕落,不可能污染天空,最后这口水反而污染了恶人。佛又譬喻说,恶人散发灰尘,想要伤害处在上风的众生,因为是逆风,结果灰尘伤害不到上风的众生,反而是污染到自己。所以内心修习戒定慧的人,我们不应该毁谤伤害他,因为自己所释放出来的恶因缘,总有一天会伤害到自己。

  释义 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上遇到很多所缘境,假如自己释放出恶业,无论是身体或是言语的恶业,本来释放恶业是要伤害对方,让对方痛苦。佛法的观念中,罪业是有反弹的力量,结果这罪业反弹伤害到的却是自己。所谓的自作自受,唯识学讲到一个观念:「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造业是从心发动,自己先起一个贪、瞋、嫉妒的恶心,要成就业力也一定要有所缘境,面对所缘境而成就业力;这所缘境不是心外的所缘境,而是心内的所缘境。假如是造善业,「是心作佛」,内心依止善良心来忆佛念佛,这业力还是在自己的心中造作。造作业力后,这业力也是保存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总有一天这善业表现出来,「是心是佛」,仍是自己受用这果报。反过来说,「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内心生起恶心,面对所缘境造业,结果这业力也是在自心的所缘境中造作,你并没有伤害到心外的众生;造作后,这罪业不是跑到别人身上,仍是保存在自己内心深处,总有一天这罪业表现出来,还是自己在受用这果报。所以自己造作的业,别人无法受用,业是自己造作,也是被自心所保存,最后由你的心表现出业力,让你去受用,故佛法的因果是「自作自受」。这段经文劝勉我们不要伤害他人,因为伤害别人的势力,最后也会伤害到自己。

  以上这几章书,佛陀都是从因果上开导众生,在因地上要能断恶修善,在果报上,对安乐果报要能少欲知足,对痛苦的果报要能安忍不动,这些都是扣着因果道理,告诉我们修道应该如何自处。

  一个人的修行永远受自己知见的引导,所以「甚深见」才能产生「广大行」。我们应该经常观察生命是一条永无止尽的水流,这水流是指我们现前的一念心识,这要如何观心呢?蕅益大师说:「只是现前一剎那法,望前名果,望后名因。」在流动的心识中,每一个心念都扮演着果报与因地的角色,这心念对望过去来说,我们是一个果报,承受了过去的业力,这果报可能是安乐或痛苦的果报。在受用果报时,前面的经文告诉我们,受用安乐果报时要少欲知足,克制欲望;遇到痛苦果报时要安忍不动。其次,这心念对望未来,我们在面对果报时又造作新的业力,要避免造作身三、口四、意三的罪业。若一时胡涂造作罪业,也应该安住于惭愧心,使罪业势力减少。所以我们每一个流转的生命,都是在受用果报时,也同时在创造新的业力。在这样的因果流转中,修行人「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以上的八章书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管理自己的身、口、意,使我们能趋吉避凶。以下回答几个问题。

  问(1):如何破除遍计执?

  答:遍计执即是我执与法执。我们在生命的流转当中创造一个业力,由这业力得果报,若是善业,果报是尊贵安乐;若是罪业,果报则是卑贱痛苦。不论是安乐或是痛苦的果报,皆是生灭无常之法,果报很快就会消失,然后又再出现另一个果报,这是生命的真实相—流转变化无常。但不幸的,我们在成就个体果报时,会产生我爱执,认为这果报体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自我意识,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一切人事因缘,把自己看得很重要,因此就产生颠倒。我们本来的身心世界,无论是外在的色身,或内在的内心,都是由业力所创造,如自己今天是女人,则是女人的身相,女人的心情;前生是一只蚂蚁,则是蚂蚁的身相,蚂蚁的心情。当我们的生命有自我意识时,就会产生种种的思考,也就是所谓的名言,这种思考的名言就是遍计所执性。因为这思考不是随顺真理的思考,而是以自我意识所发动的思考。这在十二因缘中称为「无明」,无明所带动的「行」,就会创造生老病死的果报。所以佛法告诉我们一个观念,刚开始时不要相信自己的思想,因为思想会被自我意识所污染,所以破遍计执就是破除心中的名言。当然也不能完全不思考,若不思考就犹如木石,这也不能成就圣道。那要如何修呢?如理思惟,把佛菩萨所开导的法语,用来取代自己的思考,当遇到境界时,不要用自己的感觉思考,佛菩萨告诉我们如何观想,我们就如何观想,譬如这件事应该作「随缘消旧业想」,或「当善知识想」,你就强迫自己用佛法的道理来思惟,如是破除心中的名言,你的生命就会有变化,心中就会产生增上的力量。若是随顺自我思考,生命就会生灭流转不息,因为我们一直活在遍计执当中,活在狭隘而自我意识的颠倒的无明当中。所以修学佛法要有如理思惟的观照,由观照力而产生行动力。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时,先要相信自己是业障凡夫,不要对自己太有自信。佛法的修学永远是两个次第,先否定再肯定,先大死一番,再彻底的承当,没有一个人能例外。一定要先相信自己的心是颠倒心,不能相信自己的受想行识,自己的感觉、受用、思想都是颠倒的,只有佛菩萨的思想才是正确,所以先否定自己,最后再肯定自己—「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这时直下承当,从空出假,广度众生。因此若要破除遍计执,刚开始先不要相信自己的思想,先强迫自己根据佛菩萨的开导去思考,也就是以佛法的名言,破除自己的名言,这是破遍计执的方法。

  问(2):弟子每观察到妄想,妄想就会消失,但妄想还是会生起,有如石头压草,这该怎么办呢?

  答:外道在调伏妄想时,并没有见到妄想的根源,所以是如石压草,当对治力消失时,妄想仍会生起。佛法则不同,佛法要我们先观察妄想的根源,若起妄想,就追寻妄想是怎么生起的?打妄想的是谁?色身当然不能打妄想,内心是无形无相,也找不到妄想,结果「觅之了不可得」,原来妄想是自己捏造出来的。所以佛法在方便法门方面与外道有些雷同,也透过礼拜、静坐来调伏妄想,但佛法有甚深见;在广大行方面,某一部分的方便虽与外道雷同,但外道没有甚深见的指引,他不能观察我空、法空的真理。佛弟子在调伏妄想之前,他已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妄想是虚妄的,所以每一次的调伏妄想,他是从根源上调伏。外道认为妄想是真实的,所以压抑它;但佛弟子认为本来就没有妄想,修行只是返妄归真。这两种思考不同,因此一个能彻底降伏妄想,一个则不能,这主要的差别在于是否有甚深见。所以佛法的方便在某些方面与外道雷同,但效果却完全不同。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在人没有智慧,为什么?被烦恼充满了。烦恼从哪里生起来的?从我执生起来的,执着身是我,一切都要为到我,产生自私自利。境界现前,第一个念头不为众生,第一个念头为我,对我有没有好处?对我有好处的我会干,对我没有好处,对别人有好处,不干。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