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讲记(十二)
2014/9/3   热度:335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讲记(十二) 好!请大家打开讲议第十五面 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 这几章都是佛陀指导我们如何修出离心。前面的经文讲到修出离心,这有对外境与对内心的出离,对外境的出离是指一位初学者,选择一个如法清净的道场安住,这非常重要。唯识学对这个概念解释说,我们这念心会受外境的熏习,如经常拿一块干净的布到厕所内,这块布就会染有臭味;若经常拿这块布到大殿里,这块布就会熏染沈香的香味。所以布会出现臭味或香味,这与它所接触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这称为熏习。所以智者大师在《小止观》中说,若要修止观,一定要与同修梵行住在一起。出家人若想真正修行,不能与居士住得太靠近,因为个体生命与个体生命之间会互相释放一种磁场,因而受对方的影响。譬如一位出家人买一栋公寓居住,虽然你会做定课,内心修戒定慧,你的个体生命散发出一种清净的磁场;若你的邻居过着放逸的生活,他们是释放着染污的磁场,你是一个人,他们是众多人,从唯识的熏习义来说,两个法在一起熏习,起初这杂染讯息与清净讯息会互相抵消,最后达成平衡。什么叫平衡呢?如两个人共住,最后这个人心中有另一个人的习气,另一个人心中也有这个人的习气,这叫做平衡。在熏习中,我释放一种讯息,你也释放一种讯息,我的讯息功能跑到你心中,你的讯息功能也跑到我心中。所以选择一个如法的道场,这是成功的一半。严格来说,如菩萨戒所说,大乘学者不能与小乘学者共住,因为他们知见不同。所以同眷同行是一个问题,若一个人修净土,另一个人参禅,这两个人是不能共住的,因为他们的磁场不同。若只是想积集善业,要求标准可以不用这么高,但若有志于成就圣道,或有志于成就临终正念,则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人,或与你同住一起的人,这件事就很重要了,因为你的明了心识,无论白天或夜晚,皆在释放一种磁场,别人也在释放一种磁场,而最后的磁场一定会达到平衡。所以选择一个如法的地方安住,这对自己的修行是非常的重要。以上修外境的出离是一种方便,以下第三十一章「心寂欲除」,说明对内心烦恼的出离,这是修行的正行。 佛言:「有人患YIN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 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 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消文 有些人过去造业所留下的烦恼功能特别强大,但这人有道心,他对烦恼有出离之想,就以断阴的方式来对治。佛陀知道后对他开示说,你心中有烦恼,这与「阴」没有关系,「阴」是四大的色法,它本身没有明了性,若想断烦恼是要断烦恼的根源—明了的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功曹是汉朝的官名,他负责监督考核官员的功过得失,所以在官员中居于主导的地位,若功曹停息,旁边的眷属也随之停息。这是譬喻说,这明了心在我们生命中是主导者,若邪恶的心不能调伏,断除色法并没有帮助。 我们修假观时是观察因缘所生法,「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观察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呢?因为它有它的因地,若因地消失,结果也会消失。烦恼本身只是结果,若要消灭它,须找出它的因地,如因地不消灭,果报也就无法消失。因缘所生法中,因果有其等流的相对因果,所以需要找出正确的因地,才能破除烦恼。 于是佛陀开导他说,烦恼是从内心生起,不是从色身生起。「欲生于汝意」,内心的欲望是第六意识的爱取心所生,为什么会有这爱取呢?「意以思想生」,这是由于过去生的思想分别,以至于心中的名言活动有颠倒错误,这颠倒思想就数数的造作,产生一种错误的爱取。譬如有些人喜欢吃榴莲,内心与榴莲接触时就产生爱取,他对榴莲爱取的因缘是如何产生的呢?平常他或是看书,或自己打妄想,由于这种邪教邪分别,他对榴莲安立好的名言,认为榴槤的味道特别美妙,也特别的营养。他的思想在内心中对榴莲安立好的名言,以后时间久了,他内心就产生「意」,当他与榴莲接触时就产生爱取。我们对男女美色之所以会有爱取,也是由于内心的颠倒,内心对色身安立一种清净美妙的名言,所以爱取是由思想所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我们应该使「意」与「思想」都寂静,消灭这二种心的邪恶功能,这样就能达到「非色亦非行」,「非色」是指能解脱外境的诱惑,「非行」是调伏内心的烦恼,所以一个是调伏外境,一个是调伏内心。 释义 藕益大师对「寂静」开示说,修行寂静法门有两种方法: (一)修不净观:不净观是假观,我们过去的思想总认为色身是清净的,这是一种颠倒的思想,现在要把它扭转过来,这要做心理建设,色身其实是「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肉囊成粪。」我们冷静的看待自己所爱着的色身,探讨它的相貌,若剥开色身外面的一层皮及里面的肉,见到色身里的心、肝、脾、胃、肾、脓、血、屎、尿,都是种种的不净物,这是内相的观察,我们见不到有一干净之物;若从外相的观察,肉身里的不净物,不论白天或夜晚,透过两眼、两耳、两个鼻孔、嘴及大小便处等九个孔流出,于是从这破洞中不停的流出不净物,所以外相也是不净。这是说,我们过去对色身有错误的思想,一直认为它是清净的,在这清净概念的不断熏习之下,于是产生意的爱取,由这爱取产生欲望。因此我们欲望的来源,刚开始是一念的妄想,妄想不断的造作扩充就变成欲望。所以我们应该修不净的假观,以对治以为色身清净的颠倒。 (二)修无生观:这是修空观,修空观主要是观察这念「意」心,觅心了不可得。藕益大师开示修无生观的方法有二: (1)空间上观察:「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名无生。」这念欲望的心,假设是有自性,有它的自体,若有自体,它是从何处生?若是自己所生起,它会不断的生起,则就会有无穷尽的过失,这不能成立,因为有时我们有欲心,有时没有欲心,如果是自生,它应该不停的生起,所以自生是不能成立的。若是他生,是外境的刺激所引生,外境是色法,这念心是心法,色法怎会创造心法呢?所以他生也不能成立。若说是共生,因为自不能生,他也不能生,二者合在一起,这更不可能生起。所以原来这YIN欲心是无生,若是无生,怎会有YIN欲心呢?这是自己打妄想所捏造出来的,若从清净本性来观察,并没有YIN欲心。这里是从空间上观察无生,它本身并没有真实生起的因缘。 (2)时间上观察:这是观察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观察这YIN欲心的过去心,它未生之前,「未生无潜处」,这YIN欲心在未生之前,是潜伏在哪里呢?「正生无住处」,它活动时是在哪里活动呢?是在身内或身外呢?「生已无去处」,当YIN欲心消失,它是到哪里去呢?结论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觅心了不可得。 在调伏烦恼过程中,「觅心了不可得」扮演非常重要的脚色。有些人的心很容易从杂染功能转成清净的功能,但有些人就转不过来,即使修不净观也转不过来。有些人不修「觅心了不可得」的无生观,所以他就一直认为这念头是真实的,它有真实体性,那么要扭转这念头就有困难。只要你有一次经验,在打坐时能观察「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名无生。」或是观察「未生无潜处,正生无住处,生已无去处。」依此法语来做观察,你会发觉邪念的本性是不存在的,若有这样一次的经验,这对你的修行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当你从清净本性的角度来观察这妄想,这时你要扭转它就比较容易。总之,若修「从假入空观」,观察它的无生,再从假观中观察它是不净,这样就能达到寂静。心若寂静,外境颠倒的诱惑就不存在,内心的欲望也随之消灭。释迦牟尼佛说,这是迦叶佛的传承,迦叶佛时代传承给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再传给弟子。 这章书是说,佛弟子对生命的因缘观,与世俗人有所不同。假设没有受佛法思想的熏习,我们凡夫颠倒的心会认为「万法为色」,认为生命的功能是由色法所创造,心法是由色法所创造出来的。医学上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聪明,因为他的脑细胞结构特别复杂,所以创造出聪明的心法。但佛法反对这种说法,佛法认为由心法创造色法,一个人的阿赖耶识有聪明的功能,所以他得果报时,脑细胞的结构就特别复杂,所以是由心法创造色法,心法主导色法。如果「万法唯色」,色法主导心法,这样会产生断灭见,因为色法毁灭,心法也随之消失,人生只有活一世,则皈依三宝,断恶修善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我们应该了解是由心法主导色法,心法是相续的,色法只是暂时的。 在美国曾有几个医学博士做实验,他找一个人做为实验对象,这个人的脑细胞由仪器来控制,他叫这个人修慈悲观,刚开始修时,慈悲观在他心中比较生疏,这些脑细胞的活动比较少,但经过每天一次一次不断的修习,他的脑细胞结构起了变化,他思惟慈悲的细胞功能不断的扩大,到最后他熟练慈悲观后,他的脑细胞结构竟完全改变了,修习慈悲观的脑细胞功能增加了很多。所以心法主导色法,这是修行人永远要了知的真理。有些在家人有烦恼,为什么不能克服呢?因他认为自己身体有这个结构,所以就有这个烦恼,当然他也就不可能改变烦恼。但佛法不同意这种说法,佛法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心有这种功能,所以你召感这个果报。「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起初要改变自心,心念若改变,业力也随之改变,业力若改变,果报也就改变。所以这里说明了,我们修出离心应该要在心地上下功夫。 第三十二章 我空怖灭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消文 这段经文说明不修出离心的过失。若不修出离心,只是积集善业,则内心对人事的爱欲就不能调伏,或是爱财、爱色、爱名。若有爱欲心,虽然有时会满足爱欲,满足时会产生乐受,但乐受也是无常,剎那剎那消逝后,内心会产生一种忧愁的功能,会有忧愁的感觉。忧愁严重时就变成恐怖,心中不安宁。所以修出离心以调伏爱欲,莫说这有来生的功德,今生就能消除忧愁恐怖。 释义 初学者与老参的心态不同,初学者刚来到道场,他虽努力的修福及拜佛,但他身心世界有一种忧愁感,闷闷不乐,这就是他心中还有欲望,他虽然加以调伏压抑,但欲望的功能所释放出来的就是忧愁。只要他能不放弃努力,安住于三宝上用功,三宝是大光明功德宝藏,有求必应,经过佛法戒定慧的熏习,就能调伏心中的烦恼,这时他心情特别开朗,忧愁也就消失了。世间人总是觉得心中若没有欲望,人生就没有快乐了,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若没有欲望,心情才是真正的快乐,若有欲望则忧愁恐怖。这段经文说明了爱欲产生忧愁,忧产生怖,这是说明它的过失。如何对治爱欲呢?以下一章说明对治的方法。 第三十三章 智明破魔 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得道果。」 消文 佛陀开示说,修学圣道有如一个人与万人作战,这一个人是指戒定慧,万人是指无明妄想。初修学圣道的人,戒定慧力量薄弱,而妄想有无量之多,譬如今天打的妄想与昨日不同,明天打的妄想与今天又不同,所以妄想是无穷尽之多,但所修的戒定慧有特定法门,所以数量少。戒定慧如何修行呢?「挂铠出门」的铠是指持戒,刚开始与烦恼作战,自己要有戒法的保护,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心中要有防非止恶的力量来保护自己,避免累积罪业。其次要修禅定,持戒后内心要有禅定力,心中有念佛或持咒的法宝,透过专注的力量,加强心中的念力,面对妄想烦恼能无所畏惧。以上「戒」与「定」是前方便,主要的修学是修智慧的方便力,如有四念处的智慧—不净、苦、无常、无我的观照,如是与烦恼作战时有智慧方便力,才能得胜而还,以上是譬喻的说明。「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除众魔,而得道果。」佛陀开示说,我们修习戒定慧,刚开始持戒时要坚持其心,这是修信心。我们相信善业决定召感安乐果报,罪业决定召感痛苦果报,对这真理深信不疑,这是深信业果的道理。其次要修禅定,「精进勇锐,不畏前境。」自己要修专注力、相续力,加强心中的寂静力量。最后「破灭众魔」,在寂静心中生起观照力,观照不净、苦、无常、无我。偶尔从假入空,有时从空出假,如是而成就道果。 释义 这章书主要说明戒定慧的修学,有如一人与万人作战。这段经文的涵义是少善能破除多恶,虽然妄想的数量众多,但它本质是虚妄性的;戒定慧的修行虽只是几个重要观念而已,譬如修不净观有几首偈颂,修无常观、从假入空观,也都只是几个重要的偈颂,但因这几个概念都是真实的佛性,所以它产生的力量有如光明,而妄想是虚妄颠倒所生,有如黑暗,光明能破除黑暗,我们刚开始修行时要有这种信心。 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 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 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 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消文 前面经文是说明戒定慧的修学,这一章经文说明修戒定慧时如何善调其心。有一位很用功的修行者,晚上诵读迦叶佛的《遗教经》,在诵读中出现两个状态,一是他的声音特别的悲痛急切;其次是他的内心感到惭愧,觉得自已有很多地方都达不到要求,因而有弃道还俗的退心。大智慧的佛陀知道后就开导他,问他在家时做什么事业?他说自己喜欢弹琴。佛又问,弹琴之前应先调琴,假如琴弦太宽松,会有什么结果呢?他回答说,弦太宽松则弹不出美妙音声。佛又问,弦如果调得太紧,又会如何?他答说,弦会断掉。佛又问,弦如果调得急缓适中,这又如何?他答说,弦就能弹出美妙的音声。 佛陀说,修行与调弦的道理一样,沙门在修学圣道时,调心也应该调得急缓适中,修学圣道才能成功。如果修行太过紧绷,功课订的太紧,成就圣道的心太急切,如是使自己身心过于疲惫,久了以后就会生起苦恼。众生的本性是希望离苦得乐,所以如果在修行中产生很多的苦恼,则严重违背了本性,这是与本性抗拒,如此的修行岂能长久?「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心若起烦恼,久了之后就会产生退转心。「其行既退,罪必加矣。」若不修戒定慧,则阿赖耶识中无量无边的烦恼罪业,马上反弹出来,如此反而因小失大。所以佛陀开示说,不要走极端,「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若心中保持清净安乐,圣道才会不断的进步。 释义 我们要知道,修行不是一百公尺的短跑冲刺,而是马拉松长跑。刚开始冲得快并不算数,谁能穿袈裟到临命终时起正念,这才是重点。在长时间几十年的修行中,如何调适身心,这才是成败的关键。若要调心适中,就要有所坚持,有所让步,要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这就牵涉到戒法的学习是否通达。因为我们不知道做了哪些行为,对我们生命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如这样的行为影响重大,那样的行为影响轻微,凡夫不可能有这样的信息能知道。佛陀在戒律中讲的很清楚,这个罪是重罪、中品罪或下品罪,他把全部数据都提供给我们。所以调心时,自己要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学戒使我们能知道因缘业力的力量。 第三十五章 垢净明存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消文 佛陀把修行譬喻成锻炼生铁,生铁里虽有很多的杂质,但这杂质是虚妄不真实之物,若把铁先以火烧,再加以敲打,如是千捶百炼,杂质渐脱落,精纯的铁水倒入模型中,就能做成种种精美的器具。修学圣道亦复如是,修行人在每天定课中,不断的拜佛、念佛,自我反省忏悔,如是内心的情绪、烦恼就会渐渐淡薄。如刚出家时遇到这境界,内心情绪起伏很大,经过几年的修行,现在遇到这境界,内心已能平静祥和。心若清净,行为也清净;行为若清净,以后的果报也清净。这段经文是总结,前面的修行是进步或退步,这以内心的垢染是否去除,作为判断的重点。 释义《佛遗教经》的修学重点,是从成就善业力到成就出离心。若要修出离心,这有两个重点: (一)观照力:众生的本性是想要离苦得乐,自己不能忘记生命的目的是要离苦得乐,但追求安乐有两个选择: (1)色身安乐:这是选择向外追求色身感官的快乐。 (2)内心安乐:这是选择向内追求内心寂静的安乐。若是选择追求外在色身五欲的快乐,就会启动内心的惑业苦,产生烦恼、业力及老病死的痛苦,在追求色身快乐的过程中,同时也累积了烦恼、业力,以致召感未来痛苦的果报。所以色身安乐的追求,「以有烦恼苦,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非时安乐住。」若追求内心的安乐,所带动的是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这是清净解脱没有过失的安乐。所以透过不断的观照色身安乐与内心安乐的差别,确定生命的目标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安乐。 (二)行动力:有了目标以后,再来观察自己平常的行动,譬如今天做了一件事,这件事使自己躁动不安,对追求内心的安乐产生破坏,自己就要有所警惕,这件事不能做。若所做的事情,如拜完八十八佛,觉得这件事能增长内心的寂静安乐,那么你要告诉自己,这事应该多做。当我们生命有了目标,你就能以这目标来检验平常的生活行动,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如是不断的检查自己的行为,你就会累积一些经验,有这经验以后,就能排除追求内心安乐的所有负面力量,而加强增长内心安乐的种种因缘。 一个修行人最怕没有目标,若有打板,就去做功课;若没打板,自己就没事可做。如果你是这种人,出家只是积集善业,根本谈不上积功累德的调伏力,也没有临终起正念的可能性,只是在颠倒的心中成就一些善业力,而无量无边的烦恼与罪业都还存在,当然临命终时自己就作不了主。所以应该规划自己的生命目标,生命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安乐,而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可知,哪些事破坏内心的安乐,应该加以断除;哪些事增长内心的安乐,则应该鼓励多做,如是自己的生命就能不断的增上,本经即是这种涵义。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修行不容易,但是如果你真正懂得佛法,这环境不是坏环境,好环境。为什么?所有一切人事物天天在折磨你,你禁得起折磨就提升了,提升得很快、提升得很高,所以它是个好环境,不是坏环境。那禁不起折磨,那你就堕落,你就掉三途去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