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五)


2014/9/3    热度:665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五)

 

  癸三、约观河显见性无迁

  ○87我们在佛教的修学把生命的因缘分成二部份:一、杂染的因缘;二、清淨的因缘。

  杂染因缘的相貌,简单的讲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

  我们一个人会产生痛苦,首先第一个步骤,他一定会先起烦恼,我们的心跟境接触的时候,产生贪瞋的烦恼。在这时候,假设我们没有控制得住,烦恼的下一个步骤就是造业,一旦造了业,就一定要受果报,这就是我们杂染痛苦缘起的因缘。

  另外一个因缘就是,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我们刚开始这一念心跟境接触的时候,产生般若的观照,慢慢的从因缘当中成就解脱,最后成就广大的清淨法身。所以我们的生命有二种情况会出现,一、杂染的因缘;二、清淨的因缘。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现在是安住在一个杂染的因缘,我们现在学佛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杂染的因缘转换成清淨的因缘;就是从一个烦恼障、业障、报障转成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就是做这个工作。

  那应该怎麽做呢?

  从本经的开示,倓虚老和尚说有三个方法、三个次第:一、你首先要“不迷”;二、“不取”;三“不动”。

  我们面对因缘的时候,首先你要生起观照的智慧,当然这观照不是向外,是向内观照;观照你的起心动念,所谓「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达妄本空」我们对外境的刺激,产生的妄想是生灭的,它的本性是空的,不要跟着我们的感觉走,不要跟着我们一时的想法走。「知真本有」我们的真如本性产生一种菩提的愿望,那个是我们可以去随顺的。

  所以我们的心跟境接触的时候,首先你要知道什麽只是一时的感觉,什麽是一个恆久的愿望,你要把心中的真妄,很清楚的把它区分出来,然后产生“不取”,最后“不动”。

  我们在佛法当中修学最高的境界就是「不动」,不要乱动。我们今天不修行便罢,只要你开始在心地上用功,你就会感觉一个人乱动是很危险的。我自己生命经验,我看过太多的人,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因为一念的差错,一念的乱动,前功尽弃。《愣严经》后面会讲到,你真的不要乱动。

  《愣严经》的基本思想「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你整个修学过程当中,你整个真妄交攻的过程当中,你身心世界的乱动对你是非常不利的,因为魔境会干扰你的,当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惊动魔王,你的冤亲债主会干扰你,会给你一些错误的讯息;你内心的烦恼它会反弹,你要调伏它,它也要调伏你。这时候你内外交攻怎办呢?不要乱动。

  我们在整个修学当中,先求不变,再求随缘,你一动你可能就前功尽弃了!那问题是我们要怎麽“不动”呢?你就是要先不取。为什麽能够“不取”呢?首先“不迷”,你要很清楚什麽是真妄。

  佛陀花了三卷半的时间来作心理建设,现在我们还没进入二十五圆通真实的止观来修学。但是你必须把「不迷」的基础打好,很清楚的分别什麽是真实的,什麽是虚妄的。

  「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这八个字,我们可能要学将近一年的时间,要花一年的时间学这个道理,对以后整个心念的止观打好坚固的基础。

  这一科是十番显见的第三科

  癸三、约观河显见性无迁

  重点在“观河”,观察恆河的水。这当中有二个内涵:一、能观的见性。二、所观的恆河(所观之境)。佛陀透过我们在观察恆河这样的因缘当中“借事显理”;从观察恆河的事相去开显我们不生不灭的本性。约着观河来显现“见性”是没有迁变的。

  (分三:子一、请问。子二、说示。子三、领悟)

  子一、请问。(分二:丑一、阿难密请。丑二、匿王显问)

  丑一、阿难密请。阿难尊者在这段并没有正式的开口来请法,他是用一种合掌礼佛的方式,祕密的间接来祈请。

  得悟安乐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

  阿难尊者跟与会的大众听到佛陀开示,所谓“客尘主空”的道理;我们内心当中有所谓的“主人”,就是我们无量刧来,我们对无上菩提上求下化的愿望,这是我们不变的。“客人”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一时的感觉,一时的想法。把主客的内涵区分出来。

  阿难尊者听到佛陀有关主客,生灭不生灭的教诲,他产生一种身心泰然。

  泰然是舒适安乐的意思。

  蕅益大师说:「为什麽阿难尊者听到这道理会舒适安乐呢?阿难尊者在前面七处破妄的时候,把我们这一念心可以说破到觅心了不可得。阿难尊者当时的心情非常的惊怖,因为他产生一种断灭的思想。经过十番显见的前面二科发明“见性”是不生不灭的,这时他找到永恆生命的一个依止处。」禅师他在开悟以后他说:「我终于找到生命的落脚处了。」在生命的变化当中它有一个依止处。阿难尊者的心情也是这样,他找到一个心中的落脚处,所以他感到舒适安乐。

  悔前迷执    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

  身心泰然是讲到他现在的状态,现在是他对过去的回忆。

  忆念过去无始劫来,忘失自己的真如本性,一直跟着自己心中的缘尘分别影事。

  其实这就是一种妄想,而妄想为什麽分成这三段呢?首先我们看“缘尘”,妄想的生起是由六尘引生的,你去攀缘六尘,一定要有一个所观境;第二有一个能分别的心,我们对六尘产生一个分别的功能,分别的心跟所缘的境,心境和合的时候产生一个影像。譬如我的心去接触花的时候,我产生一种分别,这个花很漂亮,这花很漂亮就是影像,这是一个印象,这就是我一个想法,我每一次都起这个想法的时候,这个想法就会产生一个引导的作用,这朵花很漂亮。其实我们就活在心境和合产生一种影像,而这影像假设我们不加以破斥,时间久了,就一定会对我们产生一种牵动的作用。所以你看我们生命累积很多很多,有正面的影像、有负面的影像,这个都是所谓妄想。我们从过去的经验、过去的影像当中来产生行动,这就是由缘尘产生分别,由分别产生影像。

  以喻发明    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现在终于能够开悟了。开悟从本经来说就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知道妄想是生灭的、是空寂的、是没有真实体性的,而我们不生不灭的清淨本性是本来具足,是经常存在的。这种情况就像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小孩,遇到了慈悲的母亲,找到生命的依止的信心。

  会众请问    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

  生灭,二发明性。

  这时他一方面合掌,一方面礼佛(表示对佛陀的感恩),一方面他心中希望如来能够进一步的开显,真心当中真实跟虚妄,所谓生灭跟不生灭,这二种差别的体性。

  这段经文蕅益大师说:「阿难尊者从前面二番的开示,已经领悟到了我们真如本性的存在,但是并没有很深刻,所以他这时希望能够进一步的祈请。而这一段的祈请,基本上阿难尊者并没有开口,他只是心中一种愿望,这叫作“密请”。」

  这样的祈请,其实是阿难尊者最后的祈请,他这样的祈请等于贯通《愣严经》后半段整个到第三卷的经文,都是因为这样的“密请”而佛陀的开示。

  这是阿难尊者他听完前面二科的十番显见,显出见性的一个情况。

  丑二、匿王显问    匿王的显问他是直接开口来请问的。

  外道邪见    时波斯匿王起立白佛:「我昔未承诸佛诲敕,见迦旃延、毗罗胝子,咸言: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

  在听过前面二番开显见性以后,波斯匿王的反应相当的强烈。所以在法会中波斯匿王就站起来白告佛陀说:「我过去还没有亲近佛陀,还没有听闻佛法之前,我曾经亲近过外道。这当中值得我们一提的,一个是迦旃延,一个是毗罗胝子(注一)。迦旃延跟毗罗胝子他们的思想:迦旃延这个外道的思想,生命是由大梵天所创造的,换句话说,我们每一个人死了以后还要回到大梵天。所以你在整个过程当中,造善也不会创造安乐的果报,造恶也不可能创造痛苦果报,我们的生命只要做一件事,就是皈依大梵天,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可以了,这是迦旃延大梵天的思想。毗罗胝子我们一般叫自然外道,他认为生命就是一个偶然,生命就像一片树叶从树上飘下来,有时候往东边飘,有时候往西边飘,生命的快乐跟痛苦只是一个偶然。你为什麽会有痛苦?你为什麽会快乐?完全没有因缘,就是你运气比较不好,所以你痛苦,你运气比较好,所以你快乐,拨无因果。迦旃延跟毗罗胝子,他们的思想论点不完全一样,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属于断灭的外道。他们的共同点说:此身死后断灭,名为涅槃。他们的共同思想是认为当一个人死亡之后,就不可能再有生命现象,你只能够活一次,你的生命只有这麽一次,当你死了以后这就叫为涅槃;涅槃不必修只要死了以后,这不生不灭的涅槃就自然出现了。」

  这个观念的问题点在此身死后断灭,这种思想是很可怕的。当我们没有来生的时候,我们造善造恶完全没有意义,那人生变成只有及时行乐,因为没有来生你造善干什麽?你就没有需要去断恶修善,这是很可怕的拨无因果。

  波斯匿王把他心中长久的疑惑提出来。

  注一:迦旃延跟毗罗胝子,这二个外道是在整个印度外道六师当中的其中二师。印度的外道基本思想有六种思想,有六种师,这六师当中,他每一个师都有十五个弟子,就有九十个外道在加上他的师父六师,就构成九十六种外道。这九十六种其实就是六种思想。

  心中疑惑    我虽值佛,今犹狐疑,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

  我现在亲近佛陀也听闻了佛法,但是我心中这样的一个结:到底有没有来生?到底什麽是生命的真相?我还是很多疑惑。希望佛陀能够为我发挥去证明,这一念心它不生灭的本性。

  至诚请问    今此大众诸有漏者,咸皆愿闻。」

  不但是我有这种的想法,今此法会大众,只要是还没有成就圣道的凡夫,都希望能够听闻这样的道理。

  这是波斯匿王他在听了前面二段的开显见性以后的一个感想,从外道断灭的思想来请佛陀开示。

  这二段的祈请,佛陀是先回答波斯匿王祈请,然后再回答阿难尊者的祈请。因为波斯匿王是显问,他是直接的开口,所以佛陀对直接的部分先回答。

  子二、说示。(分二:丑一、明身有迁变。丑二、明性无生灭)

  丑一、明身有迁变。说明色身是迁流变化的。

  佛陀在前面七处破妄当中,佛陀破妄的态度是直接了当,破除我们这一念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可以说是觅心了不可得。但对身心世界的生灭相并没有讲得很清楚,只是直接把它破掉,而这一段对色身的迁流变化就讲得很详细。

  有生必灭    佛告大王:「汝身现在,今复问汝,汝此肉身,为同金刚常

  住不朽?为复变坏?」「世尊!我今此身终从变灭。」

  佛陀在开示之前,问波斯匿王一个问题说:「我就就着你的色身来发明生灭跟不灭的道理(我们讲“就路还家”)。就着因缘来开显真理“借事显理”。佛陀说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波斯匿王你认为你这一期生命的色身,是跟金刚一样长住不朽坏?还是你这个色身它终究会变坏、会死亡呢?」波斯匿王回答说:「世尊!我自己的理解,我认为我这一期的生命终究会从变灭,最后死亡,最后消失掉。

  也就是说波斯匿王理解,有生必有死,即使我这个波斯匿王有过去的福德力量贵为国王,但是也很难避免这样的变化消灭。」

  这是波斯匿王的回答,佛陀针对于这样的回答,再进一步的加以开解。

  徵定灭由    佛言:「大王!汝未曾灭,云何知灭?」「世尊!我此无常

  变坏之身。虽未曾灭,我观现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佛言:「如是。」

  佛陀进一步说:「波斯匿王!你现在的色身还存在,你怎麽知道会变灭?」

  佛陀的意思说:「波斯匿王!你根本就没有死亡的经验,你出生到现在,你都没有死亡,都没有消失过,你怎麽知道你的身体会消失呢?因为你没有这个经验嘛!」

  波斯匿王说:「世尊!我这个无常变坏之身,虽然我都没有死亡,都一直存在,从小到大,从大到老都没有消失,但是我可以用智慧来观察(注一)。我观察,我不是用眼睛,我是用智慧观察。我观察我现前的色身有二种相貌:第一、念念迁谢、第二、新新不住(这是他对色身的理解)。新新不住(根据圆瑛法师注解)“新新不住”简单的讲就是我们的色身是前后变化的。圆瑛法师说:「前念叫作“旧”,后念叫作“新”。」你看你色身,昨天的色身叫做“旧”,旧的你,今天的色身是新的你。我们的色身它会从旧而变成新,然后新的东西又变成旧,又变成另外一个新,这就是一种前后变化。第二、它在变化当中又念念的迁谢,这就是一种前后的相续。前面是讲变化相,这讲相续,就是前念即灭后念即生;旧的一消失,新的马上产生,他不会产生断灭,它会有一种所谓相续的相貌出来。

  波斯匿王对色身的观察,是透过比量的了解,他知道我的色身是一个变化相,是相续相。譬如香火,你把香插上去,我们感觉这香是不动,其实它是在变化,香它慢慢的烧、慢慢的烧,渐渐的就把炭的部分给烧掉了,它是慢慢的趋向殒亡,最后消失掉。所以我决定知道,我的色身总有一天会消灭、会穷尽,不可能像金刚不坏。」

  佛陀的印证:「如是!你对色身的观察,念念迁谢,新新不住,这样的一种变化相,相续相是正确的。」

  注一:智慧的观察有二种:一种是现量,就是我亲证,亲自看到;圣人的心亲证真理,证到我空法空的真理。二、比量,我没有看到,但是我从理论上来推度。这以下的文都是波斯匿王一种比量,他观念上一种智慧的推度。他说我观察,我不是用眼睛,我是用智慧观察。

  佛陀下一段是根据这样的判断再加以开示

  较量老少    「大王!汝今生龄已从衰老,颜貌何如童子之时?」「世尊!我昔孩孺,肤腠(ㄘㄡ)润泽;年至长成,血气充满;而今颓龄,迫于衰耄,形色枯悴。精神昏昧,髮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

  前面波斯匿王讲到他生命的一个相续变化,佛陀就要从相续变化中做一个比较。

  佛陀说:「大王!你现在的年龄已经慢慢的衰老(注一),你的外貌跟你孩童的时候相比有什麽不同呢?你说你变化,到底是越变越好还是越变越坏呢?」

  波斯匿王回答说:「世尊!我过去做孩子的时候,我皮肤的纹理非常丰泽光润,小时候皮肤非常的好。我们讲生命是变化的,是怎麽变?年纪慢慢长大以后,血气非常的充满,这就是变化,从年轻到壮年;而最后到这个衰老的年龄,为光阴所逼迫;我们的改变不是我们自己所愿意的,被光阴所逼迫,而变成了衰耄(注二)。我现在已经六十二岁,慢慢到了衰耄的年龄,外表看起来已经非常的乾枯憔悴,已经没有像前面那麽丰泽光润;内在的精神也变得昏昧不清,头髮渐渐白了,面皮渐渐产生很多很多的皱纹,我在想,我再过也不太久了,现在的身心世界,

  怎麽能够跟年轻时候比较呢?」

  根据波斯匿王的描述他的变化,是从年轻时期变到强盛时期,再从强盛时期变到一个衰老时期,身心世界变化是这样变化的。

  注一:波斯匿王是跟佛陀同一天出生的,也就是说他现在是六十二岁了,佛陀也六十二岁

  注二:六十岁叫衰,七十岁叫老,八十岁叫耄。

  佛陀对这麽一个比较粗的变化,他又继续的追问。

  详述变相    佛言:「大王!汝之形容,应不顿朽。」王言:「世尊!变化密移,我诚不觉,寒暑迁流,渐至于此。何以故?我年二十,虽号年少,颜貌已老初十岁时;三十之年,又衰二十;于今六十又过于二,观五十时,宛然强壮。世尊!我见密移,虽此殂落,其间流易,且限十年;若复令我微细思惟,其变宁惟一纪二纪?实为年变;岂惟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故知我身终从变灭。」

  佛陀说:「大王!你的外表的色身,内在的精神的变化,应该不是突然间变化的吧?你说你现在慢慢老了,形色枯悴,精神昏昧,应该不是突然产生的吧?」波斯匿王说:「世尊!是的,我的身心世界的变化,是由很多很多微细的小变化构成一个大变化。而这样的小变化其实微细来说,我实在是没有感觉的。就像古人常说:就像草裡的冬瓜,不见其大,但是渐渐在长。你看冬瓜今天这麽大,明天也这麽大,其实它每一秒都在长大,这变化是刹那刹那的变化。所以我对这变化其实是很难感觉出来的。总而言之,是由寒暑一年一年的过去,慢慢的慢慢的到现在六十二岁,从很多很多小变化,构成一个大变化。这变化是什麽相貌呢?我记得我在二十岁的时候,那时候叫年少,我的容貌已经老了十岁,二十岁跟十岁比已经比较老;三十岁又比二十岁更衰老,现在是六十二岁,观察五十岁的时候,五十岁还算是强壮。」波斯匿王的结论:「人出生以后是一天一天的衰老,衰老现象他是用十年来做一个判断。」(以下是细分)「世尊!我看到这微细的变化,这样衰老的迁变,这样中间的迁流变化,前面是约着十年。假设我能够很微细的根据智慧来观察,其实我们的变化何止是一纪(十二年),应该是一年一年在变化,也不只一年在变化,应该一个月一个月在变化,当然也不只一个月是一天,乃至于我把心静下来的时候,我可以观察到我的身心世界是刹那刹那、是念念之间都没有停止的,生命就像水流是动态。所以我知道我的身心世界,从动态的变化,我感到我一天天的衰老,所以我得到一个结论,我有一天一定会死亡。」

  波斯匿王在佛陀的追问之下,把他整个生命变化的情况说出来。

  这段的经文虽然是出自波斯匿王之口,但是得到佛陀的印证。

  ○88这段的因缘观,它讲到二个观念是值得我们一提的,一个是诸行无常,一个是诸法无我。

  “无常”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前后变化的,而这变化从经文上来看,是刹那刹那念念之间的变化。譬如你说我现在怎麽样,其实你讲这个“我”已经是前一刹那的我,现在的我又是一个新的我。所以我们的生命是怎麽样?我们是活在一个动态的,不是静态的,生灭没有所谓的静态,除了真如本性以外都在动,所有的因缘都在动;所以我们要觉悟,我们是活在一个变化动态的环境,这叫「诸行无常」。

  第二,「诸法无我」,这就比较可怕,它在变化的时候,你做不了主。你说我不要变化,不可能!当你出生的时候,你对你身心世界的变化你做不了主。

  佛法的观念是这样,我们对今生是做不了主,但是我们来生做得了主。佛法告诉我们要活在未来,因为来生可以创造,它还没有出现,但是今生的时候,那个业大概都成熟了,要变化有限,「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因为你这个业造了,它在阿赖耶识当中它就要释放出来。所以我们这个今生是无我的,你很难主宰的,所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这段经文蕅益大师说:「这一段如果我们好好的体会,能够产生出离心。」因为佛教的「苦谛」是从无常无我安立的。

  什麽叫“苦谛”?什麽叫做生命的苦呢?

  是我们对眼前的因缘,我们没办法掌控。你看我们现在还不错啊!身体健康,今天中午还吃得到饭啊!但是问题点在哪裡?因为你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麽事。

  所以当我们在有漏生命的时候,我们跟圣人有一个差别就是,圣人的安乐是决定的安乐,我们凡夫的安乐是不决定的,现在会出现明天就消失,明天可能破坏了,没有主宰性。所以“苦”的意思就是不安稳。

  这地方是说明从变化当中,产生一个出离心。这地方也讲出一个消息,其实我们的变化还有相续,生命的变化还会相续。

  诸位有没有想到你来生会变怎麽样?

  我们可以从这段经文得到二个结论:一、我们来生跟今生会不一样,会变化,但是也有一些相似点;其实我们看昨天跟今天比较你就知道,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是有变化,但也有几分相似,它变化又有点相似。所以来生的我肯定跟今生不一样,但是有几分相同,就像水流一样,你看这水流流到后面跟前面不一样,但是味道有几分相似,这就是生命观。这个地方所强调的观念是无常变化,色身是无常变化的,我们能够对现前的因缘产生出离。

  丑二、明性无生灭

  在变化当中其实我们有一个不变化的,就是我们见闻嗅嚐觉知,这六根的本性,是不生不灭的。

  见性不灭    佛告大王:「汝见变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汝知身中有不灭耶?」波斯匿王合掌白佛:「我实不知。」佛言:「我今示汝不生灭性。」

  佛陀听完波斯匿王的报告以后,佛陀问大王说:「你能够如实的看到你的身心世界是迁流变化永远不停止的,所以你能够得到一个结论,你的色身,终将消灭,这也是正确的;你进一步的也能够体会到,当你的色身消灭的时候,当你现在的色身在变化的时候,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不会变化的本性吗?你知道这个道理吗?」这时波斯匿王说:「我不知道,我只看到变化的相状,我没有看到不生灭的本性,这一部份我是没有看到的。」佛陀说:「你只看到生命的一部份,没有看到生命另外一个没有变化的部分,我现在开显让你知道,在另一部份不生不灭、不会有变化的本性。」佛陀从变化当中开显不变化。

  彰显不变

  所见    「大王!汝年几时见恆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ㄧㄝ)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恆河水。」佛言:「大王!如汝所说,二十之时,衰于十岁,乃至六十,日月岁时念念迁变。则汝三岁见此河时,至年十三,其水云何?」王言:「如三岁时,宛然无异,乃至于今,年六十二,亦无有异。」

  前面波斯匿王在描述他色身变化的时候,佛陀都没有开口,只讲一个“如是”表示同意。但是因为波斯匿王看的生命是一个局部的生命,看到变化的生命,没有看到一个不变化的生命,佛陀这时候要点醒他:「波斯匿王!你回忆你在几岁的时候就见到了恆河呢?」波斯匿王回忆着说:「我在三岁的时候,我的母亲就带着我去拜见耆婆天(长寿天)。在印度的习俗,小孩子在三岁的时候,一定要去拜见长寿天,来祈求生命的平安、快乐。虽然波斯匿王身为王族,他也不能避免这个习俗。在拜见长寿天的过程,经过了恆河水,那时候我的母亲就告诉我,说这个就是恆河。所以三岁的时候,我的眼睛,或者说我的内心,就能够看到恆河,就能够感受到恆河的存在。」佛陀说:「大王!正如你所说的,你前面说这个色身在二十岁的时候衰老于十岁,乃至于六十岁的时候也衰老于五十岁,一年一月一日乃至在念念之间,色身是迁流变化的。那麽你三岁的时候见到了恆河,到了你十三岁的时候见到了恆河,经过了十年,那麽这十年当中恆河的水,到底有没有什麽变化?」波斯匿王说:「恆河的水我十三岁去看它,就跟三岁的时候看它完全一样都没有变化,乃至于到了六十岁,我去看恆河的水也都没有变化。」

  (补充说明)

  水有二种:第一个从外表来说它的水质当然变化。恆河水在印度叫圣水,也就是说只要有人到恆河去洗澡,就能够消业障,能够生天的。很多人为了消业障,就整天去恆河洗澡,当然污垢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髒、越来越污秽,这是变化的。但是那个湿性是没有变化,身为一个水它永远是湿性的。你看我们讲地水火风,火永远都是热性的,不管是大是小它的体质是热性的。这水本身它的水质变化了,但是那湿性是没有改变的。这是一个消息,可见得在生命当中,有些变化有些是不变化的,佛陀从这个地方已经透露一个消息出来了,水质改变,湿性没有变,所以我们看生命要看到二面性,看到它的作用的变化,还要看到它的体性是不变的。这是大乘佛法的双向思考。

  12m018m    讲义第三十六面

  这科讲到「明见性无生灭。」这科的由来是波斯匿王,他见到外道所谓的此生死后断灭,就是人死了以后就像灯消失一样,人死如灯灭,从断灭的恐怖来祈请佛陀开示。佛陀在开示当中先让波斯匿王把生灭的相显出来,的确生命是有它生灭变化的一面,这个是事实。前面是把生灭相现出来,佛陀在讲完生灭相的时候,就问波斯匿王说:「你知道还有不生灭的东西吗?」波斯匿王说他不知道。所以这时佛陀就从生灭的因缘当中,同时有一个不生灭的体性开显出来。

  前面是约着所见的恆河。你看你三岁的时候见到了恆河,到你十三岁乃至到六十二岁时候,你身体变化很大,但是恆河的水,一点都没有改变,“湿性”依旧,它的湿性是没有改变的。这是第一点,是约着所见之境,这以下是约着能见之心来作说明。

  能见    佛言:「汝今自伤髮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恆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

  佛陀说:「你现在深自感伤,你现在年纪也大了,头髮也白了,面皮产生很多的皱纹,这髮白面皱的状态是从童年的时候就开始了,不是到了六十二岁才突然间变化;你自己讲到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可停住,这是你色身的一个状态。那麽你用你这样刹那刹那变化的眼耳鼻舌身,这样的六根去观察恆河的时候,你有没有感觉到观察恆河的那个“见性”,能够见到恆河那“见”的体性,能见的体性它有没有所谓年少、年老的差别呢?」波斯匿王说:「不也,世尊!我能见的见性是没有差别。」

  这段等于是把我们生命当中,什麽是生命变化的,什麽是不生灭的把它釐清。

  蕅益大师在这段经文当中,他的注解上说:「佛陀在开显不生灭的时候,是用对比的方式,所谓“借事显理”。」因为蕅祖说:「不生灭的本性是很难理解,我们根本没办法见到不生灭,所以必须假借一个存在的事情。」你看恆河的水是变化的,你看湿性没有变化,从这道理来类推,你的身心世界变化,但是你在这身心世界变化当中,你那个眼耳鼻舌身意,见闻嗅嚐觉知,这功能慢慢的衰退,但是见闻嗅嚐觉知那个见性、闻性、嗅性…这本身是没有改变的。所以我们在开显见性的时候,一定用对比的方式,假借生灭的因缘来开显不生灭的本性。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这样的。

  佛陀把生灭的因缘跟不生灭的本性开显出来以后,佛陀就正式的回答,波斯匿王有关生命相续的问题。

  正述二性    前面佛陀透过问答的方式,把生灭跟不生灭的道理开显出来,以下佛陀正示来回答,波斯匿王所提的所谓生命死亡以后的问题。

  因皱而变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

  佛陀说:「大王!你现在的面皮变皱了,精神也比较衰退了,但是你能见到一切法的那个见精、那个见分、那个体性,是没有变化的。所以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会变皱的会衰老的这个是变化,不会变皱的是没有变化。」

  这段经文,佛陀要我们在观你的身心世界,要分成二部分观察;所以大乘佛法在观事情是双方面的:一个是变化的、会产生皱纹的;一个是不会变化的,没有皱纹的。我们对身心世界要全面的观察。

  由变故灭  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我们要知道只要会变化,这个东西就会消失;你看这个东西会变化,你就知道这个东西一定会消失。只要一个东西不变化的,它就不会消失;因为它既然无生,它也就不会有灭(这是非常重要的道理)。这种从来没有生,未来也不会灭的,这种不生不灭的见性,怎麽会受着我们一期生命,随我们的生命而生,随我们的生命而死呢?也就是说当我们生命死亡的时候,有一个东西它不死亡的,因为它没有变化,它当然不会死亡;既然我们的生命死亡以后,我们的色身消失以后,还有一个东西不消失,那你怎麽还相信末伽梨(注一),这种外道的断灭见,都说我们的生命死掉以后就全部消失了!」

  这段佛陀的结论是说:「当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有些东西是消失了,只要会变化的东西都消失了,有一个东西是不会消失的,没有变化的它就不会消失。」

  所以我们在观察人身,他是有一个暂时性的因缘,还有恆久性的因缘,大乘佛法是这样观察的。这一段是佛陀的总结“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这是佛陀给他的一个答桉。

  注一:六师外道其中一个,他提出无因缘论,生命是没有因缘的,这种无因缘论也是被判作断灭见;六师外道有三个都是断灭见,迦旃延、毗罗胝子、末伽梨等都是断灭的思想。

  波斯匿王听到这个答桉以后,他的心情怎麽样?

  子三、 领悟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捨生趣生,与诸大众,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波斯匿王听到佛陀讲到有些东西会生灭,有些东西不生灭以后,他就深深的相信,我们色身变化以后不会断灭,还会得到一个生命,就是弃捨这个生命以后,因为我们还有一个不生灭的性,这个不生灭的性,就会创造另外一个生命,所以生命绝对不会断灭。这时候跟法会大众,听到有来生的观念,听到有无量生命的观念,听到有一个永恆不变的生命,他踊跃欢喜(踊跃。好像高兴得跳起来),得未曾有。

  为什麽“得未曾有”呢?○89因为波斯匿王他对来生到底存不存在,到底死了以后是不是完全断灭,这一直是他心中的一个结、一个疑惑,这时佛陀将他的结解开了,所以他感到非常的欢喜。

  “欢喜”的意思,古德在这地方的注解说:「波斯匿王是示现一个凡夫,也就是一个没有出离心,修习人天乘的凡夫,所以他造了很多善业,他护持三宝。

  他造了善业要干什麽呢?

  他希望依止这个善业,来生来受用,创造一个来生安乐的果报,他是这种心情;那麽假设没有来生,那麽他今生所造的善业就没有用了。他之所以欢喜,他知道他的善业不失。

  我们讲生命的相续,来自于业力的相续,如果你今生所造的业不能够贯穿到来生,那你生命就不会相续,所以,一定是你今生在造的业,当你死亡以后,这个业他能够在死亡当中继续通过去。死亡到了时后,把我们身心世界破坏了,但是你所造的业,这个业性没有被破坏,它怎麽样?它继续的通过死亡,到来生去受用。所以我们要看到生灭的部分,也要看到不生灭的部分。」

  我们解释一下:

  ◎我们刚开始在看生命的时候,先从变化开始看起,生命就像一个水流,我们看水流先看它的外表,从外表我们得到二个结论:一个是它变化的,一个是它相续的。一般来说人天乘根性的众生,他看到相续的一部份,他没有出离心,他知道有来生;所以他从来生当中,他产生一个增上心,他积集善业,创造美好的来生,他看的是生命的相续。

  二乘人是看到生命的变化无常,他是比较偏空的,因为他看到无常变化,所以他就产生一种极度的厌离,因为这个变化让我感到没有安全感,变化的本质就是痛苦,所以声闻人看到无常的变化产生出离心,修四念处,成就偏空涅槃。

  大乘佛法他是从一个变化当中,看到另外一个不变化的本性。就是看到水流的变化,他又看到它的湿性,清淨本性是没有变化的。所以从清淨本性当中,产生一种荷担菩提心,荷担众生的一种菩提愿望,上求下化。假设生命都只有变化的一部份,那麽菩萨不必发菩提心,发出离心就好。

  这在整个大乘佛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如果你只是看到生命变化的一部份,你很难发菩提心。你为什麽发菩提心呢?生命都是变化的,变化以后你就死亡,死亡以后就偏空就涅槃,什麽都没有,那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今天我们从这个地方看这个观念「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我们看到经文,佛陀不断的告诉在我们一个生命观,你今天要走大乘佛法,你要训练自己双向思考,生命有变化的部分,让我们产生出离心,有所放下,但是生命当中有它永恆的部分,让我们有所承当。

  所以你看大乘佛法讲话很少讲单方面,有所放下,有所追求,有所看破,有所承当。因为他看到的生命是二部份,有变化的一部份、不变化的一部份。这个就是大乘佛法,为什麽他说能够“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能够无住又生心,生心又无住?因为大乘佛法看到生命是看到二方面,智慧引导一个人的行为。

  我们从这段经文当中,其实波斯匿王所觉悟的没有那麽深,其实他觉悟不到、看不到真如本性,他只是相信有来生,看到在死亡到达的时候有些东西是不受死亡破坏,能够贯穿死亡,包括业力、包括你六根的本性,所以他知道有来生,他感到很安慰,他的觉悟只是这样子而已。

  这一段是佛陀对波斯匿王,对于断灭见的祈请而开示。

  癸四、约垂手显见性无减(分二:子一、疑问。子二、示答)

  这一段佛陀就正式回答阿难尊者的问题。“垂手”就是佛陀的手臂,上指于空,下指于地,可以说是上下的垂手,来开显见性是没有增减。

  十番显见前面的三番,都是把真妄做一个很清楚的切割,真实的东西是不变化的,虚妄的东西是变化的,可以说是破妄显真。你看我们前面三段都是把盗贼跟主人做非常清楚的釐清。但是这一段以后就不太一样了,佛陀开始发明真妄不二的道理,其实贼就是主人,主人也可能会变成贼。那麽问题在哪裡呢?就在迷悟的差别,你迷的时候全部是盗贼,你觉悟的时候盗贼全部变成主人。

  这一段不容易理解,已经慢慢达到真妄不二的道理,当然不容易理解的东西佛陀是有善巧的。

  子一、疑问。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佛陀在前面讲过,在生命的变化当中有一个不变化的本性的时候,阿难尊者有一个疑惑,他就从座位当中站起来,礼佛合掌,长跪而白告佛陀说:「佛陀!假设我们六根门中这见闻嗅嚐觉知,它的本性是不生灭的,是本来清淨。那麽佛陀为什麽在前面的文,诃责我们生死凡夫是无始劫来遗失了真如本性,生起烦恼,颠倒行事,造作罪业,最后自取流转?希望佛陀能够兴起大悲心,为我等来开示我心中的疑惑,来洗涤我心中的尘垢。」

  这段经文古德的意思说:「阿难尊者听到面的经文说“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有生灭跟不生灭。这个道理跟前面的第三十三面,佛陀诃责我们,说我们的心是念念生灭,颠倒行事,认物为己,最后轮迴是中,自取流转!

  他的意思是说,既然我们的本性是不生灭的,那麽为什麽佛陀说我们是凡夫众生呢? 他提出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应该都早就成佛了,为什麽我们还是个凡夫?」

  子二、示答(分二:丑一、顺世立喻。丑二、正以法合)

  丑一、顺世立喻。

  佛陀先随顺世俗的因缘,安立一个譬喻,因为佛陀曾经说:「诸有智者,要有譬喻才能开悟!」用简单的譬喻来开显深妙的道理。

  示臂倒相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

  佛陀在开显道理之前,佛陀做一个动作,把金色臂垂下来,使令这五轮手指,指向于大地,问阿难尊者说:「你现在看到我的手臂下指于地,我这母陀罗手(宝印之手),下指于地,这样的相是端正相还是颠倒相呢?」阿难尊者说:「世间的众生都是以下垂之相为颠倒相,但是我不知道到底是端正相或颠倒相。」

  这段古德的注解释说:「因为阿难尊者在七处破妄当中,多番的被佛陀所破斥、所诃责,现在对自己没什麽信心,所以他不敢说他自己的意思,他说是世间众生的想法,其实就是他的想法,只是他不敢明确的表达。」

  定臂正相    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

  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佛告阿难说:「我把手臂下指于地是颠倒相,那麽什麽是端正相呢?」阿难尊者说:「如来您把这手臂竖起来,把这细白柔软的手上指于虚空,这个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端正之相。」

  到现在佛陀现出二个相状:一、颠倒相,二、端正相。但是诸位有没有感觉到手臂没有改变,是同一个手臂?同一个手臂可以见出端正相,同一个手臂也可以见出颠倒相,这个就是佛陀所要表示的。

  颠倒非失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

  佛陀竖起手臂以后上指于空,告阿难尊者说:「事实上这手臂的颠倒相跟端正相,只是一个首尾的交换,上下手臂的交换,这手臂一点都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也就是说如此二种的端正相与颠倒相,对世间人来说,它只是一种瞻视(向上仰望叫瞻。向下的俯视叫视。)也就是说,颠倒相跟端正相,只是上下相状不同而已,一种向上跟向下的差别如此而已。」

  ○90在前面的经文,佛陀对于生灭相跟不生灭相,是很清楚的釐清。生灭的东西,只要变化的东西它总有一天会在我们生命消失,它是一个暂时的因缘。暂时的因缘在大乘佛法就是说,这个东西你要放下。不生灭的东西,它不会变化,是一个永恆的东西,这是你要追求的。

  刚开始佛陀是这样开示的,但到这个地方佛陀讲到见性的时候,就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其实生灭的东西跟不生灭的东西是同一个东西。

  「不二法门」是很难理解的,妄想跟真心,古人说:「不隔一条线。」这是很难理解的。很难理解的东西,佛陀必须用譬喻的方式。因为手臂向上跟向下是同一个手臂,这个道理我们很容易理解。所以这譬喻就是用一个浅显的事情,来譬喻一个深妙的道理。所谓佛陀他的本性跟我们众生的本性是不二的,只是祂的因缘不同,他觉悟了,祂觉悟以后,祂依止觉悟的心开展出祂波罗蜜的功德,显现出万德庄严。我们的本性因为迷惑了,所以产生了烦恼障、业障、报障。但是把杂染因缘跟清淨因缘二个都把它回归到原点的时候,其实我们的本性跟佛的本性是不二的,是这个道理。

  我们今天显出一个手臂是端正相,一个是颠倒相,这是一个作用;但是如果我们今天不看颠倒相,也不看端正相,把这手臂回归到原点的时候,就是一个手臂,就是一个手臂它显出二个相状。

  我们今天也可以把我们众生跟佛陀做一个比较,我们今天创造出一个惑业苦的因缘,佛陀创造的是法身、解脱、般若的因缘,但当这二个因缘都把它回归到原点的时候,我们二个是同一个本性。整个十法界,整个原点是一个,何其自性本自清淨,的原点。整个大乘佛法的信心从这个地方建立起来,我们可以重新开始,我们可以做生命的改造。这就是所谓的「在凡不减,在圣不增。」的道理。

  丑二、正以法合(分三:寅一、直举法合。寅二、敕令谛观。寅三、备明倒因)

  寅一、直举法合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淨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徧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佛陀说:「我们这个身,这个身其实包括心,我们的五蕴身心。我们的五蕴身心多诸障碍,举手投足都是跟烦恼障、业障、报障相应,这就是我们的身心。跟如来的清淨法身,什麽是清淨法身呢?《唯识学》上说:是大功德法之所庄严。佛陀的身心世界一举手一投足,都是解脱、都是安乐相应;我们的身心世界举手投足一动都是痛苦、都是障碍。把这二个身心世界一比较,我们得到一个结论,如来这大功德法身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正徧知”的关係。

  “正徧知”是佛陀的十种通号,也就是佛陀的智慧。“正”是讲到佛陀的根本智,能够观照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而成就自身的受用;“后得智”是通达十法界的因缘果报,来善巧的度化众生,他受用的智慧。“正知跟徧知”等于是佛陀的智慧,也就是说佛陀大功德的法身,是由二种智慧所成就,根本、后得智。那麽我们的五蕴身心是怎麽成就呢?是由于颠倒的攀缘心,我们刚开始迷惑,然后取着,然后到处乱动,动到最后就产生烦恼障、业障、报障的痛苦。

  这段经文他所要诠释的是说,为什麽同样一个清淨本性,它会有二种结果呢?一个是清淨法身,一个是五蕴身心;因为佛陀依止智慧,我们依止颠倒的心,差别在这个地方。

  前面所要发明的是一个“不二”,端正相跟颠倒相是同一个手臂,可以说是“摄事归理”;但是佛陀害怕阿难尊者会“执理废事”。所以他就开显「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虽然本性一样,但是迷悟的不同,还是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迷悟的不同,因缘还是不同。这当中就是因为智慧的观照,或依止自己颠倒的妄想。所以我们可得到一个结论:我们跟佛陀在起心动念的作用是不同,但是本性是一样的。

  寅二、敕令谛观

  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

  佛陀将佛陀的清淨法身跟凡夫的五蕴身心的相貌讲出来以后,就问阿难尊者说:「你现在应该详细的观察、如实的观察,我们之所以变成凡夫的五蕴身心多诸障碍,佛陀之所以成就清淨法身,成就解脱安乐。这二种你好好比较,到底这颠倒的名称由来,跟它产生的原因在哪裡呢?就是说好端端的我们为什麽就变成这个样子呢?为什麽我们会产生五蕴身心这个障碍呢?它的生起点在哪裡呢?它的名称由来在哪裡?」这时阿难尊者跟法会大众,他们的表达是瞪瞢瞻佛(瞪就是二眼直直的看前面;矇是心中充满的疑惑),二个眼睛直视心中充满疑惑,来瞻仰佛陀,而且眼睛也不转动。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身心世界怎麽会有颠倒,为什麽我们会流转,为什麽变成五蕴身心,他们根本不知道原因。

  蕅祖说:「这段经文,佛陀是用问的方式,希望阿难尊者能够恍然自悟,但是阿难尊者积迷于久,而不自知。我们怎麽知道阿难尊者不知道呢?因为他表现出来是一个:瞪瞢瞻佛,他根本就是不知所措,不知道颠倒在哪裡,所以还得要仰仗佛陀的回答。」

  寅三、备明倒因   完备的很详细的说明,我们之所以产生颠倒的原因。

  (分二:卯一、示无倒性。不颠倒的体性。卯二、示颠倒相  颠倒的相状)

  卯一、示无倒性。不颠倒的体性。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徧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我们今天要怎麽样不颠倒的去看人身呢?佛陀讲出来,什麽标准叫不颠倒。

  “佛兴大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为前面佛陀问阿难尊者,身心颠倒所在,阿难尊者可以说是,瞪瞢瞻佛,不知所措,他根本就不知道祈请。在没有祈请之下佛陀有因缘还是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主动的回答。所以叫作佛陀兴起大慈悲心。

  佛陀兴起大慈悲心哀愍阿难尊者跟与会大众,就发动了海潮音。“海潮音”佛陀的法音,譬如大海的潮浪,是应时而至,海潮什麽时候涨潮,什麽时候退潮它是有一定的时机。这地方是比喻佛陀的说法是,应时应机而说,绝对不失其时,该说的时候会说,不该说的时候佛陀默然,所以佛陀的说法就像海潮音一样,告诉 与会大众:「善男子!我把过去常宣说的法门宣说出来。佛陀先讲为实施权,把《唯识》的权法讲出来。佛陀说我过去曾经讲过一个观念:『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身为一个方便的教法,佛陀对生命的解释,他把生命分成五个部份:一、色法,色法就是有滞碍,譬如说你这个桌子在这个地方,你摆了桌子就不能摆椅子,它有滞碍,它互相会障碍。这地方包括我们身心世界的五根六尘。二、心法:心法的特色就是明了分别,当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它会产生很多的感受、想法,明了分别,讲精神状态,这地方讲到八识的心王。三、诸缘,诸缘是引生色心诸法的因缘。譬如色法是二缘生要有亲因缘(要有种子),要有增上缘,产生色法。心法是四缘生,要有亲因缘,要有所缘缘,要有增上缘,等无间缘,这是产生色心诸法的因缘。色心诸法会相互作用,产生作用的时候会产生心所法,五十一个心所,善恶的功能。产生功能以后,就创造不同的身心世界差别的分位,就是诸所缘法(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在描述身心世界的差别分位的一个专有名词)。简单来说这五个法就是“色心诸法”,我们的生命其实就是一个能分别的心、一个所分别的色、所分别的境,这二个色心诸法在相互作用。  在《唯识学》的角度来说,这整个身心世界的交互作用,是唯心所现,是我们这一念的心,这个地方的“心”是谁呢?是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在《唯识学》叫我爱执藏。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有一个根本,或者讲一个仓库。譬如我刚刚造了一个业,我刚刚去拜了八十八佛,我拜完以后,这个业造好了。那业跑哪裡去了?谁来保存它?那麽我死亡以后,怎麽这个业能够从今生跑到来生去呢?那一定要有个东西把它保存,那这东西谁保存?就是阿赖耶识,就是我爱执藏。这是一个很微细很微细的俱生我执,也就是《唯识学》上说整个生死杂染的根本,所以其实《唯识学》要破的就是破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它的作用有二种情况:第一、它能够种子生起现行,所谓的"去后来先作主公",当阿赖耶识在我们生命投胎的时候,它第一个把种子释放出来,将你前生所造的善恶的种子,在今生慢慢的释放出来,种子起现行,释放果报。  第二、你今生造了很多业,这现行又变成种子,又现起又薰种子,它又把你今生所造的业把它吸收起来。所以阿赖耶识身为一个生命的根本,第一个它释放业力,第二个把你今生所造新的业再把它保存回去。所以构成业力的相续,又构成生命的相续,所以为什麽会有来生,因为有阿赖耶识。

  身为一个“我爱执藏”,阿赖耶识就把这色心诸法,不断的把它释放出来,你造作以后心法攀缘色法,又造了很多业,又把它收回来,当来生继续用。  那麽为什麽我们会有来生?因为我们不断的就这样的种子起现行,现行薰种子,相互的辗转相续。这就是我们在《唯识学》所学的教理。但到《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佛陀开显真实相,事实上我们的身心世界,在阿赖耶识的背后还有一个主人翁,就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唯识学》所要做的就是,破阿赖耶识恢复到本来面目。○91我们前面经常讲「逆流造性」逆生死流,也就是破坏生死流,去观照我们的真如本性。

  什麽叫顺生死流呢?

  阿赖耶识我们前面说过,它把种子显现出很多的因缘,你顺着这个因缘去走,那就完了! 你应该跟谁怎麽样,应该跟他怎麽样、应该怎麽样…你顺着过去的业力去走,那你就是顺生死流,你大概你的人生被过去都决定了,我们一个人就活在过去了。

  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心怎麽样呢?迴光返照,经常观照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不迷、不取、不动」,不要乱动。不要乱动的时候你的因缘是怎麽样?它业力是一个生灭的,它业力过去以后你的因缘就消失掉了,你就能够找到你的本性。

  我们向外攀缘就被阿赖耶识牵着走,我们的生命有二种选择:第一个你跟着阿赖耶识走,它要你怎麽样,你就怎麽样,所以阿赖耶识叫“业识”它就是业力的大本营;第二个是我跟阿赖耶识抗拒,我就观照「不迷、不取、不动」这时候你的业就开始转变了,阿赖耶识再也不能控制你。

  所以你要顺着阿赖耶识走,那麽五蕴身心就出现了,你要能够破坏阿赖耶识、观照阿赖耶识,本自不生,本自不灭,那麽这个时候你就能够把阿赖耶识破坏掉,转成清淨法身。

  但是我们不能离开阿赖耶识,所以《愣严经》它一再告诉你一个观念“真跟妄”是不同的,一个是不生灭,一个是生灭,但是你要从妄回到真,你还要依止妄、依止生灭「就路还家」。

  你说我把现在的身心世界全部都不要了,外道说的无想定,我把整个身心全部停下来进入想,那你的真如本性也没有了。因为真住在妄当中,你就是在妄当中你就是随顺它,然后观照它,不迷、不取、不动,才能够回家,你把这些生灭的因缘都断掉了,你也回不了家了。

  倓虚老和尚讲出一个偈颂,值得大家深思。倓虚老和尚有一次在山中打坐,他打完坐出来他讲一个偈颂说:「眼观青山数十里,青山内外皆自己,只因自己不相识,不识己者是自己。」

  我们看到眼观青山数十里,然这青山都不是外面的东西,都是我心中显现的,都是我的本来面目。我为什麽会变这样呢?只因自己不相识,我们没办法回归本性,所以迷惑了,所以把自己跟身心世界分开了。应该怎麽办呢?”不识己者是自己”这句话很重要,我们在打妄想在迷惑,迷惑那个人是谁呢?迷惑者谁?不识己者,一个迷惑颠倒的心是谁?就是自己,迷惑那个打妄想的心就是你的真心。「不识己者是自己」,这句话值得我们参:我现在打妄想,谁在打妄想,其实就是真如本性在打妄想嘛!离开了真如本性我们没有作用的嘛!只是它迷了。所以你要知道「不识己者是自己」你的本来面目就在妄想中去找,但是你要有智慧的观照。

  你看佛陀在开显不颠倒性的时候,他也是顺着因缘,你看我们有身心世界,有很多善恶的造作,创造一个阿赖耶识,最后把阿赖耶识“啪”破坏以后,回归到清淨本性。这个就是一个还灭的因缘“不识己者”当我们迷惑颠倒的时候,就是“它”,当你觉悟的时候还是“它”嘛!

  我希望大家好好体会,你有志于走大乘佛法,什麽叫作“不识己者是自己”,这个你要好好体会、要好好体会。为什麽说打妄想的就是真如?打妄想是谁?就是你本来的面目。

  12m019m    讲义第三十八面

  卯二、示颠倒相

  ○92佛法的修学跟我们一般世间的学问,在过程当中有一点的类似,但是它的目标是完全不同的。世间的学问它只是增长一种生命的知识,佛法的修学它是要得到一种真实的受用,它是要能改造生命离苦得乐的。当然当我们谈到生命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跟我们的内心是有关係的,所以要改造生命当然就是要改造我们的心念、调伏我们的心念。

  但是当我们开始去注意我们的念头的时候,我们发觉不得了,这个念头变化多端不可捉摸,变化太厉害了!你看我们有时候起一个很强烈的善业,发菩提心要广度众生,有时候生起一个非常粗重的恶念,想要伤害自己、伤害别人,而最可怕的就是这个善念跟恶念都是同一个念头发出来的。

  印光大师说:「秦桧的前生是雁荡山的一个苦行僧,第二生秦桧变成追求名利的政客。」所以我们很难想像秦桧他这种名利心这麽重的人,他前生是个持戒清淨的苦行僧,我们很难想像的,但是就是同一个念头表现出来的。

  我们对心念是…当我们调伏它的时候我们发觉根本做不了主,你把它调好它又变化、调好它又变化。所以我们有时候觉得那该怎麽办呢?

  我们就是没有找到真正的根源,我们的心同时是一个魔鬼,也同时一个慈悲的佛陀。之所以会变成这麽不可捉摸,这当中有一个原因的,这个原因我们没办法突破,我们就永远没办法去掌控它,是它掌控你,它要怎麽样,它就怎麽样。

  从本经的观念来说,我们今天的心会变成这麽样的多元化的不可捉摸,因为我们明了的心中有一念的迷惑,迷真起妄,我们迷失了本性,所以我们开始随顺妄想。这个妄想就是攀缘心,我们那一念迷惑的心使令我们忘了我是谁,忘了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我们开始用攀缘心攀缘外境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受外境的影响,你就控制不了自己了。当我们的心变成攀缘心的时候,它非常可怕了,它遇到一个不好的环境它就开始变成邪恶,它来到一个好的环境它变成正常,你控制不了自己,因为它开始向外攀缘。

  在本经的开示当中,你现在要修行它之前,你现在要调整它,你根本不是它的对手,因为它无始劫来都是这样变化多端,它是不受别人管束的,你拿它没办法。

  那麽怎麽办呢?第一件事情「把心带回家」,你不要管它,你管不了它的。我们讲到先成就不变之体,所以我们第一件事情先迴光返照,我们这一念心它的本来面目,所谓的「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本来面目;从生灭当中先找到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然后在那个地方安住。

  我们可以这样子讲:一个人行菩萨道,你看这个人行菩萨道他开始是动盪不安,一下子起烦恼,一下子菩提心很强,这种人都没有真正安住。一个人真正找到自己的家以后,他的身心世界就安定下来,外境怎麽样的吹,风怎麽样的动,他就走他该走的路。一个人真正的菩萨道,真正的安住,是要能够找到不变的体,他整个身心世界稳定下来了。从不变当中开始修它的作用“随缘”借假修真,在这麽多的因缘当中,假借这因缘干什麽呢?一方面积功累德成就菩萨的万德庄严,一方面度化众生,借假修真。

  本经讲了十卷就是在讲怎麽来调伏你这一念心,它告诉你第一个,你没办法调伏它的,因为它太厉害了,你只能够先把自己安定下来,找到你生命的本体,然后从本体当中再出来,这个时候从随缘当中积功累德。

  我们到时候会讲到《首愣严王三昧》的修行就是二个内涵,第一个成就不变,第二个成就随缘,最后的目标是万德庄严。我们现在第一件事情先找到不变,不变当中本经讲到七处破妄,十番显见。这个地方所要描述的观念就是“达妄本空,知真本有”。

  这一科的示颠倒相,就是讲到十番显见的第四科「约垂手显见性无减。」这一科前面的大意是佛陀用手臂上指于空,表示一种端正相,下指于地,表示颠倒相,表示我们众生同一个手臂,因为迷悟的差别,当我们觉悟的时候,它是很正常的,当我们颠倒的时候,它是不受控制的颠倒相,但是它是同一个手臂。

  (複习)示无颠倒性。

  佛陀说:「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这地方的问题有二个重点:第一、“色、心诸法”。我们一个生命体它是有物质的色法跟精神的心法,那这“色、心、诸法”是怎麽来的呢?是唯心所现。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是它有出现二个“心”,第一个是唯心所现的心,这个“心”是第八识,根本识,我们讲俱生的无明,或者讲俱生的我执,在《唯识学》叫我爱执藏的阿赖耶识,这是唯心所现。 身为一个根本识,它的重点就是它有很多的业力,它变现我们这一期的身心世界,变成一个男人,变成一个女人,变成一个蚂蚁的身心世界。好!那麽我们今生就用我们现在这一期的身心世界来造业,就变成前面的“色心诸法”,这个“心”是第六意识。这时候就讲到生命的互动,第八识创造了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在造业的时候又改变第八识,因为它又把这业力又薰回到第八识,又改变第八识,第八识又创造一个新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造了业以后又回薰第八识,又改变第八识…。造成一个所谓生命的二次循环,第八识把第六意识创造出来,第六意识又改变第八识,构成一个轮迴的生命相续。这地方的重点:A改变B,B又改变A,那这怎麽办?什麽时候是个头呢?这时候谁要先改变呢?第六意识要先改变,因为第八识没办法改变自己。所以这时候我们第六意识开始听闻佛法,面对这一切因缘的时候,当我们得到这一期身心世界的时候《愣严经》说的不迷、不取、不动。这麽多变化的因缘你开始觉悟了,开始观照了,身心开始不随外境所动。这时当你安住在《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你不随外境所动的时候,这阿赖耶识就开始慢慢慢慢的消失。我们生命的本体,你不跟它互动,它就会慢慢消失,阿赖耶识就慢慢的转识成智,最后阿赖耶识转成“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佛陀说我们今天的不颠倒,就是在这生灭的因缘当中,你要能够生起『首愣严王止观』。在大乘起信论上说:「断相续心,破和合识。」你只要不随它转,它就改变,阿赖耶识就改变。

  这地方讲到“不迷、不取、不动”的止观,就可以把杂染的阿赖耶识,就转成“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的一个寂常心性。这是讲到不颠倒,觉悟的状态。以下讲我们凡夫迷惑颠倒的相貌。

  卯二、示颠倒相

  遗真起妄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

  这段是讲到迷真起妄,我们迷失了真如本性而生起妄想,这就是我们身心世界最初的一个障碍,我们讲根本无明。

  “云何”就是为什麽。古德说:「“云何”有诃责的意思。」意思是说:好端端的一个真如本性,你就不在那个地方安住,你一定要向外攀缘,就是“云何”。

  如等众生为什麽你会遗失我们的本来面目?本妙,为什麽叫作“妙”呢?

  古德说:「因为真如本性,是不假修行,本自圆成。」它那个清淨,不是你修行以后它才清淨,它本来就清淨,你不管怎麽弄,它永远是清淨,因为它不是修成,这叫作“妙”不可思议。  这本妙的心性,圆妙明心,宝明妙性;“宝明妙性”是指它的体性,“宝”尊贵无上,“明”最极清淨。这个指的是,照而常寂之真空的体性。圆妙明心:“圆”指的是它的功能是周徧圆满,“明”就是它能够照了万物,它的功能德用照了万物,周徧圆满。我们遗失了这种体用的功德,就认悟中迷,在本来一个清淨觉悟的心中,生起一念的妄想迷情。在经论上说:「真如不守自性,一念的妄动,就把整个真如本性转成阿赖耶识。」

  “圆妙明心,宝明妙性”我们一般要讲“心性”,这二个字要合起来用,这心性是体用双彰,有体有用。但是单独讲“心”跟“性”的时候,把它分开“心”就偏重在作用这一边,“性”是偏重在体这一部份。 这地方讲到颠倒的相状是指我们最初的一念无明,就是认悟中迷。我们在一念的心中,为什麽我现在变成这样的一副很难控制的情况呢?就是我们最初的一念,产生一念妄想迷情,这时候我们就失掉我们的真如本性,我们的真如本性就变成一个阿赖耶识,一个强大的业力,叫作“业”。从大乘起信论来说:「我们从真如门,而变成一个生灭门。」从一个整体生命,开始变成一个有所谓的个体生命,产生差别相。从无差别当中,产生了差别。但是这时候还没有真实的生命现象产生,还没有生命,只是产生一个对立而已(能所的对立)。

  这叫作无始无明,这叫作根本无明,跟我们现在是很遥远。

  随妄流转现在的无明。我们前面讲到我们这一念好端端的清淨本心当中,突然间一念不觉,一念妄动以后,这时就把整个真如转成阿赖耶,全真成妄。当妄产生以后,这时我们就随顺前面的妄想,就开始产生进一步的造作,这时就创造我们一期生命的身心世界出来。

  器界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

  (虚空是怎麽产生的)“晦昧”是前面的认悟中迷,前面的一念不觉。我们一念的妄想迷情,这一念的妄想迷情当它跟我们的宝明妙性,跟我们真空的理体接触了以后,就把真空的理体转成顽空,转真空为顽空。虚空就是从本明妙性当中,因为一念的迷情,一念晦昧的迷情转成虚空,叫“晦昧为空”。

  “空晦暗中,结暗为色”在顽空当中这昏昧的迷情,因为这个虚空产生以后…。我们前面讲到当我们一念迷情以后,就会产生对立,生命开始变成对立,好坏…。在虚空中有所谓的光明相跟黑暗相出现,那麽我们这一念晦昧的心跟黑暗相结合的时候,就结暗为色,就产生了一个“色”;这个“色”就是地水火风四大产生,也就是说一念的迷情,把整个真空的理体转成了整个太虚空,变成一个顽空。虚空当中有光明的部分跟黑暗的部分,光明的部分就继续保持虚空的相貌,黑暗的部分再跟我们昏昧的心再接触,就产生地水火风的四大,但这地方的四大是指着外四大,外在山河大地的四大,这是器世间的产生。

  根身     色杂妄想,想相为身。

  “色”指的也是四大,但是这四大指的是父精母血的四大。父精母血的四大跟我们临命终一念的恩爱迷情相结合(一念的妄想相结合);色心的和合就想(妄想)相(四大),这样的结合就产生了我们的五根身。

  《愣严经》后面会讲到,我们生命的投胎因素有二个:一个是思想,一个是业力。业力是影响它的别报而已,思想是影响它的总报。在《愣严经》的思想有二个:一个是愿望的思想,我希望能够度化众生,我希望能够求生淨土。这思想是影响总报,影响比较大,业力只是影响别报而已,所以想相为身。就是你临命终的时候你生起一个善恶的思想的引导,你去跟你来生父母父精母血的结合,而创造你一期根身的世界出来,就是我们正报的色身。

  心念     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我们现在的心有二个部份结合:第一、聚缘内摇。我们前面讲到“认悟中迷”,变成一个阿赖耶识后,这阿赖耶识它会积集过去的缘。“缘”指的是过去五尘落谢的影像,你过去遇到什麽人,他跟你讲过什麽话,或者你做过什麽事情。我们讲走过的路就会留下痕迹,这时候你心中会留下很多很多思想的影像,这些影像对你未来的思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就是过去的“缘”(五尘落谢的影像)。第二、你现前这一念心“趣外奔逸”,攀缘现在六尘的环境,你又产生一个新的想法。过去的影像跟现前的想法的结合,就构成一个“昏扰扰相”(第一个“扰”指的是过去,第二个“扰”是指现在。),一个过去昏昧生灭的想法,跟现前生灭的想法的结合,就构成你现在的心念、现在的想法。

  我们现在的思想,如果你慢慢的去观察你会发觉,我们有时候的想法是今生才创造出来的,你小时候的学习,你所接触环境而引生的。但是有一部份你会发觉,我没有经过学习我就会了,那麽这是哪裡来的呢?这是前生遗留下来的思想。所以我们不是今生的想法完全是今生学来的,我们投胎的时候不是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归零,不是啊!我们投胎的时候生命本来就不平等,从投胎第一点就不平等,我们是延续前生的生命,所以我们某一种程度的思想,是有过去思想成份在裡面。

  有一本书叫做「前世今生」,这个女众叫凯萨琳,她被一个心理医生催眠。为什麽催眠呢?因为这凯萨琳很奇怪,她从小到大她看到水就怕。这很严重,你要喝水、要洗澡……都要靠水,你看到水就怕,那怎麽办呢?而且她也不知道为什麽,她今生根本没有这种负面的印象。结果经过催眠以后,她找到她过去生当中比较近的有二次跟水有关係:第一个、她有一生她是做母亲,她娘家做了一个大法会,她带着她的小女儿要来参加那个法会,结果她经过桥的时候,刚好碰到涨大水,就把她的女儿给冲掉了,那麽这个母亲为了救女儿,结果下去二个都死掉。所以她在死亡的时候,是被大水所淹没,所以对水留下一个非常负面的印象。第二个、她在有一生当中得到类似瘟疫疟疾,而这传染的病毒是从喝水而来,而她那一次的死亡死得非常痛苦,跟喝水有关,从喝水感染的病毒。所以从她出生以后她一看到水她就怕,她的心念当中为什麽有这个思想呢?就是聚缘内摇,她有她过去生灭的念头在那地方活动,就是她有过去的想法。所以我们现在的想法,是你过去跟现在的结合。

  有心理学家说我们大概七岁之前,这个人的想法大概都是前生,因为你七岁之前,你这一期的生命根本没有学到什麽新的东西。但是七岁以后,你今生的思想就开始放进去,差不多到四十岁以后,你今生的生命就开始主导你了,你今生的想法就比较重要。大概是在七岁之前你延续前生的思想,但是七岁到四十岁你不断的学习,到了四十岁以后你今生的思想就比较重要。

  这地方讲想的产生,是包括过去的印象跟今生的学习。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当我们一旦迷执妄想而为心的时候,我们就会开始认为…,就跟阿难尊者一样执着我们这一念心在色身之内。这是蕅益大师说的:「四大假合,为自身相,以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这时候我们的心就离我们的真如本性越离越远,前面只是一念迷惑产生了对立,这时候从对立当中,一个能念的心,一个所缘的境,能所的交互作用,就创造一期的身心世界。这时我们就开始不太回顾到我们的真如本性,开始以这一期的身心世界当做我们生命的全部,我们不知道这个色身乃至于外在的山河虚空大地,其实都是我们的真如本性暂时的因缘,暂时的显现而已,我们把一时的因缘当作是生命的全部,这是我们凡夫众生的颠倒相。

  (这地方的道理很深,师父希望把这个地方分二部份:一、迷真起妄,二、根本无明:从一个平等不二的法界,而一念的迷情,产生对立的思考,从对立的思考,阿赖耶识当中相互作用,又创造今生的身心世界,身心世界再继续去作用,又继续的流转下去,第一个身心世界创造第二个身心世界,前生的我创造今生的我,今生的我再创造来生的我。)

  枝末无明跟根本无明相互作用,就创造了生命的流转,这种情况以一个譬喻来加以说明:

  以喻发明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这地方佛陀的譬喻也分二部份:第一、譬如澄清百千大海,百千很广大的大海是比喻我们的真如本性,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本来是整个大海,而这大海来了一个无明风一吹的时候,就创造一个小波浪。这小波浪是指我们当下一期的暂时的身心世界,就像一个小波浪。我们迷惑太久的人,就只是认为当下的一个小波浪,而忘失了整个百千大海,这是第一个“迷真起妄”。然后再随妄流转,再把小波浪当作生命的全部“目为全潮”,这时候以小波浪来取代整个瀛渤(瀛、大的海水;渤、小河流。大小的河流),○93也就是说我们先迷真起妄以后再随妄流转。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我们心中有双重的迷惑,迷真起妄,然后再把妄当作真,再继续的迷下去。

  这种迷惑就好像是我这个手,上下的垂摆等无差别。也就是说向上指于空叫作端正,向下叫作颠倒,但是同一个手臂。也就是说这个迷并没有真正的失掉,只能够说迷但是没有说失,无失而失;作用上迷了,但是体性没有失,就像这手臂的情况一样,所以佛陀说为可怜愍者!

  我们本来是不应该流转的,但是我们自己让自己流转,这是很可惜的啊!

  古人说:「在我们的六根门头,有一个无为真人放光动地,只是我们整天见色闻香吃饭睡觉,当面错过而已。」

  就是说,虽然我们迷了但是我们本性没有失,我们不能说我们失掉真如本性,我们不能这样讲,我们只能够说“迷”,就好像一个大富长者家裡很有钱,而这儿子偏偏不在家裡面待着,跑到外面去做乞丐,乞丐做习惯了,他也就忘了他是大富长者的儿子。在这一期的身心世界当中,这一天有人送他一个馒头他很高兴,今天没有饭吃他很悲伤,他不知道他只要回家以后,他什麽珍宝都具足。但是他在迷的时候,他的家庭也没有失掉,他家的珍宝也没有失掉,随时等待他回家。所以我们凡夫只能够说迷,但是我们没有失,迷惑而不失,换句话说,我们还是有希望可以回家的。

  这个地方最重要的就是要怎麽样?我们讲「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你先找到我们的家。要找到我们的家,我们前面说的,都是在妄想中去找,你不是离开了妄想有一个真心,是你妄想生起的时候,你生起「不迷、不取、不动」这时候就是回家的路。妄想的本身就是回家的路,离开了妄想就没有回家的路。

  这地方佛陀说:「如我垂手等无差别。」从这地方可以看出真妄不二的道理。

  这是讲到我们凡夫迷惑的状态,为什麽我们会变成这个样子?是二层的迷惑所构成的。

  癸五、约标指显见性无还    讲义39面

  “标指”指的是标月之指;指头指的是佛陀的教法,月亮指的是我们众生的心性。佛陀假借教法来开显心性,也就是要我们藉教观心的意思。从一个标月指的比喻来开显我们的见性是无所归还的。为什麽有妄想?因为有外境才有妄想,你讚歎我所以我欢喜,所以这妄想总有一天要归还给别人,因为你跟别人借的,因为他讲了这句话,所以你才欢喜,这一句话消失的时候,你欢喜的心要归还给…你从什麽地方来,你就要归还给别人。但是真如本性它是不随外境而生,它也不随外境而灭 ,它没有所谓的归还。开显有还跟无还到道理,这一段佛陀讲得非常清楚。

  (分二:子一、陈情。子二、开示) 阿难尊者一方面陈述自己的心得,一方面请佛陀继续的说法。

  子一、陈情。

  分四小段,前面的三段是阿难尊者陈述他自己听到前面一段的:约垂手显见性无减以后他个人的心得

  闻法虽悟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垂泣叉手而白佛言:「我虽承佛如是妙音,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

  阿难尊者承受佛陀慈悲的救护,以及深刻的教诲。教诲什麽?简单讲就是“真妄不二的道理”。我们在妄想当中其实我们真性没有失掉,只是百千大海变做一个波浪,这波浪它也是水的一部份,它没有离开本性。从真妄不二的教诲,这时候阿难尊者非常感动,可以说是悲从心来,眼泪不自觉的掉下来,这时很自然的交叉双手,现出合掌的姿态,表示一种虔诚恭敬来白告佛陀说:「我阿难尊者身为一个凡夫,我虽然承蒙佛陀如是微妙不可思议的开示,讲到真妄不二的道理,我觉悟到我这个微妙光明的心性,是本自圆满,而且是常住不灭。」“常住心地”指的是它的体性,不随外境而生灭;“元所圆满”指它的功能作用是本自具足,不假修成。我们这一念心本来就具足无量的德能,它本来就具足无量百千陀罗尼门,只是我们没有将它开发出来而已,它有这种可能性。

  这地方是讲到阿难尊者的觉悟,但是阿难尊者他在觉悟了以后,他在修行的过程有障碍,以下是阿难尊者的障碍。

  仍依妄心    而我悟佛现说法音,现以缘心允所瞻仰。

  但这地方阿难尊者说我有一个问题,佛陀你说我这寂常心性,不生不灭是我的本来面目,是我整个生命的根源。我之所以会吃饭、会睡觉,都是因为有它的关係。但是阿难尊者说这跟我现在的理解有所不同,阿难尊者说:「佛陀!你想想看,我现在能够觉悟佛陀的说法,能够听到佛陀的法音。我怎麽会听得到呢?我现在还是用我这一念的攀缘心,去听您的法,然后从您的法中产生瞻仰(上下的分别)我才了知的。」

  未认本心    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

  我一路走来,我从小到大,我拜佛就是用这一念攀缘心,攀缘佛像去拜佛,我出家也是攀缘佛陀的三十二相而出家,我现在听法,明白了寂常心性,我也是靠这念心,妄想心来明白道理。现在佛陀你告诉我说:「我生命的根源,是这一念的寂常心性,我突然间空空的得到这一念寂常心性,这个是不生、不灭、不垢、不淨的一个寂常心性。但是这个地方有个问题,我根本不敢去直下承当它就是我的本来面目。」

  这地方古德解释为什麽阿难尊者不敢承当呢?阿难尊者的想法是这样:我的心是要有造作,要有所分别,寂常心性是无分别的,它根本没有作用。佛陀你看,我从现实生活我讲我的道理给你听,我为什麽听闻佛法?是靠我这一念妄想心,我离开我的妄想心我根本没办法听闻佛法,所以我怎麽敢承当我这一念的寂常心性,我根本不敢承当的。

  阿难尊者很如实的表达,他听到前面的开示以后,他陈述他的心情。当然阿难尊者对佛法还是有信心的,他知道这个问题出在他自己。

  请佛除疑    愿佛哀愍,宣示圆音,拔我疑根,归无上道!」

  唯愿佛陀哀愍我等凡夫众生,继续宣示大乘圆满的妙音,来拔除我心中的疑根,让我真正的能够放下妄想,让我真正的安住我的佛性,而走上无上菩提道!

  这段的经文蕅益大师说:「阿难尊者是积迷已久。」迷惑太久了, 你说这个人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他根本不敢去相信。所以虽然悟到真实的心性,不敢全体的放下妄想直下承当,而变成一个进退两难的情况。我现在用妄想,你告诉我另外一个寂常心性,但是我不敢放下我这个很熟悉的妄想,我也不敢承当这个寂常心性,变成进退两难。

  这种情况的问题在哪裡呢?蕅益大师说:「问题只有一个,阿难尊者他听了这麽多法以后,他没有用教法来观察那一念心,没有迴光返照,他只是明白了道理而已。就是寂常心性它是不随外境而生灭的,它也是没有所谓的增减,他总是觉得这个心性是跟他没有关係,他没有用藉教来观心,没有迴光返照,没有在妄想中把它找出来。就是说缺乏观心的法门,有教无观,所以造成这样的迷惑。」

  子二、开示 (分二:丑一、以喻总明。丑二、就体别简)

  丑一、以喻总明。先说讲一个譬喻来作一个总相的说明

  法说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

  佛陀先将阿难尊者的障碍点指出来:「你之所以未敢承当你的寂常心性,你之所以不愿意放下你的攀缘心,就是你现在还是用攀缘心来听法,你根本没有迴光返照。这样会有什麽结果呢?用攀缘心来听法,所听的法也变成一个生灭的因缘,不能得到真实的法性,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

  这段经文蕅益大师说:「佛陀真正要破的是攀缘心,但是攀缘心无形无相啊!但是佛陀很巧妙的,先破他所攀缘的法。佛陀说:「此法亦缘,非得法性。」蕅益大师说:「所攀缘的法既破,能攀缘的心亦不存。」你用攀缘心来听法,你所听的法也变成生灭的;换句话说你能缘的心也变成生灭的。其实能听法的是你的寂常心性,不是那个攀缘心,攀缘心的后面是那个大海,水泡后面的大海。

  12m020m    讲义第四十面

  从本经的研究不管是七处的破妄乃至十番显见,一路走来我们可以发觉佛陀对内心世界的描述,是从二方面来说明,一个是在描述我们的攀缘心,一个是在描述我们的常住真心。常住真心的状态简单的讲就是“不迷、不取、不动”。首先他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它是一种智慧的观照,我空法空的观照;他不迷的关係他就不取着,他的心很安定。你看老和尚他吃饭跟你吃饭,睡觉跟你睡觉,他心裡很安定,这个人安住在常住真心。所以本经说你找到家的人,这个是一切功德安乐的根本,他整个生命稳定下来。另外一个是攀缘心,攀缘心的特色刚好相反,迷惑、取着、乱动。第一个他迷惑,他妄失了本性,第二个他向外执着,第三个他被外境到处牵引而妄动,这个人很不稳定,这个是一切痛苦的根本。

  本经的重点就是远离妄想,安住真心,但是你要在远离跟安住之前,你要先能够分别先判断,什麽是真心,什麽是妄心,什麽是主人,什麽是贼,你一定要先加以判断才能够加以取捨。

  这段的经文是因为前面佛陀开显了寂常心性以后,阿难尊者他不敢承当,这时佛陀就讲出一个譬喻说:

  譬喻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惟亡失月轮,亦亡其指。

  ○94阿难尊者在听完寂常心性「不迷、不取、不动」的道理以后呢,他不敢承当。那麽佛陀就讲出这个譬喻说:「假设有一个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用手指来指出月亮的处所,而这个被指示的人你应该顺着指头去看月亮。假设我把指头指出月亮,而你重複不断的去看我的手指头,而把手指头当作月亮,这个人他不但忘失的月轮也忘失了手指的功能。

  譬如我现用手指头指花在这个地方,我的指头只有一个目地,是指出花的处所,你应该顺着我的指头去看到花,而不是一直在我的指头上打转,你的指头是长的是短的。那麽你一直在注意这指头的结果呢?你忘失花也忘失了指头。

  这比喻什麽呢?

  佛陀讲到「不迷、不取、不动」的道理是要你去迴光返照你这一念心的,而不是要你在法上一直思惟这是什麽东西,好像跟你都没有关係,心外求法,到最后这法的功能就失掉了。因为法的目的去引导你去了解心性「藉教观心」。假设你不从这个地方顺着法的方向去找到心,只是在法上执着,那麽这法的功能就失掉了,这样佛陀说法没有意义,只是当作一种知识,学术研究而已。

  结示    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惟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

  为什麽说,你今天不顺着指头看月亮就忘失指头呢?因为指头它的功能只是在指出明月的处所。所以假设你不顺着指头的话,这个指头的功能失掉,这个佛法的功能就失掉了,那佛陀讲那麽多法就没有用。我讲了半天,而你不用这法来观心,以为离开我身心世界,有一个东西它是不生不灭的、不垢不淨的,那我讲这些都没有用啊!

  而且何止是丧失手指,你还搞不清楚光明跟黑暗的差别(这个地方光明指的是能睹的心;黑暗指所睹之法),你连能所都搞不清楚。我们应该用所睹的法来观照能睹的心,所以假设你不能加以如实观照,你就把这真正能睹的心跟所睹的法,这二个心跟法之间的相互功能就忘失。

  何以故?你不能够“藉教观心”你就等于用手指的自体当作明月的自体,这样光明跟黑,一个能所的关係都搞不清楚,那麽你阿难尊者就是这个道理。

  ○95如果你现在听到这个地方,佛陀一路走来讲到「寂常心性」道理,你还觉得这个东西跟你完全没有关係的话,那表示你都没有用这个教理来观察你这一念心,你只是思惟这个东西,没有用这个东西来观你这一念心,没有藉教观心、没有迴光返照,那麽佛陀讲什麽其实你也不懂。

  我说他曾经遇到一位大学教授,这位大学教授是学科学的。他跟师父说:「法师啊!我很喜欢读历史,但是我是学科学的,我没办法背很多历史,但是我懂得历史」

  我问他:「你怎麽懂历史?」他说:「五千年的历史只讲二个字,讲“人性”而已。」

  我们背很多的历史,但是我们不一定懂历史。身为历史它是怎麽样?它是在诠释一个道理。假设我们只是背很多历史,我们不见得懂历史,佛法也是这样,你背那麽多名相,背了那麽多,跟你的身心世界完全没有关係,你背你的法,你的身心世界照样活动。所以我们不一定要背很多佛法,但是一定要了解佛法。

  过去有一个姓陈的居士,这陈居士他以前是修密宗的,后来到晚年的时候,他的密宗修得不是很好,失败了!失败以后他觉得对来生没有把握,他后来转成念佛。念佛后他就研究淨土的经论,研究了半天,后来做了一个读经报告,他说淨土宗讲带业往生这四个字是错误的没有经典根据。后来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就写了文章来驳斥他。

  这位陈居士的理由是他查过《大藏经》,从第一个字找到最后一个字,佛陀没有讲带业往生这四个字。但是李老师说:「这四个字是没有讲,但是你看观经的下品,尤其是下品下生,根本是一个造恶凡夫,而且是临命终才听闻到阿弥陀佛,才开始忏悔念佛,他就往生极乐世界,那他不是带业往生,那是带什麽?」

  佛陀有很多话没有讲到,但是那个道理你要知道,话裡面的道理你要能够把他读出来。佛陀当然不会讲带业往生这四个字,你看六祖大师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陀没讲这句话,但这道理跟本经的道理完全一致,这就是佛法。

  所以我们今天读经典不是在文字上打转,你要藉教观心,顺着经典所指的方向观进去,迴光返照你才能够觉悟的。若你在那边分别半天,结果你还是用攀缘心,跟之前的老家风还是用攀缘心来听法,结果听完以后你还是一样迷惑执着,颠倒乱动。这就是我们没也顺着指头去看到月亮,只在这指头上分别,这个很糟糕只是在浪费时间。这个地方佛陀就把听法的重点指出来,这只是个总说,以下就把真心妄心的差别作详细的说明。

  丑二、就体别简。就着真心跟妄心的自体加以分别、加以料简。什麽是真,什麽是妄,佛陀再加以详细的料简。

  (分二:寅一、简缘心可还如观指影。寅二、示见性无还如天上月)

  寅一、简缘心可还如观指影。拣别攀缘心,是必须归还外境,因为你假借外境而有,你迟早要归还给它。就好像我们观指,去观察指头的攀缘心,你只是在指头上攀缘,最后你还是要回归指头。

  (分二:卯一、近就音声分别以明无性。卯二、广历诸法分别以示可还)

  卯一、近就音声分别以明无性。

  就着音声的分别的情况,来说明攀缘心是没有自体的。因为我们假借音声而有,最后还是还给音声的,所以叫“离尘无体”。

  离尘无体    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

  阿难尊者他一直不敢承当他的寂常心性,他还是愿意承当他的攀缘心。佛陀说:「若能以分别我所说的法音,假设你现在还以这个攀缘我的音声的缘影之心,当作你的真实心性,那这时候你要注意一个问题,身为一个真实心性,它应该是离开你所分别的音声,它有他自己的体性;也就是说你这一念心的生起,是假借外面的音声而有的,那你迟早要还它,因为你跟它假借的,从什麽地方来你要还给它。如果说它是一个真实的心性,它是你的本来面目,你不应该还给别人,因为它就是你自己,你还给谁呢?如果说它是真实的本源心地,那麽你声音离开以后它应该还在才对,离尘是有体的,但事实上不然。

  以喻发明

  譬喻     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

  譬如说有一个客人,他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身为一个客人他到了晚上暂时寄住在一个旅馆之中,他只是暂时的休息,吃一餐饭,住一个晚上,隔天早上又再离开了。所以身为一个客人他在旅馆当中,他不可能长久安住的。生灭心它让你高兴,它让你悲伤,这个只是来来去去一时的因缘。但是我们的寂常心性是一个旅馆的主人,它没有所谓来去的情况,它永远在那个地方,不生、不灭、不垢、不淨、不增、不减,很清楚的照了万物。

  合法     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

  此亦如是,真妄之心也是这个道理,假设它身为你阿难尊者的一个真实的心性,它应该没有来去的情况,怎麽会离开声音而没有它的自体呢?

  我们今天得到这答桉就是说,真心妄心最简单的差别,妄心你一定要归还别人,它从什麽地方来也回到什麽地方,真心是不用归还的。譬如我们打坐,我们打坐的时候听到很多鸟叫的声音,你有二个选择:第一个你产生迷惑,鸟叫声是真实的,然后执着它,然后你就起欢喜心开始心动“仁者心动”,这时候你欢喜心生起的时候,你在打坐本来心很平静,开始生起一个波浪“心动”。我(师父)保证你这个欢喜心迟早要失掉,因为你是假借声音而有的,鸟不再叫的时候,如果鸟开始在哭的时候你就痛苦。第二、如果是真心,你在打坐的时候突然听到叫声,你听得很清楚但是你心不动,但是你很清楚声音来声音走,但是你“不动”。不动很重要,你很清楚。

  ○96我们总是认为我们一定要“动”才能了解万物,其实不必,譬如我现在看到甲我很清楚,张三、李四,但是我心不动。不动的时候我们就不随外境而生灭,我们就能够做自己该做的事,我们就能够不受外境影响,你这个菩萨道能够走得《首愣严王》,就能究竟坚固。

  阿难尊者一直认为我们一定要动,才能够明了万物,这是不对的,你也可以不动而了解一切法。 我现在很清楚知道声音来、声音走,什麽事情来,什麽时候走,但是我能保持不动,“不迷、不取、不动”但是我也很清楚。

  师父他要告诉大家一个观念,我们不一定要用妄心才能够去造业,不一定。我们也可以用真心去造作很多的功德,重点它不动。那麽不动有什麽好处呢?你能够不受外境的影响。

  六祖大师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自己乱动。」我讲实在话: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够伤害你,只有一个人会伤害你,是你自己在伤害你自己。你把《愣严经》读通了以后你会发觉,所有的痛苦都是自己伤害自己,外境只是一个助缘,它没有理由伤害你,它怎麽可能跑到你心中伤害你呢?它是在那边动,你自己跟着它动,然后你的妄想伤害你自己,其实说穿还是自己伤害自己。

  如果你一个修行人你不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你要解脱很困难,你现在还是认为别人在伤害你,你完蛋了!你没办法修行,你连路头都搞不清楚「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我们整个生命的痛苦,都是我们自己的攀缘心创造出来的,外境只是个助缘,因为你“动”,仁者心动,问题出在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我们要了解,所有的轮迴是我们自己愿意轮迴的,其实我们可以做另外一种选择的,我们可以换一个想法,不要用攀缘心,用真心,我们会活得更好、更自在,事情会做得更圆满。不是像阿难尊者说的:「我离开了攀缘心,我什麽都不能做了。」不是的,不是这个意思!你也可以「不迷、不取、不动」而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你可以去拜佛,你可以去念佛,你还可以「不迷、不取、不动」做你该做的事。

  所以它到最后不变还有随缘,在假借因缘当中它是「不迷、不取、不动」。我假借佛像来拜佛,但是我成就我的功德,但是我还是「不迷、不取、不动」。诸位要把这观念心地法门抓清楚,你就知道怎用功了,你就知道原来这条线是这样走进去的。否则你就是佛陀经典讲半天,你还是跟你没有关係,这地方要觉悟了。」

  卯二、广历诸法分别以示可还。

  前面是就着音声来破妄想,这以下是广历六尘来破除妄想,妄想是必须归还的。

  兼破缘色    斯者岂惟生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

  妄想是生灭的,这种生灭的妄想其实是因音声而产生的分别,乃至于阿难尊者你分别我的三十二相而出家,色尘也会引起你的分别心。你因为我的三十二相而出家,假设我的三十二相衰老了、消失了,你就不想出家了;离开了色相,分别的功能也要消失掉。

  广至缘法    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色尘、声尘、乃至法尘外道修习所谓的无想定,他进入无想的状态,他的分别心都不存在,外在所分别的境缘都不存在,进入一种非色非空的状态。“非色非空”它不是色相,但它也不跟真空的本性相应,只是一种无想的状态,但是这种无想的状态还是第六意识的法尘。外道的拘舍离就把这个非色非空的一种冥顽的状态把它当作冥谛(注一),他认为这是一切法生起的根源。这种冥谛,进入到这种无想的状态,也是离开了法尘,它的分别心也消失了,当他从禅定失掉的时候,他的正念也消失掉了,因为他也因非色非空的一个无想状态而生,当这无想状态破坏以后,他这一念正念还是会消失掉、还是生灭的。我们依止攀缘心在六尘活动,哪一个是我们真正的主人。

  我们听到声音起高兴,最后这个高兴要还给声音,看到色尘而出家,最后这出家的心还色尘,还到最后你根本就找不到一个主人,都是在动。

  注一:冥谛,外道在禅定当中见到八万大劫之前是一片的黑暗,因为他只看到八万大劫,他就认为这黑暗的相状是一切法生起的根源,以它当作是涅槃,以它当作是我们真实的皈依处,其实这还是一个法尘,还是一个攀缘心,这种叫做“冥谛”。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佛法的《首愣严王三昧》“不迷、不取、不动”它不是无想,不是你看到事情你都不想,不是这样!外道就知道攀缘心不好,那我怎麽办呢?我把攀缘心压止,让它都不想“如石压草”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你迷惑还在。问题不是你想不想,问题是你那个颠倒的心没有消除,你把石头压下去,禅定失掉了,石头搬开,春风吹又生。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要生起观照,那个“不动”是先有观照的,才“不动”的,不是无想。大家要把外道的冥谛分清楚。

  寅二、示见性无还如天上月(分二:卯一、承责咨请。卯二、正示无还)

  卯一、承责咨请。

  阿难尊者他承蒙佛陀的诃责以后,他有所觉悟了,从教理当中要观心的,这时候再进一次的祈请。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阿难尊者说:「我现在知道我的攀缘心都是跟六尘借的,到最后都要还给人家,就像客人暂住旅馆休息一下就要离开了。佛陀您说我这微妙光明的心性是无所归还,那到底是怎麽回事呢?希望佛陀依止大悲心,为我等凡夫众生再进一步的开示,到底我把所有东西都还给别人以后,我剩下什麽?」

  我们讲“本来面目,直下承当”,什麽是你自己,我是谁!谁最能够代表我自己。在本经的观念,你先把借来的东西都还掉,你就能够找到你自己,先把你借来的东西都还掉。你一个人从下面走上来,你一个人而已,你什麽都没有,就是一个人,然后你跟学院借一个书桌,借一张椅子,借一隻笔,借纸写字,你现在很多东西,有桌子、有椅子、有笔、有纸,但是这桌子椅子笔跟纸是跟学院借的,你离开的时候,桌子椅子笔跟纸都要还给人家,剩下的就是你自己,从这个地方你自己慢慢体会。

  卯二、正示无还 。

  佛陀告诉我们当我们六根攀缘六尘的时候,我们借了很多很多的因缘,很多因缘都要还给人家的,死掉以后都要还给人家的,有一个东西你不用还给人家,那就是你自己的东西。

  (分三:辰一、就月喻显法体。辰二、以可还显不还。辰三、结不还是本心)

  辰一、就月喻显法体。

  借着月亮的譬喻来显现法的自体(真如本性的自体)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佛陀正式要开显的是见性,但是他必须假借见精来开显见性。佛告阿难说:「譬如你阿难尊者你现在看到我的相状。你是怎麽看到的呢?是假借见精(见分)。本见就是见性,它是没有能所的,它看到一切法很清楚,但是它没有能所,但是你念头一动以后就产生能见的见分,跟所见的相分,产生能所。但是见分照了万物的时候,它第一念不带名言,所以讲“见精明元”;“见分”它本自是清淨光明,它这光明不是本性,但是因为它不带名言的分别,它是第八识的自体相分,《唯识学》说它是依它起性,所以它是带妄的,但是它不是见分跟相分产生执着以后的徧计执。见精本身是一个带妄的东西,但是它本身因为没有分别,第一念还没生起分别的时候,此见虽非妙精明心,见分虽然不是我们真实精明的心性,就好像是第二月,已经不是月影。」

  这地方讲出三个东西:第一个月亮,真实的月亮,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的“见性”,我们用手捏眼睛,一直捏了几次以后,看到月亮旁边产生一个月影,一个模模煳煳月亮的影像,就着月亮产生一个月的影子,同一个月亮看看起来已经有一点模煳了,这就是“见分”,很接近见性但还不是见性;第三个是,月亮印在水中,产生一个月的影像,这个就是“妄想”,这月影是依水而有,没有水不可能有月影,最后要还给水,是生灭的。

  佛陀这地方是假借第二月来开显第一月,用带妄的见分来开显真实的见性。因为为什麽呢?见性无形无相,你很难开显的,「开口便错,动念即乖」;说你才动眉头,就犯祖师的规矩,你根本没办法动念头,所以你无形无相的的见性很难去开显,只好假借见分来开显“藉用显体”。

  ◎辰二、以可还显不还。

  从归还的因缘当中显现我们不归还的,我们众生本具的见性。

  许示无还    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

  你们要如实的聆听!我要开示在一切因缘当中,什麽是你真实的本来面目,什麽是无所归还的。

  以下佛陀讲出了四对咏,八种相状:明暗一对,通塞一对,同异一对,清浊一对,共四对。四对当中各有所还。

  诸相皆还这地方古德的注解,特别是圆瑛法师他讲到法体跟相用“体跟相”;譬如说日轮(太阳跟光明的关係),日轮是体,光明是它的作用,有日轮才有光明,所以光明是跟太阳借的,假设太阳走的时候它会把光明带走。为什麽有光明?因为有太阳。太阳是体,光明是它的作用,所以当太阳离开的时候,它一定会把它的光明带走,体一离开会把它的作用带走,所以光明是要归还的,因为你跟太阳借了光明,它走的时候你要归还给它。

  具列八相   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曜;中夜黑月,云雾「不识己者是自己」暝(ㄇㄧㄥ),则复昏暗;户牖之隙(ㄒㄧ),则复见通;牆宇之间,则复观壅;分别之处,则复见缘;顽虚之中,徧是空性;鬱土+孛ㄅㄛˊ之象,则纡昏尘;澄霁(ㄐㄧ)歛氛,又观清淨。

  阿难!譬如在这大讲堂当中,洞开东方,你把门窗打开,在东方的地方我们看到日轮缓缓的升上天空,有太阳就产生光明,则光明照耀,以日轮为自体而产生光明,光明因太阳而有;到了黑月(我们有白月跟黑月,黑月就是三十号的晚上,而且是在中夜,大概在子时的时候。)在没有月亮晚上的子时,假设空中又出现很多云雾的障碍,就会出现晦暝的昏昧的气象,这时候空中产生黑暗的相状。这黑暗相状是怎麽来呢?是因为有黑夜的关係,才产生黑暗相;所以昏暗是跟黑夜借来的(明暗一对)。

  (通塞)从窗户跟大门这些没有关闭的隙缝当中,我们会看到一个内外通达之相。 通达之相是怎麽有的呢?是因为有隙缝,你把隙缝塞住了,通达之相就没有;所以通达之相是跟隙缝借来的。我们在牆壁跟屋宇之间,看到一个壅塞不通的相状。为什麽也壅塞?因为有牆壁隔住,所以就不通,壅塞是跟牆壁借来的(通塞一对)

  (异相) 分别之处,则复见缘。“见”能见的心,“缘”所见的境。因为有能见的心跟所见的境的和合,就产生很多差差别别的情况,因为有见缘才有分别;所以这分别的差别相是跟见缘借来的。(同相)顽虚之中,徧是空性;为什麽有这冥顽不灵之相呢?因为有广大的虚空,所以它现出冥顽不灵之相;所以冥顽不灵之相是跟虚空借来的。虚空表示相同的相状,分别表示差别的相状(同异一对)

  (清浊) 鬱土+孛之象,则纡昏尘。“鬱”是早上的地气,山中早上起来会有种白色的云雾;“土+孛”空中的灰尘。地气跟灰尘的夹杂,就产生一种昏浊的相状;昏浊的相状是跟鬱土+孛借来的。澄霁歛氛,又观清淨。“澄霁”雨过天晴以后,雨水把空中的灰尘洗乾淨了,把乌云也收摄起来了,就显出清淨的相状。清淨的相状是怎麽来的呢?是假借澄霁的因缘而有,是跟它借来的。

  佛陀先假借世间有为法的借跟还的关係,来表示我们生灭心跟外境的关係。

  各还本因   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云何本因?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暗还黑月,通还互牖,壅还牆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鬱土+孛还尘,清明还霁,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

  阿难!你看到这种四种八对的变化相,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因缘的,它从什麽地方来,终究要被它带走,终究要还对方的。怎麽说呢?譬如此诸变化相,光明因为有太阳才有光明,所以我们看到光明你不要太高兴,它是生灭法,它不是你的东西,只要你要还给人家的都不是你的东西,那只是你暂时的一个过程,光明总有一天要归还太阳。为什麽?没有太阳就没有光明,光明是假借太阳而有,你迟早要还给它。你看到黑暗也不要悲伤,它也不是你本来面目,因为黑暗是要还给黑夜的,当黑夜过去了,黑暗就消失掉;通还互牖,这内外通达之相是因为有门窗的关係,所以你迟早要还给门窗的;壅还牆宇,壅塞不通之相是因为有牆壁的关係,所以要还给牆壁;缘还分别,因为有见缘的关係,才有差别的相状,差别要还给见缘。顽虚还空,冥顽之相要还给虚空;鬱土+孛还尘,地气的昏尘,这种昏昧之相要还给尘土;清明还霁,清明之相要还雨后的天晴。世间一切种种的差别相状,都不出这个道理。什麽道理呢?从什麽地方来就要还到什麽地方去,你跟什麽因缘借的你就要还给人家。

  见性无还    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

  这八种的法是变化的,但是你去感受这八种法的那个“见分”那明了的性,你不用还别人。为什麽?我这六根门头明了性我看到光明,假设所见光明是要有所还,但是你的心不用还给别人。为什麽?你还给光明,那你就不能见到黑暗;我们同时看到光明又能看到黑暗,表示当我们把光明还给太阳的时候,我们那个心没有还给对方,所以我们还可以看得到黑暗。所以说,明暗、通塞、同异、清浊等相状有所差别,但是汇归起来我们的见性是无所归还的;明来见明,暗来见暗,乃至于清来见清,浊来见浊。这地方很重要、很重要。

  我们怎知道我们这一念心,什麽是本来面目,因为它弄得很複杂,我们这一念心无始劫来跟很多人结很多善缘,很多恶缘,很多想法,我们已经釐不清到底我本来的面目是什麽。很简单,你把借来的东西都还掉,你的想法,你的喜怒哀乐都是假借外境的,把这些该还的还掉以后,剩下就是你自己的东西;不必归还给人就是你自己的东西。

  辰三、结不还是本心

  判别取捨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97佛陀告诉我们怎麽判断,什麽是我的本来面目,什麽是暂时的因缘呢?佛陀说:「只要是你必须要归还的,你暂时跟外在因缘借来的,你就要归还给别人,要归还的表示它不是你的本来面目,因为你要归还给别人。你说我现在很高兴,这高兴不是你本来面目,因为有人讚歎你的关係,他要不讚歎你就完了!所以你迟早要还给别人,这些都不是你的本来面目,你可以去一直的受用,但是你要知道它迟早要归还给别人。

  「不汝还者,非汝而谁」我们这一念寂常心性,清淨本然的这一念心性,能够照了万物的心性,能够「不迷、不取、不动」的心性,物来见物,物去归它去,你就是保持「不迷、不取、不动」不必归还那个明了的心性,不是你那是谁?你不用归还那就是你自己,你还不敢承当。

  自迷沉沦    则知汝心,本妙明淨。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我们这一念心,当我们把借来的东西都归还以后,剩下是一种微妙光明清淨的本性,这个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因为无始劫来一念的迷惑,然后离家出走,然后真如不守自性,开始妄动以后,我们开始在三界流转,丧失本性,枉受轮迴,在生死当中受着业力的漂溺,这个是可怜悯者!

  我们在借来的东西产生迷惑,我们现在要把主人跟客人分清楚,你的心中有很多东西,但有些东西不是你的是借来的;你跟人家借来的你至少要还给人家,但是你还清楚以后,剩下就是你自己的。有一个禅师说:「我去年很穷,但是我还有个立锥之地,还不错,穷到有一个脚站的地方;我今年穷,锥也无,穷到连站都没办法站。」这表示什麽,功夫进步了,去年它心还有一点迷情执着,他今年完全离一切相。所以禅宗讲一句话:「不以一切万法为伴侣者是谁?」我们心中有很多的想法,但是这都从过去的生命当中点点滴滴累积借来的东西,我们遇到一个好的环境,培养一个正面的想法,遇到不好的环境,对某些事情产生负面的想法,这都没关係,因为它都是借来的,你的本性还是依旧清淨本然,你可以重新开始。

  《愣严经》的观念它有二个重点:第一、你先恢复本来面目,你先把借来的东西还给人家,还到无可还的时候,那个是谁?  然后再从这个地方出去“借假修真”先求不变,先把借来的东西全部还给人家,然后回到本性以后再“称性起修,从空出假”这时候再跟人家借东西。但这时候你借不是执着,是大悲的愿力“借假修真”假借因缘积功累德广度众生。所以我们修行是怎样呢?先还再借,先把东西还给人家,先回到你的清淨本性,然后再重新出发,一定要这样子,否则你一被纠缠不清,你很难解脱出来。所以为什麽先求不变,“无不还归此法界”然后再求随缘,“无不从此法界流”,是这样的次第。先把借来的东西还给人家,还到无可还的时候,再从那个地方再出来,这时候再重新借一次,但是心态完全不一样,你照样吃饭、照样睡觉,你照样拜佛,但是你所做的功德都是跟无上菩提相应。(这课程很重要,诸位好好体会。)

  ◎12m021m    讲义第四十三面(十番显见第六科)

  癸六、约周徧显见性非物

  ○98我们相信佛法以后,我们就开始从事佛法的修学,在整个修学当中有二种力量来改变我们:一个是能念的心,心力不可思议;一个是所念的法,法门不可思议。

  从修学的道次第来说,我们刚开始是先注重法门的力量,以法门来转变我们的心。所以刚开始我们透过拜忏、诵经、念佛、持咒,透过这些法门法力不可思议,来灭除我们的罪障,来栽培我们的善根。所以我们刚开始心跟法接触的时候,我们的心是没什麽力量的,由法来引导我们,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安乐道」;会从生命当中产生安乐的果报,因为它帮我们消业障,增长我们的福报,所以会从痛苦转成安乐。

  慢慢的慢慢的我们开始修习大乘经典《愣严经、法华经》,我们除在做功课的时候安住法门以外,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会生起一种微密的智慧观照,起心动念我们开始观照我们的念头,什麽是真实的?什麽是虚妄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从这个地方开始去返妄归真。所以到第二个阶段我们开始用心灵的力量来主导法门,以心力来主导法力。因为这时候他在做功课以外多了一分的观照力。

  过去佛学院有一个老和尚叫达空长老,他有一天跟信徒聊天的时候,信徒跟老和尚开玩笑说:「师父!还是你们出家好,你们出家众都很清閒的,我们一天要忙东忙西的。」

  老和尚说:「出家比在家还忙,你们在家的工作八个小时就没事了,平常我的日常生活,我的念头遇境逢缘,起心动念,我每一个都要观照我的念头,非常忙碌的。“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徧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念头都是要观照自己的念头。」

  所以当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开始生起微密观照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进入《首愣严王三昧》,而不只在作功课的时候。离开了佛堂,你日常生活当中,在六根门头你开始要生起观照,什麽是真心,什麽是妄心?开始弃生灭守真常。

  这时我们在修学佛法就不只是安乐而已,开始趋向于解脱道,开始在对治生死的业力了,因为你念头开始改变了,你的生命开始变化。当然我们今天微密念头要生起观照之前,必须要有大乘的正见,你要了解是你什麽真实的本来面目,什麽是我们真实的心性。

  本经当中对于我们真实的心性提出二个重点:一、它具足不变性,整个外境的因缘变化当中,我们的心产生喜怒哀乐的变化,但是那个不变的是谁?它不随外境的因缘而变化的,这种离相清淨的一个体性。二、它有随缘的作用,它不但是有它的不变性,它随顺迷悟的因缘能够显现十法界的因果,有这种妙用。

  当我们开始了解不变跟随缘,随缘跟不变的观念的时候,我们的日常生活就能够真实的生起《首愣严王三昧》,就能够销我亿劫颠倒想,乃至于成就诸佛的功德。

  这一科是十番显见的第六科,前面的五番,基本上佛陀在发明真性的时候,都是偏重在不变这一部份观念,第六科以后佛陀开始讲到随缘的部分,佛陀对真性的开显,可以说越来越详细。这一科相当的重要,佛陀开始讲到随缘的作用。

  癸六、约周徧显见性非物

  “周徧”指的是见性的体性是圆满周徧的,它是徧一切的过去现在未来,徧一切十法界的因缘,从一个周徧圆满的角度来开显见性它不是一个外在的物质。那麽这物质它有二种特色:第一、它有一定的形象,它是固定的,譬如桌子它就不能变成椅子,椅子它就不可能变成抚尺,物质它是有一定的形状。第二、物质它没有明了分别的功能。身为一个真实的心性,它是没有固定的形象,因为它有随缘的作用,而且它有明了性,所以心性它不是一个物质。

  这一科对整个修学是有重要的概念。

  (分二:子一、示无差别义。子二、示无大小义)从无差别跟无大小来证明所谓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它就是我们本来的心性,不是一个外在的物质。

  子一、示无差别义。(分二:丑一、问。丑二、答)

  无差别简单的说就是见性的体是没有差别的,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不同外在的物质它有大小的种种差别,从无差别当中来开显我们真如的体它是心法不是物质。

  丑一、问。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阿难尊者提出一个疑问说:「佛陀经过前面的开示,我终于了解到这个见性在一切因缘变化当中它是无所归还的。佛陀在前面讲到我们这一念心在遇到因缘的时候,会产生快乐,会产生痛苦,这快乐痛苦的感受是因缘而生,所以它都是必须要归还给因缘。但是身为见性,它的清淨本性是无所归还的。但这时候的无所归还阿难尊者还不敢直下承当,他说即便它是无所归还的,但我怎麽知道它就是我本来具足的一个真实心性?」

  蕅益大师说:「阿难尊者这时候已经了解到真性一种随缘不变之体,但是他对这随缘不变之体,他认为在我们心中以外,有一个昭昭灵灵的物质,这个物质它就是一个随缘不变之体。换句话说,阿难尊者他对这个心性,这随缘不变之体,他不敢直下承当的;他认为这东西跟我没有直接的关係,它是离相清淨的,我的心本来就生灭变化的,他对整个心性的本体还是无法去承认、去认同这个就是我的本来面目。所以他说:云何得知是我真性?怎麽能够知道它就是我真实的心性呢?」这时阿难尊者对心性的确是不敢承担的,我们看佛陀怎麽来开导这个问题。

  丑二、答(分三:寅一、约迷悟明无差而差。寅二、约自他明差而无差。

  寅三、正示见性非物)

  寅一、约迷悟明无差而差。约着迷悟来说明见性是无差而差,这一段正式显现见性有随缘作用。它的体是无差别的,是清淨本然的,但是它的作用会因为众生迷悟的差别而产生大小不同的作用。从这地方来证明心性它不是一个物质,真如不是一个物质。

  身为一个见性,它的体前面讲过是随缘不变的,既然它身为不变化,它就在整个十法界你造善造恶当中,它是不能变的,但是它的作用就有变化,以迷悟的不同它有所变化。这麽一个清淨的的本性它在声闻因缘当中,它的表现是怎麽样?

  声闻之见    佛告阿难:「吾今问汝,今汝未得无漏清淨,承佛神力,见于初禅得无障碍;而阿那律见阎浮提,如观掌中菴摩罗果。

  佛告阿难:「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你现在还没证得清淨无漏的果位(阿难尊者这时候视同凡夫,连初果都没有证得,所以他是个有漏位。)但是你能够承蒙佛陀的神通加持,你的眼根产生见的功能,可以看到初禅天,在初禅的境界当中的种种物质,都能够了了分明而无所障碍。这是阿难尊者凡夫的一个见的功能,在佛的加持力中能够见到初禅的种种诸物。而一个阿罗汉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天眼第一的尊者,他的天眼现前的时候能看到南阎浮提(一个世界,佛法的意思就是中间一个须弥山,左右有四大部洲,南瞻部洲就是南阎浮提,我们住在南瞻部洲),就好像看到手掌当中的菴摩罗果(有人说像一个小桃子一样)。」

  阿那律尊者他的见的功能,能够看整个南阎浮提,就像看手掌中的小桃子那麽样的清楚。声闻人他的特色,他是我空法有,他还有一些法执的,但他我空的智慧是现前的,所以它的见比凡夫还好。

  菩萨之见    诸菩萨等,见百千界。

  菩萨的心他有我空的智慧还有法空的观照,他能够分证二空真如理,所以这种法身菩萨,他能够见到百千的世界。

  这地方的意思是说:你是一个初地菩萨,你是见到一百个世界,在一百个世界作佛;你是二地菩萨,见到一千个世界,在一千个世界作佛,地地以十倍的速度而增长。为什麽呢?因为菩萨的迷惑比声闻人已经降低了,他不但是证得我空还有法空。

  如来之见    十方如来,穷尽微尘清淨国土,无所不瞩。瞩=见

  佛陀的见性在他的心中所表现的功能,他能够穷尽,就像微尘这麽多的十方无边的清淨国土无所不见。

  佛陀对于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金刚经》说佛陀对于众生的起心动念…。你看众生有多少,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海上…等等的众生,每一个众生的起心动念,佛陀同时能够了了分明,佛陀的见到这种境界,他是无所不见无所不知。

  凡夫之见    众生洞视,不过分寸。洞视=尽我们最大的力量

  凡夫的见的功能,尽我们最大的力量,我们顶多也只能看到分寸的距离,换句话说,我们隔一道牆,我们就看不到了。

  这段经文佛陀所要表达到底是什麽?佛陀的意思是说: ○99同样一个「见性」,见性是每一个人都相同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但是把它放在不同的心中,它产生的效果功能就不一样。见性把它放在凡夫的心中,凡夫的执着很重,我们的功能就表现不出来;把它放在阿罗汉的心中,就看到南阎浮提;把它放在菩萨的心中,看到百千个世界;见性把它放在佛的心中,就看到无量国土。」

  这就表示见性它的作用,是有随缘的作用,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它有变化的作用。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知道,见性不是一个固定的物质,它不是一个物质,物质是不能够有太多的功能相状的变化、不可以。物质的特色叫作“执碍”它有固定的质量,它产生一定的障碍:你放的桌子你就不能放椅子,它有一定的执碍。

  但是你看我们的内心,见闻觉知,的功能是随着我们修学它不断的变化。你看!同样是一个凡夫,你看智者大师,智者大师在修《法华三昧》之前,他的见的功能跟我们一样,看到我们这种日常生活的见。但是智者大师他在修《法华三昧》的时候,跟《法华三昧》相应的时候,成就“旋陀罗尼”之时,他那时候在定中看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在法华会上,灵山会上说法的状态,他看到自己在座,他的老师慧思禅师也在座,也就是说他的见功能能够追溯到二千年五百年前的现象。

  诸位要知道禅定是现量境,这不是妄想哦!禅定的境永远是现量境,都是真实的,禅定不可能起颠倒。

  什麽是现量境?它是什麽境就是什麽境,没有个人的分别。

  虚云老和尚的年谱讲到说:虚云老和尚在禅堂,有一天功夫相应的时候,他能够看到隔好几间寮房他们在讲什麽话清清楚楚;后来他继续用功,他有一天看到(那时二次大战快要结束了)美国的飞机,丢下二颗原子弹把广岛跟长崎炸得…那爆炸的相状像香菰一样。在那时候原子弹还没炸下去,换句话说他看到了未来,众生的业力成熟他看到了未来。

  我们只是看到现在,但是禅定的人可以看到现在看到未来,那这是怎麽解释呢?  蕅益大师对这件事情,他在《成唯识论、观心法要》作一个注解他说:「他说其实我们见的功能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

  「十世古今」就是现在过去未来,生命没有所谓的过去,也没有所谓的现在,也没有所谓的未来,都是当念、当念、当念,我们的执着区隔过去,也区隔了未来。所以当我们的心慢慢的慢慢的摄用归体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功能会慢慢显现,慢慢显现…,就能够突破时空。

  从这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同样一个见性表现在整个十法界众生的心中,因为迷悟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所以我们知道见性它不是一个物质,而是一个有明了性的心法。

  前面是约着随缘的作用,来开显见性的明了作用。

  寅二、约自他明差而无差。

  “自”是阿难尊者能见的见性;“他”是阿难尊者所见的种种诸物。从自他当中来说明见性是差而无差。什麽差呢?所见的万物是差别的,所见的物质是千差万别;但是能见的见性是没有差别的,是同一个见性。这地方发明不变的体性。

  这地方先说明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产生能所,现在讲所见这一部份。

  示所见物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徧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种种形像,无非前尘分别留碍。  留碍=物质的自体

  阿难!姑且我佛陀与你阿难尊者,我们二个现在共同的来观察四天王所住的宫殿(我们一个小世界的须弥山半山腰地方。)。阿难尊者因为佛陀的神通加持就能够看到四天王的宫殿,在宫殿的整个中间(“中间”下至大地,上至于四天王;上到达须弥天的山腰,下至大地)你可以普徧的见到水(水中的鱼虾…)、陆(陆地的牛羊“)”、空(空中的飞鸟…),三种动物的活动。在整个大地跟四天王宫中间,你看到万物活动的状态,乃至于你可以在虚空当中看到昏明的种种体性相状:“昏”太阳照不到的地方,譬如被山或树所遮盖阴暗的地方,跟太阳照得到光明的地方的种种差别。这以下种种虚空的差别跟动物的差别,这个都是前尘,都是你所见的种种的尘境差别的体性,这都是整个万物差别的自体。

  当我们依止见性产生见分去分别万物的时候,外在的物质世界是千差万别的,没有一个是完全相同的。

  就中拣择    汝应于此分别自他,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是物象?

  佛陀希望阿难尊者从能见跟所见当中做一个拣别,你应该从这当中来分别自他。阿难尊者他现在搞不清楚,什麽是我自己的东西,什麽是别人的东西,他现在还不认为见性是他本来的东西,所以佛陀必须从自他的“自”是能见的自性,“他” 是所见的万物,从自他当中加以分别。你要从能见跟所见当中,来分别什麽是你能见的自己的自体,什麽是你外在因缘的变化,你要分清楚,你不能含煳笼统的。

  物见之别  以下佛陀正式的从一个能见所见当中,分别什麽是阿难尊者你自己的本来面目,什麽是外在的一个暂时的变化因缘,把自他分清楚。

  是物非见   阿难!极汝见源,从日月宫,是物非汝;至七金山,周徧谛观,虽种种光,亦物非汝;渐渐更观,云腾鸟飞,风动尘起,树木山川,草芥人畜,咸物非汝。

  阿难!你现在穷尽你能见的功能,从日月宫(也是在须弥山的半山腰,他跟四天王宫是齐的,在四天王宫的附近有日宫跟月宫(太阳跟月亮)),你所见到的太阳跟月亮,都是所见的物质,这就不是你阿难的本性,这个是外在的物质;乃至于到七金山(须弥山旁边有一重的香水海,然后有一重的七金山,再一重的香水海,在一重的七金山,如是乃至于到了七重。七金山所住的众生他的福德比天还小,比人间还大,他的宫殿都是宝物所成,他的福报比天还差一点),你现在站在须弥山的半山腰,你往下看到七金山,你能够周徧详细的观察到,七金山所住的宫殿,有种种宝物的光明,这种宫殿的光明也都是物质,也不是你的本性。你渐渐的由上而下再观下去,你看到了白云的飞腾,鸟类的飞行,看到了风吹树动,乃至于尘土扬起,你看了树木山川,乃至于草(比较大棵的叫草)芥(比较小像蔬菜的叫芥)人畜,整个植物乃至于人类,种种的畜牲动植物,你往须弥山的半山腰看下去,这些种种的万物都是属于物质,这都跟你阿难尊者没有关係,那都是生灭变化的物体。这地方佛陀将所见的物质标出来,以下是能见。

  是见非物   阿难!是诸近远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淨所曯。则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100佛陀跟阿难尊者说:阿难!这些远近种种物质的体性是有种种差别,但是你能见的见分,这种见精是同一个见精它清清楚楚所看到的;也就是说这麽多所见的物质是由很多差别的,但是你能见的见分是同一个见分。身为一个见分是一个精纯光明的自体,这就是你阿难本具的见性,你还不敢承当!

  这一科其实佛陀所要表达的是,我们这一念心去攀缘六尘的时候,因为时间久了攀缘久了,我们这一念心已经被六尘同化了,被物质物化了,我们已经搞不清楚,什麽是我的本来面目,什麽是外在的物质、搞不清楚。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就跟阿难尊者一样,认为见性是个物质,因为他的心已经被物化了。

  倓虚老和尚他在讲《愣严经》的时候,在期中考出一个题目,他说:「你一个出家众,你除了上殿,平常作功课以外,你还怎麽用功?你除了上殿拜佛、诵经作功课以外,那麽日常生活你要怎麽用功?」后来老和尚给的答桉就是八个字:「迥脱根尘,灵光独耀。」

  我们平常生活是用这个心来主导我们的行为行动,但是心的活动它要依止根,有一个所依的根,然后它要有一个所缘的尘。所以你一旦心一动,一定有根有尘,但是他这地方的「迥脱根尘」不是你拒绝了根尘,你拒绝了根尘,你的心就不能产生作用,而是你要在根尘的因缘当中,你要能够见相离相;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要知道,什麽是你的本来面目,什麽是你的清淨本性,什麽只是你一个外在暂时的因缘,你要分清楚。能见的心所见的物,什麽是你自己的本来面目,什麽是一个外在假借的因缘,你要很清楚!所以你在整个因缘的根尘当中活动,你要保持「不迷、不取、不动」,这叫「迥脱根尘,灵光独耀。」。 你随时要知道什麽是你清淨的本性。

  〔禅宗〕在打禅七的时候,有些人眼睛乱看,纠察师过去就“啪”就打下去,看什麽看,哪一块砖块是你的?

  我们现在所生活的物质都是暂时在生命当中借用的,我们一个生命出生以后,我们假借父母的因缘,假借这个身体,然后用这身体来假借佛法拜佛、念佛,我们假借很多因缘来积功累德,但是等到死亡的时候,这些东西全部要归还,我们空空的来也空空的走,那麽到底什麽是我们真实的东西,这个你要去参一参!

  我们现在因为我们搞得煳里煳涂,什麽是自己的心性,什麽是假借的因缘;因为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心有所住;我心住在某一个人身上、某一件事身上,你就忘失你的本性。「心有所住,即是非住」,就像阿难尊者一样,我们心经常向外攀缘,我们已经搞不清楚什麽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的心已经被物化了。

  这时佛陀说你要釐清,你这明了的心性假借父母    ,而产生一期的生命,假借五蕴的身心让你来拜佛、念佛、持咒、诵经,成就种种的资粮。但是你要分清楚这麽多因缘变化都不是你的本性,那跟你没关係,那是假借的。

  事实上你那「精纯妙明」的心性只有一个,那个你要找出来,你要从那个地方直下承当。我们在修《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你的明了的心要:「念念照常理」,你的念头就是要观照你的清淨本性。刚开始先把它釐清,什麽是你自己的东西,什麽是外在的东西,你先把它分开;把一切能见所见当中,还它的本来面目。套一句倓虚老和尚说的话:「迥脱根尘,灵光独耀。」就是这个目的。

  这地方佛陀已经把整个消息透漏出来,你要在日常生活穿衣吃饭的时候,把你的本性找出来,也就是说它随时存在的。海公常讲一句话,他说:「见性是一个很平常的东西,不是一个很深妙的东西,只是我们穿衣吃饭当面错过而已。」海公常讲,日常生活就现前了,只是我们当面错过。我们的心住在物质上,结果被物质所转而失去本性,因小失大。我们追求一个暂时的因缘,而失去一个永恆的东西,你现在要把它看清楚。这就是所谓从自他当中,你从你自己的见性跟所见的万物当中,把差跟无差的概念弄清楚。

  寅三、正示见性非物   佛陀说:「我前面所说的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见性,它绝对不是一个物质,它正是你阿难尊者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就是你自己的心性你应该承当的,它不是一个物质。」

  转难破可见   若见是物,则汝亦可见吾之见。

  若同见者名为见吾。

  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

  「转难破可见」从阿难尊者的转计问难当中,来破除见性是可见的。为什麽佛陀要强调见性是不可见的?因为只有物质才可以见到,因为阿难尊者他执着我的见性就是一个物质。身为物质它必须有固定的形状,因为他是个执碍的东西;但事实上见性是不可以见的,所以它不是物质,它没有固定的形象。

  假若能见的见性是一个物质,那麽物质是有形象哦?那麽你阿难尊者,就可以见到我的见性。喔!因为它是个物质。如果身为见性它是固定形象的物质,那麽你阿难尊者可以看到我的见性,我佛陀也可以看到你阿难的见性,应该是这样子。如果假设见性是物质的话是这样子。

  阿难尊者下面就转计。若同见者名为见吾。阿难尊者说:「我可以看到你的见性啊,怎麽不可以?」

  什麽是“同见” 呢?譬如说我们共同看一个东西,如我看花你们也看花。

  这时阿难尊者就说:「佛陀你看花的时候我也看花,那我就看到你的见性啦!因为你看到花我也看花,所以我们同时看花,这时候我就看到你的见性了。」假设你阿难尊者你执着“同见”一个物质,就个就是见到我的见性。

  这时佛陀就问阿难说:「当我不见的时候,我把见性抽出来不见这个花,我们不要同时见一个东西;我现在不看这个花,你自己看花我不看,那你应该要能够知道我的见性在哪裡;当我不见这个花的时候,不见这物质的时候,那你为何不能见到我的见性呢?事实上见不到,因为我不看花的时候你看花,那我的见性在哪裡你就见不到了。」

  从这个地方我们得到一个结论,见性是不可以见的。你看!你看到这个人的形状,但是你看不到它的见性,它不是个物质。

  双证见非物   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

  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物?

  「双证」从二个方面来证明见性不是物质:第一从见,第二从不见。

  (见)佛陀说:「我不见物质的时候你就见不到了,假设你执着说,诶!佛陀!你不见花的时候,我也见得到你的见性,不是见不到的。你阿难尊者可以见到我不见物质的时候的见性在哪裡,那个地方有问题;自然非彼不见之相。那你所见到的不是真正我见性的相状。为什麽?因为这讲堂当中有很多人,有你阿难尊者,有很多的大阿罗汉,有波斯匿王…等等,不是你阿难尊者一个讲就算了。你说我们两个同样见到花,你看到我的见性,我不见花的时候你也见得到,为什麽别人看不到只有你见得到呢?所以你所谓的见到我不见的时候,其实那不是我真正不见的相状,不是我见性的相状,因为别人看不到嘛!只有你阿难看得到,那这是你错误的执着,所以见是不合理的。」

  (不见)假若我的见性你是见不到,你见不到我不见的时候,见性在哪裡你见不到,那麽可见,见性它不是一个外在的物质;不是外在的物质,那麽它不是你阿难尊者本来具足的见性,那是什麽?你为什麽不敢承当呢?

  这地方是说:你见不到我的见性在哪裡,那表示见性是不可以见的,不可以见的表示它不是物质,它不是物质就是心法,是一个有明了性的心法,这是你阿难尊者当下现前的一念心性,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你为什麽不敢承当呢?

  这地方有责难的意思。

  反辩物非见   又则汝今见物之时,汝既见物,物亦见汝,体性纷杂,则               汝与我,并诸世间不成安立。

  阿难!若汝见时,是汝非我。见性周徧,非汝而谁?

  「反辩」用相反的方式来论辩,假设物质是能见的话,那这地方就有问题了。

  你依止你的见性见到物质的时候(物质是没有明了性的),假设你说物质也有明了性。你说佛陀你刚刚说见性是一个有明了性的东西,那麽有明了性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我啊!可能物质也有明了性阿!

  (佛陀破斥)佛陀说:「你用见性见到物质的时候,那麽假设物质也有明了性,那你见到物质,物质也见到你,这样子有情无情的体性变成非常的杂乱,有情是有明了性的,无情是无明了性的,这样体性就杂乱。那麽你阿难尊者跟我佛陀还有世间一切的法,这种个体就不能安立,就坏世间相,破坏世间的安立……未完」

  ◎12m022   讲义第四十五面

  寅三、正示见性非物

  101我们一期的生命在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是有能所的,一个是能念的心,一个是所缘的物。我们这一念心习惯性以攀缘心,所以跟物质接触的时候,就对这物质有所住,这个心就住在物质上面,住久了以后我们已经忘了我是谁,我们的心开始被物化了,被物质同化了,变成一个固定模式的自我意识。

  所以佛陀在讲见性,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时候,我们很难承当,这个跟我们没有关係,我不是这个样子。因为我们的思考变成固定化,我们的思想变成固定化,行为已经变成固定化,已经被物质同化了,因为只有物质才有固定形式。

  我们因为被物质同化以后,我们失去佛陀广大的功能,就像大海失去了变成一个小水泡;追根究底就是我们心中被物化以后那个执取要把它破掉。所以佛陀要告诉我们,“见性”不是一个固定模式的物质,其实我们可以去产生更大功能的,因为它有随缘义,随缘的作用。

  前面的二科都是说明见性不是物质,这一科是反证物质不是见性,身为一个物质它没有明了性;前面是证明见性不是物质,这地方是证明物质不是见性,当然佛陀都是用相反的方式。什麽是相反呢?先假设物质是见性,假设物质是能见。

  假设物质是有明了性的,那会有什麽问题呢?物质是有明了性的,那你现在看到桌子的时候,桌子也看到了你。汝既见物,物亦见汝。那这样子能所的体性,有情无情的体性产生了杂乱。因为你能见的是有明了性,所见的物是没有明了性的,那这样子谁是能谁是所,谁是主动,谁是被动的配合?完全杂乱。进一步来说:你阿难尊者的个体跟我佛陀的个体,乃至于世间一切有情无情的相状,这种世间相完全被破坏的,都不能安立了!所以说物质是有明了性这是不合理的、非常不合理。所以阿难你应该知道,假若你依止见性,见到一切物质的时候,这样的见性就是你自己的见性,你的见性是周徧法界的,而俱足万德万能的,这个不是你本来具足的见性,那麽是谁呢?你还不敢承当。

  诃责莫自疑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云何”这个云何有诃责的意思。为什麽你到现在对于你的本来面目,对于你父母未生之前你真实的心性,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随缘显现无量功德的这种见性,你还产生怀疑,如此的见性你还不敢直下承当(性汝不真),你还期望我来为你证实,为什麽还需要这样子呢?为什麽还期望我来外你求证呢?这就是你踏踏实实的现性,你还不敢承当,还要我来跟你开示,还要我来为你作证明!

  102我们已经失去本来面目太久了,我们离开我们的本性,就像乞丐离开大富长者家太久了,流浪太久自己已经被乞丐化了,乞丐做久变乞丐化。我们在这一念心依止攀缘心,攀缘色身香味触六尘的境界,攀缘久了之后已经被物化了,被物质同化了。所以我们听到一个随缘不变、清淨本然、周徧法界,随缘显现妙用的这样的一个即空、即假、即中的心性,这是你本来的东西,你反而不敢承当,而不是你的东西你抓着不放,变成这个样子。

  物质同化不是只有在家居士,你有时候学佛都会被物质同化,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六祖坛经》有一个叫法达法师,法达法师他用功,他去见六祖大师,跟六祖大师顶礼的时候,头没有全着地。

  当然六祖大师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心中一定有一个东西,物在障碍你,你已经被物化了。法达法师:「对啊!我的心中有一个东西。」六祖问:「什麽东西?你可不可以把它讲出来。」他说:「我诵法华经,诵三千部。」(这是非常不容易啊!一部《法华经》二十八品将近七万个字,正常速度差不多要六至七小时,假设你一天诵一部,你要诵八九年才能够诵三千部。)你诵《法华经》三千部后,我们诵《法华经》把《法华经》当作自体,我们的心就住在《法华经》,然后被《法华经》同化了,把《法华经》的法放在心中。就是我法二执,我们以这个当自我意识。 )

  这时六祖大师就破他说:「你要知道佛陀讲《法华经》的目的,是假借《法华经》的经文让你能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让你悟入本性不是要你执着《法华经》的经文,你执着三千部。」

  他这样的诵《法华经》变成人天福报,他的心被《法华经》所转,心迷《法华》转,他的心跟着《法华经》走,他一直执着他诵《法华经》三千部,一直把这个法放在心中,结果失去他的清淨的本性。六祖大师破斥他以后,他当下开悟,他讲一个偈颂说:

  「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原是法中王。」

  他诵经三千部,他一直执着《法华经》的经文,一直执着《法华经》的功德,把这功德当作自我,结果他的心放弃世俗的东西而执着《法华经》,已经被《法华经》物质化了、固定化了。他说还好遇到六祖大师,诵经三千部“曹溪一句亡”你一句话就把我破了。「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我如果不能了解佛陀出世的本怀,就是要我们透过经文明心见性,我还以为诵《法华经》这就是一个功德;假设我不能明白佛陀出世的本怀,我不能解脱生死,诵《法华经》变成:第一个成就大的福报力、第二成就未来得度的善根,如此而已。因为被《法华经》物质化、固定化!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在三界火宅这一念妄想的心,就是佛陀所证,众生本具的清淨本性。

  佛陀一再的告诉我们,物质是固定的形状是没有明了性的,我们的见性是有明了性了,它绝对不是物质,它是一个心法。我们因为在物质上执着太久,所以已经被物质同化的,这个时候佛陀希望能够透过种种的证明,把我们的本性恢复起来。

  子二、示无大小义 (分二:丑一、疑问。丑二、答释)

  佛陀都在证明一件事情,就是见性不是物质的这个观念。那麽物质是有大小的,你看桌子比椅子大,椅子比抚尺大,既然是有形状,它就会产生大小的对立。但是见性,身为一个我们众生本俱、诸佛所证的本来面目,它没有所谓大小的差别。

  丑一、疑问。阿难尊者的疑问,他提出二个大跟小见的功能。

  双举两见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必我非馀。我与如来,观四天王胜藏宝殿,居日月宫,此见周圆,徧娑婆国;退归精舍,祇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ㄓㄢ)薝(ㄓㄢ)庑(ㄨ)。」   庑(ㄨ)=走廊

  阿难白告佛说:「世尊!假设正如佛陀所宣说的,见性是周徧圆满的,它就是我当下一念心性,就是我的本来面目,叫我不要怀疑要我直下承当,而不是其它的物质,但是我心中还是有疑问,我不敢承当。为什麽呢?(广大功能)譬如说我阿难跟如来在一起的时候,承蒙佛陀加持的原故,我见性的功能能够普观整个四天王殊胜宝藏所成的宫殿,乃至我安居在日月宫的时候,我的见性也能够周徧圆满,徧照整个四大洲的南瞻部洲的娑婆国土;你看我的见是这麽样的广大,看到四天王殿,看到日月宫,看到整个南瞻部洲。但是这地方有一个问题,当我退归到祇桓精舍的时候,我现在跟佛陀回到精舍,我见的功能只看到僧伽蓝(大众僧所居住的处所),乃至于我回到清心讲堂(说法的地方叫清心,佛陀的法门能够淨化众生的妄想),我只见到屋簷跟走廊。」

  阿难尊者的疑问就是,我的见性怎麽会有这二种功能呢,一个是广大的功能,看到四天王殿,回到精舍以后只看到讲堂左右的屋簷跟走廊。

  陈述疑问

  疑见不定   世尊!此见如是,其体本来周徧一界,今在室中,唯满一室。

  世尊!如是的见性,它的体性是本来周徧的。当我在四天王殿的时候,我是周徧看到整个娑婆世界,现在回到讲堂的房间,只看到讲堂当中的整个环境。(这地方有大小不定的变化)

  疑见有碍   为复此见缩大为小?为当牆宇夹令断绝?

  这地方的道理到底是见性缩大为小?(我本来的见性在四天王殿是很大,回到讲堂以后缩小?)还是因为牆壁的关係,把我的见性夹断了,让我的见性断掉了?

  总结请示   我今不知斯义所在,愿垂弘慈,为我敷演!」

  我现在不知道这个见性由大变小的功能道理所在,希望佛陀的慈悲,为我开示这个道理。

  这地方问题点,阿难尊者它提出二个疑问:一、大小不定,见性是不是不定的,这体性是不是突然间变大,突然间变小。二、牆壁的障碍,它的体性是不是会被牆壁所夹断。为什麽我回到娑婆世界的讲堂的时候,一个牆壁就把我障碍住了,是不是我的见性会被牆壁所障碍住。这问题点也就是说阿难尊者还是质疑,这见性是个物质。

  103「见性」它的本质是不变跟随缘,这二个是同时的,恆不变、恆随缘,恆随缘、恆不变,所以我们叫,即空、即假、即中,是同时的。

  外道提出神我的思想,外道的神我是一个固定的东西,它不能随缘,神我创造万物。但是他们的神我不能跟万物打成一片,不能恆常不变、恆常随缘,即体不变、即体随缘不可以的,它不能这样子。所以外道的体跟用是二分法,能主宰的神我跟所变现的万物二个是独立的个体,是二分法。

  大乘佛法提出“见性” 恆常不变而恆常随缘,恆常随缘又恆常不变,它体用是同时的,它是不二的法门,它决定不是一个固定模式的物质。

  这地方阿难尊者是把见性的体跟用把它区隔。其实体性是周徧,作用才是随缘,他在这个地方产生疑惑,他以为体性好像变大变小,好像有障碍,其实这是作用的关係。阿难尊者这时候对见性的体用产生区隔的疑惑

  丑二、答释  (分二:寅一、破执。寅二、会通)

  先破除他的执着,然后再会通到道理上。

  寅一、破执。

  总示纲要    佛告阿难:「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不应说言见有舒缩。」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一切世间我们所见的物质有大小的差别,譬如桌子比较大椅子比较小;有内外的差别,如房子之内牆壁以外,乃至于种种的事业;“事”是物的本质,“业”是物的作用,整个森罗万象,这些都是属于前尘(所见之境)。身为你一个本来面目,一个能见的见性,你不应该说你的见性有大小、内外的差别,不应该这样讲,因为见性本身是周徧法界的。

  先把见性的体标出来,佛陀先讲随缘不变之体,再讲不变随缘之用。

  举喻详释    譬如方器,中见方空。

  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

  若定方者,别安圆器,空应不圆;若不定者,在方器中,应无方空。

  汝言不知斯义所在,义性如是,云何为在?

  佛陀用虚空跟器具来做一个比较,虚空是比喻见性广大之不变之体,器具指的是我们迷悟不同所产生的作用。

  佛陀说:在广大的虚空当中,现在你把它放一个方形的器具,你就看到一个方形的虚空出现了。那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这个四方的器具,它所显现这种四方形虚空的形状,它是固定的?还是变化的?  因为有一个方形的器具才出现一个方形的形状的虚空,这个虚空的形状是固定的还是变化的?

  假设这四方形的虚空是固定的,那你把方形的器具拿掉,你换成一个圆形的器具,这时候虚空不应该再变成圆形。那事实上我们把方形的器具拿掉变成圆形的器具,圆形又出现一个圆形的虚空嘛!虚空它有随缘的作用,它不会障碍你的。

  那麽假设它是不决定,它是变化的,那麽在方器当中就不应该出现四方形的虚空。所以说也可以说是不变也可以说是随缘,你说你不知道虚空变大变小的义理所在,其实它的义理就是这样子,它就是有不变性跟随缘性。

  虚空的体是不变的,但是作用它是随缘,你放一个方形的器具,它就出现方形,你放一个圆形的器具它就出现圆形,它就是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义性,哪裡还有变大变小的道理存在呢?没有大小的存在,就是一个不变的体跟随缘的作用如此而已。

  忘尘性徧    阿难!若复欲令入无方圆,但除器方,空体无方,不应说言更除虚空方相所在。

  假设我们想要使令虚空去除它方形圆形的相状,要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你不用去创造一个虚空,你只要把之前放的方形圆形的器具把它去掉,空体自然就出现它广大无边,无方形无圆形的相状;而不是说你还要去除去虚空的方形,除去虚空的圆形;也就是说虚空因为有方形的器具变成方形,有圆形的器具而出现圆形。那你说我现在要恢复虚空的本来面目,要怎麽办呢?你只要把那器具拿掉就好了,你不必去除去虚空当中的形状,因为虚空本来就没有形状。因为方形的器具出现方形,圆形的器具出现圆形,那我是不是要把那方形圆形去掉?不必,你只要把器具拿掉就可以了。

  反难破执    若如汝问,入室之时,缩见令小,仰观日时,汝岂挽见齐于日面?若筑牆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是义不然!

  假设正如你所问的,你说你从四天王殿回到讲堂的时候,见性缩小了,好像衣服缩水了一样,那你这样讲的话,你看到讲堂所以见性就缩小了,那你出去外面那见性是不是扩大了呢?因为你出去外面看到很大的虚空,看到太阳,那你看到太阳你的见性难道是挽见(挽,是绳子把它打结,二条绳子接在一起)?难道说你出去外面看到太阳的时候,是把一段一段的小小的见性把它连起来,然后一段一段的见到你的太阳吗?难道是用连接的方式吗?因为有牆壁的关係,有屋宇的关係,见性就断绝,那麽你穿个小洞见性就延续出去了?其实道理不是这样子!

  见性本身是无形无相,而且它不受障碍的,虽然清淨本然没有形相,但它有随缘,因为迷悟的关係,它随顺众生迷悟的执着,而产生不同的作用,但是它又不失它的本性。  蕅益大师讲一句话说:「狂华乱舞,空体依然。」“狂华乱舞”就是我们的心中有很多的想法,我们无始劫来薰习很多的想法,好像虚空当中产生很多的花到处飞扬,但是它永远不会染污我们的虚空,“空体依然”,只要狂华消失了,空体就恢复了,不是空体当中还有个狂华,不是的!

  蕅益大师说到目前为止,阿难尊者的问题已经整个道出来了,一口道出阿难尊者心中的障碍。蕅益大师说到这个地方阿难尊者他的问题点在哪裡,四个字:「迷己为物!」把自己当作物,自我意识。什麽叫“物”?它是固定模式。

  你要知道阿难尊者的问题在哪裡,在最后佛陀会通的时候,你才知道佛陀他到底要破的是什麽。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跟物质接触久了以后“迷己为物”,忘了我们是谁,被物质同化了。到这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阿难尊者把自己当作物质,所以迷己为物。

  佛陀到这个地方把圆融无碍的道理,见性是个恆常不变,恆常随缘,恆常随缘,恆常不变,虽然是清淨本然,但是它又随缘显现,虽然随缘显现它又清淨本然,这个体用不二的道理,到这个地方佛陀讲完了,最后把这种观念会通到我们修行的止观(这段非常重要)。分二段:先说明凡夫一念的迷惑产生的障碍,第二段佛陀讲到修行止观的方法,一个是病,一个是药。

  因迷成障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

  104身为一个见性,我们前面讲过体性是周徧的,当我们摄用归体的时候,当我们的心把它回归到原点的时候,跟佛陀回归到原点的时候,是一如无二如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

  我们本来的面目的的确确是如此,所以我们的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从体性来说,我们真的所有的恶法是可以断的,所以善法是可以修习的。为什麽?因为我们见性是清淨的,它不是一个物质化的东西,所以我们的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但是这个地方有个问题,当我们一念不觉以后,我们的心态变成「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产生我法二执的一种自我意识。

  「迷己为物」蕅益大师解释这个“己”就是六尘的缘影。把这个自体当作是六尘的缘影。

  什麽是六尘缘影呢?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六尘缘影的固定的形态。

  我们不要讲过去生,就讲今生好了。你说我是谁?你是谁,你就是那一念心嘛,你是谁!心是怎麽来的?为什麽会有心,不是上帝创造的,它是薰习而成,你从小生长在什麽家庭,你受你父母的影响,你父母的一举一动,它会产生你的思考模式。长大以后到学校去受了老师的影响,出了社会受了朋友的影响,你跟什麽人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性,当它受到六尘刺激的时候,会产生一个落谢的影像。

  什麽叫落谢呢?

  你小时后发生过什麽事情,譬如说你喝水喝到中毒或者怎麽样,你对水就产生畏惧。那这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你还会留下一个影像,五尘落谢的影像,这影像对你产生思想上的引导。这就是我们的思考模式,我们已经被物质化了,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点点滴滴生命的经验,对我们产生一定的思考。

  105我过去举过一个例子说,有一个猎人,这个猎人他养了一隻老鹰,以后他要打猎用的,他为了方便把老鹰放在鸡裡面,跟鸡群一起养。那麽老鹰比较大,老鹰就整天就跟着鸡跑来跑去,吃东西的时候在一起,玩的时候也在一起,睡觉也在一起。这老鹰眼睛所看到的都是鸡,耳朵听到的也都是鸡的声音,牠从小到大就当作我就是一隻鸡,我是一隻大的鸡而已。

  其实牠是一隻老鹰,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讲到心性它不变有随缘义(这很可怕),它随顺你的执着它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这老鹰长大以后即便它的肌肉非常的强壮,它的手爪非常有力,它就是飞不起来。为什麽?牠已经被物质化了,牠认为牠是一隻鸡,鸡怎麽能够飞呢?鸡顶多只能跑得比较快一点而已,怎麽能够飞呢!

  后来这个猎人很失望,不管他怎麽训练牠,牠就是飞不起来。猎人实在是太失望了,失望当中又带有瞋心,就把这老鹰放在悬崖边,准备让牠自由落体,想把牠放生。结果他跑到悬崖最高的地方让老鹰自己掉下来的时候。一个人生命遇到危险的时候,它的潜能发挥出来。当老鹰掉到一半的时候,牠展起翅膀飞起来了。

  其实老鹰的功能没有失掉,只是牠一直认为牠做不到,我们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我们自我受限。你看!

  受菩萨戒的时候最怕是什麽?若你有研究菩萨戒,菩萨戒最怕的就是“做不到”,画地自限,这个很严重。在菩萨道裡面你不能说我做不到,你可以说我会慢慢改不能说我做不到,「虚空有尽,我愿无穷」。

  当我们的心开始被物质化以后,我们从一个广大的心性,具足无量德能的心性,变成…,我们流转太久,做众生太久,卑劣太久,所以我们看到佛陀就觉得佛陀跟我是不一样的,您是万德庄严,我是业障凡夫,我永远跟不上你。

  这为什麽呢?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

  我们在行为上不能马上赶上佛陀,但是在认知上,先相信你自己有无量的可能性,你要告诉你自己,你现在的思想…当然「理可顿悟,事要渐修。」很多思想要慢慢调整的,但是你要先相信这一件事情,你现在的妄想不是你本来的面目。你的妄想是因为你的生命当中很多的经验,给你很多错误的讯息,慢慢的累积起来,包括今生,包括前生,你遇到很多人,他告诉你很多观念,告诉你很多邪知邪见,在加上你自己的虚妄分别,产生我法二执,但是你的本性永远没有失掉。就像虚空中你放一个方形的器具,你暂时会看到这方形的虚空,但是器具拿掉,虚空它还是恢复它原来的虚空,这叫作「明心见性」,我们叫作「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为什麽妄想是空?因为它是生灭的因缘诞生的。

  真如本性不是假借因缘而生的,所以它不会假借因缘而灭,它本来具足的。本来具足的东西他是不可破坏的,你没办法破坏它,你造五逆十恶,你还是没办法破坏它的本性。

  这地方的问题在哪裡呢?我们没有破坏,但是变成有破坏?是无坏而坏?

  因为我们迷,把自己物化了,我们自己给自己一个设限,我只能够怎麽样。你看我们烦恼现前的时候,这个东西我们一定要做,因为这个表示自我。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一定要做的、没有这件事情,所有的想法都可以变的。

  我们的问题就是「迷己为物」,把自己物化以后就失掉了我们清淨的本性,然后从今以后,为外在的物质,心中的物(我法二执)所转,所以才会出现大小功能的差别。为什麽阿罗汉有这种功能,菩萨有这种功能?这表示我们的我法二执都没有消除,被物化的关係。

  这一段一切众生,古德注解是包括九法界的众生都在裡面,只是有轻重的差别。那应该怎麽办呢?以下讲修行有三个次第。

  觉悟自在

  106 转物即佛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因地当中要怎麽办呢?第一件事情“转物”。你应该在心中产生一个微密的智慧观照,你不是作功课观照,你经常的起心动念,你要观照「达妄本空,知真本有」,慢慢的捨妄归真,那你就能够慢慢恢复我们原来的本性。

  “转物”用理智来转情感,而不是转那个物质,而是转心中的妄想。佛陀喜欢把妄想讲作物质,因为我们的妄想被物化了,你受了物质的影响(六尘的影响)。但是我们现在用我空法空的智慧,把过去物化的妄想把它转过来。

  体性自在   身心圆明,不动道场。

  果的功德:前面破妄,这是显真,显真的体性。

  我们的身心世界就能够圆满光明,安住在一个寂静不动的道场,这道场就是常寂光淨土。

  佛陀在经典上说,我观一切十方的国土无有寸土可得。〔禅宗〕说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是常寂光的道场。

  妙用自在   于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国土。

  显真以后的妙用:于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国土。当我们真性恢复以后,我们就能达到事事无碍的法界。

  什麽是“事事无碍”?在一个这麽小的东西,最小的东西就是一个毛端,一个眉毛尖端的地方,这小的东西能够含受这麽广大的十方国土,于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国土。我们因为能够产生微密的观照,恢复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的功能才能够慢慢的扩大。

  107我们的一念心“迷己为物”,我们的心被物化以后会产生执着,执着的结果我们会产生错误的概念,就是追求越多越好。你看我们的生命体,我们喜欢得到,我们不喜欢失掉;但是当我们的心越贪越多的时候,我们的功能就慢慢丧失掉、慢慢丧失掉。其实我们的观念不能改变,我们很难解脱的,我们喜欢“得”,你看财物越多越好,东西越多越好,结果我们反而失去更多。你看!圣人修学是“捨”,他越捨越放下,他拥有越多、功能越多,于一毛端,徧能含受十方国土。

  我们从前面的譬喻你可以知道,一个虚空放一个器具,你把这个器具捨掉了就变成一个虚空。  忏公师父对修行提出一个概念, 他说:「我们修行有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的入道法门,就是「学吃亏」。」。

  我们喜欢佔便宜,因为我们希望能够劳力越少收穫越大。结果这种的思考模式,把自己的我法二执更加的坚固更加的物化。其实我们应该学吃亏,学吃亏以后你才能够转变你那已经物化的的东西,慢慢的把它全部都消化掉,恢复你的清淨本性。但这不容易做到,不过在概念上你先承认这个观念是对的,这个是趋向解脱。

  广钦老和尚的开示说:「有一个居士他到承天寺挂单想要出家,这个居士很用功,做任何事都很认真。有一天他跟大众去出坡,回来以后大家把东西一丢就去吃饭了,他也想要去吃饭。后来执事法师说,你先不要吃,你先把这些工具拿去洗一洗,做完再去吃饭。

  他觉得他吃亏了,大家一起做事,回来以后我要去洗。他一气之下就想要走了。老和尚把他叫到寮房裡面来,他说你一走出去,你整个修道的因缘全部都失掉了,变成障道,你要从这个地方学吃亏才对,忍人所不能忍。他念头一转过来,很高兴的去洗一洗,洗完后再去吃饭。后来那个居士他自己想,他那天以后他整个心胸变得非常的开阔,就那个因缘转过来以后,以后遇境逢缘,他觉得烦恼轻薄很多,我以前动不动就起烦恼。」

  但这问题是念头要转不容易,但是你不转你就跟解脱道无缘,你变成修福报。诵经三千部,把它当作一个功德想,这叫作修福报。所以今天我们要把已经物化的我法二执转变,你要开始学吃亏,这是第一步,你要捨才能产生更大的作用,更大的功德。

  12m023   讲义第四十七面

  癸七、约无是非是显见性惟真

  108本经的修学宗旨,它的重点就是在修学《首愣严王三昧》,《首愣严王三昧》具足来说是一个广大的菩萨道。我们讲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整个六度万行都是要跟《首愣严王三昧》相应。

  这样的一个广大的菩萨道《首愣严王三昧》它的下手处,到底在哪裡呢?

  蕅益大师讲出一个重要的关键就是「正念真如」,你先从正念真如下手。

  「正念真如」的意思是首先我们要先了解我们内心的相貌。我们从本经的开示,我们知道我们的内心有二个相貌,一个是真实的心,一个是虚妄的心。所以我们常说我们的心,真中有妄,妄中有真,它是一个真妄的和合体。这种情况就好像一个金矿,一个金矿它本身有黄金,但是它又有很多很多的沙石,沙石当中又有黄金,二个溷在一起。

  所以你说「正念真如」其实主要是你怎麽样把这些沙石慢慢慢慢经过火的锻鍊,把沙石慢慢的消灭,把黄金的部份慢慢显现出来;「正念真如」的道理也是这样,你怎麽透过这种智慧的观照之火来锻鍊你的内心,把虚妄的部分慢慢的减少,把真实的部分慢慢的增长。

  什麽是真实,什麽是虚妄呢?

  譬如我们一天当中,我们一天当中经常有二种声音会干扰我们,会引导我们。有一种声音说我是一个出家众,我要好好的奉持如来的戒法,我每天一定要拜佛、念佛,我一定要弘护正法,续佛慧命;这种声是来自于你内心深处的一种愿力,它是跟我空法空的清淨心相应的一种愿力,这是真实的,它不受外境干扰的。我们另外有一种声音说,我现在很痛苦,我现在很快乐,我喜欢某家的东西,我不喜欢某乙,这就是跟我执法执相应的一种攀缘心,因为这个心基本上是随外境生灭的。

  所以首先我们在心中一定要具足一种判断力,什麽是你心中的主人,什麽只是一时的客人。「正念真如」的意思就是说,其实你不要去管虚妄心,你只要把真实的心慢慢的扩大,虚妄的心就减少,因为真实能够破除虚妄。

  你在修《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修「正念真如」的时候你一定要清楚,你的心是一个真妄的和合体,真实跟虚妄的都同居在你一念心中,怎麽去把它们判断出来,然后不断的加强真实的力量,慢慢消灭虚妄的力量,这个就是《首愣严王三昧》的根本。等到你对心的内心世界掌握得很清楚的时候,,再依止这一念清淨的心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就能够成就诸菩萨的《首愣严》。这是本经修学的宗要。当然,我们今天要去正念真如,那麽什麽是真如?  佛陀以十番的加以开示。

  十番显见第七番

  癸七、约无是非是显见性惟真

  佛陀开显真实的心性,从二个角度:第一、无是,第二、无非是。“无是”显现的是真如的自体,它是离一切相的;也就说在一切的万法当中,我们找不到见性的自体可得,觅心了不可得,显无相的心体,这叫“无是”。“无非是”是显真实心体的作用,也就是说它同时是集一切法,在一切万物当中其实都是我们见性随缘显现的作用。前面的“无是”是显它的不变性,“无非是”是显它随缘的作用。从二个角度相互关係的运用就开显我们的见性,在生命当中是唯一真实的。

  唯一的真实是什麽意思呢?它的大意是说,在你生命当中除了你现前一念心性的真如本性以外,其它的什麽都不存在;也就是说,离开你这一念心性,就无少法可得。其实我们的生命就活在一念心当中,你生命的来,你生命的走,都不离开你现前的一念心性,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是你一念心性所显现的一个暂时的影像如此而已。所以整个生命体,就是一念心性是真实的,其它的都是如梦如幻的,只有真如本性是唯一真实的。

  (分二:子一、疑问。子二、答释)

  子一、疑问。阿难尊者他提出他心中的疑问

  疑身见各异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

  阿难尊者他对色身跟见性,产生一种各别不同的看法。

  阿难白告佛陀说:「世尊!假设你前面说的见分,六根当中的见闻嗅尝觉知的功能,这种功能它的体性,就是我的妙明的真性。而这妙明的真性,它现在分分明明的显现在我的面前。如此说来这见性是我真实的本来面目,那麽我现在有个问题,现在我刹那刹那生灭的五蕴身心,它又是什麽东西呢?

  阿难尊者的意思就是说,五蕴身心跟见性这二个是互相排斥的,这二个到底是什麽关係?一个是生灭变化的,一个是不生不灭的,这二个之间的互动是什麽?阿难尊者提出这个疑情。

  惧堕于过失   而今身心分别有实,彼见无别分办我身。

  若实我心,令我今见,见性实我,而身非我。

  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

  这时阿难尊者从前面的疑问,心中产生一种忧惧,他感到一种恐怖的感觉,他把他恐怖的感觉讲出来。

  阿难尊者说:我从实际的生活经验当中可以感觉到,我这五蕴的身心的确是有分别的功能。你看我利用我这五蕴的身心,看到佛的三十二相而出家,我利用我的身心世界去奉持如来的戒法,去拜佛去打坐,都是靠我这五蕴身心。那佛陀告诉我,我的本来面目是这一念的,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见性,而这见性,我感觉它根本没有分别的功能,连我的五蕴身心都不能加以分别,何况是宇宙的万法呢?  也就是说,我自己的感觉当中,五蕴身心是有作用的,而见性对我来说,我感觉不出它的作用。

  假设见性是我真实的、本具的,我的本来的心性,那麽请佛陀让我能够清楚的,这个见性令我今见,这见性就必须很清楚的知道,能够看到我阿难尊者的身心世界,它就必须有明了性。如此一来见性是我,而我现前的五蕴身心,反倒不是我了。

  这样子就有一个问题,我心中的恐惧就等同如来前面对我的问难:“物能见我”。前面佛陀说:「一个物质能见到你,那麽这个体性杂乱。」佛陀你说外在的物质见到了我是错的,那麽你现在所说的见性,能够见到我的五蕴身心,就等于一个外在的见性看到我一样囉!

  求如来开示   惟垂大慈,开发未悟!」

  这个道理是如何,希望佛陀慈悲,来开导我心中的迷惑,来解除我心中的忧惧。

  这地方阿难尊者的疑问就是说:他现在把我们的五蕴身心跟见性,将它区隔成二个东西。假设见性是我,那五蕴身心就不是我,假设五蕴身心是我,这个见性就是我,这二个只有一个是对的。

  蕅益大师说:「我们在了解这一科的时候,你要先了解阿难尊者的疑情在哪裡,你才知道后面佛陀的回答,是往哪一个方向走。」蕅益大师说:「阿难尊者自从七处破妄以后,他心中的攀缘心已经被佛陀完全破坏了;从前面的六番显见当中,他把昭昭灵灵的一个物质当作见性而现在它的前面。」从阿难尊者的问题:「今此妙性,现在我前。」这地方一口道出阿难尊者心中的疑情。其实佛陀今天所要回答的,就是回答这句话:「今此妙性,现在我前。」他完全把五蕴身心跟见性做一个区隔,把见性的体跟见性的作用,把它的不变性跟随缘性,把它一刀切成二段:体是我,作用就不是我;作用是我,体就不是我。所以他才会道出这一句话「今此妙性,现在我五蕴身心的前面。」

  你要了解阿难尊者的疑情,你才能够知道佛陀他整个回答的方向。他等于是把我们现前一念心性,体用之间加以区隔。

  子二、答释 (分二:丑一、斫(ㄓㄨㄛ)破是非两途。丑二、会通真性一理)

  先破除对“是”跟对“非”的执着,然后把这二个再会归到一念的心性当中;先破执再显真。

  丑一、斫破是非两途。斫,是砍或者是噼。佛陀先破坏阿难尊者对于“是”跟对于“非”这种双方的执着。“是”阿难尊者执着在一切万物当中,有真实的见性可得,所以他才会说 「今此妙性,现在我前。」 对于见性是可以见的执加以破除。“非”就是在一切万物当中无有见性的作用,这产生断灭的思想,也加以破除。把“是、非”二种邪见都破坏以后才能够会归到正见。

  (分四:寅一、正破是见。寅二、转破非见。寅三、大众茫然。寅四、世尊安慰)

  寅一、正破是见。这地方佛陀是破坏阿难尊者把见性当作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好像有一个杯子,一个桌子,这个叫作见性,它显现在我的眼前一样。这段主要是发明见性的体性它是离相的。

  直斥妄执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

  (总说)佛在讲道理之前,直接的先把正确的观念讲出来。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你前面所提出的问题,你说身为一个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一念心性,它很清楚的现在你五蕴身心的前面,这道理是不真实的。这是你心中的想像,你的执着所产生的一个影像而已,这个跟见性是没有关係,这个道理是不合乎真实的!

  佛陀先破,破了以后以下讲出为什麽见性,是不能够现在你的眼前。

  纵成可指    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

  且今与汝坐祇陀林,徧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恆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陈,是种种相,阴者是林,明者是日,碍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树纤毫,大小虽殊,但有可形,无不指着。

  若必其见现在汝前,汝应以手确实指陈,何者是见?

  佛陀说:「假若正如你所说的,见性它是如实的显见在你阿难尊者的面前,而且你如实的看到见性的相貌。既然见性是可以见,那表示身为一个见精,这种见分是可见的,那它一定要有一个方向跟处所。只要是可以见到的东西,一定有它的方向跟处所,那你应该可以明确的把它的方向跟处所指示出来,什麽是见性,什麽不是见性,如果它真的是现在你的眼前的话。(佛陀道理讲完以后,就讲事实来加以证明。)

  阿难尊者!现在我们二人共同安住在祇桓精舍,祇陀林的讲堂当中来做一个观察:你依止讲堂向外普遍的观察,你看到的树林,再远一点看,看到河水,再远一点看,看到种种修行的殿堂,打坐修止观的殿堂,你再往高处看,看到了日宫月宫,乃至于你再往远处看,看到大讲堂远远相对恆河的流水在那地方流动 (佛陀引导阿难尊者由近到远,由下而上,看到这种种的万物) 。你现在在我的狮子座前,你现在把你的手举起来,你用你的手可以很明确的指出前面的树林、讲堂、河水它们的相状,这个是树木,这个是讲堂,这个是恆河,其实你是可以很明确的用手指出来的。怎麽说呢?你看!阴暗的地方是属树林,光明的地方是属于太阳,障碍的地方是属于楼阁牆壁,通达的地方是属于空旷的处所,乃至于小草大树,乃至于最小的毫毛,它的形状虽然大小有很多的差别,但是只要有它一定的形状,你都可以把它指出来告诉人家,这个是树木,这是河水,这个是讲堂,这个是恆河,不管它多大多小,只要这东西是有相,有相状的东西你一定可以把它指出来。有相状就可以有方向及处所,你就明确的指出它的处所出来。

  佛陀用现实的状态来引导阿难尊者来悟入这个道理。

  即物指陈   阿难当知!若空是见,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汝可微细披(ㄆㄟ)剥(ㄅㄛ)万象,析出精明淨妙见元,指陈示我,同彼诸物,分明无惑!」

  阿难你应当知道!这以上你所指出的东西,你告诉我什麽是见性:你说见性现在你的面前,那现在你面前的到底是什麽?你说虚空是你的见性,若虚空是你的见性,虚空已成为你的见性,那虚空要以什麽来做相貌呢?因为虚空已经变成了见性,那破坏虚空原来的相状了。假设其它的物质是见性,譬如你说这花是见性,那麽花已经变成见性了,那麽花以什麽为相状呢?它变成没有相状了,因为你说它是见性,而见性是无相的,你正好是破坏它的相状。所以你应该在一切的万物当中,加以微细的拣别出在万象当中,哪一个是你精纯光明微妙不可思议的见性,你应该指陈的告诉我,在一切万物当中它能够分别的显现出来,不要有半点的含煳笼统,要分别清楚。你说见性现在你的眼前嘛,既然在你的眼前请你把它指出来,它到底在哪裡?

  这是从现实的环境当中逼迫阿难尊者来加以回光返照。

  正破是见    阿难言:「我今于重阁讲堂,远洎(ㄅㄛ)恆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

  世尊!如佛所说,况我有漏初学声闻,乃至菩萨,亦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

  阿难尊者的疑情在佛陀善巧的逼迫之下,他本来的心是向外攀缘的,看到一个昭昭灵灵光明的见性显在他的面前,佛陀用善巧逼他不得不迴光返照他的内心。

  阿难尊者说:「我现在跟佛陀安住在重阁所成的讲堂,我顺着佛陀的开示,从远处看到了恆河,往上看到日月宫,乃至于在一切万物当中,我都能够指出万象万物的处所,只要是眼睛可以看到的,只要是有相状的万物。但是在这麽多的万物当中,我的确是指不出见性的体性出来。在这麽多万物当中,这是花、这是树、这是讲堂…但是我真的没办法在一切万物当中,指出见性的处所出来。

  世尊!正如你老人家所说,不但是我一个有漏初学凡夫的声闻,乃至于一个证得初地以上的法身菩萨,他也不能够在一切的恆河、树木…这些万事万象当中拣别什麽是见性,什麽不是见性,它根本不能够离开一切万物的自体,而找到另外一个见性的自体。」

  如来印许    佛言:「如是如是。」

  这段经文主要是把见性离相清淨的自体开显出来,见性本身就离相,它能够含受我们一切的生命它不能有相。若见性它变成桌子,它若变成桌子它就不能变成椅子,它不能有相状的,所以你指不出来。

  在古德的注解中这个地方有一个观念,古德的注解说:「阿难尊者的问题点在身心的执着。」你看!他说见性是我,那我身心世界就不是我,那我身心世界算什麽!所以很明显的,阿难尊者在疑情当中它的问题点在“我执”,对个人身心世界的执着。但是佛陀在回答的时候,却没有针对他的身心世界来破,而是举出了树木、恆河、讲堂、日月宫,用万法来破斥他。那麽这道理在哪裡呢?这地方有一层意思,古德说:「阿难尊者是一个菩萨种性,菩萨种性是我执重法执轻,烦恼障重,所知障轻;声闻人刚好相反,声闻人他烦恼障轻,所知障重。所以身为一个菩萨种性,他的我执比较重,佛陀不直接先破他的身心世界,先破他的法执,因为容易破。」意思是说:一切的万法你都找不到见性了,何况你的身心世界你还找得到你的见性吗?不可能。

  见性是不以一切万法为伴侣的,你指不出来的。你看整个《金刚经》就是在找我们的见性,它在哪裡?最后的结果,你要离一切相,《金刚经》最重要就是离一切相,你看到一切东西,你就不能够有执着相,你一执着你就失去了见性,要离一切相。我们看禅宗的祖师公桉,有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有一天五祖大师觉得他年纪大了他想退位,就要弟子把他们的心得呈现出来,这当中有二人提出他的心得报告,一个是神秀大师,神秀大师:「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我们看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可以看得出来神秀大师相当用功,他的内心世界经常用念佛、持咒,来消灭心中的妄想。但是他的盲点在哪裡呢?就在前面二句话:「身似菩提树,心为明镜台。」他身心世界的相还不能忘怀。我们由于过去的业力创造一个身心世界的相,这个本来是如梦如幻的,在一念清淨的心中,它只是一个生命的影像。但是神秀大师对这个影像不能加以忘怀,所以对它的功德产生很大的障碍,同样的拜佛,同样的持咒,但它的效果大打折扣。六祖大师他提出的心得,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看不出六祖大师平常是怎麽修行的,我们看不出来,他到底用不用功,我们也看不出来,但之所以得到祖师位,就是在那句话「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因为他真实的了解见性,他知道见性是无相的。

  我们整个修行的立足点是很重要的,你的根本:「把心带回家」。因为你带着有相的心来修行,你的整个身心世界是一种执着的,你不可能周徧法界的。  这地方佛陀他为什麽要告诉我们,你要找到见性,你一定要离一切相。所以祖师大德说:「当你想找见性的时候,你永远找不到。」为什麽?因为你想找它嘛!你想要去找它你就找不到,你不想找它,它当下就显现,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找它你是攀缘心。

  这地方的“破是见”就是破除我们认为,见性是一个有形状的东西这是错的;见性的本体是离一切相,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它身为一个生命根本的依止处,它不能有相。

  寅二、转破非见。

  这段是辗转破除见性是没有任何的作用,前面佛陀开显的是见性无相离念的心体,佛陀害怕阿难尊者因此产生断灭的思想,所以佛陀就说明其实见性它是离相清淨,但是它有随缘的作用,随顺你业力的因缘显现万法。我们讲「何其自性,本自清淨。」同时要讲一句话:「何其自性,能生万法。」是体用双彰的。这地方是破除“非见”破除我们断灭的思想。

  重述前意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见精,离一切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之中,无是见者。

  这段文是承先启后,把前面的观念再加以重複。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正如你前面所说的道理,的确没有一个见性明确的体性,这个体性能够离开一切万物当中,另外有一个自体可以把它指出来,不可能!你看花就是花,树就是树,没有一个离开花离开树另外有一个见性的自体,你指不出来的。在你所指的万物当中,的确是找不到见性的体性可得,因为它根本就没有相状的,从体来说它没有相状,所以你指不出来是对的。」

  这裡佛陀等于是印证前面的观念。以下佛陀开显见性的另外一相貌,前面讲见性是不变的体性,这地方讲它随缘的作用。

  即物指陈    今复告汝,汝与如来坐祇陀林,更观林苑,迺至日月,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

  佛陀说:我今再告诉你另外一个随缘的道理,前面我告诉你是一个不变的道理,这裡是告诉你见性的另外一个相貌“随缘”。

  你现在跟我如来坐在祇陀林的讲堂当中,我希望你再一次的抬头观看,从讲堂裡面透过门窗看到外面的风景,你看到了树林乃至日月宫,以上的种种万事万物当中形状各个不同,在这麽多的相状当中,你决定不能够把见性的处所指示出来给我看;你现在又可以加以说明,在这麽多树木河水恆河当中,哪一个不是你见性所显现的作用呢?树木、河水乃至于日月宫,哪一个不是你见性所显现的作用呢?

  正破非见    阿难言:「我实徧见此祇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

  何以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见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

  我又思惟,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

  阿难回答说:「我如实照着佛陀的方法抬头仰望,我普遍看到树林当中上至日月,下至大地,我毕竟实在不知道什麽东西不是我见性的显现;也就是说什麽东西都没有离开我的见性。

  为什麽这样讲呢?假设树木不是我见性的显现,那我为什麽看得到树呢?我看得到树,表示树在我的见性显现出来,我才能够去受用这个树。但是如果说树就是见性,哪又以何为树呢?树已经变成见性了,那树的假名假相假用就被破坏了,所以树是见性的显现,但是你不能说树就是见性,它只是它其中一个因缘而已。

  这种道理如是乃至虚空,它本身不是见性,那我怎麽能够见得到虚空呢?所以它也是见性的一部分,但是你不可以说虚空就是见性的全部,不可以这样讲。

  我重覆的深入的思惟,在万物当中我实在找不到一个东西不是见性的显现,全部都是见性的显现」无非见者=全部都是见性的显现

  如来印许    佛言:「如是,如是。」

  佛陀到这边等于把 “正念真如”,真如相貌它的不变性跟随缘性全部讲出来了,这地方等于是把前面的内涵作一个总结。

  109有一个老禅师带一个沙弥在山中修行,这个沙弥跟老禅师久了,它慢慢慢慢心中也有一点悟境。老禅师说某某人,你今天早上到后山去找一点草回来。这沙弥就去了,下午回来的时候空手而回。老禅师说:「你怎麽空手而回呢?」沙弥说:「你要我去找草,但是我看到满山遍野都是药草,是药没有一个是草。」老禅师说:「好!你明天去把我带一点药回来。」这小沙弥明天早上又空手而回。老禅师说:「我叫你带一点药回来!」小沙弥说:「我去看全部都是草,没有药!」

  这句话是什麽思呢?你说它是见性也不对,但是你说它离开见性也不对。

  这个道理禅师讲出一个消息说:「觅即知君不可见,但是不离当处常湛然。」你找它找不到,但是它整个日常生活当中都是见性显现万物。

  这观念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常讲一句话「称性起修」。 这观念我讲一下:

  蕅益大师常讲一句话说:「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跟人天乘,整个下手处非常的类似,他也是布施、也是持戒,但是为什麽大乘佛法它能够叫作大白牛车?为什麽菩萨在布施持戒的时候产生的功德,远远超过声闻人,远远超过人天乘的人,为什麽?说你今天持不杀生,他也持不杀生,凭什麽你修的功德会比他大,而且你进步比他快?

  因为你的想法跟他不一样,你的思考模式跟他不一样。

  那麽到底身为一个修《首愣严王三昧》的人,他的人生观是什麽?云何应住?修《首愣严王三昧》要这样思考:你要有一个整体的生命观,一个是个体的生命观;整体的生命观它是没有时空的,竖穷三际,横徧十方,它是一个清淨本然离念的心、无相的心,我们不能离开你的见性;然后你本身在你清淨本然的心中,现出你一个现前五蕴的身心,一个个体暂时的生命,你修行要靠你暂时的五蕴身心。

  但是你不要忘了,譬如我今天布施,我今天拿一百块给某甲,你为什麽会有福报?如果你认为我给他一百块,因为我给他,我产生一个善业,因为这善业的力量回馈给我,那你这个不是修《首愣严王三昧》,你这种思考模式修行非常慢,要进步很慢,你要达到那种返妄归真,要销我亿劫颠倒想,要成就《诸菩萨万行首愣严》你很难很难。你应该这样想,我布施给某甲,我是假藉这个影像,我是在自性中修学,因为布施把自性的功德开显出来。

  众生只是一个助缘,你是假众生的因缘来开显你自性的功德而已,借假修真。你不要以为你今天帮助众生,好像给众生恩惠,其实不是。因为你帮助众生,其实你就在你现前一念心性裡面造作,你帮助众生的当下,你产生一种善的功能,你自己存在你的见性当中,以后它产生善的能量,它就显现一个好的五蕴身心出来。相反的你对某一个人起了一个恶念,起了一个恶的行为,其实你伤害的还不只是对方,你伤了你的见性。因为我们能离开我们现前的一念心性,你整个活动都在你的心性当中活动,你造了一个罪恶,你在你的心性当中,累积一种负面的能量,最后是你自己受用。

  记住一个观念,我们的生命你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你离不开你现前一念心性,你都在你现前一念心性裡面活动,你走过的每一条路都一定会留下痕迹,你一生当中所有善恶的功能,都会在见性当中留下一定的能量,然后这个能量,来生见性再把它显现出来,给你自己受用。我们今天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不要讲说,竖穷三际,横徧十方,不要说那麽广,我们在无量生命当中我们取今生这个生命,彻悟禅师提出一个观念说:「我们来的时候,我们的心是清淨本然,什麽都没有,我们走的时候也什麽都没有带走,也是清淨本然,那麽中间是什麽?」

  12m024   讲义第四十九面

  寅三、大众茫然

  110读《金刚经》你就知道整个修学的方向,《金刚经》是讲到一个菩萨他发了菩提心心,他心中有目标,要能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他不知道「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我讲实在话:「降伏其心不难。」佛法有的是很多的方便。你说我现在烦恼很重,你可以去拜佛,你也可以持咒,你也可以诵经,只要你把心念安住在法上,妄想是经不起佛法的对治的,它一下子就消灭掉,它不是佛法的对手。其实困扰我们修行人的不是我们没有方法,不是!也不是说怎麽去对治妄想,问题是“云何应住”。菩萨要安住在一个什麽样的处所,对我们会产生最大的灭恶增善的效果,我们那个“住”的点找不到,这是个问题点。而你“住”在什麽地方就影响你整个修行过程它时间的长短。

  我们大方向讲出三种人“住”的处所:一、人天乘的人。人天乘的人他以善法为住,他住在善法,他的生命就是布施持戒…他就是修善。以善法为住的人他生命未来只有一个方向,成就人天的果报,因为他的心以整个善法当作他生命的皈依处,安住善法。但是善法是有相的东西,你住在这个地方你就很有限量,有相的东西它不可能无限的扩大、不太可能!所以它的福报是有一定的限量的,你看一个人生天,没过多久他又掉下来,因为你住在一个有限量的东西。

  二、二乘人。二乘人好一点,他以“空性为住”,他认为有相的东西都是无常败坏的,是没有安全感的。他观察无常生命是变化的,在变化当中没有一个主宰的我,从无常无我当中他找到一个我空的真理,他在那个地方安住下来。对于这些因缘法,不管是善的因缘,恶的因缘全部没有兴趣,他以空性为住。当然他能够找到一个偏空的解脱,但是他有一个问题,他成不了万德庄严。所以有相的住跟无相的住,从大乘佛法都是偏一边。

  那我们会问,修习《首愣严王三昧》的人,你的心住在哪裡“云何应住”?

  简单的讲就住在“现前一念心性”,住在清淨本然周徧法身的心性,你整个生命就在经营你的心性。

  我们常说一句话:「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安住在现前一念心性的时候,他认为这些人事都是一个假名、假相、假用,借假修真。你因为人事的因缘,来成就你的福德资粮,来成就你的智慧的资粮。其实你整个菩萨道只做一件事情,就在你一念心中去把你的福德智慧二种庄严,庄严到你一念心性你就成功了。

  这一念心性是什麽?它是无相的,所以也可以说,以无住为住。但是它本身不能够说是断灭,所以我们讲“心性”强调它是有明了性的,它是有作用。所以我们大乘佛法很少谈空性,空只是当一种以无所得为方便,因为空性会让人家觉得好像没有明了性,大乘佛法是讲心性,你住的处所是现前一念无相、无念的一个明了的心性,这就是你住的地方。

  然后住了以后干什麽?就在你一念心性当中,你好好的透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去庄严你的福德资粮,智慧资粮,让你的一念心性福慧具足了,你就成佛了。

  当然你要庄严你的心性之前,要先找到你心性,它在哪裡?其实它就在你的妄想当中。在妄想当中我们只要知道它的一个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即空、即假、即中的一个道理,你就能够找到你的心性。

  我们讲「称性起修」前面讲到它的体是离相的,但是它的作用是随时能够显现的。我们能够掌握它的体跟用,你就知道怎麽修行了。

  寅三、大众茫然

  法会大众听到佛陀前面讲「破是见跟破非见」二个都破,你说它有也不对,你说它完全没有也不对,二个都不对,这时大家就茫然不知了,不知道佛陀在讲什麽。

  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终始,一时惶悚,失其所守。

  在法会当中,特别是三果以下的这种有学的凡夫跟二乘,听闻佛陀讲到前面的观念,说见性是离一切相,觅即知君不可见,但是又即一切法,它又能够不离当处常湛然,随缘显现一切的万物,这时候心中可以说一片的茫然不知。不知道什麽呢?不知道现前一念心性的终始。

  蕅益大师说:「什麽是“始”?什麽是“终”?“始”是我们有漏生命的开始;我们本来就是一念心性,身为一念心性,刚开始是怎麽惹尘埃的呢?就是一念不觉,一念的妄动,因为一念的妄动而不守真如本性,才开始有生死轮迴,这就是一个事情的开始,一念的妄动、一念的不觉。那麽我们这些尘埃什麽时候结束呢?一念的觉悟,当我们慢慢慢慢经过六波罗蜜的修学回归本性,这时候就会消灭了,这叫作“终”。」

  其实不管“始”不管“终”,不管我们怎麽颠倒,我们怎麽造善、造恶,我们始终都没有离开一念心性。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我们从来没有离开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只是我们当面错过而已。不是说你以前没有学佛,没有学《愣严经》,现前一念心性就不存在,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我们当面错过。所以一念心性它的开始,出问题点就是一念不觉,它最后问题的消失也是一念的觉悟。

  大众对这个道理实在不了解,所以感到惶恐惊怖,可以说心中不知所措。对这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说它有也不对,但是你说它完全没有作用也不对,因为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你造善造恶,一念心性的确会显现快乐的果报跟痛苦的果报,它的确会产生它一定的功能作用。对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可以说是茫然无知。

  寅四、世尊安慰   大慈悲的佛陀加以安慰开示,这些所谓的有学之人。

  如来知其魂虑变慴(ㄒㄧ),心生怜愍,安慰阿难及诸大众:「诸善男子!无上法王是真实语,如所如说,不诳不妄,非末伽梨四种不死矫乱论议。汝谛思惟,无忝哀慕!」

  佛陀在开示道理之前先作一番的安慰。

  佛陀那一念清淨大悲心中,他了知这些有学之人,他的思虑当中充满忧虑不安,对即空即中即假的道理,可以说是茫然不知而产生忧虑不安。佛陀内心当中产生怜愍之心,安慰阿难尊者跟与会的大众说:「诸善男子!佛陀身为一个无上的法王,佛为法王以法自在,佛陀对于整个真谛跟俗谛的道理都得大自在。身为一个无上的法王,只要是这句话从佛陀裡面说出来,佛陀说的话具足五种功德:

  一、他是真语者。什麽是真语呢?蕅益大师说:「无有虚伪。」佛陀宣说的法都是真实不虚的,没有一个是佛陀捏造出来的。

  二、实语者。什麽叫实语呢?蕅益大师说:「合乎真理。」他是称理而说的,佛陀讲的话都是合乎真理的。

  三、如语者。什麽是如语者?三世不变,佛陀讲的话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如此。佛陀说我们一念心性是清淨本然的,是当体即空的,过去现在未来都是这样。而这一念清淨的心中它随时产生善恶的作用,这句话也是过去现在未来都一样的。如语者就是三世不改变的。

  四、不诳语者。什麽叫不诳呢?心境相应,佛陀所说的话是契合众生根机。佛陀的经典会在人世间流通,你不要以为这道理很深奥,只要这经典在人世间流通,表示这经典适合我们修行,否则佛陀不会宣说。佛陀不会讲你根本做不到的道理,不可能!因为它是契机,他是一个不诳语者。诸位记得,只要你现在还看得到这一部大乘经典,每一部经典你都可以做得到,做多做少而已,不可能做不到,做不到的话佛陀不会宣说,讲这个没有用,所以佛陀的话是不诳语的。

  五、不妄语。什麽是不妄语呢?悬见未然,佛陀对于整个因缘能够事先知道,能够知道即将发生什麽事而事先的宣说。

  只要一句话在佛陀嘴巴讲出来,就具足这五种功德。佛陀到底是想要表达什麽?佛陀的话跟外道是有所不同的,末伽梨外道为了成就四种不死的功德,而产生错乱的论议。不死矫乱论议是这样子,外道他们认为说话是很重要的,在整个身口意当中说话最重要。他说我们一个人如果来生要生到长寿天,你说的话绝对不能误导众生,你只要讲的话不误导众生,你来生就一定能够成就长寿天。什麽叫不误导众生呢?讲的话都是,亦有亦无、亦生亦灭…,你问他这件事情是对还是错,他说也是对也是错,你问他这件事好不好,也是好也是不好,他都是这样回答。这佛法说是戏论,完全没有真实道理,他等于是在逃避责任。这种没有真实义理的,你应该要好好的去思惟,不要辜负佛陀对你的哀愍,跟佛陀对你的期望。」

  111蕅益大师说:「佛法也讲即空即假即中,外道也讲亦有亦无亦空亦假,为什麽佛陀讲就对,外道讲就错,这道理在哪裡呢?

  佛法的道理它是有方向性的,外道的道理是没有方向性的是笼统。因为佛法的道理他是要你汇归到一念心中让你去观心,从观照你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去找到你一个真实的相貌,佛法的道理是汇归一念心性的,能够产生真实的受用;而外道的道理他没有汇归一念心性,他是向外攀缘的,所以变成戏论。差在这个地方,一个有迴光返照,一个没有迴光返照。」

  这是佛陀的安慰,佛陀说的话都是真实语,绝对不是戏论,是可以做得到的。

  丑二、会通真性一理

  前面我们看到佛陀都是用否定的话来说,佛陀说:「我们的真如本性它不是绝对的没有,它也不是绝对的有;它不是空也不是有。」都是用否定的,现在佛陀用肯定的口气来讲。那到底是什麽?它不是有也不是没有,那它到底是什麽?这时佛陀把一切的万法汇归到一念心性,开始用肯定的话来加以说明,会归到真如本性的道理。

  (分二:寅一、文殊述疑启请。寅二、如来垂慈示答)

  寅一、文殊述疑启请。

  略标众疑    是时文殊师利法王子,愍诸四众,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

  (先标出众生心中的疑惑)这时文殊师利(妙吉祥)菩萨,是七佛之师,古佛再来,他身为与会大众菩萨的上首,他这时候开始讲话了。他内心当中愍念法会中这些三果以下的有学之人,对真如本性(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产生了疑惑,产生了惊怖,他对这件事产生怜愍,就在法会中站起来,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告佛陀言:「世尊!这些三果以下这些有漏的有学,不能够觉悟如来发明二种,见性跟色空诸法。“色”指的是一切的色身香味触五尘、虚空,色空加起来就是包括一切缘起法。这些有学之人不能了解,这一念心性跟宇宙万法二者之间的相互关係,所谓是(心性是即一切法的)跟非(心性是离一切相的) 的观念不清楚。

  详述众意    世尊!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是义所归,故有惊怖,非是畴昔善根轻鲜。

  世尊!假设现前所缘的色空等因缘诸法,假设它见性显现的话,那你应该能够把它指出来,假设它不是见性,那麽我们应该看不到。而今他们对是义跟非义这二个真正道理的归去都不明白,所以产生惊怖,并不是过去生命当中缺乏大乘善根,也就是说他们是有善根的,只是一时不明白而已。

  请求佛示    惟愿如来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与其中间无是非是?」

  惟愿如来依止大悲心再加以详细的开示,这些缘起的万法,跟我们现前一念心性的见性,这二个之间的相互关係到底是怎麽样,为什麽这二个是无是而且是无非是?」

  因为我们过去习惯性是单向的思考,你说它对,我们永远就说它对,说错,就永远是错,我们很难即空即假即中,把空跟假二个东西同时思考的,很难!所以佛陀在讲即空即假即中的时候,很多人就一时不能接受。这时文殊师利菩萨就出来打圆场,说他们不能接受,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善根,只是刚刚开始接触还不能完全接受,希望佛陀再继续的讲下去就能够接受了。

  寅二、如来垂慈示答

  (分二:卯一、示妙体绝待。卯二、示迷悟得失)

  卯一、示妙体绝待。真如的体性是离诸对待。什麽是离诸对待?当我们要悟入真如的时候,你不能有对立的思考,它也不是对也不是错,也不是善也不是恶,你要离诸对待你才能够契证真如,因为它的体性是离诸对待的。

  (分二:辰一、正明绝待。辰二、引例释成)

  辰一、正明绝待。先说明真如本性是离诸对待。

  了妄无体    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

  前面佛陀是用否定的方式来开显心性体用的关係,这地方佛陀开始用肯定的方式。首先我们把见性,所谓的现前一念心性把它摄用归体。摄用归体怎麽说呢?

  佛陀告诉文殊师利菩萨及法会大众说:「其实十方的一切如来及成就法身的大菩萨,他们的一念心有时候缘众生的境产生了大悲心,缘诸佛的境产生大智慧,但是当他把菩萨道收摄起来的时候,他安住在一种自住(自受用);这些法身以上的大菩萨他内心当中,安住在自受用的《真如三昧,或者首愣严王三昧》的时候,他会产生怎麽样的结果呢?他证得我们身心世界当中能见的见分(包括见闻嗅尝觉知,心法的功能)跟见缘(我们所受用的这些万法),其实见相二分都只是一个生灭的影像,它都是心性所显现的影像。当我们摄用归体的时候,就像虚空的华,是梦幻泡影,是觅之了不可得。

  菩萨要他受用的时候,他要现出相状,现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的相状;现出比丘的见分,比丘的相分乃至于比丘尼的见分相分。但是当他安住在自受用,摄用归体的时候,这些见相二分都是觅之了不可得。

  这是说到摄用归体是离一切相。

  达妄即真    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淨明体。

  同时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淨明体。但是当菩萨要依体起用的时候,他又显出能见的见分跟所缘的相分。你看!普门示现,他要现出菩萨相,现出阿罗汉的相状,这时它必须在他菩提智慧相应的微妙清淨的心体当中依体起用,显现一个身心世界才能够教化众生,所以他本身又能够显现万法。」

  绝待圆融    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你就不能说它一定有或者一定没有!

  “有跟没有”112你说你的身心世界有没有,你现在这个色心诸法到底有没有,你说有肯定有,不对!你说它完全没有,断灭!应该怎麽讲呢?到底有还是没有呢?

  佛法说是因缘有,是暂时的有,你不能说它没有,因缘有。所以空你也不能叫它空,叫自性空;自性空跟因缘有这二个要把它合起来,它同时是自性空,但它同时又是因缘有,因缘有又自性空,所以结论是即空即假即中。这个道理是整个宇宙间的真理,无住而生心,生心而无住。

  我们讲个小故事加以说明,故事出自因果 坐花志果

  在清朝嘉庆年间有一个读书人叫做阳羡生,他生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在一个很富足的生活中长大,但这个人很有智慧很会读书。经过几年的读书,刚好遇到城市选举贡士(贡士这是地方最高的考试,贡士再上去就是进士), 他很高兴,跟同伴一起到城裡准备考试。因为他很有钱就带很多钱去,他对贡士的选拔也很有把握,他到旅店的时候,因为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每天中午晚上就请大家饮酒作乐。

  有一天这当中有一个同伴说:「某某人啊!我听说我们附近有一个算命的,他面相学算看得很准,我们是不是明天给他看一看。」阳羡生本身对自己是充满自信,因为他很会读书,他总是觉得人定胜天,所以他一开始不相信,但是大家都想去,他也就顺大家去。

  在去之前,阳羡生到市场先买一条很大的鱼,把这鱼带去。他的同伴问算命先生说:「我今年考贡士会不会考上?」每一个都这样问。轮到阳羡生的时候他不是问他考得上考不上,他为了故意要去考这个算命先生,他就把鱼拿给算命先生看,问算命先生说:「你帮我看一看,我今天可不可以吃这条鱼?」算命先生说:「你吃不了这条鱼。」阳羡生说:「好!那我就吃给你看!」他为了当众给他出丑,就把鱼带回旅馆,就当众叫厨师马上帮他煮这条鱼,煮出来我马上要吃。厨师就赶快去煮,煮好鱼端出来的时候放在桌子上,大家都过来要吃了,当阳羡生拿筷子要夹这鱼的时候,突然间从屋顶上面掉一条蛇下来,刚好掉在鱼的汤上面。大家一看很紧张,蛇掉下来就跑掉了,谁还敢吃啊!

  阳羡生对这件事觉得这位算命先生有点门道,他就把骄慢心收起来,他过去总认为人定胜天,他现在知道原来冥冥当中,每一个人的确有他的业力,生命有他的定数。你看!我真的就吃不到这条鱼,是事实。

  第二天他就把他的骄慢心收起来,很谦卑的去请教这位算命先生,他说:「我这次来是来参加贡士考试的,你帮我看一看我贡士考得上或考不上?」算命先生详细的看他的面相,他说:「论实力你一定考得上,没有几个能够超得过你,你的智慧是你这一批朋友中你智慧最高,你一定考得上。但是你福报享尽了,你还有三天的福报你就要死掉了,所以你根本等不到考试那一天。」这时讲出来晴天霹雳,因为他还年轻嘛!这时这些朋友就说,我们不要听算命先生胡扯,你身体好好的怎麽只剩三天?算命先生说:「你看你脸上昏暗之相,死相已经很明显现了,肯定活过不了三天,你要是聪明一点,赶快回去安排后事。」

  但是在朋友的劝阻之下,阳羡生也不能回去,他们说这样回去很没有面子,而且很可惜,这个贡士三年才举办一次,你会错失了机会。所以当天晚上他是回去也不对,不回去也不对,在旅馆当中他睡不着,他就走出了旅馆,到外面山野去散步。

  走着、走着就听到一个妇人在哭叫的声音,哭得很伤心,他就跟着这个声音来到小木屋的地方,他往窗口看进去,看到一个妇人抱着她的子女嚎啕大哭。他就过去敲门,他说某某人你怎麽哭得那麽伤心。

  妇人说:「我的先生欠了官府五十两银子,现在被抓到官府去被打得半死,可以说打到血肉模煳。我先生在这种情况之下,生命的威胁之下,他不得已只好把我给卖了,卖给人家作奴婢。我明天早上就要到主人家去了,我就永远离开我的子女,我今天是最后一个晚上。」

  阳羡生想反正我是将死之人,钱留着也没用,就动了恻隐之心。他说:「如果明天一早我把钱送过来,还来得及来不及?」妇人说:「来得及!如果早点送来还来及。」阳羡生回去以后就赶紧算算看还有多少钱,算一算还有七十几两的钱,他就把其中的七十两拿起来,第二天早上送到那妇人的家:「这五十两给妳还债务,二十两你们夫妇作个买卖过生活。」这个妇人非常感动。

  阳羡生做完以后他就回去了,心情也很好,能够看到一个家人团圆。到第二天晚上睡觉的时候,他也就睡得很安稳,跟第一天不一样,他那忧鬱不安的心情消失了。睡到一半的时候有人敲门,敲得很大声,他一听,真的有人敲门,就赶快衣服一穿从卧房跑到客厅去开门。这时候门一开也没人,但是他门一开的时候,突然看到“碰”的一声,他卧室的整个牆壁倒下来,他要是没有出来开门就压死了,他逃过一劫了。

  到了第三天早上,他就去找那个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哎讶”你现在整个脸色完全不一样,昏暗色全部消失了,你一定造了一个非常大的阴德,把这个业转过来。阳羡生说:「对啊 !你真的很厉害,我昨天做了……」算命先生说:「你现在不但不会死,你贡士一定考得上,而且你的功名可以做到进士,你可以活到八十几岁。」后来果然他在朝裡做了大官,也活到了八十几岁。

  这样一个生命的变化到底跟我们的真如有什麽关係?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当我们没了解真如的时候,我们是活在阿赖耶识。

  什麽叫阿赖耶识?

  业力所薰习成的一个心识“业识”,我们一个人没找到真如之前,没有一个人逃得过业力,阎王要你三更死,绝不留你到五更。为什麽他的业力能够转过来呢?

  因为阳羡生突然间以一种无所求的心,发自内心 一种恻隐之心去造一个善业。

  记住一个观念,造善很容易,但是你的心态很重要。他完全是无所求,因为他要死了嘛!他以无所求的心把七十两银子送给她,这个心念刚好是《金刚经》讲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时候他这一念心,刚好去触动到真如本性的功德,这还得了!

  诸位要知道,真如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真如本性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具足无量的功德,但是你一触动它的功德,一打开的时候,就把业转过来了。但是我们一般的念头,善业要做到“无住”,生心无住要去触动到真如的功德,很难、很难!一定要经过教育。我们总是人,为有所得去造善对我自己比较有利,刚好相反,你有所得的去造善,还是活在阿赖耶识,还是活在业力当中,活在妄想当中,你要突破你的业力!

  你看一个人,一个人生命要产生很大的改变,第一件事情“发愿”,发愿以后你就依止你的愿望去做,这时候你改变很快。你要是不发愿,你所造的善都活在自我意识,都是个人的私心,你这业要转很难、很难,你很难跳出阿赖耶识过去的业力。当然阳羡生他没有学佛,所以他的相应也只是一念的相应,很可惜!我们佛法可以念念相续,因为你道理懂,你可以强迫你自己依止本愿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地方是讲到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

  辰二、引例释成  前面佛陀讲的是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以下佛陀引用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证明它的成立。

  佛喻一真    文殊!吾今问汝,汝如文殊,更有文殊是文殊者?为无文殊?」

  佛陀说:「文殊菩萨!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譬如说你身为一个文殊菩萨,你的真如本性现出一个文殊菩萨的身心世界出来,那我问你一个问题,难道离开你文殊的身心世界还有另外一个文殊师利菩萨?或者还有一个非文殊菩萨吗?」

  无有二相    「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

  何以故?若有是者,则二文殊。

  然我今日非无文殊。

  于中实无非二相。」

  文殊菩萨:「如是世尊!我是唯一代表文殊师利菩萨的身心世界,除了我这个唯一的文殊菩萨以外,根本没有另外一个叫文殊的。为什麽这样讲呢?假设离开我这文殊的身心,另外有一个文殊,那麽就有二个文殊菩萨的自体。但是我这个文殊在因缘上也不能够说没有文殊的存在,就是一个文殊菩萨,在这当中没有所谓是文殊跟非文殊这二个对立的思考。其实真如本性全体不变,全体随缘,就是现出一个文殊,没有另外一个文殊或非文殊可言。」

  以合法喻    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本是妙明无上菩提淨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

  这道理到底在讲什麽呢?我们以真如本性的法来合这个譬喻。

  佛陀说:「身为一个微妙光明的真如本性,跟一切万法的道理也是这样。真如本性它本来就是微妙光明,跟无上菩提的智慧相应的一个清淨圆满的真心,因为一念的妄动,而随缘显现了色空还有相分,还有能闻的见分,做为所谓的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妄动而产生全体不变,全体随缘;也就是说真如是不可以分割的,你不能够说离开了你的身心世界还有真如,不能这样讲,它就代表你所有的真如,真如是不可以分割的。就好像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我们看的月亮叫第一月,但是你把眼睛捏了几下以后,你再看月亮,突然间产生一个朦胧的月亮,这叫第二月。为什麽有第二月呢?没有第一月就不可能有第二月,你就是就着第一月,然后你产生了妄动以后才看到了第二月,朦胧的月亮是由清明的月亮而来的。所以到底谁是月亮的本体?谁又不是月亮的本体呢?佛陀告诉文殊菩萨说:「你只要了解月体是本真的,就是一个月亮,只是月体它有随缘的作用,因为你眼睛捏了几下,它随顺你眼睛捏的关係,现出一个朦胧的影像,这当中没有所谓的绝对是或绝对不是的道理。」

  也就是说一念的清淨本性,你怎麽动它就配合你的动,随缘显现;你随顺五戒十善的动,它就现出一个人天的果报出来,你随顺于杀盗YIN妄的动,它就显现三恶道的果报。在显现果报的时候,它是全体就是真如的作用,所以你要把不变跟随缘二个要合起来看,离开了你的身心没有真如。

  卯二、示迷悟得失  因迷而失,因悟而得

  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你现在去观察能见的见分跟所见的相分,这种身心世界的相互作用都叫做妄想。113因为我们妄想的特色就是种对立的思考,有对有错,有善有恶,所以我们产生对立的思考,用对立的思考来看我们的心性,我们就产生是非的观念,因而迷失掉真如。

  「由是真精妙觉明性」

  我们能够产生一种即空即假即中的观照,就能契合真精微妙光明的佛性,就能够使令真如本性依体起用,又能够摄用归体,能够超越它是有所指或者是无所指的对立,那到底都是有无的对立,这都是戏论。」

  说明:「心性的对立关係。」

  首先你要先找到体,先在一念心性安住;那麽这个随缘的作用,我们这一念心有染淨的因缘,你生起清淨的心就产生功德,你产生染污的心它就随缘产生一个过失。我们一念心有二种门,你看我们这念心很奇怪,这一念清淨心,你起善心,它就把功德门打开,一念善心起,百万功德开,它就把功德让你受用,你生起恶心它就把罪恶的门打开,把痛苦的门打开让你受用。

  所以你要慢慢了解什麽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整个因果不离开我们一念心性,都是自作自受。你生起善心不是对别人有帮助,你生起善念是你自己有帮助,因为心性它有随缘作用,你生起善念它就把功德门打开,你生起恶念它就把罪恶的门打开,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整个造作也好,果报的受用也好,因果都没有离开一念心性,都在一念清淨本然的心中活动,这叫做「称性起修」,也是我们《首愣严王三昧》的一个基本的修行概念。

  蕅益大师说:「你有志于行菩萨道,你对一念心性这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你怎麽能够不把它当作一个最重要的急务来看待呢?没有一个人不开圆顿解而可以谈修行的,不可能!」你先明白这个道理,你才有资格谈修行。为什麽,一念心它同时会给你痛苦,一念心它也同时给你快乐,就是一念心。这个道理你要明白,这个不二法门。

  12m025   讲义第五十二面

  114癸八、约外道世谛对简显见性非因缘自然

  本经修学的特色,简单的讲它是在处理生命的一个根本的问题。当我们行菩萨道的时候,我们会去布施、持戒、忍辱或者是禅定。在整个修学当中,我们的心是整个修学的根本;也就是说我们以不同的心态去做一种事情,产生的结果就是不一样。

  从本经来说我们修学有二种主要的心态:一种心态是受外境的刺激,产生一种一时的情绪。你看有些人他受到痛苦的刺激,他突然间发心开始修习善法,或者是透过某种人某种话的刺激,开始去拜佛念佛。受到外境人事的刺激产生一种一时的情绪,所修的善法会产生一种人天福报,但是不能产生解脱的力量,因为你本质是生灭,这个佛法叫作攀缘心;由外境产生的一种心态,这个心态是我们不能依止的,因为它是生死的根本。

  另外一种心态,我为什麽要修行?跟外境都没有关係,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愿望,因为我要成就无上菩提,我要开显我自性的功德,它是向内观照的。依止内心的愿望所发动的善法,它会产生人天福报,而且会产生一种解脱的力量,二个都有。

  所以我们在整个修行的基础,蕅益大师讲:「建立大乘的正见,是非常重要的。」

  什麽是大乘正见?

  简单的讲你要分辨你心中什麽是生灭心,什麽是不生灭心,分别真妄。如果你连内心当中什麽是真实的,你现在在做这件事情你依止的是生灭心还是不生灭心,你都没办法判断,那依蕅益大师的标准,你还没资格修行,因为你根本还没有明心见性,还不知道怎麽去取捨,什麽心态应该是要远离它,什麽心态应该要多多的培养,你没办法取捨,你怎麽修行呢?我们还在生命因缘当中打转,跳不出来。

  我们要清楚佛陀为什麽要花了三卷半的时间,不厌其烦的把金矿当中,什麽是黄金的本质,什麽是泥沙,要把它分清楚,就是分别真妄。因为这个对整个菩萨道太重要,因为你第一步错误了,你后面全部都错,后面都不要谈。

  所以你看古人见面第一句话,他不问你说你今天拜了多少佛,你持了多少咒,他问你一句话:「你从什麽地方来?」高明!你整个修行的根本是依止什麽?你那一念心从什麽地方来?我从我的内性流入出来,正确!你这个心是外在环境刺激产生的,这个心就不对了。

  本经佛陀要处理的就是一种根本问题,一个是生死根本,一个是涅槃的根本。你根本掌握住了,即便你在无上菩提走得很慢,但是至少你认清路头了,这个高速公路找对了,那是迟早的问题。

  修行最怕是你要北上,结果是走到南下的高速公路去,那就完了,那越精进越糟糕。因为你依止虚妄的根本,你愈加行,虚妄的力量越大,最后本经后面会说跟魔境相应、跟邪见相应,因为你一开始就走错了。所以我们在修行的第一步,先了解什麽是真实的功德,什麽只是一种一时的想相,一时的情绪,真心妄心要分清楚。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业障的根本,是烦恼习气。烦恼习气是什么?总不外乎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嗔痴慢、五欲六尘,行为跟这些相应,麻烦就来了,这是佛在经论上常常讲的“造恶业”。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就是消业障。 心一天比一天清净,就是业障消除的现象;心一天比一天烦恼,就是业障增加。没有自己,把这个身体奉献给佛教,献给一切众生,这就是转业力为愿力,即佛家讲的“乘愿再来”。有占有、支配与控制的念头,就造业。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