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八)


2014/9/3    热度:518   

净界法师:楞严经十卷(八)

 

  淨业学园 42讲次  讲义84面

  172我们上一堂课讲到,当我们的意根去接触我们内在的法尘,会产生一个现前的意识了别的作用,而这个意识本身它是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是觅之了不可得;它是一个即空、即假、即中的法。我们若用“即空”的道理来观察意识,那当然就是觅之了不可得,每一个人是平等的,但“即假”就有很多的差别,我们讲到什麽叫“即假”?“即假”的意思就是一为无量,无量的差别相,就构成我们不同生命的苦乐的一个因缘。

  为什麽我们的第六意识在我们快乐跟痛苦扮演重要的角色呢?

  从《唯识》的角度说,我们一个人快乐跟痛苦,受了二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个是业力,我们讲说唯识所现。唯识所现的“识”指的第八识,首先第八识会把我们的身心世界根据我们的善恶业力,如实的现出一个苦乐掺半的身心世界出来,这一部份我们是只有认命没有其它方法,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而且很多的业都是前生造的,跟今生也没有太大关係,所以唯识所现,这个是第八识主导,我们面对第八识只有认命没有其它的方法。

  第二个唯识所变,当我们的第六意识去接触业力的时候,第一刹那是无分别的,第二刹那我们的思考模式开始现起,开始主导外境,在外境产生变化,你可能会变得更好,也可能变得更糟。这一部分对我们的影响就非常的强烈,而且时间也特别的长,这一部份你应该自己可以改变。比方说,我们每一个人身体都有病痛,因为我们前生都有杀业。我不知道诸位遇到身体的病痛的想法是什麽,我们读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我们可以知道蕅祖的想法是什麽,蕅祖说:「病是吾辈良药」,他把病当做是一种药 ,我因为病痛能够消除无始妄想,我这个人本来妄想很多,想要去这、想要去那,攀缘心很重,本来要对治这个妄想很困难,诶!有病痛,刚好什麽都不要想,它能够帮助我消除我无始妄想。第二、「看破此生虚妄」原来生命是不真实的。

  第三、「增长苦空无常无我观」无常无我的智慧是很难修学的,我们本来是要去读《阿含经》去闻思,才慢慢的栽培智慧观照,但是现在都不用,只要有病痛,这个善知识你全部俱足。

  所以有人说病痛到底是一个魔障,还是善知识呢?

  答桉只有一个:很难讲!你把它想成它是病障,那它永远伤害你,让你沮丧,让你退转;你把它当做考验,诶!这是我善知识,因为有它,所以让我对生命的体验更深,它变成善知识。

  所以你说一个东西它到底是毒药还是良药,其实是我们自己决定,你的思考模式。不用说佛法,现在世俗的心理学家也得到证实,一个人经常培养正面的思考对你的身体有帮助,他说一杯水,这一杯水你一天到晚骂它,那个水分子会改变,这个水变成很乱,你喝下去对你有伤害;你对这杯水经常的讚美它,说你好可爱,你很多优点,这杯水的结晶非常的整齐,你喝下去对你有好处。

  所以我们的思考模式,真的会影响到外境对我们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麽我们不断的要读圣贤之书,就是学习圣人遇到事情他是怎麽思考。佛陀、蕅益大师他也会生病,释迦牟尼佛他也示现病痛,但是他面对病痛的时候,他用什麽样的心态来面对,这点是要值得学习的。

  业力的部分我们没办法改变,所以第六意识,比第八意识来得重要,因为第八识你改变不了,但是第六意识你可以透过对教理的学习,培养一个正面的思考,你把每一个事情重新定位,这样对你的生命会有变化的。

  戊二、明性本具相

  (疏通科判:讲义第九面,乙一、显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分二:一、正明理性。二、广破馀疑。  在正明理性当中又四科:当机悔请。大众愿闻。如来答释。大众圆悟) 。

  在如来答释中又分成二段:第一段、就事显理,这一段包括了七处破妄,十番显见,会事入理,会四科及四相,而入于不生不灭的如来藏之理,就事显理。

  性本具相,就是在如来答释当中的第二大段。

  明性本具相  。说明“性”,“性”指的是众生本具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一念心性当中,它本来就具足即空、即假、即中的妙理。即空的部分我们就不讲,从即假当中,它讲到本具相。什麽叫“即假” ?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它本来就具足十法界七大的染淨之相,它本来就具足。

  (分三:己一、当机疑问。己二、诃诫许宣。己三、正为开示)

  己一、当机疑问。

  疑问根据古德注解先作疏通。

  阿难尊者听到会四科,所谓的“会事入理”以后他产生什麽疑问呢?佛陀前面这一科是会四科的事相,而入于如来藏妙真如性的道理,所谓即空、即假、即中,非因缘非自然的道理;非因缘非自然当中,“非因缘”显它有不变的体性。”非自然显如来藏有随缘的作用。阿难尊者对于“非因缘”这个观念产生了疑惑,说佛陀过去在小乘经典处处讲到「诸法因缘生」,而现在到了大乘,却说我们一切法的真实道理是非因缘的,所以这个地方阿难尊者产生很严重的疑惑。

  执权疑实    阿难白佛:「世尊!如来常说『和合因缘,一切世间种种变化,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

  173阿难尊者跟佛陀白告说:「世尊!您老人家过去经常讲到一个道理说,假借因缘的和合,才有世间上种种的依报正报的变化之相;依报叫外四大,正报叫内四大。而如此的变化之相都是由于地水火风的四大因缘和合有生,而也因为四大的因缘别离叫作灭。当四大结合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房子,看到一个树木,也看到我的色身;假设这四大别离了,我就看不到我的色身,也看不到房子,也看不到树木。所以这一切世间的变化之相,都是由于四大的和合跟别离来做发明的。

  佛陀过去在《阿含经》也的确讲出这个观念,为什麽佛陀到了愣严会上,对因缘跟自然二种的道理皆加以排除呢?我对这其中的义理实在是不知道怎麽去会通?

  这个地方阿难尊者所在乎的,不是佛陀排除自然,而是佛陀为什麽把因缘法也排除在外呢?

  请佛开示    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

  惟愿佛陀大悲,来开示我等凡夫,如何能够深入了解大乘的中道了义,所谓不偏空,不着有的真实无戏论的道理。」

  我们讲一下:

  佛陀初成道的时候,当初的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当时的思想有二个重点:

  第一个是无因缘论,认为一切法都是自然的,生命是没有理由的,说为什麽他生天,这是没有道理;他为什麽到地狱去,也没有道理,生命只是一个偶然,就像风一吹,树叶就到处飘;你为什麽出生就很有钱,那是你运气好;你为什麽身体多病,因为你运气不好,这完全没有理由,这种无因缘论构成断灭的思想。

  第二、邪因缘论,生命的快乐痛苦是有因缘的,但是这是大梵天决定的。这个因缘是个邪恶的因缘,你做不了主的。

  因为无因缘论跟邪因缘论的关係,佛陀初成道的时候,初转「四谛法轮」,就是以因缘论来破除外道的无因缘论跟邪因缘论,说出了杂染的因缘跟清淨的因缘,而安立了「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法门。

  这法门对于一个小乘根基的人,他很快能够捨离杂染的因缘,而安立清淨的因缘,趋向于偏空的涅槃。但是在大乘佛法当中,这样的偏空涅槃,并没有把真实的本性找到,所以它这个地方还是有所欠缺。所以佛陀对于方便教法的因缘观,也加以排挤,因为它不了义,不是它错误。这跟外道的自然观不同,外道的自然观是完全错误。

  佛陀在这个地方排除因缘而是指着它不了义,它没有把性具思想开展出来。这地方道出阿难尊者的疑问。

  己二、诃诫许宣。

  阿难尊者他提出疑问以后,佛陀做了二件事,第一加以诃责告诫,第二以大悲心来宣说。

  应求施教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

  佛陀先讲为什麽排挤因缘的主要理由。

  佛陀跟阿难尊者说:「因为你先前是学小乘法的,小乘法当然是讲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但是你自从YIN室当中遇到摩登伽女之难回来以后,其实你内心产生重大的变化,可以说迴小向大,你因为在YIN室中遇到障碍,你感到因缘法既然不足以帮你破障,所以你厌离声闻缘觉这种偏重生灭因缘的修学,对于中道了义的妙理产生了好乐。因为你之前有这样的一个动机,想要厌离小乘而勤求大乘无上菩提,所以我现在才在愣严法会上,为你开示大乘第一义谛的了义教法。

  这裡佛陀先做说明,以下佛陀正式的诃责阿难的二大过失。

  诃责告诫    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

  佛陀的诃责有个重点:第一、你既然发心祈求大乘的无上菩提,怎麽你到了现在还偏重于世俗谛的因缘的戏论之法。

  我们知道因缘法是偏重在世俗谛的生灭的事相,对于不生不灭的理性完全没有开发。这样的一种所谓的因缘法,佛陀是为了要破除凡夫外道的妄想,而安立的因缘教法,你现在对于这样的一个方便教法,心中还产生坚固的执着,这个妄想也不断的缠绕着你。

  这地方古德的注解说:阿难尊者这时候是什麽心态呢?他听完了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尊者的心态是这样子的,他对于过去的因缘法还不敢完全的放下,对旧东西还不敢完全的放下,对现在的中道了义也不敢完全的承当,就在那个地方犹豫不决,模稜两可,到底要不要放,到底要不要承当。就在这个地方产生妄想缠绕的情况,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

  阿难你一向以来强记多闻,过目不忘,但是你多闻却缺乏思慧,你不能把所闻的法义,在心中加以观照消化,就好像一个研究中药的人,他把药草的名称,这是黄耆、这是枸杞…,把药的名称背得滚瓜烂熟,但是从来就没有看到药的相状,所以等到真药现前的时候,完全不能分别。你只背它的名相,不知道名相裡面所讲的观念是什麽。所以说基于这二个理由,佛陀说这是非常可怜的!

  第一个得到大乘教义,不能直下承当,就算你承当了,你也不能加以消化,真的是当面错过,得不到佛法的利益,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

  大悲许宣    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实相。」阿难默然,承佛圣旨。

  147佛陀说:你现在好好的如实的谛听,我现在要为你详细的分别开示,中道了义的无戏论法,所谓的即空、即中、即假的道理,也希望能够为当来修学大乘的菩萨行者,能够透过《愣严大教》建立大乘的正见。」阿难心中产生恭敬而默然,承受佛陀大乘的了义的开示。

  古德的注解说:我们必须先要把阿难尊者的问题找出来,你才知道佛陀是针对什麽回答,因为佛陀的药是针对病。

  这个地方的病有二个:第一个、心中的疑惑未开。阿难尊者执权疑实,他对于过去的因缘法产生执着,对于真实了义的,所谓的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产生了模稜两可。所以佛陀有需要再开显「性本具相」的情况,第一个就是心中的疑惑未开。

  第二个、有教无观。佛陀讲了这麽多的文字相,阿难尊者不能够把它法法消归自性,在内心产生观照,所以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

  说明:「因缘跟中道了义」

  小乘的教法对人生的解释大概就讲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小乘的教法是把生命分两部分:第一个是因缘,第二个是涅槃;因缘是苦空无常无我的,涅槃是安乐的。

  所以佛陀在小乘教法,对因缘法是完全排除的。「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当然无常是痛苦的,那怎麽办呢?「生灭灭已」你必须把生灭法消失了,「寂灭为乐」。所以佛陀讲因缘的时候,因缘法跟涅槃是对立的。但是到了大乘法的时候,佛陀就不是安立因缘跟涅槃,佛陀安立因缘跟真如。而这时候佛陀说因缘法是真如的一部份,它不是对立;因缘是真如透过业力的薰习显现出来,因缘法是真如变现出来的。

  你看你的身心世界就是一个因缘,你有你外表的色身、内心的思想,这就是一种因缘。你说那你从什麽地方来?禅师会说你自己去参,我怎能告诉你,你父母未生之前你是什麽面目?你以前是怎麽样的?你自己要去想,这个不能告诉你。

  所以大乘佛法的因缘观跟真如是一体的,一个是根本一个是枝末,依体起用;体就是真如,因缘是它的作用。所以大乘佛法的因缘跟真如是一体的,小乘佛法的因缘跟涅槃是对立的,你要嘛选择因缘,要嘛选择涅槃。

  其实《愣严经》不是排挤因缘,而是说因缘其实是真如的一部分,它不是全部,它不完全是因缘。所以说非因缘非自然,应该说身为一个真如本性,它不完全是因缘,也不完全是自然,但是它也是因缘也是自然,从体上来说是自然,真如不是因缘所生它是自然的,是法尔如是。你说你清淨本然是哪裡来的,是法尔如是的,但是作用它却是因缘。所以我们应该说「非因缘非自然,即因缘即自然」,这二句话合起来你就知道什麽是现前一念心性,你就知道什麽叫真如本性。

  己三、正为开示  佛陀正式开示大乘了义的教理

  (分二:庚一、牒疑总示  牒出阿难心中对因缘教法的疑惑。庚二、历大别显)

  庚一、牒疑总示(分二:辛一、就法破妄。辛二、借喻显理)

  辛一、就法破妄。佛陀就着阿难所提出的四大和合的道理,来破除四大和合之相;就着他所提出的法来破除他的妄相。

  牒取前语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

  阿难!正如你前面所说的,这世间上的依正二报因为有四大的和合,而形成宇宙万物的正报依报的种种变化,你讲这句话也是合乎道理的。但是这个所谓的和合跟非和合到底是怎麽回事,却有需要详细的发挥。

  破除虚妄

  非不和合   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

  (破和合)地水火风既然能构成万物万事,构成外在的四大山河大地,也构成你内在色身的四大。

  阿难!假设这地水火风它的体性是完全不和合完全独立,你看地大是坚性,水大是湿性,火大是热性,风大是动性。我们做一个假设,说地水火风这四大完全不和合完全独立,这个地方产生什麽过失呢?四大是完全独立的就不能掺杂和合,就好像虚空也不能容摄种种的色相,那虚空就不能包容房子,也不能包容树木,那这样子就失去诸法随缘的作用。

  蕅益大师举出一个例子说:如果四大是独立有什麽过失?如果四大的体性不能和合,我们永远喝不到热开水。什麽叫热开水?热开水就是,水大跟火大的结合,水中有火,火中有水。你说四大完全独立,那你只能喝冷开水,没有热开水,这就跟事实不符。所以说四大完全不能和合,跟事实不符,说是完全和合也有问题。

  非是和合   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无有休息。

  四大的体性它能够完全把它结合成一体完全的和合,这就有问题了。这样子的四大就共同产生变化,而且始终相成,要生大家一起生,要灭大家一起灭,要变化大家一起变化,因为你们已经构成一体了,四大是一体的而且始终相成,开始就大家一起开始,要灭大家一起灭,中间要变化大家一起变化。那这样子有什麽过失呢?从无情的器世间来说,产生生灭相续,生生灭灭的相续相;从有情众生来说,这样子生而复死死而复生,就好旋火轮一样。在整个外四大依报的变化,跟我们正报身心的变化当中,如果四大完全结合,那变成要生一起生,要灭一起灭,要变化一起变化,这跟世间上的事实不符。你看我们四大,有时候火大消失了水大还在,譬如我们今天煮开水,我们用水,本来是水大,你把它加热、加热,诶!水裡面产生火,但你煮滚了以后把它放在旁边,没多久火大退了,水大还在。你说完全结合在一起,那为什麽火大退了时候,水大还在呢?它也没有真正的结合,所以它是非和合非不和合。从一种非和合当中,我们知道它有它不变之性,从非不和合,知道它有随缘的作用。

  辛二、借喻显理

  我们前面的四科「会事入理」它的方向是把四科的相会到理上,是从事相出发,回归到理体。七大是相反的,七大是「依理成事」,是从心性而变现万法,从心性出发,而显现万物。

  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蕅益大师说这观念你懂了,后面的七大你都懂)

  (从依理成事的角度)

  如果以水跟冰的观念什麽是理体呢?就是它的“湿性”。“湿性”是一个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理体,它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身为一个湿性的理体,它的不变性它却有随缘的作用。怎麽说呢?水跟冰的相状作用不同。佛陀因为大悲心的关係,他显现是一个调柔的水,他的心性是调柔的,显出佛法界的功德庄严的相状,九法界的众生,心中有所执着,有所自私的心,就变成一个坚固的冰。

  我们因为一念的迷惑,从水变成了冰,所谓“迷真起妄”,但是我们经过不断的修学,也从冰而转成水。所以说从「不变」角度,我们这一念心是平等的,你跟我完全一样,我跟你完全一样,从体性上来说。但是从因缘上,我们过去所造的业不同,所以显出的因缘就不同,有些人现出冰,有些人现出水。这个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即空”是平等的,“即假”就有差别相出来,有冰有水这种的差别作用出来。

  这地方佛陀是开始「依理而成事」,从心性来说明怎麽变现万物,前面是从万物而回归到心性。

  庚二、历大别显

  前面的道理是总说,这以下把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个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经历七大的因缘,来个别开显,性本具相的道理。

  (分七:辛一、明藏性即地大性。辛二、明藏性即火大性。辛三、明藏性即水大性。辛四、明藏性即风大性。辛五、明藏性即空大性。辛六、明藏性即根大性。辛七、明藏性即识大性。)

  辛一、明藏性即地大性。

  “藏性”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即”当下就是地大的体性,现前一念心性的体,就是地大的体,只是它的作用不同而已。

  (分三:壬一、破妄执。壬二、显理性。壬三、斥迷惑)

  壬一、破妄执。破除我们对于地大因缘和合的这种妄执。

  总标地性    汝观地性,麤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

  这一段佛陀先用小乘的「析色归空的法门」,来加以说明地大的相状。

  佛陀说:如观地性(先把所观境地大的性质标出来),身为地大它比较麤显的就是大地,一切万物依止大地而住,大地是最大的,它最小的单位我们眼睛可以看得到就是空中的微尘。

  佛陀举现实存在的大地跟微尘,来做一个大小的比况(现量);以下讲到我们从比量分析,所得到的地大。

  我们把微尘分作七分,空中的微尘分成七分,它的七分之一叫做“极一微尘”,把极一微尘再七分,得到七分就叫“邻虚尘”,这就是地大的最小单位。邻虚尘是析彼极微,七分所成。把微尘分七分之一叫“极微尘”,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就变成“邻虚尘”。而身为邻虚尘它已经是色的边际之相,是色法的最小单位。更析邻虚,即实空性。假设我们再把邻虚尘再加以七分,那就变成虚空之相了。

  这是佛陀引用小乘的方便教「析色归空的法门」,但是这以下正式的破除。其实佛陀在讲空的时候,因为小乘法的根基不够,所以讲方便教,但到《愣严经》的时候,这种「析色归空的法门」正式破除。

  别破妄执

  空不成色   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

  (破除虚空它是不能和合而成为色法)

  阿难!假设这邻虚尘,是可以透过种种的七分之一、七分之一,而变成虚空,那这样子虚空也应该可以把它合成色相,因为你色相可以把它分成虚空,那我把七个虚空加起来也可以合成色相,这应该才合理。

  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

  佛陀其实是在破这句话,这句话是阿难尊者前面所提的疑问。

  因为四大的和合而出现世间的依正二报,那我问你,你应该观察一个邻虚尘,要用几个虚空才能够把它组合起来。你前面说这个邻虚尘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再七分之一、再七分之一就变成虚空,那反过来我们把七个虚空、七个虚空、七个虚空组起来,是不是可以构成邻虚尘呢?你总不能够说,一个邻虚尘而构成一个邻虚尘,一加一等于一,这不合道理。所以既然虚空不能把它组合成邻虚尘,你就不可以说邻虚尘可以分析成虚空。这是说明「空不能成色」

  色不成空   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

  假设我们把邻虚尘七分之一,把它分析而显现一小片的虚空,邻虚尘的最小单位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就构成一小片虚空。那我问你:到底要多小的邻虚尘才能构成这麽广大虚空?你把邻虚尘分析成一小片虚空,那虚空要多少邻虚成才能够分析出来呢?

  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

  是故,当我们色尘和合的时候,所合成的是色尘,而不是虚空;色合色那是色,色尘跟色尘加起来应该是色尘而不是虚空。同理可知,空合空,也是形成虚空,空跟空何能构成色法?所以色法尚且可以分析,虚空又怎麽能够加以组合呢?它是无形无相的。

  这地方正式破除「因缘和合的道理」,虚空不能和合成色尘,色尘也不能分析而成虚空。其实这个都是方便说,这对诸法的生起都没有讲到它的根源。这样子讲,那地大的坚性不是虚空组合而成,那麽地大是怎麽来的呢?

  性体圆融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显性具)175佛陀说:阿难!你到现在还不知道,其实一切法的根源就是如来藏性。在如来藏性中有二种情况,所谓「性色真空」,在如来藏当中,地大之性是本自真空的,所谓因缘性空的道理(这地方讲到「色即是空」)。 “性空真色”虽然它本性是空,但是它却具足了十法界地大的潜在的功能,叫「性空真色」(这个讲因缘即假)。

  我们这一念心它本来就具足地大;“具足”的意思是即空、即假、即中。“即空”就是它无形无相;“即假”就是它具足十方界的潜能,而这种即空、即假的道理,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本然”就是本来如此,不是经过造作而有的,它本来就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法尔如是。这是从它的本质上说,从量来说是周徧法界的,这地大的性具是周徧整个十法界的,没有一个地方不徧满,都是这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整个地大是我们一念心本来具足的。而本来具足是怎麽显现出来的呢?

  相用个别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显相用)这一段经文蕅益大师分成三段:第一讲 心,第二讲 量,第三讲 业。

  “心”地大之所以显现,跟众生的迷悟是有关係的,你的智慧浅深有关係;第二跟你的“量”,由于智慧的迷悟不同,产生一种染淨的思想;第三由思想而带动身口的造业,最后就把地大显现出来。

  你刚开始一定是迷于因果的道理,你忘记了造善创造安乐的果报,造恶创造痛苦的果报,由这一念的迷惑而产生一个邪恶的思想,最后去造杀盗YIN妄,最后现出地狱刀山油锅的地大。所以我们最初的出发点就是那一念心的迷惑,然后产生邪恶的思想,然后产生罪业。由这业力的薰习真如,最后就循业发现。

  壬三、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总结: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假设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因缘;因缘当然也不是说错,因为你说因缘生因缘灭,但它从什麽地方来,诸法的根源没有找到。而外道的自然更糟糕,失去的真如受薰,循业发现随缘的妙用。因缘失其不变之体,自然失其随缘之用,这都是我们虚妄分别心的计度产生的,只有言说上的作用,没有真实义理的存在。

  我们前面讲到四科的时候,佛陀说:五蕴、六入、十八界,是从什麽地方来?

  佛陀前面的来处是讲否定的,它不是自生,也不是它生,也不是共生,也不是这样来,也不是那样来,但是从哪裡来,佛陀绝口不提。前面在四科的时候,诸法从哪裡来,佛陀是没有谈,是否定的,反正不是从这个地方来,也不是从那个地方来。到了七大的时候,佛陀就很明确的讲出来,一切的外境是你的心显出来的,你先有一个思想,然后开始造业,造到一定的力量的时候,你自己的心把外境现出来,让你自己来受用,构成一个自作自受,「无不从此法界流」,等到这个因缘结束了,「无不还归此法界」,又回到你的真如本性,就构成我们一个生命的相续。就像一个大海,大海创造一个水泡。这水泡从哪裡来?当然从大海而来。等到水泡结束了,又创造一个水泡,构成一个所谓因缘跟真如的互动。我们从真如当中,变现一期的生命,这个生命最后又回到真如,这就是所谓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的道理。

  这地方佛陀把本性开显出来。

  淨业学园 43讲次  讲义87面

  辛二、明藏性即火大性。

  176我们一个大乘的菩萨,当我们这念心从一个向外的攀缘外在的人事,我们开始迴光返照,我们这一念清淨本性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真理。这时候我们内心会产一种强大的《首愣严王三昧》的力量。这种力量就会开始去破除我们身心的障碍,这当中包括内在的烦恼障跟业障,也包括外在的鬼神障。

  我们这一念心从有相的分别,而悟入无相理体的时候,这时候障碍开始破除。我们讲破障是有二种的差别,第一个是从事相的对治,比方说我现在起烦恼,那我就念佛,用佛号的专注来调伏我们的烦恼;或者说我业障现前,我赶快去拜八十八佛,拜观世音菩萨,透过对佛菩萨的皈依,来灭除我们的罪障,这也可以;我现在有鬼神干扰我,持大悲咒,持愣严咒,来破除这个鬼神障也可以。

  念佛、持咒、拜忏,都可以破障,但是这种事修的破障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我们发觉只是在表面上的破障,因为障的根源你没有找到。我们一直不喜欢身心有障碍,但是我们永远不了解到障碍是从哪裡来。佛法讲「事出必有因」。其实障碍是我们自己产生的,没有一个人可以给我们障碍,你自己会给自己障碍。那我们怎麽会给自己障碍呢?所有的障碍,都是我们一念的攀缘心创造出来的,你不向外攀缘你没有障碍;我们的身心世界是本来没有障碍,不是说本来有障碍再去破除,不是这样子!是本来没有障碍,我们一念的妄动向外攀缘,然后自己创造出很多虚妄的障碍,来障碍自己。

  所以你今天修《首愣严王三昧》你先知道,我们的痛苦的根源在哪裡,就是一念的攀缘心,所以你今天要破攀缘心,那你就必须要破除它的迷惑。因为他为什麽攀缘呢?是产生了迷惑颠倒。

  所以本经不断的发明生命的真相,你一定要彻底的看出,生命的根源是什麽,拔除心中的迷惑,然后把攀缘心调伏下来,那整个障碍的力量才会慢慢的减少。

  我希望大家了解一个观念,我们只有自己给自己痛苦,世间上没有一个人可以给我们痛苦,也只有自己会给自己障碍,没有人可以障碍你,就是你那一念攀缘心,你自找麻烦。当然我们为什麽会去产生攀缘呢?因为我们没有了解生命的真相。

  所以我们透过经典的学习,了解生命的真实相很重要的,这个生命到底是从哪裡而来,又将往哪裡而去,生从何来,死将何去,这个是要非常清楚的。

  明藏性即火大性。

  “藏性”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即”当下就具足,火大之性。也就是说我们看很多的火,你看到地狱的众生看到这个苦恼的火,极乐世界看到清淨庄严温暖的火。这个火是从哪裡来的呢?其实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我们众生具足火大之性,但是要假借这种种善恶的业力,才会显现火大之相。火大之性是我们具足的,但是火大之相是我们业力显现出来的,叫做「藏性即火大之性」。

  (分三:壬一、破妄执。壬二、显理性。壬三、斥迷惑)

  壬一、破妄执  主要破二种妄执:一、破和合妄执,这是主要要破的,因为这一科是承接阿难尊者的疑惑。阿难尊者说: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也就是说,佛陀在前一科的四科之文当中,破斥非因缘非自然的道理。阿难尊者说:四大的和合,所有的种种因缘变化,这时产生因缘的执着。这时佛陀破除和合,也等于是破除因缘的执着;不和合是破除对自然的执着。这一科等于是从和合跟不和合当中,来破除生命的真相是非因缘也非自然的,其实是我们一念心显现出来的,你不能说它因缘,也不能说它自然。

  总标火性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未食之家,欲炊爨时,手执阳燧,日前求火。

  (先标出火性的体跟用)佛陀说:阿难!火性之体,是没有真实的自体的。为什麽呢?因为它要假借种种的因缘,才能够显现火大的相状跟作用。火大的体性是“无我的”,它没有真实的体性,它假借因缘生,所以它没有自体。

  (相用)你可以看一看,你有空可以到室罗伐城尚未饮食之家,他准备要去烧煮饮食(炊爨,把生食煮成熟食。) ,这个家庭还没有吃饭正准备要吃饭,吃饭就必须要火。

  古代的社会没有像我们有瓦斯炉,你一打开就有火,而古代的火是从什麽来的呢?手执阳燧,日前求火。在古代的社会要求火,就是用手来抓执阳燧(铜做的一种镜子),用镜子去照了太阳,把太阳光的能量加以集中,就可以在艾草当中来生火。古代是手抓着铜镜,在太阳面前照射来求火,以这个因缘火就显现。

  这段先把火大的体跟用标出来,以下就正式破除和合跟非和合的相状。

  举例标徵    阿难!名和合者,如我与汝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今为一众,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各有身,皆有所生氏族名字,如舍利弗,婆罗门种;优楼频螺,迦叶波种;乃至阿难,瞿昙种性。阿难!若此火性因和合有,彼手执镜,于日求火,此火为从镜中而出?为从艾出?为于日来?

  (破和合相)阿难!假设这火大是有自体的,火是有它真实不变的体性,而且是假借和合而来的。譬如我佛陀跟你们这些一千二百五十个比丘,我们现在共住一个讲堂,而产生一个和合众。大众和合虽然一体,但是我们如果是问它的根本来源,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他差别的色身,也有他不同的性氏,不同的名字。所谓的和合,它是由很多很多有自体的东西和合而成才对啊!比方说舍利弗尊者,是婆罗门种(翻成中文为淨行或梵志,他们是自称梵天的后代,以后也希望回到梵天去,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属于当时的一个知识份子);优楼频螺,是迦叶波种(翻成中文叫龟氏,就是他的祖先在山林当中修道,感应灵龟负图相应,而安立这个名称);阿难尊者是释迦种性。

  这段的意思是说:和合它必须是一个很多很多的自体所构成。假设火大是有自体的,而且是和合而生,也就是说它必须有它的自体,譬如这是铜镜所产生的火,这是太阳所生火,这个是艾草所生的火,三种火和合起来,才创造和合相出来,应该是这样子,也就是说和合应该各有各的自体,有铜镜的火,有艾草的火,乃至于有太阳的火才对!从这譬喻当中,我们知道和合是个有自体的。

  阿难!假设这个火大是决定有它的自体,而且这火大的体是假借三种法和合而有。哪三个法呢?第一、我们人要去执抓铜镜,铜镜的火;第二、于日求火,太阳当中的照射,去累积它的能量;第三、有艾草承接。这火到底是从铜镜中产生?还是艾草的火产生?还是从太阳产生?

  身为一个有自体的东西,它一定有一个来处才对,也应该是由很多很多的火的和合,才会产生一个和合体。

  佛陀先提出这样一个假设,以下再正式破除它的自体 。

  别破妄执

  破从日生   阿难!若日来者,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

  阿难!假设这个火大是从太阳而来,那既然它能够烧我们手中的艾草,太阳是高高的挂在天空中,它从远处而来,它从空中来到我手中的时候,这中间经过很多很多的树林、草木,都应该被火所燃烧才对阿!因为身为一个太阳,它不能够选择对象,既然太阳能够产生火,而且照到你手中的艾草,那它经过的过程当中的树林草木都应该燃烧才对。但事实上中间都没问题,只有你手中火燃烧,所以我们不应该说火是从太阳中来,不对!这不合理的假设。

  破从镜生   若镜中出,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鎔,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

  若这火大是从铜镜中而出,这个火大既然能从你的镜子当中,产生火来燃烧于艾草,既然你的镜子可以产生火,镜子为什麽自己不能燃烧自己而把它融化?纡汝手执尚无热相,云何融泮?

  事实上,你那弯曲的手拿着铜镜,那个铜镜连热的相状都没有,又怎麽能够融化?火从镜子中出来,那应该先烧到镜子本身才对,但是镜子本身连热都没有,火是不能从镜子中出来。

  破从艾生   若生于艾,何藉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

  这火我明明看他从艾草中燃烧起来的,是从艾草生起,既然从艾草生起,我们又何必要假借太阳跟铜镜双方的照射,互相的接触,然后才能产生火大的作用呢?如果你是从艾草生起,那你就单独生起就好了,为什麽要假借太阳跟铜镜呢?这个是不合道理的。

  总破直审   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有!

  阿难尊者你应该对于火从什麽地方来,你要做一个很详细深明的观察!铜镜是由手来抓执的,太阳是远从天空而来,艾草是放置在地上,这三个东西完全没有和合,一个是天空,一个是你手上,一个是在地下,这三个东西根本没有真正的和合,那火到底是从什麽地方游行经历到这个地方而来呢?太阳是远在空中,艾草是放在地上,距离非常遥远,它们二个之间既非是互相的掺杂的和合,也不是上下的结合,所以我们不应该说因和合而产生火大,这样的和合相是不能建立的。

  不应火光无从自有!  (前面是破和合的因缘相,这以下是破除不和合的自然。)

  你也不应该说这火是无因无缘的自然而有,也不能这样讲!

  这地方的破妄执,主要是破除和合跟不和合的妄执。

  它主要是发明我空、法空,一个无生的道理,这一点非常重要。一切法为什麽是心所变现,它的基本条件,它不能有自体。这一朵花是有自体,那我的心就不能变化它,它离心有它的自体,那怎麽说是你的心所变现的?因为它没有自体,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看到它都不一样,你的心态、我的心态,看同一朵花会不同。为什麽?因为它没有自体,因为它无生。所以我们要建立一切法是从内心所变现的关键点在于诸法是“无生”的,它也不是从铜镜而生,也不是从艾草而生,也不从太阳而生,所以结论“觅之了不可得”原来是无生。

  你这一段懂了以后,后面这一段就容易懂了,因为无生所以建立了“性具”的思想。

  说是显理性。这火大是从哪裡呢?是从众生一念心性本来具足的,是假借你因缘的造作而显现出来。

  壬二、显理性

  性体圆融    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火大之性)既然火大的体性是本自无生,也就是说,它是由我们如来藏(我们一念心性),因为它本身是不变,所以叫“如”,它有随缘义,所以叫“来”,所以叫作“如来藏”。

  火大是我们一念心性当中,是「性火真空,性空真火」;

  「性火真空」发明空如来藏,我们心性当中火大之性是本自真空的,火大的体性是本来就真空的,本来就无生的,性火真空,它的重点在“真空”这二个字。「性空真火」是发明不空如来藏,虽然它的体性是真空,但是它又具足十法界火大之性,它虽然是无生,但是它具足火大之性在心性当中,这个讲“性具”。

  「清淨本然」是讲性体,它的体性是清淨的,也就是说它是离一切相;“本然”它是本来如此不假造作,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清淨本然是指着它的体性是特别的离相,而且是广大的。

  「周徧法界」是讲它的性量,它普徧在十法界当中。清淨本然是指离一切相,周徧法界是指即一切法。

  这个心性本具的火大,是离相的是周徧法界的。

  我们从性具、性体、性量,就可以知道火大的根源在哪裡了,它是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在我们的心中,是怎麽把它显现出来呢?

  相用个别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当知世人一处执镜,一处火生,徧法界执,满世间起,起徧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火大之相)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具足火的体性。火的体性要怎麽表现呢?第一个跟你心中的迷悟有关係,你对事情的看法,你的知见;第二个你产生一种量,这是种染淨的思想,你透过你迷悟的心中,产生一个怎麽样的正面负面的思惟;第三个循业发现,你去造作一个善恶的业力,然后你就发现你自己的火。为什麽地狱裡面的火都是给我们热恼的?你看到了天堂的火是非常的温暖。因为我们的心量不同,我们造的业不同,所以变现出来的火大也就不同。

  阿难!你应该知道,世间的人在一处手执铜镜,面对太阳的照射就有一处的火大之相产生,假设你能够徧法界当中都手执铜镜,去面对太阳照射,就徧满世界生起火大之相。而火大之性是徧世间的,哪有一定的方所呢?因为你的心是徧满的,所以火大之性也就徧满,有因缘、有这个业力,它随时会显现出来。

  这是说明火大它是一念心所具足,而假借心的业力而显现出来。

  壬三、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177世间的凡夫外道因为是一种无知,“无知”蕅益大师说,缺乏观照的智慧,叫无知,根据自己的妄想去看事情,没有根据佛陀的智慧来看事情。所以把它当做生命的火大是因缘和合而生,或者是自然而有,这都是我们意识的分别心,产生的种种计度,但有言说之相,没有真实的义理。

  其实这个地方我们已经慢慢了解到,生命是从什麽地方而来,是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变现出来的。

  我讲一双筷子的故事,诸位体会、体会,你就有所了解。

  有一天佛陀派了一个使者到天堂跟地狱来作考察。这个使者他首先来到地狱,他看到地狱的众生面黄肌瘦,心情非常苦恼不安。他就去探讨它的业因,结果发觉地狱的众生在吃饭的时候,诶!他的饭菜也很多啊!但是地狱众生那个筷子,是一公尺长的筷子,非常的长。所以每一个人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大家抢食物,这筷子要往自己的嘴巴裡面塞,但是这筷子太长了,怎麽塞都塞不到自己的嘴巴,所以越吃不到就越热恼,弄到自己面黄肌瘦,热恼不安。

  这个使者很感叹离开了地狱,就到天堂去了,看到天堂的众生,精神饱满,心情愉快。诶!怎麽会有这种情况呢?他又去想要探讨它的原因。诶!天堂的众生也吃饭时间到了,他也参加他们的吃饭,他的筷子也是一公尺长,但是大家是拿这个菜夹给对方吃,我夹给你吃,你夹给我吃,大家很快乐,所以大家心情很愉快,精神很饱满。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思惟是,这双筷子是什麽?

  这一双筷子以本经来说,就是我们众生这一念心的「性具的思想」就是我们的心,它心有一定的轨则,它本来就具足十法界的染淨诸法。这筷子指的是我们一念心性,具足十方界的染淨诸法,它有它不变的体,但是它产生作用的时候,就不同了!你筷子是向内旋转的时候,你就很痛苦了,显现出来是一个苦恼不安的相状。这个筷子它有一定的轨则,当它向外旋转的时候,你就心情非常快乐,这筷子有它一定的自然之道。

  所以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我们生命的这一念心,它的确是有一定的轨则。你这一心这个筷子,你老是要向内,你想到都是自己,你什麽都是为自己着想自私自利,这一念心它一定给你痛苦,保证给你痛苦;你这一念心是向外旋转,真的是为公为众,它一定给你快乐。而这样的一种原则是谁创造的?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不是上帝创造的,是本来就是这样子。

  当然我们要马上说是牺牲自己成就众生,可能不一定做到,但是你先把观念建立起来。我们这一念心的确是有它运作的轨则,你看你待人处事,你老是学吃亏、学吃亏、学吃亏…,结果你福报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越来越大…。

  你福报为什麽越来越大呢?福报从哪裡来?

  不是上天赐给你的,因为你这一念心,它本来就这个轨则。你这一念心的筷子只要它向外旋转,它就创造快乐「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你越吃亏,结果你福报越大。但是福报是谁给你的呢?是你这一念心给你的。你一天到晚跟人家计较,自私自利,结果你越来越痛苦。你为什麽会痛苦呢?也是你的心给你的。

  这个地方就是讲这个观念:「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说是你从什麽地方来?就是你自己的心变现给你用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生命的痛苦是从哪裡来,生命的快乐是从哪裡来,这一点你要先清楚。我们有很多很多不好的习惯,不是马上改过来,但是你先了解宇宙人生的道理,我们这一念心的确有它的轨则,你越自私你越痛苦,你越是吃亏,牺牲奉献,你就越快乐,就像这筷子一样。

  这地方就讲到我们这一念心,是本来具足十法界的染淨之法,但是要假借事造的因缘,才能够显现出来。说明整个生命都是自作自受。

  辛三、明藏性即水大性。

  这一段是说明,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当下具足水大的体性。也就是说,水大的体性,是众生本具,水大之相是假借众生的事造而显现出来。一个是性,一个是相。

  (分三:壬一、破妄执。壬二、显理性。壬三、斥迷惑。)

  壬一、破妄执

  总标水性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恆,如室罗城迦毗罗仙、斫(ㄓㄨㄛ)迦罗仙,及鉢头摩、诃萨多等诸大幻师,求太阴精,用和幻药,是诸师等,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

  水是从什麽地方来?

  (水大之体)水大的体性它本身是不决定的,因为它自性空所以不决定 。为什麽不决定呢?因为流息无恆,它有时候流动,流动久了遇到了石头,它又开始停止休息,休息久了以后,又有因缘它又开始流动。身为一个水大,它有时候流动有时候休息,它是不断不断的变化,没有一个恆常的状态。这是说明它的体是自性空的,这以下讲它的作用是因缘而有的。

  譬如我们在室罗筏城当中有些种种的幻师,比方说迦毗罗仙(迦毗罗仙是黄髮仙人,这个人的头髮是赤黄色的,它是自然外道的一种,他执着冥谛能够生一切法)、或者是斫迦罗仙(翻成中文叫车轮,因为他认为自己所觉悟的道理是特别的圆满,就像车轮能够摧毁其它的宗派,所以叫作车轮),及鉢头摩(翻成中文叫赤莲花,因为这个仙人长久以来是居住在莲花池旁边来修道,所以就以莲花来安立他的名称)、诃萨多(翻成中文叫海水,因为这些人都是居住在海水旁边,近海水而住,所以叫作海水),这麽多的修习幻术这些大幻师,这些都是属于「事水」外道。(古德说这些都是属于事水外道,有的是事火外道。事水外道是专门在修水的。)这些仙人不但具足五通,而且善用种种幻术,能够把水变成山,把山变成水,把男众变成女众,女众变成男众,所以叫“大幻师”他有种种的幻术。

  他们在修幻术之前,要求一个东西来做一种药材,就是太阴精,太阴精就是月中水,月亮所产生的水,其它的水都不可以,一定要月亮所产生的水。用这种月中水来和合种种的药,来创造幻术的药。而这月中水是怎麽来的呢?大幻师要选择在白月昼这一天,也就是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的子时,那个时候的月亮特别的光明,就像白天的太阳一样,月白如昼叫“白月昼”。那些所谓的幻师,这时候手就抓执方诸(水精珠),把它的水精珠请出来,然后面对月亮来吸收月亮这种阴凉之气。当水精珠跟月亮接触的时候,就产生一种叫“月中水”,而这月中水可以来做种种的幻药。月中水是透过水精珠跟月亮的和合而产生出来的,所以水大之相是假借因缘而生的。

  我想「因缘而生」这句话可能有点问题,我们不能说「诸法因缘生」,这样讲可能不太恰当,应该说「诸法因缘现」,因为无生,只是假借因缘显现出来的。所以说是透过月亮跟水精珠的和合,而显现出它的水,这样比较恰当。

  徵问原由    此水为复从珠中出?空中自有?为从月来?

  月中水是怎麽来的,是从水精珠裡面出来的?或从虚空跑出来?或从月亮当中跑出来的?

  别破妄执

  破从月生   阿难!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流则何待方诸所出?不流明水非从月降。

  阿难!假设这月中水是从月亮所产生的,月亮尚且能从远方的天空始令水精珠而流出水来。因为月亮是高挂在天空,它这麽远都可以让地上的水精珠产生水,那由此而知,月亮的光明所经过的树林草木,都应该要流出水才对阿!因为月亮的水它不能够选择对象,它不能够单单的在水精珠裡面产生水,其它的过程不产生水,这是不合理。假使这些树林草木都可以流出水来,那我们就不必等待水精珠才流出来?既然水只能够从水精珠的表面流出,表示这个水不能够说单独的从月亮裡面跑出来,这是不合理的。有二个理由:第一、你经过树林草木都没有产生水,第二、这水还是要假借水精珠的帮忙,所以不能够说是从月亮而来。

  破从珠生   若从珠出,则此珠中,常应流水,何待中宵承白月昼?

  若水是单独从水精珠而出,水精珠既然能够出水,那它应该经常的跑出水来,白天晚上都应该出水,为什麽一定要等到中宵八月十五子时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去承接月亮的光明,才能够产生月中水呢?所以你说从水精珠出来,那你就不用等待八月十五这一天,它应该随时可以出来,所以从水精珠所出也不对。

  破从空生   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ㄐㄧ)天,皆同滔溺,云何复有水陆空行?

  若水大是从虚空而产生,这样子讲能生的虚空体性是无量无边,那所生的水也应该是无边无际才对。水从虚空产生,那虚空是无量无边,那水也应该无边无际。如此一来,从人乃至于天,都应该受到水的沉溺,那我们应该所有众生都在海水当中,都变成水上的众生,那我们又怎麽样区分这是水上众生,这是陆地的众生,这是空上的众生呢?这水陆空三种众生就没有差别了,这跟实际不符,所以从空性当中所生也不合理。

  总破直审   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执,承珠水盘,本人敷设,水从何方流注于此?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

  佛陀要阿难尊者:你应该要深入的去思惟观察!月亮是在天中空中游行活动,水精珠是我们用手来执持的,承接水珠下面这个盘子是由幻师在地上所施设,这三个东西基本上不是真实的和合,那水到底是从什麽地方流过来?月亮在天空,水精珠在地下相隔这麽远,彼此之间不可能互相的掺杂,也不可能上下结合,那这水到底是从什麽地方来?

  不应水精无从自有!

  也不应该说这月中水,是无因无缘自然而有!

  这地方是破它的和合相跟不和合相。

  壬二、显理性                    淨业学园 44讲次  讲义89面

  178这一科讲到明藏性即水大性,前一科是先破妄执,也就是说我们一般凡夫的心都是心外求法,而心外求法的结果,会产生二种情况:第一个我们认为一切法是因缘生,外在的因缘创造了宇宙间的诸法,或者说是自然而有,宇宙间是没有理由的,生命只是一个偶然,它是自然而生也自然而灭。所以我们向外攀缘的结果就只有二个,一个诸法因缘生,第二个是自然而有,这二个最大的错误都是没有把生命的根源找到。

  这就是为什麽我们的痛苦永远不能消失,因为我们没有找到痛苦的根源在哪裡,所以佛陀必须先破妄执。说一切法因缘生,是四大和合产生种种的变化,身为一个和合的东西,它每一个东西都应该有一个能生的自体才对啊!但事实上这个水,它也不是从月亮而生,也不从水精珠而生,那构成和合的自体都不能生,合起来怎能够生呢?所以这不合道理的。我们应该只是说,假借月亮跟水精珠的和合,把水显现出来,不能够说把它生出来,因为它本来就无生,它只是因缘的显现,是这个意思。

  破妄以后接下来要显真,开显真实的理性。这水是从什麽而来的呢?

  性体圆融    汝尚不知如来藏中,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水大之体性,是从哪裡来)

  阿难!你尚且不知道,这水大的体性是我们的一念心性当中本来具足。怎麽说呢?从二个角度来说:「性水真空」,心性中的水大是本自真空的,它是一种空如来藏,虽然空,但「性中真水」,在真空的心性当中,又具足十法界染淨的水大之性,有不空如来藏。我们这一念心虽然是真空,但是又具足了十法界的水大之性,虽然具足水大之性,可也本是真空。这是讲到“性具”的思想,“性具”是建立在无生的基础之下而安立的。

  (性体) 「清淨本然」水大之相是离一切相的,为什麽要离一切相呢?因为水不能有固定的形相。你说它一定是像海浪一样的波涛汹涌,若它固定了,波涛汹涌这水就不能产生平静的相状,所以水有无量相,有无量相所以我们只好说它是离一切相,它没有固定的相状,但它可又是「周徧法界」,你看天堂也有水,地狱的众生他也有他热恼的水,各式各样的水都有,周徧十法界。它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这地方讲出水大之性,是心性本具、是清淨本然、是周徧法界的。

  相用个别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徧法界执,满法界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水大之用)

  水到底是什麽因缘显现?有三个因缘:第一、我们心性的迷悟,你对事情的看法迷悟的浅深;第二、你产生什麽样的一个染淨正反二面的思想;第三、你创造一个什麽样的善恶业力而显现出来。

  也就是说,众生随在一处来执持水精珠,就有一处水显现出来;若众生在整个法界当中来执持水精珠,那麽整个法界就显现出水出来。既然能够徧满整个法界流出水来,那这个水怎麽有固定的处所呢?它完全只是我们的心量跟业力的显现而已,你哪一个地方有业力,那一个地方就显现,天堂有这样的业力就在天堂显现,你到地狱去就由地狱显现,它没有固定的方所,完全是由业力决定的。

  壬三、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当我们今天去找水大的性相的时候,你向外攀缘的时候,缺乏迴光返照的圆顿止观的时候,那我们就会认为是因缘而生,是自然而有,其实都是向外攀缘的分别心的计度,而这样的结果,只有言说的相状,你都找不到它真实的义理。

  水从哪裡来?主要的就是你的思想,179我们说业力,其实这是很粗糙的,就是你的一个思考模式而创造了你的生命。所以你最初的灵动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你的心量,你的智慧的判断力,然后影响你整个生命的现状,我们讲「心境决定处境」。

  师父要讲一隻小蜘蛛的故事:

  有三个朋友在花园中散步,看到一个房子,这房子的牆角下有一隻小蜘蛛,这隻蜘蛛因为肚子饿要去吃东西,就由牆角要往屋顶上爬,爬到中间的时候,有一片潮湿的牆壁,所以牠爬到那个地方就掉下来,每次爬到潮湿的地方就掉下来,蜘蛛又往上爬,一次一次的周而复始。

  这三个人看到这蜘蛛的相貌,想到个人的生命,就迴光返照,照到自己的生命。第一个人他的心跟境接触的时候,他深深的叹一口气,唉呀!这个蜘蛛就跟我一样,一生充满了挫败,你看前面牆角的潮湿是如此的明显,一生当中劳碌无功,我空有无量的才华,能力与精神体力,但是被挫败所障碍。所以他看到了这件事情产生了自暴自弃,反正努力没用,你蜘蛛再怎麽爬你也爬不过去,你倒不如放弃,反正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挫折,充满了失败,所以我只好选择自暴自弃。

  这种人一辈子没有希望,来生也是没有希望,因为你的思考模式「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你有这种思考模式,你这种人大概在世间上,上等、中等、下等都是属于下等人,一辈子就是抱怨,怨天尤人,就是这样子。因为你思考模式不能改变,你业力不能改变,你生命的显现就不能改变。

  我们要知道一观念,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很公平的,你给它什麽讯息,它就怎麽显现,心境决定处境。

  第二种人,他看到这隻蜘蛛,他得到一个启示,这个蜘蛛跟我一样,生命中充满了挫折,但是其实这牆壁的潮湿只有中间这一块,牠要转个弯的话就过去,你不一定要直走,要从这边走,其它的路可以走,退一步海阔天空,什麽事不一定要硬着干。

  所以他从蜘蛛的挫折当中,看到了生命的转机,原来人生是可以有无量的可能性,我可以选择往东往西,可以善巧方便来面对我们生命的逆境。所以他从逆境当中看到了转机。很多事情不要直来直往,等待时节因缘是很重要的,这是第二种人,这种人大概是中等人,他慢慢有一些方法,来处理生命的逆境。

  第三种人是高等人,他看到这蜘蛛以后,他迴光返照。他说身为一隻蜘蛛,尚且不屈不挠,我今天贵为人身,我有多大的潜能没有发挥出来,人定胜天,我有无量无边的潜能,只要我不放弃,这些逆境是算不了什麽。他能够从外境找到内心中的潜能,上等人,生命是操之在我,我只要愿意改变,我的内心改变,外境就改变,「心境决定处境」。

  所以我们看到同样一个蜘蛛,去做一件事情遇到了逆境,三个人解读不同。第一种人把逆境是当作是生命的挫败,而自暴自弃,这种人一辈子跟失败是画等号的,他那个「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的业」,那个生命体不会太美好。第二种人是从挫败逆境当中看到了生命的转机,它开始去化解问题。当然他还是被动,但他能够从被动当中去处理障碍。第三种是化被动为主动,从生命的潜能来化解逆境。

  所以我们要知道,其实你今天的生命现象,我们不要说是从业力而来,这样讲是很粗,就是你的思想。所以你平常日常生活你看到事情,你要经常注意你是怎麽想的这很重要,影响到你的来生。生命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生命是你的思想创造出来的,你有什麽想法,你来生就会现出什麽相貌出来。

  《愣严经》讲得很清楚「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你有什麽心态你就有什麽生命。

  所以我们为什麽要读圣贤书?

  就是学习圣人的思想,你要他的思想,你就会产生他的行为,你未来就会产生他生命的现象。我们这一念心很公平,你怎麽去薰习它,它就怎麽显现出来。你的思考模式不改变,你的生命不会改变,因为它是根本。所以我们一定要去了解这个道理,什麽叫「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圣贤之书,明白圣贤之道,提升自己的见地,你才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辛四、明藏性即风大性。

  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当下具足风大之性,风大之性是我们心性本具,风大之相是假借因缘而显现出来。一个是理具,一个是事造;性是理具,相是事造。不管理具,不管事造,都不离开我们一念心性当中,这才是生命的真相。

  (分三:壬一、破妄执。壬二、显理性。壬三、斥迷惑)

  壬一、破妄执。破除凡夫外道的和合跟不和合的二种妄执。

  总标风性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

  (风大之体)阿难!风大是没有真实不变的体性。怎麽说呢?因为它动静不常,风有时候动态的吹来吹去,有时候是静态的就没有吹了,所以它没有一定的常态,有时候动,有时候静,动静不决定。这是风大的体相,而风大的相用要假借因缘而显现。什麽因缘呢?比方说,阿难!你平常有时候整理穿着衣服,而入于僧团的大众当中,去做早晚功课,你穿僧伽梨(三衣当中的大衣,一般是九条的,最多到二十五条,假设是九条衣)。你穿大衣在大众当中做功课的时候,当拜佛拜下去的时候这衣角会震动,衣角震动就会产生风去触动旁边的人,旁边的人就会有感觉微风吹拂他的脸面。你拜佛拜下去的时候,旁边的人就感到有一种风出现来吹他的脸。这是讲风大之相,是假借因缘而显现。

  徵问原由    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

  风是从哪裡来呢?你说袈裟的震动才产生的,是袈裟的衣角产生的?或从虚空产生的?还是这个人的脸自己产生的?

  别破妄执

  破从衣生   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不应衣中有藏风地。

  阿难!假设这风有一个来的自体,这个自体是从袈裟的衣角而出。

  先提出这样的假设,这以下从二个地方破:一、若风是从袈裟而出,那这样子会有什麽问题呢?“汝乃披风”那你的袈裟当中就具足风大,所以你披衣服的时候就等于披上一件风一样,因为衣跟风是合为一体,风从你袈裟而出,那你披衣服的时候就等于把风披在身上一样,因为衣跟风已合为一体。这时候“其衣飞摇”风大跟衣服合为一体;我们知道风的意思是一个摇动的,所以你的衣服也变成摇动的。这样子「应离汝体」,你今天的衣服是跟风合为一体是摇动的,那麽你把衣服穿在身上,这个衣服应该摇来摇去,最后应该飞离你的身体才对啊!为什麽你衣服还在你身上呢?你看我们风吹过来吹过去,风是来来去去的,那衣服在你的身上也应该来来去去才对啊!事实上不然,我们衣服穿上去,这衣就安住在我们色身上。所以你不能说衣服跟风是合为一体的,不能这样讲。

  二、我今说法,会中垂衣,汝看我衣,风何所在?

  阿难尊者产生执着,认为风跟衣服是一体的没有错,只是风有时候动,有时候静,它动的时候就出来,静的时候就隐藏起来。他提出这样一个反向执着,佛陀就开始破。

  佛陀说:好!风跟衣服是一体的,它有动的时候显现出来,它静止的时候隐藏起来。那你应该要去看一看,我现在讲堂当中说法,我穿着九衣,我的衣服在法会当中垂下我的衣角,那你们看一看我这九条大衣,裡面藏着风,你们找找,从上到下找找看,这风到底藏在何处?不应该说衣当中还有藏风的处所,你就是整个衣服看遍了,你也看不到藏风的地方,所以你不应该说它静止状态的时候是藏在裡面,不可以这样讲。所以风从衣服中出来,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你找不到风的地方。

  破从空生   若生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

  若风是从虚空当中产生的。这地方也是从二段来破:

  一、汝衣不动,何因无拂?

  风既然是从虚空产生,那你就不需要假借衣服的震动,但事实上我们衣服不震动,我们不去拜佛的时候,那为什麽没有产生风来吹拂对方的颜面呢?只有我拜下去的时候,才会产生风来吹拂对方的颜面呢?所以既然要假借衣服的震动,就不能说它是从虚空而生。

  第二段、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

  既然虚空是恆常存在,那风也应该经常的吹动才对。既然虚空跟风大是合为一体的,那风没有的时候,有时候是静止状态;风跟虚空是合为一体的,有虚空就有风,有风就有虚空。这样子讲,假设没有风的时候,那虚空也应该要消失掉,因为这二个合为一体,没有风就没有虚空。

  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

  我们在没有风的状态,我们尚且可以感觉得到这时候没有风,但是又有谁能够看到虚空消灭的状态呢?虚空是无形无相它怎麽能够消灭呢?假若虚空是有生灭的相状,那它就不能叫虚空,因为虚空是不能有生灭变化的相状才对的!既然名为虚空,它就不能生起风大,因为风大是有来有去,有时动态,有时候静态,是变化的,但是虚空不能变化。所以你不能够说虚空跟风是一体的,所以我们说虚空产生风大,这不合理的。因为一个是恆常存在,一个是有来有去,这二个性质是不相符合的。

  破从面生   若风自生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若风大是生自于被吹拂的脸面,跟一个人的衣服有没有震动是没有关係,这个人的脸自己产生风大,跟别人的衣服没有关係的。既然对方的脸可以产生风大,那他的风应该吹到你的脸才对啊!你跟他对面站的时候,他的脸产生风,那他的风应该吹到你的脸才对啊!为什麽反过来,你整理衣服的时候,是你产生风去吹到他的脸呢?那跟事实不符。他能够产生风,应该是他产生风来吹你的脸,而我们反过来是我们整理衣服的时候,风去吹他的脸,这跟事实不符。

  总破直审   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谁方鼓动来此?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

  我们应该要很深入的去观察风大从哪裡来!比方说你看我们整理衣服的时候,是从我们这个地方生起的。你看你跟他的互动,你在整理衣服,你在拜佛产生了震动。这个脸是对方的脸,虚空是永远寂然不动的,它根本没有在那边流来流去的相状,这三个东西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一个是你的衣服、一个是对方的脸,中间有很多的虚空,那麽到底风从哪裡来呢?我们可说「风空性隔」,风大跟虚空的体性是完全不同的,风是动来动去的,是一个动态的,虚空是永远保持一种不生不灭的相状,而风大是有生有灭的相状。这二个体性根本是相违背的,它既不会互相的掺杂和合,也不可能上下结合,那麽风大从哪裡来?

  不应风性无从自有。

  你不能说这个风是没有因缘自然而生,你不能这样讲。

  180这地方,在禅师裡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公桉:

  六祖大师有一天去参加一个弘法的法会,这时候吹来一阵风,风吹动了幡。有一个禅师说:是风先动,才带动了幡动。另一个禅师说:不对,幡先动,才产生风。幡动产生风动,或者幡动产生风动。 六祖大师说:通通不对,「仁者心动」。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其实这三个人讲话,当然你也可以说他们三个都对,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我要分析一个道理给你听听看:

  说因为风动产生幡动,他也没有讲错;说幡动产生风动,也没有讲错。错在哪裡?诸位你知道错在哪裡吗?错在这二个心外求法,他看到生命的现象。

  六祖大师讲:仁者心动。他看到了整个生命的根源,问题在这个地方。这个都是表相,你心不动,风也不会动,幡也不会动。

  所以,我们一个人总会习惯说外境跟我内心是没有关係的,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我遇到了一个逆境,我遇到了挫败,我们的心本身会认为逆境本身是真实的,挫败本身是真实的,我们不认为它是从内心而来,我们不这样认为。所以我们永远没办法改变它就在这个地方。你看我们一辈子有多少痛苦,有多少挫折,我们都没办法改变,因为我们认为它跟我们的心没有关係。所以你不从内心改变,它就永远不断的出现。

  这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你一定要去彻底的看到,你的生命到底是从哪裡而来,你才有办法改变它,否则你一辈子也改变不了它,你就被它牵着走,你永远是被动。你不了解生命的真相,你就被生命牵着走,它要你怎麽样,你就怎麽样。你了解生命的真相,是我要怎麽样,你自己可以设定一个目标,我希望来生变成怎麽样,你变成一个主动。这二个完全不一样,转被动为主动。

  你一个人不了解生命的道理,那你的生命只有一种情况,那叫做「天定胜人」,你的生命上天安排的好好的,你一点都没有办法,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就是你生命的写照。你了解生命的道理,你是「人定胜天」,生命是你自己决定的。我希望变成一个极乐世界,我内心当中开始去培养生起极乐世界的思想模式,我开始去发愿,产生对淨土的信心,对阿弥陀佛的皈依,极乐世界就显现了。

  你了解道理以后,生命是可以规划的,你不了解道理,生命由不得你规划,生命帮你规划,你只好被动的配合。所以我们讲明白道理跟不明白道理差在哪裡,一个是被动,一个是主动,差在这个地方。所以我们看六祖大师讲「仁者心动」,六祖大师他开始在主导生命了,讲风动、幡动的人都被生命所主导,差在这裡。

  壬二、显理性。

  性体圆融    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风大之性,它从哪裡而来?它不是从衣服而来,也不是从虚空来,也不是从对方的脸中产生,其实它是从我们一念如来藏性而来,也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而来,众生本具,诸佛陀所証的现前一念,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心性中而来。怎麽说呢?因为「性风真空」,风大之性是本自真空的,它是一个“空如来藏”,所以我们会找到觅之了不可得。「性空真风」在真空的心性当中,又本自具足十法界的染淨的风大之性,它是“不空如来藏”。在一念心性当中具足了空跟不空二种如来藏,在一念心性当中法尔具足,你说它有,你找不到它的存在;你说它没有,它又有这样一种潜伏的功能,存在那个地方。

  所以说它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它本身是离一切相,所以他有无量相的可能性,它不但是有无量相的可能性,而且周徧法界,它周徧整个十法界,它可能会显现出天堂温暖的风,也会显现地狱的暴风。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都在我们心中同时具足。

  它到底是怎麽显现,是好的,是坏的呢?

  相用个别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汝一人微动服衣,有微风出,徧法界拂,满国土生,周徧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身为一念心性,它具足这麽多无量可能性的风大,它产生的原因有三个条件:第一、你内心迷悟的差别,一个不相信因果的人,这风大显现出来就很可怕了,非常可怕!一个相信因果的人他的风大就比较温和,一个能够培养极乐世界心情的人,他就出现极乐世界的微风;你有各式各样的思想,这世间上就出现各式各样的风出来,跟我们内心的迷悟的思想是有关係的。

  第二、跟你所造的业力有关係,你有什麽思想,遇到什麽因缘就会造很多很多的业。这时候就把你心性当中本具的风大,就把它表现出来。

  所以佛陀说:阿难!你一个人去震动衣服就有一个处所产生微风出现,假设法界当中都去震动无量无边的衣服,就有无量无边的风在国土当中吹起。所以风大之性是周徧整个世界当中,哪有它固定隐藏的处所呢?你说它从哪裡来,它就从法界中来,从无量无边的一念心性中来。

  壬三、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一个愚痴的凡夫跟外道,他根本缺乏大乘的观照力,所以心外求法,就把它当做因缘而生,或者自然而有,都是虚妄的分别计度,只有言说相,没有真实的义理。

  181到了大乘的佛法,破因缘、破自然。我希望我们在破的时候,你要知道它所破的不是它的理论基础,是破它的自性执。因为因缘自然,在日常生活我们有时候也会善巧运用,比方说我们中国的文化,在佛教没有传到中国之前,华人社会的立身处世之道,其实就是二个观念,一个因缘,一个自然,二种而已。

  因缘的思想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儒家的孔孟之道。有人跟孔子讲一句话说:孔夫子!我讲实在话,你提倡周礼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合时宜,你不可能成功的。春秋五霸每一个人要的就是把军队弄大,版图弄大,追求的名闻利养,每一个人都想称霸天下,你这种遵守礼法的礼节根本不可能实践。孔夫子说:我知道不能实践,但是我知其不可而为之。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在孔孟之道是强调因缘的,他强调世间上要有所作为。因缘就是有所作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你看到整个思想,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它都是从因缘当中去建立他的人生观,有所为。

  道家老庄的思想,是完全相反,他强调无为。你看老庄很强调自然之道,人不要去想那麽多,做下去是多馀的。他讲出一句话说:「天道有常,不因尧存,不因桀亡。」 天道明明当中它一定的规则,你不要多事,他不会因为尧,一个贤圣的君王出世而存在,它也不会你一个桀而毁灭。你该怎麽样,你就会怎样,你一切的努力都没有用的。老庄的思想就是你生命当中只要做一件事情,顺其自然就好。生命的可贵就在于生命的自由自在,你去做这麽多事,给自己弄这麽多痛苦,结果你也很痛苦,别人也很痛苦。

  这二种思想当然在我们华人社会,就构成一个有所为跟无所为的道理。这二个思想你不能说它错,你看我们有时候,你看我们处理人事,你看身为执事,学院出了事情你怎办?你只有二种选择,第一个有所为,马上办。但是有些事情你不能处理,越处理越糟糕。你干过执事你就知道,有些事情不处理比处理还好,因为时节未到,所以你必须「忍而未发,待其时也」,等待是一个很重要的智慧。因为因缘没有成熟,你越处理,它事情来是一分变成三分。所以你不要以为无所为不重要,很多观念都在无所为当中,把事情让它自然化解掉。那到底事情是要无所为,还是要有所为?那就是看着办。

  这二种思想错在哪裡?错在心外求法,他们二个没看到生命的真相,是错在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讲一句话很重要,说你:「妙答无生」,你讲空也可以,讲有也可以,空有皆是方便。

  你今天把《愣严经》读通了,你看儒家思想,看老庄思想,通通是善巧方便。你看顺境的时候有所为,君子要能够把握你的好时机,开创未来;处逆境要安住不动,要以无所为,这个时候少动,多做多错。你身心状态已经不对了,讲实在话,你不要讲话,一个人情况不对了,你讲话就得罪人,少讲话让它这段时间赶快过去。

  其实你不能说因缘错,也不能说自然错。所以你看佛陀他诃责因缘,诃责自然。不是诃责这二种善巧方便不对,是这二种人没有看到生命的根源,心外求法产生自性执。你执着一定要因缘,执着一定要自然,是错在你一定要这样做,错在那个“一定”。你要知道一切法是无生,有时候因缘,有时候自然,这都是生命的善巧,你就通通是对,对跟错是一念之间。

  所以你要是会读书的人,你把《愣严经》读通了,世间法就是佛法;你要是不会读书的人,什麽东西都是世间法,你讲的话全部都是世间法跟道不相应。

  那麽问题点在哪裡呢?

  问题点你要知道生命从哪裡而来,你知道这个根本以后,那你在整个生命过程当中,你就知道你有一个目标,在这过程当中,任何人的智慧圣贤之道,都是你一个善巧方便的法门。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根本问题参透,就是「你从什麽地方来?」这个关键参透了,所有世间的学问你都可以善巧的运用。「妙答无生」说空说有皆是方便,说因缘说自然皆是方便。

  淨业学园 45讲次  讲义91面

  辛五、明藏性即空大性。

  182当我们在修习《首愣严三昧》或者是大乘的圆顿止观之前,我们要先建立大乘的正见。

  什麽是大乘的正见呢?

  本经在引导我们去观察生命的时候,它主要把生命分成二个部分,一个是真实的,一个是虚妄的,一个是真实的功德,一个只是虚妄的因缘,从这二部分来观察生命。

  在整个三卷的经文当中,佛陀所开显的,刚开始是讲到我们,能观的心,有真妄的差别。我们能观的心,在面对外境的时候,有所谓的一种攀缘心,跟常住真心。攀缘心是说我们的心对外境有所执着,仁者心动。我们这个心态的产生,是某一种人事因缘的刺激产生的,所以这个心是随境而生,也随境而灭。这种攀缘心是要不得的,你不管是念佛持咒拜佛,乃至修任何的功德,你用攀缘心来修学,你得不到真实的功德,因为它的根本是虚妄。

  所以在修行之前,你一定要把心带回家,回归到你的不生、不灭、不垢、不淨的本性。你要先远离外境的执着,回到你的清淨本性,从这本性当中去发动你的修学,所有的功德都是《如来密因》,都是《诸菩萨万行》的圆满。

  所以你在修行当中,第一个先找到你的真实心,这是非常重要。找到你的心以后,从你的心开始生起观照,这时候面对所观境,这一切人事的是是非非的因缘。

  那麽这所观境应该怎麽去观察呢?

  佛陀讲到了「会四科,融七大」。在前面四科的文,佛陀主要讲到一个观念就是说「妄相无体」,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种身心世界,它的相状只是一个「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一种幻妄称相而已,它没有真实的体性。所以前面四科的文是在破除我们对妄相的一种执取,我们认为身心世界是真实的,那个就是“自我”。其实那个是我们自己想像出来的,我们捏造出来的,身心世界是变化的、是虚妄相。所以在四科当中,这主要发明的是一种「达妄本空」,那是一个即空、即假,即中的一个生灭过程而已,它没有真实体性。到了七大的文就不一样了,讲到「性本具相」。

  四科是发明整个生命的过程,而七大是说明整个生命的根源。那麽这个幻妄称相,这即空、即假、即中的影像是从哪裡来的呢?是我们一念心性变现出来的,我们这一念心,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含摄无量无边的性德。所以到了七大的时候,就讲到“性德”是真实的。

  四大是讲相妄,七大讲性真。讲到其实整个地水火风空根识,它的体性是徧满整个法界的,你随时有因缘,它随时出现,你有一处的因缘,它就在一处出现,你有二处的因缘,它就在二处出现,它的体性是徧满的。就像我们念佛一样,说我们念佛为什麽能够消业障?功德是从哪裡来?它不是从佛号而来。如果功德是从佛号而生,那你放录音带就好了,你干嘛用心去念呢?你说我的功德是从我心生起,如果从你的心生起,那你就不要念佛嘛!

  那麽我们念佛真实会产生一种灭恶增善的功德,这个功德从哪裡来?

  从本经的解释「相妄性真」,这功德的体性是徧满法界的,你一处念佛,它就一处显现,你二处念佛就二处显现,是个人的循业发现,相状是循业发现,但它的体性却是真实徧满。

  所以我们能够从「四科七大」当中,去看到生命的过程,是“相妄”是“性真”,是“周徧法界的”。生命有无量的可能性,只要我们愿意努力,所有的功德都可以显现,而且所有的功德都是徧满法界的,没有一个地方欠缺。

  所以说前面的三科,打下你整个大乘止观的基础。我们三科的文也即将圆满,阿难尊者也即将开悟。所以你要知道,要掌握你内心当中什麽是真实的,外境当中什麽是真实的?什麽是我们的主人翁?什麽只是暂时的过客?你要把它分清楚。

  辛五、明藏性即空大性。

  “藏性”指的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它的体性是清淨本然,周徧整个法界;“即”当下俱足。这广大的心性,它当下就俱足空大的体性,也就是空大之性当下就徧满法界,但是空大的相用却是要假借事造的因缘。

  (分四:壬一、破妄执。壬二、明大均。壬三、显理性。壬四、斥迷惑)

  壬一、破妄执。破除和合跟非和合二种妄执

  总标空性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罗筏城去河遥处,诸刹利种,及婆罗门、毗舍、首陀、兼颇罗堕、旃陀罗等,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

  (说明虚空的体跟相)

  (虚空的体性)阿难!虚空之性基本上是无形无相的,它没有大小方圆,青黄赤白的种种形相可得,所以虚空之性是徧满法界,而且是清淨本然,它是“离相”。那麽这种离相的虚空,它是怎麽有的呢?「因色显发」,它必须假借种种的色相(包括万事万物)才能够把它显发出来,才能够感觉它的存在,要有色相的对比,才有虚空的显现。这是说明它的体性是无相的,是性空的,这以下讲它的缘起。

  (虚空之相)相是怎麽生起的呢?比方说我们在室罗筏城当中,离开恆河比较遥远的地方,古时候的恆河是人群聚集的地方,离开恆河比较遥远的地方就是比较寂静的地方,很多人喜欢住寂静,就离开恆河遥远的地方而住,如刹利种(王种,王公大臣这些贵族等),及婆罗门种(修行梵行的这些知识分子)、毗舍(做买卖的商人)、首陀(耕种的农夫)、颇罗堕(从事工巧技艺的技术人员)、旃陀罗(从事杀生的屠夫),这麽多人都是喜欢寂静,喜欢远离恆河而住。他们这些人「新立安居。凿井求水」他们在住的时候,要先盖一个新的房子,盖好房子以后要凿一口井来求水,因为水是必需品,他整个求水的过程发发生什麽事?

  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如是乃至出土一丈,中间还得一丈虚空,虚空浅深,随出多少。

  在凿井的过程当中,假设他挖出一尺的泥土,泥土就显出一尺的虚空出来,如是乃至挖出的泥土是一丈,这中间就显现一丈的虚空。所以虚空显现的浅深是随其泥土挖出的多少来决定。我们本来是一大块泥土,我们没有感受到虚空的存在,但是你把泥土挖走了以后,诶!虚空显现出来了,这是一个很能够了解的状态。这以下我们就从这个地方,去追究虚空是从什麽地方来?

  徵问原由    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

  这个虚空它的体性到底是从哪裡而来?井中的虚空是从泥土挖出所产生的?或者是在挖凿泥土的过程中,因为不断的挖凿而产生的,把这虚空创造出来?或者虚空是没有因缘自然而生?

  别破妄执

  破无因生   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迥无通达。

  我们看前面的经文佛陀都是先破自生,再破它生,是把无因缘生放在最后面。为什麽这一段佛陀将无因缘生放前面呢?古德说:因为我们习惯性会认为,这地水火风,它的产生是自生,所以佛陀先破。但是我们一般人会认为虚空是自然而有的,是无因缘生的,这方面的执着比较重,佛陀先破无因缘生。阿难!这虚空假设是没有因缘而自然产生的,那麽为什麽在没有挖凿泥土之前,我们没有去发觉这种无碍的虚空现前呢?我们只见到一片广大的土地之相,不像虚空一样是通达无碍的呢?所以你说无因缘生,其实是不合乎事实,我们一定要把泥土挖出来虚空才显现,所以你说无因缘生是不合理的。

  破出土生   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

  若虚空的产生是因为你挖出了泥土,所以才出现虚空。这样子讲,当我们挖出泥土的时候,你应该看到虚空进入才对啊!因为你这个虚空要等待嘛!等待什麽呢?等待泥土出来了你才能进去。那麽当泥土出来的时候,你看得到泥土出来,那你也应该看得到虚空进去才对啊!事实上,当泥土挖出来的时候我们是看得到,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看到虚空进去,那你怎能够说虚空是因为泥土出来而产生的呢?因为没有人看到虚空进去。

  假设虚空根本没有出也没有入,那表示什麽意思呢?因为没有一个人看到虚空进去或者出来,那表示虚空跟泥土它本来就是合成一体的,既然是一体的,表示这二个同进同退,要嘛一起进去,要嘛一起出来,那这时候泥土挖出来的时候,虚空为什麽没有跟着出来呢?我们只看到泥土出来,虚空为什麽没有出来?我们看得出来,说是把泥土挖出来,虚空才生起,这个是不合道理的。

  破依凿生   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

  说虚空是我们挖凿的过程,用铁锹去挖泥土,不断的挖、不断的挖,就把虚空给创造出来了,是挖凿的过程而产生的。那这样子我们在挖凿的过程应该是把虚空挖出来,而不是把泥土挖出来才对啊!虚空既然不是从挖凿的过程生出来,我们挖凿是挖凿出泥土,那又怎麽能够见到虚空呢?我们挖凿的时候是把泥土挖出来,不是把虚空挖出来,所以不应该说是挖凿的过程产生。

  总破直审   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

  阿难!你应该对这件事情详细的观察,而且是如实的观照。

  这当中整个过程有几个因缘值得注意的:第一个“凿”,挖凿的动作是随顺于人的手,顺其方向而运转,挖凿是人的手产生的;而泥土是因为土地的移动而出现的。一个是在人的手,一个是在地上的泥土,那这虚空之相到底是怎麽有的呢?因为「凿空虚实」,凿是属于实,空是属于虚,因为挖凿是有形相的动作,所以它是属于实,虚空是无形相的。这二个不应该产生相应的作用,一个无形相的东西,一个有形相的东西,怎麽会创造一个无形相的虚空出来呢?这二个没有相应的作用,所以应该说非和非合,彼此间既非掺杂的相合,也不是上下结合。

  到这个地方等于是破虚空是因缘生,它不是因缘生,因为它没有自体。以下是破非因缘生,就是自然生,不应该说虚空是无因无缘自然而有。这地方的意思是说,虚空它本身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而有,总而言之当体无生。“当体无生”它只是一种虚妄相。这个地方它所要描述的,是破除我们相的执着,它只是一种「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幻妄称相。这地方讲到,相状是一种虚妄的影像而已,虚幻的影像当然没有一个生的地方,它没有生处。它如果有一个生处,这个东西就是真实的,它就不能有变化,它「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所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它哪有从哪裡来,根本没有来处的,它不是从泥土而来,也不是挖凿而来,它只是一个因缘的具足显现出来而已。这地方是破除它的相状的实体,它是没有实体的。

  壬二、明大均。

  这一段是说明虚空的“性”是真实的;前面讲「相妄」。这地方讲「性真」。

  融性合会    若此虚空性圆周徧,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事实上这虚空的体性是圆满周徧的,而且是没有动摇的,没有生灭相。我们看到虚空,你在哪一个地方挖泥土,它随时可以显现,你冬天挖泥土,虚空就在冬天显现,你在西方挖泥土,虚空就在西方显现,可见得虚空的体性是周徧法界的,哪有固定的处所?而且不但虚空如此,包括现前的地水火风,都叫做五大。“大”是它的体性,是周徧一切处,这五大的体性都是真实的圆满的,当下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所具足的,没有生灭之相。

  这地方是讲到,其实虚空的体性它是本来存在的,本来就存在,当你去挖的时候,它本来就在那个地方,你因缘具足,它就显现给你看,你因缘消失了,它就隐藏起来。它哪有说从哪裡而生,它本来就在那个地方,它也不是自生、也不是它生、也不是共生,它是本来就是在那个地方,本来如此。

  这以下佛陀就诃责阿难尊者要去迴光返照这个道理。

  警令觉悟    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

  阿难!你为什麽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能生起圆顿止观呢?因为你缺乏大乘的正见,所以你永远不能觉悟这四大的体性,它当体就是如来藏,当体就周徧法界,它没有来去的。那我们怎麽知道这四大的体性是周徧法界呢?佛陀告诉我们一个观察的重点:「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你只要了解虚空到底有没有出入,还是没有出入,你就能够悟到这个道理。当然虚空是没有所谓的出入的,我们这样讲,它的体性没有出入,相状是有出入的。你不能说相状没有出入,体是徧满的,但是相状的确是会变化,这叫「相妄性真」。

  183「相妄性真」不是只指虚空,任何一件人事都是「观相原妄,观性原真」。这地方对我们在修观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个禅师他开悟以后,他讲一句话,他说我们怎麽去观察人生,一个大乘的佛弟子,对人事的变化要怎麽观察?他说:「觅即知君不可见,不离当处常湛然」。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是很妙的,你越追求它,它越消失掉,但是你不追求它的时候,它反过来追求你,当下就显现「觅即知君不可见,但是它不离当处常湛然。」因为它的体性徧满,但是徧满的东西,你越找它越消失掉。

  你把这个道理,这个公式你套在任何事情上,通通可以受用。你看世间上人世间的财富,有些人他拥有三千块他就很满足了,有些人他拥有一千块他就很满足,外境是没有标准的。我们对于财富,对于人事都是这个道理,你越要去追求它,越执着它,你就感到越缺乏,越没有安全感。你说:好!我把它彻底的放下,诶!你就感到你非常的满足,非常的安定,任何事情都不离开这个道理。

  所以我们讲说「心境决定你的处境」这句话一点不假。说我现在很痛苦,要改变一个环境。其实你错了,你还境改变不了,因为循业发现。你有这个业,你到另外一个环境,它还是这个因缘出现,你改得了吗?

  每一个环境都有好的体性,都有不好的体性,因为它体性是徧满的,不是这个地方才不好,哪一个地方都有好坏。那怎麽办呢?你改一个心态,你心态一转,诶!「心境决定处境」、「觅即知君不可见,不离当处常湛然。」你越把它放下,越作正面的思考,你就越满足。

  这个人生很像在捉迷藏,捉迷藏就是说你要找它,它躲得越厉害。说:好!我不跟你玩了。诶!它自己就跑出来,就是这样子。你试试看,你下次对某一个东西很执着,好,我把它放下!你放下以后,你觉得它突然间现在你的面前。我们经常面对一个重要的考试,你越执着越考不好,「觅即知君不可见」,相妄性真。

  其实每一个好的体性,每一个不好的体性,都是充满法界,只要你能够善用其心,做正面的思考,它就会随你的心而出现,是这个意思。相是虚妄的,但是十法界当中,这种染淨的四大的体性却是真实的,这道理是不能改变的。

  壬三、显理性。

  性体圆融    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阿难!你现在还不能够了解,在我们的如来藏当中,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现前一念心性当中「性觉真空」;就是我们这本具的觉性,当体是真空的,所们讲「色即是空」讲到“空如来藏”。但是「性空真觉」,真空的体性它有具足十法界染淨的觉性;“不空如来藏”空即是色。这地方讲到性具,这以下讲到性体。

  它的性体是什麽呢?是「清淨本然」,虚空的体性是无形无相的,是离一切相的;虚空的量是周徧整个法界。你说哪一个地方没有虚空呢?我们讲「不生、不灭、不垢、不淨、不增、不减」,你一听就知道它在讲性体,虚空哪有增减呢,它本来就在那个地方,它的体性本来就是离相的,它本来就是圆满俱足。这个讲它的性体,那麽我们看虚空的相状跟作用是怎麽出来的?

  相用个别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阿难!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虚空会产生是因为我们内心一种迷悟的知见,产生一种染淨的思想,进而推动一种善恶的业力,所以就这样出现了。比方说,阿难!你在一个地方挖井,虚空就在一个井中出现,你在十方的地方挖井,就产生十方的虚空。所以说虚空之性是圆满十方,哪有固定的方所呢?没有固定的方所,你怎麽能问它从哪裡来呢?它根本就没有来也没有去,它本来就是周徧法界,只是我们思想跟业力的结合把它显现出来,是这样子的。

  壬四、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184我们凡夫外道把虚空当做是因缘生或自然有,都是我们虚妄分别心的计度,这样子讲只有一种虚妄的言说相,而得不到真实的义理!

  其实这一段只讲四个字「相妄性真」。虚空之相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没有一个地方来,也没有一个地方去,它只是一个过程的生灭相。但是虚空的体性却是周徧法界的,是随时存在的。

  我们可以发觉现在的人生,你看看这人世间,虚空的相越来越少,因为高楼越来越多,空气污染越来越大。我们讲由心可以看相,但是由相也可以看到人的心,我们现在对有相的东西比较执着,所以你看虚空越来越少。

  有一个很有名的画家,他很抱怨,他说古代人在画画,空白的地方留很多,他画一棵树上面画一隻小鸟,他不画了!你有很多想像空间,虚空很多,这隻小鸟可能往东边飞,也可能往西边飞,也可能会飞到我家来。他说现在的人画画,画得太多了,没有留太多空白。

  那我们会想为什麽古代的人虚空比较多,现在的人虚空比较少,那虚空到哪裡去了呢?

  有一个欧洲的研究机构,他们研究说:古代的圣贤到哪裡去呢?古代那些很有智慧的圣贤,如爱因斯坦、爱迪生、跑哪裡去了。

  其实《愣严经》讲得很清楚「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你说圣贤跑哪裡去,佛陀跑哪裡去?

  当我们众生的心都不再想着圣贤,不再想着佛陀的时候,他就消失了,你跟他不相应的时候,他就没有因缘出现。但是这些圣贤是徧满法界的,但是你不再忆念他的时候,他就消失掉,是这麽回事。

  所以我们习惯性说,诶!这东西跑哪裡去了?孔夫子跑哪裡去了?

  其实你心中跟他不相应,他就消失掉了。所以「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就是说世间上所有的东西,法界通通具足,孔夫子的体性本来也就具足,但是我们的心跟他不相应的时候,他就没办法显现出来。所有的东西在我们心中消失的时候,这东西就再也不出现了,它回到了它该去的地方去了。

  这些道理你要把它参透,你才会想到说我怎麽去创造极乐世界,你知道这个事情是怎麽来,这个是怎麽去,你就能够去创造你的人生。你都不知道这东西是怎麽来怎麽去,你就只是在事相上用功,你就很难产生很大的力量。

  辛六、明藏性即根大性。

  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当下就具足六根的体性,六根指的是见闻嗅尝觉知这六种功能。六种功能的体性是周徧法界的,是我们一念心性本来俱足的。但是六根的相用是要假借种种因缘的造作,才会显现出来,所谓的「理具事造」或者讲「相妄性真」。

  (分四:壬一、破妄执。壬二、明大均。壬三、显理性。壬四、斥迷惑。)

  壬一、破妄执。

  总标根性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如汝今者在祇陀林,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则明暗等,因见分析。

  这个地方先把六根的体性跟它的相用做一总标。

  (体性)阿难!见闻觉知这六根的体性,它的本质是无知的,也就是说,当我们把六根摄用归体的时候,这时候是能所双亡,它没有能知跟所知的差别,你六根把它回归体性的时候,它是没有能知所知的。但是若有色空明暗的因缘,这种外境的刺激,它就会把见闻觉知的功能再把它显现出来。所以六根的体是周徧法界的,是无形无相的,但是六根的相用是假借色空因缘的刺激,它就会暂时的显现出来,等到因缘消失了,它也跟着消失。

  (因缘的作用)什麽是「因色空有」?比方说你阿难尊者,你现在安住在祇陀林的祇桓精舍当中,整个精舍的环境是「朝明夕昏」,白天的时候太阳出来,光明显现,到了晚上的时候,就是昏暗的相状就慢慢的现前。白天出现光明,晚上出现黑暗,而且即使在黑夜当中,也还有明暗的差别。比方说,你安住在半夜的子时(居是安住;中宵就是半夜的子时),在子时当中,假设是这十五号的晚上,白夜你就看到月亮的光明,如果在初一的晚上这个黑夜,子时就会产生一种黑暗的相状。光明黑暗二种相状的刺激,就使令我们六根当中能见的功能,产生一种明了的作用出来。

  这地方的见闻觉知,佛陀是引用“见根”,引用见根,其它的相你就能比况了之,用见根来发明六根的体,性体跟它的相状。

  徵问原由    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同一体?为非一体?或同非同?或异非异?

  这地方先做一个假设,说这能见的功能假设是有真实体性的,它不是因缘所生的,有真实的体性。我们先做这个假设。

  身为一个有自体的能见的功能,它跟所见的明暗之相,还有明暗相所依止的虚空,它们之间的关係假设都是有自体的,那既然有自体,它们是同一个体?还是不同体?或者是或同非同?或者是或异,或者是非异?

  (同是同体,或不同体;异是有所差异,还是没有差异。其实主要是一体跟非体的之间的差别)

  这地方等于是先做一个假设,首先破“同”

  辛六、明藏性即根大性。  淨业学园 46讲次  讲义93面

  前面的地水火风空,都是一个没有明了性的色法,这以下的根大是讲六根的作用,它是一个心法,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这六种功能到底是从什麽地方来?未来又将往哪裡而去呢?这个的确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因为我们不能知道它从什麽地方来,从什麽地方而去,我们就不能去改变我们现前的六根。

  佛陀在发明六根的体性跟作用的时候,他的道理跟前面一样都先破妄,破除我们原先的执着,然后再显真。

  别破妄执

  破同     阿难!此见若复与明与暗,及与虚空,元一体者,则明与暗,二体相亡,暗时无明,明时无暗;若与暗一,明则见亡,必一于明,暗时当灭,灭则云何见明见暗?若明暗殊,见无生灭,一云何成?

  (破除能见的根跟所见的尘它们是同一体的。这个道理是不能成立的。)

  阿难!假设这能见的功能它是有自体的,而这种自体跟明相、跟暗相、跟虚空相,这三个都是同一个体的话。先做这样的假设。

  光明相跟黑暗相这两种相状的体性是互相侵夺的。怎麽说呢?因为黑暗现前的时候,就没有光明,光明显现的时候就没有黑暗,这二个是互相侵夺的。既然身为一个能见的功能,它跟所见的明暗是同一体的。那同一体的是什麽意思呢?就表示不能分开,就像我们身体是同一体的,有的时候大家都有,没有的时候大家都没有。既然能见的功能跟黑暗是同一体的,那黑暗消失的时候,那这个“见”也应该跟着消失才对啊!那麽当光明出现的时候,你就应该看不到光明才对啊!这跟现实不符。

  其次,假设这个“见” 是跟光明同一体的,那当黑暗出现的时候,光明消失了,你这见的功能也应该消失才对啊!因为你跟光明同一体,当能见的功能消失的时候,那你又怎麽能够见到光明相,怎麽见到黑暗相?事实上跟我们现实生活是不相符合,我们现实生活是「若明暗殊,见无生灭」光明跟黑暗是不断的变化,有时候光明有时候黑暗,这二个情况是变化;但是我们能见的功能并没有变化,我们是明时见明,暗时见暗。所以你不应该说,我们这个见跟明暗是同一体的,因为明暗变化,我们的见没有变化,同一体应该是同进同退才对,所以这样的假设是不合理的。

  破异     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汝离明暗及与虚空,分析见元,作何形相?离明离暗及与虚空,是见元同龟毛兔角,明暗虚空三事俱异,从何立见?

  假设能见的见精,跟黑暗相、跟光明相,它们彼此不同体的,你跟我不同,我跟你不同,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各走各的互不相关,这当然跟事实不符。

  那你可以试一试,你离开了光明相,离开了黑暗相,跟离开了虚空相,当你离开所有的所缘境的时候,你那能见的见到底是什麽相状呢?你没有一个所见的相状,能见的见能够表现出来吗?事实上当我们能见的功能离开了明相、暗相跟虚空相的时候,这能见的功能就像是龟毛兔角根本不存在。所以说当光明相、黑暗相、虚空相这三种相状俱异,“异”蕅益大师解释,这个“异”是离开的意思。

  当这三个都离开的时候,我们这个“见” 根本就不能建立起来。

  我们常说离尘无体,离开所缘的尘境,这能分别的见,根本就是龟毛兔角,根本就是觅之了不可得,所以说是“异”也是不合道理的。

  破或同异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元无,云何或异?

  光明跟黑暗二种相状是互相违背的,有光明就没有黑暗,有黑暗就没有光明,所以你不能够说同体,也不能说破异,离开了三种的尘相,光明、黑暗跟虚空,能见的功能也不存在,所以也不同体。

  破非同异   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破非同)当我们详细的分析“空”,“空”就是所缘的明暗,虚空的相状,以及分析能分别的“见”的时候,我们发觉,不管是能分别的见跟所分别的虚空,它们二个都是没有边际可得的。都没有边际的时候,我们怎麽能够说它们不是同一体呢?因为你找不到二个边际,二个都没有边际,那二个只好融为一体,所以说非同是不合理。

  (破非异) 见暗见明性非迁改,云何非异?

  我们能见的功能,暗时见暗,明时见明,它的体性并不能随明暗的改变而有所改变,所以你不能够说非异,因为明暗是生灭的,我们见是不生灭的,所以它们不应该是同体的,所以非异。

  总破直审   汝更细审,微细审详,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随黑夜,通属虚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从自出。

  我们应该对人生的道理要详细的观察,深入的观照,乃至于如是的观照!光明是从太阳而有,黑暗是随顺黑夜而有,通达是属于虚空之相,而壅塞是归大地而有。光明、黑暗、虚空、大地,各有各的因缘,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创造一个能见的见精,它到底是从什麽地方而来?因为「见觉空顽」,能见的根,见闻觉知,它是有明了性的,而虚空却是一个无情的东西,一个有情跟无情,它们二个既非彼此掺杂的和合,也不可能上下的结合。因为体性不同,一个有明了性,一个没有明了性,你怎麽能够说它是有自体的,它是从什麽地方而来。

  这地方是破和合相。

  不应见精无从自出。

  你也不应该说它是自然而生。  破非和合相。

  总而言之,六根之相是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是非因缘,非自然,它是当体无生,它的相状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即空、即假、即中的生灭的影像而已,它没有真实体性。破它真实体性的执着。

  壬二、明大均。

  前面是破除它的相状是虚妄的,这以下说明六根的体性,是真实的而且是周徧法界的。

  融性合会    若见闻知,性圆周徧,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事实上,见闻嗅尝觉知,这六根的体性是圆满的,是周徧法界的,而且它的体性根本就没有生灭相。相状是有生灭的,有因缘它出现,没有因缘它就消失掉;但是体性是不生不灭的,它随时存在那个地方等你去感应的。我们应当了知广大无边的虚空,以及这种生灭变化的地水火风,它的体性都是属于六大(大、为周徧法界)它的体性就是真实而圆满法界,都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本自俱足,本无生灭。

  这地方把相状的虚妄相破了以后,看出它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一念心性,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是随时随地存在的,根本就没有生灭。

  警令觉悟    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阿难!长久以来,我们心都是对外相产生坚固的执着,不能够迴光返照它的见闻觉知的体性,我们在相状的执着,而失去广大的体性,这个体性,当体就是如来藏,当体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应该假借这个因缘迴光返照,这见闻觉知的体性,到底是生是灭?是同是异?或者是非生灭?或者是非同非异?

  这前面都说过了,从这个地方去相互的对比,你就可以知道,其实这六根它本来就无生,本来就没有生灭。

  185我们在生命当中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对某一个相很执着,结果我们就忽略了它一个广大的体性。就像一个大海,大海被风一吹,产生一个水泡,我们对那个水泡很执着,结果失去整个大海,因小失大啊!

  我要讲一个禅宗的公桉,诸位体会一下:

  禅宗平常都是打坐、观想,你从什麽地方来?你来到这地方之前,你的本来面目是什麽?找到生命的根源。平常各自用功,有一天老禅师就考试了,把所有禅师集合在大殿,大家入座的时候,这大殿的正中央放一个脸盆在中间。

  禅师考一个题目:这个东西不能叫做脸盆,大家道一句,这个叫什麽?有人说:这个不能叫脸盆,那叫大斗碗;有人说这叫大的盆子。大家就开始讲话了,后来有一个禅师看到大家都讲了差不多了,他就站起来,向老禅师顶礼以后,面对这脸盆脚一踢,就把脸盆踢走了,踢走了以后再跟禅师顶礼再入座。

  禅师说:这个人答对了。

  为什麽答对呢?

  因为我们习惯性被自己的名言思想带动,而看到脸盆的相状,没有看到它的体性是徧满的。那麽这个禅师他一来,把这相状给踢走以后大家迴光返照,哦!原来这个脸盆,是一个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一种即空、即假、即中的影像而已,你有因缘它就显现,没有因缘它就消失。但是我们被脸盆这二个字产生很多的想像,这个可以干什麽、干什麽…,而忽略了脸盆的本质是从哪裡而来。所以这禅师脚一踢的时候「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藏豁然开」。

  我看这个公桉有一种个人的想法,我觉得这个禅师,他从大乘角度要圆满一点,他把它踢走以后,最好再把它拿回来再放着。

  为什麽?我讲个道理,让诸位听听看:

  佛法不是破相,是破执着,那把这相破了以后,你还是要假借这个相借假修真。

  你说六根是觅之了不可得,但是你念佛难道不需要六根吗?你拜佛不需要六根吗?你要创造来生更大的功德,你还得靠你现前的六根。所以诸位要认清楚,我们是破除心中的执着,不是破除相,「但除其执,不除其相」。你说六根你看它也不是自生,也不是它生,也不是共生,那我从现在开始,我也不吃饭了,也不照顾它了,让它自己败坏,那你也完了!你没办法修行。

  诸位要知道“相妄”,虚妄的意思不表示它不存在,虚妄的意思就是它是暂时存在的,你只能够“借用”,你可以借用它,但是你不可以认为它是经常存在的。“虚妄”是说你可以借用你这个身心世界来积功累德,但是你要有心理准备,它因缘到的时候,它消失的时候,它不告诉你,它不管你的,它要走就走,你没办法控制它的,觅之了不可得,因为它来无所从。你现在的身心世界是有一个地方来的,那就不会改变,这永远就是你的,你今生是这样,你来生也是这样,事实上不是这个意思。

  你今生所有的因缘都是暂时借你用的,所以你现在就是跟生命在…看谁比较快,我要赶快利用这因缘,既然是假,但是你要借假修真,你用这个因缘来积功累德,来拜佛、念佛,忏悔业障,积集资粮。然后你这因缘结束了,你一个新的心态,新的业力又创造一个好的六根出来。

  那这好的六根从哪裡来?它本来就存在。它本来就存在,那为什麽你之前不会显现呢?因为你过去没有这个业力。

  诸位要去体会“体性”是徧满的,“相状”是因缘显现的。

  佛陀在前面的三卷,一再的重複这个观念,这是整个修《首愣严王三昧》的基础。

  壬三、显理性。将六根的体跟用作一个总结。

  性体圆融    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体性)阿难!你从来不知道这六根的体性,其实就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本来俱足。怎麽说呢?因为「性见觉明」,见闻觉知的体性是本自真空的,本自真空这「觉精明见」,这真空的体性又俱足十法界染淨六根的体性,这叫性具的思想。它本来就存在我们一念的广大徧满的心中,而这个心,是清淨本然是周徧法界,

  是离一切相,是即一切法。

  这地方是说明六根的体性,是本来就存在的,这个部份你不用去费心,它本来就存在的。这部份不是我们该用功,该用功的是第二段。

  相用个别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周徧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相用)好的六根,不好的六根都存在,为什麽有些人出现好的六根,有些人出现不好的六根呢?因为随着众生的迷悟,它的染淨的思想,它所产生的善恶的业力,而个人循业发现。比方说,我们六根当中的其中一个见根,能见的见性是周徧法界的,乃至其馀的听(耳根)齅(鼻根)尝触(舌根)觉触(声根)觉知(意根),整个六根的体性,都是俱足微妙不可思议的功德,就像白玉一样的清淨光明,它周徧整个十法界,圆满十方虚空,哪有固定的方所?哪有说一定佛陀有殊胜的六根,而我们没有殊胜的六根?其实所有殊胜的六根到处都是,你有这个业力,你就可以显现,你没有这个业力,你到哪裡都一样,它没有固定方所,它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壬四、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这种道理前面都说过)

  186我们从六根的相状来看,我们的确看到每一个人的六根不一样,你看有些人眼睛很好,看得很远,有些人的眼睛只能看近。你看阿罗汉的眼睛,他一入定的时候,看整个三千大千世界,就看手中的一颗槟榔果一样;菩萨能够观察百千大千世界,佛陀能够观察无量无边的世界。

  为什麽六根的差别差这麽多呢?答桉很简单,你有什麽样的心量,你就有什麽样的六根。

  我要讲一个小故事,诸位体会一下:

  在非洲地中海的南边,有一个国家叫阿尔吉利亚,这个国家的乡村种了很多稻米,稻米到快要收成的时候,农夫辛辛苦苦一段时间,要期待收成的时候,来了一群的猴子,猴子就把这些稻米比较好的都拿走,剩下都是一些比较差的。这些农夫就感到非常无奈,也非常的生气。

  后来在一个村庄有一个很有智慧的老者,他就想一个办法要来对治这猴子,他做一个铁器,这铁器就像花瓶一样大,这铁器的瓶口小小的。关键在这个瓶口,你的手是放鬆的时候,你的手刚好伸进去,但是你的手要把它握成一个拳头的时候,你的手就拿不出来。它那个瓶口就刚好你的手可以进去,拳头就不能出来。

  然后这些农夫们晚上,就把瓶子放了很多新鲜的白米在裡面,再把这铁罐绑在树上。结果第二天看到好几隻的猴子,手上抓着白米不放,牠昨天一整个晚上就跟它瓶子在较劲,牠就是不肯把手上的米放了。不管这个村庄经过了几十年,几百年代代相传,几百年过去了,从来没有一隻猴子,愿意把手上的米放掉,没有一个猴子做得到。结果这些猴子因为抓住手上这些白米,失去牠一生的自由,被抓到以后,被卖到动物园去,甚至有的牺牲牠的生命。

  这个道理当然不只是发生在猴子身上,其实众生的心态都是这样,为什麽我们一辈子都做凡夫呢?问题在哪裡?为什麽文殊师利菩萨,他就能够做文殊菩萨呢?

  我们讲「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宗喀巴大师说:我们今生都是为了自己来谋福利。结果我们得到什麽?我们从早到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着想,结果我们得到一个非常卑贱的六根,生生世世都没有改变,就像这个猴子一样。

  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他所做所为都是为众生,他产生广大功德的六根,神通变化的六根。

  那你会问说,那我的六根从哪裡来呢?文殊菩萨的六根从哪裡来?其实讲实在话,我们每一个人六根来的地方都一样。你说从哪裡来?「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宁有方所」,本来就存在。

  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心态,我们的生命就不断的这样下去嘛!这不是上帝创造的,不是这个意思,这个是生命一种不能改变的轨则,「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所以,你看所有的修行者第一件事情「发菩提心」,先把你的胸量放大。当然你说那菩提心怎麽发得起来呢?先明白道理。你要把人生参透了,你能够彻底的放下,你才能够彻底的承当。

  所以蕅益大师说:你没有高超的品德,你不可能产生广大的胸量,不可能有殊胜的修行。你看佛陀到现在怎麽修行都还没有讲,讲了三卷的经文都在讲这个道理,「你从什麽地方来?十法界的众生从什麽地方来?」这个道理非常重要,你要从这个地方开悟了以后,你才能够知道怎麽修行,是这个意思。

  阿难尊者也即将开悟了,再一科,阿难尊者就要开悟了。

  我们大概最难的《愣严经》快要结束了,前面三卷最难,后面都简单了。你这三卷的道理了解了,后面都在运用,它开始在运用,为什麽牠会做一隻蚂蚁、为什麽牠会变成一隻鸟、会变成一隻狗、会变成一隻马,都有牠的因缘,都是“相妄性真”,各有各的因缘。

  辛七、明藏性即识大性。

  “藏性”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当下俱足“识”;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的了别性。六识其实是我们一念心性,当下俱足的;六识的作用,是假借事相的因缘而显现的,所谓的「相妄性真」

  (分四:壬一、破妄执。壬二、明大均。壬三、显理性。壬四、斥迷惑)

  壬一、破妄执。

  总标识性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徧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犍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

  先说明根跟识的关係:“六根”是五俱意识的第一刹那,它是一种自性的分别不带名言,所以它得到的是诸法的相状。“六识”是五俱意识第二念以后,我们的第六意识产生一种名言分别,产生很多的思想。看到这个花,这个花很漂亮,开始就着这个花,产生很多很多的名言妄想,这个就是所谓的计度分别,一个是带名言,一个是不带名言。

  (六识的体性)阿难!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识,它的体性是没有一个根源,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没有根源简单的讲就是徧满的意思,它是周徧法界的,它没有固定的处所。它必须假借六种的根跟六种的尘,六根去攀缘六尘的相互作用,这中间才创造了六识的了别出来。

  根尘的相互作用创造六识的关係,以下就详细的说明。

  比方说你在这《愣严》法会当中,你用你的眼睛去普遍的观察,诸位参加法会的圣众,“徧观”正是讲能见的根,“此会圣众”是所见之尘;根尘的作用就产生一定的效果。

  用目循历,其目周视,但如镜中,无别分析

  我们刚开始依止眼根循着次第一一的观察,在我们眼睛的范围观察,我们看到很多很多的圣众,这些圣众就好像镜子当中显现的一种影像,而我们能够对这个影像有所了知,但是不能产生一种名言的分别,不能带动名言,不能带动种种的思想,只有了知它的形相。

  然后慢慢的「汝识于中次第标指」等到根尘的作用,第二刹那以后,就带动了所谓的六识的产生。六识就能够对于这所观境一一明白的指出:这是文殊菩萨、这是富楼那尊者、这是目犍连尊者、这是须菩提尊者、这是舍利弗尊者…。我们就能够把这些影像,加上很多很多的名称,对这个名称去思惟它的功德: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等等。这种思惟的功能就是六识,只是取它的相状的是六根。

  徵问原由    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

  眼识产生了别的功能,到底是从什麽地方来呢?是从眼根的见产生?还是生于外在的尘相?还是生于虚空?还是没有因缘突然而有呢?

  先做一个假设,说六识是有自体的,有自体就有地方来。

  别破妄执

  破因根生   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

  阿难!假设我们眼识的了别性,是从眼根而生(这等于是自生),眼根创造了眼识。但事实上没有明暗色空这四种尘境的刺激,在没有四种外尘的情况之下,我们能见的根都不能生起作用。能见的根尚且不能生起明了,又怎麽发动这了别的识呢?没外境,连根都不能生起,更不要说识,所以说自生不合理。

  破因尘生   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

  假设我们这眼识的了别,是从外相四种的尘相所生,不是从见根而生,如此一来,在缺乏能见的眼根的情况之下,我们既看不到明相,也看不到暗相,明相暗相都不可见,乃至于一切的色法之相,一切的虚空之相都见不到,种种的尘相尚且见不到,那麽眼识又怎麽发动呢?眼识的目的就是了别这些尘相,结果你连尘相都看不到,要怎麽了别呢?所以不能够说从尘生。

  破因空生   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见闻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空则同无,有非同物,纵发汝识,欲何分别?

  说这眼识是有自体的,是生于虚空从虚空而来,这种情况叫「非相非见」,既然它从虚空而来,它不须假借外在的尘相,又不必假借内在的眼根,这叫非相非见。那麽在“非见”的情况下,没有能见的眼根之下,我们事实上是不能辨别明暗色空之相;在“非相”的情况之下,没有所见的明暗色空之下,这非相缘灭。如果没有所见的明暗色空之相,那它的因缘也就消失了,见闻觉知也就不能安立了;没有所见的尘相,那所缘的尘相消失了以后,其实能见的眼根也没办法存在。所以处此二非,在此非相非见的二非当中,「空者同无,有非同物」这种情况,你说虚空能生起眼识,那麽在非见非相,没有见也没有相的情况之下,那虚空就好像跟无一样,又怎麽能够发动识呢?「有非同物」,即使你说虚空是存在的,但虚空又不像万物一样有种种的形相,它是无形无相,它创造识,它纵然能够发动识,又能分别什麽呢?因为虚空是处在一种非见非相的情状之下,就算它发动识,又有什麽作用呢?这个识就是要来了别尘相的啊!结果它的尘相消失了,你发动这个识又有什麽作用呢?所以这空产生识不合理。

  破无因生   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别识明月?

  说眼识是没有因缘的。那是怎麽有?是突然之间冒出来的,没有任何理由。

  那佛陀就反问了:那麽为什麽你的眼识,你不在面对太阳的时候,突然间去看见晚上的月亮而生起了别呢?因为你说无因缘,你为什麽不面对太阳去看到月亮呢?不可能嘛!你面对太阳你只看到太阳,你面对月亮你只看到月亮,你因为太阳的因缘而看到太阳,你因为月亮的因缘而看到月亮,这个都是要因缘,不是说没有因缘就可以出现,如你要拜佛,你也要有个佛像,什麽东西都是要有因缘,所以无因缘生是不合理的。

  总破直审   汝更细详,微细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识缘因何所出?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不应识缘无从自出。

  我们应该在这样的一个六识的因缘当中,好好的详细的深入的观察!能见的眼根是寄託在眼睛之内,而所见的尘相是属于外在的境界,一个是内一个是外。凡是有形相是属于色相,而没有形相的就是属于虚空,所以能见的眼根所见尘境,色相虚空,各各不同。在这四个不同的因缘当中组合之下,创造了你的眼识,这眼识是被四个不同的东西创造出来,那你说它从什麽地方而来?「识动见澄」眼识是动态的,它是一个了别的,六根的明了,这根是静态的,根它是不能够带名言,这二种体性不同,所以你不应该说「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它们既非是一种互相掺杂的和合,也非上下的结合,其馀的闻听觉知的五识,亦复如是,它们都不是和合而生,当然也不应该说无因无缘自然而有。

  这地方等于破除六识它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它的结论是本自无生。187本自无生也就是说它只是一个虚妄相状,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是一个即空、即假、即中的生灭的相状。因为它有一个来的处所,那这个东西就永远不会消失掉。

  永远不会消失其实对我们是不利的,非常不利!如果你的身心世界是有实体的,前生的你跟今生的你完全一样,来生的你跟今生的你也长得一模一样,思想也一样,你觉得这样好不好?

  生命都不能改变,你怎麽做都不能改变,这样子就麻烦大了!你永远是你,佛陀永远是佛陀,那麽这业力就没有关係了,就不能所谓的循业发现,那你修行干什麽呢?修行不能改变生命,那修行干什麽?所以说一定要它没有真实的体性,所以你的修行才能够改变。

  你今生的想法跟前生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前生有可能是一个做生意的,做生意的价值观,跟你出了家以后思想是完全不同,你来生如果没来到极乐世界,你变成一个天王,你的想法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常常说,换一个位子就不同的想法,这是事实。

  为什麽?因为它没有实体,它没有实体所以它随因缘变化。

  这地方是说明无生,破除我们对相的执着,它只是一个「当处出生,随处灭尽」一个暂时的相状。当然这个相状我们也不应该排斥,我们要假借六识来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来产生我们一种往生的愿望,借假修真。

  三卷过以后,整个《愣严经》的基础就讲完了。后面的半卷的「广破馀疑」,其实是从这观念发挥出来的。

  我希望大家把「相妄性真」的观念好好的体会一下,譬如你持《大悲咒》、持《愣严咒》,这《大悲咒》的功德从哪裡来?你说功德从《大悲咒》来,不对!《大悲咒》能找到功德,那不用你去持,你放个录音带就好。你说从你的心中而来,那你干嘛持《大悲咒》?你自己的心就能发挥功德。答桉是《大悲咒》功德是周徧法界,清淨本然,你因为持它的关係,把它的功德显现出来,一处持咒,显现一处的功德,十方持咒,显现十方的功德,这个就是所谓的「相妄性真」。

  淨业学园 47讲次  讲义96面

  壬二、明大均。

  188在本经的正宗分开始的时候,阿难尊者是请佛陀开示《首愣严王三昧》修学的法门。佛陀是花了三卷的时间,来详细说明生命的真相。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对生命有正确的了知,才能够生起正确的观照。

  前面三卷的经文,我们可以会归成二个重点:

  第一、相妄性真。蕅益大师在注解当中,经常提到说「观相原妄,观性原真」。

  “相”的意思就是我们整个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只要你看得到的,听得到的,摸得到的东西,都是虚妄的,都是生灭变化的。这种相状当中我们很容易产生我爱执,产生一种颠倒想,而产生了起惑造业,乃至于生死的流转。

  佛陀其实前面三卷的经文就是在破除这个虚妄相,把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个虚妄相经过我空、法空的智慧,我们修「不迷、不取、不动」,把虚妄相破了以后,显出了现前一念心性,清淨本然,周徧法界,这个就是真实的。诸佛所证、众生本俱的现前一念心性,这个是不生不灭的一个真实的功德。

  所以我们一个大乘的佛弟子,在看生命的时候,是二个方向:第一个、当我们把生命「摄用归体」的时候,把整个身心世界回归到真实的时候,那就是一念的心性;当我们「依体起用」,我们一念心性受了业力的薰习,就会随缘而显现种种的五蕴身心,一个男人的身心,一个女人的身心,所以这就是一个“体用”的关係。

  比方说一个大海,这大海就是一个法性的本体,业力风一吹的时候产生一个水泡,当然这水泡有各式各样,有大水泡有小水泡,这水泡就比喻我们的身心世界是生灭变化的,这个身心世界最后结束了,又回归到大海。

  所以当有人问我们说:你从什麽地方来?

  答桉只有一个,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是从我们的「真如本性」而来,从现前一念心性而来。你死掉以后,经过几十年以后你的身心世界消失了,你又将往哪裡儿去呢?你还是回到现前一念心性。

  生命就是这样不断的变化,「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而我们的一念心性本来就无生,也就没有灭,「常住真心,性淨明体」它是不生不灭的,它也就是我们整个修行当中,所要找到的「本来面目」。

  我们讲《大佛顶》就是讲这一念心性,你把《大佛顶》找到了,你才能够成就《如来的密因》,你才能够依止修学成就《诸菩萨的首愣严王》它是整个《愣严经》的核心思想。说开悟的《愣严》,那你悟到什麽东西呢?你就悟到了整个生灭的因缘当中,你从生灭的假相当中,找到不生灭的心性,这个就是明心见性。

  「观相原妄,观性原真」这个就是所有大乘佛弟子,在修学止观的一个根本思想。你绝对不能依止相而修,依止生灭的相而修,你不可能成就不生灭的果,不可能!所以着相修行是不能成佛的,你一定要找到你的本性「称性起修」,以真实的因地,才能够成就真实的功德。我们在三卷的经文,我们可以知道「相妄性真」的道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们更进一步要了解,其实「真妄是不二的」。其实佛陀刚开始是把“真”跟“妄”作一个很详细的分别,真实的心性是不生灭的,虚妄的相状是生灭变化的。但是佛陀到最后的时候,他告诉我们,生灭中有不生灭,不生灭中也有生灭,相中有性,性中有相,波浪当中是有大海的,大海当中也有波浪。

  这个是告诉我们什麽事呢?

  我们的目标是要趋向于现前一念心性,但是你要怎麽回家呢?你还是要用你现在的身心世界嘛!你说:诶!我这身心世界是假的,是暂时的,那我就把这身心世界自杀,我不要我这个身心世界,那你也没办法回家了。你就是要借假修真,你这个身心世界是生灭的,但是你从这个地方观进去,就能够找到不生灭的家。你当初从真如本性流转出来,一念妄动变成这个身心世界,你回家还得要循着这个身心世界,回到你的家去。

  你看看后面的经文讲到二十五圆通,二十五圆通其实就是前面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特别讲到六根,你还得从生灭的六根门头,去悟入不生灭的本性。

  所以我们常说「借假修真」,你要假借生灭的因缘来成就智慧。你为什麽会有智慧?你要听音声。诶!音声是生灭?

  音声是生灭的,但是它所诠释的道理是不生灭的。你还得要假借你的身心世界去拜佛、去修福报,所以你必须假借你生灭的因缘来积功累德,来成就你不生灭的清淨的功德。这就是我们在前面三卷经文得到的第二个思想,就是「真妄不二」的道理。

  你把这二个思想掌握住了,前面三卷的经文你大概就知道了,第一个「相妄性真」。第二个「真妄不二」。这是整个前面三卷的思想,也是整个《愣严经》修止观最重要的观念。

  壬二、明大均。

  这一科是讲到“识”,六识的相状是虚妄的,但是六识的本性却是真实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这段是说明七大,“大”是包括整个七大,“均”是周徧整个法界,七大的体性是周徧法界的。

  融性合会    若此识心本无所从,当知了别见闻觉知,圆满湛然性非从所,兼彼虚空地水火风,均名七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既然这六识的识心,六识是一种相状,也是一种作用。只要是相状就是生灭的,本经在发明生灭的法是毕竟空,它主要的思想就是「本无所从」,就是你从什麽地方来?说为什麽我们有这个了别的心识呢?最后的结论:它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觅之了不可得,它只是一个业力去薰习真如本性,所显现的一种「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一个假相而已,它没有一个真实的来处,它没有一个真实的来处,也就没有一个真实的去处。

  从六识的自性空,我们也应该了知这六根的了别,所谓见、闻、嗅、尝、觉、知,它的体性也是圆满,也是湛然不动(湛然就是不生不灭),它的体性也是一样没有一个生处,它本自无生。这一段把六根也会归到一念心性(心法)。

  (色法)乃至于兼带的像虚空地水火风,这些七大它的体性,都是真实而圆融无碍的,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所显现,而它的本质、它的体性,都是不生不灭的。

  七大的相状是生灭变化的,但是七大的体性,当我们把七大的相状把它破坏以后,看到它本性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这个就不生灭。这一段等于是相妄性真的意思。

  警令觉悟    阿难!汝心麤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

  189这段是佛陀对阿难尊者的一个警策。

  阿难!你过去当中身为一个小乘的学者,你在研究诸法的时候,看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从大乘的角度来说,你这个都是心外求法,可以说是向外攀缘,看到生命的缘生,看到了缘灭。这缘生缘灭到底是从哪裡而来?你从来都没有去观照过,所以说是一种粗躁浮动的心思。为什麽呢?因为你都是向外攀缘,而你不能真正的去迴光返照,去发觉六根的见闻觉知,以及它所发动的六识的了别,它的本性都是一念心性。

  也就是说我们过去只看到因果的思想,造善业召感安乐的果报,造恶业召感了三恶道的痛苦果报。但是这果报是怎麽来的没有人知道,是业力创造的。换句话说,我们只是在相上,在生灭的相上打转,我们永远找不到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如本性,所以我们就不能够成佛。这地方等于是佛陀对阿难尊者,乃至所有佛弟子的警策。

  那我们应该怎麽去发明去了解这如来藏妙真如性呢?佛陀这以下告诉一个方法:他说你应该从什麽地方去观察这体用的关係。

  你观察这六识的识心是同是异,是空是有,是非同非异,是非空非有。佛陀告诉这四个方便。

  蕅益大师说:其实这四个方便,说穿了就是二个方便。就是我们学了《愣严经》我们以后该怎麽去看事情。蕅益大师说:你应该从“体跟用”,体是不变,用是随缘。

  你说这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的作用是相同还是有差别呢?

  它的“体性”是相同,都是一念心性,当你把六识摄用归体的时候同体性;但是当六识是依体起用的时候,那是个个不同。你看眼识,是看色尘,耳识只能够听音声,所以它们体相同,“异”作用差别。

  “空有”它的体性是毕竟空的,但是它的相状的确是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有它随缘的作用。

  “非同非异”、“非空非有”道理都是一样。为什麽说它不是非同呢?因为它同一体性。为什麽说它非异呢?作用差别。

  这个观念,你只要掌握“体跟用”这二个角度。“体性”,当我们摄用归体的时候,诸法是随缘不变;当我们依体起用的时候,不变而随缘。摄用归体这时候现出的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依体起用就循业发现,个个不同。

  这个就是整个《愣严经》要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生命。

  前面是破除虚妄相“破妄”,这以下显真。

  壬三、显理性。

  性体圆融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徧周法界。

  当我们把整个六识,每一个人的思想把它会归到体性的时候,佛陀说:其实你到现在还不知道,在我们一念心性当中,它所俱足的“识大”其实当体是真空。说你现在有很多的想法,你看到佛像想要拜,想要皈依有这个信心,但是这个信心当你回归到一念心性的时候,是觅之了不可得。虽然是觅之了不可得,但是这真空的体性又俱足十法界染淨的四大功能,虽然觅之了不可得,但是它又有这种可能性。

  当我们把每一个人差别的思想回归到一念心性的时候,换句话说,我们这一念心性虽然是毕竟空,但是它却有无量的可能性,它可以去塑造,你遇到好的因缘,你就产生好的思想,你遇到不好的因缘,你就有不好的思想。比方说黄金,黄金可以打造成佛像,黄金也可以做成一个马桶,黄金它俱足任何的可能性,我们这一念心也是这样,我们这一念心它本来就俱足十法界的染淨的功能,这就是所谓的「性识明知,觉明真识」,这讲到性具。「妙觉湛然」是讲到性体,“妙觉”它是寂而常照,“湛然”指的是照而常寂;「妙觉湛然」也等于是前面的清淨本然的意思,它是离一切相的,这以下“寂照”来发明,这观念是一样的,这讲到性体。 (性量)这个心性是普徧整个十法界的,每一个地方都有我们的心性。

  这是讲到把六识的作用,回归到本体的时候,它的相貌是这样。简单的说,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俱足十法界的德能。

  相用个别    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含”指含摄,理具;“吐”指的是事造。它由业力的造作,它就会显现出十法界的各式各样的心识出来。

  心识的活动,心识的出现,它不可能有固定的处所,它是个人有个人的业力,它就个人显现,这叫“循业发现”。

  什麽叫“循业发现”?比方说,你前生本来是一个女众,你是一个女众,女众有女众的想法,跟现在的想法不一样。因为女众的思想比较保守,相夫教子,诶!你今出生变成一个男众,你的想法变成一个男众的思想,因为男众跟女众的社会地位不一样。你说:诶!我前生是一个女众,今生怎麽转成一个男众,是怎麽回事呢?很简单嘛,就是循业发现。

  你前生是一个女众,但是那个女众只是一时的相状,你用女众的心去造作很多男众的业力,你造了很多各式各样的业力,这个业力去薰习你这个清淨的本性,你今生就变成一个男众,因为你造了很多男众的业力。

  你说:诶!为什麽他前生是个人,后来变成一隻蚂蚁呢?人的思想跟蚂蚁的思想怎麽会是一样呢?蚂蚁的思想就是:我就是一隻蚂蚁,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把这个东西搬到西边,再把这个东西搬到那个地方去,就听招呼就好了。那麽他前生是一个转轮圣王,七宝天子,怎麽后来第二生变成一隻蚂蚁呢?这思想转变是怎麽来的?当然就是业力,循业发现。他的体性是清淨本然,但是他受业力的薰习,而产生很多的变化,它业力结束的时候,他又回归到清淨本性,又再创造另外一个生命。

  当然这地方我们要知道的就是说,这个“识”是对我们影响很大的。在整个六根、六尘、六识当中,这心识的活动,它主导了整个业力,你造善造恶,是它主导的。

  壬四、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190一般的凡夫外道乃至于二乘人,在看生命的时候,都很难看到生命的全貌,比如说看到诸法的因缘生,你看到诸法的相状,没有看到诸法的本体,看诸法是自然而有,只看到诸法的本体,没看到诸法的相状。

  我们很难看到生命的不变跟随缘,体用的同时观照,这是很难的。所以当我们去看到因缘生自然有的时候,其实都是落入个人识心的虚妄分别计度,这个只有言说相,我们都不能看到生命的真实义。这就是我们为什麽不能成佛,因为不能掌握生命整个全貌。

  我们的内心状态有二种差别:一个是六根,六根它是一个感受,我们眼睛看到一个东西,产生一个感受,快乐的感受或痛苦的感受。当这感受传给第六意识的时候,就产生很多分别的想法。而根跟识呢?根是主导感受,识就主导了思想。

  我要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让我们知道根识的差别:

  有一个大学教授,他是一个心理学的教授,他找了十个人来跟他做实验。有一天他带了这十个人到了黑暗的房间,点了几根蜡烛。这教授带着这十个自愿者,慢慢的过了一座用绳子绑成的独木桥,左晃右晃,从这个地方走到对面去,大家感受到独木桥摇晃的快乐。走过去以后,大学教授问大家的感觉?大家都说感觉不错,这独木桥摇过来摇过去蛮有节奏感。

  后来大学教授就把灯光打开一半,打开一半大家一看,不得了啊!这独木桥下面有一个很大的水池,这水池裡面有十几隻鳄鱼,在那个地方跑来跑去。

  大家过去的时候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它是一个桥,这时看到鳄鱼的时候,大家开始注意鳄鱼,已经不是看到桥,心识开始活动了。

  这时候教授说,我们刚刚这样走过来,大概花了一分钟的时间,就很快的走过来。我们现在还必须走过去,谁愿意跟我再走回去。只有三个人跟教授走回去,看到鳄鱼没有人敢叫,都软了没办法动。后来大学教授就带着三个人,沿路走回去,还有七个人在后面都不敢走。

  大学教授这时候再把后半段的灯光全部打开,诶!在桥跟鳄鱼中间,有一个安全保护的绳索做成一个网子,你掉下去有网子在保护你。大家都看到网子了,大学教授说:你们放心,有一个安全网在这裡,现在你们看到网子了,有谁愿意走过来?也有三个人鼓起勇气,他看到网子,他走过去了,其他四个人打死都不敢走。

  这地方表示什麽呢?表示我们生命的行为,是由我们的思想来主导,我们讲「心境来决定你的处境」。

  我们有时候会觉得这修行技巧很重要,其实不是,心态很重要。你看,走路谁不会走路,身为一个技巧,你说走路,你刚刚就走过来,为什麽现在走不回去呢?心态不同了。第一批能够走过去的人是开创型,他看到鳄鱼他无所畏惧,对自己有信心,他认为我心中没有恐惧,就没有危险,心能转境,这种人往往都是在事业上是开创型的,打天下的;第二种人看到了保护网,他也看到鳄鱼,他选择相信保护网,他是乐观派的,人生有顺境有逆境,他往光明面去想,这种人成功机率很高的;第三种人往往看到悲观的一面,他不相信乐观的一面,他看到了保护网,他也看到鳄鱼,他宁可相信鳄鱼这一部分,他不敢动,这种人注定是要失败的。

  一个人的心态永远决定你的状态,你说这技巧重要吗?走路的技巧重要吗?身为一个技巧,谁都会走路,但是心态不同,影响你的行为。让我们看国际的比赛,网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真正高手相对的时候,技巧一定是其次,你的心裡素质,心态决定你的状态。这跟本经是一样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你有什麽样的思想,你就会有什麽样的业力,就变成什麽果报。你的生命完全是从你现前一念心性的活动显现出来,所以这个地方讲「循业发现」。

  今天告诉大家一个修行的观念,你觉得你现在看谁都不顺眼的时候,其实你要赶快去忏悔,不是改变别人,因为你自己的心态决定你的状态。《愣严经》的意思是说你要知道,生命「从什麽地方来?」所有的东西都从你的内心表现出来。

  丁四、大众圆悟

  通过佛陀前面三卷的开示,整个《愣严》法会的大众,就彻底的觉悟了。觉悟到生命的本质,有真实的有虚妄的,真实的部分就是现前一念心性。虚妄的是什麽呢?就是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我们讲不变而随缘,随缘而不变,对这个道理完全的了解。我们讲说「无不从此法界流」,我们一念心性一动的时候,变现十法界的五蕴身心,最后「无不还归此法界」,又回归到一念心性。对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是完全彻底的了解。

  (分二:戊一、经家叙益。戊二、当机偈讚)

  戊一、经家叙益。(分二:己一、叙益。己二、叙仪)

  “经家”就是结集经典的人,他来叙述法会大众所得到的利益。

  己一、叙益。(分二:庚一、略叙。庚二、广叙)

  庚一、略叙。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罣碍。

  法会大众正当佛陀讲完「四科七大」三卷的经文以后,大众承蒙佛陀一而再,再而三的详细的来说明,所谓的「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这微妙的开示。

  微妙的开示我们前面说过,有二部份:第一个、相妄性真;第二个、真妄不二。原来在生灭的身心当中,我们当下就俱足不生灭的本性,我们就可以从生灭当中来就路还家,关键的是,你是不是能善用其心。

  这样的微妙开示,我们得到了二种利益:第一个是色身的荡然而无有罣碍;“荡然”就是豁然开朗,了了分明,对色身的开悟。第二个对内心的开悟。

  蕅益大师说:我们过去是执着四大,来当做自身相。我们把外在地水火风的四大,来当做自己色身的相状,这时候我们知道四大的身相是虚妄的,所以放弃四大的自身相,而顿悟了清淨法身,所以感到色身的荡然。这是第一个理。

  第二、我们过去妄认六尘的缘影为自心相,我们第六意识累积很多的想法,很多的思考模式,我们以这个当做自我,把生命的思想当做自我。这时候我们能够放掉第六意识的意识形态,顿悟常住真心,所以内心感到荡然,而没有罣碍。所以在法会当中,他看到了我们当下的身心世界,是刹那刹那的生灭,就像大海飘出一个水泡,它只是一个生灭相。从生灭当中找到我们不生不灭的真实的家,所以这时候身心感到非常的开阔,感到没有罣碍,内心当中找到了生命的依止处。

  庚二、广叙(分二:辛一、圆悟三大。辛二、结属真因)

  辛一、圆悟三大。

  “圆悟”就是圆满的悟到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当下俱足“体、相、用”三大。

  (分三:壬一、悟性量即是相大。壬二、悟性体即是体大。壬三、悟性具即是用大)

  壬一、悟性量即是相大。

  心性的量它本身是相大。也就是说,我们过去总是认为我内心世界是有狭隘的,我们在布施的时候很难平等广大。但事实上,这是我们自己障碍了自己,我们内心的量它本来是周徧法界。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徧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

  这时候大家听到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以后,每一个人开始…。因为我们过去都是向外攀缘,执着身心世界为自我,这时候开始迴光返照,结果发觉我们这一念心其实是周徧十方法界的,回过来看十方的虚空,乃至于所有的山河大地,就好像观察手中一个小小的树叶而已,我们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我们的内心有二种的相貌,第一个是你本来的相貌,第二个是你现在的相貌,原来我这个人的心量就能够容纳这麽多,这个是可以了解的。因为我们无始劫来产生很多的习气,但是你要了解一个观念,我们的胸量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我们有无量的进步空间,因为我们这一念心它原来的设计是周徧法界,是我们自己把它弄得这麽小。就是「法性量等虚空(法性量同太虚),众生发心自小」。你说:诶!我们的本来面目是这麽大,那你再怎麽努力都没有用,因为你的本来面目就这麽大。这个房子设计是一千坪,结果我们只用了十坪,我们自己糟塌了自己的房子。我们的胸量本来是周徧法界的,后来被我们七弄八弄,变成这样的一个胸量。所以你现在观察生命,观你的本来面目是什麽,然后你现在的面目是什麽,哪些还有进步的空间,你就知道我要从哪裡下手。我们开始迴光返照,原来我们的心是这麽广大,你看虚空乃至虚空的东西就像树叶一样。

  志公和尚偈云「法性量同太虚,众生发心自小。」

  壬二、悟性体即是体大。

  这时悟到我们心性之体,当下就是清淨本然;体大指的是离相清淨,它没有相的。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徧圆,含裹十方。

  我们看到前面的经文以后,再迴光返照,这世间上诸所有物,包括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总而言之,就是身心世界这些生灭的因缘,它当下就是我们无上菩提所相应的,微妙光明的这一念心性。而这一念心性它是特别的精纯,不夹杂而且周徧圆融,无所欠缺的,而且能够含融包裹十方的世界。

  也就是说其实我们这一念心,它本来是无相。本来是无相,表示你可以改变它,若我们的心本来就是这样的相状,那你就完了!你说我的心本来就是一个人的相状,我的心就是一个人的心,那你怎麽能够成佛呢?因为它无相,所以我们才可以加以改变,这一念心性它本来就是离一切相的「体大」。

  壬三、悟性具即是用大    这一段讲到“循业发现”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当我们明心见性,当我们找到现前一念心性以后,我们回过头来观察我们这个父母所生的肉团身,就好像在十方虚空当中,吹起一个微尘,这微尘在虚空当中飘来飘去,上下的飘荡。而这虚空指的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微尘指的是我们当下这个色身。从这个譬喻就知道,这个色身是变化的,虚空它是不动摇的,这是第一个譬喻。

  第二个譬喻就好像一个湛然沉静的大海,被这业力的风一吹,吹起了一个小水泡,而这个水泡它是起灭无从,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水泡指的是我们的身心世界,大海指的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

  在经文当中,它就是不断的告诉我们:「观相原妄,观性原真」,相状的东西是变化的、是暂时的,心性是永恆的,是我们生命的依止处。

  辛二、结属真因   这是修学无上菩提的真实的因地。

  191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到这时候法会当中,彻底的了知,也就不再疑惑,原来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是常住、是不消失的。我们的色身会死亡,但是我们的心性从来也就没有生,也就没有死亡。我们对死亡感到恐惧,那是因为我们对色身产生执着。夏莲居老居士常讲一句话:「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

  为什麽有些人在临命终的时候,他对死亡不害怕?

  你对死亡害怕,表示你的心是住在你的身心世界,你执着这个身心世界,你执着水泡的时候,那就完了!水泡是变化的,你的心就跟着它变化。你的心住在什麽地方,是非常重要的「云何应住」。你说他为什麽死亡来到的时候不害怕?因为它没有把心住在身心世界,安住在现前一念心性。

  为什麽蕅益大师讲:「真因」。

  你这个修行,你内心的依止处,这是真实的因,诸佛成就无上菩提的真因。你的布施用什麽心态来布施,你用什麽心态来持戒,用什麽心态来拜佛,用什麽心态来念佛,都是依止常住真心来修行,你才能够成就不生灭果。

  淨业学园 48讲次  讲义98面

  辛二、结属真因

  经文讲「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192在本经当中,佛陀他很强调一个观念,那就是说「你的心态,是决定你的状态」。

  当然我们很强调修行的法门是很重要,你是拜佛,你是持什麽咒,你持《大悲咒》,你持《往生咒》,法门当然有各式各样的功德。但是诸位不要忘掉,法门是由心来推动的,没有那一念心,法门是产生不了灭恶生善的效果。你看你把《大悲咒》放在录音带,你放一辈子录音带也不能灭恶生善,因为它没有一个心。所以你是用什麽心态来修学,是决定你的状态。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为什麽要以不生灭心为本修因,找到不生灭心,佛陀讲了三卷的经文,花了三卷的时间来找,什麽是你的本来面目?因为它牵涉到你未来的结果,我们一定是依止不生灭心,才能够成就不生灭之果。因为你用不同的心态来修学,它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比方说,孔夫子有一个很心爱的弟子颜渊,颜渊有一天他要坐船到另外一地方去,颜渊上船以后,唉呀不得了!风浪很大。这划船的舵手是个高手,不管这风浪多大,它就能够把这个船跟风浪打成一片,可以说这驾船的技术到了出神入化的意境。到了对岸以后,颜渊非常的讚叹,说你这个船能驾到这个程度,你的身体跟船几乎是合成一体的。颜渊说:你这个技术,如果我来跟你学习的话,学得会吗?这时驾船人就问颜渊一个问题说:你会游泳吗?如果你会游泳的话会学得比较快。后来驾船的人又问第二个问题说:那你会潜水吗?你要会潜水,那你学得更快,时间学得更短。说完以后这驾船人头也不回就走了。

  颜渊觉得很奇怪,我跟你学驾船,你问我会不会游泳,会不会潜水,这有什麽关係呢?颜渊心裡很多疑惑,回去请教他的老师。他问孔夫子说:我今天想要跟一个驾船人学驾船,他问我两个问题,问我会不会游泳、问我会不会潜水,这是什麽道理呢?

  孔夫子说:善游者能忘水也。你要是会游泳你就能把这个水忘掉,你对它就无所罣碍,你才能把船驾好,这船是依止在水当中的,它不能离开水。

  这个船假设是我们一个个体生命,一个五蕴身心,这大海就是真如本性。你说我们身心世界有很多痛苦,你要出离这个痛苦,你没有找到大海,你这身心世界的痛苦很难处理,因为你没有找到根本嘛!

  所以本经的思想,好就好在哪裡呢?你找到你生命的根本,枝末的东西就很好处理了。它这个地方讲「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你一个人能够知道你的心性,你本来的面目是不生不灭,你怎麽会怕死呢?死亡只是一个生灭因缘的变化而已,你的心从来没有生也没有死。

  这个就是一个观念的转变,观念转变,你的心态转变,你整个生命也就跟着转变,「心态就决定你的状态」,你能够无所畏惧。

  我经常劝修「淨土宗」的人,你要学学《愣严经》的思想,怎麽去正念真如,你才能够慢慢的达到临终的时候,内心无所畏惧,无所颠倒。忏公师父常说:我们要恢复到本来无一物,然后再把佛号提起来。那就非常好「禅淨双修」。

  己二、叙仪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于如来前,说偈讚佛:

  法会大众到这时候,可以说是完全大开圆解。这时候大家为了感恩,拜佛而且合掌,内心非常的感动,非常的感激,未曾有这样的经验。这时在佛陀面前说偈诵来讚叹佛陀:

  戊二、当机偈讚

  阿难尊者他代表大众,用偈诵来讚歎佛陀,跟这一部的《首愣严王》的法门。

  (分二:己一、讚歎述益。己二、誓愿请加)

  一方面讚歎叙述自己的利益,一方面发请誓愿,请佛加被。

  己一、讚歎述益。(分二:庚一、讚圆常人法。庚二、述所证浅深)

  庚一、讚圆常人法。   讚歎圆满常住的人,跟圆满常住之法。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愣严王世希有!

  一、「妙湛总持不动尊」。讚歎说法之人就是佛陀,身为一个佛陀,当然他所有的功德,都是从他一念心性所流入。所以我们不讚歎他个别的功德,而是讚歎他整体的功德,就是他一念的心性,他完全彻悟了现前一念心性。

  一念心性  蕅益大师把它分成三段:

  第一个是「妙湛」。这地方是指一念心性不变之体,所谓的「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前面经文说的「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不可得。」就是那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体性。

  「总持」这地方是讚歎一念心性随缘的作用。我们前面说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当然佛陀这地方的「总持」不是循业发现,应该是随顺他的愿力,普门示现,应以何身得度,则现何身说法,令其解脱。他能够总持一切的法门,来做种种的示现。这地方是讚歎一念心性随缘的妙用。

  「不动」不动是把前面的不变之体跟随缘之用,把它做一个整合,体用不二。

  身为一个佛陀,它一方面证得不变之体,一方面证得随缘之用,他可以说是九法界众生之所共同尊敬,值得尊敬讚歎所以叫做「尊」。

  这段是讚歎说法的人,完全彻证清淨的本性。

  第二、讚歎法「首愣严王世稀有」。当我们要悟入这一念心性的时候,它必须要有一些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本经所说的《首愣严王三昧》。这种三昧以天台宗的解释就是“空、假、中”三观。说我们现在是一个生灭的身心世界,怎麽办呢?首先修“空观”,观察你的身心世界,是从什麽地方来?它不自生。你说是父母把你生出来,不对。父母没办法把你生出来,父母能够把你生出来,你应该跟父母完全一样,他把你生出来,你的思想应该跟他完全一样。事实上不然,你是假借父母的因缘出现而已。我们从什麽地方来,我们找不到一个来处。所以从“空观”当中,破除我们对相的执取,破除妄相。“假观”我们开始去观察,这个身心世界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我们怎麽断恶修善,趋吉避凶。“中观”就是空有无二的道理。

  你能够把“空假中”三观好好的配合,你就能够进入《首愣严王三昧》,就能够从生灭的因缘回归到不生灭的本性。

  不过这个地方我们注意,你看后面到了二十五圆通的时候,它偏重在空观,从假入空观。也就是说其实《愣严经》它的思想是偏重在“摄用归体”。我们怎麽从一个有漏的五蕴身心,回到我们的真如本性,《愣严经》是讲这个观念。《法华经》是依体起用,当你找到真如本性以后,你怎麽用你的真如本性来创造更大的功德,跟三宝结缘积功累德。《法华经》是“依体起用”,这二个思考不一样。《愣严经》偏重在破妄,摄用归体,《法华经》偏重在显真,显你自性的功德。开悟的《愣严》,成佛的《法华》是相互作用的。

  身为一个《首愣严王三昧》,它能够破除我们的妄想执取,这件事情是非常稀有难得。因为它彻底的破坏,不像我们过去修无常观、无我观,只是个体的破坏,这是整体的破坏。所以从《首愣严王三昧》当中,我们能够“称性起修”。

  蕅益大师说:其实我们也可从「性修二德」来称性起修,说是「妙湛总持不动尊」,这个是众生本俱的性德,而《首愣严王三昧》是修德,我们能够依止现前一念心性,来生起修德,最后再开显我们的性德。说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这样解释也可以,性修不二或者是讚美人法都可以。

  庚二、述所证浅深

  阿难尊者叙述自己在听了三卷的经文以后,他所证悟的功德浅深。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193阿难尊者他听了《愣严经》以后有什麽受益呢?有二个好处:

  第一个、他知道这一念心性是本来不生,本来不灭,消除了无量劫的颠倒妄想。

  我们前面一再的强调,我们的颠倒妄想是从五蕴身心生起的,你要没有身体你怎麽打妄想?你一定有一个身体,有一个思想你才能打妄想。

  佛陀在讲本经的时候,把我们的虚妄相完全破坏了,祂一再的告诉我们,身心世界是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它没有真实体性,它只是一个刹那刹那生灭的一个影像而已。我们所有的妄想都是以身心世界为住,所谓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所以当我们身心世界这个水泡的妄相被破坏以后,附在身心世界的妄想也跟着破坏。

  「不历僧祇获法身」我们破妄以后,我们并没有偏空,还能够不须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而能够证悟清淨的法身。这清淨的法身就是我们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也就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现前一念心性。

  蕅益大师的意思是说:它这一段的「获法身」是一个解悟,不是证悟。

  按照蕅祖的判教,阿难尊者在这个时候,是圆教的初信,断除三界的见惑,大开圆解。也就是说,他这个时候真实的「自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

  我们过去的思考都是绕着我们这生灭的身心世界,我怎样、你怎麽样,真正悟入真如本性的人,他看事情不是这样,他从一念心性出发,看到人生就像是一个水泡,起起落落如此而已。

  阿难尊者这时候不再随妄相而转,这时候他自知「自己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这时候他的心已经观察到真如本性的存在,虽然他还没有回家。就像古德说:他看到家在那个地方。虽然还没有回家,但是他已经知道、相信家在那裡。

  因为他这时候还有无始的习气,六根中有很多习气,但是他见惑已断,他知见已经建立起来,大乘信心建立起来了,但是还有很多烦恼习气要对治,所以他后面还要发愿,还要产生很多的修学。

  到这个地方,是阿难尊者他一方面讚歎佛陀、讚歎法,一方面把自己听闻三卷经文以后所得到的利益,把它表达出来。说是「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己二、誓愿请加(分三:庚一、发大愿。庚二、请佛加。庚三、喻不退)

  他从生灭的因缘回到本性以后,他开始发愿,请佛加被。

  庚一、发大愿。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恆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阿难尊者所发的誓愿,蕅益大师把它分成二段:第一段讲到,四弘誓愿;第二段是讲到增上誓愿,更加殊胜,更加强烈的誓愿。

  「四弘誓愿」称之为总愿,每一个人都要发的,而增上的誓愿就不是每一个人都发得起来的,个别的誓愿。

  (总愿)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恆沙众;

  这是依止“道灭”二谛,所发的上求佛道的愿。

  我希望能够成就无上的宝王(无上的宝王当然是佛陀)。

  还度如是恆沙众;

  是依止“苦集”二谛,所发的下化众生。前面是跟智慧相应,这是跟大悲相应。

  我希望能回入到众生的世界,来度化众生。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你为什麽发这个愿呢?因为我必须把我这个深心

  “深心”蕅益大师说:悲智相应,名为“深心”;或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甚深广大,超越时空,无有穷尽,称之为“深心”。

  我愿把我这一念上求下化的深心,献给十方尘刹的苦恼的众生,这样才能够报答佛陀对我的开导之恩。

  这是说明他发愿的理由。这一段等于是一般菩萨所发的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第二个愿就非常不得了,增上誓愿。

  194(增上誓愿)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蕅益大师的意思,这一段不是所有的菩萨都发得起来。

  希望无上的世尊您能够给我证明;“证明”古德解释就是一种加持,希望佛陀再给我加持。我虽然已经开悟了,但是我还有很多很多的烦恼还没有断,很多很多善法没有成就,希望佛陀不要放弃我,继续加持我。我希望我未来怎麽做呢?「五浊恶世誓先入」。

  菩萨所发挥的空间很多,而五浊恶世它的特色有二个:第一、“法”,五浊恶世是去佛久远,魔强法弱,人寿从八万岁慢慢减弱到二万岁以后,进入五浊恶世。这时候离佛陀出世的时间相当的远,魔强法弱,让我们堕落、诱惑的力量愈来愈强,会刺激我们起烦恼的力量愈来愈强,会启发我们善根的法愈来愈少,外在的环境已经形成一个魔强法弱的环境。

  第二、从众生的根机来说,生长在末法时代五浊恶世,是刚强难化的,这种众生的个性都很坚强,你很难改变他的,他要怎麽样就怎麽样。

  面对这样一个刚强难化、魔强法弱的一个时代。阿难尊者说:我愿意先到这个地方来度化这样的一个苦恼众生。而且假如有一个众生尚未成佛,我絶对不会趋向于偏空的涅槃,只要众生还没有成佛,我不会放弃努力的。

  蕅益大师说:这样的誓愿,一般人没有彻证清淨的本性是发不出来。

  你看一个人他要是对相状有所执着,心中还是向外攀缘的时候,他看到五浊恶世他害怕。《法华经》讲到阿罗汉迴小向大以后,很多人不敢回到五浊恶世,他宁可到比较好的世界,度化比较善根的众生。也就是说,你对外相没有彻底的参透,你很难去抗拒众生的烦恼。

  这个地方为什麽阿难尊者他敢发这个誓愿呢?

  他不是一时的冲动,是真正的看到清淨本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称性起修,他才敢去发这个誓愿;他一定要入到真如三昧,从无相的智慧发动,他才敢说五浊恶世誓先入。

  这是依止清淨广大的智慧,所发起的二种誓愿,一个是上求下化,一个是到五浊恶世来度化众生。当然这地方也包括来这方历练的意思。

  庚二、请佛加。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令我早登无上觉,于十方界坐道场。

  发下了誓愿,当然设定整个目标,但是他还是要请佛陀不断的加被。

  阿难尊者对佛陀的讚歎是「大雄大力大慈悲」。“大力”是讚歎佛陀的般若德,他有观照的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来破除对妄相的执取;“大力”破妄的力量。“大雄”法身德,前面是破除妄想,这地方是开显法身。前面是讲能观的智,这裡是所证的理。依止能观的智去照见五蕴皆空,来发明法身的理体叫“大雄”,破妄显真以后,产生大悲的妙用,这个就是解脱德,产生大慈悲的妙用。以三德来讚歎佛陀,希望佛陀您能更加一步的为我开显二十五圆通。

  这地方等于是为二十五圆通求法,前面是建立正见,这以下就正式的修止观。

  “微细惑”指的是三界的思惑。前面阿难尊者讲到「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他的三界的见惑已经破坏了,但是他六根当中积集了无量的烦恼习气,他必须要慢慢的消除,希望佛陀再讲三卷半的圆顿止观,始令我能够早日的证得无上的妙觉佛果,依止清淨的福德智慧二种庄严,来坐十方的道场,来开显大乘法门。

  他发了愿以后,继续的请法。请佛陀慈悲的继续讲下去。

  庚三、喻不退

  舜若多性可销亡,铄迦罗心无动转。

  阿难尊者发了愿以后,用这二句话来表达他的心态。

  “舜若多”是虚空的意思。即使虚空是可以消灭,当然我们知道虚空是不会消灭的,你盖一个房子,地震这房子破坏了,我们没有说哪一个人把虚空破坏了,不可能!他的意思就是说,即使你可以把虚空破坏,我的这一念心(铄迦罗是金刚的意思),我像金刚的心是永远不会退转,遇到任何的人事、任何的时空,我的心是永远不会退转的。

  为什麽呢?因为他的心不是安住在相,你一个人的心安住在外相,那你很危险,因为相是会变化的,他安住在现前一念心性,所以他就不退转。

  195这一段等于是阿难尊者,在佛陀讲完三卷以后,他开悟所发出的誓愿。他所开悟的,我们讲就是「明心见性」。

  我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明心见性的重要。

  在春秋时代鲁国的国君,他要举办一个国家的庆典,他有一个很好的钟,在庆典的时候把钟撞起来,声音非常的嘹亮,但是这个钟少一个钟的架子。所以他就请一个木匠,希望把这架子做起来,好把这个钟挂上去。

  这个木匠经过三七二十一日以后把这架子做出来。这个钟一挂上去,哎呀,不得了!天衣无缝,不管是造型、不管是它的比例,那个钟撞起来的声音可以说是非常的圆满殊胜。法会结束以后,大家看这钟架做得这麽好,大家就打听这是谁做的。就找到一个木匠,说你这个钟架实在做得太好了,好到没话讲,你是怎麽做的?

  木匠说,我在做之前,我要斋戒沐浴七天,我要息诸缘务。他说:我到第三天的时候,三天而“忘利”,我整天斋戒沐浴,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已经忘了我做这个钟会有什麽样的结果,做了别人会讚歎?会毁谤?国王会赏我多少钱?这样的利养的心完全忘掉,三天而忘利。但是我觉得不行,再斋戒,五天而“忘身”,到第五天的时候,我的身体忘掉了,身体的变化,感到热、感到冷,这个身体的变化也忘掉了。这个不行,继续再来,七天而“忘我”,到七天的时候,我那个自我意识也忘掉了,没有人我的对立。

  三天而忘利,五天而忘身,七天而忘我,到第七天的时候,我的内心一片的平静,我已经忘了我在为谁做事情,我心中只有一个影像,就是架子。这时候我很平静的拿起我的斧头跑到山中去,我很自然的看到哪一棵树,它适合做这一个钟架,就把它砍下来,砍下来以后,很自然的就做成这个架子。我所做的事情无非是以天合天,以天然的心,去寻求一个天然的架子。

  当然这当中包含的三个重点:忘利、忘身、忘我。

  其实我们在打佛七的时候你会发觉,我们佛号念得最好的那一支香,就是第一个、我忘掉我为什麽打佛七,你要忘掉得失利益;第二个、你那个色身这一块肉,六七十公斤这个色身你要忘掉,最后谁在打佛七,也忘掉。这时候你这个心跟佛才打成一片。

  你说为什麽我们会把佛号念不好?心有千千结嘛!我们就是在这五蕴身心裡面到处惹尘埃,把自己的能量都耗损在这个地方。

  所以那木匠的意思就是说,我不是有什麽样好的技术,我是调整我的心态而已。很多人说你是跟什麽人学什麽技术,不是!心态决定你的状态。我在做这个钟架之前,我善调其心,做了这个工作。

  到这个地方为止,佛陀就是在告诉我们,一个菩萨应该用什麽样的心态来修学,会比较圆满。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