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灵峰宗论导读 讲记 第二十六卷
2014/9/3   热度:534
净界法师:灵峰宗论导读 讲记 第二十六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87面。那么这段论文蕅益大师是以这个《观经》所说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从这个理具事造的两重三千来赞叹念佛法门的殊胜。这个我们一念心是一个创造生命的根源,所以我们一念心依止什么样的法会直接地影响到我们整个生命的果报。在这个大乘经典的传承当中,主要是两个传承,第一个是般若系的《般若经》,一个是《法华》、《华严经》。《般若经》的法它的关键点是以空性为归依处,你看《般若经》它对这个缘起的法不是很赞叹,说这个生死是毕竟空、涅槃也毕竟空、色身香味触法都是毕竟空,这个十八界毕竟空,苦集流转门毕竟空,灭道也毕竟空,杂染法、清净法都是毕竟空。所以这个《般若经》,如果我们今天依止般若法门修,是心作空性,是心是空性,你以后的果报体就是一个毕竟空的境界。《华严经》跟《法华经》那个态度就不同,赞叹缘起,赞叹积功累德,鼓励菩萨要广修六度万行,所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华严经》跟《法华经》的这样一个思想是以妙有为究竟的。所以天台宗认为《法华经》是圆满的,不是对立的,《般若经》是一个方便教法,是佛的方便说。你看那个《唯识三十颂》说,《成唯识论》也说,《成唯识论》说这个八地菩萨他所证的空性跟十方诸佛无差别,他这部分已经跟佛完全一样了,在毕竟空这一方面,但是八地菩萨要成佛还要一大阿僧祇劫,那他做什么事呢?他要从空出假,积功累德,成熟众生,庄严净土,他要在这一切的有为法当中去积功累德还要花一大阿僧祗劫。所以空性只是一个方便,真正生命的目的是追求妙有,应该是这样子的。禅宗有一句话说,东去、西去,不如到万里无寸草处去。说弟子心不安啊,我内心当中什么是我究竟的归依处?东去、西去,你这一念心哪,向东去思惟善,向西思惟恶,都不是大安乐处,什么是大安乐处呢?万里无寸草,一切法毕竟空,这个是你的最大安心处。当然这个也是安心处,但是我们净土宗也应该肯定地说出,东去西去不如到万德洪名处去。毕竟空还不是真正的归依处,东去西去你不如安住在万德洪名处去,毕竟空当中还能够念念创造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超越万里无寸草处去,超越它。所以,“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它是无上的深妙禅。“夫何疑哉?夫何疑哉?”净土法门,当然,这句佛号一般人不容易承当的。一般人说一切法毕竟空是归依处,很多人能够接受的,大乘能够接受,小乘能够接受,但是这句万德洪名要能够直下承当的人,我看是少,不容易,这种圆顿种性的人到末法时代慢慢少了。那么这段是蕅益大师从缘起的角度来发明净土的殊胜。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个心到底是散乱心还是一心不乱的心?这个事情是这样,假设你刚开始是散乱心,忆佛念佛,是心作佛,但是你也愿意去归依弥陀,在弥陀当中生起大的归依心,忆佛念佛,那么这个时候是心作佛,你这个佛可能只是名字位的佛,那个佛可能只是阿弥陀佛的少分功德,但是我们不能否定,你已经跟佛相应了。就是说你当初念佛的时候没有得到一心不乱,你用这个杂乱的心、散乱心对弥陀的名号通身靠倒,那么这样子你的果地也是佛,也是是心是佛,但是这个是什么佛呢——佛的少分功德。如果你这念心是一个专注的三昧心,那不可思议了,你忆佛念佛,那你可得到佛的多分功德,那功德大。但是我们不能否定你都是安住在佛的境界,这个意思懂吗?这有差别。所以净土宗虽然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是这当中有很多等级的,很多等级。你是一个国王的王子,你刚刚出生,他什么事都没有干,但是你不能否定他是一个王子,他是王种。他也可以受用皇宫里面的境界,当然他的活动有限,他大哥长大以后那当然他受用功德更大,但是他们都是王种,他们的种姓是一致的,他们跟阿弥陀佛同一鼻孔出气,这个是不可以否定的,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要能够在相信弥陀的基础之下,我们再学习大乘佛法、开展智慧、再积功累德,那你再操作这句佛号,那又不同了,那跟一般人念佛又不一样了。同样跟弥陀感应道交,那你能够去吸收到佛更大的功德,那也是无量的差别。所以蕅益大师说净土法门以一门圆摄百千法门,在归依弥陀的大方向之下,你不妨积功累德,但是积功累德你还是会归到一句的弥陀万德洪名,正行助行,助行正行,是这个意思。 问:请问主任,那个郑老居士绘画的那圣像就是巧逾天工,那“恍悟‘心作心是’”那是什么意思? 答:他的意思就是说,《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画出种种五蕴。说这个人的色受想行识,这个果报体是一只狗的果报体,是怎么出现的呢?是他的心画出来的,他过去有这种卑劣的思想,就把这个五蕴的果报体创造出来了。这个诸天,五蕴特别的庄严,他的色法特别的庄严,他的思想也特别地灵光,心如工画师,也是心创造出来的。说蕅益大师看到这个圣像画得这么好,我们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念佛是谁?画佛像的是谁?我的手画的,不对!手不能画佛像,是你的心画出来的。所以每一个人画佛像会不一样,其实每一个人都在画他自己心中的佛像。蕅益大师,哦,原来是这样子的,心作心是。可能这个佛像跟郑老居士长得很像,一般人都是这样,你看画佛像的人,你注意看,哎呀这个人跟他长得有几分相似,有几分相似。什么人画出来就是什么佛像,因为他心中所缘的境界就是这样子的。那意思就是说蕅祖悟到了这个道理,因为这个佛像跟这个老居士有几分相似,心作心是。 我们看最后一段,丙三、结示。我们把净土法门作一个总结。好,我们把它念一遍: 念佛法门,虽该罗八教,圆收无量百千三昧。而下手之方,又最直捷痛快。盖凡念相好、念法门、念实相等,固先开真解,然后下手,万无夹带疑情之理。只今持名一法,亦止蓦直持去,不用三心两意,深信净土可生,发愿决定往生。以持名为正行,以六度等为助行,万修万人去,断断可保任者。若一点好胜之心,涉入参究,谓为向上,则脚跟不稳,禅净两失之矣。智者不可不决定其所趋也。 这一段蕅益大师以禅净双修的真实义来作一个净土的总结,什么是禅净双修?这个地方也做出了一个说明。 念佛法门,虽该罗八教,圆收无量百千三昧。而下手之方,又最直捷痛快。念佛法门在解门上是该罗八教,在行门上圆收无量百千三昧。因为你念佛,你所归依的是佛的功德。你要能够明白佛的功德,那你要学习五时八教,要广修无量的三昧,你真正要能够明白这句佛号的真实义,那不简单的,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九界众生只有仰信而已。那么我们所归依的万德洪名,这个无量光无量寿,是一个这么高深的境界,但是它下手又特别直捷痛快。一句弥陀念诵听,你就相应了,就直接契入弥陀的功德海。下手易,成就高,就是这句话。 盖凡念相好、念法门、念实相等,固先开真解,然后下手,万无夹带疑情之理。那么在一切念佛当中呢,你要观想、观相,观想就是念法门,念相就是观相或者是观察诸法实相,观诸法实相来观察一念清净心,那么这样子的念佛都一定要先明白实相的道理才能够下手修行,绝对不可能夹带疑情就能够观相观想的。我过去在斋戒会的时候,有一次忏功师父在晚课以后开示,他说我们一般人业障深重,不要两个眼睛一直盯着佛看,就会出事情的。有些人他一直看佛,看一看,他作出一个结论,他说刚刚佛陀对我微笑,这个就是要着魔的一个前方便,你老是心外求法你迟早要出事的。所以一般观想观相,你要不能够明白一念心是清净本然、这一切法是如梦如幻的,你老是心外求法,这个很容易出毛病的,魔王也能够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所以说观想观相的法门也是好,但是你一定要先开真解然后下手,绝对不能夹带疑情的道理,不可能。那就是一个很高的标准了。 只今持名一法,亦止蓦直持去,不用三心两意。念佛法门你以什么是佛——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你的归依处、就是佛,你能够深信,直下承当,不要三心两意。什么叫不要三心两意呢?蕅益大师讲出一个标准:深信净土可生,发愿决定往生。以持名为正行,以六度等为助行。这个就是“蓦直持去”。你对这句佛号要相信,相信这句佛号一定能够救拨你。相信、发愿——第二个你要发愿决定往生。以持名为正行,以六度为助行,以万德洪名为你的根本法宝,然后摄持无量无边的波罗蜜,旁边是助行。这样子呢,万修万人去,断断可保任者。 若一点好胜之心,涉入参究,谓为向上,则脚跟不稳,禅净两失之矣。智者不可不决定其所趋也。如果你念佛的时候你还参究“念佛是谁”,那这样子呢你这个脚跟不稳。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念佛的时候对这句佛号是有信愿的,信愿决定的。你开始参究的时候,谁在念佛?这个时候你的信愿就动摇了,脚跟开始动摇了,这句佛号在你的心中发挥的力量就有限了,你跟弥陀就没有感应道交了。所以这个“脚跟”就是说你一定要信愿具足。你一参究念佛是谁,它就动摇你的信愿了,这个时候禅也失掉,净也失掉,所以“智者不可不决定其所趋也”,你一定要把你的目标弄清楚。 这个事情它是说,禅净双修,可不可以双修?可以双修。但是它是以信愿为引导,以般若波罗蜜为助行。所以说,禅净双修,你的所缘境还是佛号,但是你知道你佛号在心中操作的时候是“心作心是”,弥陀的功德不是外来的,你为什么能够成就极乐世界的功德?不是外来的,不是从心外得来的,是你在心中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的,心作心是,这个就是禅。你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你对佛号还是一心归命。所以说呢,这个禅净双修它的所缘境还是佛号。但是这个参究不同。参究,它念佛它的所缘境是一念心性,观察一念心性,那你跟弥陀根本没有办法感应道交,因为你不以名号为所缘境、不以名号为归依境,那不行的,那完全是自力法门。所以说,禅净双修可以,但是你要站稳你的脚跟,你的脚跟就是信愿持名,这是根本法宝。你对佛号是信愿,而且你是忆念佛的名号。然后这个禅呢、智慧呢,是帮助你了解你在念佛的当下念念成就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极乐世界功德庄严不在十万亿土外、在你的心中,成就。就是莫向外求,般若能够告诉你这个消息,莫向外求,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这个禅净双修,你要掌握这个关键,你要站稳你的脚跟,以信愿持名为基础,然后以般若为智慧、为助行,是这个意思。 好,我们再看甲三、结劝,这个是我们三大科的最后一科。 乙一、结示法要。我们请先合掌,把它念一遍: 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发见识。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气力量,只作世间豪杰,断不能为出世圣贤。无真实刚骨,饶你要出生死,决被情欲牵,熟境迷,利名移夺,魔患埋没去。无真正见识,饶你怖生死,勇猛直前,必被邪师恶友引诱,轻安少得萦惑;或堕光影门头,或坐知见窠臼,乃至或以味禅为功德,或以空寂为家乡,极胜亦流入二乘权曲境界,无由直趋菩提。重说偈曰:佛性众生性,一性无二性。迷之沉六道,悟之为三乘。迷虽无量惑,厥病唯有三:一者恋世间,不知世间苦。二者虽知苦,苟且自因循。三者虽勇猛,得少便为足。以此三病故,长夜在生死;或复出生死,亦堕权小乘。我依诸佛语,为设三妙药。一者怖生死,对治根本病,念念如救头,莫复存余想。二者奋刚勇,降伏爱见魔,五欲不能牵,八风不能动。三者开正见,远离诸邪曲,根选择圆通,现生成正觉。此三或自具,或复藉余缘,唯有明师友,名为真实救。策发生死心,锻炼纯刚骨,开示真实乘,令行称性修。修性不相离,斯名正觉印。迷性言修习,修堕有为功,废修谈法性,自然外道同。是故佛与祖,垂训咸双显;虽或性夺修,而非不修习,虽或不言性,而性在修中;性非修不显,修非性不立。但以生死心,勇猛不退心,广大弘远心,亲师习正法,必能亲悟入,知我言不诬。 我们前面的正宗分是五大科,发心篇、正见篇、持戒篇、止观篇跟净土篇。那么我们把整个修学佛法的内涵以这一篇作一个总结,前面的论作一个总结。这个论文我们把它分成两大科,第一个大科是一个长行文,第二大科是一个重颂。长行文是把这个病相说出来,重颂呢蕅益大师开出药方。 看第一个长行文。长行分成两科,第一科是总标,第二个别释,先看总标。 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发见识。在第一科蕅益大师讲到,我们要修学佛道呢有三个重要的内涵,第一个、你要能够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出离心、菩提心,第一个。第二个、要具足刚骨,你要有坚定的行力。第三个、要开发见识,你要能够明白诸法实相。这个具足刚骨是偏重在行门,开发见识是解门,这两个。 这三个内涵蕅益大师把它详细说明。 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气力量,只作世间豪杰,断不能为出世圣贤。那么你在修学佛法当中你根本不想出离生死,你为什么拜《八十八佛》、为什么诵《楞严经》、诵《楞严咒》呢?你下辈子想做大国王。那么虽然你有远大的志气力量,那你只是在世间得果报,不能做出世间的豪杰、圣贤,因为你内心当中根本不想了生脱死,没有那个动力来趋向于圣道,那最后是在有漏世间得果报。 第二个、无真实刚骨,饶你要出生死,决被情欲牵,熟境迷,利名移夺,魔患埋没去。说你内心当中真正知道三界是苦了,想要解脱三界的果报,说这个下辈子给我做大国王、转轮圣王我都不要了,我一心一意地要追求佛的无漏涅槃、大般涅槃,这涅槃当中那种没有烦恼、没有罪障、没有老病死的境界是最大的归依处,你内心当中有一个这样的认识。但是你缺乏刚骨,没有那个坚定的行力,这个时候五欲的境界刺激你的时候,你就退转了。这个我们看《高僧传》,历代的祖师有一个共同特色,就是要有刚骨。你看印光大师,有人问印光大师说,我们念佛的时候就是起烦恼,要怎么办呢?这起烦恼我又不想念佛,应该怎么办呢?印光大师说这个时候,不能念要他念、烦恼不能断要他断,就是行力,强迫自己那个坚定的行力。这个行力的栽培跟一个人的行门有关系,一个行门做得多的人,你经常拜佛、经常静坐,加强你的专注力,这个人行力会强。你一天到晚散散乱乱,你的行力会薄弱,它有这样的差别。所以这个刚骨跟禅定,当然这个禅定要有持戒做帮助,跟戒律有关系,你经常训练自己去专注的时候,这个人念力强,刚骨。 无真正见识,饶你怖生死,勇猛直前,必被邪师恶友引诱,轻安少得萦惑;说你这个人也知道三界的生死是痛苦的,你有很大的行力,但是呢你不明白生命的真相,那么你也不知道一个人他为什么会堕落、一个人为什么会成就,被这个邪知邪见的师友所引诱,被内心的轻安少得所迷惑。这个邪师恶友是外缘,外在的因缘,这个轻安少得是内因,内心的境界。 什么叫轻安少得呢?蕅益大师把它开展出来,三种:或堕光影门头,或坐知见窠臼。我们一个人在修专注的时候,从一个散乱心到未到第定,那有很多很多的光影门头。就是你这个心本来是散散乱乱,你开始专注了以后,这个时候真妄交攻,会把你内心当中的烦恼逼出来,犹其是看到什么、看到什么,每一个人烦恼不同,看到的境界会不同。《楞严经》五十阴魔就解释,贪烦恼重的人修禅定他容易看到什么境界,嗔烦恼重的人他看到什么境界,各式各样的。那么如果我们不能够知道万法唯是一心,心随境转,那你就出状况了。或者说“或坐知见窠臼”,前面的境界的干扰是烦恼引生的,这是一个邪见,有些人他能够解脱烦恼但是他生起邪见,或者是断见、常见。他打坐以后,在禅定当中他也想出一个道理出来,但是是邪知邪见,障碍他的圣道。我个人的看法,一个人要解脱知见的窠臼,你这个学习的态度谦虚一点对你有极大的好处。你愿意能够听听善知识的开导,就算你过去有一些不好的思想来障碍你,但是你容易超越。骄慢的人他过去熏习一些外道的思想,他不容易超越,就有这样的差别。所以这个古德说谦受益,满招损,这句话讲得很真实。谦虚的人得到利益了,骄慢的人他损伤了,是这个意思。 乃至或以味禅为功德,或以空寂为家乡。那么当然,禅定是成就圣道的必经过程,断烦恼不是在散乱心,但是在禅定当中呢我们容易以味禅为究竟的功德、以空寂为究竟的家乡。这个味禅是讲四禅,四禅当中有殊胜的三昧乐,三昧的法味,这个时候你很可能就——唉呀,这个就是我的本来面目,殊胜的三昧乐。或者是空寂,这个空寂就更微细了,它那个空寂是不苦不乐,舍受,内心一片寂静,这个四空定。但是四空定的定太强,智者大师说在这个四空定当在“为三昧酒所醉”,在禅定当中如痴如醉,他有定无慧、没有观慧,这也是一个障碍。为四禅或四空所障碍。 最好,极胜亦流入二乘权曲境界。你顶多就是证得空性入无余涅槃,很难趋向于无上菩提。 如果我们今天刚出家,看到蕅益大师这段开示,你可能会不以为然。你说,修行成佛之道那么多障碍啊?烦恼障碍你,邪见障碍你,这是很粗的。你解脱烦恼邪见以后,禅定的三昧乐这也是一个关卡,障碍你。好,禅定你也能够解脱过去了,这个二乘的空性、大乘非佛说,它也会障碍你。这三道关卡。如果我们学习佛法久一点,你看看你自己,看看你那些同参道友,你会发觉,在这个末法时代不要说成就圣道,就是能够保住你的大乘善根就不容易,就是你现在还在大乘的跑道中跑的,就不容易。不是被烦恼邪见障碍,回去了,那当然这是很粗的;哦,有些人有修禅定,修禅定只是一昧的无分别住,不能开发智慧。我们成就圣道是以智慧成就圣道,三世诸佛是以般若波罗蜜成就圣道,不是以禅定。一般人修行,唉呀打妄想太辛苦了,我这内心无分别住,慢慢慢慢第六意识变得懒惰了,他不想起观了:禅定多好,内心寂静住。但是“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这句话你要知道,诸佛的正遍知海不是无分别住能够生起的。你不忆佛念佛,不思惟阿弥陀佛的功德,你不能跟弥陀相应,只是无分别住不行的。禅定也障碍你,空性也会障碍你。无由直趋菩提,不容易的,你要解脱这三种障碍。那么这段是讲我们修行的一个病相,三种病相。 以下讲出它的三种药方,重颂。重说偈曰:佛性众生性,一性无二性。迷之沉六道,悟之为三乘。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先作一个总说,把生命的真实相先作一个总说。说佛跟众生当然这个因果是有差别,佛陀的功德是法身般若解脱,积集无量无边的功德,众生积集无量无边的惑业苦。但是我们今天把这些差别的因果都把它剥开来,看到它的本性的时候是一性无二性、一如无二如的,这点非常重要。我们要成就大乘善根,这一点是非常重要——“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也讲到,一个念佛人他要能够真实地对这句佛号的功德能够不退转,关键也在这个地方,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你要能够明了,弥陀的功德是你内心本具的,你是托彼名号显我自性,所以这个大乘的信心是建立在这个地方:佛性众生性,一性无二性。一个人他在成佛之道当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声音,有些人说大乘非佛说,你听到这个声音你有什么想法?如果我们今天能够在这个观念上得到胜解:“佛性众生性,一性无二性”,我们听到这个声音“其心安如海,不动如须弥”。那是你说的,那是你嘴巴说的,你讲这句话是不合乎诸法实相的,那只是你嘴巴说的而已。“迷之沉六道,悟之为三乘。”好,这个理具,从理具的理体上来说是一性无二性,但是从事相上来说呢,有迷悟的不同。所以你一个人迷了以后,那心中的想法就颠倒,这个“想”就有问题。颠倒以后就造罪业,就有一些痛苦的果报。那悟的人呢,他能够解脱颠倒的妄想,生起正想,正确的想法,引生种种三乘的功德。 迷虽无量惑,厥病唯有三:一者恋世间,不知世间苦。我们在三界里面的果报体的确是有一些五欲的快乐,但是这个五欲的快乐里面有夹杂烦恼跟罪业,这个刀上的蜂蜜。一般人只看到蜂蜜,他也没看到下面的那把刀,这是一个大问题。看到五欲的快乐,没有看到五欲本身所夹杂的毒药,所以这是一个病相。一者恋世间,不知世间苦。二者虽知苦,苟且自因循。虽然知道苦,但是得过且过,他内心当中没有坚定的意志力。三者虽勇猛,得少便为足。虽然他精进用功,但得少便为足。唉呀,我能够成就禅定就好了,现在反正我内心当中无分别住,现在安乐就好,管他来生呢。或者有些人说,唉呀大乘佛道太久远了,我证入毕竟空就好了。“得少便为足”,这也是障碍。以此三病故,长夜在生死;或复出生死,亦堕权小乘。使令我们很难趋向无上菩提,这三种障碍。 我依诸佛语,为设三妙药。蕅祖的大悲心,为所有的佛弟子开出了三帖妙药。 一者怖生死,对治根本病,念念如救头,莫复存余想。我们刚开始要先怖畏生死,这点很重要。在《瑜珈菩萨戒》上有一条戒说,若菩萨作如是思惟,说菩萨不应该怖畏生死,因为菩萨要陪着有情流转,是菩萨得轻垢罪,这菩萨犯戒,邪见。为什么呢?他这个律上说,菩萨怖畏生死,百千万劫超过二乘。那你怖畏生死,你为什么在三界流转呢?菩萨的流转是为了大悲心的缘故,不是贪恋娑婆。所以你说一个菩萨不应该畏惧生死,这是邪见。你看《法华经》,《法华经》是一佛乘,大乘的圆顿法门,它把三界比喻作火宅,“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这是大乘的经典说的。所以菩萨不怖畏生死,这是错的。菩萨是怖畏生死,但是菩萨以大悲心故,不得已,来到众生的世界度化众生。是这样心情,所以我们第一个要思惟苦谛,怖畏生死。 二者奋刚勇,降伏爱见魔,五欲不能牵,八风不能动。这个跟持戒有关系,跟修禅定有关系。我们怖畏生死以后,心中有个标准、有个原则。你看弘一大师的传,弘一大师到了虎跑寺以后,他的太太,日本的那个太太,抱着他的儿子要见弘一大师最后一面,知客师跟弘一大师讲了以后,弘一大师写了一个纸条,说你就当我生病死掉了。弘一大师连一面都不见,因为这个刚出家,心性不决定,一见面以后可能会有变化。所以往往我们这个成佛之道的因缘就在一念之间,你是不是能够守住你的原则,“奋刚勇,降伏爱见魔。” 三者开正见,远离诸邪曲,根选择圆通,现生成正觉。你有刚骨还不够,你还要明白生命的真相。 此三或自具,或复藉余缘。或者你这个人曾经在大乘佛法中栽培善根很深厚,你三个都能够自己具足,或者你要假借其他的因缘,什么因缘呢?这以下说明。 唯有明师友,名为真实救。就是这个师长跟同参道友。这个当然正法时代的人善根强,末法时代,忏公师父一再强调:依众靠众。就是我们一个人的善根要栽培,依止一个大众的力量很重要,一个如法有制度的僧团很重要。那么因为这个修行,相续也太难。你发起了道心容易,但是你要把这个道心永远保持下去,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不退转,不容易。所以你的刚骨,刚出家的时候勇猛精进,容易,要保持五十年不容易。那怎么办呢?依众靠众,就是这个意思。“唯有明师友,名为真实救”。 在僧团的运作当中,它能够使令你这三种功德生起。什么功德呢?——策发生死心,锻炼纯刚骨,开示真实乘,令行称性修。修性不相离,斯名正觉印。性修不二,这是一个成佛的正印,一个正确的楷模。 迷性言修习,修堕有为功,废修谈法性,自然外道同。是故佛与祖,垂训咸双显。假设我们今天对性德不相随,念佛的时候不知道功德是内心成就的,那么向外求法,“修堕有为功”,这个功德就有限了。“废修谈法性,自然外道同”,你只强调你这念心具足佛的功德,但是不去忆佛念佛,这跟自然外道是一样的。“是故佛与祖,垂训咸双显”,佛陀跟祖师对于性德修德都是同时开显。 虽或性夺修,而非不修习,虽或不言性,而性在修中。那么有的经典强调性德,强调清净心。你去看《般若经》,“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当然,这部经的重点在发明清净心,但是虽然没有讲修行方法,因为它的重点是强调性德,不是叫你不修行。“虽或不言性,而性在修中。”那么佛陀有时候为实施权讲方便五戒十善,你持五戒能够生天,他也不强调说,为什么生天呢,是因为你持戒的时候内心当中念念成就,可能我们会心外求法。但是呢你慢慢地、慢慢地修习五戒十善,你也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一佛乘嘛,迟早会趋向于这个最后的目标。所以虽或暂时不谈性德,但是你这个在个修习当中呢,性德会慢慢地开显。 所以性非修不显,修非性不立。这两个要互相地配合。 最后总结:但以生死心,勇猛不退心,广大弘远心,亲师习正法,必能亲悟入,知我言不诬。这个修行,蕅益大师提出三点,第一个、生死心,第二个、勇猛不退心,这是刚骨,第三个、广大弘远心,正见。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这三种功德的成就,“亲师习正法”这点很重要,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很重要。这个大乘的善根的成就熏习正法很重要。我们看经典上说,说这个人栽培大乘善根,造了罪业,做了一只狗,他从狗的果报解脱以后,遇到一个阿罗汉,七天证得阿罗汉果。他前生还是一个狗,但是他佛法有善根,得到人的果报以后七天证得阿罗汉果。说这个人他信奉外道、不相信佛法、不明白道理,他只是修福报生天了,天享完以后来到人间,原封不动,什么果报也没有,什么出世的功德也没有。所以说呢,在生命当中如果我们不要有短见,成佛之道啊,亲师习正法是一个成败的关键。一个人他为什么能够生起生死心,他为什么能有勇猛不退心,为什么能有广大弘远心呢?不断地熏习佛法,这点是关键。 好,我们最后作一个举颂劝修。乙二、举颂劝修。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第一段是一个正行,“持戒为本”。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刚开始要先持戒,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先断除恶业,修习善业,这第一个。但是目标呢,净土为归。你修习这么多善业,你的会归处是什么?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持名。持戒念佛这是正行。那么助行呢——“观心为要,善友为依”。这个助行有两个,一个是内在的因力,一个是外在的缘,一个内因力、一个外缘力。这个持戒念佛你还得要观心。这个观心是什么意思呢?印光大师做出一个解释,说“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跟任何境界接触的时候,你不要管外在境界怎么样,你要保持你不随妄转,你要保持你自己的正念。说这个人刺激我所以我起烦恼,不能这样讲。不管外境怎么样,你就是不随妄转。妄想起来,当下就要叫它消灭。因为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不得了啊。起烦恼啊,你自己创造的罪业,跟别人没关系。这个烦恼是在你的心中活动,不是在别人的心中活动,以后你是受用你自己心中的果报。所以这个观心是很重要,就是说不管你遇到什么境界,你经常地观、保护你的正念。然后怎么保护正念呢?善友为依,这个依止一个僧团也是很重要,依止善知识,外在的环境。 那么这是一个总结,一个正行,持戒为本,净土为归是一个正行,那么这个观心为要,善友为依是一个助行。一个内在的因缘,一个外在的因缘。 再看最后一个偈颂: 众生知见佛知见,如水结冰冰还泮。 戒力春风佛日晖,黄河坼声震两岸。 切莫痴狂向外求,悟彻依然担板汉。 这个偈颂第一段先讲出一个理论,就是你在修学之前要先明白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就是众生知见跟佛的知见。你在修行之前,不管你是忆佛念佛,或者持大悲咒,或者念往生咒,都没关系,你在这个行门之前先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你现在这个打妄想的心跟佛的心是无差别的。讲出一个譬喻就是水跟冰的关系,它们两个同一个湿性,一个是受杂染法的熏习变成了冰,一个是受清净法的熏习变成水。所以你是假借念佛的因缘、假借持大悲咒的因缘、假借持往生咒的因缘来改变你这个心。不要去心外求法,是向内的,这是一个你修行一切法门之前所要具备的一个理论。 那么怎么修行呢?这以下讲出方法:戒力春风佛日晖。持戒就像温暖的春风,念佛就像是太阳。春风跟太阳,就把这个冰,我这个冰要怎样变成水呢?黄河坼声震两岸。这个坼就是破裂。这个持戒力、念佛力啊就把这个冰溶解,黄河的这个冰溶解得非常厉害,声音能够震两岸,就是持戒念佛是最直接最圆顿的方法。 最后总结:切莫痴狂向外求,悟彻依然担板汉。重点就是莫向外求。你一定要知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妙因妙果不离一心,还是一个心地法门。那么你开悟了以后还是“担板汉”,你明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以后,你还是每天地作早晚功课,每天作定课,很平常,不是说开悟以后有种种的神通、种种的什么境界。不过呢,开悟的人跟没有开悟的人还有不同的地方,就是我们明白我们这一念心的本性是清净本然,我们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我们容易解脱心中的妄想,不随妄转,这点容易做到。一个人不站在清净心的角度来修行,他容易跟着妄想跑,有这个差别。那么这个地方讲“切莫痴狂向外求,悟彻依然担板汉”是这个意思。 这次的《灵峰宗论》导读跟大家学习到这个地方。我想我们这一路研究过来,我想应该大家会有一个心得。说释迦牟尼佛的法有三个时代:正法时代、相法时代、末法时代。当然正法时代有外道,有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但是那个时候佛陀住世,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住世,邪见不能干扰佛弟子。因为有邪见出现,佛陀的大威德一下子就破解了,所以佛弟子在佛法当中障碍少,因为有问题直接问佛就好,直接问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问阿罗汉,就没事了。但是正法时代过去了,那些大威德的佛菩萨都灭度了,相法时代也过去了,到了末法时代,这个就有问题了。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知邪见、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都出现了,那么大威德的菩萨都入灭了,谁也不知道谁说的话是对的。我们一个末法时代的修行人的障碍——佛教界思想混乱,不知道谁说的是对的,干脆都不要修行了。欲知山上路,要问过来人,这个上山的路,你说是这样走,他说是这样走,他说是这样走,是怎么走呢?我想我们今天能够把《灵峰宗论》学习过一遍,你应该知道怎么走,它能够在末法当中思想混乱的时代,抉择出一条正确的、圆满的成佛之道,我个人看法是这样。蕅益大师在这个末法时代他点出一分的光明,如果我们把蕅益大师的法好好地学习,你可以知道一个消息,这个成佛的消息出来了。而这个佛法的正见,这个因地的正见会影响到你未来的果报,这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你第一步踏错以后,你后面就错得离谱了,就错得很离谱了。所以我们实在是很感恩蕅益大师的慈悲,留下这样正确的教法给我们作指导。 好,我们回向。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为什么极乐世界没苦?苦是一种果报,有因就有果。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不造苦因,过去生中虽然有恶业的种子,西方世界没有缘,纵然有因,没有缘,它也不结果。西方世界永远没众苦,原因在此地。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