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 讲记 第九卷
2014/9/3   热度:443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 讲记 第九卷 《大乘起信论》,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九页,「辛二、释心生灭门」。 本论的宗旨,是要引导我们众生能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怎么样才能够成就究竟的离苦得乐?从本论的开导当中,我们必须修学三个主要的法门:第一个是观照力、第二个是誓愿力、第三个是行动力。这三个法门的修学有一定的次第。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先成就对生命的正确观照,才能够产生正确的希望,引导一个正确修学的行动。所以在本论的「解释分」当中,刚开始就是引导我们能够正确的观察生命的真相。生命的真实相可以说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也会从现在流到未来,在这样一个相续变化的水流当中,我们应该如何来了解生命的真相?从马鸣菩萨的开导,我们应该从二个角度来观察生命的真相。刚开始,我们应该是从假入空观,就是依止我们现前这个身心世界的果报体,来观察我们的身心世界,不管是外在的身相、或者是内心的思想,都是假藉种种业力的因缘变现出来的。所以我们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透过缘起性空观,把这些假藉因缘所生的身心世界拨开来;就观照到我们内心深处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真如现前。在真如的理性当中,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一种绝待平等的生命,我们称为所谓的整体生命,或者叫真如门。也就是说我们在观察这个水流的时候,我们先观察在整个波浪的变化当中,那个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湿性,就看到整个生命总相的一个整体生命。第二个方法,我们可以从空出假观,从绝待平等的生命当中,再回到现实的个体生命。可以了解到:我们由于过去某一个时空所创的业力,这个业力就出现一个暂时流转的个体生命。你现在的生命有一个外表的形状,这个外表的形状在内部有很多的受想行识──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思想、很多的了别作用,这个都是你在过去的某一个因缘当中所创造的业力变现出来的。就是说你从一种平等的法界,又回归到你个体生命的观察。我们就是从个体生命的观察又回到本体生命,从本体生命又回到个体生命;从真如而观察生灭,从生灭而观察真如。你能够从真如跟生灭这二个角度来观察生命,你就是正确而不颠倒的了解到生命真的实相,也就是你已经具足大乘的观照力。前面一科主要是针对于整个流转生命当中的真如门,一个平等的生命来说明;以下「心生灭门」就讲到我们在流转当中,由于业力变现的个体生命。 辛二、释心生灭门 壬一、正释此心生灭因缘相 「心生灭门」分二科,我们先看第一科。生灭门它是由业力所变现,我们在造业的时候是剎那剎那生灭的。譬如说你拜佛,每一拜佛是剎那剎那生灭,所以它得果报的时候,它的果报相也是剎那剎那生灭,所以叫做「生灭因缘相」。他这个个体生命的相貌:你昨天的身心世界跟今天不一样,你今天的身心世界跟明天也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因为我们因地造业的每一个剎那都是有变化的,所以会出现所谓的生灭因缘相。这一科就广泛的说出「生灭因缘」的差别「相」。这当中分二科: 癸一、明染净生灭 子一、正释心生灭 丑一、标名列义 生灭因缘相,具足来说其实就是二种相貌:一个是杂染的相貌,一个是清净的相貌;一个是随顺于六凡法界流转门的杂染生灭,一个是随顺于四圣法界还灭门清净的生灭相貌。这二个相貌在本论当中,会详细说明它生起的因缘跟消失的因缘,所谓「染净」的「生灭」。这当中分成三小科,先看「子一、正释心生灭」。既然讲到「生灭」的因缘相,在大乘佛法生灭因缘相是一个果报相,所有的果报都不能够离开心──它的一个原点。所以一定先了解心的「染净生灭」,你才能够知道果报的染净生灭。所以我们刚开始先就着我们心的生灭相,来探讨为什么会有这些六凡法界的出现?为什么会有四圣法界的出现?先从内心的世界去了解,所以先「正释心生灭」。这当中分成三小科,先看第一小科「丑一、标名列义」,先把生灭心的名称跟它的内涵作一个总说。我们看论文: 心生灭者,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 这个地方,法藏大师把它分成三科。第一科是标题,说明生灭心所依止的体性。「心生灭者」,我们平常个体生命的心是变化的,这些生灭心是怎么来的?是「依如来藏」才「有」所谓的「生灭心」,这个「如来藏」简单的说就是真如。真如有二部分我们前面说过,真如有如实空义跟如实不空。在如实不空当中,讲到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功德故,在真如里面的如实不空这一部分就安立做如来藏,说它等于是真如的一部分,它是属于不空这一部分。什么叫如来藏呢?「如来藏」字面的意思,就是「如来」的功德法是含「藏」在众生的心中。就是众生的心,有成就如来功德的可能性,如来藏具足无量性功德故,这叫「如来藏」,如来之法含藏在众生的心中。这个地方我们作一个解释。譬如说有一个平静的海水,这个平静的海水由风所吹就变成了波浪。当然波浪会变化,前一剎那的波浪跟下一剎那的波浪,就产生很多个体的波浪出现。我们就问为什么会有波浪呢?你说有风,当然风只是个助缘;究竟来说因为有水才有波浪,是风吹着水而变成波浪,所以它是依止这个水而有的。这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灭心是怎么有呢?它刚开始是一念清净的平等心性,为无明妄动的风所吹,所谓「真如不守自性」,不守自性就向外攀缘,一念的妄动,这个时候就变成所谓生灭心。就是「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这句话,马鸣菩萨要告诉我们一个观念,就是生灭心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它是后来才有的,我们后来一念的无明以后才有的,我们的本来面目是如来藏,这句话有这个深义。「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就是我们在如来藏清净的法界当中,一时的颠倒,所以变成了生灭心。所以生灭心是因缘所生法,如来藏是众生本具的,就有这一层意思。所以这一科是标题,先把生灭心它的一个根源全说出来。第二科是辨相,辨别这个生灭心是什么样的相貌。什么叫生灭心呢?「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合和,非一非异,名为阿梨耶识。」这个生灭心简单的讲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翻成中文叫「藏」,它含藏一切诸法的种子,变现一切法的果报,这叫做藏。这个阿赖耶识,它是一个什么相貌呢?本论说阿赖耶识是一个「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或者讲真如,跟我们后来一念不觉以后那个妄动的「生灭」相,二个「合」起来叫阿赖耶识。就是「不生不灭」的本性跟「生灭」的作用「和合」起来叫阿赖耶识。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什么叫「和合」?一个是生灭,一个是不生灭,这二个东西怎么混在一起?这个「和合」不是二个个体混在一起,而是一个个体的一体二面。我们怎么了解「和合」呢?马鸣菩萨慈悲,怕我们误会「和合」这二个字意思,就标出什么叫「和合」呢?简单的说就是「非一非异」。这个「非一非异」,蕅益大师在注解上说:这四个字就是解释「和合」这二个字的意思。说「非一」,真如的不生灭跟这个生灭的作用,它们二个的作用是不同的,相用差别故,所以「非一」。为什么讲「非异」呢?因为同是一心故,它们是同一个心的体系,所以摄用归体来说叫做「非异」。依体起用来观察它们二个各有各的相貌:一个是寂静的不生灭相,是无为法;一个是生灭变化,随业力变化的有为诸法:所以是「非一」。我们为了解释「非一非异」,简单的说就是生灭跟不生灭的和合。这个地方阿赖耶识的定义,跟《唯识三十颂》的定义有所不同,我们作一个说明。我们过去研究唯识的经论,不管是《瑜伽师地论》,或者是《解深密经》,乃至于《成唯识论》讲阿赖耶识,它是讲生灭,没有说生灭跟不生灭和合,唯识没有这个观念,唯识学是说每一个众生流转生命的根本处就是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它是剎那剎那生灭的,因为我们的起心动念,前七意识不断的活动,它就熏习阿赖耶识。阿赖耶识不断的去接受前七转识造作的讯息,它就不断的变化。在变化当中,它没说有一个不变化的本性,它没有这样讲。唯识的经论没有这样讲,它开导出所谓五种种姓,就是有些人是人天种姓、有些人是声闻种姓、有些人是菩萨种姓、有些人是一阐提种姓,就没有明显说出每一个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因为它的不生灭本性,并没有普遍到每一个阿赖耶,就是这个不生灭性只有少数几个人有,有些人有成佛的可能性,有些人就没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唯识学这么一个殊胜的教法之所以会判作权教,就是它这个生命根源点的阿赖耶识,它完全用生灭相解释阿赖耶识,因为这一点所以被判作方便法门。本论马鸣菩萨主要根据《楞伽经》,当然《法华经》《涅槃经》都有这个思想。就是说阿赖耶识是我们杂染个体生命的依止处,但是阿赖耶识的本性是不生灭的。就是说我们看到很多的波浪,但是波浪的本性是湿性,这个湿性不会因为风的吹动而改变。所以不生灭的本性,所谓的真如,它就是普遍在每一个人,每一个都有阿赖耶识、都有真如。只要你愿意努力,你就有可能恢复你的本性;不管你过去起多大的烦恼,不管你过去造多大的罪业,这些都是因缘所生法,它没有真实染污到你的清净本性。在大乘的经典当中,包括《楞伽经》《法华经》《涅槃经》,佛陀都是非常肯定而明确的说出这个观念。所以在本论当中,诸位要知道,阿赖耶识的定义跟《唯识论》《唯识三十颂》的定义有所不同。「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谓之阿赖耶」。当然它所起的作用没什么差别,但是它的第一因,明确的说出──阿赖耶识之前是清净的本性,所以阿赖耶识的本性也是清净的,它的染污只是表相的染污而已,有这一层意思。所以我们这个地方读到阿赖耶识,要把过去唯识学的阿赖耶识稍为融通一下。这一段是辨相,辨出这个生灭心的相貌,其实就是生灭跟不生灭和合的阿赖耶。第三段是明用,说明生灭心它会生起什么作用?「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阿赖耶识是整个生灭相貌的根源,这阿赖耶识有二种的功能。第一个,它能够「摄一切法」,这个「摄」简单的讲就是含摄,它能够含摄一切染净诸法的种子,这是第一个功能。第二个,它能够引「生一切法」的现行,这个「生」就是引生它的现行。譬如我们讲仓库,仓库本身不能创造物品,但是仓库扮演二个角色:第一个,它能够把你的物品收藏起来,它能够进货;第二个,它能够出货,等到你有需要的时候,也能够把这个仓库里面的东西搬出去:它有进有出。阿赖耶识身为整个流转个体的根源,它也是这样,在无量劫当中它不造业,它不造善也不造恶。那它在整个生灭因缘当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它扮演色跟身二个功能。第一个,前七转识所造的善恶业,它把它的功能保存下来;第二个,等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它把这一期业力再变现某一期的果报。如果是一个善业,它就把这个业力转成安乐的果报;如果这是一个罪业,它就把这个罪业变现成一个痛苦卑贱的果报。所以阿赖耶识它「含摄种子、变现果报」,它就做这二件事情。「此识有二种义,能摄一切法,能生一切法。」这二种义有二种的差别相,「云何为二?一者觉义,二者不觉义。」身为阿赖耶识它能够含摄、也能够变现,这当中有二个差别:第一个是觉悟的因缘,第二个是迷惑的因缘。这一段蕅益大师的意思是说:假设我们是由「觉」悟的因缘所启动,就是阿赖耶识当中随顺于觉悟的因缘,它就能够含摄一切无漏的种子,戒定慧相应的无漏种子,引生一切清净的因果,所谓四圣法界的清净因果。我们随顺于这个真理的观照,这个时候阿赖耶识是摄无漏的种子,生起清净的因果。如果我们的阿赖耶识是随顺于「不觉」,随顺我们这个感情,跟着感觉走,不随顺佛法的真理;这样子阿赖耶识是摄持一切有漏的种子、贪瞋痴的种子,引生一切杂染的因果。有这样的差别。这一段等于是把生灭心的体相用,先作一个大纲的说明。 前面的心真如门,它非因缘所生法,是本来具足的东西,你不管造什么业,对它丝毫没有任何影响,它是一个无为法。但是今天讲这个生灭心,它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法当然是随业力而有变化。因缘所生法是整个佛法在解释染净缘起一个主要的观念,一切法是因缘生,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是假藉因缘而显现。「因缘」这二个字,在小乘跟大小乘经论的解释,的确有一些浅深的不同。我们看小乘的经论解释因缘,说是「因缘所生法」,什么叫因缘?就是业力。就是你今天造的是有漏的业力,你的生命就是苦集二道的流转;你造的是随顺于戒定慧无漏的业力,你生命的活动范围就是在灭道二谛里面安住,它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由这个业力来主导我们整个个体生命的流转,乃至于还灭的因缘。当然这样讲很容易理解。但是以大乘的角度来看这个业感缘起,会觉得这样讲不清楚。大乘佛法说小乘是半字法门,这个字你怎么写一半!大乘佛法用这种清净光明的智慧来观照这个业,这什么叫业?说「业」是推动整个生命染净的一个因缘,那什么是业呢?其实业就是一个造作,就是身口意的造作。究竟来说,身口是不能造作,它只是工具;其实是心的造作,你的心一动,就是一个业,所以业是由心所生的。这个业最后又跑哪里去呢?说我造了一个业,我刚刚拜了〈八十八佛〉,我很虔诚的「南无普光佛」,包括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内心至诚的归依,身口意这样的造作,在每一个佛号的所缘境当中,剎那剎那的造作。〈八十八佛〉每一佛这样子慢慢拜好了,这个业就造好了。造好了,现在这个业还没得果报,这个业跑哪里去呢?这个业我们造了以后,我的个体生命没有多大的变化,如果说这个业消失了,那佛法就是断灭见了,这个业它既然有招感果报的功能,就表示它存在。那存在哪里呢?小乘的学者就不明白的说出有阿赖耶识这个观念,在小乘部派有的观念说:有一个「得」(得失的得)把这个业保存下来。这个得跟阿赖耶的观念很接近,所以大乘佛法简单的说就是阿赖耶识。就是你前六识在造业的时候,你的内心深处有一个不造业的心识在那个地方,寂静的等待你造业。那第八识干什么呢?它就把你造的每一个业所释放的讯息全部的吸收起来;等到业成熟以后,再把它释放出去。说阿赖耶识是「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我们过去研究《成唯识论》就有这个偈颂,就是从一个生灭门的个体生命,我们观察过去的生命是「无始时来界」,我们曾经经历过无量的生命,上至转轮圣王,下至卑贱的蚂蚁,我们都曾经扮演过这样一个个体生命的角色。当然每一个个体生命都造了很多的业,有时候造了一些善业,有时候造了一些罪业。那这个业都跑哪里去了呢?「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都被阿赖耶识这个广大的藏识海全部吸收。那么阿赖耶识不是只有吸收,它还会释放。它怎么释放呢?「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等到它释放出来的时后,有些人就变现六凡流转的痛苦果报,有些人的阿赖耶识就变现一个「及涅槃证得」清净安乐的涅槃功德。所以我们今天研究生灭门,你应该要先知道整个生灭的根源,是因为有阿赖耶识的含摄一切法、引生一切法,所成就的生灭门。当然这当中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由觉悟推动的阿赖耶识,假设由觉悟所引导的阿赖耶,这个时候是趋向于涅槃安乐的;假设是由不觉,是由情绪化的感觉所推动的阿赖耶,这个阿赖耶它生命的趋向,是往生死流转的方向前进。说生命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它有二种方向:一个是由觉悟引导往上的清净水流,一个是由迷惑颠倒引导往下坠落的痛苦水流。这一段是先把生灭心的体相用作一个总说。 丑二、依各释寅一、释觉义卯一、总立本始二觉 前面是一个总标,这以下把觉跟不觉这二个内涵「各」别加以解「释」,这当中分二科,先看「寅一、释觉义」,先解释觉悟的功能及相貌。「觉」当中分成三小科,先看「卯一、总立本始二觉」。这个「觉」有二个:第一个是本觉,第二个是识始觉,先把这二个差别的内涵说出来。我们先看第一段: 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先解释什么叫做「本觉」。在讲「本觉」之前,先解释什么叫做「觉」?我们平常说:你这个人是觉悟了。那什么叫觉悟呢?它的定义,简单的讲就是「心体离念」。 平常我们一般人的心就打很多的妄想,以自我意识为中心,变造很多善的妄想、或者邪恶的妄想。当我们内心当中有一种功能生起,它能够「离念」,这个「离念」简单的说就是远离一切的妄念,佛法的名词叫做对治。就是说你内心当中,或者修止、或者念佛、或者持咒、或者观想修观,总之你对你心中的妄想有对治的功能,当这个功能生起的时后,我们安立你内心已经安住在觉悟的内涵当中。外道也会做慈善事业,盖个医院、或者放生,但是这样不能讲觉;因为他只是在阿赖耶识当中成就一个善业,但这个善业它不能够离念的。虽然造了善业,但是你的妄想还是很粗重──弟子心不安,你那个不安稳性依旧存在,所以不能够叫觉。也就是说,当你觉悟的功能生起的时候,对你的妄念有远离、有对治的功能,佛法才定义做「觉」,「觉」是这个意思,这个跟积集善业是不同。解释「本觉」之前,我们先解释什么叫「觉」?有一种能够远离妄念的功能,这叫做「觉」。知道这个「觉」以后,就可以解释什么叫「本觉」了。「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明本觉。」什么叫「本觉」呢?这个地方先讲一个譬喻:「等虚空界」,用虚空来形容本觉的相貌。这个地方法藏大师解释说:为什么用「虚空」呢?因为虚空有二层的意思:第一个是周遍义,「无所不遍」。就是说不管你是好人、坏人,你都是活在虚空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远离虚空而安住的;也就是说「本觉」它是周遍在整个十方一切凡圣的众生当中,皆平等具足,一切的凡圣都平等具足的,所以它有周遍义。第二个是无差别义,虚空是「法界一相」没有差别。我们之前讲过什么叫无差别呢?简单的讲有六层的无差别: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它远离生灭的差别,远离垢净的差别,远离增减的差别,它是无差别的。你造善业,本觉也是这样子;你造恶业,本觉也是这样:它不会因为你造业而有所变化。简单的说它是周遍义、是无差别义,它「是如来」清净的「平等法身」,「依」止这个平等「法身」,我们安立一个「名」称叫做「本觉」,本来具足的一个觉性。 就是说我们一般的个体生命,就是一个五蕴身心,你由过去在阿赖耶识当中某一期的业力:假设有些人是善业强,他这一期的个体生命特别殊胜,外相特别的庄严健康;他的内心世界也特别强悍,有堪忍性,心力强,内心当中快乐的时间也多。他不断的造善业,他的五蕴身心就是特别的不断的变化,来生会更好。假设有些人是罪业强,他所变现的五蕴身心,这个个体生命就比较差,外相看起来也比较丑陋;他的内心世界一天到晚经常感到昏昏沉沉的,要思惟东西、要打坐,这个心提不起功能,这个五蕴差。五蕴个体生命这个修行的工具,是过去罪业所招感的,就比较差。所以业力是主导我们五蕴身心的变化。但是这个地方「本觉」不是这个意思,它是不变化的,「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到这个地方,我们应该都有一些观念,就是你看到一些不变化的东西一定是真如门,真如门有如实空跟如实不空:它如实空,离一切相,觉跟不觉都是离的,如实空是离一切的相;如实不空,就是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功德得故,这个就是本觉,以本具的觉悟来总摄一切的无漏功德。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明真如门不空这一部分叫本觉。 何以故?本觉义者,对始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 前面是说明本觉的相貌,这以下说明这个始觉跟本觉的相互关系。「何以故?」这个地方是提出一个问:本觉是不生不灭,那跟始觉、本觉是什么关系呢?他提出这个问。这以下有二段回答,先看第一段。「本觉义者,对始觉说。以始觉者,即同本觉。」把本觉跟始觉的关系讲出来,说「本觉」的安立是相「对」于「始觉」而安立的。这个我们解释一下。这个「本觉」是众生本具的,不必你去造作,它就法尔存在我们内心的深处,有一种觉悟的功能等待我们去启发它,所以叫做「本」,这个本就是本来具。这个「始」就是有个开始,就是本来没有,始觉不是每个众生都有的,这一定要有个开始,有个开始当然就是生灭相。就是说我们凡夫无量劫来是随顺于一念的无明,无明一动了以后,众生就「一念不觉」开始向外攀缘。这个一念的妄动以后,糟糕了!停不下来,就一直动下去了。当然我们在无量的生命当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跟着感觉走,我这一念心跟环境接触的时候,产生一个感觉、一个心情。我现在的心情想做什么事就去做了,我现在的心情想要做那件事情也就去做了,从来没有用道德理性来约束自己的感情,就是跟着感觉走,这样子在个体生命当中,就招感很多痛苦的果报。我们在痛苦当中就产生一个惭愧心:可能跟三宝有一点结缘,个体生命当中就生长在有三宝住世的地方;看到佛像的庄严,生欢喜心;参加法会,唱唱炉香赞,就刺激内心本觉的功能;这个时候发心修行、断恶修善。当我们开始发心修行、断恶修善的时候,内心当中那些妄念开始对治,我们开始用佛法的道理来检查我们内心的活动──有些该做、有些不该做,开始对治,这个时候我们安立你「始觉」的智慧正式生起、正式启动。所以「本觉义者」是针「对始觉」而安立的,它们二个是相对的,一个是本来具的,一个是你要发心才有的。下面这一段很重要,「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始觉跟本觉不同,但是它「即同本觉」,这个「同」就是随顺,它有开显本觉的功能,就是说始觉是从本觉而引生的。就是我们的本觉遇到三宝因缘的刺激,从本觉里面引生始觉,这个始觉当然慢慢扩大。始觉的扩大,也就不断的开显本觉的功能,所以讲「以始觉者」,「即」随顺于「本觉」的体性,这是第一段的回答。第二段,「始觉义者,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为什么会有始觉呢?就是你因为有「本觉」才有「始觉」。我们前面说过,你一定是先有平静的水为无明的风所吹,所以才有所谓的生灭心。所以我们刚开始是清净本然的「本觉」,所谓的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功德故,这当中由无明的妄动以后,全体的本觉变成「不觉」,全水成波浪,我们在「不觉」的当中不断的活动、不断的流转才吃到苦头,这个时候遇到三宝,开始归依三宝,发心修行,才起动了「始觉」,开始对治我们的不觉,彼此相互的关系是这样子。我们待会再把这一段补充说明,先休息十分钟。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持戒修行的人,不见世间过。世间人所犯的种种过失,假如他要真的不见,他不就变成白痴。那为什么叫不见?见如不见,绝不放在心上,是这个意思。修行人总比不修行人聪明,怎么可能修成白痴?「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你要见到别人的过失,你把别人过失放在心上,挂在口上,常常说这个过失、说那个过失,你已经堕落、已经下降。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