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 讲记 第十三卷


2014/9/3    热度:333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 讲记 第十三卷

 

  《大乘起信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六页,「丑三、总辨同异」。

  本论总共是分成五科,所谓的「因缘分、立义分、解释分、修行信心分」跟最后的「劝修利益分」。这五分当中,第一分的「因缘分」等于是一个总说,把本论造作的因缘跟本论的修学宗旨作一个总说;其他的四科主要是成就大乘的信、解、行、证四种功德。我们这一科是讲到「解释分」,主要就是解释生命的真实相。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主要的就是要离苦得乐,我们不是把佛法当做是一种学术的研究,更重要的我们希望透过佛法的实践,能够改造我们的生命,使令我们离开痛苦而趋向安乐。在产生真实的行动之前,我们一定要先了解:痛苦是怎么样产生的?安乐又是怎么产生的?所以我们在实际的行动之前,培养自已对生命的观照,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关键,你才能知道在你的生命当中,哪些是必须要消灭,哪些是必须要增加的,你才能够有所取舍。对于生命的真相,本论主要是根据「一心具足二门」来加以观察。从大乘佛法的角度,认为生命的现象是我们一念的心性所变现,离开了现前一念心性就没有少法可得。所以大乘因缘观的宗旨,是安立在「万法唯是一心」的基础。既然一切法是心所变现,所以了解我们这一念心就变得非常重要。在观照我们心性的时候,本论是从二个角度来观照:第一个是真如门,首先我们观察我们这一念心内在的体性,它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就是从无始劫到现在,我们的内在体性是不增不减,没有增减相、没有垢净相、没有生灭相,所谓清净平等的法界。这样的一个法界,天台宗安立它叫做理具法界,就是在理体上法尔具足的,它不随顺因缘而变化,叫理具法界。第二个,我们观察生命是观察我们这一念心的作用,所谓的生灭门。前面的真如门是一个平等法界,没有所谓个体生命的差别;这个生灭门,天台宗讲是一种事造法界,它是随顺因缘而产生很多很多个体生命的差别相。在这么多因缘当中,本论会归成二种因缘:第一个是觉悟,第二个是不觉。就是说在生灭的作用当中,假设我们所随顺的是一种觉悟的功能,由觉悟来带动我们的造作,我们的生命会趋向于法身、般若、解脱的安乐果报;假设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随顺我们的感情、随顺我们的欲望(所谓的不觉)来带动的话,我们的生命会趋向于惑、业、苦这种痛苦的果报。所以在本论当中,它是以觉跟不觉来统摄整个十法界的因缘果报,这个叫做事造法界。这个法界当中有很多很多的对立,有染净的对立、有各式各样增减的对立、有生灭的对立。当我们能够很平等的观察到我们生命当中的相貌:有所谓的真如门的平等法界,所谓的「差即无差」这种的平等法界;也能够同时看到生命的这种差别法界,所谓的「无差成差」。这样子我们就能够观察到我们这一念心,当下即空、即假、即中,而悟入所谓的大乘不二法门──真如跟生灭是平等不二,这样子的话你就能够正确的生起大乘的正见。前面讲到觉跟不觉二种的相貌:觉有所谓的本觉、始觉,不觉有根本不觉跟枝末不觉。这一段等于作一个总结,把觉跟不觉的同异点作一个「总辨」,作一个笼总的说明。

  丑三、总辨同异寅一、标

  这一科分成二科,「寅一」先作一个「标」示: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云何为二:一者同相,二者异相。

  前面讲到生灭门,就讲到对立的生命、个体的生命,在整个个体生命当中,基本上分成二类:第一个是依止「觉」悟所启动的清净果报,第二个是依止「不觉」所启动的杂染果报。这二种果报,基本上「有二种」的相互关系:「一者同相,二者异相。」觉跟不觉有共同相,也有差别相。这一段先作一个总标,把觉跟不觉的相互关系先标出来;以下把这个同相、异相的道理再详细的说明。

  寅二、释卯一、释同相

  解释当中分二科,先解「释同相」的道理,这当中有二段,先看第一段正释,正式的解释:

  言同相者,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是故修多罗中,依于此义,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

  在觉跟不觉的生灭对待当中,我们先讲它们之间「同相」关系。第一段先讲一个譬喻:「譬如种种瓦器,皆同微尘性相。」这样的一个道理,我们用日常生活的因缘来作一个譬喻。「譬如」这个「瓦器」,当然瓦器不是一种,有很多种,比如说钵、汤匙、花瓶。从它的作用来说,钵有钵的作用,花瓶有花瓶的作用;从体性上说,它们都是「微尘性相」,都是一个泥土,以泥土为本质所成就的一个作用。这个譬喻我们看合法:「如是无漏无明,种种业幻,皆同真如性相。」我们在观察生灭门的时候,我们观察到这个众生的心,十法界的众生有二种的心态:一个是「无漏」的心,一个是「无明」的心。这个无漏的心就是一种觉悟的心,觉悟的心(觉悟的心在大乘上说主要就是菩提心)它所带动的「种种业幻」:我们依止内在的愿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力,我们造了很多很多六波罗蜜的善业,成就未来依正庄严的果报,这是以无漏的心识所起动的一个业幻;假设我们今天是随顺我们的感觉,这种不觉的心态,造了很多杀盗YIN妄的罪业,就招感三界的苦果,这也是种种的业幻。但是不管是无漏所起动的业幻,或者无明的业幻,从本质上来说,「皆同真如性相」,都是依止一心真如所显现的作用,就是把它会归到我们理具法界的时候,这二个心态的本性是平等不二的。这是合法,以下把这个观念引用经文来证明,引证:「是故修多罗中,依于此义,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这以下马鸣菩萨根据大乘的「修多罗」,这个地方主要是根据《圆觉经》《大品般若经》这二部经,这二部经都讲到这种共相的道理。怎么知道呢?「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入于涅槃。」凡夫「众生」的感情世界,那是一种非常错综复杂的,凡夫的内心当中,每一个人的烦恼是各式各样,有些人贪欲重、有些人瞋心重,各式各样的欲望;依止个人的欲望去追求,造作种种的业力,招感各式各样的果报;但是他的「本」性却是「常住」不动,而安住在不生不灭的「涅槃」。我们读这一段经文可以知道,这句话是根据共相的道理来解释的,依止众生的理具法界来解释众生的本性是常住,是安住在涅槃。这个是讲到凡夫的共相,其次讲到圣人的共相。「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我们看诸佛菩萨,他的功德庄严也各式各样,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的功德,药师佛有药师佛的功德,每一尊佛所成就的这种功德、三昧、神通是各式各样;但是从本性上来说,它是「非可修相,非可作相」,从本性上来说这也不是修行所成就的,从本性上是「毕竟无得」。这个地方,当我们把这些万德庄严摄用归体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些法是无有少法可得,这样子讲也是依止共相来说明。这一段是把凡夫的惑业苦,跟诸佛菩萨的法身般若解脱,这种差别相与共相来加以融通。这一段论文是一个正式的说明;以下第二段除疑,破除我们的疑惑。我们看论文:

  亦无色相可见。而有见色相者,唯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无可见故。

  「亦无色相可见」这句话,等于是提出一个问。从共相的角度来说,诸佛菩萨的菩提之法,是没有「色相可见」。这个地方有人就提出疑问说:我们从经典上的记载,明显的知道:比如说释迦牟尼佛他有八相成道,我们的确看到释迦牟尼佛的出生,乃至于他的出家,成佛道以后他显出种种光明的色身,去托钵度化众生,他有很多很多的色相可见的;那为什么说是「无可作相,毕竟无得」呢?有些人就提出了这个疑惑,这以回答。「而有见色相者」,我们能够亲自看到佛陀的色相,当然这个色相是个略说,广泛的说是色声香味触法都见到了,看到佛陀有美好的色身、有这个美好的音声,各式各样六尘的庄严。我们看到诸佛菩萨这种六尘的庄严「唯是随染业幻所作」,这种诸佛菩萨六尘的庄严「是随」顺凡夫的「染」,染就是染心,就是烦恼;这个「业」,就是各式各样造作的业力;「幻」就是果报。也就是说,诸佛菩萨之所以现出六尘的庄严,是依止众生惑业苦的因缘而变现的。比如说释迦牟尼佛,他今天想度化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他必须要从他自受用的涅槃寂静当中,现起一个他受用,说是「如来现起他受用」,既然这个果报不是佛要受用,是众生要受用,这个果报是要给众生来看、来听闻的,所以佛陀在显现这个色身的时候,他必须要随顺众生的因缘。比如说他的身高,是丈六高的身高,就要跟我们娑婆世界的身高差不多;他也要随顺我们的因缘,去托钵吃饭、晚上睡觉,乃至示现佛陀的衰老、病痛、死亡。就是说我们今天以凡夫的六根所见到的诸佛六尘,是佛陀随顺众生的因缘所变现的,他不是一个「智色不空之性」。我们讲到这种「不空」的体性所具足的「智色」,因为这个「智相」是「无可见」的。换句话说,我们看到佛陀的身相,不是佛陀他自己所受用的,佛陀的心是安住在这种理具法界的,他不动念头的。不动念头,那怎么会有这些色相呢?这个是随顺众生的因缘而生起一种感应的作用。这个他受用的功德,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说「千江有水千江月」,说这个月亮,月亮当然它有它的色相、有它的光明,但是我们不能直接得到月亮。那怎么办呢?在晚上的时候,每一个人拿一个脸盆,你有你的脸盆,我有我的脸盆,我们每一个人脸盆得到的月亮各各不同,有的月亮的影像比较大,有的比较小。但是你用这个月亮的影像去找月亮的本质,是找不到的,那是一种他受用。所以我们生长在佛世的时候,每一个人见到佛的色身是各式各样。你是凡夫,看到的是丈六比丘相;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看到的是无量功德庄严的这种报身,这些都是「随染业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这一段是解释共相的道理,把「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毕竟无得」的道理开展出来。

  卯二、释异相

  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故。

  前面的生灭门是讲觉跟不觉的共相,这以下的生灭门是讲这个差别相。先讲出一个譬喻:「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这是讲到差别相。每一个「瓦器」,钵有钵的作用,汤匙有汤匙的作用,花瓶有花瓶的作用。以下合法:「如是无漏无明,随染幻差别;性染幻差别故。」这个地方讲生灭门,诸位要知道:生灭门它是一个对立性的,有觉、有不觉,有清净、有杂染。我们先从觉悟的因缘来说,「无漏」它的因缘是「随染幻差别」。一个觉悟的心在创造生灭门,它的因缘是「随染幻差别」。这个「染幻差别」,法藏大师的解释是「一种诸佛菩萨的大悲愿力」。这个地方是说,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奇怪,诸佛菩萨他们清净的本性是一样的;但是每一个菩萨在示现度化众生的时候,他扮演的角色不同。你看地藏王菩萨他的心情,他整个角色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我们会知道地藏王菩萨在因地所发的愿,他的悲心特别重。就是说他特别关心这些弱势团体,这种造恶的苦恼众生,他特别欢喜救拔。有的诸佛菩萨度化众生的因缘也不同,你看阿弥陀佛国土,阿弥陀佛国土说是「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极乐世界不摄受二乘人,他完全只摄受大乘菩萨。这个地方我们应该说:诸佛菩萨的大悲心是平等不二的,但是他因地所发的愿有所不同。不要说是大乘的菩萨,像小乘的学者,你看须菩提尊者,他身为一个阿罗汉,他的心情特别欢喜去度化那些大福报的众生,他觉得这个人有福报,是因为过去的善业,从善业而来,也应该从善业而去,所以他希望让这些有福报的众生,积极的栽培善根。这个迦叶尊者,他特别喜欢度化苦恼的众生,他觉得他之所以今生苦恼,是因为不造善业,所以应该趁这个机会赶快救拔他们。所以我们在因地的时候,你对于众生的愿力不同,对你未来成佛以后,你生起他受用功德的时候,你所摄受的眷属就有所不同。当我们把这些诸佛菩萨的心情都「摄用归体」的时候,那是一切法如的境界,那是平等不二的;但是当你「依体起用」的时候,只要是依体起用那就是一个事造法界,就要考虑我们的成长过程。你的成长过程有各式各样的希望想法,到了你成佛以后,你度化众生的方便就有所不同,那这个叫做「随染幻差别」。前面是讲到清净功德的差别;这以下是讲到无明烦恼所引生的差别,这个无明烦恼叫做「性染幻差别」。诸佛菩萨的果报,他是依止愿力,一种自在力;凡夫在生起这个果报,他依止的是烦恼,那是烦恼推动的,不是愿力。各式各样的烦恼,创造各式各样的业力,招感各式各样的果报。

  这个「性染幻差别」的烦恼相,《瑜伽师地论》讲到众生的烦恼,讲得非常的复杂。我们根据《瑜伽师地论》,把凡夫烦恼的差异相,简单的分成二类:第一个是讲到性质的差别。在《瑜伽师地论》,以杀生来说,我们今天是杀一只鸡,有三种差别:第一个是依止贪欲的烦恼,说「我实在是不想杀它,但是我实在是想吃它的肉,没办法!我控制不了我的贪欲,所以只好把它杀了」,依止贪欲来造杀生。第二个是依止瞋心,说「我对它的肉没什么兴趣,但是我看这只鸡非常不顺眼,起瞋心就把这只鸡给杀死了」。第三个是依止愚痴,「我对它也没有贪、也没有瞋,但是这只鸡它一出生,鸡鸭鱼肉本来是天地一道菜,我应该杀它来祭祀,这是没有过失的」,依止这个邪见愚痴而造杀生。这「性染幻差别」,虽然同样是造一个杀生的业,但未来的果报有很多的差别。说愚痴所造的业最重,因为他无惭无愧,无惭无愧就会使令这个业、这个果报变得很坚固、很难忏悔了;其次是依止瞋心;再其次是依止贪欲。所以同样的业,因为「性染幻」的「差别」(就是你的烦恼不同),你的果报就不同。其次,有强弱的不同。烦恼有强弱不同,第一个就是依止这个心的意乐。你造一个业的时候,你是三时有心──在造作之前充满了期待,在造作的时候充满了欢喜,造作以后又念念的随喜,对你这件事情非常满意。这个业不管是善业、恶业都非常的强大,就是你这件事情不是临时起意的,是经过你的期待、计划,最后去造作的时候产生强大的意乐,造完以后又念念的随喜,这个业就是一个强大的业力了。前面是约心,第二个约境。你所造作的业是一个上品境,是父母、师长、三宝的境界,在这个所缘境上所造的业,都是强大的业,这个田特别殊胜。第三个是约相续。就是你这个业本来是一个很薄弱的业,但是你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每天每天的造作,这个业也会变得强大。说你每天拜〈八十八佛〉,虽然拜〈八十八佛〉也打妄想,打妄想也拜〈八十八佛〉,你的心力不是很强大。但是你每天拜〈八十八佛〉,拜了三年、拜了十年就不可思议了。为什么呢?数数现行。就是你每天都造作这个业,这个业对你会产生一个非常大的力量,你每天都会造作的(就是这个次数),这个次数也会使令这个业变得强大。所以说从一个有漏位来说,也是各式各样,我们凡夫的心发动的这种「性染幻」也是各式各样的「差别」,这是讲到我们凡夫的差异相。

  这个差异相我们作一个总结。从论文上来看,我们讲到这个差异相有「随染幻差别」跟「性染幻差别」。从生灭门来说,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一定会造作很多事情,我们不像阿罗汉安住在不生不灭涅槃,我们是在有为法当中活动。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只有二种可能:第一个是依止愿力,第二个是依止烦恼。比如说:你有因缘做个方丈,做方丈和尚的因缘也只有二个,你不是依止愿力,就是依止你的欲望,没有第三种情况。就是说这个方丈和尚这一期做下来,你是成就功德,还是成就过失呢?跟你因地的动机有非常绝对的关系。说我做方丈,我依止的是我的誓愿力,我要安僧办道。你的动机是以觉悟发动的,虽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不圆满的过失,但是你的本质是觉悟,这个功德大方向来说本质就是清净的,就是个安乐的果报。说你做方丈的目的是增长自己的名闻利养,不管你这个过程当中做什么事,这一期的方丈对你的生命来说,是一个负面的力量,因为你的本质是依止不觉发动的。本质是染污,那所有的果报、所有的业力都是染污。做方丈是这样的,做法师、做什么事都是这样子的。这所谓的差别相就是依止愿力、依止欲望这二种差别。这个地方是把生灭门的同相、异相作一个总结。

  这个地方,我们把同相的道理再解释一下。这个同相在大乘佛法来说,是满重要的一个观念,这个同相的道理在修行上的应用有二个重点:第一个是讲到这个成佛的可能性。就是说我们现在是一个惑业苦的凡夫,你怎么知道你可以成佛呢?就是依止这个同相的道理,就是把这些生灭的作用会归到所谓的一心真如,看到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在大乘菩萨戒里面,很强调「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所以你的菩萨种姓的成立,刚开始就是依止这样的信心,信根本。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跟诸佛的心,本质是没有差别的,因为本质没有差别,你才有可能成佛。说我的本质是染污的,我用沙去煮饭,煮半天还是个沙。所以这个地方「同相」的道理,让我们知道成佛的可能性。第二个是我们在修行净土当中的感应道交,就是解释凡夫跟诸佛为什么能够感应道交,这个观念也是建立在同相的道理。因为我们这一念心跟诸佛的本性是没有差别的,所以我们在忆念佛陀的时候,能够得到佛陀的加持。所以同相的道理,在修行上的应用也是很重要。

  子二、明生灭因缘丑一、明迷染因缘

  寅一、总明依心故转

  我们把这一科的科判作一个解释。我们看第十九页,讲到「心生灭门」,「心生灭门」当中讲到「生灭因缘相」,「因缘相」当中讲到「染净生灭」,「染净生灭」当中有三科,「子一」是「正释心生灭」。在「心生灭」当中,这个生灭讲到阿赖耶识,从阿赖耶识当中具足了觉跟不觉,觉有觉的功能,不觉有不觉的功能,最后再以同相、异相来作一个会归。所以这个地方是把生灭的相貌讲出来,这是讲到「染净生灭」的第一科,讲到心生灭的差别相。我们回到第二十七页,这一科「子二」是讲到「生灭因缘」。前面的一科是各别的说明觉跟不觉的相貌,完全从理论上说明;这个「生灭因缘」(当然讲到因缘,就是一个实际的造作)就讲到觉跟不觉在我们的心中,它们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是有一种相互的作用。就是我们在起动觉的时候会带动不觉,不觉也会带动觉。在整个觉跟不觉之间,有一些相互的作用关系,这叫做「生灭因缘」。好,我们看第二十八页。生灭因缘当中有二科:「丑一」讲到「明迷染因缘」,第三十页的「丑二」是讲到「悟净因缘」。我们先讲迷惑的因缘,依止这个迷惑所带动的这些杂染因果,讲到我们凡夫过去还没有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的生命是怎样生起的?讲到这个杂染生起的因缘,这当中有二科,先看「寅一、总明依心故转」,说明凡夫的果报,是依止这个杂染心而转生的。

  复次,生灭因缘者,所谓众生依心、意、意识转故。

  这是讲到凡夫的果报,这种「生灭因缘」,「所谓」的「众生」相,主要是「依」止「心、意」跟「意识」这三个法而「转」生。这个地方的「心」是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意」跟「意识」都是在讲前六识,是比较粗的,前面那个心是比较细的。这个地方没有谈到第七识,法藏大师解释说:第七意识在本论当中是普遍的分散到第八跟前六。所以讲到阿赖耶识的时候,它有我执、法执,那一种俱生的我执、法执;讲到第六意识的时候,它也有我执、法执,是粗的分别我执、法执。所以这个地方的第七意识,是已经分散到第八跟前六,所以它就不特别安立第七。这个地方是先作一个总标,「众生」的果报是「依」止「心」跟「意、意识」而「转」生。

  寅二、别释意及意识卯一、释意

  首先先解「释」这个「意」,再解释这个「意识」。

  此义云何?以依阿黎耶识,说有无明,不觉而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起念相续,故说为意。

  我们有情众生的果报是依止这个心意识而转。什么叫做心意识呢?先解释心,这个地方的心是阿赖耶识,「以依阿黎耶识,说有无明」。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我们前面讲到无明,说是「以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所谓生灭与不生灭和合名为阿赖耶」。我们刚开始是在清净的真如(所谓如来藏)而生起妄动,而变成阿赖耶,这个时候真如起动的那个「无明」就是根本不觉,根本不觉是从真如而转成阿赖耶。这个地方是说,从阿赖耶当中又分成觉跟不觉,假设我们随顺着「不觉」而起动的,这个时候的无明就是枝末无明了,依止阿赖耶的不觉所起动。这个地方是说明「意」是怎么生起的,就是在阿赖耶的生灭门当中有所谓的不觉,那这个不觉一起动以后,就产生了五种的相貌:第一个「不觉而起」,第二个「能见」,第三个「能现」,第四个「能取境界」,第五个「起念相续」,「故说为意」。所以这一段是说明这个「意」的引生,是从阿赖耶识的不觉所起动的。

  此意复有五种名,云何为五?

  「一者业识,二者转识,三者现识,四者智识,五者相续识。」这阿赖耶识所起动的「意」有「五种」,我们看第一个:

  一者名为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

  这个「业识」的「业」,当然是一个业力,可能是一个善业、或者是罪业。那这个业识它是怎么生起的呢?是以「无明」的「力」量而生起的,就是依止我执、法执而生起的。那么「不觉心动」产生一个动,当然动就是造作。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明整个生命的一个因相,就是整个生命的果报,都是阿赖识里面这个业识所变现的。就是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的这个阿赖耶识,它含藏了无量无边的业力,那这个业力都是我们在过去的生命当中,每一次无明的造作所累积起来的。可能累积了很多的善业,当然也可能累积很多的罪业,这些业力都保存在业识当中。这是说明整个阿赖耶识的因相,第二、第三是说明果相。等到这个业力成熟以后,就变现了我们有情众生一期的个体生命,这个体生命当中有能、所的差别。从能方面来说:

  二者名为转识。依于动心,能见相故。

  在每一期的果报当中,都有一种能受用的心识,这是「能见相」,包括我们整个一期生命的见、闻、觉、知,人有人的见闻觉知、蚂蚁有蚂蚁的见闻觉知,这种见闻觉知能够受用种种的果报。这个是讲到我们每一期生命里面的一个我相,能受用的我相。

  三者名为现识。所谓现一切境界,犹如明镜,现于色像,现识亦尔。随其五尘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以一切时任运而起,常在前故。

  前面的果报是约着能受用的我相,以下是约着所用的法相。这个法相他先讲出一个譬喻:「犹如明镜,现于色像」。就像镜子能够显出种种的色像,这个「现识亦尔」,面对「五尘」的境界,它能够显现各式各样的五尘相貌。当然这个五尘的果报体每一个人不同:福报大的人,他显出的五尘特别的庄严;有罪业的人,他所显现的五尘就比较丑陋。到这个地方都是一个阿赖耶识,有阿赖耶识就是有个体生命,但这个时候在整个能受用的我相跟所受用的法相接触,都还是不带名言的,还没有名言分别,只是显现一个因相跟果相的相续。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傲慢、嫉妒,这是我们与生带来的习气,不要人教的。你仔细去观察婴儿,两个差不多大的婴儿放在一起,一个婴儿有糖吃,一个没有糖吃,没糖吃的那一个,嫉妒心就起来了,谁教他,没人教他!随喜就是对治傲慢、嫉妒的,特别是对治“嫉妒”。嫉妒、傲慢是造罪业;极重的罪业,一念之间转出来,就变成无量的功德。一念之间,转过来就是功德,佛跟凡夫差别就在此地!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