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 讲记 第二十卷


2014/9/3    热度:267   

净界法师:大乘起信论 讲记 第二十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九页。

  我们这一科是讲「未二、更约因缘互相成办」。这地方是说,既然我们内心的本觉是没有差别的,本觉在内心当中,白天、晚上不断的熏习我们,但是为什么每一个人的成佛之道,会有这么多差别的因缘呢?这当中除了烦恼的遮障以外,我们对三宝的熏习这种善根的力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助缘。我们看第三段:

  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这地方作一个总结,说是成佛之道必需要「因缘具足」的。什么叫做内因力?就是「自有熏习之力」,就是所谓的本觉内熏。说虽然我们现在有无量的痛苦而完全没有安乐,但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于离开痛苦、追求安乐这样的希望,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我们想要改造生命的这种动力是从来没有消失过。表示我们每一个众生有无量的希望,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想离苦得乐,而这个是成佛之道的主要的动力了,就是所谓的内因力。其次外缘力,「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我们必需要有诸佛菩萨清净法语的开导,正确的了解到什么是痛苦生起的因缘、什么是安乐生起的因缘,能够对生命「善知抉择」。什么样的因缘会让你痛苦?什么样的因缘让你产生安乐?这都不是上帝的意思,这个生命其实是我们自己的抉择。有了这样的观照力以后,就是这种外缘力。这个时候我们产生二种的功德:第一个,生「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

  这一段法藏大师判作外凡的资粮位。外凡位他在修行,主要的是「信有涅槃,修习善根」,这当然是仰信涅槃。就是说原来我们不一定要完全认命的在三界流转,我们有另外一种选择,我们可以成就涅槃的。就是说只要肯努力,这个涅槃的功德不是天方夜谭,它是真实存在的。有了这样的信心以后,我们开始勉强自己修习佛法戒定慧的善根,虽然这个过程有一些辛苦,但是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种刚开始是仰仗信心,我们叫做外凡资粮位。因为他对理性的观照比较薄弱,所以叫外凡,心游理外。我们在佛法当中就会慢慢进步,到第二个阶段内凡加行位。「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教利喜,乃能进趣向涅槃道。」我们慢慢的进步,从前面的信心到了「善根成熟」,佛法的善根主要就是内心的止观,我们对于这个真理的观照、对烦恼的调伏到达了一定的程度。这个时候我们遇到「诸佛菩萨」的「示教」,开导这种修行的法门,而成就种种的功德,引生内心的法喜,而慢慢慢慢的「趣向涅槃」,就从前面的信心而变成一种止观,一种信力而引生一种法力。这个地方是说明体熏习。体熏习的意思我们作一个总结。这个体熏习有三个内涵值得我们注意:第一个是真如,第二个是无明,第三个是三宝。这个地方真如就是本觉,我们内心当中有一种离苦得乐的本性这叫真如,这种真如不管白天、晚上平等的在提醒我们──我们一定要离开痛苦、得到安乐,不管我们做得到做不到,一定要往这个方向走。这种善根在那个地方的熏习是任运的,所谓无作的任运生起。这个无明就是烦恼,你想离苦得乐,但是你起颠倒了,你把这个痛苦当做是安乐。我们总是觉得追求五欲是快乐,其实五欲不是快乐的境界。为什么?这叫做无明,我们的烦恼颠倒遮障,第一个有遮障。其次,对三宝的学习、对佛法的学习不够,智慧不足,这也是个问题。所以我们今天在真如熏习当中的成佛之道有二个因缘。第一个,有些人是根利遮轻,他除了有本觉内熏,他的善根强,遮障也轻薄。他把经典学习过以后,他很快的就从障碍里面跳脱出来,因为他本身的烦恼就很淡薄,他不必做太多的加行,这种人入道如鱼得水。有些人修学佛法就是根利遮重,他在三宝当中熏习的善根也强,但是无始劫来所熏习的烦恼罪业也特别的厚重,那就必需要有一些破障法门。我们这种所谓的末法时代,大部分都是根利遮重,就是有善根,但是可也是有烦恼跟罪业。所以密宗修习教法的止观之前,一定要先修四加行。四加行:第一个是礼拜,你要拜十万拜,你拜十万拜当中是求佛力加被,等于修归依;第二个是持咒,持「百字明咒」破障;第三个是修供养,前面是灭恶,这个地方生善,修种种的对诸佛菩萨的供养,或者是身业的供养、口业的赞叹、或者是财物的供养,各式各样的供养;第四个才修上师相应法。这个礼拜、持咒、供养,其实就是在破除遮障。

  我个人的修学经验,我在民国七十九年离开佛学院毕业以后,我有一年的时间进修。进修当中,除了解门──把这三年佛学院的教理再重新的消化复习以外,我那个时候就是拜佛跟持往生咒,我一年当中拜了差不多有二十万。我自己感觉到那一年的修学,是我一生当中可以说是最受用的,那种感觉就有一点像是「茅塞顿开」,就是我这个明了的心以前跟佛法接触的时候,我自己觉得有点暗钝,就是老法师讲什么不是很明白,那个明了性就是特别的迟钝。但是你修忏、持咒以后,你那个明了性有明显的变化,就是比较明利,就像是在一间被茅屋遮盖的房间里面,突然间露出了一点小小的光明的感觉。我们说佛法是闻思修,你只要听闻思惟就产生智慧。理论上没有错,但是你有遮障,你还得要修破障的加行,否则你就是没办法相应。这个地方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他学佛会有障碍,因为你少修了破障法门。这个地方是说明真如熏习的一个差别相,就是说真如是平等的,但是每一个人的遮障跟对佛法的学习不同,这个地方就产生差别。

  辰二、释用熏巳一、略标

  「用熏」习分二科,先看「巳一」的「略标」:

  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

  「用熏习」就是外在的一种资助力,外力。这个外力我们解释一下。前面的自体熏习是一种自力,内心的本觉再加上佛的善根的熏习。外力是指他力,就是诸佛菩萨的加持力。这个地方我们会提出疑惑说:那前面的外力也是三宝力,这个地方的外力跟前面的外力有什么差别?前面一科的「体相熏习」的外力,在三宝当中主要是约法的熏习,是智慧这一部分,智慧的闻思所引生的观照;这个地方的外力是约人,约佛跟僧,是一个有明了性的人的摄受:用熏习是约着诸佛、菩萨一个有明了性众生的摄受,前面的是约法,这个地方有所不同,我们把它简别出来。

  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二者平等缘。

  诸佛菩萨对众生的摄受有「差别」的因「缘」,也有「平等」的因「缘」,先作个总标:

  巳二、各释午一、释差别缘

  「各释」当中分二科,先看「午一」的「释差别」因「缘」。

  差别缘者,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冤家,或起四摄。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

  我们先说明诸佛菩萨对众生的「差别」因「缘」,这当中分成三段:第一段先说明感应之因。说这个修行「人」他的内心当中,「依于诸佛菩萨等」,「诸佛菩萨等」是说他在因地的时候对「于诸佛」,或者「菩萨」(你对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或者智者大师、蕅益大师、道宣律祖),你能够不断地的去忆念他的功德,他有什么特殊的戒定慧功德;或者你在你的佛堂当中放一个他的身像,不断地去观想、礼拜;或者你干脆只去忆念他的圣号,心念耳听,你在诸佛菩萨这样的名号、身像、功德当中不断地造作。做多久?「从初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整个过程当中,你遇到了遮障,你在佛前就祈求你的上师加被,修上师相应法,忆念上师的功德、忆念上师的身像、忆念上师的名号。这当中有二种的因缘:第一个「若见若念」。假设你福报大,你生长在正法时代、像法时代,你就能够亲自的眼见耳闻,你这个上师相应法,实际上你就是在诸佛菩萨旁边,叫做「见」。或者我们现在等于是「念」,到末法时代这些佛菩萨都灭度了,但是没关系,还有佛菩萨的相片存在,还有佛菩萨的名号存在,我们从经典上也知道每一个佛菩萨有不同的功德。我们怎么办?「若念」,我们就忆念,不断地忆念诸佛菩萨的功德。这样子「若见若念」,就等于是一个感应的因缘,这以下是说明感应之果。这样子有什么好处?「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冤家,或起四摄。」我们不断地去忆念诸佛菩萨以后,这个诸佛菩萨就有感应了,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做我们的眷属。什么叫眷属?这以下有四种的因缘。第一个「父母诸亲」,这个地方法藏大师说:现「慈爱以摄生。」现出慈悲心,以现慈爱来摄受我们,做我们的父亲、母亲,或者是妻子等等。「或为给使」,这个「给使」是「居卑以利物」,他做我们奴婢、侍者,从这个地方跟我们结缘,有因缘就方便开导我们。「或为知友」,这个「知友」是成「同类以劝发」,做我们的朋友、同参道友,大家在一起,他也示现有烦恼,你也有烦恼,大家一起修学做一种助伴,助伴当中大家有问题就能够互相的鼓励劝勉。「或为冤家」,我们要做这种罪业的时候,佛菩萨现出恐怖来怖畏我们,对恶法生起害怕。总之就是生「起四摄」,这个地方总结。或者是布施,先用财物布施令生起欢喜;爱语,用柔软的言词来鼓励我们;同事,做我们修行的助伴,陪伴我们成长;利行,给我们种种的利益。今天佛菩萨会对我们特别的摄受,就是我们因地对诸佛菩萨的「若见若念」。我们得到诸佛菩萨这样的摄受有什么好处?第三段就说明这种摄受的功德。「乃至一切所作」所为,种种的因缘,「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我们对大乘佛法的「善根」,信进念定慧的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我们得到各式各样的利益。这个地方是说明诸佛菩萨对众生的差别因缘;那这以下说明这因缘的功德差别,把它开展出来。

  此缘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近缘,速得度故。二者远缘,久远得度故。是近远二缘,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行缘,二者受道缘。

  我们得到诸佛菩萨的摄受,成就的因「缘」主要有「二种」:第一个是「近缘」,就是说如果我们自己对大乘佛法的栽培善根成熟了,诸佛菩萨来摄受我们的时候,他就「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直接讲一佛乘的法门,使令我们能够直接的返妄归真,从妄想里面跳脱出来,悟入真如,不必其他的枝枝叶叶,成就法身。第二个是「远缘」,就是说我们大乘佛法的善根还没有成熟,我们一定要在过程当中有一些方便,佛菩萨也会慈悲为实施权。你说你出离心不够,先修人天法;你要修真空妙有的大乘法你没有办法承当,你就先修空观:佛菩萨就先示现种种的方便,慢慢的摄受我们。「近远二缘」当中又分「二种」:「一者增长行缘,二者受道缘。」「增长行缘」是成就利他的功德。佛菩萨看到我们悲心不够,开导成就大悲的方法;有些人悲心重,但是感情情执也太重,佛菩萨就讲空性:说是「二空自调,大悲利他」。这个「受道缘」是成就自利的功德,开展出二空真如之理。这都是佛菩萨给我们的利益,或者是快速的成佛,或者是慢慢的成佛,这都是诸佛菩萨对我们的摄受。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讲本尊相应法。从理论上来说,断烦恼是我们内心自己的问题,但是我们的确不能忽略佛菩萨本尊对我们的摄受,这件事情不能忽略的。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诸佛菩萨悯念众生,如母忆子。」诸佛菩萨看到我们众生的心情,就像母亲平等的忆念独生子一样,他是平等的。这个地方说感应道交,为什么他就运气特别好,得到诸佛菩萨特别的加持,我就得不到佛菩萨特别的加持?经典上讲出一个理由说:诸佛菩萨忆念我们,我们也要忆念佛菩萨,这样才能够感应道交。就是说佛菩萨要加持我们不是单方面的,佛菩萨把手伸出来,我们也要把手伸出去。说我现在每天拜阿弥陀佛,当然阿弥陀佛我们拜不拜他,他的心情是平等的,他不会因为我们拜他而高兴,但重点是我们在拜他的时候,就为自己创造一个佛菩萨要摄受我们的因缘,是这个意思。就是一切法因缘生,说是「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很想照我们;但是你不把水准备好,月亮照不下来。每一个人所准备的水各式各样,所以这个月亮照到水的影像也就各式各样,就是所谓的差别缘。

  在《法华经》有一品叫〈妙庄严王本事品〉。妙庄严王是一个转轮圣王,那是一个七宝千子的大威德境界,这当中讲到妙庄严王过去的因缘。说过去有四个比丘在山中的阿兰若修行(当然修行得依止色身,这个色身它会饥饿的,所以经常要从山上走到山下去托钵,托钵完再从山下走到山上去。就是说不管愿不愿意,这件事不能避免,因为肚子会饿。),因为山上到山下的路非常的遥远,所以他们为了把肚子填饱这件事,就从山上走到山下,从山下走到山上,整个精神体力都耗损掉了,回去修止观的时候就打瞌睡了。后来这四个人就想: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到时候我们四个人一生都空过了,就为了吃饭这件事情障道。这怎么办呢?就想出一个办法:这四个人当中有一个人要牺牲,就是你一个人去帮我们把四个人的饭都托好,我们三个人就专心用功。这当中有一个比丘就发心说:那这样子好了,你们三个人就专心的用功,从今以后你们就不要下山了,我下山去承办你们吃饭的所有问题。这件事大家就这样协调好了。这个比丘他就每天到了吃饭时间,他就从山上走到山下去托钵,从山下又回到山上去。其他的三个比丘因为能够专心的办道,果然三个人都成就圣道了。这个托钵的比丘(当然一切法因缘生,你很少在圣道的因缘造作,就荒废了道业。)就荒废了道业,但他也成就了福报力。有一天他在托钵的时候,刚好看到国王出巡,国王有很多很多的眷属、车乘、各式各样的庄严,他生起了一念爱慕之心。我们凡夫没什么资粮力,生起爱慕心也就罢了;他这个有福报的人生起爱慕心,就有招感力,所以他生生世世就在人世间做国王,有时候做大国王,有时候做小国王。其他三个同参道友成就圣道以后,偶尔在涅槃的境界也会观照一下:过去护持我们的这个比丘是干什么去了?哦!做一个国王,一时半刻还乱不了,就没有采取行动。后来到了这一生妙庄严王的时候,就出了状况,就是他后来信邪见外道,即将要依止邪见,造作种种的杀业,要堕落到三恶道了。所以他以前所护持的三个比丘都是大乘的菩萨,就采取行动了,其中一个做他的夫人,另外二个做他的儿子,一个是药王菩萨,一个是药上菩萨。外道的众生就是喜欢神通,药王、药上菩萨就在他的父亲的面前显神通,现种种的神变。这个时候妙庄严王的夫人就在旁边搭腔说:你看这二个儿子真不可思议啊!这个神通比外道的神通还厉害。妙庄严王看:果然如此,儿子啊!我怎么不知道你有神通,你的神通是谁教你的?他们说:我的老师是三界的导师佛陀。这个时候妙庄严王就对佛陀生起信心,这个时候药王、药上二个儿子就带着妙庄严王去礼拜佛陀。当然一个有善根的人也是不可思议,他见到佛陀就生起欢喜心,佛陀为他说法以后,他就放弃了王位出家了,后来在今生当中也成就了圣道。

  这个意思就是说,虽然诸佛菩萨悯念众生内心是平等的,说「十方诸佛悯念众生,如母忆子」,但是既然是感应道交,你对诸佛菩萨的忆念、造作、护持、礼拜、赞叹、供养的因缘不同,所以你得到诸佛菩萨的加持也有所不同。我们举一个浅浅的道理,说同样是一句佛号「南无阿隬陀佛」,这个比丘、比丘尼他心中把佛号一运转的时候,这个佛号对他产生很大力量;但是有些人这个佛号在他心中运转的时候力量薄弱。同样是一句佛号!这就是因为他已经拜佛念佛很多,他这个佛号在心中已经是熏习非常非常久了;我们才刚学。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明,的确诸佛菩萨对每一个人的摄受有一些差别因缘,的确是这样的。

  午二、释平等缘

  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自然熏习,恒常不舍,以同体智力故。随应见闻,而现作业。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

  前面是讲到诸佛菩萨对众生差别的摄受,这个地方是讲平等的摄受。说「诸佛菩萨」的内心是平等的要「度脱一切众生」,这种平等心是「自然熏习,恒常不舍」的,是任运的在他的大般涅槃当中去加持一切有情。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以同体智利故」,因为众生跟诸佛是同一个,从真如的角度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所以他能够加持。「随应见闻,而现作业。」随众生的见闻,他能够显现种种的妙用。不过这个地方的妙用要生起,标准比较高了。什么因缘能够生起诸佛菩萨对我们的摄受呢?「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这种平等缘你要能够真实得到受益,你必须成就三昧,你不能在散乱心当中,你必须在禅定的明了寂静心中去见到十方诸佛,十方诸佛为我们或者是放光的照摄灭罪,或者为我们说法而成就解脱。

  大师说:前面的差别缘是一种事相的因缘,你对佛菩萨或者是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归依,种种的供养等等,跟诸佛菩萨结缘,诸佛菩萨在大般涅槃当中特别的摄受你,这种是属于外凡位的。这种摄受就是普门示现,有时候示现父母相、朋友相、冤家相,各式各样的相貌,这种都是外凡十信位的菩萨能够跟诸佛的感应。这个平等缘不是事相的因缘,是一种理性的因缘,它必需要内凡的三贤位,内凡一定是在三昧当中才能够得到平等的加持。这种平等的加持,佛菩萨出现一定是现佛身,没有第二种情况。在禅定当中见诸佛菩萨,一定是见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身,这个叫平等缘。

  卯三、结示

  把体熏习跟用熏习作一个总结。

  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未相应。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

  我们讲到净法熏习,有所谓的真如熏习,有体熏习跟用熏习。这当中把「体熏习」跟「用熏习」作一个判教,讲出它的浅深的次第,有「未相应」跟「已相应」的差别,就是跟真如有的时候相应,有的时候还没有相应。先看「未相应」:我们「凡夫、二乘」和「初」心的「菩萨」(这个初心的菩萨,包括外凡的十信位,也包括了内凡的三贤位,就是还没有入法身之前的,都叫做「初发心菩萨」),是依止「意意识」,就是依止第六意识生灭心的观照,当然这个观照主要的还是靠「信心」。我们刚开始就是「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刚开始在我们一天到晚打妄想的心中,我们相信打妄想心的本质,那种清净本然具足无量功能德用的那个本质,跟诸佛是没有差别的。这样子心中是依止有所得,信心当然是有所得,他有所对立,有所对立就有所得,这个有所得是不错,我们是要放弃杂染,追求清净,这个也是有所得。所以这个时候还没有成就根本「无分别」智「与」真如「体相应」;也没有成就后得智,「未得自在业」就是没有成就后得智,「与」真如的妙「用相应」。也就是说我们跟真如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我们相信:总有一天可以把这种真如的功德开展出来,「依」止这个「信」心,就支持我们在外凡十信跟内凡三贤位,渡过这么漫长的一大阿僧祗劫,这个都叫做「未相应」。为什么「未相应」?因为内心还有对立心,因为真如是不能有对立,当然刚开始你一定要对立。

  二者、已相应。谓法身菩萨,得无分别心,与诸佛智用相应。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

  总有一天我们跟真如「相应」以后,就是「法身菩萨」了,内心当中已经有「无分别」智了,内心当中能够真实的修一切法,修一切的善而离一切相,虽念而无能念所念,这个时候「得」到「无分别」智「与」真如的体相应,也有这种大悲的妙用跟「诸佛的智用相应」。这个时候就「依」止「法力」,内心当中有甚深的般若。这个甚深的般若就是正念真如,内心当中以平等心来断恶修善,不像我们前面是用对立的心。「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相应跟不相应是说,我们刚开始说是「返妄归真,就路还家」,我们这一念心跟真如的确是有一段距离,真如当然是平等的。但是你一开始就平等,那你这样怎么断恶修善呢?刚开始一定是有恶法可以断,有善法可以修,依止清净的戒定慧,来对治贪瞋痴的烦恼,刚开始都是从未相应开始的,先从这个对立。但是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慢慢慢慢地跟真如完全相应;虽然继续的对治,但是没有这种能所的对待。在经典上说:法身菩萨修波罗蜜跟我们有所不同,他是任运的。就像是船要从这个岸到大海,刚开始的时候你要有动力,因为地心引力会把你拉回来,就是未相应的时候要有一点动力;但是到了大海以后,船就自然前进了,这以下是「自然修行,熏习真如,灭无明故」,他的内心当中不管白天、晚上不断地进步。

  子四、结判断与不断

  前面是说明染法跟净法的熏习,这个地方是说明「断与不断」的差别。

  复次,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得佛,后则有断。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故无有断。

  「染法」它是「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它是没有开始的,到成「佛」的时候,它就会「有断」,所以它是无始有终。这杂染法在我们心中,它没有生起,它是无始,但是它有消灭的一天。「净法」它的「熏习」是「无有断,尽于未来」,它是无始也无终的。净法主要的是依止真如,或者是本觉的熏习。「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这个地方就太重要了。我们在断恶修善,你要永远记住一个观念,就是真如是能够破坏妄心,而不是妄心能够破除真如。就是说虽然有无量无边的烦恼,但是烦恼是虚妄相,我们所依止的戒定慧是随顺于佛性,是真实的功德。所以说「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妄心灭了以后,「法身显现」,生起大悲的妙「用」,这样子是「无有」间「断」的。到这个地方,把整个染净的熏习全部解释完了。

  我们讲净法熏习,从本论的学习得到二个心得,就是我们都希望增长清净的法,这当中有二种的修行方便:第一个是外熏习,「外」指的是佛法僧三宝,就是我们应该要对三宝作一些礼拜、赞叹、供养的一些造作,这个就是一种善业力。先从身口的造作,在三宝的身口造作来产生一种善的力量,这个是外力的熏习,祈求三宝的加被。第二个是内熏习,你要经过佛法的听闻思惟,产生内在的观照,来调伏自己的烦恼,趣向内心的真如。不过从修学的次第上来说,我们看「十大愿王」的安排布局,佛菩萨在修学的次第上,是告诉我们刚开始先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看这个意思我们刚开始先修外熏习,就是从三宝的所缘境当中礼拜、赞叹、供养,从这个地方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先修外熏习,先成就一种三宝的善业力。慢慢地再请佛住世、请转*轮、常随佛学,再恒顺众生、普皆回向,再成就内心的止观,成就内在的智慧跟大悲。请佛住世、请转*轮跟常随佛学是成就智慧,恒顺众生、普皆回向是成就大悲。所以我们在整个成佛之道,是从外而内,先从外力的熏习,在三宝的所缘境总总的归依,然后再生起内心的观照,本论是这个意思。到这个地方,已经把整个生灭门都讲完了,这个「生灭门」的第二科「显示大乘体相用」,是把生灭门会归到真如门。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分辨三个问难。《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特别是在唐朝有三种问难,我们必须要了解的。

  第一个是真妄别体难。就是有一些中观的学者、小乘的学者,对真如缘起提出了真妄别体。我们先说出这个难的因缘,他说:本论安立了一心二门,真如门是平等的,生灭门是对立的,这样子把这个心分成二元论了,我们内心当中有二个自体,一个是真如,一个是生灭,这个是不合道理的。真如就不是生灭,生灭就不是真如。你如果说是平等就不是对立,你不是对立就是平等。为什么一心能够安立二门呢?这样讲是不是违背了真实相了?这是第一个对本论的第一个问难,真妄别体难。

  答:我们看法藏大师怎么回答,看第十六页。法藏大师引用马鸣菩萨的第十六页来回答这个问题。这个地方我们把它念一遍:「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就是说我们要清楚本论安立真如是怎么安立。它说:什么叫做「真如」呢?「一法界大总相」的「法门体」。真如是诸法的总相。就是说它安立二门,但不是安立二个自体,它们二个是一个自体。你现在的心当然是生灭门,你有时候起善、有时候起恶,但是你不管起善、起恶,你内心当中都有真如在那边活动,它这个地方「一心二门」是同一个自体的。蕅益大师的解释就更清楚了,蕅益大师直接告诉我们说: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其实生灭门根本就不存在的。这个妄想是不存在的,达妄本空,都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没有所谓的二个自体的问难,因为你妄想本来就是虚妄的,虚妄你怎么说有自体呢?这个真如是有自体,它的确是有这个妙用;这个生灭门是我们自己妄想捏造出来。所以说这真妄别体难是不能够这样子问难,因为它这个真如跟妄想,这个妄想是虚妄的,所以安立一心二门,没有一心有二个自体的问题。

  第二个是真前妄后难。说是真如缘起,说有真如,最后变成有无明,说是从真起妄。既然它本质是真如,它怎么会生起妄呢?你是真如,从真如生起妄想,这二个自体不同,这个地方有问题,真前妄后难。

  答:这个地方我们看法藏大师怎么回答,第二十二页讲到我们众生的觉跟不觉:「又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这个地方无明的定义是说:「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说无始无明。」就是说本论并没有说是从真起妄,本论安立真如也安立无明,它说「真如是无始,无明也是无始」,本论从来没有说:我们某年某月某日无明生起,它没有明确说明有一个生起的点。所以我们应该说:迷真起妄,不能说从真起妄。就是妄为什么有?就是因为迷。什么时候迷?那这个我们就不能讨论了。总之是迷真起妄,但是不能说从真起妄。从真起妄,它既是真,怎么会起妄呢?这是矛盾的。所以真前妄后难,这个问题也不存在;因为本论是说真如是无始,无明也是无始,所以没有所谓前后的问题。

  第三个是悟后却迷难。说我们迷真起妄,总有一天把妄想消灭了,变成真如了;是不是悟后却迷,哪一天又迷真起妄,又变成凡夫了呢?

  答:这个问难,我们看第二十一页,讲到始觉智慧,我们就不详细说明。总之,智慧,有凡夫业果的智慧,二乘空性的智慧,还有菩萨真空妙有的即空、即假、即中的智慧。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以前的真如,叫做在缠真如,这个真如被妄想所缠绕,所以这个真如在凡夫只有本觉而已,就是一种本觉内熏,一种想要离苦得乐的希望,但是这个希望被无量无边的妄想颠倒所缠绕。就是说我们想离苦得乐,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因缘是痛苦,什么因缘是安乐,我们永远不能满足我们的希望,就是在缠真如。我们内心当中想要离苦得乐的希望,被无量无边的妄想所缠绕、所蒙蔽,这个叫做在缠真如。成佛以后的真如叫做出缠真如,这个真如它本觉以外,又多一个始觉智慧,有观照力了。有观照力,所以他不会再迷了,他有这个观照力了。本论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一念心中,同时具足二种功能:一种是觉,一种是迷。这个觉悟的功能起动的时候,会对治生灭门,趣向真如门。假设我们今天随顺迷惑,这个真如门的功能就消失了,生灭门的力量就增长。这二个功能在内心当中,互相的熏习。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仰仗三宝的加持力、仰仗内心的观照力,就把这个内心觉的功能不断不断地扩大,光明不断地扩大,总有一天把这个不觉的虚妄相消灭掉,这个时候我们就从生灭门而完全趣向真如门,是这样子的意思。

  这个地方就是在真如缘起当中的三大问难,我们可以从问难当中,更加了解本论的宗旨。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在学佛的人,说实在话,迷信的多!他到庙里面去烧香拜佛,为什么?为了升官发财,为了求保平安,都为这个。学佛的人,不懂得什么是佛法,这就是迷信!他求神拜佛,能不能得到好处?得不到,只是自己在安慰自己而已。听说这个地方的佛很灵、很有感应,他去求,真的得到了,那也是命中已经定的,在那个时候有,他得到了,与拜神求佛实际上是没有关系的。不懂得什么叫佛法,神佛不分,认为自己常常到庙里面去烧香、去许愿、去供养,这就叫学佛,这个错了!佛法是师道,这要清楚,你把佛菩萨当作神明去膜拜,那就是迷信。一定要知道,佛菩萨对我们的加持就是经教!我们遵从经典上的教诲,把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统统修正过来,这就是佛菩萨保佑,这就是佛菩萨加持。佛教里头没有迷信,你真正依教奉行,你决定得真实的利益。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