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十三卷


2014/9/3    热度:299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第十三卷

 

  《佛说阿弥陀经》,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四页:

  二、正解经文三

  蕅益大师解释本经,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是「五重玄义」,第二部分是「正解经文」。「五重玄义」当中讲到了「名、体、宗、用、教」,用五层玄妙的义理,来解释本经。这当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体、宗、用」。这个「体」,就是本经当中讲到差别现象的理体,这个「体」是指现前一念心性。具足来说,现前一念心性不但是本经的理体,它也是十法界染净差别的理体。古德有一句话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当我们摄用归体来观察的时候,是「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就是说从摄用归体的角度来说,这个十法界的染净因果,都是依止现前一念「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心性,这个明了的心性。这种心性,从体性上来说是无差别的,它是一个明了而寂静的功能。但是当我们起作用的时候,「故我一念心,全体即法界」,它就随顺染净的因缘,就创造了十法界的差别果报。从这个体性当中,就会开展出所谓的「宗」跟「用」。就是说我们依止一念心性,去信、愿、持名,也就依止一念心性,念念之间创造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所谓的往生不退。这个就是在「五重玄义」当中所讲的这一些基本观念,讲到一心创造十法界的因果。不过从因果的角度来说,本经所强调的是一种清净的因果,是一个净土的因果,偏重在净土的因果。

  这以下我们「正解经文」,正式的解释经文的内容。解释经文之前,蕅益大师有一段的开示,说明他作科判的一种理由,我们分三段,先看第一段:
  ┌初序分 ┐   ┌初善┐序如首──五官具存
  入文│    │   │  │
  ┼二正宗分┼此三名┼中善├正宗如身─脏腑无阙
  分三│    │   │  │
  └三流通分┘   └后善┘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

  古德解释经典,在解释正文分成三科:「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蕅益大师也是根据古德这样的一个办法。这三分,智者大师解释这三分叫:「初善、中善、后善」。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上说:佛陀的经典,「譬如蜂蜜,中边皆甜」。说佛陀这个经文跟祖师的论是不同的,佛陀的经典是自性清净心所流露,所以「中边皆甜」,就像蜂蜜一样,我们吃蜂蜜,这个蜂蜜外边的甜味跟蜂蜜中间的甜味是一致的。就是说,虽然分成「序、正、流通」,它是一种功能的不同而安立的。换句话说,这整个经文,它前后有互含互摄的情况。所以我们看祖师大德在受持经典,有的祖师在序分的时候开悟,有的祖师是在正宗分的时候开悟,有的祖师是在流通分的时候开悟,所以这表示「序、正、流通分」都是同等重要。这智者大师叫做「初善、中善、后善」。这以下用人来作一个譬喻。说这个「序如首,五官具存。」说这个「序」分,就像我们一个人的头部,我们要了解一个人,先看他头的「五官」──眼睛、耳朵、鼻子、眉毛、嘴巴。我们从五官当中,可以大致的知道这个人的善恶,他愚痴、或智慧的情形。换句话说,「序」,一般在经典上的序,它都是说明本经的缘起,乃至说明本经的大纲,这部经的大意是什么,这是序的一种功能。就像一个人的头部,我们从他的眼睛、耳朵、鼻子、眉毛、嘴巴,知道这个人善恶的情况、健康的情况的一个大纲。

  「正宗如身,脏腑无阙。」「正宗」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五「脏」六「腑」都不「阙」少,这是一部经的主要内容,整部经的理论方法、修行次第,都在这个正宗分,这个是最重要的地方。

  「流通如手足」,我们有这个「手足」,这个人的身体才能够从这个地方走到那个地方,「运行不滞」,没有阻碍。佛在世的时候,没有所谓的录音机。佛陀在讲经的时候,他希望他的法义不但能够加被当时的与会大众,佛陀更希望他的法义能够流通后世,乃至于通达十方。这个时候(在后面的时候),佛陀就会有所交待,这部经是由谁来负责流通,付嘱由哪一位菩萨来流通,使令这部经的文义,能够「运行不滞」,这是「流通」分的功能。这是以一个人的身、手、足,来譬喻这三分的情况。这一段是总标,说明这三分的差别功能。这以下蕅益大师引证,引用智者大师的科判,来证明这三分的重要性。

  ┌初一品皆为序
  ┌┤
  故智者釋│└后十一品半皆为流通
  ┤
  《法華》│     ┌迹┐二門,各分三段,則法師等
  └又「一时」┤ ├
  └本┘五品,皆為「跡門」流通。

  蕅益大师就取智者大师解释《妙法莲华经》。智者大师解释《法华经》,他有二个科判。第一个科判就是「初一品皆为序。后十一品半皆为流通。」就是第一〈序品〉(就是「序」分),佛陀从白毫当中放光,从这个光明当中,现出十法界这些差别的因果;乃至于从第二的〈方便品〉,到第十七品半的〈分别功德品〉,这是正宗分;从十七品半乃至最后的二十八品,总共有「十一品半」,后面都是「流通」分。这是一种科判。其次,智者大师又作了第二种科判,他是根据「一时迹本二门」。就是说,智者大师在讲《法华经》的时候,他先把《法华经》分成二部分:就是前面的十四品叫迹门,后面的十四品叫本门。这个时候,「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这「一时佛」,这个时候有二种的佛。就「迹门」来说,是约着释迦牟尼佛这一期的应化,就是从二千五百多年前,在迦毗罗卫国的出生,乃至于出家、成道、转*轮,在娑罗双树下入涅槃。约着迹门就是约着一期的应化身,「约迹门开权显实,开三乘的方便,显一佛乘的真实」。这个时候,前面的十四品是约迹门来开权显实。其次,「一时佛」这时候的佛,我们也可以说是「本门」的佛,从第十五品〈从地涌出品〉,这时候,佛陀讲完《法华经》以后,就问与会大众:哪一个人能够付嘱流通《法华经》呢?这个时候,「从地涌出」,从大地涌出这些法身菩萨。这些法身菩萨,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种种的三昧、陀罗尼。这个时候,与会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说:这些菩萨是怎么来的呢?「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佛陀说:这些都是我过去教化的弟子。这些菩萨就说:佛陀,你成佛以来,才四十年到五十年左右,时间很短,你怎么能够教化这些大菩萨?这些大菩萨都是「已曾供养无量诸佛,植众德本,久修大事」。佛陀这时候就开迹显本,就约着本门开近显远(远近的近),开显久远劫来已经成佛的法身、报身。所以智者大师他解释「一时佛在王舍城」的时候,就是弘扬《法华经》的这个「佛」有二个,一个是迹门的佛,就是这一期的佛,前面的十四品就是约迹门开权显实;第二个佛是约本门,约本门开近显远。智者大师先分成迹本二门以后,又把「迹本二门各分三段」,序、正、流通。「〈法师〉等五品」都是「迹门流通」分。看第二段,第二段把第一段作个总结:
  │
  │ ┌序必提一经之纲┐
  ├盖┤       ├关系非小。
  │ └流通则法施不壅┘
  │
  │    ┌见经文稍涉义理┐ ┌序及┐
  └后人不达┤       ├致┤  ├
  └便判入正宗──┘ └流通┘
  ┌初语亦善┐
  ──仅存故套,安所称┤    ├也哉!
  └后语亦善┘

  「盖」就是因为「序」分是「提」示「一经」的大「纲」,我们从大纲当中,能够知道本经的大概内涵。「流通则法施不壅」,流通分使令这样的法义,能够流通而没有障碍,所以这二分都是「关系非小」,这三分都有它的功能。但是「后人不」明白三分同等重要的观念,看到这个「经文稍涉义理」,便就把它「判入正宗」,使令「序」分、「流通」分只是一种形式,「故套」形式。怎么能够说是「初语亦善」、中语亦善、「后语亦善也哉」呢?那就只有「中语善」而已、中善而已,初跟后就不善了。

  我当初在读蕅益大师《弥陀要解》,我看到这段文,我不知道蕅益大师的意思是指什么?但是我去比较古德的科判,我发觉:哦,原来是这样的一个意思。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比如说:我们看第二十二页。这段经文说:「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这一段过去的大德是把它判作正宗分,就是从前面的六种成就以后,这一段开始是正宗分。但是蕅益大师觉得这不对。因为这一段文是一个很重要的无问自说,「净土妙门不可思议,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所以是佛陀无问自说。而且这段经文它是表示整部经的大纲,因为后面的经文都是在解释「有世界名曰极乐」,这种依报的庄严;「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正报庄严:讲净土依正二报的功德。所以蕅益大师认为这一段是一个序分,是一个别序,或者叫做发起序,发起一部经的缘起,而且先大概的解释这部经的要义,所以他认为这个是属于序分,因为它的功能是属于序分的功能,这是一点。其次,我们看第六十二页,佛陀讲完这部经的因果以后,「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有各式各样的佛,乃至南、北、西方、下、上。古德是把这个六方佛的赞叹,把它判做正宗分;但是蕅益大师认为这时候是劝信流通,它这是一种流通分,是普劝大家对这部经的相信,由六方佛的证明,来加强我们的信心。约这个功能来说,是有流通的功能,不应该判作正宗分,这六方佛以后是属于流通分,这叫劝信流通。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以后看经典,会发觉古大德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它把这部经分科判教。这分科判教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要是不看祖师大德的分科,就是这样读下去,也多少能读到这部经的意思,也能够依文解义,懂得这部经的一些大纲。但是我们很难理解这部经深妙的意趣、很难理解它的意趣。但是我们看蕅益大师的科判,他作出来以后,哦!你知道这部经的这个意趣是什么。祖师大德的智慧,他的智慧就在这个地方,他能够引导我们去明白这部经的意趣所在。所以说我们到了正宗分你就知道,哦!原来这一段判作序分跟判作正宗分,完全不一样,那个意趣完全不一样。这一段蕅益大师等于是解释:他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分判,就是他完全根据这一部经的功能,它是属于序分的功能,就判断序分;它是属于流通分的功能,就判作流通分:把这部经真实的意趣表达出来。不能够说看到「经文稍涉义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仅存故套,安所称初语亦善、后语亦善也哉?」这样子初的序分、后的流通分就没有什么价值了,这是不对的。

  好,这是蕅益大师的一个说明,他作科判的一种精神,是把这三分放在同等重要,各有各的功能,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好,我们正式看经文:

  ┌丙初标法会时处 今初。
  ┌乙初通序┤
  │    └丙二引大众同闻
  ○甲初序分二┤
  └乙二别序

  「甲初」的「序分」又分成二科:「初」是「通序」,「二」是「别序」。「通序」就是它通于一般的经典,又叫做证信序(证明的证,信心的信)。这当中主要是讲到六种成就,讲到与会的时间、处所跟大众,有六种成就。第「二」是「别序」,别于一般经典,是这部经特有的,又叫做发起序,它是发起这部经的因缘。这部经是谁来发问的?是在什么的因缘情况下,佛陀才讲这部经的?叫做别序,又叫做发起序。我们先看「通序」,通序当中分二科:「初、标法会时处;二、引大众同闻」。「标法会时处」,先讲前面的五种成就;「引大众同闻」,再讲第六个众成就。「丙初」,先看第一个「标法会时处」:

  甲一序分二

  乙一通序二

  丙一标法会时处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这一段是「标法会时处」,这个弥陀法会的时处。这个标法会时处,事实上是解释在本经当中的五种成就。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他的注解有二段:第一段是「总标」,第二段是「别释」。看「总标」:

  总标
  ┌如是──标信顺。
  │
  ├我闻──标师承。
  │
  ┼一时──标机感。
  │
  ├佛───标教主。
  │
  └舍卫等─标说经处也。

  这个「如是」是「标信顺」,由「如是」这二个字,使令我们能够对本经相「信」随「顺」,是属于信成就,这是属于信。「我闻」是「标师承」,是一个闻成就,表示这以下如是的经文,不是我阿难尊者自己能够觉悟的、也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我是亲从佛陀听闻而来的,这是有「师承」的,这表示闻成就。「一时」是「标机感」。这个「机」是讲众生的根机成熟了,这个「感」是感应佛陀的说法,这个叫「一时」,就表示时成就(时间的时)。「佛」,这个法是谁说的呢?「教主」,就是我们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这是主成就(主人的主)。「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舍卫等标说经」的「处」所,这是一个处成就,是在什么地方说的呢?处成就。就是信、闻、时、主、处,就是五种的成就,这是一个总标。看「别释」:

  如是

  别释
  ┌实相妙理,古今不变─名「如」。
  ┌┤
  │└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

  这个「如」就是「古今不变」,叫做「如」。就是说这以下的经文,是不能随时空而有所改变的,经过百千万劫,这个经文的内涵是不能改变的,义理是不能变的,「古今不变」。这个「是」就是说:我们「依」止「实相」的道「理,念佛求生净土」,这个是「决定」没有错「非」的,叫做「是」。这叫「如是」,一方面它是「古今不变」,一方面它是「决定无非」。这二句话是来解释以下的全部经文,都是「如」,都是「是」。这世间的学问跟佛法有不同的地方。世间的学问是有变化的,你提出这样的一种学说,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被推翻了。或者你这个学说拿到外太空、拿到天界去,这个学说就不能成立了,它有时空的限制。但是佛陀所说的法,这个本经的内涵,是「古今不变」的,是「决定无非」的,所以有资格称为「如」、也有资格称为「是」。这个「如是」是总持下面的经文。这个「如是」的经文是谁说的呢?

  我闻
  │ 實相非我、非無我,阿難不壞假名,故仍─稱
  │┌
  ││ 「我」。
  ├┤
  │└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如空印空─名「闻」。

  「实相」,这我们前面说过了,就是现前一念心性。每一个众生都有一念的心性,「阿难」尊者也不例外。这个现前一念心性、这个明了性当中,是剎那剎那生灭的,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所以「我」不可得。但是它有各式各样的染净作用,所以它也是「非无我」。既然是「无我」,「阿难」尊者怎么说是「我闻」呢?这个「我」是怎么安立的呢?因为「不坏假名」。就是这是一个名称,不要去破坏这样的一个名称,依止这样的「假名」,这个「我」只是一个假名,所以「仍称」为「我」。「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如空印空。」能听得一念心性是毕竟空,所听的法义它的本性也是空,「如空印空」,所以称为「闻」。这个「我闻」表示师承,是阿难尊者亲从佛那个地方听闻而来的,叫做「我闻」。

  「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在一般的经典,都是有这四个字。这四个字的安立,从古德注解当中的说明,主要有二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尊佛教敕,尊重佛陀的教敕。这怎么说呢?佛陀临灭度的时候,佛陀的侍者阿难尊者哭得很伤心,因为他只是证得初果,还没有断除爱的烦恼。阿那律尊者就跟阿难尊者说:现在不是哭的时候,现在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去办。什么事情呢?你要问佛陀四件事情:第一件,佛陀灭度后,我们弟子以何为师呢?佛在世的时候以佛为师,佛陀教我们这件事情该做、那件事情不该做,我们就依教奉行。佛灭度以后,我们佛弟子以何为师呢?佛陀说:以戒为师。佛陀所制定的这些戒法,就是我们的导师。第二个,我们这一念心依何而住呢?前面的戒法是身口的轨范,现在讲我们内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呢?佛陀就指示说:以四念处为住,内心当中安住在四念处。第三个,对这些恶性比丘应该怎么办呢?这不听招呼的比丘怎么, 办呢?佛陀说:默摈。你也不要打他、骂他,但是也不要跟他来往,大家都不跟他讲话,保持默然,他没有趣味他就离开了。佛陀指示默摈这个办法,来对治这些恶性比丘。第四个,一切经首当安何字?佛陀灭度以后,我们想把佛陀的这些文字结集、流通后世,在这个经首当中,要安排何字才能够启信于后人?这一切经首当安何字?佛陀就指示说:安立这个「如是我闻」。所以这个「如是我闻」的安立,是尊佛教敕,是佛陀的遗命,尊从佛陀的遗命,这是第一个理由。第二个理由断众疑惑。这个断众疑惑就是说:佛陀灭度以后,佛弟子在结集的时候,阿难尊者(阿难尊者他一个特色,他多闻第一,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把佛陀一生所说的教法,完全摄持在一念心中。所以他在背诵佛陀经典的时候,一个字都没有错,非常的流畅。而且阿难尊者具足三十二相。这个时候有些阿罗汉就起了三个疑惑:第一个疑佛重起,怀疑释迦牟尼佛又重新生起,佛陀是不是灭度以后又重新生起?因为阿难尊者的三十二相跟佛很相似,他讲的文字又跟佛陀完全一模一样,这个时候阿罗汉就疑佛重起,是不是佛陀又重新再活过来了?这是第一个。第二个疑阿难成佛,怀疑阿难尊者是不是成佛了?他也有这么高的智慧,能够觉悟这么多的真理,怀疑阿难成佛。第三个疑他方佛来,哦,阿难尊者不是成佛,是他方的佛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为我们说法?这个时候三重疑惑生起的时候,阿难尊者一升座就宣说:「如是我闻」,这以下的经文是我听闻佛陀演说而来的。这个时候三种疑惑就完全消灭了,它能够断众疑惑,有这样的功能。所以,我们一般的经典,都安立了这四个字,一方面是遵佛教敕,一方面是断众疑惑,这个是「如是我闻」安立的理由。

  一时

  ┼─时无实法,以师资道合,说听周足─名「一时」。

  这「一时」是怎么安立呢?为什么不明确说出说法的时间呢?因为「时」间没有真「实」的「法」。这意思就是说:这个与会的大众有不同法界的众生,有人道、有阿修罗、有天人、有阿罗汉、有菩萨。每一个法界的业感时间不一样。蕅益大师说:「四天王一昼夜,人间五十年,有何实法可念?」这个四天王一天过去,我们人间已经运转五十年;四天王过二天,我们一个人就死掉了。所以蕅益大师说:有何实法可念?这个人生那么的短暂,有什么东西好贪着的呢?既然每一个法界的时间不同,所以这个时间的相貌就不能讲出一个标准,所以只好以这个「师资道合,说听周足」的那个时候,就是老师跟徒弟这二个因缘具足了,说者、听者的因缘具足了,在那个时候就安立为「一时」,就是大家在那个地方集会的那个时候,就叫做「一时」。因为这个与会的大众有很多法界的众生来参加,所以这个时间就不能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这叫做「一时」。

  佛
  ├─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人天大师─名「佛」。

  这个大家能够明白,前面也说过了。佛陀就是「自觉」,就是从自利的角度,他觉悟了真理;从利他的角度,他有方便来「觉」悟一切有情;「觉行圆满」:这叫「佛」。这个是主成就,看处成就:

  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舍卫」此云闻物。中印度大国之名,波斯匿王
  ││
  ││ 所都也。
  ││
  └┤┌匿王太子─名祇陀,此云战胜──┐
  └┤               ├─
  └匿王大臣─名须达多,此云给孤独┘
  ┌给孤长者布金买太子园,供佛及僧┐
  ─┤               ├
  └祇陀感叹,施余未布少地────┘
  ──故并名「祇树给孤独园」也。

  「祇树给孤独园」这个花园,是「舍卫国」的一个花园。这个「舍卫」国,翻成中文叫「闻物」。这个「物」就是国有的财物之丰,叫做「物」。这个国家有很多很多的财物,非常的丰盛,国有财物之丰叫做「物」。这个「闻」呢,人有多闻之德。这些人不但是有钱财,他们欢喜多闻、喜欢追求智慧,人有多闻之德谓之「闻」。可见舍卫国的这些人,富而好理,所以叫做「舍卫」,翻成「闻物」。是「中印度」的一个「大国」的「名」称,它的国王叫「波斯匿王」,波斯匿王的首「都」,叫舍卫国。这个「祇树给孤独园」是怎么安立的呢?波斯「匿王」的「太子」叫做「祇陀」太子,「祇陀」翻成中文叫「战胜」。「须达多」长者是波斯「匿王」的「大臣」,叫「给孤独」。「给孤长者」用黄「金」铺地,「买」下「太子」的花「园」,「供佛及僧」。这个时候「感」动了「祇陀」太子,把树的部分也「布」施出来,所以合起来叫「祇树给孤独园」。

  这个公案我们也简单的解释一下。这个给孤独长者,又叫做须达多长者。当时他是到隔壁的国家叫王舍城,是为他的小儿子去提亲,向一个长者来提亲。当时这个长者很忙录,跑过来跑过去。他说:你是什么事情呢?你一个堂堂大富长者,什么事情让你那么紧张,亲自要去办理呢?他说:我要去供养佛陀,要办很多的饮食,要请佛陀来我们这个地方应供。这个时候须达多长者听到「佛陀」这二个字以后,「身毛皆竖、欢喜无量。」这个身毛都竖起来,心中生大欢喜。这个密宗就说:听到佛陀、听到三宝的声音,能够身毛皆竖、欢喜无量,这个是归依的一个究竟的量,就是这个人三归依的量具足了。他听到佛陀以后呢,他就迫不及待的想赶快见到佛陀,这明天早上都觉得太晚了,睡觉的时候就翻过来覆过去。到了晚上的时候,他在这个长者家晚上睡觉的时候,这个天人就来引导他,放大光明。他以为是天亮了,就随着这个天人到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去见佛陀。他拜下去,佛陀为他说四谛法,当下就证得初果。证得初果以后,内心当中有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有四不坏信,对三宝有坚固不可破坏的信心,就祈求佛陀能够到舍卫国的地方来弘法。佛陀就答应了。答应了以后,他就回去找一个处所。佛陀是一个很庞大的僧团,千二百五十人俱,不是一个小僧团。这时候就在舍卫国当中,找到了祇陀太子的花园,就希望把这个花园买下来,盖一个道场送给佛陀来这个地方说法。祇陀太子当时的心情是不想卖,他非常喜欢这个花园。但是须达多长者在当时是名称普闻,很有道德、德高望重的一个大臣,又不好拒绝他。就出了一个难题说:你要买我的花园可以,除非你用黄金把我的花园铺满,我才卖给你,黄金铺地就卖给你。须达多长者是证得初果,有四不坏信的人,对三宝的信心特别坚固,就答应了。回去就把他的仓库打开,用黄金铺地。这个时候,祇陀太子就被他感动了。他说:唉呀!这个佛陀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你这么恭敬呢?这个时候,须达多长者就如是如是的报告佛陀的功德,祇陀太子也生起了归依的心。就说:这样子,我这个花园有很多很多的树木,这个树木有树干,你也不能够黄金铺地。你把这个树干砍掉,这印度那么热,你把这个树都砍掉,这花园也没有什么作用,那么炎热。那这样子好了,这些树的部分都是我供养(呵),这大地的地方你供养。所以这个花园就二个人供养,就是祇陀太子他供养树,「祇树」;这个大地是给孤独长者供养的,「给孤独园」,二个人合起来就构成了这个道场的名称。这个地方就讲了很多的经典,像《阿弥陀经》《金刚经》《楞严经》都是在这个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宣说的。

  这个地方是说明:弥陀法会前面的五种成就,就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信、闻、时、主、处五种成就。好,我们看第十六页:

  ┌初声闻众
  │
  ○丙二引大众同闻┼二菩萨众
  │
  └三天人众

  这个「丙二」是说明六种成就的第六个成就,叫「众成就」,就是与会大众,「引」出「同闻」的「大众」,叫「引大众同闻」。「同闻」的「大众」有三科:「初、声闻众;二、菩萨众;三、天人众」。一般我们讲大乘的功德,是超过小乘的功德。但是在经典结集的时候,都是把「声闻」比丘,这个与会大众比丘放在前面。这是什么道理呢?蕅益大师作了解释,我们看蕅益大师的解释:

  ┌出世相故
  │
  ┌声闻居首者┼常随从故
  │     │
  │     └佛法赖僧传故

  经典的结集,把这个比丘放在第一个,有三层的道理:第一个「出世相故」。就是说虽然他是一个小乘的学者,但是他外表所现的,是三世诸佛清净的幢相。三世诸佛在人间成佛的时候,都是现出剃发染衣的,没有一个佛是现在家相的。所以从外表的相貌来说,他是相似于佛陀的清净幢相,所以这一点值得尊重,「出世相故」。剃发染衣,受持净戒,现出三世诸佛清净幢相,从这一层理由,就值得我们的尊重。第二个「常随从故」。这些比丘经常随从在佛陀的旁边,佛陀到舍卫国就跟到舍卫国,佛陀到王舍城就跟到王舍城,到摩竭陀国就跟到摩竭陀国,这个「常随从」的缘「故」,也值得我们尊重。第三个理由是最重要,「佛法赖僧传故」。站在住持正法的角度,这个出家众是内护(内外的内);这个居士虽然也能够护持佛法,是属于外护,这个居士主要就是安排一个道场,就是属于这种设备、资源的提供。真正的弘扬佛法、住持正法、续佛慧命,是以比丘出家众为主。所以站在一个佛法弘传的角度,也值得尊重,「佛法」是依「赖僧」宝,才能够流「传」下去。有这三层的理由,所以把声闻众放在前面。「菩萨」放在「中」间的理由也有三个:
  │
  │     ┌相不定故
  │     │
  ├菩萨居中者┼不常随故
  │     │
  │     └表中道义故

  菩虽然也有出家,但是可也有在家,这个相貌有世俗的「相」貌、也有出家的相貌,这个染净「不」决「定」。第二个「不常随故」,菩萨有他的家庭事业,不能经常跟随佛陀,这是一个理由。第三个「表中道义故」,这个人天贪恋生死,声闻众趋向于偏空,一个贪着有相、一个偏在空性,所以都不是中道,只有菩萨是中道。所以安排在中间,也有表示中道的这一层意思。天人排在最后,也有三个理由:

  │
  │     ┌世间相故
  │     │
  └天人列后者┼凡圣品杂故
  │
  └外护职故

  天人在后面,因为不管是人、天、阿修罗,这些所现的都是「世」俗「相」貌,这种杂染的相貌。「凡圣品杂故」,有凡夫、有圣人,这个品类是参杂的原故。「外护职故」,这个天人是外护,所以就排在外面,表示有保护的这一层意思。我们看经典上说:文殊菩萨有一次遇到迦叶尊者,但是文殊菩萨让迦叶尊者先走,也有这个意思。照理讲,从内心的功德来说,文殊菩萨的功德是超过迦叶尊者。但是因为迦叶尊者他是「出世相故、常随从故、佛法赖僧传故」,他有这三种功德,所以文殊菩萨就让迦叶尊者先走,尊重你这个出家的身分,有这一层意思。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中国人讲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只要心里动了七情五欲,你这个心就被染污。你心里面还有贪嗔痴慢,还有七情五欲,你的心怎么会清净?清净心里是一法不生的,六祖常讲本来无一物,哪有贪嗔痴慢?哪有五欲七情?要知道,七情五欲一动,就是罪障现前。佛菩萨尽情享受,不生七情五欲,他为什么不生这些烦恼?因为他知道相假体空,他知道事实真相。七情五欲是烦恼,我们凡夫享受里面有贪嗔痴慢,有七情五欲,这个享受不正常。享受里面没有贪嗔痴慢,没有七情五欲,这才叫正常的享受。这个正常的享受,叫做“三昧”。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