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 讲记 第十三卷


2014/9/3    热度:368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 讲记 第十三卷

 

  《瑜伽菩萨戒本》,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四页,「辛二、性罪中不共」。

  这一大科是讲到「障持戒度」。持戒的体性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增上惭愧,就是说我们透过对业果道理的深入思惟,我们真实的相信「善业决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决定招感痛苦的果报」,基于这样的一种信心,我们内心当中就会很强烈的去诃责排斥罪业,我们也同时会很强烈的去赞叹好乐善法,也就是说当我们内心当中真实的开始「崇重贤善,轻拒暴恶」,这样一种增上惭愧功能生起的时候,我们安立你是安住在持戒种性。持戒种性在《瑜伽师地论》当中提出二个内涵:增上惭愧从自利的角度,它就是一种「虽作恶业,速疾能悔」。我们在凡夫位的时候,偶尔也会有一些身口意的过失出现,但是因为增上惭愧的缘故,我们会产生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马上能够忏悔改过,这个是从自利角度我们会产生一种调伏力。第二个从利他的角度,就是「于诸有情不极损恼」,就是说我们不但是能够自我调伏,我们还能够善巧方便的教化众生,使令众生也能够防非止恶,这就是一种善巧方便的摄受力。所以持戒种性在大乘的角度,自利的成分就表现出一种内心的调伏,从利他的角度就是对众生的摄受,这个都是属于安住持戒种性。这一科的「障持戒度」总共是有七小科,前面一科是属于「与声闻共学戒」,就是说佛陀在声闻戒里面,有关「将护他故」所制定的遮戒,佛陀为了保护众生的善根,在声闻戒里面制定声闻人美好的威仪,使令众生「未生信心者令生信心,已生信心者令增长」,所谓的护世讥嫌戒这一部分,菩萨必须要跟声闻人共学,这是前面一科的内涵。

  第二科是「与声闻不共学戒」,这部分分二科,第一个是「遮罪中的不共」,就是菩萨有利益众生的因缘,在衣钵乃至于珍宝这一部分不应该跟声闻共学,因为声闻人内心当中安立在出离心,所以他对事情的看法是「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他等于是少管闲事;菩萨安住在菩提心,应该是要广设方便,所以应该要在利他的因缘当中,积集衣钵财物来做利他的事业之用,所以这一点上是不共声闻来修学的。

  辛二、性罪中不共二

  壬一、总明不共因缘

  现在是讲到「与声闻不共学戒」当中的第二科「性罪中」的「不共」。「性罪」指的是杀盗YIN妄的事情,杀盗YIN妄为什么叫「性罪」呢?因为它的体性就是恶法,不必等待佛陀的制戒,它的体性就是恶法,所以叫「性罪」。在这个地方,有些是不共声闻来修学的,也就是说在菩萨戒的特殊因缘当中是有所开缘的,这当中我们分成二科,先看「壬一、总明不共因缘」,先说明为什么在这种情况是不共学,说明它的因缘跟理由。好,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一个「安住」在「净戒律仪」的「菩萨」,等于是他安住在菩萨种性,内心当中具足了菩提心跟正知见,这当中开缘的理由有二个条件:第一个、从他内心的意乐来说,意乐方面他有「善权方便」跟「为利他故」。先说明「为利他故」,就是说他之所以会去开缘作杀盗YIN妄,完全是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而不是为了放纵、或者是满足个人的私欲,所以他的动机必须完全是为了利益有情的缘故,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善权方便」,前面的为利他故是一个慈悲,「善权方便」是依止智慧,你在整个事件当中,必须透过很冷静的一种智慧观察,观察事情的因缘。换句话说,你事实上是别无选择,除了这样子做以外没办法利益众生,这个众生的因缘只有因为这样而得度了。虽然我们今天为了利他,但是也决定不能为了一时的冲动,所以佛陀在制这一条戒的时候特别的说明,你不但是「为利他故」,你还必须安住在「善权方便」,你在整个事情的因缘、众生的因缘,是透过一种很冷静的观察,而在这当中你几乎是别无选择。透过你智慧跟慈悲内心的意乐以后,下面还有另外一个条件叫外在的情况。什么样的情况呢?「于诸性罪少分现行」,这是讲到外在的境缘,这种「性罪」指的是杀盗YIN妄的身口七支,这当中有所谓的「少分现行」,什么叫「少分现行」 呢?蕅益大师解释说:是在一种很特殊的情况之下偶一为之的。换句话说,这种性罪的开缘不是普遍的常法,是在一种很特殊的情况出现下,这当中有利益众生的因缘,菩萨依止智慧慈悲的缘故而作杀盗YIN妄。所以这个地方的「少分现行」,是偶一为之的特殊情况,在这样一种内心的意乐,依止「善权方便,为利他故」,在外在的境缘有「少分现行」的情况现前,这样的「因缘」具足之下,菩萨去造这种所谓的杀盗YIN妄的身口七支,「于菩萨戒」不但是「无所违犯」,而且「生多功德」。

  这个地方开缘的条件,所谓的「善权方便,为利他故」,古德的解释有三种差别,这个地方提供给大家作参考。第一种说法、道宣律祖认为:身口七支的性罪开缘,只通于法身以上的菩萨、初地菩萨,法身菩萨证得我空法空的真理,他所作的一切都是清净的方便,所以道宣律祖认为「性罪的开缘只限制于初地以上的菩萨」。第二种说法、法藏大师说:只要是安住在我空真理的初住菩萨,他证得我空,一个人没有我、没有自我意识,他就没有烦恼、没有私欲了,他就能够真实的做出利益众生的事,所以法藏大师认为「证得我空的初住以上的菩萨也就可以了」,这个是第二个说法。第三种说法、蕅益大师认为「这样的一种情况是通于凡夫也通于圣人」。蕅益大师说:虽然他是个凡夫,但是他内心当中依止着「善权方便,为利他故」,而且在一种特殊的境况之下有「少分现行」,这样也是可以列入开缘。不过蕅益大师在这个地方特别强调:就是说这种情况不是我们主动去追求的,而是境缘现前了,菩萨依止「善权方便,为利他故」的一种惭愧心,偶一为之,但是不做功德之想,完全是以惭愧心来做这个事,这样子于菩萨戒是「无所违犯」,而且「生多功德」。

  这个地方为什么是「无所违犯」而「生多功德」呢?这个地方就谈到所谓的业,业的一个问题了,对业性的判断。在《瑜伽师地论》当中讲到这个业有三种的内涵:第一个是意乐,第二个是加行,第三个是究竟。这种所谓杀盗YIN妄的开缘,他的意乐是清净的,因为他内心当中安住在「善权方便,为利他故」,是一种悲智双运的菩提心,所以意乐是清净。但是他加行是染污,你表现出来的行为是染污的行为,所以为什么有的祖师会判得比较严格,因为他的加行是染污。蕅益大师比较强调「因为他意乐是清净」依止意乐的清净,换句话说他这样子做事实上增长他的菩提心,菩提心当然是一切功德的根本,他菩提心增长以后,对他成佛的速度是加快的,所以叫做「生多功德」,因为一切功德的根本在菩提心。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说:虽然加行上有所过失、在枝叶上有所过失,但是在根本上他依止菩提心,所以他的功德超过他的过失,对他的成佛速度是有加速的作用,所以叫做「生多功德」。这个地方是先说明开缘的理由跟开缘的条件,必须是「善权方便,为利他故」,而且是在特殊的情况下偶一为之。到底是在什么特殊的情况才能偶一为之呢?以下的第二科就正式的来说明:

  壬二、别明不共戒相七

  癸一、杀生三

  子一、明杀生境

  说明在身口七支当中,是在什么样的境缘之下才能开缘,这当中有七科,先看「癸一、杀生」。「杀生」的意思就是断绝有情众生的生命,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把这个有情众生的生命断绝了,就叫杀生。这当中有三科,先看「子一、明杀生境」界,就是所谓的少分现行,这种少分是在什么情况之下?这个地方说明杀生的情况,我们看戒文:

  谓如菩萨见恶劫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

  这一段是说明杀生的一种特殊境缘。比「如」说「菩萨」亲眼看到一个「恶劫贼」,内心特别暴恶,而且是无惭无愧。这个「恶劫贼」,当然我们用一般的道理要劝谏他是不可能的,他不能以正常的道理来加以劝谏改过。这个「恶劫贼」他为了「贪」求「财」物的缘「故」,准备要做以下的三件事情:第一个「欲杀多生」,他准备要去杀害很多的众生,比如说恐怖分子要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安置什么炸药等等,他为了要得到这种财物,他准备要杀害很多很多的众生,很多众生可能因此而牺牲死亡,这是第一种境缘;第二个「或复杀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声闻、独觉、菩萨」是三乘的圣人,就是说整个佛法的住持是有赖三乘圣人的住世,才能够使令佛法的光明代代的相传,所以这三种人的死亡会影响正法的住世,这是第二个,他有意要伤害三乘的圣人;第三个「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这个盗贼想要造很多的「无间业」,「无间业」有五种,就是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阿罗汉,乃至于破和合僧。无间地狱的果报我们解释一下。无间在佛法的意思有五种的意思:第一个是趣果无间,趣果果报,就是说造无间业的罪人,他临命终的时候,前一剎那死亡的时候,下一剎那马上受生,他没有经过中阴身,所以要超度是不可能,罪业太重了,所以他去得果报的时候是没有间断的;第二个是受苦无间,一般的地狱罪人在受苦的时候是局部的,可能是头部、或者脚部,无间地狱的罪人在受苦的时候,是从头至脚、从脚至头,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幸免,受苦无间;第三个是时间无间,他受苦的时间是没有休息的,每一个剎那每一个剎那都必须要承受痛苦的果报,所以叫做时间无间;第四个是寿命无间,他在无间地狱当中,他的寿命是随死随生,比如说罪人被丢到油锅里面去炸,炸到肉都干掉了、死亡了、剩下骨头,这个时候春风吹又生,一阵春风吹过来,他那个骨头又长出肉、又活起来,活起来以后又继续炸,所以他的整个寿命是没有间断的;第五个是身形无间,身形无间就是说一人亦满、多人亦满,这个无间地狱的罪人,他自己感觉到所有的刑具都是在对他施设,比如说他同时感觉到他是在刀山、而且同时在油锅、同时在拔舌地狱,所有的刑具都是对他在施设。换句话说,菩萨等于是看到众生的颠倒,他要去造很大的罪业,这就是这里所说的「杀生的境界现前」。

  子二、明无染心

  这个时候菩萨的内心是依止什么样的意乐?前面是讲外在境缘,这个地方是讲菩萨内心是怎么思惟这件事情,我们看戒文:

  见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落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

  这个时候菩萨「见」到前面的三种境缘现前,他内「心」当中就深入的「思惟」,思惟当中具足二个条件:第一个「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落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这表示菩萨的智慧,他善权方便的因缘观现前,菩萨这个时候是依止很冷静的智慧观察,菩萨想:我现在有二个选择:第一个「我」去「断」绝他的「生命」,这样子我可能就造了罪业了,我必须要受「堕」到「那落迦」这个地狱的果报;或者我第二个选择,我就「如其不断」,我就少管闲事,这个时候对方的「无间业」即将「成」就,当来要「受」无间地狱广「大」的「苦」恼。所以这个菩萨他这个时候不是依止冲动,他很冷静的观察,他现在有二个选择,这二个当中都有些差别的因缘,这是第一个他去思惟因缘的智慧。第二个、他生起了大悲心,「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这个菩萨因地当中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大悲心就触动了他的心,他想:「我宁」可在这个众生还没有造无间业之前把他给「杀」死,我来「堕」入到地狱,也「不」要使「令」众生堕入「无间」地狱受「苦」。他内心当中有一种「愿代众生受无量苦」的大悲心现前。到这个地方是说明菩萨对于这种境缘的一种思惟观察。以下的第二段是说明菩萨所采取的行动。「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菩萨依止智慧跟大悲的「意乐」去「思惟」对暴恶的盗贼,他怎么知道这个盗贼要去做罪业的事呢?「或」者是「以善心」,「善心」就是菩萨的智慧、他的一些经验,他观察到这个盗贼要做这个事;「或」者是「无记心」,「无记心」 就是禅定的心中所引生的他心通,禅定当然是无记的,他或者是在禅定当中知道这件事。总之他「知」道以后,「为」了要「当来故」,为了要减免众生当来的痛苦,他以「深生」的「惭愧」心,不做功德之想、不以高慢心,「以怜愍心而断彼命」,换句话说,菩萨虽然造这件事情,他是一种自我牺牲。但是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很强调:菩萨做利益众生的事,他是以惭愧心,不能够以高慢心、或者做功德之想。也就是说菩萨深自惭愧,因为他没有其它的方法来度化他了,他根本就别无选择,这个人马上就要造无间地狱的罪业了,以惭愧心来断绝他的生命。这个是讲到菩萨对于这样一种杀生境缘现前以后,他内心的思惟跟他所采取的行动。看看他造了这件事情以后,他有什么果报:

  子三、明无过

  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由」于前面的「因缘」,这个菩萨以惭愧心、怜悯心来断绝众生的生命,因为他内心依止的是清净的意乐,所以他没有过失,因为他这个地方念念之间增长菩提心,所以「生多功德」,所以他不但是没有过失,反而是增长了菩提心。

  这个地方我们也简单的作一个说明。从这一条戒我们可以看出声闻戒法跟菩萨戒法对整个生命的态度是不同的:声闻戒法基本上的根本在出离心,所以他的内心是安住在无诤三昧,无诤,他要求对众生不损恼,但是他不主动积极的去帮助众生,也就是说他安住在「少事少业少方便住」;菩萨的精神是菩提心,所以他的整个生命是「为诸众生不请友」,他是主动的观察因缘去摄受众生。比如说《法华经》有一品叫〈常不轻菩萨品〉,讲到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时候行菩萨道的一件事,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做常不轻菩萨,他好乐礼拜、礼敬十方诸佛,但是他礼拜不是在佛堂礼拜,他跑到都市人群众多的地方,他看到众生就拜下去,拜下去他就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做佛」。就是说每一个众生打妄想的心中,他的本性就是佛性,把大乘不二法门、真妄不二的法门开展出来。这当中有些人的反应就非常的欢喜,感到常不轻菩萨善巧方便,透过礼拜让众生能够回光返照自己的佛性,对常不轻菩萨生感恩心,得到受用。但是有些众生对于这样的举动起瞋心,他说「我不必你这样子虚妄的授记」,甚至于有些人瞋心太厉害,就拿棒子、拿石头打常不轻菩萨。常不轻菩萨被打了以后就跑,跑的时候还回过头来说:「我不敢轻视汝等,汝等皆当做佛」。这样子的因缘就产生二个情况:有些人赞叹常不轻菩萨,生天了;有些人毁谤伤害常不轻菩萨,因为这个的罪业到三恶道去了。但是诸位要知道「顺逆皆方便」,在三界流转当中,佛法不怕恶因缘,就怕你跟三宝完全没有缘,因为恶因缘也是缘,恶因缘这个缘是先受痛苦的果报,但是他能够得到得度的因缘。所以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的时候,佛陀就说:与会的大众有很多都是因为在常不轻菩萨那个因缘之下而得度:有些人生天了,生完天以后来到人间,遇到《法华经》;有些人到三恶道了,三恶道罪业受完以后,又遇到《法华经》。所以这一段经文,智者大师在批注的时候特别强调说: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时候,有时候会给众生一些暂时的痛苦,但是菩萨着眼点在给众生究竟的安乐。就是说这个众生明明要造五无间地狱的罪业了,这菩萨你看得很清楚、别无选择,任何方法不能改变他,虽然断绝他的生命是给他暂时的痛苦,但是却因为这样带给他究竟的安乐。所以这一点上,在声闻戒法就是有些不共的地方。也就是说,因为声闻人对生命的规划跟菩萨对生命的规划有所不同,所以他们自然就采取不同的行动。这个地方是讲到杀生不共的戒相。

  癸二、不与取三

  子一、废黜其位

  「不与取」的意思就是主人没有给与,而我们方便夺取,主人不给与而方便夺取叫「不与取」。不与取的戒相有三条,先看「子一、废黜其位」。好,我们看戒文:

  又如菩萨见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恶,

  于诸有情无有慈愍,专行逼恼。

  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

  随力所能,若废、若黜增上等位。

  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现在是看盗戒的境缘现前,「菩萨见」到「有增上」,「增上」指的是地位尊贵的国王;或者是「增上宰官」,握有权力的这些辅相大臣,辅相大臣就「增上宰官」。不管是国王、或者是大臣,他的内心是一种「上品」的「暴恶」,他的内心可以说是无惭无愧、烦恼炽盛。「于诸有情无有慈愍,专行逼恼」,这种国王跟大臣当然握有很大的权力,但是他们却对「有情专行逼恼」,「专行逼恼」就是说他滥用职权来逼迫恼害众生,换句话说,众生在国王跟大臣的统治之下,受到很多很多身心的痛苦,这个是讲到少分现行盗戒的境缘现前。我们看菩萨对这件事情他会生起什么样的思惟?「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菩萨见已」,这个地方的「见已」应该也包括了一种思惟,也就是说菩萨作一些智能的因缘观,他知道没有其它的方法可以使令大臣跟国王改变、悔过,所以菩萨「起怜愍心」。「怜愍心」包括二种:第一个、他对国王、大臣的怜愍,国王、大臣造的罪业;第二个、他对于被逼恼的众生也生怜愍。所以他生起要「利益安乐」众生「意乐」的一种动机。这个地方是说明他内心的思惟,以下看他采取的行动。「随力所能,若废、若黜增上等位。」菩萨「随」顺他能「力」的范围:对国王跟大臣「若废」,「废」就是罢免他的职权,把他的职权罢免;或者是「黜」,「黜」就是驱逐出境,重新选出一个有德行、有能力的人来担当。这等于是发动政变的意思。这样子的行为,「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这样子的行为对「菩萨戒」是「无所违犯」的,因为他的意乐清净,而且增长他的菩提心。

  菩萨戒对于恶国王的态度基本上是不赞成战争,你读《梵网经》就有这个意思,因为战争会伤及无辜,所以我们不管是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大家要注意,不管任何一个国家,他战争的理由是多么的充分,他是以正义之军来打击什么恐怖国家等等,我们都不能够支持,任何形态的战争都会杀害很多很多无辜的众生,所以菩萨不管是身口二业,乃至于内心方面,都不应该随喜任何理由的战争,不管这个战争有多么充分的理由都不应该支持。但是菩萨可以以善巧方便来废黜有权力的国王、大臣,就是针对个人把他罢免、把他驱逐,可以,所以这一点大家必须要去了解。

  子二、夺盗贼物

  这一科等于是「夺」取「盗贼」的财「物」,我们看戒文:

  又如菩萨见劫盗贼夺他财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执为己有,纵情受用。

  菩萨见已,起怜愍心,于彼有情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逼而夺取,勿令受用如是财故,当受长夜无义无利。

  由此因缘,所夺财宝,若僧伽物还复僧伽,窣堵波物还窣堵波,若有情物还复有情。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再小的动物跟一个人完全一样,它不但有灵性,它也有佛性。它不幸轮回得这么一个身相,我们决定不能看它弱小就欺负它,那是绝对的错误。佛在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当作佛,我们怎么可以杀佛?所以佛制定戒律,第一条是不杀生,这个意义太深太广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