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三)


2014/9/3    热度:644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三)

 

  临济云——「识取纲宗,本无实法。」

  临济禅师所说的话:当我们真正明白教观的纲宗之后,我们会发现;原来一切法不可得!此意是;教观的施设,它最终的目标是为发明我们这一念的清淨心。从清淨心的角度来观察一切法,这一切法都是不可得。

  夫;四教、四观,总为对治众生见思、无明轻重而设,药不执方,合宜而用。

  虽然就着成佛目标来说是「识取纲宗,本无实法」,但是在修学的过程上还是有所对治的,从「四教」裡而发明「四种观行」,就是为了对治众生的见思烦恼而安立了藏、通二教,为了对治无明的轻重,而安立别、圆两教。

  法的施设就像药一样,没有固定的处方,而是抉择适合你的去服用。佛说的五时八教,不是要你全都修的,而是你有什麽病,才用相应的药去治。

  公桉:「悟道在心,不拘形骸。」——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婆罗门出家当比丘,跟随僧团修苦行,不得成就。后由阿难向国王借得皇宫一处,予婆罗门比丘修行,三月之内终成就圣道。)

  古德解释:佛陀成道之后,为何没有立刻说法,有二理由:一、为尊重法故;没有启请说法,是轻慢。二、表示说法之目的,是有众生启请才说。(应病予药)。

  ※※※※※※※※※※※※※※※※※※※※※※※※※※※※※※※

  「何其自性,本自清淨」,自性既然本自清淨,那麽「无明」应该不是真实!如果「无明」是真实的,那麽对治它就有一个固定的方法,而今我们了解「无明」不真实,假藉因缘而生起的「无明」,就随着因缘的千差万别,而有各式各样的「无明」;要对治它当然也必须藉无量无边的法门,故说「药不执方,合宜而用」,法门无量,但求应机而已。

  由此而知;「识取纲宗,本无实法」就是「实」。而「四教」「四观」则是「权」。

  以下是将权、实之关係作一个总结:

  所以,施此四教,须有顿、渐、秘密、不定、四种之殊,岂容执着?

  所以我们在学习藏、通、别、圆四教时,要有顿,渐,秘密,不定四种不同的方式,这要看各人的根机因缘,不一定要执着是哪一个方法!

  ※※※※※※※※※※※※※※※※※※※※※※※※※※※※※※※

  又,为实施权,则不可执实而废权;开权显实,则不可执权定异实,故云「无实法」也。

  「为实施权」,静修大师解释为「巧会物机」,能够巧妙的契会众生的根机。

  「开权显实」,发明真相,把真实相开展出来。

  站在「巧会物机」的角度,我们不必要执着「实」,就不要「权」。(公桉:「心平何劳持戒」?)问题在「心平了没」?不是持不持戒!究竟时是无有少法可得,但是在达到「究竟」的过程裡,一定还是要依止正法的修学。

  就着「开权显实」的角度,我们也不可执着「权」而定异「实」;从「实法」的角度,发了菩提心,希求无上菩提,这个目标是不能变的,在趣向目标的过程当中,莫说南传的戒、定的殊胜,就是世间善法也都应该随学的。学习别人的优点、善巧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本——菩提心,和大乘的正见。在这裡,蕅祖说得好:开权显实——则不可执权定异实。修行的目标一定要明确,在「权」的角度则可多方参考,选择自己适合的,都可以用。故云「无实法」也。五时八教的施设是没有决定性的,就看各人的因缘而施设。

  ※释疑

  设若我们是生长在「正法」时代,或者差一些,是「像法」时代也好,至少还有圣人出世,我们拜一个阿罗汉,或一个菩萨为师父,不必学太多法门,师父一入定就知道我们的毛病在哪裡,师父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只要依止这个方法去修,我们就能成就了。在明眼人面前,就像遇到一个良医一般,那是无比幸福的事情。

  到了「末法」时代,圣人相继灭度以后,我们很难知道谁是大善知识了。这时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广学,既然不知道谁是好医生,我们只好自己把所有的药都弄清楚,为自己开药,但是在开药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掌握权实的关键,目标一定是希求无上菩提,但是下手时也一定要面对现实,现前是哪一个烦恼重,就要对症下药——咸遵普贤之德。体性周遍曰「普」;站在「实」的角度,我们一定是发广大的无上菩提心,不求人天福报,不求二乘涅槃,唯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的内心——体性周遍。清淨本然,周遍法界。

  但是这样的目标,在完成的过程当中,要面对现实,随缘成德曰「贤」——随顺你现在的因缘,现在的烦恼重,就好好的持戒,修四念处,随顺你现在所应该修的因缘,而成就种种的功德,谓之「贤」。具足「普」,又具足「贤」,这就是有「权」法,有「实」法,「权实不二」。此即蕅益大师所说;一方面能够有「权」又有「实」,把这个观念弄清楚了,才有资格去学「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释义》------

  甲二、乙二、随文释义

  科判:入文分三:

  一、序  分——标示佛祖教观大途。

  二、正宗分——详辨五时八教观法。

  三、流通分——结归示偏指正防非。  今初

  随顺《教观纲宗》的正文来解释其中的义理,分成三大科:第一科是先把佛祖的教观作一拢总的介绍;第二科就详细而有次第的介绍五时八教的内容;第三科是总结为什麽安立五时八教。

  丙一标示佛祖教观大途  分二

  初、明教观该摄。二、标教观旨趣。 今初

  一、明教观该摄:该者,含该。摄者,收摄。意思是;「教」不能够离开「观」,在「观」当中不能离开「教」。「教」与「观」是互相含该、互相收摄,缺一不可。(先把「教」与「观」的关係作一个说明)。

  佛祖之要,教、观而已矣。

  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

  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

  大智慧的佛陀以及历代的祖师,宣说了诸多的法门,我们将这些法门作一个扼要的浓缩,可开出两个法门:一个「教法」,一个「观法」,如此而已!我们在修行上,从一个正确的次第,先学习「教法」;就是把佛陀及历代祖师们开示的法语先弄清楚!使令内心当中有「正知见」,其次再依止「正知见」从内心当中去生起观照的智慧,进而去调伏烦恼,这就叫「观」——由「教」而生「观」,此时的观照的智慧就有「正念」的力量。

  佛法的修学,首先一定是必须将整个「教法」的内涵弄清楚,然后才正式实际的操作,教观亦复如是,从「教法」生起正知见,再由此正知见生起「观行」。

  教:佛学——解——正知见——破迷开悟——明心。

  观:学佛——行——正念——转凡成圣——淨心。

  ※※※※※※※※※※※※※※※※※※※※※※※※※※※※※※※

  观非教不正,教非观不传。

  「观行」(不论是天台的观行或华严的观行)一定要有教法作基础、作引导,否则不足以定其邪正。意思是修观而不研究佛法的教义,会有两个问题出现:(一)可能会有错误。(二)即便摸对了,也难以圆满。(在正式修观之前,一定要先学习教理,来作为我们的引导)。

  只是研究教理,而不作实际的内心观照,那麽这样的教法也无法弘传久远的。意思是语言文字的教法是文以载道,如果只是在文字上作研究,而不在心中实际操作,不把文字裡面的道消化出来,就不能得到深刻的理解,没有深刻的理解,在弘传教法时,不管自受用、他受用都是死板的。

  认识道理是假藉文字,从文字中契会道理,真正了解道理之后,也可以从道理裡面开展出很多很多的文字,来为众生说法。因此如果只是在文字上作粗浅的认识,那麽你在说法时就没有善巧,因为你没有得到内心的道,你没办法从道裡面去开展文字。因为你没有得到文字裡面的「道」。所以说「教非观不传」,只有教法的认识,没有观行,这个教法你都没有自受用,更谈不上他受用了。(就好比「无尽灯」,你心中的光明没有点燃,怎麽把这个光明流传下去呢?)

  有教无观——则罔。有观无教——则殆。

  有教法却没有观行,是没有作用的。只理解语言文字,而不作观行,那麽对于身心的增上是没有作用的。修观却没有教法作指导,这种现象是很危险的。所谓「走火入魔,偏空暗证」,这种盲修瞎练是很危险的。

  本段主要说明;研究「教观纲宗」,在「教」与「观」之间,「教」引生「观」,「观」能够引生「教」,此二者应该相辅相成,不能偏学,缺一则有过失。(但是从「次第」上来说,应该先学习「教」,因为刚开始先研究教理,虽然没有生起观行,不能调伏烦恼,但是起码已有「正知见」,有了「正知见」会生起惭愧心,而且栽培了佛法的善根,虽然没有观行不能解脱,但是生生世世跟三宝结缘,总有一天善根强了,就能从「教」裡生起「观」,从「观」裡面就能对治烦恼,解脱生死。相反的,不学习教理就去「修观」,万一在修止观之前生起邪见,那可就不得了啦!走错了「道」,莫说了生死,连佛法的善根都不能成就,生生世世都很难遇上三宝。所以古德说:「宁可千年不悟,不能一日着魔。」换句话说;有「教」比较不容易断善根,没有「教」作指导,就容易断善根,把佛法的善根——信心,都破坏了。所以说道次第一定是先学习「教」,由「教」来引生「观行」,再由「观行」当中又开展对「教法」更深的理解,有更深的理解,又生起更精緻的「观行」,如是的辗转,才能对治烦恼的。)

  ※※※※※※※※※※※※※※※※※※※※※※※※※※※※※※※

  问答:

  到这裡,尚未进入「教」和「观」的内涵,但是在学习「教观纲宗」之前,蕅祖先提醒学人,「教」和「观」是不可以偏废的。后面会详细说明「教」和「观」的内涵,因为必须先建立一些基本概念,所以先说明应该建立的基本概念——「教」和「观」不可偏废。

  甲二、乙二 分三 丙一 分二

  丁二、标教观旨趣 分三

  戊一、标列教观

  丁二这一科是说明教观的宗旨和趣向,「宗旨」所指即是内涵,「趣向」就是目标。(分成三科)戊一、把教观的内涵标列出来

  然统论时教,大纲有八。依教设观,数亦略同。

  拢总而论佛陀的一代时教,大纲有八(化法四教和化仪四教)依止「教」而施设的「观行」,「观」的数目和「教」的数目大略相同(所谓大略相同是不完全相同),「教」有八个,「观」有七个。(秘密教没有「观」)。

  八教者;一、顿。二、渐。三、秘密。四、不定

  ——名为化仪四教,如世药方。

  五、三藏。六、通。七、别。八、圆

  ——名为化法四教,如世药味。

  这以下正式标出「化仪四教」和「化法四教」,从次第上,我们先解释「化法四教」。

  五、三藏:「藏」,含藏之义。三藏是经、律、论三藏。三藏的文字中,含藏很多很多的真理,故称「藏」。三藏教主要是小乘的教法。大乘的教法也有经、律、论三藏,此处为何独称三藏教是小乘教法?因为小乘的经、律、论它的教义非常明显,不管戒律的教义、经的教义或论的教义都非常明显,不像大乘经典,戒律裡面有教理的成分,教理裡面也有戒律的成分,经、律、论三藏中的教义,不是有明显的区别。(小乘的三藏都有很明确的界限,因此道宣律祖就分成制教与化教,制教讲戒律,化教讲教理)由于小乘制、化二教非常明显,所以称它「三藏教」,或「小乘教」。

  通、别、圆是大乘的教法,大乘的教法在古大德或现在的学者,都一致认为大乘佛法有三系,「大乘三系」,古代的修行人跟现代的学者给「大乘三系」的名称不同,但是内容都离不开智者大师的通、别、圆。

  通指的是般若的法性宗。(属于般若法性的思想。)别主要是讲唯识的法相。圆教主要是讲如来藏的思想。(万法唯是一心的思想)。此即为「大乘三系」。通教,般若波罗蜜我空、法空的智慧,智者大师将之名为「通」,意思是通前通后,也就是说;空性的智慧,通前藏教,通后别、圆,换句话说;三乘共坐解脱床,不管是大小乘的修行人,「我空」的智慧是一个基础,没有一个圣人是执着有一个「我」的!不管发出离心或大悲心,都是以「空性」的智慧作基础。因此智者大师把般若波罗蜜称为「通」,也就是指它的教义是通前(藏教)通后(别教、圆教)。

  别教,「别」是差别的意思。它刚好跟「通」完全相反。唯识的思想——阿赖耶缘起,它的思想是「别前别后」,跟前面的藏、通二教是有差别的,跟后面的圆教也不一样,所以给它一个「别」字——别前别后。

  圆教,圆融、圆满,从「教义」来说它是圆融的,它能融通前面的藏、通、别,以「现前一念清淨心」来观察,藏、通、别都是可以融通的。它的「量」也是圆满的,不管「本质」上是融通,或者从「量」来说它也是圆满,所以给它一个「圆」字,它不但能融通前面的藏、通、别,而且含该它所有的修学法门。

  圆教的修行,「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一心真如的法界开展出藏、通、别的法门,修习藏、通、别的法门,最后还是为开展现前一念清淨心。由清淨心开展出藏、通、别的权法,从藏通别的权法修学中,目的还是回到清淨心,一心万行,万行还是开显一心。所以称它为「圆」,圆融、圆满。

  藏、通、别、圆四教,叫作「化法四教」,它是整个「教法」的内容,以譬喻来说;就像世间的「药味」,在四个药味当中,我们在运用的过程,就必须有「化仪四教」,教化众生的仪式,也有四个不同。

  「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四种不同:

  「顿」与「渐」是一对;「顿」者,直说大教也。佛陀对于根熟众生直接讲出祂深入、广大的教法,「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直接说大教,这个法门就是「顿」。

  「渐」,由浅至深,名之为「渐」。佛陀看此众生不成熟,直接大教恐不能承当,只好按照次第,一步一步的走。

  神秀大师:「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惠能大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从两位修行人的偈中,可以看出「顿」与「渐」的差别。法门的施设,端看根性,不必强求。

  藏通别圆四教在施设的过程,都有「顿」跟「渐」的差别。

  秘密,是对「显露」而说,佛在说法时,「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是者神力不共法。」听法众同听异闻,互不相知。大家同座听法,但是你听到的是大乘法,我听到的是小乘法,我不知道你听到什麽,你也不知道我听到什麽,文字不同,语音也不同。这种「秘密」的方法,只有佛陀才有办法施设的,也是佛陀不可思议的神通力。

  不定,彼此相知,受益不同。佛陀说法,从文字上,每一个人都听到相同的文字,但是各人所得到的义理却不一样。彼此虽然都知道听一样的法,但因各人理解不同,得到的法益自然不同(不决定)。

  佛在施设藏、通、别、圆时,有四种方法,或者是以「顿」的方法而开展藏通别圆,或者用「渐」的方法,或者是「秘密」,或者是「不定」,这四种方法称为「化仪四教」。

  仪式就像世间的药方,把药味调配起来,应病予药,就是所谓「化仪四教」。

  「化仪四教」再合上前面的「化法四教」,就是整个的「八教」的内容。

  以上说的是「教」,下面说「观」:

  当知顿等所用,总不出藏等四味;

  藏——以析空为观。通——以体空为观。

  别——以次第为观。圆——以一心为观。

  「顿」等所用,亦即「化仪四教」所用的内容,其实不离开「藏」等四味(化法四教),一般《教观纲宗》都是用「化法四教」来含摄「化仪四教」,因为「化仪四教」本身没有「法」的内容,它只是就着「化法四教」的善巧而安立的,因此将之融通为藏、通、别、圆四教亦可。从四教开展出「四种观行」,「藏」教以析空为观,「通」教以体空为观,此二教以「空观」为根本,「别」教以次第为观,「圆」教则以一心为观,「别」跟「圆」就强调「中观」,或者说「中道实相观」。

  解释「观行」:

  藏通二教都是修「空观」,但是它们有善巧不同,一个是「顿」,一个是「渐」。藏教是「渐」,有次第的;通教是「顿」。

  根据南传佛教解释「析空观」:「析空观」主要是观五蕴(身心),现在的南传,主要是观「身念处」,观察色身的活动。比如现在坐在这裡,我们这一念心就观察我身体的活动(我的手,时间久了就想动;我的腰,久了我也想把它挺起来,因为时间久了,我的手、我的腰都会有「苦」的感受,乃至于坐久了,我就想要站起来走一走,因为坐久了就有「苦」的感受,可是站久了、走久了又是很苦,又想要坐下来。)就这样观察我们的身体经常在动,为什麽?因为想「离苦得乐」,这是人的本能,不必教育、也不必作意的。如果身体一直处在安乐之中,我们不会想动的。我们一有「苦」的感受,就会想要改变,要逃避这个「苦」。所以从身体的「动」,我们了解「无常故苦」。身体是不断变化无常的,由此可知,身体随时随地为「苦」所逼迫,我们不停的动,就是为了要逃避痛苦,因此无常就是苦。从身体的无常得到一个智慧,「色身经常被苦所逼迫」。然后再由「苦」去观察,「苦即无我」,从我们身体有苦的感受出现,表示我们对自己的身心没有主宰性,如果有一个可以主宰身心的「我」,谁愿意痛苦呢?「我」可以决定我的身体状态,谁会给自己痛苦呢?可见我们对自己身心世界没有主宰性,可见得我们的生命体是业力所创造的一个身心果报体而已。如果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那麽「我」不应该有痛苦啊?!

  从身体的变化,知道身体为「苦」所逼迫,从「苦」当中结论出;我们的身体没有一个主宰的「我」,从「无我」当中知道我们的身心最后是毕竟空的。这就是「析空观」。

  「析空观」有几个次第的,从「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故空」,从色身上去分析,受、想、行、识的观法亦复如是。(南传的观法多分从色身观起)。

  「空」的智慧的生起,是经过很多次第的分析,才把「空」的意义开展出来,称之为「析空观」。是「渐」。

  「通」教的「体空观」就不是这样的态度,「通」教的空观是从「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下手,这就完全是一种理解的东西,意思是;我的身心是因缘所生法,假藉色、受、想、行、识的因缘而有的,既然是因缘有,它就是无自性,从无自性的角度来说,它的本性就是毕竟空。从「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的道理,就直接观到第一义谛去,这是利根之人,所用是「顿」。

  「别」「圆」是「中道实相观」,这「中道实相观」跟「空观」有差别,「中道实相观」是真俗双照,它观一切法空,也观一切法因缘有,假名假相假用同时现前,它有空也有不空的成分在裡面。观「中道实相观」也有「顿」「渐」之不同。

  「别教」是次第三观,先空、次假、后中,在十住位时,从假入空观,十行从空出假观,十迴向再入中观,最后再入不思议的一心三观,证得初地。它有次第,所以叫「次第三观」。

  「圆」教就不思议境了,观察「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是同时的。

  藏通别圆的「观」行也可分成两部分;藏通两教是「空观」,但是藏教是「渐」,通教是「顿」。别圆两教是「中道实相观」,别教是「渐」——渐次的观中道。圆教是「顿」,直接观中道。

  以上是「标列教观」,把「教」跟「观」的内涵,作扼要的解释。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 一般人都是贪生怕死,哪个人不希望长寿?长寿要健康才好;如果长寿不健康,经常生病,那是很痛苦的。如果寿命长,不知道学佛,年岁大就非常寂寞。再有就是病苦,老病缠身,这很痛苦!大家要赶紧把握有限的时光,好好地念佛!念佛现前的利益,是身心健康,万事如意,这是人生的真富贵;不是有钱才富贵,有钱有地位,身心不健康,没用处!人生第一幸福是身心健康,生活愉快没烦恼,没有忧虑,这是最幸福的,绝对不是名闻利养。世间人把名闻利养看得那么重,那是看错了,那是迷惑颠倒!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