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四)


2014/9/3    热度:994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四)

 

  戊二、教观归趣

  讲教观的最终目标

  四观各用十法成乘,能运行人至涅槃地。

  藏通二种教观——运至真谛涅槃。

  别圆二种教观——运至中谛大般涅槃。

  藏通别圆的四种观行,它都有十个方法而成就一个乘的功能。此「乘」的功能能够运载行人,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

  藏通的两种观行是观一切法空,所以它的彼岸是一种「真谛」的涅槃。此「真谛」称为「偏真」涅槃。意思就是:凡夫好在有相境界执着,人我是非成败得失,有所得就是苦,有所住即是非住;藏通两教的修行人,他最后的归处是毕竟空——灰身泯智。身也不可得,心也不可得,从「有情」变成「无情」。以佛陀之旨意,这是「偏真涅槃」。

  别圆两教在因地是修「中观」,所以果地就是万德庄严,虽然真空,但不碍妙有,妙有亦不碍真空,这就是「中谛大般涅槃」。在一切法毕竟空当中,有法身的功德,有淨土的功德,有依报、正报的庄严。

  ※佛法讲「一切法因缘生」,这是根本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如是因、如是果」,从《阿含经》显露义来看,佛对二乘人的态度,告诉修行人观身心世界,从有相的境界,慢慢的停下来(息灭了),从有相到无相,他的因地是不发菩提心的,没有无量生命的愿力,他因地的发愿只是要把苦恼停下来,目标就结束了。因此他的修行方法是观一切法空,因地如此栽培,果报果然就是「偏真涅槃」。灰身泯智,无有少法可得;没有痛苦,可也没有庄严,没有庄严但也没有痛苦。

  大乘的因地以发菩提心的缘故,在因地就是真俗双照,福慧双修,观一切法空而不障碍六波罗蜜,六波罗蜜也是观一切法空。这样的因地所得的果报果然是万德庄严。

  ※※※※※※※※※※※※※※※※※※※※※※※※※※※※※※※

  蕅益大师解释「淨土法门」:

  在弥陀要解裡,蕅祖说淨土法门小乘人是不能去的,不得以少善根福德资粮得生彼国,小乘人是少善根,小乘人在因地观一切法空,蕅祖说在因地观一切法空,怎麽可能果报会有一个正报的身心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又有依报的国土呢?这不可能的!所以说小乘人是不可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的,因地观一切法空,果报就不可能有庄严的淨土。

  凡夫有漏的福报也不能去,因为有漏的因感有漏的果,而极乐世界的果报不是有漏的(那个果报体没有老病死的),那是「无漏」的功德,在因地的栽培也就有所不同。有所得的心就有限量,有限量的因地,怎麽能够招感极乐世界空间无量、寿量无量,这种无量无边的依、正二报呢?以有限量的因地,要招感一个无限量的果报,这也是不可能的!

  故蕅祖说:人间的有漏善法和二乘偏空智慧,都不足以庄严淨土!那麽怎麽办呢?「信愿持名」,这句名号本身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者无量的空间,无量寿者无量的时间,在因地归依这句名号,果报当然是成就一个无量寿命的正报,和无量庄严的国土。

  什麽是多善根、多福德呢?「信愿专持名号」,一一声成就念念成就极乐世界功德庄严,如是的因自然有如是的果。

  这是「教观归趣」,前面是讲教观的「内涵」,这以下把教跟观的内涵目标标出来,就是两个「涅槃」,藏通二教的真谛涅槃,和别圆的中谛大般涅槃。

  ※※※※※※※※※※※※※※※※※※※※※※※※※※※※※※※

  戊三、结显权实

  前面已说明因和果,这裡再把因和果以实权的角度,把教和观再作融通。藏通别三,皆名为权。唯圆教观,乃名真实。

  就圆观中,复有三类:一、顿。二、渐。三、不定也。

  为实施权——则权含于实。

  开权显实——则实融于权。

  四教中,藏通别三教都属于「权」。不是佛出世的真实本怀,根性的差别只好暂时施设,是站在一种对治的角度施设。只有圆教的一心三观,才是真实究竟的法门,也才是佛出世的真实本怀。

  在圆观当中又有三种:一、顿的圆观。二、渐的圆观。三、不定的圆观。同样是修圆教的观行,有些人是直接一心三观,有些人是次第三观,但是一开始悟的是圆理,所以他先空次假后中,基本上修空观时,也含摄了「假」,修「假」时也含摄了「空」,只是在修行的偏重上有所不同,故也将之判为圆教,但毕竟是属于「渐」——圆教裡的「渐」。

  至于「不定」,有时先「渐」后「顿」,有时候先「顿」后「渐」,在操作时或「渐」或「顿」不决定。这就是圆教的三种观行。

  为实施权,则权含于实。就着「为实施权」,所谓「巧会物机」的角度,「权」是含摄于「实」的。(「为实施权」的重点,是强调在「权」的。)

  开权显实,则实融于权。就着「开权显实」发明真相的角度,「实」也是融通在「权」。(「开权显实」的重点在「实」。)

  总之一句话——权实不二。

  ------3○竟  4○起------

  开示:权实关係。

  儒道问难慧远大师:佛法强调清淨心、空无所有,为什麽要拜佛念佛呢?远公:藉事显理。

  佛法最终之目标是追求清淨心,无有少法可得;但是凡夫的心刚开始是从有相的境界活动的,虽然我们正式皈依的是理体自性三宝,皈依我们内心的觉、正、淨,但是这是一个不思议境,从现实的角度来说,我们是如何开始学习佛法的呢?看到佛像的庄严,看到法宝文字的道理圆满,乃至看到僧的清淨威仪,在刚始时,我们也都是从有相的住持三宝去皈依,然后再慢慢的从有相的住持三宝去悟入到我们自性的三宝。如果一开始不要这些「权」,哪一个人这一念心是直接跟自性三宝相应的?把「权」废掉了,「实」也是得不到的。从现实来讲,我们的这一念心,它一定是要从「有相」入无相的!

  一定要把权实的关係弄清楚了,有这个理念,学习教观就知道如何掌握纲要。这也正是蕅祖所说: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乃教观之宗要也。

  因地发的愿要发一个圆满的愿,实践上就必须次第来。发了什麽愿,就是什麽种性,也决定你坐了什麽车乘!故知《法华经》强调一佛乘,一开始就要坐大白牛车!

  ※※※※※※※※※※※※※※※※※※※※※※※※※※※※※※※

  甲二、乙二、丙二、详辨五时八教观法  分二:

  「五时八教」是天台宗所说的「教」,「观」;就是所谓的「观法」。因此本段就是把「五时八教」作详细的说明。

  丁一、初总说

  良由众生根性不一,致使如来巧说不同,且约一代,略判五时。

  以下说明「五时八教」,佛陀是在什麽角度之下安立的呢?佛在《法华经》上说;诸佛出世只有一个本怀: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知见。既然佛出世只有这麽单纯的一个理由,何以佛陀不直接讲出佛心中所觉悟之真理呢?而要说「五时八教」?(蕅祖解释为何会讲这麽多的法门)——良由众生根性不一,法门的安立,乃是佛陀考虑众生的根性不一,这裡的「性」,指的是众生的「习性」(不断串习而产生的习性)。以佛法的角度,把众生分为五乘的习性:人、天、声闻、缘觉、菩萨。有些人欢喜修人天善法,有些人欢喜修四谛、十二因缘,有些人欢喜修六波罗蜜。因为过去生经常熏习这样的法门,就产生一种不能改变的习性。「根」,有生长的意思。由不同的习性,就能生长出不同的果报。意思是说:佛在施设五时八教,实在是因为众生的根性有很多很多的差别,使令如来不得不施设种种方便、善巧来演说教法。在这样的因缘之下,而安立了「五时八教」。这以下姑且约世尊一代时教,把它判为「五时」。(依蕅祖之义;以「五时」统摄「八教」。

  将佛陀之一代时教,根据祂生起的次第,分成五个阶段: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每一时都含摄有其时之「化法四教」与「化仪四教」,是所谓「五时统摄八教」也。

  一、华严时——正说圆教,兼说别教。

  约化仪名顿。

  「华严」:华者,一佛乘之因。一佛乘之「因」即六波罗蜜。「华」有感果之义,意思就是:六波罗蜜能够使令我们成就佛果,故称之为「华」。严者,一佛乘之果。佛果的「菩提」,不似阿罗汉的「涅槃」,只是一种清淨的「素法身」,佛果的菩提有无量的庄严,依、正皆庄严,所以称「严」为一佛乘之果。换句话说;《华严经》的整个内涵,是以万善之「因」华,而成就万德之佛果——万善为因,万德为果。因果相合,故称此经为《华严经》。

  《华严经》有二内容:一、正说圆教。二、兼说别教。换句话说;《华严经》裡有圆教的思想,也有差别次第的法门。举例说明:华严,以因地的华来说,华严经讲菩萨的六波罗蜜,它一方面强调六波罗蜜的差别相,布施有布施的体性,持戒有持戒的体性,般若有般若的体性,这是不能溷滥的。但是祂也同时强调事事无碍的法界,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布施波罗蜜也能摄其他各度,乃至般若波罗蜜也能摄前面五度。每一个法门都能摄其他的法门。例如蕅祖也说:一句佛号具足六度万行。意思是:念佛时,放下身心就是大布施。念佛时万缘放下,身心都放下了,这就是跟「施」波罗蜜相合,因为「施」波罗蜜的体性就是捨。一句佛号恶念不起,就是大持戒,持戒的目的是为断有漏因,蕅祖以华严「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思想,来诠释一句佛号。古德亦多以「一句佛号统摄一切善法」。例如印光大师说:「华严经的重点在普贤十大愿王。」礼敬诸佛、称叹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这五支是福德资粮;请佛住世、请转法轮、常随佛学这是智慧资粮。然后以福、慧二资粮最后是恆顺众生,大悲心广度众生,最后再普皆迴向。此中十大愿王有它各自的体性,《华严经》中各都有所解释,每一支都有它相关的事相,但是印光大师说「一句佛号具足十大愿王」,一句佛号开出来有礼敬诸佛、称叹如来……乃至普皆迴向,但是合起来就是无量光、无量寿的「南无阿弥陀佛」。在《华严经》中处处都有这种「一为无量,无量为一」的思想。

  站在「事事」法门之间的互摄角度而看,它就是「圆教」的思想,发明一种圆融无碍的道理,就像帝网珠一样(释提桓因之珠),珠的光明光光互摄,随拈一法都是法界的全体;但是在某一个角度,它也会强调每一法的差别性,这就是别教的思想。比如:十住、十行、十迴向,每一个住、行、迴向,功德都各有差别,所以说《华严经》的思想,它有圆融的道理,可也有行布的法门,故古德说,一部《华严经》正示一个观念:「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因此说它是正说圆教,兼说别教。这是约「化法四教」来说。

  约「化仪」的话,它是「顿」教——直说大法。直接发明大乘的法门。《华严经》,佛说华严经是显「报身」,千丈的卢舍那身,「演大教,说华严,尘刹海,现宝莲」,《华严经》是佛为一些已经根机成熟的大菩萨宣说的,故古德说,华严会上,虽有二乘人在坐,但是「有耳不闻圆顿教,有眼不见卢舍身」,当然这是众生自己的根性太低劣了。所以说《华严经》所加被的,是已经发了菩提心的根熟菩萨,佛希望祂们能够急速成佛,就发明了「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圆融行布,行布圆融,像帝网珠一般无量的因地和无量果德的华藏世界法门。这就是「华严」,若因、若果都是随顺于一佛乘。

  二、阿含时——但说三藏教。

  约化仪名渐初。

  「阿含」翻成中文是「无比法」;没有法可以跟这个法相比的。(一般的世间法都不能跟这个法相比的,它的义理是特别殊胜的。)

  「华严」是一个「顿」教的法门,佛陀成道之后直说大法,「正直捨方便,但说无上道」。这个「时」,把根熟众生都度化了。但是有些众生大乘根性尚未成熟(二乘、人天乘),佛陀在这以下,只好「为实施权」了。所以就宣说了「渐」教法门。(渐教法门有三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又分:渐初、渐中、渐后。

  「渐初」;但说三藏教。对于完全没有大乘根性的人,无始劫来完全不曾听闻大乘佛法的人,内心中完全是小乘思想,由于是小乘根性,只好但说三藏教。在《阿含经》中,我们看佛引导一个人,是从「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观察三界如火宅,厌离生死,欣求涅槃,观察身心世界,不淨、苦、无常、无我,慢慢的趋向涅槃。完全是一种自己注意自己的身心世界,不管别人之閒事的思想。修行人就如法去观察,色、受、想、行、识,不淨、苦、无常、无我,五蕴经过四种法宝的观察以后,就把身心世界的爱取烦恼消灭掉了,入了无馀涅槃。这就是「但说三藏教」,此时的化仪约为「渐初」,也就是「渐教」的初步。慢慢的,小根性的众生,从四谛十二因缘的观察,把身心的烦恼调伏了以后,佛陀就进一步讲到「方等时」。

  三、方等时:「方」指广大;「等」是平等不二。广说四教,均被众机。(广说藏通别圆四教,平等的加被三乘众机)。

  ——对三藏教半字生灭门。

  ——说通别圆教满字不生不灭门。

  ——约化仪名渐中。

  「阿含」是「但」,但说小乘教法,因此思想是非常统一的。但是到了「方等时」是一种「比较」的方式,佛陀是四教併谈。四教併谈所要对治的是——三藏教(小乘教)的半字生灭法门。并讚叹通别圆的满字不生不灭法门。

  解释生灭与不生不灭:

  「生灭」:约「事相」而说。什麽是生灭?比如说:我们今天修无常、无我的智慧,来对治三界的爱见烦恼,慢慢的,爱见烦恼慢慢的消失了,而无常、无我的智慧慢慢的增长。这就是有生有灭,一个法生起了,另一个法消失了,它有一种对治的味道。也就是苦、集二谛慢慢的消失,而灭、道二谛慢慢的增长广大,这叫「生灭」。(基本上,藏、别二教都重「事相」,有生灭性的。)「圆教」和「通教」都是「不生灭」,「不生灭」以小乘的空性思想来观察,是藏通别圆从法性来说,苦集的杂染门是一切法如,灭道二谛也是一切法如,一如无二如,所以修行当中,虽然你的苦集降低了,灭、道的功德增加了,但是从一切法如的角度来观察,是不生不灭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淨、不增不减……,「功德会增加,烦恼会减少」——通教没有这样的说法。亦即一切法如的境界是也不生也不灭的。它是重在「理性」上而说的。

  「方等时」,智者大师之意思:四教併谈、大小乘同时弘扬,有一个深义在裡面,弹偏斥小、歎大褒圆,小乘根机经过「阿含时」的这种调伏以后,三界的粗重烦恼都消灭了。或者初果、或者二果、三果、四果,佛陀贬斥小乘的不圆满,讚歎大乘法门的殊胜。(引维摩诘经说明;在方等会上,佛陀假藉《维摩诘经》的话:「若菩萨行于非道,是名行于佛道。」意思是菩萨行者不能老是在清淨的涅槃安住的,祂必须来到生死的非道,杂染的境界裡,跟众生在一起,为诸众生不请友,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菩萨发了大悲心的缘故,使令菩萨又能跟众生在一起。这是说明菩萨的悲智双运,行于非道是名行于佛道。)菩萨行者就在众生的苦恼世界裡,成熟众生,庄严佛土。

  阿罗汉在阿含时对自己是肯定的——「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对自己充满自信的阿罗汉,但是到了方等会上就不是这样了,与大菩萨一接触以后——「耻小慕大,自悲败种,」自己感到自己小乘法的不究竟。但是方等会上,它的态度是「对待」的,它是用大乘法的殊胜,来跟小乘法作比较,不过并没有明显的说明这个法你也有份,没有明说这大白牛车只要你努力,你也有份。只是告诉你,你的车乘比我的车乘差,使令对方知道自己的不圆满,所以说,「方等会」是一个对治,是一种「对待法」——对小谈大。对着三藏教这个不圆满的半字生灭法门,来讚叹通别圆大乘的满字不生灭法门。在化仪上约它是「渐中」,次第的中,使令二乘人内心生起耻小慕大的心情,知道自己的法门还是不究竟的法门。

  四、般若时——带通别二种权理,正说圆教实理。

  约化仪名渐后。

  「般若」法门,因为二乘人在「阿含时」的时间待得很久了,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来修止观的,观察三界如牢狱,生死如冤家,所以他对三界的厌恶,经过一次一次的观察,他内心的法是很重的。我们在《阿含经》裡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小乘行者在三界和涅槃之间那道明显的界限。阿含时教导小乘学者一定要厌恶生死,一定要欣求涅槃,这种「法执」在小乘人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了。因此你要他发大悲心广度众生,虽然他知道这个法门很好,很圆满,但是他长时来所串习的「法执」毕竟很重,所以佛陀只好用「般若」的法水来融通二乘的「法执」。亦即用我空、法空的智慧来洗除过去的「法执」。(执着一个清淨的法也是不对的,它违背了大乘的平等法性,会使令功德不够圆满的。)所以说——带通别二种权理,正说圆教实理。这个「般若时」的法门,裡面有通教、别教的权理,般若经上就已经没有小乘的思想了。什麽是正说圆教呢?古德说;般若经的圆教是「含中二谛」,虽然主要是讲二谛(从有入空),空、有含摄有二谛,但是这当中它强调不生不灭(不生亦不灭、不常复不断、不一又不异、不来亦不去),八不中道。在这不生不灭当中含摄有中道的佛性在裡面,叫作「含中二谛」,故说「正说圆教」约化仪名「渐后」。

  「渐」,就是「权」;为实施权。佛陀为大乘根机尚未成熟的二乘人,由于根性的缘故,告诉他大乘法门,可能在修行的三大阿僧祇劫中要退转的,故佛陀先施设「阿含」法门,使令其心安,烦恼可以止息,自己能够先安乐,再用大乘法门让他去比较,使令他知道有更安乐的法门,生起欣羡之心,虽然羡慕,但是对于自己的小乘法门,可也不想放弃的。于是佛陀说一切法毕竟空的思想,使令其消灭法与法的差别。所以说;「方等时」是两个法的比较(大乘法与小乘法的比较),而「般若时」就不是如此,它是观一切法空,小乘法固然毕竟空,大乘法也是毕竟空,乃至于生死毕竟空,涅槃亦是毕竟空。(思惟《心经》)。凡夫十八界是毕竟空,但是出世法一样是——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二乘人长久以来的修习,他最珍贵的就是心中的观照智慧,以及他所得到的涅槃。透过「无智亦无得」的修习,就把心中的「法执」给消灭掉了。从「毕竟空」的角度来看,生死涅槃是等空花,这样才能把过去这些染淨的坚固思想给消除掉。这是为法华会上的「发菩提心」先舖路,要发菩提心,一定要先把杂染生死法和涅槃法的差别给消除掉,他也才敢、才肯来到三界裡面。因此这「般若时」是为后面的「法华涅槃时」作舖路的。(此时的小乘人虽尚未发菩提心,但是他内心中已经知道,杂染生死或涅槃的法,都是因缘所生法,并不是有一个真实的生死或真实的涅槃。就好比柴已烘乾,就等最后那个火而已。)故知般若会上,以我空、法空的智慧,把小乘人过去所熏习的对于生死的厌恶、对于涅槃的好乐的这种「法执」给止息了。所以它是「渐后」,在次第上它是最后的一个阶段。

  五、法华涅槃时:

  「五时」从化仪来说;「华严」是顿教的法门,「阿含」、「方等」、「般若」是渐教的法门,并依序为:渐初、渐中、渐后。至于「法华」则是一个会渐归顿的法门。

  解释《法华经》:

  《法华经》又称《妙法莲华经》,经题包括了「法」和「喻」(譬喻),妙法是「法体」,莲华是「譬喻」,「妙」者——不可思议的事;「法」者——不可思议的法。智者大师把不可思议的「法」分成三类:一、佛法妙。二、众生法妙。三、心法妙。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自性,众生的佛性为什么不见了?禁不起社会上种种邪恶的诱惑,无始来的烦恼习气现前,所以佛性不见了,就这么回事情。 佛性不见了,是不是真的不见?不是。佛跟我们说,是我们有障碍把它障住了。什么东西障碍了?烦恼习气障碍了。如何恢复?如理如法地修行。 这个如理如法,我们再说得明白一点,是随顺佛陀的教诲去做,不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佛陀的教诲去做,这个“去做”就是修行。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