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三)


2014/9/3    热度:1015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三)

 

  ◎附表六——释「无言说道,体法入空」

  教义——摩诃般若波罗蜜。

  摩诃——大。妙。般若——智慧。波罗蜜——到彼岸。

  「般若」是法的自体,翻成中文是智慧,此智慧是无漏智慧,不与烦恼相应的智慧。这种无漏智慧有两个:我空、法空。「我空」是五蕴身心当中没有「我」;「法空」,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当体即空。「我」可以完全消灭,因为「我」其实未曾存在过。但是「法空」,法是因缘的假相,假相存在又如何说它是「空」?因为它没有决定性,没有决定性就叫「空」,是以这种角度去安立「法空」的。

  我空、法空的智慧就叫「般若」。这个智慧是「摩诃」,大。妙。「大」,体性周遍名之为大。因为「通教」的空观是包括我空和法空(跟藏教的「空」不一样)。一切有为法、无为法都是毕竟空,所以摩诃有「大」的意思。其次「妙」,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因为「藏」教的空一定要等待有为法的消失,「空」的真理才出现,「真谛」在因果之外。而「通教」的「空」不是如此定义,它的「空」就在一切有为法当中,就着它的「无自性」而发明空义。所以它是「空」「有」同时存在的,因果当中就有真理,真理含摄着因果,真俗不二的,所以这是「妙」。因此「摩诃」是形容「般若」的境界,它是「大」是「妙」。

  「摩诃般若」的作用是什麽呢?「波罗蜜」——到彼岸。能够使我们从生死的此岸,到达安乐涅槃的彼岸,这就是波罗蜜。世间的种种方法,都不能澈底的解决烦恼的问题,只有佛法我空、法空的智慧才能让我们「波罗蜜」。

  类别:一、文字般若。二、观照般若。三、实相般若——「从假入空」。

  四、眷属般若。五、境界般若——「从空出假」

  有五种智慧(般若),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这三种智慧是「从假入空」,从假名假相悟入到空性去。眷属般若、境界般若是「从空出假」,从空性中又出现假名假相假用。五般若事实上就是修学的次第。

  一、文字般若:「空」的真理,我们在刚开始时,要依止语言文字去认识。比如《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从文字上去明白「空」的道理,此时内心中有「闻慧」和「信心」,所谓「闻经达理,断疑生信」也,但是对于「我执」「法执」的烦恼,还没有调伏的力量,但有「闻慧」与「信心」而已。

  二、观照般若:从「文字般若」之后,进一步就是「观照般若」,这时必须修止修观了,从「闻慧」再变成「思慧」,这时对「空」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有了调伏烦恼的力量。

  三、实相般若:「观照般若」一念相应,这一念「如如智」照「如如理」的时候(无分别智照二空真如理),一念之间「能、所双亡,诸相叵得」,就悟入了「实相般若」。此时就是「从假入空」的境界了。

  四、眷属般若:「从假入空」以后再生起大悲心,修「眷属般若」,「眷属」是指般若的眷属。意思是:菩萨道修行在资粮位、加行位时重点在「般若波罗蜜」,特别是加行位的菩萨。菩萨证得「实相般若」以后,他就会走出佛堂,开始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以般若波罗蜜挟带五度来修习种种善业,积功累德,这就是「眷属般若」。

  五、境界般若:我们刚开始在观空时,是单一的所缘境,(或者观身、或者观受、或者观心、或者观法),多分都是观「现前一念心识」,观照这一念心刹那刹那的因缘,各式各样的变化,它本身并无自主性,它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开始时是观现前一念——空;慢慢就普遍到十法界的一切依、正诸法,把「境界」遍到十法界去。禅宗有偈:「百花丛裡过,片叶不沾身」,这就是在形容「境界般若」。

  「眷属般若」与「境界般若」是「从空出假」。我们在观一切法空时,事实上是两个次第,以后说「通教」位次时也是两个次第:一个「从假入空」,一个「从空出假」。(以下回到讲义p.38)

  以上是「解释名义」——以「无言说道,体法入空」,故名「通教」。

  癸二  所诠教义

  诠无生四谛。亦诠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亦诠理六度。

  亦诠幻有空二谛。亦诠两种含中二谛。亦诠别入通三谛。亦诠圆入通三谛。

  「通教」的教义通前、通后,因此这当中有二谛、有三谛必须把它弄清楚,以后到「别教」、「圆教」时才不会煳了。

  我们研究时第一下手,先明白什麽是「幻有空二谛」,明白「幻有空二谛」你就知道,依止这样的理论所开展出来的:无生四谛。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理六度的内涵,因为这整个修行方法都是根据「幻有空二谛」开展出来的。(以下请看补充讲表p.13)

  ◎附表七——「通教教义」

  「通教」的思想,它对生命观也是分成二谛,就是生命的本质有世俗谛的本质,也有真谛的本质。

  幻有空二谛——「三界因果色心依正,并是非有似有,犹如幻事,指此幻有,以为俗谛。有既是幻,则当体全空,非灭故空,指此即空,以为真谛。此则真俗不二,不同藏教,真居事外。」

  「通教」对「俗谛」的看法是——三界因果色心依正。一切有漏的因果(苦、集二谛)。这样的看法是跟「藏教」一样的,但是「通教」对因果看法跟藏教就不同了,通教认为因果「并是非有似有」,就是我们现前的身心世界(三界因果),它是「非有」——本性不存在,没有独立、主宰的体性。但是从它的作用来说是「似有」——相似的存在。就好像「幻事」,魔术师用手帕变出一个兔子,兔子其实不真实(手帕)。我们的身心世界我们也感觉到眼睛见到色尘,耳朵听到声尘,乃至于意根对着法尘,这些似乎宛然存在,但是它其实都是由业力所变现的。「通教」把这种如梦如幻的存在,认定为「世俗谛」。(藏教的俗谛是真实有的,亦即三界的因果是真实有的,它不是幻有。)

  这个「有」既然是「幻」,所以它本身当体就是空,不必等到它消失了以后才空。藏教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藏教的思想;真谛要出现必须「生灭灭已」,三界的因果要消失了,真谛才能完全出现。因此「藏教」的「空」是超越因果之外有一个「空」;但是「通教」的「空」是有既是幻,当体全空。不必等待法消失了,「空」才出现。这种「当体全空」的真理叫作「真谛」。

  故知「通教」的二谛观是真俗不二的,它不同于藏教的「真居事外」

  释「真俗不二」:「不二」并不是说同一个东西。举例来说;「水」跟「波」是不二,「水」的冲击现出大小不同的「波」浪,看到了「波浪」,但是它可也没有离开「水」,离开了「水」要找「波」也是找不到的,「波」跟「水」是不二的。「空」在哪裡呢?就在你现在流动的身心世界裡,身心世界是假藉因缘而有的,既是假藉因缘才有的,那麽「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因缘所生的法,根本没有主宰性。「空」是就着因果的无自性而安立的,离开了因果也是没有「空」,「空」的本质是扣着「因果」才能够存在的,就像「水」不离开「波」,「波」离开了「水」也没有「波」。「波浪」虽大,它的本质就是溼性,溼性也不离开「波」。这就是「真俗不二」。从这「真俗不二」我们可以知道「通教」的「体空观」,是超越「藏教」的「析空观」。「通教」人对生命的真理看得更透澈,当体即空,不必等待法消灭了,才能发明「空」义。

  从「幻有」为俗谛,「空」为真谛,那麽「幻有空二谛」所开展出来的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是如何的呢?

  无生四谛:「四谛」就有二种因果,苦、集的杂染因果,灭、道的清淨因果,这两种因果是「无生」——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维摩诘经》——「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生死本来就没有生起,不必刻意去消灭它,它从来就没有生起过。你想要了生脱死,事实上生死从来没有出现过,麽了生脱死呢?我们想要了生死、消灭苦集二谛,但是苦集二谛本来就如梦如幻,何必刻意去消灭它?这是「无生四谛」,以「无生」的真理来观察四谛,生死、涅槃都如幻,都没有真实的体性(生死不是真实的,涅槃也不是自性存在的。)生死和涅槃不是对立的——此观念已在为圆教作佈局,圆教为什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这跟「无生」理是有关係的。

  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通教」的十二因缘是「思议」的,这个十二因缘的所观境是三界的生死,三界的生死是「思议」的,它不像界外的「变异生死」,它也是「不生灭」的。

  在「通教」的思想,「不生不灭」的观念是很重要的,重点在「不生」,因为没有「生」就没有「变异」,就没有「灭」。所以不生灭十二因缘其实就是无生十二因缘,它是「幻有」的,它整个世俗谛本来就是如幻有。

  亦诠「理六度」:他在开展六度时,在整个运作的过程中,他也是三轮体空的,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但是他可也是修一切善法的。这就是「理六度」,他能观照三轮体空。

  无生四谛、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理六度,都是从「幻有空二谛」这样的理论开展出来的修行方法。

  另外依止「幻有空二谛」开展出别教的三谛和圆教的三谛。(以下请看附表p.13)

  两种含中二谛,此处开展出别教、圆教的含中二谛,含有「中道」的二谛。两种含中二谛就是:别入通三谛跟圆入通三谛。别教的三谛安立,与圆教的三谛安立。

  别入通三谛——「通教止云有漏是俗,无漏是真,今立非漏非无漏句,以显中道,则三谛义成。」

  「通教」的修行人在观念裡,认为生命只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有漏杂染的生死(世俗谛、三界的因果);另外一是选择「无漏是真」,你也可以使令自己内心安住在毕竟空的法性当中,解脱三界的生死,是「真谛」。「通教」的生命观就只有这两种选择。但是到「别教」你则有三个选择,第三个选择就是「非漏非无漏」,生命还有一个义境存在,此境界是「非有漏」,它不是在生死的境界流转,但是它可也不是在空性的涅槃安住,离开了生死和涅槃,有另外一个「真理」存在——非有漏非无漏的真理,这个就是「中道」(在唯识就安立是「真如」)。有一个「真如」的境界可以安住(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以大智慧不住生死。)这是说:在「别教」的思想,生命有三种选择,依「别教」之义,安住在「真如」是最圆满的。换句话;不管是「世俗谛」或「真谛」都是有「偏着」的。(一个偏「有」,一个偏「空」)。

  「别教」的真如,到底是一个什麽样的情况,请看下表(附表p.14)

  「别教」的真如,完全是一个清淨的境界,「处生死而不染,证涅槃而不淨」,「真如」的境界是离一切相的,在生死中而不被生死所染着,离开了杂染的生死法,虽安住在涅槃却也不受涅槃影响。它是离开有漏也离开无漏,离开两边所开显的真如。因此「真如」有「随缘不变」的作用,但是在「别教」的真如当中,它本身没有受薰的功能,它只有不变义。所以说我们为了解释生命的现象,就必须从「真如」当中开展出「一念不觉」——因为「一念不觉」所以有阿赖耶识。此时的阿赖耶识就是一个生灭与不生灭和合的心识,受着我们染淨业力的熏习,摄藏无量无边的种子。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唯识三十颂之偈颂)阿赖耶识的功能是无始劫以来恆常存在,它的功能包含了无漏、有漏的种子,亦即无始劫来所熏习的有漏、无漏的种子,以及一切现行的「果法」(我们现前的身心世界),(「界」是因种,一切法是果法,是我们这一期生命的身心世界),不管是因地的种子,不管是果报的身心世界,都是以「阿赖耶识」作依止。因为有阿赖耶识的存在,所以「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有三界的六道轮迴和清淨的涅槃出现。

  在「唯识」的思想;「真如」不受熏,真如只是一个「理性」,它离开了生死、也离开了涅槃,有一个真实不虚、恆常不变的义境存在,而真如的义境是众生所没有的,但是我们修无分别智,慢慢就能趋向于「真如」的境界,「阿赖耶识」就能有所变化。这是以「唯识」的角度而安立的第三谛——真如。(此真如是不受熏的)

  圆入通三谛——「二谛同前,今立非漏非无漏句,以显中道,一切法皆趣非漏非无漏,则此非漏非无漏,见一切法,圆中义成。」

  ——《教观纲宗释义》——

  「圆入通三谛」也是从「幻有空二谛」开展出来。

  「圆教」二谛的安立同样有漏是俗,无漏是真。离开有漏和无漏,还有一个「非有漏非无漏」的「中道」。但「圆教」的中道不同于「别教」的中道。它是一切法皆趣非漏非无漏,这是说:「圆教」第三谛的「真如」,能够作一切染淨诸法的依止——则此非漏非无漏,见一切法,圆中义成。前面「别教」的真如叫「但中」,这个「真如」是不具足一切法的,它「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离开了生死也离开了涅槃,「处生死而不染,证涅槃而非淨」,它不跟杂染法在一起,可也不跟涅槃法在一起,完全不受熏的,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理性」。

  而「圆教」的真如,它是很现实的活在我们心中,什麽是「真如」?——现前一念心性就是「真如」!现在的这一念心,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真如」。依天台的思想:假设我们是在觉悟状态,就安立作「真如」!如果是迷就安立为「无明」,但是不管是迷是悟,你的内心状态一定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一定是一个「真如」的境界。所以说天台宗的「真如」是受熏的,它是活在当下的「即空即有」,「别教」的但中真如是「非空非有」,是离相的。「圆教」的真如「即空即有」,是即相的,即一切相。简单的说:「别教」的真如是没有明了性的,它是「理性」的。亦即我们这一念心是「阿赖耶」,现在不是「真如」,但是你慢慢的修习唯识的无分别智,这一念心跟「真如」接触以后,就能够转识成智,以后可能会达到「真如」的境界。

  天台宗的思想就是说:(圆教)你现在就是「真如」,「真如」是有明了性的,当下就是真如。(你现在就是真如,但是你的真如迷惑了,虽然迷惑了,本质还是真如。)所以「圆教」的真如是有明了性,它是受熏的,它是恆常随缘而不变,恆常不变而随缘。(这一点以两个讲表来解释,请看附表p.15)什麽是「真如」呢?简单讲就是:现前一念心性。「圆教」的真如就是现前一念心性,它是受熏,它有随缘不变的义理——「即空」(此「即空」跟「通教」的「缘生无性,当体即空」那个性空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不管你打再多的妄想,不管你无始劫来积集了多大的罪业,你内心的本质仍是「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任何的罪业都不能染污这个「本质」,任何的善业也不会增加这个「本质」的清淨,它当体即空,清淨本然,离一切相。亦即我们内心的「本质」它的体性是清淨的。(清淨的意思是:我们每一人都有可能成佛,就是这个道理。假设我们内心的染污是真实的,那就没有一个人可以恢复本来面目了。)我们内心的第一个本质就是:随缘不变,随顺杂染的因缘在三界一次又一次的流转,但是它的本质是恆常不变的——当体即空。

  第二个本质:不变随缘。它不变而恆随缘——「即假」,「即假」依智者大师之说是「性具十法界」,也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具足十法界、十如是。迷惑时所开展出来的就是杂染法界的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如果是觉悟的,就开展出清淨庄严的「十如是」,由迷悟的差别,就出现各式各样的身心世界,因缘果报也就不同。这就是当体即假,是我们内心的第二个本质。

  第三个本质:空有同时,空有无碍。空性跟假名假相假用是同时存在的,而且不互相障碍。(空不障碍有的存在,有也不会障碍空的存在。)这就是当体即中。

  古人以一句话来总持:心性自清淨,万法唯一心。就着「本质」来说,我们这一念心是永远清淨的;约「作用」来说,它显现万法,万法唯一心。

  从「圆教」的真如思想,就会开展出两种修行的方法,一、站在「圣道门」的角度,称性起修,全修在性——「六即佛」,「六即佛」开展出——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我们了解「真如」有什麽好处?我们为什麽知道「第三谛」呢?「真如」就是我们这一念的心,当然这一念心在圣道的角度,它强调「即空」的角度——强调清淨本然,周遍法界。以圣道的角度,我们在因地的时候就能够肯定「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能够肯定这一念一天到晚打妄想的心,它的本质是清淨的,而此清淨的本性与诸佛是无差别的,那麽我们就可以依止这一念清淨心来修习六波罗蜜,到最终六波罗蜜还是在开展我们的清淨心。这麽一来,在圣道门中就是坐大白牛车了,是最圆满的修行方法。(不必经由「为实施权」。)虽然一开始就能承当「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但是修行位次还是必须有的,就是「六即佛」,就着「即而常六」的角度,圆融不碍行布,虽然相信自己有佛性,但是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去修学的,从事相来说,还有很多很多的波罗蜜要去完成。所以说,圆融的理性不障碍事相的修学。这是「即而常六」——圆融不碍行布。虽然在修行当中,可也「六而常即」——行布不碍圆融。这就是整个「圣道门」的角度。二、站在「淨土门」的角度:「淨土门」它强调的是「感应道交」,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要跟佛的心要能感应道交,佛的心,佛力——本愿功德力——能应。佛的心是能应,佛的这一念心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有本愿的功德力。而能感的就是我们这一念的自性功德力,能念的心,去忆持阿弥陀佛的名号,这样就感应道交了。

  自力——自性功德力,名号功德力——能感。

  「感应道交」它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是强调「即假」。因为如果你观一切法空,你跟谁感应道交呢?「观空」是圣道的境界,用空性的道理来调伏我们心中的妄想执着,那种境界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扫,离一切相的,既没有「能感」的我,也没有「所感」的佛,那是一个离一切分别的境界,所以圣道门的操作,它在「真如」的道理当中,下手是以「空性」为下手处。但是淨土法门不是这样,修行好坏是一回事,你必须想办法使令这一念心跟佛的心接触,这是关键点,换句话说,你可以去「观想」内心中出现佛的影像,或者「观像」,或者念祂的名号,或者念祂的功德,「淨土」的角度是强调「即假」,就是你的心中要出现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相状、或者祂的功德,才能够感应道交的。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当中,对于「即假」提出了两个差别:一、假设是「事持」,事相念佛所强调的就是「信我是业障凡夫,决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决定能够救拔我,所以我这一念业障凡夫的心,对弥陀名号通身靠倒。」在「事持」的角度,他力的信心强调名号功德,不强调你内心的自性功德。二、「理持」就不同了,「我虽业障深重,是弥陀心内的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是我心内的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应道交。」站在「理持」的角度,我们跟阿弥陀佛的感应道交,我们这一念清淨心是「亲因缘」,名号只是一个「增上缘」,虽然都是「即假」,都要以佛菩萨的功德相貌为所缘境,但是站在「他力」信心的角度,会强调名号功德力,若以名号功德力为「亲因缘」,那麽我们这一念能念的心就只是「增上缘」。站在「自力」信心的角度,我们这一念的自性清淨心,圆具无量无边的功德,是一个「亲因缘」,名号退居为「增上缘」。

  不管「事持」或「理持」,都必须依止「自性功德力」,这意思是;说从缘起的角度来观察,我们跟阿弥陀佛的确是有一些距离(就像乞丐看到国王一样),我虽业障深重,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所以从因缘上观察,我们当然觉得这之间有很大的距离,这两个心怎麽能够接触呢?但是从「圆教」的真如,这个「即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这一念心是如,众生的心也是如,佛的心也是如,一如无二如,站在「体性」的角度,就把我们这一念苦恼的心跟佛菩萨功德的心,这之间的距离给拉近了,所以我们了解到真如佛性以后,「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就感到阿弥陀佛好像离我们不是那麽遥远了。大家是一家人,因为我的心是如,佛的心也是如,一如无二如。故知「圆教」真如的理解,不管是「圣道门」或「淨土门」(他力加被)的角度,都非常重要。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至心受持,不生疑惑’。任何一种佛法,只要有人做到这八个字,没有不成功的。所以说,只念一个佛的名号,只要至心受持就有如此大的功德。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