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八)
2014/9/3   热度:628
净界法师:教观纲宗(十八) 「习种性」的「习」,数数串习。一次一次的从假相裡面出来,出来久了以后,当你再回去面对有相境界时,就容易体会「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所以十住的菩萨祂攀缘真如时,是假藉空观的因缘而攀缘真如的。 次十行者: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瞋恨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着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此十行名性种性。用从空入假观,遍学四教四门。断界外尘沙,见俗谛,开法眼,成道种智。 十行之「行」者,广修六度,进趣菩提也。前面的「从假入空」观,内心是一种无分别的境界,恶法、善法都不修的。但是「十行」是从空性裡面出来,广修六度为了庄严无上菩提,这样的境界开出了有十种的差别。 十行的菩萨名「性种性」,性,能分别诸法的差别性。能够明白众生的根机(烦恼的厚薄或善根的浅深),而应机说法,这叫作「性种性」。这样的分别不是用空观能分别的,所以用「从空入假」观,遍学四教四门。四教指的是藏、通、别、圆四教。四门者,有门(有相境界、淨土法门所偏重)、空门、非空非有门、亦空亦有门。断除界外的尘沙惑(所知障),见俗谛理,开法眼,成就「道种智」。 *「从假入空」观的重点在于「自利」——自受用。 「从空入假」观的重点在于「利他」——大悲利他。 「十行」的菩萨能够「从空出假」,生起十种的行,有十种殊胜的功德,都是从空性裡面开展出的庄严的菩萨道。 次十迴向者: 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迴向。二、不坏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四、至一切处迴向。五、无尽功德藏迴向。六、随顺平等善根迴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迴向。八、真如相迴向。九、无缚解脱迴向。十、法界无量迴向。此十向名道种性。习中观,伏无明。行四百由旬,居方便有馀土,证行不退。 「相似即佛」的第三个阶位是「十迴向」。迴向者,事理融和,顺入法界,故名迴向。有为的事相跟真空的理性能够融合,因为事、理能够融合,使令菩萨的心能够顺入真如的法界。有三种事理融和之法:一、迴事向理:把有为的事相会归到空性的理体。(故知平常作功课之后,会诵《心经》即是迴事向理。)二、迴因向果:(偏假)把因地的修行迴向无上菩提。(此「假」是指无量无边、万德庄严的功德)。三、迴自向他:把自己的功德,迴向法界的苦恼众生。此位菩萨虽还不能真实的去攀缘真如,但是祂能假藉此三种迴向使令自己顺入真如的法界。(十种迴向不再详说)。「道种性」者,道,中道实相也。已经逐渐与中道实相相应了。祂能假藉迴向的力量来攀缘「中观」(中道实相),非真修,是缘修。伏住界外无明。行了四百由旬,居方便有馀土,证行不退。 「别教」的三贤菩萨(相似即),假藉三个方便力:一、从假入空。二、从空出假。三、迴向。使令祂能相似的随顺真如。 五、分证即佛 分证即佛者——十地圣种性及等觉性也。 「分证」者,分破无明,分证法身。真实与真如相应了。「圣种性」即:已入圣位。「别教」的圣位与藏通两教的圣位不同,藏通两教以「空观」为理性,只要证得「空性」,就是入圣位。「别教」的菩萨则必须证入到「真如」才入圣位,所以它前面是「贤位」,若以藏通的标准来说,别教的贤位都已是圣人了(已断见思烦恼了)。故知「圣」的标准不一定,看它以什麽为「理性」,若以「真如」为理性,要到「十地」才能入圣位。 「分证即」从十地一直到等觉也。「地」者,大地也。十地菩萨有三种功德与大地相类似:一、能生义:大地能生长一切草木,比喻十地菩萨的这一念清淨心能生出种种三昧、种种陀罗尼,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二、不动义:比喻十地菩萨不论遇到任何顺、逆因缘,都能安忍不动。三、负荷义:大地平等的负载一切众生,比喻十地菩萨清淨平等的大悲心,能够平等的摄受一切众生。有此三义,故以「大地」来比喻十个阶位的菩萨。 初欢喜地——名见道位。以中观道,见第一义谛,开佛眼,成一切种智。行五百由旬,初入实报无障碍土,初到宝所,证念不退。得无功用道,随可化机缘,百界作佛,八相成道,利益众生。 「欢喜地」就「见道位」了,见到「中道实相」,以中观的智慧见第一义谛。「见」是如实的见到,不是像前面的「缘修」。开佛眼,成就「一切种智」。行五百由旬,初入实报无障碍土,初到宝所,证「念不退」。得无功用道,随可化机缘,百界作佛,八相成道,利益众生。 百界作佛者,初地菩萨以祂的愿力,能够到一百个世界,示现藏通两教的佛身。事实上以「别教」的教义来说,到「相似即佛」而已,一个人悟入「分证即佛」,真实的证到「真如」以后,那一定入「圆教」了。没有一个人破无明、证法身以后还是「别教」。所以「别教」的初地以上都是有位无人,只有在初地之前祂次第的修三观,而安住在真如,一旦跟真如相应以后,那一定是月映千江,百界作佛,都入「圆教」了,所以说初地以上都有位无人。 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燄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各断一品无明,证一分中道。 二地至十地的菩萨,每一地各断一品无明,证一分中道实相。(请参阅静修大师着《教观纲宗科释》一书p.153) 更破一品无明,入等觉位。亦名金刚心,亦名一生补处,亦名有上士。 最后再破一品生相无明入等觉位。入金刚心,等觉的后心特别坚固,不为一切法所坏。特别锐利,能坏一切法,有坚固义与锐利义,故称「金刚」。「一生补处」,有漏的生命这是最后一生了,一定能够补入佛位。或叫「有上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 六、究竟即佛 究竟即佛者——妙觉性也。 从金刚后心,更破一品无明,入妙觉位。坐莲花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为钝根菩萨,转无量四谛法门。 「究竟即佛」就是「妙觉」,「妙觉」就是「佛」了。「金刚后心」,有漏心的最后一念,在金刚禅定中,修习三观智更破一品的生相无明入了佛位。 「别教」的佛是一种什麽境界呢?——坐大宝莲花的世界,这是依报——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正报则是现圆满报身。藏、通两教的佛都是现「应化身」。而「别教」的佛是圆满「报身」,有始无终无量的生命。这是「别教」不共于藏通两教的地方,它安立了「真如」以后,就能开展出无量的生命,成佛以后,能够继续度众生的「圆满报身」,为界外的钝根菩萨转无量四谛法门。 壬二 明观法 分二 一、入道初门。二、十法成乘。 今初 此教名为独菩萨法——以界外道谛为初门。 无复二乘,而能接通。通教三乘既被接后,皆名菩萨,不复名二乘也。 「别教」就是别前、别后,别前藏通,别后圆教,它是独菩萨法,它没有二乘的教法。它是以「六波罗蜜」为初门,直接观「道谛」(不观苦谛、集谛)。「别教」没有二乘人了(不似藏通都有三乘人),但是它能接引「通教」的菩萨(通教菩萨观一切法空,若知不空就能入「别教」),「通教」三乘人被接以后,也叫「菩萨」,就不再是二乘人了。 癸二 十法成乘 十法成乘者:别教的「乘」,有别于藏通两教之「乘」,藏通的「乘」,只能从生死到涅槃,此「乘」就休息了。「别教」的「乘」从生死到涅槃以后,还能继续再开下去,从无明开到真如,摄用归体,成就「自利」的功德,也能够从真如再开展出来,无量无边的月映千江,百界作佛,广度众生。故知此「别教」十法成乘这个车乘是永不停止的。 一、缘于登地中道之境,而为所观。迥出空有之表。 「别教」菩萨所攀缘的诸法实相是攀缘真如,此「真如」是登地的真如,以初地以上的真如理性当所观境。初地以上的真如不是我们所能观察的,它一定要「缘」——攀缘语言文字。菩萨于行菩萨道时,藉由经典文字的理解而拿捏,使令内心安住在非有非空,不生起攀缘心,可也不能伤害慈悲心。这就是「缘」,攀缘大乘经论的法宝,使令内心当中能够相似的随顺真如。 二、真正发心,普为法界。 真正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普为法界众生而修行。 三、安心止观,定爱慧策。 刚开始修行时,一定先修「止」,令散乱的心能在一所缘境安住,慢慢的把身心的粗重性给停下来,此时身心有殊胜的三昧乐,就是「定爱」,对于尚未入圣道的人,就容易产生「法爱」,那麽就必须「慧策」,以无常、无我的智慧来策勉自己继续往前走。因为禅定毕竟是有漏,我们无量无边的罪业不会因为禅定就消灭,等禅定一失去,这些烦恼罪业还是回来的,所以不能停在这个地方,它不是安乐处。因此必须策勉自己通过禅定继续趣向无上菩提——「定爱慧策」。 四、次第遍破三惑。 有次第的,先由空观来调伏见思烦恼,再修假观调伏尘沙惑,再修中观调伏无明。因为它是「别教」,不管是理论、是修行,都是有差别的,这就是「次第」。 五、识次第,三观为通,见思、尘沙、无明为塞。传传检校,是塞令通。 要明白修学的次第裡,三观是能通,而见思、尘沙、无明都是障道的因缘。「传传检校」,由于是「别教」,比如从初信通不过二信时,我们就必须找出原因,为什麽二信的功德不能显现?亦即在每一个阶位都要经常调整自己,使令内心安住在非空非有,令障道因缘能够消灭,位位速能通过。 六、调适三十七道品,是菩萨宝炬陀罗尼。入三解脱门,证中无漏。 第五是「识通塞」,接下来第六就是「调适道品」了,调适三十七助道品(调适戒定慧),这是菩萨的宝炬陀罗尼,能令入三解脱门,证得中道无漏智慧。「调适道品」者,即菩萨修行时,有时会慈悲心太强落入了攀缘心,就须以「空观」来调,有时太理性了,就用「慈悲观」来调,随时都要调适。 第五是明白了病之所在,第六就必须修功补过了。 七、用前藏通法门,助开实相。 当我们有粗重的烦恼现前,不妨用「四念处」来调伏,即「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就是「对治助开」。 八、善知信、住、行、向、地、等、妙,七位差别。终不谓我叨极上圣。 这是「知位次」,知道三贤十地的差别,不要叨极上圣。「叨」者,假藉别人的功德来荣耀自己,也就是不要「以凡滥圣」。「叨极上圣」有两种情形:一、没有欺诳性,不明白名相,叫「增上慢」。二、有欺诳性,明知故犯,是「大妄语」。因此「知位次」就是你必须明白每一个位次的相貌,不可以凡滥圣。九、离违顺强软二贼,策十信入于十住。 从外凡的十信,到内凡的十住,这过程中有很多情况会出现,有违背我们的强贼,比如色身有痛苦,内心有烦恼,环境也不如意等,都必须安忍。另外一种更可怕,是「软贼」,我们在积功累德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殊胜的境界出现,这也要安忍。 *若真修行,逆境容易过,这本来就在你的计画裡。难就难在胜境出现时,你是否能够「百花丛裡过,片叶不沾身」。 十、离相似法爱,策三十心令入十地。 从内凡的三十心(十住、十行、十迴向),要入十地到圣位,会有「相似法爱」。解释别教「相似法爱」,藏通两教的相似法爱是一个「禅定」,但是别教三十心,都是内凡、已断见思烦恼的圣人。此「相似法爱」就是说;有时候我们会安住在空性不想出来,这就是「相似法爱」了,有时候我们也会着在「有」,度众生时太偏重在有相了,这也是「相似法爱」,这些都必须「离」,此时的「相似法爱」这个人都是圣人的境界了(已不是凡夫的有漏禅定)。意思是;菩萨尚不圆满,应从空有当中的相似法爱继续前进,而趋向于十地的中道真如思想。 辛四 圆教 智者大师把佛陀的一代时教分成藏通别圆四个教法,此四法相互的关係,从《法华经》上提到的「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从经文中我们可以明白,佛陀成道以后,祂那一念清淨心,所受摄的法门,是一个「一佛乘」的法门,就是所谓「圆教」的法门。佛陀的本怀是要把祂自受用的「圆教」法门,普遍的告诉九界的众生,但以众生根机的差异,佛不得已只好「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以一佛乘分别说三,就是「为实施权」,开展出所谓藏通别的方便法门。所以我们可以知道这以下所介绍的「圆教」,是三世诸佛出世的本怀,而藏通别就是这个根本法门当中所施设的方便。 分二:一、释教相。二、明观法。 初中分三 一、解释名义。二、所诠教义。三、修行位次。 今初 圆教——谓圆妙、圆满、圆足、圆顿,故名圆教。 「圆教」的教法为何而称为「圆」呢?这之中有三理由:一、它的「本质」是圆妙的,三谛圆融,不可思议,故说「圆妙」。「圆教」把生命的本质分成三谛(俗谛、真谛、中谛),而这三谛相互是圆融无碍的,随举一法,就具足三法。故说「圆妙」。 二、就其「量」而说是圆满跟圆足的,「一念心性当下满足」,根据三谛圆融的教法来修行有什麽好处呢?——一念心性,当下满足。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去修行布施的功德时,同时也具足了持戒、忍辱乃至般若波罗蜜的功德。随修一法都圆满具足一切的功德,故说这个法门在内心的操作有圆满、圆足的优点。 三、圆顿,体非渐成,无前无后也。这是约「时间」说。如此圆妙又圆满的法门,在修行时需时多少呢?——体非渐成,无前无后。亦即一念相应,功德同时显现。(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此圆顿法门之特色就是因与果同时存在,当下存在,故名「圆教」。 所谓圆伏、圆信、圆断、圆行、圆位,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 我们根据三特点起修时,有四个次第,所谓的圆伏、圆信、圆断、圆行、圆位、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搭配六即佛的后面四个)。 圆伏:指的是「观行位」,圆教在观行位时,圆伏五住烦恼。换句话;圆教的人,以一佛乘的法门在内心中操作的时候,他在调伏烦恼时,是同时调伏界内、界外的烦恼,故称「圆伏」。 圆信:信一切法皆即空即假即中。圆满的信一切法都是真如。(智者大师之意,佛法界太高、众生法界太广,故观现前一念心性。)相信现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称之「圆信」,是「相似位」,观心法门。 圆断、圆行、圆位:是「分证位」,圆断者,一断一切断也(断恶)。圆行者,一行一切行,约生善而说。圆位者,一位一切位也。随证一位就证得一切位。(此是「分证即」法身菩萨的境界。) 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是「究竟位」。从自利的功德来说,诸佛的一念清淨心,有福德、智慧两种圆满的庄严。从利他的角度来说,佛陀能施设无量的方便,利益一切九界众生,成就自利与利他的功德。 *「圆教」的「圆」字,在《法华经》的解释是「一佛乘」,这个「一」的意思就是——无差别。从因果上来观察,十法界有种种的差别,佛菩萨的功德庄严,二乘的偏真涅槃,人天的可乐果报,三恶道的苦恼境界,有无量无边的差别。但是在无量的差别当中有一个无差别的现前一念心性存在,所以叫作「一」。「圆教」的教法,就是从现前一念的清淨心当中,依止迷悟而开展出它的流转门与还灭门,「一心开二门」,就是它的教法。从凡夫到佛,那个无差别的体性,是「一」是「圆」都可以。 癸二 所诠教义 此教。诠无作四谛。亦诠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 亦诠称性六度。 亦诠不思议二谛。亦诠圆妙三谛。 「圆教」的教义关键在「圆妙三谛」。(以下请看补充讲表p.18,附表九) 附表九——圆教教义 (一)「知一切法,从因缘生。」 「知一切法,从因缘生。」这是大小乘的共同理论,在佛法的思想当中,对于生命的现象,不同意是「自生」,也不同意「无因生」,而「知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四教的共同理论。但是到底是什麽因缘?就各有不同了。 「若知性具为因,迷悟为缘,三千性相为所生法,即属圆教。若谓一切种识为因,展转熏习为缘,分段变易乃至四智菩提为所生法,即属别教。若以六识相应有漏种子为因,六尘美恶中庸境界为缘,三界依正色心因果为所生法即属藏通二教;但通教则知若因若缘若所生法,皆如梦幻,藏教则以为实法耳。」 「一切法因缘生」,来解释四教的差别: 一、藏通两教: 因——「六识相应有漏种子」 「藏教教义」 果 「三界依正色心因果」 缘——「六尘美恶中庸境界」 「通教教义」 藏通两教的所生法——「因」,是六识相应的有漏种子(烦恼业力)。若单只有烦恼和业力尚不能得果报,还必须要有境界,有心又有境,六尘美恶中庸的境界,心、境的和合就出现「所生法」——三界依正色心因果(有漏的生死的流转)。这就是藏教和通教的教义。藏通两教的共同点都是以「业力」,而且是偏重在有漏的业力。「业力」是因缘,「生命」是所生法。亦即三界的果报体是不能作主的(所生法不能作主),是由「业力」作主。 以「业力」来诠释「所生法」,就建立所谓的「二谛」,也就是当我们还有有漏业力的时候,我们就是在「世俗谛」活动,什麽时候把业力消灭了,「真谛」的空性就出现了,是大安乐处。这就是从「业感缘起」所安立的二谛的思想(不管是实有二谛或幻有空二谛)。亦即以「空性」为究竟的涅槃。 另一种思想,以「心识」这一念明了的心当缘起,「心识的缘起」就建立了所谓的「三谛」了(真如),但是心的缘起有两个差别,站在「别教」的角度:心识的缘起,它的「因」是「一切种识」,「缘」是「展转熏习」,它的所生法就是「分段变易」生死和「四智菩提」。 「因」——「一切种识」 「分段变易」 果 「别教教义」 「缘」——「展转熏习」 「四智菩提」 在「别教」的思想——真如不受熏。现前一念心识不是真如,它是一个杂染的阿赖耶。「阿赖耶」叫「藏识」,含藏无量无边有漏、无漏的种子,它能「受熏」,由前七转识的善恶念头熏它,(善念熏阿赖耶,阿赖耶出现可乐果报;起恶念来熏阿赖耶,它就出现不可乐果报。)前七转识若修我空观、法空观,阿赖耶就成就「四智菩提」。以「心识」当缘起的根源,就能够建立染淨的因果,所谓「三谛」的思想,三谛的思想可以建立无穷的生命。假如只以「业感缘起」而建立的二谛,生命就是「有穷」的生命了(只有在有漏的情况下才有生命),当「涅槃」出现时,就不能有生命现象了。「别教」思想的超越是它以「心识」当因缘,心识染污了就出现有漏因果,心识转成清淨了就出现「四智菩提」。不管凡夫或圣人,都同样有「一念心性」,如此一来,就能把生命从有漏到无漏整个贯穿起来,构成一个无量生命的现象。这就超越藏通两教的教义了。 但是它也有缺点,因为它的现前一念心识是阿赖耶,就有所不足了,所以在「圆教」当中,就更进一步的指出,在「心性」的缘起当中,「因」是「性具」(真如),真如清淨本然,具足染淨诸法,就叫「性具」。这一念「真如」的心是「因」,「缘」则是「迷悟」,它不讲善恶了,假如在「迷」当中,就现出杂染的「三千性相」,所谓的「真如在迷,背觉合尘」,若是真如在觉悟的阶位,那麽就是「背尘合觉」,出现清淨的「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以一念心的迷悟,来建立十法界的因果,这就是「圆教」的思想,它的因缘所生法是这样安立的: 「因」——「性具」 果 「三千性相」 「圆教教义」 「缘」——「迷悟」 所生法是——十法界的因果(三千性相)。 真如是——因(性具)、缘(迷悟)。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如果不往生,断恶修善就不容易。无始劫以来阿赖耶识里面恶习种子不是一下都能断得了的,唯独到西方世界才能断尽。 西方境界没有“恶缘”,你虽有恶习种子,没有缘,它不会起现行,不会结果,所以到那里才真正断尽。一切善法在西方极乐世界,所有“善缘”都具足,所以善的种子统统能起现行,就是一切善法具足圆满,这的确是他方世界的菩萨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