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欣德尊者译: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圣典篇 盐块经
2014/9/3   热度:379
玛欣德尊者译: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圣典篇 盐块经 诸比库,若有人这样说:“此人随其所造之业,都要承受其[果报]。”诸比库,若是这样,则不能住于梵行,不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诸比库,若有人这样说:“此人随其所造的应受之业,而承受其果报。”诸比库,若是这样,则能住于梵行,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 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堕落]地狱。然而,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不曾修身、不曾修戒、不曾修心、不曾修慧,卑微、身贱、少[恶]而住苦。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伟大、住于无量。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犹如有人将盐块投进小水杯中。诸比库,你们认为如何,那小水杯中的水是否会因该盐块而咸得不堪饮用呢?” “是的,尊者!” “那是什么原因呢?” “尊者,因为水杯中的太少水,才会因该盐块而咸得不堪饮用。” “诸比库,犹如有人将盐块投进恒河中。诸比库,你们认为如何,那恒河是否会因该盐块而咸得不堪饮用呢?” “不会,尊者!” “那是什么原因呢?” “尊者,因为恒河乃大水聚,不会因该盐块而咸得不堪饮用。”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不曾修身、不曾修戒、不曾修心、不曾修慧,卑微、身贱、少[恶]而住苦。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伟大、住于无量。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即使因半金也被捕,因一金也被捕,因百金也被捕。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却不因半金被捕,不因一金被捕,不因百金被捕。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即使因半金也被捕,因一金也被捕,因百金也被捕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穷困、贫乏、少财。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即使因半金也被捕,因一金也被捕,因百金也被捕。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不因半金被捕,不因一金被捕,不因百金被捕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富有、大富、多钱。诸比库,像这样的人不因半金被捕,不因一金被捕,不因百金被捕。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些人作了少量的恶业,由此导向地狱。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作了少量的恶业,由此导向地狱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不曾修身、不曾修戒、不曾修心、不曾修慧,卑微、身贱、少[恶]而住苦。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由此导向地狱。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伟大、住于无量。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伟大、住于无量。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就犹如有一类人不与而取(偷)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可能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随处理;有一类人不与而取了羊,却不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随处理。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不与而取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可能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随处理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穷困、贫乏、少财。诸比库,像这样的人不与而取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可能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随处理。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不与而取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却不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随处理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富有、大富、多钱,是国王或国王的大臣。诸比库,像这样的人不与而取了羊主人或宰羊人的羊,不会被杀、被捕、被罚没,或被任随处理,甚至还会向他合掌请求说:‘大人,请还给我羊或羊的价钱吧!’ 正是如此,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同样地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然而,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呢?诸比库,于此,有些人不曾修身、不曾修戒、不曾修心、不曾修慧,卑微、身贱、少[恶]而住苦。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即使只作了少量的恶业,也由此导向地狱。 诸比库,像什么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诸比库,于此,有些人已修身、已修戒、已修心、已修慧,不卑微、伟大、住于无量。诸比库,像这样的人同样地作了少量的恶业,却能在现法受[报],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诸比库,若有人这样说:“此人随其所造之业,都要承受其[果报]。”诸比库,若是这样,则不能住于梵行,不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诸比库,若有人这样说:“此人随其所造的应受之业,而承受其果报。”诸比库,若是这样,则能住于梵行,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 盐块经脚注部份: 90 盐块经 (Loõaphalasuttaü):译自A.3.10.9。缅文版作Loõakapalla- suttaü (盐釜经) 世尊在该经中说:若说随所造业必受其报,则苦不可尽;若说随所造的应受之业而受其报,则苦可尽。不曾修身、戒、心、慧者,会因小恶而堕地狱,已修身、戒、心、慧者,曾作的小恶不会在来生受报。接着佛陀又用盐块、金币、偷羊三个譬喻来说明这个问题。 91 如果这样说:“随其所造作的任何业,都必须承受其果报,确实没有办法逃脱其所造作之业的果报。因为无论造作了多少的业,他都要遭受其果报。” 92 不能住于梵行 (brahmacariyavàso na hoti):若在修道之前造了顺次生受业,他必定要受报故,即使住于梵行也算没住。 93 不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 (okàso na pa¤¤àyati sammà dukkhassa antakiriyàya):假如这种论调是真的话,那么,由于过去所造之业的积累以及果报成熟的力量,通过因果法则而不断转起的苦是不可能终尽的。 94 在心路过程的七个速行当中,若第一个速行所造之业在因缘具足时,只会在现生中带来其果报(现法受业),若因缘不具足则成为无效业。若第七个速行所造之业在因缘具足时,会在下一生带来果报(次生受业),若因缘不具足则成为无效业。若是中间的五个速行所造之业,只要还在轮回流转当中,都必须永无止境地承受其果报(后后受业)。此人随其以哪种方式造作了业,他即承受与其相应的果报。这是在义注中依果报成熟的时间来承受其业的说法。 95 由于通过圣道而灭了行作识(业识),使将在未来的生命中转起之苦不再产生,所以才有可能了知苦的完全终尽。 96 现法受[报] (diññhadhammavedanãyaü):该业只会在今生中成熟,果报成熟的时间为现法受。 97 即使连极少的[果报在来生]也不见,何况更多 (nà'õupi khàyati, kiü bahudeva):在第二生中即使连极少量的果报都不会再出现,更何况会见到更多的果报呢? 98 不曾修身 (abhàvitakàyo):这一句话是对不曾修习身等、驰驱于生死流转的凡夫而言的。 99 卑微(paritto):直译为“少许”,即少功德。身贱(appàtumo):直译为“少我”。身(àtumo,我)即自身;相对于伟大来说,其功德少为身贱。少[恶]而住苦(appadukkhavihàrã):即使因少量之恶也住于苦。 100 已修身 (bhàvitakàyo):这一句话是对漏尽者而言的。他实已以称为身随观的方法来修习身,名为已修身,或以身的培育故为已修身。已修戒(bhàvitasãlo):已增长戒行。其余的两句也同理。或者以修习五门为已修身,即是说以此来修习根律仪戒,而已修戒则是指巴帝摩卡律仪戒、活命遍净戒和资具依止戒三种。 101 不卑微(apparitto):有不少的功德。伟大(mahattà):自身虽小,但却有大量的功德为伟大。住于无量(appamàõavihàrã):在此是指漏尽者。他实因已没有了有限量的贪瞋痴,故名为住于无量。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学佛,我们跟佛学什么?学觉悟。就是学佛的大智大觉,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处事待人接物。我们这个世界,内有烦恼,外有恶缘。我们内有烦恼、有习气;外面有五欲六尘、名闻利养的诱惑,我们的心不真诚、不清净、不平等、不觉悟、不慈悲。现在这个世间,很多人作善的念头没有了,不但自己不能修善,看到别人修善很难过,还有嫉妒,还有妨害,想尽方法去破坏、去阻拦,甚至于不怕造极重的罪业,毁谤、侮辱、陷害。我们学佛人,假如遇到这种情形,不可以被外头境界所动。绝对不要以为,“好人被人欺,好马被人骑”,不敢存好心,不敢做好事,那就坏了!我们跟佛学,魔境现前的时候,我们要禁得起考验,绝不畏惧、绝不退缩。知道我们遭遇种种困难,对我们自己本身来说,帮助我们消业障,是好事情,不是坏事情。我们跟佛学,至少也要福德智慧现前,这才能讲得过去。福是什么?净而不染;德是什么?正而不邪;慧是什么?觉而不迷。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