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的功效


2015/5/23    热度:177   

绿豆

  绿豆的简介

  绿豆(学名:Vigna radiata)是一种豆科、蝶形花亚科豇豆属植物,原产印度、缅甸地区。现在东亚各国普遍种植,非洲、欧洲、美国也有少量种植,中国、缅甸等国是主要的绿豆出口国。种子和茎被广泛食用。根据营养专家分析,绿豆的预防疾病指数为245.93,生命力指数为2.87。

  绿豆的功效

  绿豆性凉,味甘,平时喝可以消暑止渴;由于其具有利尿下气的功效,因此食物或药物中毒后喝,还能起到排清体内毒素的作用,对热肿、热渴、热痢、痈疽、痘毒、斑疹等也有一定的疗效。绿豆是炎热夏天最好的食物了,熬上一锅绿豆汤可是很解暑的,常吃绿豆制品可以提高人体丰富的胰蛋白酶抑制剂,这些物质可以保护我们的肝脏免受侵害,从而保护肝脏,还具有一定的减肥效果。

  1、抗菌抑菌

  (1)绿豆中的某些成分直接有抑菌作用。(2)通过提高免疫功能间接发挥抗菌作用。

  2、降血脂

  研究发现 ,绿豆中含有的植物甾醇结构与胆固醇相似 ,植物甾醇与胆固醇竞争酯化酶 ,使之不能酯化而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并可通过促进胆固醇异化和 /或在肝脏内阻止胆固醇的生物合成等途径使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另外 ,大豆球蛋白被实验证实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绿豆的球蛋白是否有同样的作用值得探讨。

  3、抗肿瘤

  有实验发现 ,绿豆对吗啡 +亚硝酸钠诱发小鼠肺癌与肝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另有实验证实 ,从绿豆中提取的苯丙氨酸氨解酶对小鼠白血病L 1 2 1 0细胞和人白血病K 56 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随酶剂量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 ,抑制效果明显增加 ,同样作用48h, 0.7U/ml的酶其抑制率分别为52 %和14.1 % ,当酶增加为3.5U/ml,可分别达77.1 %和 85.8% ,而以0.2 0 %、1.0 %、2.0 %、4.0 %、6.0 %、10.0 %的酶作用于癌细胞 72h,其抑制率分别为25.8%、40.0 %、55.3 %、72.6 %、77.9%、82.9%。

  4、解毒

  绿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生绿豆水浸磨成的生绿豆浆蛋白含量颇高 ,内服可保护胃肠粘膜。绿豆蛋白、鞣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与有机磷农药、汞、砷、铅化合物结合形成沉淀物 ,使之减少或失去毒性 ,并不易被胃肠道吸收。绿豆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不少具有抗氧化作用 ,在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时是否通过抗氧化作用从而减轻了有机磷农药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5.痈肿疮毒。 本品甘寒,清热解毒,以消痈肿。可广泛用于热毒疮痈肿痛,单用煎服有效,或生研加冷开水浸泡滤汁服;《普济方》以本品与大黄为末加薄荷汁、蜂蜜调敷患处以解毒消肿。若与赤小豆、黑豆、甘草同用,又可预防痘疮及麻疹,如三豆饮(《世医得效方》)。

  6.暑热烦渴。

  本品甘寒,能清热消暑,除烦止渴,通利小便,故夏季常用本品煮汤冷饮,以治暑热烦渴尿赤等症,如绿豆饮(《景岳全书》);亦可与西瓜翠衣、荷叶、青蒿等同用,以增强疗效。

  7.药食中毒。

  本品甘寒,善解热毒,为附子、巴豆、砒霜等辛热毒烈之剂中毒及食物中毒等的解毒良药。可用生品研末加冷开水滤汁顿服,或浓煎频服,或配伍黄连、葛根、甘草同用,如绿豆饮(《证治准绳》)。

  8.水肿,小便不利。

  本品有一定的利水消肿之功,《圣惠方》以本品与陈皮、冬麻子同用煮食,用于治疗小便不通,淋沥不畅,水肿等。

  食用宜忌

  1、绿豆忌用铁锅煮。绿豆中含有元素单宁,在高温条件下遇铁会生成黑色的单宁铁,喝了以后会影响人的食欲,对人体有害。 2、绿豆性寒凉,素体阳虚、脾胃虚寒、泄泻者慎食,一般不宜冬季食用。 3、服药,特别是服温补药时不宜食用绿豆,以免降低药效。 4、绿豆不宜煮得过烂,以免使有机酸和维生素遭到破坏,降低清热解毒功效。 5、适宜湿热天气或中暑时,有烦躁闷乱、咽干口渴症状者食用。 6、适宜患有疮疖痈肿、丹毒等热毒所致的皮肤感染者食用。 7、适宜高血压、水肿、红眼病患者食用。 8、适宜食物中毒、药草中毒、金石中毒、农药中毒、煤气中毒、磷化锌中毒时应急食用。

  更多关于“绿豆”的文章

 

  绿豆的营养价值 孕妇能喝绿豆汤吗 食绿豆芽能健康减肥

  绿豆的做法大全 薏米绿豆粥的功效 绿豆汤怎么做好吃又营养健康?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素食 素食资讯健康蔬菜水果大全坚果大全 五谷杂粮茶类大全素食人生疾病食疗药膳大全养生知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忏悔不是在佛菩萨面前,说我过去怎么错、怎么错,错了一大堆又造一次错,这哪里叫忏悔法?真正忏悔是下定决心断恶修善,起心动念、一切造作都能与十善相应——这是世尊教初学的人。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