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要略


2014/9/3    热度:209   

禅定要略
  台湾慈善佛学院院长 惠空法师
  对于禅定我先提出两个问题:一、是什么? 二、怎么做?就是说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禅定。佛教有一个很好的比喻:瞎子摸象,摸到鼻子的人讲象是一个大水管,摸到耳朵的人说象是一把扇子,摸到肚子的人说象是一堵墙壁……所以我们要了解禅定到底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特质?当然禅定还要实践,所以我们继续问要怎么做,就是要达到禅定的境界,我们应该怎样去实践?
  一、是什么
  1、佛法的三大核心
  我们要了解禅定是什么,就首先要了解佛法的本质。佛法的核心可以用戒、定、慧三个字来总括。
  戒可以防止我们的生命受到破坏,比如这个茶杯,装了水可以喝,先决条件是这个茶杯没有破损,再有是茶杯里的水是干净的,我们的生命也是这样,如果身体有损害就像茶杯破了一样,如果身体有污垢就像茶杯里的水有毒了一样,所以戒就是保护我们身心不受损害、不被污染,让我们的生命始终保有能够装载佛法甘露的权利和能力,它为我们修道作保障,使我们的生命清净、完整。
  讲到定,我们必须要想到佛法的目的何在?佛法的目的是为了要觉悟与解脱,解脱就是要断除我们的烦恼,那么要斩断烦恼就必须用智慧的利剑,可是智慧在哪里呢? 在我们的心里。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智慧,也不是每一个人的智慧都一样,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人心的成份不一样,心的杂质少,心清净,智慧就光明、就深刻,所以要求取智慧,就必须先使我们的心能够清净无染,没有杂质,能够稳定,这样才能够激发出智慧。所以定的功能就是要让我们的心沉静下来,清净下去。
  内心清净了就可以发慧,有了智慧就可以断烦恼,我们夏令营提出“觉悟人生,奉献人生”,有了慧才能觉悟人生,觉悟就是我们修行佛法的目标。所以持戒、修定目的就是要开发智慧,开发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本具的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真谛,得大解脱。
  上面讲了佛法的基本内涵戒、定、慧,那么禅定在佛法里属于哪一部分呢? 禅定属于定、慧这两个层次。有人会问:禅定明明是定,为什么讲它是慧呢?
  2、禅定的意义
  我们修行禅定,从因上而言,也就是从过程上来看,它叫做止观;从果上来讲,它叫做定慧。止观是因,定慧是果,也就是说,修行止、观。可以成就定,也可以成就慧,甚至在某一个层次,定慧已结成一体了,为什么修行止观可以达到定慧呢?因为止观能够调整、运转我们的心性。
  我们都知道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当他发现水烧开以后蒸气能把壶盖冲顶起来时,他想到把自由散发的蒸气统一运用起来发挥更大的力量,于是他发明了蒸气机。小小的水蒸气如果让它毫无目的地发散出去,它就什么都没有了,可是如果把它凝聚起来,蒸气机就可以拉动火车飞跑,所以一个东西聚集起来所发挥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同样的,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就像水蒸气一样,毫无目的地散发,我们的耳朵时时刻刻在听,当我们的耳朵在接收声音的时刻,我们的心力就通过耳朵而散发了,我们的眼睛也是在随时随地地散发着我们生命的力量,我们的身体乃至每一寸肌肤都在散发着生命的力量,我们的心思也是一样,没有一刻在休息,所以我们的六根时时刻刻在散发着生命的力量,就像毫无目的蒸发散去的水蒸气一样。那么蒸气凝聚起来可以发出很大的功能,同样我们的心力如果把它统摄起来,也能发挥极大的生命力,这个统一的力量就是止的原则。
  我们再打一个比方,不知道各位到过黄河没有,如果你将一块硬币丢进滚滚奔流的黄河水中的话,你还能不能看见它、找到它?但是如果你把一块钱丢进清清的游泳池里的话,你是不是以清楚地看到它飘滑下去,只要你扎入水中,你就可以把它捡起来。所以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心就像水一样,如果是黄河水,浑浊、动荡,那么什么东西也不能在我们的生命中得以掌握;如果是一池清水,清澈澄净,那么我们就完全可以掌握生命中一切的内涵。什么是我们内心的杂质污垢呢?烦恼、邪见就像黄河水中的污泥,清除掉这些杂质,我们的心就是一片清明,那么禅定就具有这种特质。
  我们的心性有两大缺陷,就是昏沉和散乱。因为昏沉,我们的生命不清明;因为散乱,我们的生命不统一。昏沉和散乱使我们的生命变得错乱无力,而佛法就是要便我们生命中的昏沉和散乱完全消除,就是要达到止观、定慧的层次。
  3、止观的定义
  下面我们从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里节取两个各位可以接受的关于止观的定义。
  止,一个是止息的意思,就是停息我们的妄想杂念,比如你看念头,看你自己在想什么,你这样看、看、看、……你就会发现妄想慢慢少了,妄想寂然而停息了,这就是止息。止的第二个意思是停止,就是把我们的心停住在一个正确的境界中,比如打坐时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肚脐处,或者我们念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注意力停住在这句佛号上边,这就是停止。
  观的一个意思是贯穿,比如数息时,1、2、3、4……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鼻尖,这时候妄想起来就会自然地消除掉,这是利用数息来穿灭烦恼,叫数息观。观第二个意思是通达,比如可以对治我们贪欲之心的不净观,就是在我们打坐时心里观想人的尸体丑恶、肮脏的形象,从尸体青瘀、膨胀、血肉溃烂,虫食鸟喙……乃至一堆白骨,要让这种景象清清楚楚地浮现、融射到你的心里,这就是通达。止息和贯穿是就我们修行中要运转的境界而言的,就是要断除昏沉和散乱。停止和通达是就运转的心的主体而言的,就是要把运转的心放在我们要观察的境界里。
  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有各自不同的修行方法,但是不论念佛、数息,还是参话头,每一个宗派、每一个法门在止观这个架构之下是完全共通的,不同的只是运作的对象和层次有所差别而已。有的人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有的人数息1、2、3、4……,有的人看念头,有的人参话头,有的人观想死尸,……你会以为他们在做不同的事,其实不然。我们通过对止观的认识,就知道止观贯穿着从凡夫的昏沉散乱状态一直到成佛做祖的全过程,不论我们运用什么方法,我们都要止息一切妄想杂念,而贯注于一个特定的对象,并且生起正智慧来观这一对象,这就是指止观,也就是定、慧二法。
  4、进入初禅的三个阶段
  禅定的境界我们常说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初禅实际上属于没有智慧的禅定,属于凡夫禅,但是初禅在我们修行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好像是阶梯,只有进入初禅以后,才能再进入二禅、三禅,四禅。然而进入初禅的境界还要经历三个阶段,也就是欲界定、未至定和八触发动。在这些过程当中,会有一些征兆,对我们初学禅法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它是表明我们有没有接近初禅的信息,如果我们对这些信息能够正确认识的话,到时候我们就不会感到恐慌。
  行者在修行当中,不管用何种法门,如果把昏沉和散乱降伏下来,感到身心宁静安详,坐在那里内心一片光洁,而且好像有一股力量把你的身体托住,一点也不觉得累,那就是进入了欲界定阶段。再进一步用功夫,我们会感觉身体慢慢地消失了,只有一颗心清清明明,周围的山河大地等一切好像都不存在了,有的人到了这种时候就以为自己开悟了,其实这还没有入定呢,这叫未至定阶段。再进一步就是八触的发动,也就是动、痒、轻、重、冷、暖、涩、滑八种触觉,在未至定阶段你是身心一片空明,没有感觉,当八触发动时,你就一会儿身起动乱,一会儿身痒无比,一会儿身轻如烟,一会儿身重如石,一会儿身冷如冰,一会儿身热如火,一会儿身涩如木皮,一会儿身滑如乳,这时候你不用害怕,它不会让你感到不舒服,经过八触的发动,功夫再进一步,你就会进入初禅,那身心的宁静、愉悦就很难用语言分析清楚。可是各位要注意,八触的发动是在未至定之后才是正确的,如果在未至定之前那就是不正确的。
  5、禅定的种类
  禅定的种类在佛法里有很多说法,以下的分类并不一定是最圆满、最周密的,只代表我个人在所学范围之内做的一个归纳罢了,供大家参考。我粗略地把它归纳为四大类: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上上乘禅。我们要讲一讲这四类禅定的性质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差异又在什么地方。
  首先讲凡夫禅,这类禅虽然能正信因果,但是以求幸福,生天长寿为目的、欣上厌下而修的禅,是凡夫拥有的禅。什么凡夫呢?凡夫是生死轮回于六道中间的众生,包括地狱有情乃至天界众生,所以虽然具有这种禅定,他可以长寿、生天,他可以有神通,但是当他的这种禅定或者他的这种福报结束的时候他还要轮回。所以四禅八定都是属于凡夫禅,它们都没有超出三界。
  小乘禅是以解脱业报轮回、成就阿罗汉果为目的而修的禅,它的修行是要把我们内心对世间的执着、对我的执着降到最低层次。小乘禅与凡夫禅的不同就在于:小乘禅定认为这个世间、这个自我是不净的、虚妄的,而凡夫禅定看这个世间、这个自我是真实的。所以小乘禅可以得解脱,当我们观察到了这个自我和外在的一切是不净的、虚幻的,那我们就已经超越了自我,我们的生命已经没有了烦恼的束缚、没有了业力的束缚。
  大乘禅是菩萨的禅,它的修行是要去除我执和法执,所以它与小乘禅的不同也就在这里。《大智度论》里有一个比喻,讲菩萨何以称为菩萨,说一个人做梦,看见自己在一条大河上划船,把梦中的人们从此岸运送到彼岸,此岸是苦,彼岸是乐,这个梦好像没什么特别,特别的只是做梦的人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在梦中做这些事,这就是菩萨的精神。他知道这一切是梦,这代表他已经觉悟了,但他仍然在梦中行梦中之事,而小乘人不这样,当他知道自己在做梦,那他就清醒过来,要解脱这个所谓的世间的束缚,他不会继续和梦中人打交道,这就是大乘与小乘的差异。
  在这个比喻里边,我们可以体会到大乘菩萨对于自我的解脱和所有生命的解脱是统一起来的,把外在的生命和自我连成一个共同的生命体,这就是大乘的同体大悲的精神,所以要觉悟,不只是自我解脱就可以了,一定要所有的生命都得解脱,才能够达到彻底解脱。我们学佛就要有这样的眼界和胸怀,把我们的生命扩展到无穷无尽的时空中,因为我们的生命不只是一个肉体,不只是短短的七、八十年,我们的生命其实像大海一样,所以我们修行不要追求速成。
  什么是上上乘禅呢?上上乘禅也叫最上乘禅,它是达摩所传的禅,要求顿悟自心本来清净,此心即佛,依此来修,就是上上乘禅。这类禅下手处就是真心,因此就与大乘禅、小乘禅、凡夫禅而有根本性的差别。凡夫禅、小乘禅所运转的心性仅属于意识的层面,大乘禅是以阿赖耶识为修行的基础,而上上乘禅一下手就是真心。
  什么是意识呢?意识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有的,它不只是单纯的脑筋去想而已,实际上生命中的每个细节里都有意识去运作。在我们生命的精神层次里意识是主导,所以我们修行就是要掌握这个意识,转化这个意识,把意识里的昏沉和散乱去掉,从而达到凡夫禅的境界,把意识里我执去掉,从而达到小乘禅的境界。
  阿赖耶识是什么呢?它是种子,意识只是它的一个部分,可以说我们生命中的一切都是阿赖耶识所显现的。我们用阿赖耶识来修行,那我们成就的境界就属于阿赖耶识这个层次,在这个层次是把山河大地、宇宙万事万物都看作梦幻一般,《金刚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大乘禅就是阿赖耶识在这个层面上观察的。
  那么什么又是真心呢?它跟阿赖耶识又有什么不同?阿赖耶识是染污的,是烦恼性的,真心却是清净无染的,所以上上乘禅认为你就是佛,当下承担就是了。这个层次很高,就不是以我的能力可以解释的了。
  二、怎么做
  禅定的层次很深、很广,进入禅定的角度和方法也是千差万别,所谓的法门就是走入禅定的路,它是修行禅定的一个过程、一个入口、一个技术,也可以说它是一个理论方法。我打个比方,佛法就像一个蕴藏着无穷宝藏的大海,只要你走对了方向进入大海了,就是入到佛法,只要入到佛法里就能拿到宝,怎么入、入多深、拿多少宝,各人完全不一样。有了这个概念,我们对佛法修行的理解就能够存异求同,所以我一开始提出止观的理论,就是因为在所有的方法里止观是具有共通性的。每个人都可以有相应的不同的方法,而且佛陀、历代祖师也随着众生的根性发明了很多的方法,因而宗派的差异也由此出来了。那么我们要选择出一个与我们最相应的法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下面我介绍一下在我们这个时代比较常用,跟大家比较相应可行的办法,供大家参考。
  1、数息法门
  数息法门,真一法师已经向各位讲过了,在这里我只简单地提一下。这个方法可以说很简单、很基础,是入禅定最直接的一个方法。虽然数息还处于呼吸的层次,但它决不是以意导息,不是用意念控制、引导呼吸的运动,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数息的理论是以意观念,呼吸自有它本来运行的过程,我们的意识丝毫不去接触这个呼吸,意识注意的重点是我们的念头,即使数息在某一个层次里可能会达到随息或观息的层次,那它也绝不是用意念去触摸呼吸的运动,意念只是注意呼吸的出入,这叫以意观息,所以“导”和“观”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
  因为数息的重点不是运作呼吸来改变生理状态,而是透过对呼吸的观察来观察意念的变化,所以注意力和数目字是两个相制衡的东西,就是用数目字来控制意念不至于散乱。因为注意力一散乱,数目字马上就错乱,数目字的错乱就反映出注意力失掉了控制,所以数息的巧妙处就在于注意力必须要全部地统一在你的鼻尖上。数息的关键就在于注意力里面的那个慧心所,通过不断地数息过程,慧心所慢慢地增强,最后强大到某一个程度以后,把所有的妄念都去掉,慢慢地我们的心就宁静了,数目字、呼吸也消失了,最后整个修入寂静——入定。
  2、生活禅法
  生活禅法可能跟各位比较切要。在生活上面提得最好的是我们中国禅宗历史上的两个大祖师,一位是达摩祖师,一位是惠能大师。
  达摩祖师提出的是二入四行论。二入就是从理上面入,从事上面入禅。从理上入,就是从道理上面知道这一切生命境界都是虚幻的,从事上入,就是从生活中的每一个具体事物上去体会怎样跟修行、跟禅相应。从生活上入禅主要从后者来谈,入也叫行入,即所谓的四行: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随法性行。在我们生命中常常会碰到一些挫折、一些苦难,面对这样的生命境界我们要以怎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呢?达摩祖师提报冤行,就是要我们必须思维到今天的苦难都是我们自作自受,是我们自己前世做出了不合理的事情而在今生现出了果报,所以我们要甘心接受。也就是说,对于一切苦难的来临我们要心甘情愿地去接受,正如佛法里所讲的:“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第二是无所求行,就是我们不要去追寻一切外在的东西,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都是虚幻的。这样我们对生命就不会过于执著,其实佛法讲无所求就是随缘,它的尺度就是与众生结缘,与法性相合,而且我们不追求自我的满足,而常常为众生谋福利。
  第三是随缘行,就是有什么因缘就做什么事,一个人的心要很调和、很柔软,自己很清楚你应该如何面对你生命的境界,能够随这个境界恰如其分地运转,而不是以你的思维、你的见解为引导的一个取向。
  第四是随法性行,就是说做人处事时常常能够跟法性相应。法性就是一切万物空,一切万物虚幻,要把《金刚经》上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道理常常地思维。随法性行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就是我们在生命中间的每一个时刻,对于每一个面临的事物,我们都用空,用梦幻、用无常、用无我的道理来把它消融,这就是随法性行。各位不要小看这个道理,真正的禅师绝不会弄玄显乖,完全到生活当中去体认事物的虚幻不实,把我们对事物不执着的心性显发出来,弄虚显乖搞神通,完全是对佛法的真意不理解之下的作为。所以在生理上、肉体上做文章的人,那是邪魔外道。真正的禅就在生活当中老老实实做人,孝顺父母,恭敬师长,与众生结善缘,牺牲奉献。时刻保持脑子清醒的话,就能体验到世间一切是虚幻无常的,所以了解佛法的人就知道应该怎么样真正地脚踏实地做我们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我再举惠能大师的说法,《六祖坛经》在“忏悔品”里讲道:所谓戒学就是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无嗔、无劫害;定学是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慧学是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怜恤孤贫。讲到戒定慧三个道理,各位知道,我在一开始就提出佛法的本质不外戒定慧三学。《六祖坛经》告诉我们怎样修戒定慧呢?首先你心里不要存恶念就是戒,任何境来心里始终不要有恶念,面对任何境,心里不要起波浪;你心里也不要有善恶的念头,这就是定;你常常和众生结善缘,而且不自以为善,这就是慧。这个道理很简单,它就是六祖惠能大师教导弟子修学佛法的本色。
  从这样的一个教诲里边我们可以看到禅,看到我们柏林禅寺所提出来的生活禅,就是在生活中去体认我们的心性。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禅。所以各位知道不是躲在深山绝壁之中就叫修行,生命的解脱、智慧的开发,不是躲起来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真正的生命的智慧,它不是单独孤立起来的,不是孤立自己、关闭自己、躲避大众就可以得到的东西,它必须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时刻检查我们内心,开发我们内心,与佛法相应,与法性相应。
  我们相信我们柏林禅寺提倡的生活禅,是与禅、与达摩祖师的四行二入、与惠能大师所提出的戒定慧三学相应的这么一个理论实际的方式。所以各位不要以为修行就是一天到晚诵经打坐,怎么样在生命中调整自己的心性,了解佛法的真意,了解修行的本义、方法和理念,从佛法的本质的立场去理解禅定的过程,这更为重要。
  生活入禅这个课题,怎么做的方法很简单。下面我介绍鸟巢禅师的几句话,从他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禅宗的开山祖师,他们所提出来的修行方法,我们自然就照着去做。它不是很玄妙的东西,就是在生活当中的体认,而我们可以从这里边很明确地看到它就是我们生活的细节问题。唐朝的大文豪白居易有一天去看鸟巢禅师,他问鸟巢禅师佛法大意,禅师就给他讲二首偈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白居易听了跳起来说:“啊!就这么简单,连小孩子都知道。”鸟巢禅师就讲:“三岁小孩也道得,八十老翁做不得”。这就说明在生活中间体验禅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可不要小看这句话,不要小看二入四行,不要小看戒香、定香、慧香。它所揭示出来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是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简单,而禅的境界在这样一个体验当中就可以进去,所以各位不必刻求高明玄妙的理论,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去实践你的生命,对佛法作一个很诚心、很踏实的实践。这就是学禅的一个最高最直接的近路。
  3、参话头
  参话头是佛学入门常识里都要提到的禅宗很独特的法门之一,它是宋朝以后几个宗师所提出的一个修习禅定的最简单的方法。参话头的道理很简单,就是给你一个话头,比如念佛是谁,那我们就参到底是谁呢?不是嘴巴,也不是舌头,也不是意识,那么是谁呢?又比如有人问赵州和尚:狗子有没有佛性?赵州说:没有佛性。那我们就要感到奇怪了,佛经上明明讲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没有佛性?于是这样就参了,为什么赵州和尚说狗子没有佛性?你就参他为什么这样讲,赵州和尚是一个大彻大悟的人,他为什么讲这么一句话?你去参吧。
  下面我举几个最主要的问题跟各位讲,参话头怎么样入门?入门以后你会碰到什么境界?我看《大慧宗杲禅师语录》时生起无比信心,那个时候我几乎全天参,参了两个多月,感到非常有味道,现在我就把我整理好、分析好的大慧禅师的说法告诉你们,对不对我不敢做保证,你们自己要去了解。除了《大慧宗杲禅师语录》以外,我还要介绍三本著作,这三本著作和《大慧宗杲禅师语录》的后半部分是同类性的,都是参话头的宝典。如果我们要学参话头,这些书是必读的经典。这几本书阅读的次第是先读《高峰禅师语录》、《中峰禅师语录》,然后再读《大慧禅师语录》和圆悟禅师的《圆悟心要》。
  很多禅师讲道,你要参禅的话,就抱定一个决心三十年。赵州和尚讲过,你要一句话三十年不放下去,你要是堕地狱我替你去。有人说如果今生不开悟的话,来生堕哪一道也不知道。这不对,大慧宗杲禅师讲过,你要是认真参二十年,就是不开悟,下世再换一个客体的话,还是一个大聪明人,继续修行,生生世世与佛法相应,得个大智慧者。所以参禅要有决心,我们要决定相信只要一个话头参下去不改题,二十年、三十年决定成就一个大智慧者。一句话头参下去,任何困难都不要问,什么都不要问。假使释迦牟尼佛来了,他说你不要参念佛是谁,狗子无佛性,我告诉你一个马上开悟的法门,你用棒子把那家伙打跑,你什么也不要,就参这个话头,能有这样的决心,你绝对能开悟,否则的话很难。
  那么在参话头的过程中仍有一些昏沉和散乱,还会有一些懈怠,参得既进不去也出不来,参得很没有滋味,那不要紧,这都是一个过程,甚至参得好像有什么境界,你都不要管它,你就把它参到底,这一句话参到底,保证你能开悟。有一次我对我的学生开玩笑说:“我这个人业障大,福报比不上你们,参话头这个法门太好了,现在我要到处讲经弘法,先让你们跑二十年,随后我再追来”。我的学生说:“老师,你不要跑得太快了,先让我们跑二十年,被你追上不好意思”。参话头时你不要老想着开悟,要开悟,那你就开不了悟,因为你老有一个开悟的心,那就是一个大贪心,所以你要把心放的平平的,默默地参下去就够了。
  对于参话头,我只能把我感受到的、看到的讲给各位听,实际的详细的情形很难一一地讲。我想强调的是要我们对于参话头这个方法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与认识。要知道这个方法是真正的让我们开悟的方法,是一个直接了当的方法,虽然很没有滋味,很淡薄,很寂寞,可确实是一个真正的好办法,舍此很难有其他的路。比如病人或老人手中的一个拐杖,这个话头就是我们修行的拐杖,用这个拐杖我们就能慢慢地走到开悟的路上去。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法指什么?《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我这一念与《阿弥陀经》相应,与《无量寿经》相应,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这就是一念佛,这个佛就是阿弥陀佛,与阿弥陀佛相应,我这一天相应就一天佛,念念相应就念念佛,日日相应就日日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