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解题
2014/9/3   热度:317
〈瑜伽师地论解题〉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今天是以往生西方净土为第一件大事情。这个世界太苦了,这个世界不值得留恋!或者你说:我家里还有父母,还有儿女,不能不牵挂。你真能牵挂得了?你真能照顾得了?照顾不了!你自己都不能超越轮回,怎么能照顾别人,有什么能力去照顾别人?但这不是叫你父母眷属都不要了,也不是。净土法门第一个条件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可见得它是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现在聚会在一起,我们要尽心尽力地照顾父母,可是我们自己的心一定要安住在西方。怎样才能照顾到你家亲眷属?最究竟最圆满的照顾,就是劝他念佛,他这一句佛号念成功了,也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才得到究竟,才得到圆满。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 橘川智昭 〈瑜伽师地论解题〉 收录于 谦田茂雄、河村孝照、中尾良信、福田亮成、吉元信行编 《大藏经全解说大事典》 ( 东京: 雄山阁, 1998 ,pp. 435-436 )
--------------------------------------------------------------------------------
标题
1579瑜伽师地论,亦称“瑜伽论”。
成立
AD 300-350顷。汉译系统谓弥勒作,藏传谓无著作。
内容
一百卷。系瑜伽行派根本论书之一。收集三至四世纪的印度小乘、大乘佛教研究,亦谈论吠陀、五明等,可说是当时学艺之百科全书。
尤其特别说明瑜伽行者的境、行、果,极力主张阿赖耶识说、三性三无性说、万法唯识之道理。
根据《瑜伽论记》n 1828等注释,其架构如下所示。
受瑜伽师地论的论书有显扬圣教论(1602)、大乘阿毗达磨集论(1605)、摄大乘论(1592)、成唯识论(1585)、大乘庄严经论(1604)。
同时解深密经成为瑜伽行唯识思想派的根本圣典。
...其后关于窥基的瑜伽论略纂(1829)、遁伦著瑜伽论记,是法相宗的六经十一论的十一论中第一的论书。
全书分为五分:
一、本地分(卷1-50),广说十七地之义。
二、摄决择分(卷51-80),略摄决择十七地之要义。
三、摄释分(卷81-82),略摄解释诸经之仪则。
四、摄异门分(卷83-84),阐释经中诸法之名义差别。
五、摄事分(卷85-100),明释三藏之要义。
本地分中的十七地为(1)五识身相应地,(2)意地,(3)有寻有伺地,(4)无寻唯伺地,(5)无寻无伺地,(6)三摩呬多地,(7)非三摩呬多地,(8) 有心地,(9)无心地,(10)闻所成地,(11)思所成地,(12)修所成地,(13)声闻地,(14)独觉地,(15)菩萨地,(16)有余依地,(17)无余依地。
中(1)~(9)系观三乘境,(10)~(15)起三乘行,(16)~(17)证三乘果,以此表示境行果之顺序。
对后世的影响
受瑜伽师地论影响的论书有《显扬圣教论》n 1602、《大乘阿毗达磨集论》n 1605、《摄大乘论》n 1592、《成唯识论》n 1585、《大乘庄严经论》n 1604等,与《解深密经》同为瑜伽行唯识思想派的根本圣典。
学习瑜伽论是玄奘西游印度的目的,之后在中国,窥基著有《瑜伽论略纂》n 1829、遁伦著《瑜伽论记》n 1828。
《瑜伽论》被列为法相宗的“六经十一论”中,十一论的第一位。
关连典藉
《菩萨地持经》n 1581、《菩萨善戒经》n 1582、《决定藏论》n 1584 为其部分翻译。藏译Rnal hbyor spyod pahi sa (Peking No. 5536)是完全翻译。
注疏极多,有《瑜伽师地论略纂》n 1829、《瑜伽师地论记》n 1828及藏文注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