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长老译:沙门果经 II 注疏篇 漏尽智


2014/9/3    热度:204   

菩提长老译:沙门果经 II 注疏篇 漏尽智

 

  99.当他的心如此专注……他引导其心,使心倾向于漏尽智

  注:「当他的心如此专注」:在此,应当理解第四禅之心作为观智的基础。

  新疏:根据培育观智的人,观智可分为三种:大菩萨的观智、辟支菩萨的观智、声闻菩萨的观智。对于大菩萨及辟支菩萨,观智是从「思所成智」(cintàmaya¤àõa)开展出来、无师自通的观智。对于声闻弟子,其观智源自他人的指导,是从「闻所成智」(sutamaya¤àõa)开展出来的。《清净道论》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详细地解释后者,在以下的文段里等等显示它的多样化:「他应当从任何一个色界禅或无色界禅出定,除了非想非非想处之外。」再者,依无色(禅)的标题,以及依记载于四界分别(一篇里)观照诸界的几个标题的任何一个,它是多样化的。

  然而,大菩萨的观智涉及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归纳于二十四万亿个标题分类。这观智完全成熟时产生作为圣道的基础的遍作智,而圣道则是(佛陀成就)一切知智的助缘。诸注释称它(一切知智)为「大金刚智」(mahàvajira-¤àõa),它极其深奥、非常微妙、不与他人共有。导师的二十四万亿每天例常禅定被称为进入以作为观智的基础,根据其发生方式的分析而分类为二十四万亿种。护法论师(âcariyaDhammapàla)在其批注《清净道论》的《胜义灯注》(Paramatthama¤jusà)概略地讲述佛陀的观智的进展。有兴趣的人应该参考该著作。在此(经中)要讲的只是声闻弟子的观智。

  注:「他引导其心,使心倾向」:他使自己的观心倾斜、滑向、斜向那个方向。

  「于漏尽智」:为了产生漏尽智。在此,道、果、涅槃与坏灭称为漏尽(àsavakkhaya)。在「灭尽智、无生智」这句经文里(《长部》33),道称为漏尽。在「透过灭尽诸漏,他是沙门」这句经文里(《中部》40),漏尽是果。在「常挑他人的过失及贬低他人者,其漏增长。灭尽诸漏离他真是遥远。」(《法句经》第253首偈)这句经文里,漏尽是涅槃。在「诸漏之灭尽,它们的离去、分解、无常及消失」(出处还未找到),漏尽是坏灭(bhanga)。在此所指的是涅槃;说是指阿罗汉道也适当。

  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

  注:他如此透过通达其精华特相而如实地了知整个苦圣谛:「就只有这么多苦,超越此就没有苦。」他如此透过通达其精华特相而如实地了知产生该苦的贪爱:「这是苦的原因。」(了知)证悟之后会导致苦及其因灭尽、不再发生之法,(即)涅槃:「这是苦的灭尽。」以及(了知)导致证悟的圣道:「这是导向苦灭之道。」

  新疏:「透过通达其精华特相」(sarasalakkhaõa-pañivedha):论师显示「如实」了知是指透过通达精华特相来了知。精华(rasa)是自性(sabhàva),应当被「品尝」或了知[81]。某法自己的精华是它的特别精华(sarasa),它本身就是相。因此(上述的词组)是指:透过无痴地通达该(相)。而(关于第一圣谛)「透过无痴地通达该(相)」是指智慧产生之后不会有愚痴障碍确定苦谛的特征(saråpa)等等。所以说:「他如实了知它。」

  当圣典说「这是苦」以显示比丘透过确定、彻知直接识知苦圣谛而掌握了它时,论师说:「就只有这么多苦,超越此就没有苦。」透过第一个词组,他显示在确定之后已经掌握了它,而透过第二个词组显示在彻知之后已经掌握了它。所以说:「整个苦圣谛。」贪爱被称为「苦的原因」,因为苦缘于它而产生。

  「证悟之后会导致苦及其因灭尽、不再发生之法,(即)涅槃」:这是说(它们)依靠涅槃(而灭尽);涅槃是圣道(生起)的其中一个原因,作为圣道的所缘缘。涅槃被称为「它们不再发生」,因为由于它(etena),它们不再发生,所以涅槃是它们不再发生的原因(nimitta),或者是因为它是它们不再发生之境(ñhàna),意思是它们不在该处(ettha)发生。

  他如实地了知:「这些是诸漏。」

  注:依特征显示诸圣谛之后,佛陀在接下来的经文里说到诸漏,以便依烦恼再次比喻性地解释它们。[82]

  新疏:「依烦恼」:这就是说依照组成诸漏的烦恼。采用「比喻性地」(pariyàyato)一词是因为诸漏是苦谛的比喻性(pariyàya)表达方式,事实上它们包括在它(苦谛)之内,而它们的原因、灭尽及导致它们灭尽之道则各自是其余(三)圣谛比喻性表达方式。在此只提及诸漏〔而没有提及其它烦恼〕,因为该段经文提到漏尽智〔而没有提及其它烦恼灭尽〕。因此,当说到「他的心从欲漏、有漏、无明漏当中解脱出来」时,解脱诸漏表达了解脱一切烦恼。

  如此知见

  注:佛陀解释已经达到顶点之道及观智。

  新疏:由于说「他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等等,在此所解释的是混合道,因为出世间道和世间的观智[83]混合在一起(解释)。

  他的心从欲漏、有漏、无明漏当中解脱出来。心解脱之后,如此的智慧就会生起:「心已经解脱。」

  注:透过「他的心(从……)解脱出来」这一词组,佛陀指出道心的剎那,透过「心解脱之后」这一词组指出果心的剎那,以及透过「如此的智慧就会生起:『心已经解脱。』」这一词组指出省察智的剎那。透过「生已灭尽」等经文,他指出省察智之境,因为当漏尽者以该智省察(自己的成就)时,他了知「生已灭尽」等等。

  新疏:透过「如此知见」这一词组指出了(四种)突破的三种──遍知、现证与修习。然而,剩下的「舍断突破」则透过「他的心(从……)解脱出来」这一词组指出来。因此论师说:「佛陀(以此)指出道心的剎那。」因为这四项任务透过了知四圣谛完成。[84]

  与注释不同的另一种解释是:「由于知,由于见,他的心从诸漏当中解脱出来。」在此,虽然知见的运作与解脱的过程同时发生,缘法与缘生法[85](之间的差别)依旧存在于同时发生之法。

  在此,提到有漏时,见漏及欲漏已包括在内。所以当视见漏已包括在内。

  他了知:「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作皆办,不受后有。」

  注:问:他的什么生已灭尽?他又如何了知这一点?所灭尽的不是过去生,因为那在以前已经灭尽了。它也不是未来生,因为没有未来的精进。它也不是今生,因为它目前还存在。

  答:那是如果没有圆满地培育圣道才有的生,由一蕴、四蕴或五蕴组成,各别属于一蕴界、四蕴界或五蕴界。透过圆满地培育圣道,该生已灭尽,因为它变得不可能在未来生起。省察了培育圣道所舍断的烦恼之后,他了知由于没有烦恼,即使有造作,也不能在未来产生结生。因此他了知:「生已灭尽。」

  新疏:「那不是过去生」:该比丘的过去生不是被所培育的圣道灭尽,因为在培育圣道之前,它已经透过坏灭而灭尽。「它不是未来生」:发问者这么说的目的是为了找借口来批评,泛指未来,而不是指特定的未来。意思是透过培育圣道根本就没有精进去灭尽未来(之法),因为精进只发生于当下存在之法,并不发生于当下不存在之法。然而,在此(佛陀的话)是指特定的未来,精进即运用于灭尽该未来。因此论师说:「那是如果没有圆满地培育圣道才有的生」等等。这点显示事实上灭尽是与未来生(有关),透过培育圣道灭尽了作为它(未来生)的原因的烦恼。

  注:「梵行已立」:已经圆满地活出了圣道梵行。因为七种学者[86]及善凡夫被称为正在过着梵行生活,漏尽者则被称为已经过着梵行生活。因此,省察自己的梵行生活,他了知:「梵行已立。」

  「应作皆办」:已经透过培育四道达到遍知、舍断、现证及修习四圣谛而完成了十六项任务。意思是应当被每一道舍断的烦恼已经被舍断,苦的根已经被灭尽了。因为善凡夫等正在作应当作的;漏尽者已经作了应当作的。因此,省察自己以前应当作的,他了知:「应作皆办。」

  「不受后有」(nàpara§itthattàya):他了知:「现在已经没有培育圣道的任务给我实行,以便达到此境,即以便(完成)十六项任务或以便灭尽烦恼。」或者,「此」可理解为「超越此」。所以他了知:「超越此现有如此发生的诸蕴相续流,我不再有接下来的诸蕴相续流。这些五蕴已被彻知,犹如已被根断的树。最后一个心识坏灭之后,他们(阿罗汉)将会犹如无油之火熄灭一般,达到无法形容之境。」

  新疏:「以便(完成)十六项任务」:这是指圣道的遍知等作用。当人省察圣道时,这些透过道的力量变得明显,所以在省察圣道之后,就很容易省察这些作用。如此透过四圣道的每一道的四项任务概括地说明了十六项任务之后,由于舍断是它们当中的主要任务,也由于其它(任务)以这个为它们的目的,为了个别地说明它,论师说:「或以便灭尽烦恼。」

  在第二种解释里,「超越此」拥有夺格的含义。「接下来」是指「未来」。组成最后一个个体的「这些五蕴已被彻知」,这就是说在被圣道确定之后,它们已被了知。以此他显示它们没有立足处(appatiññhatà)。因为以没有遍知为根基的那些(蕴)拥有立足处。正如所说的:「诸比丘,若有对色食的贪欲,取乐于它(色食),渴爱它,识从它获得立足处而萌芽。」(《相应部》XII.64/ii.101)为了以譬喻阐明这一点,他说:「犹如已被根断的树。」犹如已被根断的树没有根而没有立足处,没有支撑处,已被彻知的这些五蕴也是如此。

  「无法形容之境」(apaõõattikabhàva):形容是透过以各种方式归因当下存在的诸蕴而作出来。(说)他们「达到无法形容之境」是因为当如此的(诸蕴)不存在时,就没有可以运用于它们的形容。

  100.大王,假设在山谷中……

  注:视力敏锐的人站在湖边可以清楚地看见蚝贝等的时刻,就好比坐着使心倾向于漏尽智的比丘清楚地了知四圣谛的时刻。

  至此已解释了十种智:观智、意生身智、神变智、天耳智、他心智、宿命智、透过天眼智成就的未来分智及依业投生智这一对智、天眼智(本身)、漏尽智。也应当知道对它们的目标的分析。其中,观智有七种目标:有限与广大;过去、未来与现在;内在与外在。意生身智只取(心)所造的色处为目标,因此其目标是有限、现在与外在。漏尽智所取的目标无量、外在与无法(依时间)形容。对于其余的(智),它们的目标的分别已经在《清净道论》(第13章.第102-129节)里解释了。

  新疏:由于未来分智及依业投生智这一对智没有记载于经文之中,它们被称为「透过天眼智成就」。它的意思是,由于它们是透过天眼智成就,在提及后者时,这两种智也间接地被包括在内,因为这两种智是天眼智的分支。(在经文中)天眼智被称为「死亡与再生智」。

  大王,再也没有比这种更殊胜与崇高的其它沙门果了

  注:世尊结束他的教法于其巅峰阿罗汉果,说道:「再也没有在任何方面比这种更殊胜的沙门果了。」

  新疏:他结束他的沙门果教法。此教法不与他人共有,显示外道导师的见解无内涵,去除诡诈、暗示等各种邪命方法,受到三种戒律庄严,解释至上消除自我的修行,受到禅那与神通等过人法庄严,也受到十四种大沙门果庄严。犹如宝屋(里的珍宝)最上等的是羽冠宝,因此他结束他的教法于其巅峰阿罗汉果,因为「解脱」这一词表示已经教导了阿罗汉果。

----------------------------------------------------------------------------------------------------------------

更多菩提长老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 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在过去,不仅仅是佛法重视开悟,中国古老的教学,目的也是帮助人开悟,而不是帮助人吸收很多的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帮助你开悟,你开悟了,你自己真正的智慧能够现前。真智慧从哪里来的?佛告诉我们,从清净心来的。所以要想开悟,一定要修定,定就是把心里面的妄念、分别、执着统统舍掉,恢复到心地清净,智慧就能够现前。禅定不仅仅是禅宗要修,在佛法里面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任何宗派统统都是修禅定,只是名称不相同。譬如在净土宗叫“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定;在教下叫“止观”,止观也是禅定。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