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智尊者:舍利弗的一生 第四章 与舍利弗有关的经典
2014/9/3   热度:255
向智尊者:舍利弗的一生 第四章 与舍利弗有关的经典 舍利弗尊者所说的经典,涵盖了与梵行相关的广泛题材,从简单的道德行为到最深奥的法义及禅修经验,下文将列出这些经典及各经的简要说明。巴利三藏的编排并没有显示出说法年代的先后次序,但是有些经典所提及的事件,使我们能够确定是发生在佛陀一生中的某个时代,《教给孤独经》(AnathapindikaSutta)就是一个例子,此部经是在这位伟大的佛弟子临终时讲的。 《中部》(MajjhimaNikaya) No.3《法嗣经》(DhammadayadaSutta)[1] 佛陀说完《法嗣经》和《界嗣经》(HeirsofWorldliness)后,回到小禅堂禅修,舍利弗尊者就向比丘们说明,如何修正自己的行为以及何种行为不宜做。当佛陀远离愦闹时,比丘们也同样地要远离愦闹,放舍佛陀教他们放舍的事物,而且要谦虚、爱寂静。最后以十六种烦恼心的害处(1)以及可根除它们的中道,也就是以八正道作为结语。 No.5《无秽经》(AnanganaSutta)[2] 此经主要是说有四种人:自知犯戒者及不自知犯戒者;自知无犯戒者以及不自知无犯戒者,经中说明了两组中前者较好的理由。这部经说明自我省察对道德以及精神提升的重要性。 No.9《正见经》(Samma-ditthiSutta)[3] No.28《象迹喻大经》(Maha-HatthipadopamaSutta)[4] 摘要见本书第四十页。 No.43《有明大经》(MahavedallaSutta)[5] 此经叙述舍利弗尊者回答大拘絺罗(MahaKotthita)尊者的许多问题。大拘絺罗长者是无碍解智的先躯,舍利弗从智慧及正见的观点,清晰、深入地回答这些好问题,回答的方式是从法相的分析开始,一直说到崇高禅修的各层面。 No.69《瞿尼师经》(GulissaniSutta)[6] 本经叙述林住比丘应遵守的行仪和修法。大目犍连尊者提出问题,舍利弗尊者则确认这些规矩也同样适用于住在城市附近或村庄中的比丘。 No.97《陀然经》(DhananjaniSutta)[7] 舍利弗尊者为陀然阇尼婆罗门说明在家居士多方面的责任,这些责任不能作为错误道德行为的借口,即使在来生,他们也不能免除造作这些恶行之后的苦果。 后来陀然阇尼卧病在床,临终时希望舍利弗尊者能去见他,尊者就告诉他透过梵天住而通往梵天。佛陀温和地责备尊者,没有引导陀然阇尼到达更高的境界。(见本书第五十九页) No.114《应习不应习经》(SevitabbasevitabbaSutta)[8] 舍利弗尊者详细解释佛陀对于:什么是应修持、长养及应用的,而什么又是不应该修持、长养及应用的简短开示。并以心态、知见、六尘、僧众必需品有关的身口意三业来说明。 No.143《教给孤独经》(AnathapindikovAdaSutta)[9] 舍利弗尊者被请去见临终前的给孤独长者,尊者对给孤独长者说,当从六根去除心中所有的执着:「长者啊!你应当如此训练自己,『我不应执着眼睛所见的,而我的心也就不会执着它』。长者!你应该如此训练自己!」这些话同样地重复在其它的五根、六尘、六识、六触、触所生的六受、六界、五蕴、四无色定,而以不执着此世、他世;不执着眼见、耳闻、舌尝、意想等诸法;不执着一切心中的遭遇、寻求及追求作为结语。 简而言之,应从临终者最关心的六根及其功能开始,在经验的各层次中练习出离。 这出离的召唤引起了更广泛的循环,并产生了同样大的思想共鸣,它对临终长者的心一定具有深入的冲击,以及平静、解脱、甚至是鼓励的影响,这就是善说法的舍利弗老师很明显想做到的事。事实上,他的开示是有冲击的,因为经文说,给孤独长者听到这高贵的开示而感动地流下泪来,如此深入的说法是他前所未闻的。不久给孤独长者就过世了,而且生为兜率天(TusitaHeaven)的神。 《长部》(DighaNikaya) No.28《自欢喜经》(SampasadanIyaSutta)[10] 本经为舍利弗在佛陀面前,以动人心弦的赞颂来赞叹佛陀,并宣称佛陀的教法是无上至宝,这也同时表示舍利弗对佛陀深刻的信心。本经可看成是对舍利弗「狮子吼」的补充说明。此「狮子吼」出现在本经的第一部分,并且在《大涅槃经》中(2)再次出现。 No.33《等诵经》(SangitiSutta)[11]以及 No.34《十上经》(DasuttaraSutta)[12]见本书第四十四页。 《增支部》(AnguttaraNikaya) 《增支部》仅以数字分类经文,以下之罗马数字表示书的册数(nipata),阿拉伯数字则是表示经典的号码。II,37 《等心经》(SamacittaSutta)。本经说明入流(初果)、一来(二果)和不还(三果)及前世何种果报决定来世出生的地方。见本书第四十三页。[13] III,21说明圣人(ariya-puggala)的另一种分类:身证者(kayasakkhi)、见至者(ditthippatto)及信解脱者(saddha-vimutto)。[14] IV,79舍利弗问佛陀:「为什么有的人事业失败?有的人事业成功?又有的人成就甚至超乎他们的预期?」佛陀回答:原因之一是有没有布施,有没有对苦行者、修道者和比丘们布施。[15] IV,156本经叙述显示善心存在与不存在的四种特质。当中说明: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具有这四种特质,就可肯定知道自己丧失了善良的特质,这就是佛陀所谓的「退转善法」。这四种特质是多贪、多瞋、多痴以及对于与智慧相关的深奥论题缺乏知识与智慧。[16] 从另一方面说,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有另外的四种特质,就可确定自己没有丧失良善的特质,这就是佛陀所谓的「不退转善法」。这四种特质是:少贪、少瞋、少痴以及对于与智慧相关的深奥论题拥有知识与智慧。 IV,167f道迈进的四种方法,见本书第二十五页。[17] IV,171舍利弗详细解说佛陀所说的四种自体(attabhava),并进一步提出问题。而佛陀对此问题的解释,在后来的《等心经》中,舍利弗有详细的阐释。(见前)[18] IV,172舍利弗在受具足戒二周后,宣称他已证得四种无碍解智(也就是在他证得阿罗汉果时),他请求佛陀加以确认。见本书第三十九页。[19] IV,173舍利弗与大拘絺罗讨论言说的有限。舍利弗尊者说:「兄弟啊!六触处(phassayatana)能及的范围有多大,可言说的戏论(papanca)范围就有多大,而戏论所及的范围有多大,六触处所及的范围就有多大;透过六触处的完全消失和灭去,这戏论的世界也就灭去而寂静。」[20] IV,175本经说明止息痛苦需「明」与「行」两者具足(vijjacarana)。[21] IV,179现世中能证得或不能证得涅槃的原因。[22] V,165人们会提出问题的五种原因:因为愚痴与无知,因为恶意与贪心,因为想要知道,出于轻慢以及出自这样的想法:「如果他正确地回答我的问题,那就好;如果不行,我将说出正确的答案。」[23] V,167说明如何劝谏同辈比丘。[24] VI,14-15比丘好死与恶死之因。[25] VI,41舍利弗解释一位有神通力的比丘,可以依照他的想法把树干看成地、水、火、风、净或不净(美或丑),因为所有的这些元素都存在于树中。[26] VII,66说明恭敬与尊重。舍利弗说恭敬尊重佛、法、僧、戒、定、不放逸(appamada)以及慈爱和有礼(pati-santhara)的精神,有助于克服不善心而增长善心。而其中每一个因素,前者是后者的因。[27] IX.6本经说明关于人、衣、乞得的食物、坐卧具、村落、城镇及国家等,有二件事必须知道:即亲近、使用或依靠它们来过活,或是与之相反。[28] IX,11舍利弗第二次作「狮子吼」,借着一位比丘诬告他的因缘,舍利弗在佛陀面前用九个譬喻说明他解脱了瞋恚,不执着色身以及不会伤害他人。见本书第六十二页。[29] IX,13与大拘絺罗尊者讨论修梵行的目的。[30] IX,14舍利弗尊者问三弥提尊者有关「法」的要义,并赞同三弥提尊者的答案。[31] IX,26本经说舍利弗的谨慎公正,甚至在面对敌手也一样。他纠正一件被归咎于提婆达多的事,该事可能是由于提婆达多一位弟子的误认,并向舍利弗报告(说是提婆达多所做)。后来,舍利弗向那位比丘解说,即使是最有吸引力的感官印象,也不能动摇一个完全发展且坚定的心。[32] IX,34说明涅槃是一种超越感受的快乐。[33] X,7舍利弗描述自己的禅定境界,在禅定中他仅仅知觉到「涅槃是『有』的止息」。见本书第三十八页。[34] X,65轮回是痛苦的,不再轮回是快乐的。[35] X,66对佛法及戒律生欣喜是快乐的;对它们不生欣喜是痛苦的。[36] X,67-68在修习善法中,导致进步或退步的原因。[37] X,90具足十力的漏尽阿罗汉,使得他有资格宣告自己的证悟。[38] 《相应部》(SamyuttaNikaya) 《因缘相应》(NidanaSamyutta) 24舍利弗否认痛苦是由自己或是他人所产生的两种说法,而说苦生起的因缘是经由(六)触(phassa)而来的。[39] 25苦、乐两者也是一样(由触而来)。[40] 31产生「有」的因缘是来自贪等「食」。[41] 32《伽拉罗经》。(KalaraSutta)本经由佛陀提问,舍利弗回答:使得他宣称自己证得阿罗汉果的智慧是,他知道「生的因已消灭,其果(即未来的生)也消灭了」,因此他可以用一句宣称阿罗汉果的定型句来说:「我生已尽……」[42]。然后他又回答佛陀进一步提出的问题,有关生、有的原因及起源,以及缘起的其它语词;之后谈到了感受,观察感受为舍利弗尊者证得阿罗汉果的起始点。他说:当了解三种受都是无常、苦时,他就不再生起任何享乐的喜悦(nandI)。[43] 《蕴相应》(KhandhaSamyutta) 1舍利弗详细解释佛陀所说的:「即使身体病了,心也不应该生病。」[44] 2舍利弗教导将去遥远边区的比丘,如何答复非佛教徒(外道)的问难,他告诉他们,去除对五蕴的执着是佛法的核心。[45] 122-123本经论述观五蕴的重要。一个人如果持戒(或如123经所说的「有闻」),观五蕴无常、苦、无我,他就可能证得入流(初果)。如果入流、一来、不还者都作如是观,他可能会证入更高的境界。阿罗汉也应如此观,因为观五蕴将使他随时随地都很快乐,并保持正念、正知。[46] 126本经论述「无明」与「明」。[47] 《舍利弗相应》(SariputtaSamyutta) 1-9在这九部经中,舍利弗提到他发展了九次第定,也就是从初禅到灭受想定;并说到他证得这些境界后,总是远离了任何的我慢。见本书第三十八页。[48] 10一时,在王舍城,舍利弗尊者乞食后,靠近墙边用餐,有位名叫「净口」(SucimukhI)的外道女修行者走过来问道:当用餐时,他是否像有些外道修行者所做的一样,朝某个方向吃?舍利弗否定任何一个方向,并说明以这些方式当做生计,对修行者而言是错误的,诸如土占、星占、当跑腿等。他说他并没朝向那些错误的方向,而是以正当的态度去乞食,而且如法取得的食物他才会吃。净口非常地感动,从此以后,她就到大街小巷大声宣扬:「沙门释子如法地乞食!他们无误地乞食!请布施食物给释迦的修行者(3)[49]。」 《六处相应》(SalayatanaSamyutta) 232 六根与六尘并非束缚,对六根、六尘产生的贪爱才是捆住「生有」的锁炼。[50] 《阎浮车相应》(JambukhadakaSamyutta) 舍利弗回答他外甥阎浮车(JambukhAdaka)的问题,他是一位游行者(Paribbajaka),也就是非佛教的外道。 1-2舍利弗解释涅槃和阿罗汉果就是贪、瞋、痴的息灭。[51] 3-16舍利弗尊者回答谁是宣扬真理的人、出家的目的、谁得到真正的安乐等问题。他说明受、无明、有漏以及己身等论题,并说明在佛陀的律法中,什么是难以做到的。[52] 《根相应》(IndriyaSamyutta) 44佛陀提出问题,而由舍利弗回答:不是出于对佛陀的信仰,而是出于自己的经验,他知道信等五根可以导向「不死」。[53] 48-50讨论五根(这些经典在《*轮》No.65/66有翻译出来,见《智慧之路》TheWayofWisdom,pp.47f,49f)。[54] 《预流相应》(SotapattiSamyutta) 55说明预流支(sotapattiyanaga)的四种因缘。[55] 【注】 (1)见《布喻经》(TheSimileoftheCloth,M.7;《汉译南传》vol.9,p.45)《*轮》No.61/62,p.12。 (2)见《*轮》No.67/69,p.9f。 (3)此经中舍利弗的教导方式可与佛陀在《长部.教授尸伽罗越经》中(SigalovadaSutta,DighaNikaya31;《汉译南传》vol.8,p.181)所说的相比较。 【译注】 [1]《汉译南传》vol.9,p.14。 [2]《汉译南传》vol.9,p.30。 [3]《汉译南传》vol.9,p.60。 [4]《汉译南传》vol.9,p.254。 [5]《汉译南传》vol.10,p.10。 [6]《汉译南传》vol.10,p.243。 [7]《汉译南传》vol.11,p.198。 [8]《汉译南传》vol.12,p.24。 [9]《汉译南传》vol.12,p.272。 [10]《汉译南传》vol.8,p.92。 [11]《汉译南传》vol.8,p.225。 [12]《汉译南传》vol.8,p.283。 [13]《汉译南传》vol.19,p.85。 [14]《汉译南传》vol.19,p.173。 [15]《汉译南传》vol.20,p.140。 [16]第158的内容较符合本书所述,见《汉译南传》vol.20,p.242。 [17]《汉译南传》vol.20,p.258。 [18]《汉译南传》vol.20,p.265。 [19]《汉译南传》vol.20,p.268。 [20]《汉译南传》vol.20,p.269。 [21]《汉译南传》vol.20,p.272。 [22]《汉译南传》vol.20,p.278。 [23]《汉译南传》vol.21,p.226。 [24]《汉译南传》vol.21,p.230。 [25]《汉译南传》vol.22,pp.19-22。 [26]《汉译南传》vol.22,p.68。 [27]《汉译南传》vol.22,p.312。 [28]《汉译南传》vol.24,p.18。 [29]《汉译南传》vol.24,p.26。 [30]《汉译南传》vol.24,p.36。 [31]《汉译南传》vol.24,p.40。 [32]《汉译南传》vol.24,p.65。 [33]《汉译南传》vol.24,p.84。 [34]《汉译南传》vol.24,p.171。 [35]《汉译南传》vol.25,p.10。 [36]《汉译南传》vol.25,p.11。 [37]《汉译南传》vol.25,pp.12-18。 [38]《汉译南传》vol.25,p.71。 [39]《汉译南传》vol.14,p.37。 [40]《汉译南传》vol.14,p.43。 [41]《汉译南传》vol.14,p.54。 [42]此定型句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43]《伽拉罗经》(KalaraSutta);《汉译南传》vol.14,p.58。 [44]《汉译南传》vol.15,p.1。 [45]《汉译南传》vol.15,p.7。 [46]《汉译南传》vol.15,p.238。 [47]《汉译南传》vol.15,p.244。 [48]《汉译南传》vol.15,pp.354-357。 [49]《汉译南传》vol.15,p.358。 [50]依内文来看,此经可能是第191经,见《汉译南传》vol.16,p.216。 [51]《汉译南传》vol.16,p.322。 [52]《汉译南传》vol.16,p.324-334。 [54]《汉译南传》vol.18,pp.44-46。 [55]《汉译南传》vol.18,p.296。
-------------------------------------------------------------------------------------------------------------- 更多向智尊者佛学资料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不知道尊敬人、不知道赞叹人、不知道礼敬人,总觉得自己比人高,总觉得别人不如我,贡高我慢,这个念头是地狱的念头——这是三途里面地狱的念头,还不是饿鬼道、畜生道,真可怕!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