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前禅影(十四)


2014/9/3    热度:230   

灯前禅影(十四)
  如来清净禅
  王开府 台湾师大国文系教授89.1.8
  禅宗史中一般以达摩所传的禅法为“如来禅”。“如来禅”一语是出自四卷《楞伽经》,在该经中又称之为“如来清净禅”。《楞伽经》提出“四种禅”的说法,“如来禅”是其中的第四种。而前三种禅依次是: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观察相义禅)、攀缘如禅(攀缘如实禅)。《楞伽经》对这四种禅都有所界定,这是大乘经典对禅法的一种分级说明。这些禅法的修养方法,有层次上的不同,因而所达到的境界也有差别,它们是一层比一层造诣更深,而最高境界是如来禅。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的四卷《楞伽经》,全名是《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其异译本又有元魏菩提流支译的十卷《入楞伽经》、唐代实叉难陀译的七卷《大乘入楞伽经》两种。关于四种禅,魏译作:愚痴凡夫所行禅、观察义禅(观察义相禅)、观真如禅(念真如禅、观念真如禅)、观察如来禅(诸佛如来禅、究竟佛净禅)。唐译作: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观察义相禅)、攀缘真如禅、诸如来禅(如来清净禅)。三译的译名,大同小异。三译本对四种禅的说明,也详略互见。以下引用较为通行的四卷本原文,并参考魏、唐两种译本,对四种禅依次予以诠释。
  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琐无常、苦、不净相,计著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相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
  这段译文有些隐晦之处,不如魏、唐二译清楚,魏译语义尤其明确,其原文为:“何者愚痴凡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自相、同相骨锁故,无常、苦、无我、不净,执著诸相。如是、如是决定,毕竟不异故。如是次第因前观,次第上上,乃至非想、灭尽定解脱。”依据译文,“愚夫所行禅”是外道与声闻、缘觉二乘所修的。这种禅法主要在观察“人的自我”是不存在的。但是还执著事物的个别性质(自相)与共通性质(共相、同相),看到这些性质如白骨连锁,而执著生命实有无常、苦、不净之性质。以为这些观察到的性质本身,是如此真实不变。这样藉著禅定的工夫,由先前的观察,继续上转,以至于“灭尽定”而解脱。所以这种禅法虽然证得“人无我”,还不能证“法无我”,是主张“我空法有”的。
  文中所谓“自相”“共相”,译自梵文,历来有种种解释。大体上,自相,又作“自性”,指每一事物(法)所特有的、属于自体的体性:共相,指事物与事物(法与法),甚至一切事物(一切法)共通的、通于自、他的体性。
  共相,系以分别心对诸法体性所作的诠解、所安立的施设。如:一切色法都有其各自的自相,进而以“一切法都是无我”来诠解诸法的体性时,这“无我”就是共相。仿此,苦、无常、空等,都是用来诠解诸法的体性,也都是共相。
  共相,也有“合相”之义。虽然诸法各有自相,互不相同,如色、受、想、行、识;但因缘和合,数法共成一相,便是共相,如色等诸法合成“五阴”或“五阴身”。《金刚经》说:“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因此一切事物合成一相“世界”,这便是一个共相。
  不论自相或共相,都是依因缘而有,按照唯识学的说法,它们都是“缘起自性”或“依他起性”。众生对自、共相的计执,就是“妄想自性”或“偏计所执性”。
  唯识又有一种说法:诸法的自体,只有“现量”之“证智”(无分别知)可知,不可言喻,是为自相:诸法的体性,为“比量”之“假智”(分别知)所知,可以言诠,是为共相。不过唯识学也认为,透过分别知,对共相予以层层之探讨分析(如科学、哲学之所为),分析至极,也可以辨知诸法的自相。
  如果就“因明”(佛教的逻辑学)来说,自相是“现量”之对象,这对象是透过感官之直接反映,尚未加入概念的思惟分别活动。现量即非分别之知。而共相是“比量”之对象,比量系分别之知。事物都具有自相与共相二性。如青色,在个别事物的青,称为青的自相:而叶之青、果之青、衣之青等,是通于不同事物的共性,称为青的共相。
  火的自相,在现实中虽具有燃烧的能力;但火的共相,并无燃烧的作用。中国先秦名家说“火不热”,也是就共相来说。
  成观法师在所著《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中指出,自相、共相即别相、总相。他又认为自共相,有世谛、真谛之不同。就世谛的自共相说,以自体所特有的体相,为自相;自体与他体所共有的体相,为共相。就真谛的自共相说,法法有别,为自相;一切法乃真如自性随缘所起之妙用,此真如为圣凡、净染、世出世法所共,为共相。佛能了此共相,并通达诸法自相,所以能同体大悲、无缘大慈,饶益众生。
  笔者试以“三智”来说,“一切智”知“空”,明诸法共相,为三乘所证:“道种智”知“假”“有”,明诸法自相,为菩萨所证;“一切道种智”知空假不二之“中”,明自相、共相乃一心所现,是为佛智。
  云何观察义禅?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是名观察义禅。
  这种禅法,不仅观察“人无我”,也知道事物的个别性质与共通性质,以及外道所执著的自、他二者,都没有实在性,而能观察“法无我”。对“法无我”各层次修行境界的实义,能随顺观察,所以叫“观察义禅”。
  云何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攀缘如禅。
  这是由观察二无我,进一步连“二无我”的分别妄想也消除,如实地不生一切妄想,魏译说:“尔时不住分别心中,得寂静境界。”即以无分别智,现观“真如”不生不灭,观无所观,证寂灭真境,所以叫“攀缘如禅”。
  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得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
  “如来禅”是由前面现观真如、亲证寂灭,进一步契入如来境界,得自觉圣智的三种乐而安住其中,能成就度化众生的不可思议佛事。此处所论“三种乐”,魏译作“三空三种乐行”,未详其实义为何?
  三种乐,学者或认系禅定乐、菩提乐、涅槃乐,或指为天乐、禅乐、涅槃乐,未见提出可靠之文献佐证。普行法师《楞伽经今文译注》,指“三种乐住”系经文首卷提及的“圣智三相”,但仍有可疑之处。经文虽提及圣智三相,却未直接由此说三种乐。《楞伽经》曾提及“自觉圣差别相乐”,并视为“正受乐”“三昧乐”,但这些似乎指的是同一种乐,而非三种。此外,《楞伽经》又有“自觉圣智善乐”“第一义圣乐”“禅定乐”“无相乐”“涅槃乐”等语,可是这些与“三种乐”的关系如何,仍无法确定。
  综合上述,由《楞伽经》所述的四种禅中,究竟清净而圆满的是“如来禅”。《楞伽经》站在大乘的立场,自然不满意“愚夫所行禅”,但也没有明确要求修行人迳自超越“观察义禅”“攀缘如禅”,顿入“如来禅”。楞伽禅依据《楞伽经》以如来禅为最高标准,实持之有故。可是,如果要论断《楞伽经》的禅法为顿教或渐教,却也缺乏直接而有效的文证。这或许也是如来禅后来开出南顿、北渐两宗的原因。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是最高明的养生之道!养生最重要的,要懂得养心!我们身要动,心要静;心不但要静,心要虚,心里头一无所有,“身心清净,一丝不挂”,这样的人决定长寿,这样的人身体肯定健康!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