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简介


2014/9/3    热度:1342   

一百卷。印度·龙树造,后秦·鸠摩罗什译。详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又称《摩诃般若释论》、《大慧度经集要》、《大智度经论》,简称《智度论》、《大论》、《智论》、《释论》。收在《大正藏》第二十五册。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品般若经》)的注释书,与《百论》、《中论》、《十二门论》等三论合称四论。

译者鸠摩罗什(344~413,一说350~409)是龙树系佛教的宣扬者,弘始三年(401)被后秦·姚兴迎入长安后,应姚兴之请,致力于经论的翻译。弘始六年(404)译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翌年译出该经最具权威的注释书(即本书)。

本书卷首有僧睿的序,序云(大正25·57b):‘经本既定,乃出此释论,论之略本有十万偈,偈有三十二字,并三百二十万言,楚夏既乖,又有烦简之异,三分除二,得此百卷,于大智三十万言,玄章婉旨,朗然可见。’卷末的附记亦云:‘论初三十四卷,解释一品,是全论具本。二品以下法师略之,取其要足以开释文意而已,不复备其广释,得此百卷,若尽出之,将十倍于此。’即谓本书仅全译龙树原作之前三十四卷(相当于《大品般若经》之初品),三十四卷以下,因国人好简之故,罗什将它作适当的节译,而成为现行的一百卷本。若将原论全部译出,则篇幅将达现行本的十倍。

翻译本论之际,佛教界正盛行《般若经》的研究,且诸说纷纭,待本论一出,诸说顿息。自南北朝至隋、初唐,华北地区特别盛行本论的研究,甚且形成学派。本论的内容涵盖甚广,无论哲理、历史、地理,乃至僧团的实践法规,皆有详述。其所引用之经论遍及大小乘,如原始佛教圣典、部派佛教诸论书,及早期大乘佛教之《法华经》、《华严经》等,故本书亦成为研究印度大乘佛教兴起时代的重要资料,甚至可视为大乘佛教的百科全书,对中国、日本的佛教学者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本书的梵文本尚未被发现,但欧美、印度的学术界已陆续有人将汉译本(部分)译成法文、英文与德文。并视之为大乘佛教的渊薮,而加以研究。其中,比利时神父拉莫特(E. Lamotte)对此书的研究与法文翻译(前三十四卷),尤为国际学术界所推重。此外,自敦煌及新疆所挖掘出的古写本,题有‘摩诃般若波罗蜜优婆提舍’等字,以此古本与现行本相较,则知现行本中有不少脱误之处。注释书有慧影《大智度论疏》二十四卷、僧侃《大智度论疏》十四卷、昙影《大智度论疏》十五卷、慧远《大智度论抄》二十卷、僧肇《大智度论抄》八卷等。 自1975年以后,台湾佛学界研究本论者,渐有其人。游祥洲多次开设《大智度论》研习班,作育不少学子。中文标点本在印顺标点之后,也曾风行一时。此外,郭忠生在《谛观》杂志上所连载的有关拉莫特法文相关作品的中译,对台湾学术界也有若干启发与激荡。1992年印顺口述、昭慧记录的《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出版,此书可视为印顺对近代学者之‘大智度论研究’的总评。该文提要请参阅附二。



◎附一:李安〈大智度论〉(摘录自《中国佛教》第三册)

一百卷。龙树造,姚秦·弘始四年(402)夏,鸠摩罗什于长安逍遥园中西明阁上创译,至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乃讫(见《大智度论记》和《开元释教录》)。收在《大正藏》第二十五册。此论是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也称《大品般若》,即一再翻译过的《放光般若》、《光赞般若》和后来唐·玄奘译的《大般若经》第二分)的论著。首缘起第一,略述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的因缘。继释经初品中如是我闻一时第二,乃至释初品中信持无三毒第五十二,是为释〈序品〉第一。顺次以下释〈报应品〉(即〈奉钵品〉)第二,乃至释〈嘱累品〉第九十,是为释摩诃衍(大乘)论。般若波罗蜜,摩诃衍一义,但名字异(论卷四十六)。摩诃衍空般若波罗蜜亦空,空又一故(卷五十二)所以《大智度论》释般若也就是释摩诃衍论。《龙树论》说他著有《优婆提舍》(论议)十万颂,这种体裁是解释经文并加以发挥的,可能就是指的《大智度论》。

罗什译《大智度论》不久,又兼译《大品般若》,首先对旧译用原文作了订正,以后又据《大智度论》再次改动经文,并从经本楷定论义。如于《大品般若》品目名称的确定,就是以释论精神作依据,对《卮》、《放光》的品目有所整理改定,把〈序品〉之外的各品都改动了,一方面对旧本略有开合,另一方面改定了一些品名。在改定中还可以看出贯彻龙树释论的精神之处。最明显的要算第七品。罗什名这品为〈三假名〉(法假、受假、名假),而《放光》名为〈行品〉,《光赞》名为〈分别空品〉,玄奘译的《大般若经·二分》又标〈善现(须菩提)品〉,都不能像罗什用‘三假’一名那样能表现出这一品的主要内容。三假不仅是这一品的中心,也是全经的中心,在龙树看来,般若的整个精神就在以假成空,以假显空。主要以三假贯彻于般若的全体,从而构成空观。《大智度论》对般若学的重要于此可见。此论的译本一百卷,尚非全译。僧睿在〈大智释论序〉中说:‘论之略本有十万偈,偈有三十二字,并三百二十万言。胡夏既乖,又有繁简之异,三分除二,得此百卷,于大智三十万言,玄章婉旨朗然可见。’只有论的初品三十四卷解释经文初品的一品,是全译出的。二品以下,罗什认为华人喜简,不习惯于繁琐议论,只略取其要,以释经文大意,不再备译广释,仍有一百卷。因为经文初品主要阐述名相事数,恰是二百多年来中国佛学家一直搞不清楚的问题,详译出来,原原本本地加以解释,就可适应学者研究的要求;至于其余阐明义理部分,简化一些也无妨,因此删节不少,三分除二。

此论的体裁,〈大智释论序〉中说:‘其为论也,初辞拟之,必标众异以尽美;卒成之终,则举无执以尽善。’就是说光举出对法相的各种不同解释,以此为尽美;最后归结为无相,实相,以此为尽善。这种方法在论的初分尤为明显。

龙树所著的《大智度论》等书中,大小乘的最初交涉,历历可见。 (1)龙树所讲的空,是般若波罗蜜的中道实相,以二谛相即来解释实相,从真谛来看是空,从俗谛来看是有,既看到空,也看到非空,同时又不着两边,于是便成为非有(空)非非有(非空)的中道,即般若波罗蜜。所以论第十八卷中说:‘若人入此三门,则知佛法义不相违背,能知是事即是波罗蜜力,于一切法无所挂碍。若不得般若波罗蜜法,入阿毗昙门则堕有中,若入空门则堕无中,若入昆勒门则堕有无中。’可见龙树所主张的是中道实相。 (2)此论性质本非毗昙,当时大乘无独立毗昙,其分别法相所资自必取诸小乘。不同小乘的意义而同小乘的体例。《智论》于小乘毗昙引文不下三十余处。 (3)大乘小乘对举,境行果三法法皆对。大小乘有以境为对的:声闻乘多说众生空,佛乘说众生空法空(卷四)。声闻中无犍闼婆城喻,有种种无常喻;色如众沫,受如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如幻等(卷六)。大小乘有以行为对的:阿毗昙义中,是空解脱门缘苦谛摄五众,无相解脱门缘一法所谓数缘尽,无作解脱门缘三谛摄五众。摩诃衍义中是三解脱门缘诸法实相,以是三解脱门观世间即是涅槃(卷二十)。大小乘有以果为对的:声闻极大思维所断结生分住分灭分三时断;佛则不尔,一生分时尽断。声闻人见谛所断结使生时断、思惟所断三时灭;佛则见谛所断思惟所断无异。声闻人初入圣道时,入时与达时异;佛则一心中亦入亦达。声闻人有二种解脱:烦恼解脱、少障解脱;佛有一切烦恼解脱,亦有一切法障解脱。佛自然得智慧,诸声闻人随教道行得(卷二十四)。 (4)小乘也说大乘慈,以乐与众生故。《增一阿含》中说有五功德;慈心于‘摩诃衍经’处处说其功德,如《明网菩萨经》中说菩萨处众生中行三十二种恶,渐渐增广转成大悲(卷二十)。 (5)大乘不离小乘。三十七品,三三昧等皆声闻法,菩萨用三十七品到涅槃城,用三三昧入城三门,而以四禅、四空、四无量、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试心知得柔软自在,随后能入。 (6)般若必以空为用。佛法中不可得空,于诸法无所碍;因是不可得空,说一切佛法十二部经,譬如虚空,本无所有,而一切物皆依其长成(卷二十五)。 (7)同一事而有二种意义。般若有二种:(一)与诸天声闻菩萨共说,(二)与十住具足菩萨说(卷三十四)。无所得有二种:(一)所求不如意名无所得,(二)实相无决定名无所得(卷十八)。 (8)备举两端。诸佛二种说法:先分别诸法,后说毕竟空(卷二十六)。法亦有二种:一者三藏十二部法聚,二者三学圣道解脱涅槃法义(卷二十二)。观相有二种:一者观一切法有相,地重水湿风动火扬。二者观一切法无相,和合因缘生无自性(卷十八)。菩萨行有二种:一者观一切法自性本空,二者从不舍离一切众生(参照欧阳渐的〈大智度论初品序〉)。

《大智度论》于释义中,繁征博引,保存了许多已散佚而有价值的论议。如罗侯罗的《赞般若偈》二十一颂,对般若性德的各方面描写得很彻底,特别第四颂把佛、般若、涅槃统一起来,认为是‘三则一相,其实无有异’。又第十六颂:‘言说为世俗,怜悯一切故,假名说诸法,虽说而不说。’提出说而不说,把俗谛和真谛统一了起来。

《昆勒论》失传难考,《智论》卷十八谓其中有随相门、对治门等种种诸门。随相谓:‘但说自净其意,则知诸心数法已说;但说四念处,当知已说四正勤等余门。何以故?同相同缘故。对治门如但说四颠倒,当知已有四念处义,譬如说药已知其病,说病已知其药。’由此可推知《昆勒论》门的一般体例。

龙树的《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这四部论,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各论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僧睿在〈中论序〉中说:‘百论治外以闲邪,斯文袪内以流滞,大智释论之渊博,十二门观之精诣,寻斯四者,真若日月入怀,无不朗然鉴彻矣!’在〈大智释论序〉里,僧睿更详细地说到这一组织的内在关系:‘释所不尽,则立论以明之;论其未辨,则寄折中以定之。使灵篇无难喻之章,千载悟作者之旨,信若人之功矣。’就是说《智论》是依经作释,解释不能完全穷尽义理,因而立论以明之。‘论’指《中论》、《十二门论》,《智论》所没有完全讲清楚的,《中论》等则以‘折中’(即中道)的思想予以决定。换句话说,三论全部归宿于中道。后来隋·吉藏创立三论宗,弘扬关河三论,不把《大智度论》列入,也是因为‘秦人好简’,就把百卷大部的《智论》除外,而四论的整个学说体系不算完备,实为可惜。 东晋·慧远曾把《智论》节抄成二十卷的略本,在〈大智论抄序〉中说:‘辄依经立本,系以问论,正其位分使类各有属。谨与同止诸僧共别撰以为集要,凡二十卷,虽不足增晖圣典,庶无大谬。’这也是为的适应华人好简的习惯,可惜仅存载在《出三藏记集》中的序文而已。注《智论》的书有南北朝时蜀地潼州迁善寺沙门释慧影抄撰的《大智度论疏》,但已残佚,仅存第一、第六、第十五、第十七与第二十四卷,也不完全。



◎附二:印顺述·昭慧记《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提要


本文之作,算是对近世学界质疑《大智度论》作者问题的一个总回应。 《大智度论》(以下简称《智论》),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释论,目前梵本无存,仅有汉文译本,为鸠摩罗什所译。《智论》作者,向来传是龙树(Nagar-juna)。但是近代学者如比利时的Lamotte,日本的干潟龙祥、平川彰和加藤纯章,对此定论或则否定,或则修正。否定者如Lamotte,认为《智论》并非龙树所作,而系某一西北印度说一切有部而转学大乘之学者所造。修正者如干潟龙祥,虽仍肯定《智论》为龙树所作,但是以为鸠摩罗什在汉译过程中已有所增修。加藤纯章甚至认为:作者不但不是龙树,而且很可能来过西域,在此完成;罗什也参与此一著作。这些观点,详见于下列论文: (1)Lamotte著·郭忠生译《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谛观》第六十二期,1990年七月,97~179页)。 (2)干潟龙祥着《大智度论の作者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七卷第一号,昭和三十三年十二月,1~12页)。 (3)平川彰着《十住毗婆沙论の著者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五卷第二号,昭和三十二年三月,176~181页)。 (4)加藤纯章着·宏音译《大智度论的世界》(《谛观》第五十二期,1988年元月,1~47页)。对于龙树造论的古说,学者们不同程度的否定性结论,我觉得值得商榷。审视其论议,往往未能把握论典的特色,未曾考量翻译的过程,所以错误层出不穷。但八六老僧,已是衰病余生,不能完成写作的心愿了!亏得昭慧法师愿意发心,所以特为他提供些资料,叙说些我的意见,由他整理,写出,发表,以尽中国佛弟子应尽的一分责任!本文从论典的著作与翻译两条线索,将这些错误指陈出来,而达成与诸学者不同的结论:赞成龙树造论的古说,否认罗什增修甚或参与造论的说法。 第一章分四节,谈《智论》翻译的相关问题。第一节先从古代佛典汉译的程序谈起。古代的译经,是集体事业;口译、笔受,各有其人。是故若因《智论》内文有些疑似非龙树原文,就想像为罗什之所‘加笔改变’,那是对译经程序太过隔阂了。《智论》之笔受者为僧睿等,译本纵有增修,也断非出自罗什手笔,这是可以肯定的。第二节针对《智论》广本‘千卷’的传说,及学者进一步的重重误解,提出辨正。我以为:一切误解,源于对‘经论会编而成百卷,论文实有七十卷’以及‘一般释论,皆先广而后略’此二事实之忽略。《智论》二品以下,确是‘三分除二’的略译;广本则约有一三六卷,绝无‘千有余卷’之可能。第三节针对干潟龙祥的‘罗什加笔’之说,提出不同看法。《智论》中许多‘秦言’、‘天竺语法’之类按语,固非本论之原文,却也绝非罗什个人独出心裁的增益,而是古代译经者为便于国人阅读而夹注名相的惯例。而且这些夹注,也不是罗什‘加笔’,而是僧睿等所附加上去的。第四节述介《智论》的口译者鸠摩罗什与笔受者僧睿。罗什向莎车王子学习大乘,这有罽宾大乘佛法的学统;明乎此,则对罗什大乘学之传承与其汉译《智论》之事,当不会感觉离奇。僧睿有文学素养,玄理之悟性亦高,但他对事相的分辨,往往失之粗糙,所以会有《智论》‘千有余卷’的误传。此外,他在《智论》译文方面,名相用语也往往前后不一,这种情形,出在同一论本上,是不太理想的。第二章分八节以证明古说──《智论》确为龙树所造。第一节先宏观《智论》对佛法的根本立场:诸佛以无量方便力,为种种众生说种种法门。无智则由此开展种种异说而互不相容;有智则于一切法门,莫不能知诸法实相。论主本此立场以出入诸家,包容异说而抉择深义,其中所涉,涵括当时全印各学派的一切法门,绝不止于说一切有部义。此下两节,分析《智论》对当时部派论义的看法。第二节‘《大智度论》与毗昙门’,分成二项,论其与说一切有部及犊子部的关联。在说一切有部方面,《智论》名相大抵采取《品类足论》的说法;对主流学派的《发智》、《大毗婆沙》论义,常是采取严厉批判的态度,反而倾向非主流的西方师或外国师。由此肯定作者决非由正统有部之迦湿弥罗师而转入大乘。在犊子部方面,《智论》取其以五法藏摄一切法之说;而‘不可说’或‘受假施设’亦源于犊子部义,只是后者单约‘我’而说,《智论》则通约‘我、法’而论。故平川彰以为《十住毗婆沙论》采五法藏说,而《智论》却采批判立场,两论立场相违,由此而对两论作者同为龙树之说审慎存疑,这可说是一种误解。第三节分述《智论》取空门之‘法空’义,而拣别方广道人的恶取空,取昆勒门论(优波提舍)之释经方法。此二门皆与大众部思想有关,且论主又采大众部之佛陀观等思想。由此可知:Lamotte认为论主‘对大众部表现出无言之轻蔑,而在其著作中未置一词’,由此推定他可能为西北印说一切有部之比丘,殊属不当。第四节论‘三藏与四藏’,说一切有部不立杂藏,而对偈颂与传说,采保留态度。由此看出《智论》充分引用偈颂传说以为佛法定量之风格,与有部截然不同;亦知 Lamotte将《智论》所引当作是‘说一切有部之杂藏’,为一大错误。《智论》所引结集律藏内容,采自有部之《十诵律》,故论主应是从有部《十诵律》系而非从采取《根有律》之迦湿弥罗系出家。第五节将佛教的‘中国’与‘边地’定义作一述介。释尊所不曾游化之地区,即为‘边地’或‘弊生处’。干潟龙祥以为:《智论》将南印文化大国安陀罗(Andhra)作为‘弊生处’,显系罗什面对中华文化国之豪奢生活而作此称。这其实是不知‘边地’定义而引起的误解。以此证往什‘加笔’是不成的。第六节‘南天竺与北天竺’。Lamotte以为《智论》偏好采用北天竺的传说故事,以此推论作者为西北印学者。其实此类传说,往往为一切部派之所共有,人名、地名则依部派流传而容或不同。而《智论》所引本生、譬喻,普及全印,虽于北印地区极为熟悉,却绝不限于述北天竺事,反而与南印度有密切关系□从其对南印四十二字母之解说可知。是故对于《智论》作者是‘案达罗王朝时南印度人龙树’之古说,应予以信赖。第七节‘《大智度论》与大乘经论’,先针对平川彰所提《十住毗婆沙论》与《智论》之‘五种异议’加以分析,以证明二论作者同为一人,毌须‘存疑’。其次,由于龙树高寿,故《智论》引述弟子提婆及再传弟子罗侯罗之作品,亦非绝无可能。末后对Lamotte列举《智论》所引大乘经之资料稍事更正,并附带一提早期大乘经中之‘如来藏’思想,其集出年代,并不晚于龙树。最后在第八节,述介龙树其人其事。其前期著作,如《中论》等,重在遮破异执,并开显三乘不二之深观;后期著作如《智论》等,则依不二深观广明菩萨大行。二者风格不同,并不能据此以断定《智论》作者绝非《中论》作者;Lamotte却有如此结论,未免过于轻率。至于《智论》不为印、藏后期中观学派诸师所知,这是由于龙树学一度中衰的缘故,不能以此证明《智论》非龙树所造。 而经论原文,在流传中每不免有所增删,但《智论》无其他版本可资比较,也就无从决定;但这决非等于鸠摩罗什之所加笔。

《大智度论》对千余年来的中国佛学,影响极其深远。早年研读斯论,曾将相关论义,分别类集,对本论用心不少。也曾有意依此写就专篇,说明龙树对佛法的完整看法,但因时间不充分,这一心愿未能完成。外国学者对《智论》作者的看法,我近来才透过期刊译文而得悉其详。他们能突破语文障碍,而研究这部仅存汉译的大乘重要论典,其资料搜罗之丰,其用力之勤,皆殊为难得。我虽完全不同意他们的论点,却因此一增上缘而促成本文的撰述,少分达成早年的心愿。这只能说是‘因缘不可思议’吧!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 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真正了解因果、相信因果,不敢起一个恶念。恶念都不敢起,他怎么会做恶事情?那不可能。因果比仁义道德还有效,道德是教人不好意思作恶,规范人心;因果是教人不敢作恶,你作恶,你要受报。所以,因果禁止别人作恶那个效果的力量最大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