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 第七编 往生品位 第二十章 边地疑城往生
2014/9/3   热度:580
大安法师:净土宗教程 第七编 往生品位 第二十章 边地疑城往生 第一节 边地疑城的因行果报 在《 无量寿经 》五种原译本中,释尊开示边地疑城往生之因行果报的经文有二处:一是三辈往生的经文中,说示中辈与下辈往生因行中,别开出与中辈及下辈相应的疑城往生情形。此参见汉译本与吴译本。二是在《 无量寿经 》下半部,尊者阿难在释尊教敕下,面西顶礼求见阿弥陀佛,即时阿弥陀佛安乐世界于虚空中显现。尔时释尊与弥勒菩萨就西方净土胎生、化生者的因行有一段对话,阐述疑城胎生往生之因。这两段经文对吾辈净业行人的修持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兹谨录出,兼列表诠示,俾对边地疑城往生情状有一明晰了解。 一、中辈与下辈之疑城胎生 《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云: 佛言:其人奉行施与如是者,若其然后中复悔,心中狐疑,不信分檀布施作诸善后世得其福,不信有无量清净佛国,不信往生其国中。虽尔,其人续念不绝,暂信暂不信,意志犹豫,无所专据,续结其善愿为本,续得往生。其人寿命病欲终时,无量清净佛,则自化作形像,令其人目自见之,口不能复言,便心中欢喜踊跃,意念言:我悔不知益斋作善,今当生无量清净佛国。其人则心中悔过,悔过者,过差少,无所复及。其人寿命终尽,则生无量清净佛国,不能得前至无量清净佛所。便道见无量清净佛国界边自然七宝城,心中便大欢喜,道止其城中,则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则受身自然长大。在城中,于是间五百岁。其城广纵各二千里。城中亦有七宝舍宅。舍宅中,自然内皆有七宝浴池。浴池中,亦有自然华,绕浴池上,亦有七宝树重行,皆复作五音声。其饮食时,前亦有自然食具,百味食,在所欲得。其人于城中快乐。其城中比如第二忉利天上自然之物。其人于城中不能得出,复不能得见无量清净佛。但见其光明,心中自悔责,踊跃喜耳。亦复不能得闻经,亦复不能得见诸比丘僧,亦复不能得见知无量清净佛国中,诸菩萨、阿罗汉状貌何等类。其人若如是比而小适耳。佛亦不使尔身,诸所作自然得之,皆心自趣向,道入其城中。其人本宿命求道时,心口各异,言念无诚,狐疑佛经,复不信向之,当自然入恶道中。无量清净佛哀愍,威神引之去耳。其人于城中五百岁乃得出,往至无量清净佛所。闻经心不开解,亦复不得在诸菩萨、阿罗汉、比丘僧中听经以去。所居处舍宅在地,不能令舍宅随意高大在虚空中。复去无量清净佛甚大远,不能得近附无量清净佛。其人智慧不明,知经复少,心不欢乐,意不开解。其人久久,亦自当智慧开解知经,明健勇猛,心当欢乐,次当复如上第一辈。 下辈胎生除本拟奉修的行业与中辈不同外,其中途疑悔、临终病缘及得佛慈悲加持的情形,与中辈胎生大同小异,兹以表格列示,俾令清晰。 辈位 生前行因 临终情景 生彼国后状况 中 辈 胎 生 1、曾修持中辈往生之行业。 2、然后中悔,不信念佛往生之事。亦复对善恶因果产生怀疑。 3、续结其善愿为本,续得往生。 1、寿命病欲终时,阿弥陀佛自化作形象令其人亲眼见到。 2、欢喜踊跃,心中悔过。接续念佛求生。 1、往生极乐世界,不能前至阿弥陀佛所。 2、道见自然七宝城,欢喜止住于中,莲华化生,滞居五百岁。 3、不能见佛闻法见比丘僧。但见弥陀光明。 4、心中悔责,忏除疑根,往至阿弥陀佛所。 下 辈 胎 生 1、曾修持下辈往生之行业。 2、中途疑悔,不信作善后世得福,不信往生净土之事。 3、其人虽尔,续得往生。 1、病欲终时,阿弥陀佛令其人于卧睡梦中,见无量寿佛国土。 2、心中欢喜,则自悔过,接续念佛求生。 1、往生极乐世界,不能前至阿弥陀佛所。 2、道见二千里七宝城,止住城中莲华化生, 3、不能见佛闻法见比丘僧,五百岁竟,乃得出至阿弥陀佛所。 考量中辈与下辈往生的因行果报,可获得如下几点启示: 1.三辈往生中,唯有中辈与下辈有疑城胎生,佐证上辈往生者的信心淳厚。中辈与下辈往生者悉有怀疑之根,智慧浅陋,以致胎生。其诸众生信愿持名乃至只有一昼夜功夫,中途疑悔退转,不信念佛往生净土,乃至不信善恶因果报应。如是众生,临命终时,病苦缠绕,自业牵引当堕三恶道。于时,阿弥陀佛以大悲心,令彼于睡梦中见到阿弥陀佛安乐国土。彼人见已,欢喜踊跃,自信当得往生,便忏悔念佛求生,接续原来的念佛善根,蒙阿弥陀佛威神愿力,得生极乐世界。彼人疑心所现七宝城,于中住止五百年。阿弥陀佛又放光照触彼人,令其了知滞碍疑城的罪本是疑根,彼人遂忏除疑根,得至阿弥陀佛之所。足证阿弥陀佛自始至终悲心不舍苦恼众生,欲令往生净土,直至圆成佛果而后已。同时,吾人亦应深知,吾辈慧浅福薄之末法众生,大多属于信疑参半,中途容易退转之辈。《 观经 》上品中生者,往生时尚有些许疑心,阿弥陀佛故言“我来迎汝”以令行人安心。可见对难获净信之吾辈未法众生来说,阿弥陀佛于临命终时的加持垂救,实乃起死回生,恩德无极。 2.阿弥陀佛悲愿不舍一个众生,令其悉得往生净土。此段经文昭示:吾人只要信愿持名,乃至只有一昼夜功夫,阿弥陀佛便将令吾人往生之大事预先安排妥贴。无论净业行人临命终情形如何,阿弥陀佛决定有办法令其往生。这是一桩多么惊心动魄而却真实不虚的奇迹呀!昔慧健居士曾向印光大师禀白一桩奇异的免难轶闻。有一辆客车,司机不慎,车坠江中,乘客四十余人,均遭灭顶。翌日黎明,众人前往营救时,有一妇人,年约三十左右,坐江岸道旁,如醉如痴。询以何事,答言昨暮乘车至此。问以全车遇险,你何以无恙?那妇人曰:“不知。”又问到当时车祸发生的情况,亦不了了。当慧健居士讲述此事时,在座的人亦只是啧啧称奇而已。各自回寮房后,印祖饬侍者持一纸条致慧健居士,上云:“此女人命不该死,故坐于汽车之外。及车堕下河正下时,扬其于岸,故衣未湿。盖佛天鬼神,于坐车时已为救之之法于前矣。想必如是。”印祖这张字条,字数虽少,却说示出一个奇妙的秘密。世间善人,尚且能蒙佛天鬼神预设之法,而得免势不可脱的灾难,更何况往生净土了生脱死之大事。阿弥陀佛五劫的思惟,无央数劫的大行,更会将念佛行人安稳往生的方法预设周全。可见往生一事,全凭佛力。吾人于此稍有信解,便可当下获得大安乐,万修万人去,斯语不虚。 3.疑为罪本,忏除乃出。感生极乐世界边地疑城者,亦于宝池莲华化生,无有秽恶,各种受用称心如意,然于五百岁(以此土计)不能见佛,不闻经法,不知菩萨法式。由所知障故,心不开解;由烦恼障故,意不欢乐。阿弥陀佛慈悲哀愍疑城胎生众生,令其于莲胎中见佛光明。由佛光消障开慧之力,行人深刻体认到囿于莲胎不得自由的原由,疑惑是罪本,故而生起殷重之忏悔心,深自呵责自己或怀疑佛智或怀疑自性善根的迷执。由忏悔之力,胎生行人得出疑城,见佛闻法,久久熏习,始得心开意解,具诸神通,遍供诸佛,随其功行断惑程度,亦通三辈九品。 出离疑城的时间,一般须经五百岁。然时间无定性,亦不可拘定,或长或短,能悔即出,不悔必满五百岁。五百岁末方识罪忏悔,乃边地往生者之多数。不待五百年忏悔得出,乃其中之上根者。 二、释尊与弥勒菩萨的对话 《 佛说无量寿经 》中,面对虚空中显现的西方极乐世界胎生的情景,释尊与弥勒菩萨有一段精要的对话: 尔时慈氏菩萨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彼国人民胎生、化生?”佛告慈氏:“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 总结胎生与化生两类往生者之行因果报可见,导致胎生的主要原由是: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智慧不足,不能信解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威神愿力,或对自性功德力不了不信。细分有二类,一是信自不信他,二是信他不信自。兹分述如下: 1.信自不信他 有一类行人执著自性弥陀,唯心净土,不信十万亿刹土外,有西方极乐世界,不信阿弥陀佛究竟圆满的智慧。又凡夫众生受五蕴的羁囿,广大智慧不能现前,因而不能深信佛智。若了佛智,则知非净非秽,净秽历然,无彼无此,愿生彼国。以不了故,半信半疑,依违不决,障碍化生。 (1)不了佛的不可思议智 佛智渊深,九法界众生不可测度。净宗十念必生,横超三界,生彼土即圆证三不退,至心称名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等,皆由阿弥陀佛不思议智所建立。有人怀疑,凡夫众生旷劫以来,具造诸有漏业,云何不断三界结惑,只以少时念阿弥陀佛,便得出离三界?此事想来必不可靠。殊不知,譬如千年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又譬如有人被毒箭所射中,截筋破骨,闻灭除药鼓(有一种药,名曰灭除,若两军对阵时,以此药涂鼓)。闻鼓声者,箭出毒除即愈。如来威神愿力,自性方便,自摄他摄,千变万化,无量无边,安得以凡夫有碍之情识,怀疑阿弥陀佛无碍之妙法。以凡夫心识或通途教理揣度净宗圆顿妙法者,大多难以透过此关。 (2)不了佛的不可称智 佛智众多,非言能尽。此智亦名妙观察智,此智观察不可称境。离言绝虑,绝待圆融,智不可称,故念佛功德亦不可称。念佛往生为不可称智所成。于此有疑,名不了不可称智。 (3)不了佛的大乘广智 佛智究竟通达一切,知之穷尽,名为广智。此智亦名平等性智,不同小乘,以同体智慧之力,普载无边有情众生,皆令同至无上菩提,故名大乘广智。有些行人不了佛的大乘广智,怀疑佛不能真实普度一切众生,复疑一切念佛众生岂能皆得往生净土?故于阿弥陀佛作有量想。阿弥陀佛大悲大智,于诸有缘众生,无不运载而入涅槃,开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妙义,令诸有情以有念入无念,因往生证无生,故能令念佛众生皆生净土,悉成佛果。念佛往生,为大乘广智所感。于此有疑,名不了大乘广智。 (4)不了佛的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正是如来大圆镜智。自性本体,无不圆照。此智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故名无等;此智唯佛顿证,不同菩萨渐得前三智,故名无伦;此智超过不思议智,故名为最;逾越不可称智,故名为上;宽于大乘广智,故名为胜。所以得名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此智有大智用,无量善巧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法义。念佛往生法门,乃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所发。于此有疑,名不了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净业行人对佛的四智有疑,便不能对净土念佛法门生起正信。不能全身心靠倒,虽生彼国,乃感胎生,滞居边地疑城。此因净业行人之得益乃在于乘阿弥陀佛愿力,带惑往生,如怀疑佛智佛力,则在乘愿往生、华开见佛上效果便降低,是故吾辈净业行人于此得深加警觉。 元晓法师云:“如其有人,虽未明解如前所说四智之境,而能自谦,心眼未开,仰惟如来,一向伏信,如是等人,随其行品往生彼国,不在边地。生著边者,别是一类,非九品摄,是故不应妄生疑惑也。”(《 无量寿经宗要 》)意谓净业行人若能信了如来诸智是为上根利智;若未能信得及,但虚心自谦,仰信佛的智慧真实不虚,颛蒙念佛,矢志净土,亦得往生,不堕疑城。对佛智的仰信,乃能全身心靠倒阿弥陀佛,坚信自己的一切罪业,就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是不会障碍往生弥陀报土的。反之,如果自伤恶业深重,疑虑重重,认为自己不够往生的资格,如是自卑心态,或能障碍往生;侥幸得生,亦滞边地。于此,建立净宗正信正见,甚为必要。 2.信他不信自 这类净业行人深信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极为仰慕西方净土,然而对自性善根难以生信,常怀自卑感,对是心是佛、念佛成佛之理不敢承担。或曰:本人障深慧浅,文化又不高,别的法门修不了,凑合着念念佛吧。这类净业行人,智慧短浅,信愿不坚,虽也精进念佛,以愿生故,虽生彼国,但滞边地疑城,于莲华中不得出现。袁宏道居士云:“以不信自善根故,依他起信,即是疑城。信自善根者,即顿了自心,不从他得。以入悟方能脱疑。是故未悟而修,终隔疑胎。胎以裹蔽为义。未悟之人,诸障未彻,合得是报。”(《 西方合论 》)证知有般若正智方能生决定信,有决定信方能决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 综上所述,疑城胎生者由修善念佛力故,得以往生;由疑悔心夹杂故,滞留边地疑城,不得见佛闻法。虽于五百岁莲闭心暗,然毕竟超离三界轮回,虽不尽善尽美,倒也值得庆慰。念佛法门是阿弥陀佛无上圆满究竟智慧所建立,能予众生以横超生死、圆成佛道之究竟大利。吾人应明信阿弥陀佛无上智慧,全身心皈依阿弥陀佛。疑信虽在一念之间,然所得祸福却悬隔天渊。《 无量寿经 》云:“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净业行人亟须断疑生信,乘阿弥陀佛大愿船,直入西方涅槃城。 第二节 临终助念 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是一恐惧而痛苦的事情;而对净业行人来说,却是法身慧命诞生的辉煌时刻,庆快生平,何戚之有? 现代医学基于对死亡不可避免与人性的关爱,已经发展出一特殊部门——临终关怀(Hospice安宁照顾、善终服务)。临终关怀需要众多的医疗设备及其它硬件设施,但其精髓却在对临终者灵性的关怀和照顾,俾令临终病人获得死亡高品质,即尊严死与安详死,让临终者在精神上、心理上无牵挂、无恐惧、无忧虑。在现今所有临终关怀中,净宗念佛法门应属最殊胜的。信愿持名能令病患带着美好的微笑离开人世,安乐地告别此业报身,获得净土莲华化生的金刚法性身,文成印坏,妙德难思。 吾人了知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就应当直面死亡。今生幸闻如来普度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资粮,以期脱免生死轮回之剧苦,获证涅槃常住之真乐。其有父母兄弟,及诸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勉病患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其助念。其助念方法,依印祖开示,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想。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以故不应生一念系念之心。须知自己一念真性,本无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若当临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往生西方之份。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若病患尚未到命终断气时,当分班念。每班限定几人。一班出声念,一班默持。若有小事,当于默持时办。值班时,断断不可走去。如是循环,终而复始。若病人将断气,宜两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三至八小时。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其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彼生悲戚相,或至哭泣。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扭捏之痛,痛则生瞋心,多堕毒类。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随情爱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脱。又不可探彼热气后冷于何处,以免神识未离,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烦痛,致不得往生。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果大家至诚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 助念亦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助念者必须认真负责,切不可敷衍了事。到病人家中去助念,应召集家属说明临终助念的重要性,要他们服从助念者的指导。 第二,助念者对病人态度要诚恳,说话平和,使病人生欢喜心。为此,首先要赞美病人平日的善行;其次,用各种善巧方便,使病人心生安乐,生起求生西方的正信。助念者要把病人当作亲人,效果更好。 第三,助念者除对病人讲开示外,其余一切话都不准谈,更不许一切人在病房中聊天,以免病人分心,忘失正念。如家属能助念最好,不然应离开病房,以免病人发生情念,妨碍正念。 第四,念佛时,可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也可只念阿弥陀佛四个字。念的音调高低、快慢,应先征求病人的意见。如果病人不会讲话,念就不能太紧,也不可太慢,而要句句分明,字字清晰。 第五,当病人出现“回光返照”时,仍应继续助念,以免前功尽弃。如病人刚断气或已断气一些时候,助念者才到,这时助念者应先向病人高声说:“某某某,你过去所有的善情恶事统统不要去回忆想念,家中子孙、财产统统应放下,要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帮助你念佛,你要专心听。”重复两遍。开示过后,随即助念。开示法语,总以病人全身心皈投阿弥陀佛为主,盛赞佛的慈悲愿力,劝勉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若世寿未尽,即会速好;若世寿已尽,即往生西方。不可求病速愈,只可求速往生。求病愈,若寿尽,便不得往生;求往生,若寿未尽,则速得痊愈。若起别的念头,当自责曰:我要仗佛力生西方,何可起此种念头,坏我大事?如是心行,自可速得往生之大利。 莲友如法助念,必能助成临终者往生净土。帮助一人往生净土,便等于成就一众生成佛,何庆如之?愿诸仁者各自勉旃。 结 语 上面七编二十章的集述,昭示净宗念佛法门的原始要终,其义理之深邃,方法之简易,利益之宏深,全属不可思议,乃释尊一代时教归根结顶之妙法,九界众生出离苦海之慈航。吾辈幸闻净宗念佛法门,当生稀有难遭之想。净宗念佛法门乃劫外之音,在以经济与科技为主干的现代社会,余响不绝,挑战与机遇并存,怀疑与笃信兼具。虽然现代功利主义与科学怀疑精神对净土法门构成严峻的挑战,然现代人在高物质社会中对精神心性的内在需求与超越意向,又为净宗念佛法门的传播提供丰沃的社会心理土壤。随着现代文明诸多弊端困境的日趋彰显,净宗真善美慧的文化精神作为对治良方,或有广为弘扬的前景。阿弥陀佛以同体的悲智,每时每刻都在关顾着吾人的苦乐,悲心不舍任一众生,不失时机地慰藉我等困苦焦灼的心灵,惠予各称机宜的安乐。吾人透过佛言祖语,信解净宗念佛法门之所以然,自当感戴佛恩,至诚归命,信愿持名,矢志安养,亲炙阿弥陀佛,作莲池海会之嘉宾。 南无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后 记 余好乐净土法门,摸象十余年,虽信愿时有增益,而行力微微,慧目未开,于净宗义理难臻堂奥,越学越有稚童观海之感。 本教程原是余在中国佛学院讲授净宗的讲义。当时编撰秉依四原则,一者述而不作,二者博采众长,三者条贯有序,四者时代特色。伊时,初生牛犊不畏虎,率尔成书,出版问世。教内外读者虽或有鼓励性赞评,然实愧余心。数月前,本书责编张越宏女士告知,本书销售告罄,拟重印。为令本书少一些遗憾,便着手进行修订。 本拟对教程从结构到内容作较大的修订,然业风所系,接手东林寺管理工作,又适逢建造48米阿弥陀佛大铜像,每日颇形忙碌,于是只得因循原书框架,对某些知识性、考据性篇章予以删节与调整,加大了净宗圣言量与中国净宗祖师思想内容,侧重于净宗独具的宗教情怀与理念行持,冀能为净宗学人提供理论与修行上的建言,并为教内外人士系统了解净土宗提供便利。然因学识谫陋,本书挂一漏万,甚或在所难免的舛讹之处,尚祈十方大德慈悲匡正。 在本教程修订印行之际,谨向上传下印恩师致以深切的敬意。本书的初版,便得到恩师的关顾并赐序,师恩难报,唯有竭尽愚诚,以净土一法,自行化他而已。又中国佛学院王新老教授,对本书的初版审稿并赐序,修订本版又蒙赐序,其如长者之谨厚与慈心,令余感戴难忘。佛法灯灯续焰,端赖前辈栽培引导后进。余亦愿效法佛界老前辈之婆心,为后一代佛教新人的成长,作好铺路石。于此并对参与本书打印校对的诸位法师与居士表示衷心的谢忱。伏冀一切与本书结缘者,深植净因,同往莲邦。 丙戌夏安居东林沙门大安和南谨识 主要参考经论书目 01、《 佛说无量寿经 》 02、《 佛说阿弥陀经 》 03、《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 04、《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 05、《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 》 06、《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 07、《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 08、《 后出阿弥陀佛偈经 》 09、《 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 》 10、《 般舟三昧经 》 11、《 大方广佛华严经 》 12、《 首楞严经 》 13、《 妙法莲华经 》 14、《 悲华经 》 15、《 维摩诘经 》 16、《 观佛三昧经 》 17、《 金刚经 》 18、《 往生论注 》 19、《 十住毗婆沙论 》 20、《 大乘起信论 》 21、《 大智度论 》 22、《 瑜伽师地论 》 23、《 无量寿经义疏 》(净影疏) 24、《 无量寿经起信论 》 25、《 弥陀疏钞 》 26、《 弥陀要解 》 27、《 弥陀圆中钞 》 28、《 龙舒净土文 》 29、《 观经四帖疏 》 30、《 安乐集 》 31、《 阿弥陀经通赞疏 》 32、《 华严疏钞 》 33、《 蕅益大师净土集 》 34、《 观经妙宗钞 》 35、《 一行居集 》 36、《 净土警语 》 37、《 省庵法师遗书 》 38、《 西方确指 》 39、《 安士全书 》 40、《 印光法师文钞 》正、续编、三编 41、《 慧远大师文钞 》 42、《 梦东禅师遗集 》 43、《 净土十要 》 44、《 无量寿经宗要 》 45、《 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 》 46、《 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 》 47、《 华严念佛三昧论 》 48、《 净土圣贤录 》 49、《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别行疏钞 》 50、《 中国净土教理史 》 51、《 净土典籍研究 》 52、《 法华经与核物理学 》(日)松下真一 天华出版公司 53、《 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 》(美)F•卡普拉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4、《 物理学家的自然观 》(德)海森伯 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55、《 往生论注讲义 》释性梵著述 世桦出版社印行 56、《 虚云和尚年谱 》岑学吕撰 57、《 四分比丘尼戒本注解 》佛莹法师编 南林出版社
---------------------------------------------------------------------------------------------------------------- 更多大安法师佛学内容 ----------------------------------------------------------------------------------------------------------------
三辈九品往生之外,还有一类往生者,或称边地往生,或名疑城往生,或称胎生。此类净业行人以疑惑心修诸功德,念佛生到西方净土界边七宝城中,于中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知菩萨声闻僧,类似此土八难中的边地之难,故喻为边地。此边地七宝城乃疑人所居,故又称疑城。净业行人于疑惑心中念佛,生极乐世界,莲华不得绽开,处在莲胎中,未能见佛闻法,暗障犹存,如胎生人,人法未成,所以又称胎生。这三种称谓只是象征性的譬喻,非实八难之边地(五百年后还得见佛闻法故),非实胎生(西方净土均是莲华化生故)。本章兹拟从边地疑城的因行果报与临终助念两个方面,略述如下: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世出世间法,对于有智慧的人来说,他能够抓住机会,他成功了。世间法是这样,佛法也是这样,机会在你面前,如果你要是错过,不晓得哪一生哪一劫你才能再碰到。凡是成功的人,没有别的,他认识机会,他善于抓住机会。就像世间做生意的,商业的机缘,他看得很准,他把它抓住,那他就赚钱了。佛法也是这样,象修福、修慧这种机缘,你要认识它,千万不要错过。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