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上) 第六讲 遍一切心心所 三、七遍一切心心所
2014/9/3   热度:599
玛欣德尊者:阿毗达摩讲要 第六讲 遍一切心心所 三、七遍一切心心所 我们先来学习7个遍一切心的心所(sabbacitta- sàdhàraõa)。一切心就是所有的心、任何的心,即89种心,遍(sàdhàraõa)的意思是全部都有。这7种心所是所有89种心都拥有的,它们是心理的最基本作用,是心所在执行识知对象的过程中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了这7种心所中的任何一种,心就不可能认知对象。所以我们称为遍一切心心所,即一切心里都拥有的心所。 第一、触 我们先讲第一种——触(phassa)。巴利语phassa是去碰、碰触、碰到的意思,但是不应当认为只是色法在碰撞身根。当心缘取任何目标的时候,必须通过它,心才得以接触到目标,从而启动整个心路、心理的活动。这种心与所缘接触的作用就称为触;换言之,就是心接触目标。所以,我们在讲心所的时候,第一个就是触。也就是说,心跟目标接触,其他的名法才能够起作用;如果连接触都没有,就谈不上其他的了。 触的特相是接触。作用是撞击,即导致心与对象撞击和接触,使之连在一起。表现为识、依处与所缘集合生起。近因是出现于诸门之境。 第二、受 第二个心所——受(vedanà),即感受。我们平时所说的感情、情绪,只是世俗语言的表达,从阿毗达摩的角度上来说,感情包括了许多心理作用,在这些心理作用当中,感受在起着主导的作用。这里所说的“受”是纯粹对某种体验的感受。 受的特相是感受。作用是享受或体验对象的味。现起是让相应名法愉悦,也就是使跟它一起产生的那些心理作用有感受。近因是轻安,这特别是对乐受来说。 佛陀有时候将受分为三种,有时候分为五种。我们先讲三种受。每一种心必定与某一种受相应;只要有心,必定会有感受。 1、苦受(dukkha vedanà),是体验所缘的不可喜之处。 2、乐受(sukha vedanà),乐受是体验或者享受对象的可喜之处,即快乐的感受,欢喜的感受。 3、不苦不乐受(adukkhamasukhu vedanà),也称为“舍受”。舍是中等、平等的意思。对所缘体验为中性,好坏并不明显,也就是对对象没有感觉特别好或特别不好的感受,称为“舍受”。 当我们接触到不好的对象时,比如丑陋的东西,难听的噪音,或者有人骂你、诅咒你、批评你,吃到难吃的食物,闻到很臭的气味,这个时候“苦受”很容易生起。在当你想到伤心的事情,受到委屈,心爱的东西坏了,亲爱的人离开了,这个时候内心会感到痛苦、伤心、悲哀,这种感受就是“苦受”。如果所看的、听的、尝的是可意的话,我们会喜欢,这种喜欢的感受称为“乐受”。当我们面对中性的、没有好坏之分的对象,内心感觉平平淡淡,就好像跟一个经常见面的老朋友谈话,没有特别明显的感受,不会特别喜欢,也不会特别讨厌,这种受称为“不苦不乐受”。 还有一种分法为五种受。五种受是依身心来分的:第一是“乐受”;第二是“苦受”;第三“悦受”;第四“忧受”;第五“舍受”。这里所提到的五种受与前面的三种受,有些名词虽然一样,但内容却有所区别。它们有什么区别呢? 1、乐受(sukha vedanà)。和三受中的乐受名字一样,但内容略有不同。这里的“乐受”是指身体体验到可意所缘时生起的舒适感受,属于身体的感受、肉体的感受。这种受的所缘是触所缘。唯有可喜、可意的触所缘碰触到身体,比如说有人按摩我们的身体等,使身体感觉舒适,这种受就属于“乐受”。 2、苦受(dukkha vedanà),也和三种受的苦受名字一样,但内容不同。这里的苦是指肉体的苦,诸如肚子痛、头痛、脚痛、牙痛等,发生在身体上的痛苦。 3、悦受(somanassa vedanà),有时候也称为喜受。悦(somanassa)是由su + manas构成;su的意思是好的、善的;manas是意、心意;vedanà是感受。心中感到快乐,称为“悦受”或“喜受”。 4、忧受(domanassa vedanà)。忧(domanassa)是由du + manas构成;du的意思是不好的、坏的;manas是意,vedanà是受。内心感到痛苦、悲哀,称为“忧受”。 5、舍受(upekkhà vedanà)。舍(upekkhà)是中等、平等的意思;没有苦也没有乐、不偏于任何一边之受,称为“舍受”。 在这五种受当中,苦受和忧受相当于三种受当中的苦受,乐受和悦受相当于三种受中的乐受。舍受则和三种受当中的不苦不乐受是一样的意思。 身受与心受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呢?一般上来说是有联系的;但是对修行人,特别是对圣者来说,身受与心受是可以分离的。我们先讲一般的人,那些没有修行、没有调伏心的人,他们的反应是这样的:身体碰触到舒适的对象时,心会黏着、喜欢,内心会感到快乐。这时身体产生乐受,心也会有乐受。另外,当我们的身体体验到不可喜的触所缘时,比如头痛、肚子痛、牙痛,或者被刀割伤,被火烫伤,或其他外伤、内伤,这个时候我们会感到疼痛。当身体经验到苦受的时候,心会不开心,有时候会埋怨、抗拒、排斥,于是产生心的苦受。身有乐受,心也有乐受;身有苦受,心也有苦受,这是一般人普遍的反应——如果大家学习了“受”之后,平时可以好好去体验一下——当身体体验到乐受时,你的心会不会也有快乐的感受?当身体体验到苦受时,你的心会不会排斥、抗拒,会不会有不愉快的情绪? 表8:三受与五受关系表 对修行人来说,必须学会身受与心受分离。怎么说呢?当我们的身体体验到快乐的感受,这是由于善果报的成熟;善果报成熟,我们的身体会体验到好的感受。身体的感受是没办法避免的,但是心却可以对这些所缘保持中舍、平淡、如如不动,即使有些外来的诱惑,他也有抵抗的能力,产生舍受。身体体验苦受也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这是不善果报;当不善果报成熟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承受,并通过如理作意而不使忧受产生。因此,我们作为一名禅修者,一名佛教徒,要学会一句话:“身苦心不苦。” 身体的苦是无法避免,就像佛陀一样,佛陀在世的时候也会生病。在《律藏》里记载:有一次佛陀患了一种泻痢的病,病得很严重,当时的名医基瓦咖(Jãvaka)就给他开了一帖药。因为这种药太厉害了,他不敢直接给佛陀服,就将药粉撒在莲花里叫佛陀嗅,结果佛陀嗅了一次莲花就泻了10次,一共泻了30次才把该病治好。在《大般涅槃经》里讲到,佛陀的最后一次雨安居是在韦沙离城度过的。在那个雨安居里,他患了背痛,背部产生剧烈的痛苦。那时佛陀运用四神足,决意入果定把这种痛苦减轻。 佛陀为什么会遭受这种病痛呢?在过去很久以前,我们的菩萨曾经是一个摔跤师,他的摔跤技术很好。有一次,他的对手为了赢他,就说:“你假装输给我,我将会报答你。”结果一连两次对手都赖账。在第三次的时候,那个摔跤师就没有再听信对手,结果把对手的腰像折断甘蔗一样折断了。因为这种不善业,佛陀在他的最后一世还是要遭受这样的果报,这是身的苦受。好像佛陀在入般涅槃的那一天也痢疾腹泻。迭瓦达答(Devadatta,提婆达多)企图推大石块压死佛陀,结果石块被卡住了,但是佛陀还是被一块小石片砸伤脚趾,血流不止。所以在佛教史上唯一出佛身血的人就是迭瓦达答。 佛陀有这个身体,有这堆五蕴,就还要遭受身体的苦受。但是佛陀不会生起第四种受——忧受。忧受必定伴随着瞋心一起生起。佛陀不会伤心,不会悲伤,因此只有身体的苦受,不会有心的忧受。如果我们通过如理作意的话,仍然可以做到。例如当我们的身体遭受病痛或伤害的时候,平常的反应是怨天尤人,或者怪其他的原因;如果如理作意,明白这是我们的果报,应该承受的就要承受。当我们受到别人不好的待遇时,平常的反应是排斥或跟他作对。如果我们如理作意的话,虽然遭受不平的待遇,但是内心仍然能够向对方散发慈爱,用包容、同情,或者用忍辱来承受这些待遇,心中就不会跟着一起受苦。 因此,对凡夫来说,这五种受都有;但是对第三果和第四果阿拉汉圣者来说,第四种受就不可能产生。只要有这个身体,必然就有乐受和苦受。心的悦受也是有,连佛陀也会笑,笑通常伴随着悦受。内心感受平平,那是舍受。 因此在五种受当中,第一和第二种属于果报的受,我们不能说它们是善是恶,它们的本质只是果报。由于善业成熟,一个人可以经验到乐受,这是身体的受;由于不善业成熟,一个人要承受苦受,这属于果报。但是第三种悦受,它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不善的。善的是:例如我们欢喜地做功德善业,欢喜地布施,欢喜地禅修,这个时候的受属于悦受。但是悦受也可以是不好的,例如我们贪著一样东西,欢喜金钱、财物,欢喜自己的爱人,这时也有悦受,这种悦受是不善的。忧受必定是不善的,忧受没有善的,因为它必定伴随着瞋心。 舍受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不善的。好像我们中舍地做善事,这是善的舍受。例如现在大家在这里听课,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这是舍受。舍受也可以是一种高级的受,好像第四禅的受就属于舍受。如果禅修者修到高级的观智阶段,此时的受也是舍受。舍受也可以是不善的,例如两种痴根心都属于舍受。有些贪心也是舍受。一般人会认为贪心应该是欢喜的,为什么可能是舍受呢?如果自己喜欢一件衣服,你穿了它就会高兴;如果这件衣服穿旧了,虽然还是喜欢,但是受可能是舍受。大家回到家见到自己的爱人,那个时候可能是舍受;但是在谈恋爱的时候就不同了,是悦受。为什么呢?舍受和悦受可以通过心的造作产生,但也可以跟对象有关系。如果是新的东西,心更容易黏着,更容易起贪爱;如果经常见到,那种新鲜感会渐渐消退,但是内心还是会黏着,还是有贪爱,那时候的感受属于舍受。因此,我们应当培育善的悦受和舍受,不应当培育不善的。至于乐受和苦受,那不是我们可以培育的,但是我们要学习承受这两种感受。 第三、想 讲了受之后,再来讲想(sa¤¤à)。想的特相是体会对象的质量。作用是对对象作标记或印记,以便再次体验相同对象时,知道“这是一样的”,即能认出以前曾体验过的对象。现起是用已经领会过的特征理解对象,好比一个木匠在自己工作的木头上作标记,所以说“想”可以给体验过的对象作标记。想是一种很普遍的心理现象,我们可以记得一样东西就是想的作用。大家为什么知道每天来这里上课?这就是想的作用。因为你在这里作了标记:这里是净名佛学社,它在哪条路,它的大门是怎样的。因为我们经验过了之后,就可以再从经验中提取出来。所以,想也有点类似于“经验”。 但是,这里的想跟我们平时说的:“我想……”是不一样的。平时说我想的“想”涉及很复杂的心理过程,特别是“寻”心所。寻就是思考、思维,这个我们在讲杂心所的时候会讲到。但是这里的想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是给第一次体验到的东西作标记,以便知道这是什么,好像我们记住一样东西。第二个作用是:再次体验相同所缘的时候,可以把以前的经验、标记翻出来。因此,记得看过的东西,认得体验过的事物,就是这种心理在起作用。 因为“想”非常重要,所以有些人把它当成是永恒的。我们可以记得很小的时候、记得很久以前的事情,其实是“想”在起作用,于是也容易让人误认为心是永恒的。正因如此,佛陀教导五蕴时特别把想蕴提出来。佛陀教导五蕴的意趣之一,是要破除当时很多外道的邪见。当时有人执著“受”是永恒的,有的人执著“想”是永恒的,有些人执著“心”是永恒的、自我的。有些修定外道在入定时,内心体验到非常强的喜受,出定之后,他们会说“入定时的受是我”。有些外道能够记起过去世很久远以前的经历,于是执著能回忆的想是“自我”。所以,佛陀为了破除当时那些外道执著“想是我”,执著能回忆的是我,于是特别将想蕴提出来,强调要观照“想蕴无我”。 第四、思 五蕴中的“行蕴”包括了52种心所当中的50种心所,其中最显著的心所是思心所(cetanà)。因为思心所能够实现心认知目标的目的,所以是很重要的心所。思心所的特相是意愿。作用是积累业。现起是集合、组织、配合、敦促俱生名法对对象进行造业。我们平时所说的意志,就是思心所在起主导作用。 思心所同时执行两项工作,它在完成自己造业的同时(与善或不善心一起生起时,思心所能够造业),也敦促相应名法完成它们的工作。就好像一间公司的经理,不仅要做好他自己的工作,同时也要管好下属做好工作,他既要管好自己,也要管好他人。思心所除了自己造业,同时也敦促其他心所一起作用。因此佛陀在《增支部》中说:“诸比库,我说思是业。由于思而造作身、语、意之业。”在一个心识剎那里虽然有很多心所,但是只有思心所在执行造业的作用。无论造善的或造不善的业,能够造业的就是思心所。因此我们说思是意愿,是造业的最主要因素,由于思心所,才会有身、语、意方面的或善或恶的业。 第五、一境性 一境性,巴利语ekaggatà,英文one pointness,意即心只取一个目标的状态。心一境性是把心固定于所缘,是心跟对象结合的状态。它的特相是不散乱。作用是统一相应名法。表现为平静。在一切心里都有这种心所,由于这种心所,心才能成功地取得所缘、认知对象。心一境性能够令心专一,执行把心专注于对象的作用。 在禅那当中,心一境性会变得很强,戒定慧的定就是指这种心所。初禅有五禅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其中的一境性就是这种心所。第二禅有三个禅支,第三禅有两个禅支,第四禅有两个禅支,任何的禅那必定有这种心所。虽然这种心所出现在一切心中,但它对禅那所起的作用非常强,可以使心固定在目标上维持不动。 了解一境性的作用对修行非常有帮助。从“一境性”的字面来解释:ekaggatà的eka是一个、单独的、单一的。“境”是所缘、对象。“性”是状态。我们培育定力很重要的是心要单纯,取的所缘也要单纯。为什么现代人,特别是社会经验越丰富的人要培育定力会越难呢?因为培育定力就是要让心单纯地固定在一个目标上,只要心稳固地定在一个目标上就称为定。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要看大家的功夫了!什么功夫?定的功夫。在修观的阶段要观照很多的所缘,心会比较复杂,但是修定要非常简单,简单到什么东西都不用想,什么东西都不用管,只是专注自己的禅修业处就可以。修定只需取一个目标,比如呼吸,呼吸是再简单不过的,我们专注呼吸,不用任何的造作,只是知道呼吸就可以。是不是?够不够简单?如果心只是持续地觉知呼吸,不再想其他东西,这就是一境性。不想其他东西,只知道呼吸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这个就是定。同时,修定也叫修止。止是什么?《殊胜义注》中说:“令敌对法止息为止。”修止就是把心平静下来。用什么平静呢?取一个修行的目标——例如呼吸——心就定在那里,使心平静下来。心平静下来,这就是修止。心持续地专注在呼吸上,专注在修行目标上,这就是定力,定力就是这样培育起来的。我们甚至可以说,修定没有其他的窍门,窍门就是“单纯”,什么东西都不想,什么东西都放下,只需持续不断地觉知禅修的业处,这就是定力。 如果心一境性越强,定力就越强,心也越强,在平时做事情也越稳,不会浮躁。当他想要专注一样东西,用心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成功率会更高。这个道理大家都应该知道,一个人处事越沉稳、越不浮躁,他做事就越定;做事越定,成功的把握就越大。修行更是如此。正因如此,我们禅修先要修定,然后才修观。要断除烦恼就要修观,要修观就要先修定。虽然我们不是只为了禅定而禅修,但是修定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它的目的是为了修观。在修观的时候,我们要观照五蕴、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心要强有力;假如心没有力,不能专注,观照的所缘就不清楚。所以我们把智慧比喻成一把宝剑,这把宝剑锋不锋利关键在于定力,就是这个道理。 八圣道的最后一个圣道是什么?正定!正定的定也是这一境性心所。另外,五根中的定根,五力中的定力,七觉支中的定觉支,也都是这种心所。可以看出,在佛陀的教法里,定是多么的重要。修行的三大支柱——戒定慧——就有一个是定,就是心一境性。因此,我们在培育定力的时候,要记得保持心一境性。心一境性就是心单纯地专注一个所缘不散乱,这就是培育定力的窍门。掌握这个窍门,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第六、名命根 下面讲另外一个心所——命根(jãvitindriya)。jãvita是生命,indriya是根。色法中也有一种命根,那是色命根;这里讲到心所的时候也有命根,称为“名命根”。名命根是维持心与心所的生命力,以使它们可以在其生命期间存在。假如没有命根,名法将在尚未完成执取所缘与认知所缘之前就灭去了,所以命根的作用是维持名法的生命,或者说名法的生命本身就是命根。它的特相是维持相应名法,即维持跟它一同生起的那些心理作用。作用是使它们发生,使它们拥有生命。表现是维持它们的存在。心与心所能够执行各自的作用,是因为有命根在促成。 第七、作意 现在来讲另外一个心所——作意。“作意”由巴利语manasikàra直接翻译过来。manas是意;kàra是作、造作。英文翻为intention。作意的特相是指引相应名法朝向所缘,即带领其他心所一起面向目标。作用是把相应名法和所缘连接起来。现起是面对所缘。作意是能令心转向目标的心所,通过作意,目标才得以呈现在心中。作意类似汽车的方向盘,类似船的方向舵或者舵手。 作意能直接影响心的质量。作意可以分为两种——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àra)和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àra)。正确的作意可以产生善心,错误的作意可以产生不善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以意门心路为例:我们平时的生活、日常作息,就是心与对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当我们接触所缘的时候,心通常会作出反应,表现在道德方面则称为善业或不善业。那善业或不善业是如何生起的呢?当我们接触到所缘的时候,首先生起一个心叫做意门转向,让心流从有分拉向所缘,于是带动整个心路的生起。意门转向心里有个心所叫作意。如果意门转向里的作意心所是如理作意的话,紧接着生起的七个速行心就是善心。为什么呢?因为意门转向心能把心流拉向对象。如果它拉向正确的地方,接着一系列心都是正确的。作意好比是开着一辆车的司机,这辆车比喻名法,车的主人比喻心。如果司机将方向盘摆向正确的方向,汽车接着走的路都是对的;如果司机把方向盘打错了,汽车接着走的路都是错。同样的,如果作意心所是如理的话,接着的速行就是善的;如果作意心所是不如理的话,接着速行都是不善的。 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是怎样运作的呢?我们举一个例子,假如你遇到一个不喜欢的人,并且不得不要跟他在一起,不是冤家不碰头。当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他即使没有对你作任何事情,你的心也会排斥他。因为你一见到他,就很自然地联想到他过去曾经跟你过不去,曾经骗你、中伤你。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就是不如理作意;接着你的心会对他产生排斥、抗拒,你讨厌他。由于不如理作意,我们认为这个人是不好的,于是很多不善心接连产生。假如遇到同样的这个人,但是我们转念想一想:其实这个人也很可怜,他整天都想着向上爬,自私自利,尽是在造不善业,由于不善业,他必定将在生死轮回中受无数的苦。假如我们这样想的话,将能生起怜悯的心、同情的心,这时抗拒、讨厌的情绪很快会消失。或者可以思维业果法则:我为什么会跟他在一起呢?这不是缘分吗?缘有顺缘,也有逆缘;有好的缘,也有坏缘;有善缘,也有恶缘,但这些都是缘啊。既然是逆缘,我们就承受吧!为什么会遇到这些缘呢?没有任何的事情、现象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没有原因的,这些因皆是我们在过去生造下的。既然是过去生造作的,现在遇到因缘成熟,我们就要承担啊!要敢做敢当啊!现在所承受的果报还不是由我们自己造下的?既然是自己造的,为什么不敢承受呢?当我们这样思维的话,就会明了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业果思维,也是一种善心。如果这样想的话,速行将属于善心,因为我们知道因果,接受因果。如果排拒他、讨厌他,想跟他作对,这时候我们的心充满了不好的心念,生起的是瞋恚心。甚至别人根本没有对你怎样,只是你看他不顺眼而已,或者别人说话声音大一点,你就认为他在跟你过不去,人家压根没有这么想,只是你在自作多心。所以,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是可以改变的。由于不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是恶的;由于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是善的。 在这里想讲一个《庄子》里的故事,这个故事可以让我们反省一下自己的心理。古时候有一个人,一天,他的斧头不小心丢了,他想:“这两天有谁来过我的家?对,邻居那个小孩曾经来玩过。自从斧头不见之后,这个小孩就没有再来我家玩,会不会是他偷的呢?”于是他去观察那个小孩,发现那小孩走路也鬼鬼祟祟,说话也鬼鬼祟祟,斧头肯定是他偷的。假如不是他偷的,那他走路、讲话怎么鬼鬼祟祟呢?他以前一直都来我家玩的,怎么现在就不敢再来呢?于是他肯定斧头是那个小孩偷的。过了几天,他到树林里去砍柴,发现原来他的斧头丢在树林内。于是他又回去观察那个小孩,结果怎么看都不像是小偷的样子。这个就是人的心理在作怪。 如果不如理作意,很多东西都看不顺眼,很多事情都想不开;但是如理作意的话,很多事情都好解决。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心理?早上刚起来就遇到一件不如意的事情,比如睡过头了上班迟到,或者回公司迟到正好被经理看到,结果在那一天整天都不开心,看什么东西都不顺眼,做什么事情都不开心。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我们遇到的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由于不如理作意,你的心对这件小事产生排斥,于是影响到你看其他东西、做其他事情都带着瞋恨心。如果我们遇到了一件好事,比如遇到一位很久不见的老朋友,或者他突然打电话给你,或者中了彩票,或者老板加薪水,于是感觉做什么事都很顺心、很高兴。为什么会有这些心理呢?这就是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如果想东西是往好处想,接着很多东西都是好的;如果想东西是往坏处想,接着很多东西都是不好的。 在究竟意义上来说,不如理作意就是作意对象是永恒的、是快乐的、是自我的或者是圆满的,即常乐我净,接着生起的是不善心;或者认为有我、我的,这是不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都是不善心。如果作意对象为无常、苦、无我,或者生起业果智,这种作意是如理作意,接着生起的速行都是善心。 正因如此,佛陀在《如是语》说到: “诸比库,对于尚未达到而希望住于无上解缚安稳处的有学比库,我不见有其他一种内在的因素能如一种因素如此多的帮助。诸比库,此即是如理作意。诸比库,如理作意的比库,能舍断不善,培育善。” 佛陀这一句话说到的是“有学比库”。比库是佛陀说法对象;没有完成禅修的目标,还在修行的人,称为有学(sekkha)。对于还没有达到最终目标而希望安住于无上解缚安稳处(意思是完全断除烦恼、证悟涅槃)的有学,也就是说还没有证悟涅槃而想要证悟涅槃,还有烦恼而想要断除烦恼的修行人,在种种内在的因素当中,佛陀说他没有见到任何其他的因素能够像如理作意一样那么有帮助。对于外在因素,佛陀说是善知识,善知识是一个想要修行的人最好的外在因素。内在的因素就是心理的因素,最好的、对修行最有帮助的就是如理作意。正因如此,佛陀说:“如理作意的比库,能舍断不善,培育善。”如理作意就像方向舵,可以把整个心路带向好的地方;若作意是错误的,后面整个心路都是错误的,都是恶的。 因此,在培育善法的时候,或平时生活的时候,要清楚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要培育如理作意。也就是说:任何事情要往好的地方想,要依照佛陀的教法去思维、注意。当我们遇到善的果报、好的事情时,不要得意忘形,要知道这只是我们的善业果报;经受诱惑的时候,要加强自己的免疫能力、抵抗能力。我们所处的世间是不可能圆满的,由于过去的不善业随时都会成熟,因此我们经常都会遇到逆境、恶缘,做事情很难一帆风顺,做人也很难每天都开心,是不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如理作意而做到每天都开心。遇到的事情可能是不好的,甚至是倒霉,但是若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很多事情都往好的方面想,多培养业果智;如果有修行的话,多专注自己的业处;有观智的话,经常观照任何事物都是无常、苦、无我。这样的话,他虽然遭遇不好,但是内心却仍然在造善业。 还有一点,业与果经常是绞结在一起的。现在遇到的果报和过去的业有关系,但是现在是造善业或不善业,却决定在我们自己。我们不能改变果报,要来的就必须承受,好的要承受,不好的也要承受,无论顺缘、逆缘,都要学会接受。但是没有修行的人的心理习惯是:好的生贪,不好的生瞋。好的就执著,不好的就排斥、抗拒,这是心的自然反应。如此,贪是不善,瞋也是不善。也就是说,你一天到晚都很难生起善心。由于善的果报成熟,你会遇到好的所缘,然而你却因此而生贪,造了新的不善业;遇到不好的所缘,心里生起瞋,又造了新的不善业,结果始终都在贪、瞋、痴里打滚。现在遭遇不好的果报,又再造新的不善业,这些新的不善业在以后遇到因缘,你还会继续遭遇到更不好的果报。因此,我们的生活、这个世间是个因果网,这个因果网就好像打了死结一样,越打越紧,越结越牢。 我们听闻了佛法,明了佛陀的教导,就应当尝试去改变。改变的不是果报,对果报我们要学习承受,当你学会了承受就会有改变。当我们遇到好的果报时,比如现在有了钱,有钱是好的果报,然后用这些财富去做供养,或者印佛法书籍,用自己的财富去做功德。如此,你既承受了自己善的果报,又用它来造更好的善因。无论遭遇到好的、不好的,知道这都是过去所造的善、不善业的成熟,这是业果智,生起业果智也是在造新的善业。纵使遇到不好的缘、不喜欢的人、不如意的事,我们也可以造新的善业。例如遭人恶意伤害,我们应对他生起同情心:他在整我,我虽可怜,他更可怜,因为我只是在承受,他却在造新的恶业。如此,你在承受不善果报的同时却能生起同情心,也叫做悲心,悲的意思就是怜悯,悲悯心是一种善心。如果遭遇不好的所缘时,我们可以思维:其实这是对我的一种磨练。佛陀在行菩萨道的时候,遭受的磨练更多,我们这些算得了什么?既然我要学佛、要解脱、要证悟正觉、证悟菩提,就要向菩萨学习。我们要学习忍耐,菩萨应圆满的一种巴拉密就是忍耐,这是在积累菩提资粮,何乐而不为?我们要向菩萨学习,就要依法而行。当你生起这样的心念,那么无论对那些再难忍受的东西,你都能够承受下来,这也是一种善心。 所以,如果我们习惯性地让心追随着自己的习性,不管我们的果报是善或不善,生起的都是不善心,因为这是不如理作意。如果如理作意,无论遇到善的或不善的果报,我们都在积累善业。所以,如理作意与不如理作意的区别就在这里。 如理作意重不重要呢?正因为如此,佛陀说:“如理作意的比库能够舍断不善,培育善。”学阿毗达摩有一句话很重要:“果报如此,速行可变。”这句话是说:我们每天所承受的果报是这么样,很难去改变,但是速行却可以改变。怎么改变呢?关键在于如理作意。果报是善的也好,不善的也好,我们要学习承受。但是在承受果报的同时,心黏着或排斥,生起的就是不善。如果我们能跳出这一个框框,认清所缘的本质,认清身心的本质,认清世间的本质,认清业果之间的关系,这样如理作意,接着的速行心都是善的。如此我们每一天都可以积累善业,每一天都可以修善。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六根在六尘里面统统放下,不起心不动念,一切随缘而不攀缘,这就对了。真正的供养是放下,不但世法如此,佛法也不例外。放下妄想、放下执着、放下忧虑、放下牵挂、放下烦恼,这样修供养,才叫真正供养。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