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三十七卷
2014/9/3   热度:318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三十七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二二页,「乙三、入所知相分」。 菩萨把大乘的菩萨道,从凡夫到成佛,分成十大科。这十科,我们分成了三个主题来加以说明:第一个主题是甚深见,第二个是广大行,第三个是究竟果。我们前面讲的主题叫甚深见,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要先建立二种大乘的正见,第一个是「所知依」,就是你要先了解生命的根源在哪里?什么叫生命的根源呢?简单的说,就是你要了解「生从何来,死将何去?」当我们出生的时候,我们的生命是从哪里而来?当我们死亡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又将从何而去?你必须把那个生命的根源找到。这个根源,古德经常说:「把心带回家」,就是你要修行,你要先认识你的家在哪里。这个家,在本论当中有二个:一个是暂时的家,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这个家,它是经过长时间的流转,有很多业力的熏习,产生很多的烦恼、很多的业力、很多苦恼的果报,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所依止的家。这个家在本论当中,是属于生灭门,只是暂时的家;我们有另外一个永恒常住的家,就是我们的清净本性,也就是我们说的「大圆镜智」,这当中有很多清净庄严的功德。所以「把心带回家」,整个修行就是把我们现前这种生灭苦恼的家,带回到一个长久安乐的家。所以「所知依」这一科当中,是说明你整个修行的起跑点在哪里──阿赖耶识,你必须依止现在的心来修行;你必须面对无始劫所熏习的烦恼障、业障、报障,每一个人不同,但是你要去承当,从这个阿赖耶识开始起修,你必须了解你这个起跑点。 第三七卷 第二个你要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大圆镜智,这每一个人都是一样。所以这个「所知依」,就是先了解我们生命的根源,一个是杂染的根源,一个是清净的根源,这个是我们第一大科的主题。当我们知道这整个生命的根源以后,我们要知道第二个「所知相」──就是生命的相貌。这个相貌是从阿赖耶识,从我们现前这个杂染的家所变现的一个生命的相貌。我们现在所依止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它每动一个念头,就会产生很多生命的相貌。这个生命的相貌,本论当中讲到有三个:有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跟圆成实相,简单的说就是,因缘、妄想、空性,我们的生命就这三个东西。也就是说,我们生命的本质是空的;但是你动一个妄想,它就会有业力,就会创造一个因缘,可能是快乐的因缘、也可能是痛苦的因缘。我们面对这个因缘的时候,又动了一个妄想,又变成一个妄想,妄想又创造因缘,因缘又带动妄想,就在因缘跟妄想当中交互作用,使令我们的生命永远没办法回家了,阿赖耶识展转相续,生死流转。 所以这个「所知相」就是告诉你:我们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就是因缘跟妄想交互作用的相貌。这二个都是你在修学大乘佛法之前,你应该知道:什么是你应该断的?妄想是该断的;什么是该保留的?因缘该保留。所以这个地方是说明什么是所断、什么是所证,这就是「所知相」。这第三科以后,到三、四、五、六、七、八总共六科,讲到广大行,就是我们从现在开始,要真正的把心带回家,把一个杂染的家,换成一个清净的家。「乙三」以后有六科讲到修行的方法,前面是讲理论,我们看修行的第一科,就是全部的第三科「入所知相分」。 乙三、入所知相分(分二:丙一结前问后;丙二标释正答) 丙一、结前问后 我们先解释这个「入」,这个「入」就是契入。契入在本论当中,由浅入深有二个内涵:第一个是悟入,第二个是证入。这个悟入就是假藉文字思惟观察,我们刚开始观察这个生命相貌的时候,必须要假藉文字,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跟真理不能完全契入,要有文字来作引导,或者说有文字来作桥梁,才能够思惟真理,这叫悟入。第二个叫证入,智理一如,平等不二。当我们观照的智慧跟真理已经完全是一如,不必假藉文字,就能够完全契入,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再假藉文字,智理一如,平等不二,这个叫证入。也就是说,悟入是属于资粮跟加行位二种阶位,证入就是通达位、修习位跟究竟位,总共有五个方法、五个阶位,都是可以契「入所知相分」,也就是可以契入生命的真理,有五种的阶位,这叫做「入」。这当中有二大科:「一、结前问后;二、标释正答」。先看一个「问」: 如是已说所知相。入所知相,云何应见? 我们前面把生命的根源跟生命的「相」貌都「说」过了。那么悟「入」生命真理的方法,应该怎么去了「知」呢?前面讲到理论,理论我了解了,我知道把心带回家,虽然我现在是一个生灭杂染苦恼的家,我另外还有一个选择,是一个安乐清净的家。问题是这二个家有很大的距离,我应该怎么把这个杂染的家,转换成清净的家?这个方法应该如何了知呢?「云何应见?」提出这个问,这以下整科都是在回答这个问题。 丙二、标释正答(分二:丁一长行;丁二颂) 丁一、长行(分三:戊一举能入识;戊二说入次第;戊三现观差别) 戊一、举能入识(分二:己一出识体;己二成能入) 己一、出识体 这当中有「长行」跟偈「颂」,先看「长行」。「长行」当中分成三科:「一、举能入识;二、说入次第;三、现观差别」。这一大科的三个科,我要说明一下,这三科很重要。悟入所知相有三个主题:第一个「举能入识」,先说明能够观察的智慧。就是你观察真理,你是依止什么样的智慧来观察?能够悟入的这个心识,这个识就是智慧的自体。第二个「说入次第」,这个智慧从浅入深,它有什么样的次第?这说明它的浅深次第。第三个「现观差别」,当这个智慧现前的时候,大小乘的止观,到底有什么差别?或者说大小乘的空观,它们的差别点在哪里?这个地方有三个主题要研究。首先我们看第一个「举能入识」,先说明大乘止观所依止的智慧,它的自体是什么?我们看「出识体」,再说明「成能入」。先看「出识体」,看论文: 多闻熏习所依,非阿赖耶识所摄,如阿赖耶识成种子;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而生,似所取事,有见意言。 一个人内心能够产生观照,这当中的观照自体由二个因素所成就:第一个,「多闻熏习」。我们在内心的妄想当中,要不断的听闻大乘的法义。这个地方的大乘法义,特别指的是诸法三自相的道理,也就是说你对于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道理,要不断长时间的听闻。依止这个听闻,产生一个效果。什么效果呢?「非阿赖耶识所收摄」。阿赖耶识是一个我们不喜欢的家,我们不得已、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阿赖耶识,它的相貌就是一个自我意识,一个大我。我们日常生活的起心动念,都是从自我意识发动出来的,以自我为中心,作种种的思想、作种种的行为。我们深爱着自我,所以日常生活当中,对自己的标准跟对别人的标准是完全不同,有二种标准。我们对自己总是比较袒护,这件事情出现在自己的身上,我们找很多的理由来加以修饰、包容;但是这个事情出现在别人身上,我们就用比较严格的标准来加以诃责:这个就是阿赖耶识的相貌。但是我们听闻佛法产生的智慧,它不是「阿赖耶识所」收「摄」,它不是杂染性的,它是一个平等法界相应的清净体性,所以它不是「阿赖耶识」的杂染「所」收「摄」的,它是清净所收摄的。「如阿赖耶识成种子」,它的体性不是阿赖耶识,但是它必须要在「阿赖耶识」当中,而「成」就一个清净的「种子」;也就是说,它要依止阿赖耶识而住,但是它又能够对治阿赖耶识。就是说,你听闻大乘佛法所产生的智慧,它是住在阿赖耶识当中;但是它的 光明,会对治阿赖耶识的黑暗,就是这个道理。「非阿赖耶识所摄」,但是「如阿赖耶识成种子」,这个是我们产生大乘止观智慧的第一个条件,「多闻熏习」。第二个,「如理作意所摄」。「如理」这个「如」是随顺,就是我们在听闻佛法以后,要找一个空闲的时间,随顺于所听闻的道理,一次一次的去思惟观察,这个「作意」就是思惟观察。这个道理,真理愈辩愈明,你一次一次的观察,这个真理的力量在你的心中,就一次一次的加强。这个「如理作意」就是说,我内心当中随顺真理去观察。这样的内心是一个什么样的相貌呢?这以下说明,把这个「如理作意」的相貌开展出来。「似法似义而生,似所取事,有见意言。」就是什么叫「如理作意」呢?「似法似义而生」。当我们根据佛法的文字去思惟的时候,这个时候会产生一个「法」跟「义」。刚开始依止「法」,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法」有十个字在心中出现,这个法就是能诠,就是佛陀所诠释能诠的这个清净的佛法。我们在内心当中,根据这十个字的法,开始思惟观察,就会产生所诠释的「义」理出现。这个「法」跟「义」,虽然都不是真实的法跟义,但是已经是相似,或者讲随顺,你内心当中会出现一个相似而随顺的法与义。这种情况,可不可以讲出一个譬喻呢?「似所取」相,就好象我们平常去了知一个不知道的事情,去取这个相的情况是一样的。比如说,我一生当中都没有看过大象。那怎么办呢?「似法似义而生」,我可以去买大象的照片,买简介大象功能的文字,我根据这个照片、文字简介的描述,我对大象就有一个相似的了解。虽然跟大象的真实本质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已经对大象有相似的了解,已经产生「似所取」 相。就好象我们日常生活去学习世俗的事物一样,经过我们心中的如理作意,内心会产生一种功德相。这以下我们把内心的功德作一个说明。说你多闻熏习、如理思惟,那有什么结果呢?「有见意言」,刚开始会产生一个清净的「意言」,这个「意言」就是思想,产生一种清净而正确的思想。这个思想再加以不断的不断的串习,就产生一种大乘正见。所以这个思想,刚开始比较不坚固叫思想,当这个思想坚固了就叫知见。这就是我们修习大乘止观,或者讲修习唯识止观,它智慧自体生起的因缘。这个地方主要的宗旨是说:一个人的生命,有人过得很痛苦、有的人过得很快乐,的确有差别。当然这个快乐跟痛苦都不是自然产生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业力行为有差别。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行为呢?因为你有不同的思想。所以这个思想是我们整个生命一个非常重要的主导者。你有这种思想,你就会有这种命运。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一个浅的例子。我们每一个人在修行的过程当中,都会遇到逆境,没有一个人没有逆境。遇到逆境,我们基本上有二种不同的思想:有一种人遇到逆境,一味的逃避放弃;另外一种人它的思想是遇到逆境,我一定要克服它,把它当作所缘境,安忍不动,一定要把逆境克服。这二种思想,会创造二种不同的命运出现。如果你是第一种人,遇到逆境就想逃避,我敢保证你回顾过去的生命,你很多事情都是半途而废,很多事情你都有希望成功,但是你都没有成功。为什么?因为你对逆境产生错误的思想,你认为对付逆境最好的方法是逃避。我在这个道埸住,住了一年、二年、三年,遇到逆境我不住了。不住,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但是问题是你那个思想还在,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逆境出现,你又不住了。修行一个法门,你遇到障碍,这个法门你就不修了。你回顾你无量的生命,你的生命都是片断的,破碎的生命,没有一个功德是圆满的。你要是不扭转你的思想,你的生命就是历史不断的重演。所以你说:诶,这个人为什么他能够成功、成就那么大的功德?那就是因为有好的思想。所以这个地方,你会发觉:改造生命的根源,就是先扭转你错误的思想。我们说忏悔,「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不改造思想,你只是把这个行为压住,你的思想还在,遇境逢缘,照样去造业,照样。所以这个止观就是在扭转你错误的思想。讲一个比较实际的例子,比如说:有一个小孩子,他很喜欢吃蜂蜜。小孩子喜欢追求安乐、喜欢甜蜜这是可以理解;但是他总是认为,最好的蜂蜜在厨房,尤其是刀上的蜂蜜。他看到刀上的蜂蜜,就去舔刀上的蜂蜜;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吃完蜂蜜以候,满嘴都是伤痕!他以为要吃蜂蜜,就一定要付出这种代价。他的思想,时间久了就变成知见,他一想到吃蜂蜜就跑到厨房去,把那刀子的蜂蜜拿来舔一舔,结果又是满嘴的伤。当然,他的思想不改变,行为也就不能改变,命运也就不能改变。直到有一天,有一个菩萨大人出现,他说:你想吃蜂蜜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客厅的蜂蜜你不吃,客厅的蜂蜜没有刀,你一定要跑到厨房去吃蜂蜜?诶,对喔!其实我有另外一个选择。我到客厅里面去吃那个瓶中的蜂蜜,没有过失。好,他改变他的思想,他开始放弃厨房刀上的蜂蜜,追求客厅的蜂蜜,他的思想一改变,他的生命就开始改变。就是我们追求安乐,我们不一定要追求五欲的安乐,我们要追求圣道没有过失的安乐。所以,其实我们很多的思想,都是从学习佛法开始导正,也就是说其实你的命运,就在导正思想当中已经产生扭转。这个地方我们会问: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思想?二种因缘:第一个是「多闻熏习」,第二个是「如理作意」。第一个,你接受了这个教法的熏习;第二个,你根据这个教法不断的思惟,产生坚定的理解,由理解产生思想跟知见:这个就是我们修习大乘止观的智慧的自体。这一段是下面所有文的一个总标,下面的文章都是把这个思想、观念再开展出来,就是这个智慧的自体。 己二、成能入(分三:庚一能入人;庚二能入处;庚三能入因) 庚一、能入人(分二:辛一问;辛二答) 辛一、问 智慧可以悟「入」真理,但是悟入真理要有很多条件,除了多闻熏习跟如理作意的大原则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助缘。这以下就说明智慧要悟入真理成就的因缘,这当中有三段:「一、能入人;二、能入处;三、能入因」。先说明「人」,看「问」: 此中谁能悟入所应知相? 就是说大乘佛法的多闻熏习、如理作意,是「谁能」够去接受这样的熏习、接受这样的作意呢?是谁?也就是说唯识宗把众生分成五种种姓,到底是人天种姓、或者是二乘种姓、或者是菩萨种姓,是谁有资格去成就这个大乘的智慧?问能修行的人是谁,我们看回答: 辛二、答 回「答」当中有四段,我们加以说明: 大乘多闻熏习相续,已得逢事无量诸佛出现于世,已得一向决定胜解,已善积集诸善根故,善备福智资粮菩萨。 这个地方讲,只有菩萨,才有资格成就大乘止观的自体。成就大乘止观的自体,这种智慧的自体,有四种因缘:第一个是内因力,内在的内,因果的因,内因力。什么叫内因力呢?「大乘多闻熏习相续」,就是说在你的生命当中,要「相续」、不间断的听闻「大乘」佛法。大乘佛法的「熏习」,要栽培是不容易的,不是你听了三天二天就可以有的,要不断的、重复的去「熏习」。从「熏习」当中产生大乘的信解──信心跟理解,然后由信解当中发起菩提心。所以这一科就是强调你从听闻大乘佛法当中,生起了无上的菩提心,所以是一个成佛的正因,叫内因力,天亲菩萨把这个判做内因力。第二个是善友力,就是善知识的摄受,「已得逢事无量诸佛出现于世」。你在生命当中要经常的遇到「佛」陀,或者广义来说,遇到能够弘宣教导大乘佛法的善知识。这个善知识有开导佛法跟纠正过失二个优点:你不明白道理,他告诉你道理,他陪着你成长;你有过错,他随时的纠正你。人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这个善知识在你成长的过程当中,扮演着一个展转相谏、相教、忏悔的重要角色,就是修行一定要有同参道友,乃至大乘善知识的摄受。第三个是作意力,「已得一向决定胜解,已善积集诸善根故」。这个地方就是你要不断的修习大乘的止观,这个「胜解」就是你对 于大乘的空性(大乘的空观,简单的说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这二个主题我们到下一段再说。)──「遍计本空,依他如幻」,你对这个观念的理解,要产生一个什么相貌呢?「一向决定」,就是信心具足,无有疑惑,没有何的疑惑,这叫「一向决定」。任何人跟你作任何邪知邪见的散播,你都不为所动。为什么呢?「已善积集诸善根故」,因为你已经长时间的听闻,而且不断的数数思惟观察,已经产生「一向决定」的「胜解」,这个叫做作意力,心中不断的如理作意。第四个是资粮力,「善备福智资粮菩萨」,这个地方的「资粮」是偏重在福德资粮。我们如果是修习小乘法,这个福德资粮所扮演的角色就不是这么重要,因为小乘法它偏重出离心,所以它这个福报不是非常重要。但是你要修习大乘佛法,你没有这个福报力,那你简直是「入道多辛苦」。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上说:一个大乘的行者,如果福报太少,很容昜生起邪见。为什么呢?因为福报不具足,你就很容昜遇到恶知识,这个世间上有善知识、有恶知识,你就很自然的遇到恶知识,生起邪见。所以这个福报力是非常重要的,它有保护你大乘善根的作用。这个地方是讲能修行的人,就是具有这四种因缘。这四种因缘,后面是把它称做大乘善根,其实这四种因缘,我们可以把它会归成二种因缘: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空正见,大乘的二种善根。这怎么说呢?大乘「多闻熏习相续」这是主要的因,就是菩提心;后面三个──善友力、作意力跟资粮力,其实主要是空正见,就是这个作意力;因为你的善知识、你的福报,都是在帮助你的空正见。所以在整个大乘的止观当中,你所依止的善根有二个。你为什么有资格修大乘止观呢?因为你有空正见跟菩提心,你就有资格成就大乘止观智慧的自体,这四种善根可以会归成二种善根。 庚二、能入处(分二:辛一问;辛二答) 辛一、问 这当中有一个问答,我们看「问」的地方: 何处能入? 前面我们讲到「能入」的智慧,所谓的多闻熏习、如理作意,也就是说这个人已经具足了菩提心跟空正见,他已经有能悟入中道实相的条件。但是这个中道实相──「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那是一个不思议境,不能够心思口议的,你连碰都不能碰。古人说:「动念即乖,开口便错。」那不思议境,怎么悟「入」呢?譬如说这个房子是很安乐、很庄严,那这个房子怎么进来呢?你总得有一个进入的门,有方便法门才可以。中道实相也是这样,它是不思议境,但是不思议境,它总是有一个进去的门吧?这个地方就是把这个门找出来。在圆融无碍不思议的中道实相当中,到底进入这个中道实相的门在哪里?「何处能入?」问这个门在哪里,这是问。看「回答」,「标列处位,释其行相」。先看「标列处位」: 辛二、回答(分二:壬一标列处位;壬二释其行相) 壬一、标列处位 谓即于彼有见似法似义意言,大乘法相等所生起胜解行地,见道、修道,究竟道中。 这个地方是说明悟入中道实相的门,「谓即于彼」这个「彼」,就是我们对于大乘佛法生起一种见,就是如实的观照智慧,在观照当中,产生一种「似法似义」的名「言」,就是依教起观。这个「似法似义」的名言我们说明一下。大乘的中道实相是不带名言的,我们讲「离言真如」,真实真如的道理是离言说相,「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你说不得的。虽然说不得,但是刚开始的入门一定要说得,一定要带相观空,就是刚开始入门的处所,是要假藉名言来修观,所以讲依「彼」这个知「见」,生起「似法似义」的名「言」,这就是带相观空。就是你刚开始先从有分别为门,慢慢慢慢进去以后,变成无分别,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从「似法似义」这样思想的观察,观察「大乘法相」,「生起」一个「胜解行地」。「胜解行地」是资粮位、加行位到「见道」位的初地;「修道」是从二地到十地,到最后「究竟」的佛果。所以说这个成佛的心,佛的心跟真理相应的时候,是一切法如,「如如智照如如理,如如理又起如如智」,所以智、理是一如的,是不能有任何的语言文字夹杂在这中间的;但是在「胜解行地」、「见道」位、「修道」位都要假藉文字,这个都是门。这是说明「标列处位」。 壬二、释其行相 这个门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 如理思惟到底是思惟什么道理呢?简单的说,就是思惟「一切法唯有识性」,就是观察这「一切法」都是你的一念心识所变现出来的,离开了心识无有少法可得。一切法没有真实的我、真实的法;就是一念的心在那个地方流动,然后变现一切法;变现一切法又起妄想:因缘妄想、妄想因缘,就产生很多很多的生命差别,这当中我不可得、法不可得。从这样的思惟当中,「随文胜解故」,「随文胜解故」就是成就资粮位、加行位,外凡资粮、内凡加行。「如理通达故」到见道位,到「治一切障故」,这个智慧强了以后,开始破除烦恼、所知二障,到了修道位,到「离一切障」,到究竟位。这个地方讲悟入的处所。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别,还是不分别?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个事情应该这样解释:我们的目标是无分别,当真理真实出现的时候是不能分别;但是过程一定要分别,你过程没有分别,没有用文字的引导来修正你的思想,那你就不能悟入真理了。这个分别要怎么分别呢?我们说明一下。这个分别的方法,这个地方的方法是讲行相,就是「于一切法唯有识心」。大乘止观跟小乘止观最大的差异在哪里?小乘止观它的空,是对外境全盘的否定,它就从无常下手,反正一切法被无常一观照以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所有的东西都消灭掉,没有价值。所以小乘的空观,它所对的境界是五蕴诸法,整个五蕴被他的空观一对治以后,全部消灭掉。大乘佛法的空观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它是保留外在的因缘,这个因缘依他如幻,如幻的意思就是说你不能动它,你知道它是生灭相,但是你不能去破坏它。那你要去破坏谁呢?所以大乘的空观它所要对治的是你心中的遍计执,你心中的名言妄想。「遍计本空」这一句话的意境,简单的说就是保持内心的平等,这就是遍计本空。比如我今天看到一个人,诶,这个人对我很好。当你动了这个念头的时候,你的心开始不平等。这个时候你马上要观照:这个人对你很好,你已经落入了不平等,不平等就是说,你已经开始在造业了,这个生死业力开始启动了。你要把不平等调成平等,你应该观照说:这个人对你,没有很好、也没有很坏,你的心就平等了。所以你在修遍计本空的时候,你心中的名言,你要记得一句话:多用否定的话,少用肯定的话。诸位如果读过《大般若经》你会发觉,佛陀在《大般若经》里面,很少用肯定的话:「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这个意思。但是你要注意,否定不能否定单方面,要二方面都否定。若你想这件事情对我有好处,你便开始不平等,你要开始对治:其实这件事情对我,没有好处,也没有坏处。你的心平等,就是远离二边。所以你对于每一件事情,你都用──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你的心安住在平等。所以在修遍计本空的时候,诸位要知道:你刚开始修大乘空观的时候,你尽量少用肯定的字眼,多用否定二边的字眼;你不能否定一边,因为否定一边,一高一低也不平等。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他刚开始修观的时候,是先破对外境的执取,先破所取相,就是对外境保持平等,然后再对治能分别的心。因为这个外境对我们是比较疏远,所以我们比较好对治,刚开始先对治对外境的不平等,然后再对治内心对自我的不平等。所以这个地方就说明「于一切法唯有识性」,就是把我们这种有所得不平等的心,带入到平等的一真法界、不二法门去,就是于「一切法唯有识性」,进入到平等的圆成实性。依止这个平等观,「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这个就是修行大乘止观的整个过程。修行大乘止观,我们也说过:整个大乘止观,它很强调内在的改造,它不改变外境,外境完全不动,因为依他如幻,一切法有它背后的因缘,你知道就好,但是它是让自己用平等心来面对。我们看黄河,黄河泛滥一直是中国很大的天灾,你看黄河一触动的时候,生命财产的破坏不得了,所以治理黄河永远是历代君王一个重要的政策。刚开始是大禹的父亲鲧去治水,他用围堵的方式:你会泛滥,我就做很多的堤防来阻挡你。结果,这个水你不要看它看似柔弱,其实坚强,它一发狠的时候,再大的堤防都被它冲破,就失败了。大禹很聪明,知道这个水不能跟它硬挡,要疏导,把它疏导到一个干旱的地方灌溉良田,不但没有坏处,还有好处。其实我们的心也是这样,看似柔弱,但是它要狠起来的时候,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所以你对心,你能够硬压,像外道的无想定?其实这个无想,完全把这个心的功能、思想完全压住,这不是一个好方法,来生它会更严重。所以诸位要知道,大乘的止观,就是你要很勇敢的面对内心错误的思想,然后用佛法慢慢的加以导正,不要去压制你错误的思想。错误的思想一来,我就念佛,当然这是刚开始的方法,我错误的思想一来,我就去拜佛,对,刚开始我们不一定要去跟它硬碰。但是你要慢慢培养一套方法,来疏导这个错误的思想,就是「遍计本空」,就是用否定的言词,把你的思想永远保持在平等,使令你离开好坏得失的对立。因为这个好坏得失,都是你自己的概念创造出来的,世间上的事情哪有好坏?世间上的事情就是「依他如幻」,它就是随顺很多的业力,显现很多的影像,然后一直一直的过去、一直一直的过去。但是我们在过程当中,说这个是好、这个是坏,又产生很多很多的业力种子。所以我们应该让内心保持平等,这就是所谓的「于一切法唯有识性」,这就是整个大乘止观的相貌。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如来在果地上以回向心成就感应道交,为什么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回向心。佛菩萨因地里头曾经发过这样的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帮助众生这个心愿念念不忘。绝对不是说,我成了佛之后,我才来帮助众生,不是这个意思。我学一分,我帮助一分;我学二分,我帮助二分,纵然我功夫还不得力,我这个愿心不能没有。所以,初发心的时候要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有没有功德不知道,但是回向偈照念。功德就是自己真正做到,真正学到了,那才有功德。我以我这个功德,以我的智慧,以我的德能相好,无条件地去帮助一切需要的人,这叫回向的愿心。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回向的愿心在。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