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四十三卷


2014/9/3    热度:304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四十三卷

 

  《摄大乘论》,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四○页,「己二、别五现观伽他」。

  这一科是讲「入所知相」。「入所知相」的大意,是引导一个菩萨,如何悟入生命的真实相,或者说是大乘的中道实相,本论当中提到了二个重要的方法。一个菩萨在修习六度之前,一定要先悟入中道实相。怎么悟入中道实相呢?本论当中讲到,菩萨必须具足二种根本的功德:第一个是菩提心,第二个是空正见。身为一个菩萨,首先你应该先发起菩提心。我们应该如实的观察整个三界的果报,是我们一念的心识所变现的。假设我们内心当中是累积了杀、盗、YIN、妄的罪业,就变现刀山油锅的三恶道果报。这种三涂的果报,本身是逼迫性的,逼迫性的本质是痛苦的,它不是我们生命的依止处。假设我们内心依止的是布施、持戒、忍辱的善业,这个善业它表现出来的时候,是人天安乐的果报。但是人天安乐的果报,它的本质是无常变化,是不安稳性的。就是说,你今天拥有一个你感到快乐的果报,但是你可能明天会失掉,所以这种不安全感,本身就是一种痛苦。所以菩萨观察三界的痛苦跟快乐,基本上都不是我们应该去归依的依止处所。所以菩萨从这样的观察,发起了「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厌恶三界的生死,欣求大般涅槃,我们要的是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永远离开对立相貌的究竟安稳快乐。当菩萨内心当中许下这种誓愿的时候,他必须有一个方便力,来保护这个菩提心。什么是方便力呢?就是空正见。这个空正见,在本论当中,简单的说就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也就是说菩萨修习空观的时候,是以空性的智慧,消灭内心的妄想执着;同时修习假观,来成就种种的功德庄严。所以菩萨的空观,是有所破坏、有所建设的,这一点我们应该清楚。透过菩提心跟空正见,历经资粮位、加行位、通达位、修道位到究竟位,从浅到深有五种的次第,这个在前面的「长行」都已经详细说明过了;这以下「己二」是用重颂的方式,叫「别五现观伽他」。

  第四三卷

  己二、别五现观伽陀(分五:庚一显资粮位;庚二显加行位; 庚三显见道位;庚四显修道位; 庚一、显资粮位 庚五显究竟位)

  「别」就是各别的,各别的说明菩萨的「五」种「现观」,从「资粮位」到「究竟位」五种差别的「现观」,这当中用「伽陀」的方式,用偈颂的方式,作一个重新的说明,叫「别五现观伽他」。这当中有五科:「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见道位;四、修道位;五、究竟位。」我们先看第一个「资粮位」:

  复有别五现观伽他,如《大乘经庄严论》说: 福德智慧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

  这个地方是引用「《大乘庄严经论》」。什么是「资粮位」菩萨的相貌?就是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发菩提心以后,他是怎么修行呢?「福德、智慧二资粮」,发了菩提心以后,你要赶快的积集「二」种「资粮」:第一个是「福德」。天亲菩萨解释这个「福德」,就是布施、持戒、忍辱,这三个法门是「福德资粮」。那「智慧」呢?就是我们经过听闻、思惟,产生我空、法空的「智慧」,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智慧,这个智慧是属于般若波罗蜜。精进跟禅定是通于二者:精进跟禅定如果是跟福德相应,就属于福德资粮;如果是跟智慧相应,就属于智慧资粮。菩萨在资粮位的时候,他内心当中许下了誓愿:希望远离三界的果报,追求大般涅槃的安乐。这个时候,他广泛的积集「福德、智慧资粮」,他内心当中对二种资粮是什么心态呢?「善备无边际」,他内心当中对这二种资粮,是多多益善,无有厌足,他没有感到满足的一天,这「无边际」就是说,他没有停止的一天。在古德的注解当中,这一段提出一个问,他说:菩萨发了菩提心,为什么要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来增上菩提心呢?这个观念是说:菩萨为什么修习福德资粮呢?因为菩萨要远离三趣的痛苦。你发了菩提心,你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如果不积集布施、持戒、忍辱的资粮,一旦你到了三恶道,比如说做一只狗、做一只蚂蚁,你根本不能实践菩萨道的理想。因为三恶道的果报本身是一种障碍,叫做报障,你得到那个果报,会使令你内心暗钝。所以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到三恶道去,因为在这段时间当中,你的生命是空过的,你根本不能增上,所以菩萨要赶快积集福德资粮。为什么呢?「远离恶趣」,这第一个。第二个,菩萨有了福报就能够「成就安乐」,为什么追求智慧呢?因为只有智慧能够使令你远离放逸。我们在安乐果报现前的时候,我们很可能被现前的安乐所迷惑,而产生执取,我们就会耽搁在路旁的小花当中,忘掉最后的摩尼宝珠。所以菩萨应该要不断的听闻佛法、如理思惟,加强心中的观照,对于这种人天生灭变化的福报,他能够迅速的走过去,就是远离放逸。就是说资粮位的「菩萨」,虽然他内心的观照力是薄弱的,但是他依止「福德、智慧二」种「资粮」的资持,也就资持他的菩提心不断的进步。这一段是把前面的「长行」作一个重颂,把资粮位菩萨的修行相貌作一个重颂。我们看第二个「加行位」:

  庚二、显加行位(分二:辛一明所悟入;辛二遣似唯识) 辛一、明所悟入(分三:壬一悟入遍计所执性;壬二悟入依他 起性;壬三顺入圆成实性) 壬一、悟入遍计所执性

  「加行位」当中有二段:「一、明所悟入;二、遣似唯识」。「所悟入」当中,有三个悟入的差别:「一、悟入遍计所执性;二、悟入依他起性;三、悟入圆成实性」。先看第一段:

  于法思量善决已,故了义趣唯言类。

  「加行位」菩萨的特色,就是他在前面的资粮位,经过长时间的修习止观,他的禅定成就了。他能够在寂静的心中,「思」惟法义。这个地方,他所思惟的是什么「法」呢?古德的注解上说,就是「名、义、自性、差别」。就是说他观察一切的外境有很多的差别,有好人坏人、有得有失,有各式各样对立的差别。他观察这些差别,其实都是我们心中的妄想所变现出来的;离开我们心中的思想,这些对立的差别相貌是不存在的。加行位的菩萨在禅定当中,对于「名、义、自性、差别」强烈的「思」考,产生了「善决已」的功德,产生一个非常深刻而坚定的理解,虽然还没有完全悟入我空、法空的真理,但是那个真理相应的力量,已经特别的深刻。所以他有什么样的结果呢?「故了义趣唯言类」,知道这一切外在的「义」相,都是我们心中的思想所变现,离开我们心中的思想,外境的差别是不可得。天台宗把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叫做外凡位,什么叫外凡呢?心游理外。他的内心跟真理相应的时间非常的少。加行位的菩萨叫内凡位,就是心游理内,他跟真理相应的时间相当的多。什么叫「心游理外」呢?就是正见。什么是「心游理内」呢?就是正念。我们会说:那正见跟正念有什么差别?当我们在人世间的时候,有一件事你不该做,但是你做了以后再来后悔的(呵──),做了以后才后悔,叫正见,就是你根本不能抗拒你的烦恼;你能够事先防范的,叫正念,这件事情我已经能够事先的防非止恶,就是说你这部分的正念,对这个恶法的正念生起了。在资粮位的菩萨正见的成分多,能够事后忏悔,这个人已经算不错了,虽然是后知后觉,至少还是有觉。但是这个正念是先知先觉,他跟环境接触的时候,任运的防非止恶。为什么呢?因为他禅定生起了。他有禅定的摄受,观照的智慧特别的强烈。所以你看这个资粮位的菩萨,它首先表达他的特色,「于法思量善决已」,就是说加行位的菩萨,可能在福德方面跟资粮位的菩萨没有差多少,但是他内心的止观,的确是特别的强烈,他能够对于大乘甚深唯识所变万法的思想,产生非常深刻的理解。当然,一个人有不同的思考,他的生命就会有不同的相貌。我们看第二段:

  壬二、悟入依他起性

  若知诸义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

  前面是破除外境的执取,这个地方是破除内心的执取。当你已经了「知」一切外在的「义」相,都「是言」,都是你内心的分别所变现,这个时候你就能够离开相似义相,而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现前一念「心」性的真「理」,就是我空、法空的真理。这个时候,他从前面的破除外境的执取,他一方面观察「其实能变现的心,也是因缘所生,也是当体即空」,远离了能取相。

  壬三、顺入圆成实性

  便能现证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除。

  辛二、遣似唯识

  体知离心无别物,由此即会心非有。

  加行位的菩萨,他产生一种「现证真法界」,他现观的智慧现前。资粮位的菩萨在观察真理是比量的,由语言文字的比度量知,而对真理产生理解。但是加行位,已经「能」够「现」量的「证」入一「真法界」,这种平等二空真如的法界;对于「二相」的执取,能取、所取这种相貌的执取,都能够消「除」,而通达「离心无别物」,就是这个外境是不可得,而且也了解到内心也不可得。就在这种离开能所对立的状态当中,悟入了能所双亡的平等法界,叫做一「真法界」,或者叫二空真如,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即将要悟入圣位了,这个是加行位的末端。这个加行位菩萨的特色,我们从这个偈颂可以了解到,他的重点在他的空性智慧的加强,他不同于资粮位的菩萨在这一点。从唯识教义上的指导,菩萨的空观第一个所破的是外境的执取,破除外境。这个地方有人会质疑说:小乘也修空观,大乘也修空观,这样有什么差异呢?小乘修空观,他是从无常、无我契入,他观察外境是无常的,生灭变化,所以是苦,无常故苦。从苦当中,知道我们没有主宰性,所以契入无我,从无我当中,趋向外境是毕竟空。所以小乘的空观,天台宗认为这样的空法是灭色取空,是完全否定了外界的作用,因为它是无常、无我的,所以它的作用没有价值。灭色取空,他所消灭的是外境的任何差别作用。大乘的空观认为一切法是心所变现的,外境的本性是空,你心是怎么想,它就怎么变现。这样讲,大乘的空观叫做缘起性空,它是一种自性空,它所空掉的是外境的自性执,它没有自性。一切法没有自性,完全是我们心中的联想所变现,你怎么想,这个外境就怎么样的相貌。怎么说外境是由我们内心所变现呢?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你现在桌面上有一个苹果。这个苹果的义相,我们说它的功能,假设它是五分,我们从零到十,假设它原来是五分。但是你看到这个苹果以后,你一定会打很多的妄想。如果你想象这个苹果:诶,它可以做一个香喷喷的派,诶,它就变成八分,它的价值提高了。如果你把这个香喷喷的派,上面再淋上巧克力,它这个苹果的价值就变成十分,你就有很强大的意乐想要去吃这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想这个苹果:它是一个腐烂的苹果,它外表是一个苹果,其实它里面是腐烂的。这个时候苹果从五分变成三分,你吃它的意愿减少很多,除非你极度的饥饿,否则你不会吃它。如果你再观想:这个腐烂的苹果,其实它已经长虫,有病毒出生。你根本不可能吃它,它从三分转成零分。所以这个苹果的义相,它所代表的功能作用,其实是我们心中的名言──你的联想安立的。离开你心中的联想,你思想的变化,这个义相是不可得的。大乘佛法的空是这个意思,就是它无自性。

  我们应该要知道一个观念,佛陀在大乘经典经常提醒菩萨说:「顺逆皆方便」。在小乘的思想认为:顺就是顺,这个人是帮助我的、这个因缘是帮助我的,那就是帮助我;这个因缘是对我障道的,就永远是障道。小乘的法执认为顺、逆是有真实性的。大乘佛法不认为这样,因为法的体性,是你内心的名言所变现出来的。我们修大乘佛法,你要永远记住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所有的人都可能会帮助你,所有的人也可能会障碍你。一切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们不要老是说:这个人是我的冤家、这个人是我的亲属。你不要这样想!世间上的事情是不决定的,你运用得不好,你的亲属也会障碍你;你要运用得妙,你的冤家会变成你成佛之道的一个重大的加行资粮。所以我们从大乘空观了解到:其实重点不是我们去改变外境满足我的需要,其实这个是做不到的;重点是你要能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何善巧的运用!你由前生的业力,我们前生积集了一种业力,这个业力已经表现出来,我们必须要面对,这是一个事实。当我们去面对自己业力所变现的果报,我们如何来运用它?这是一个重点,这个「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当然你就必须要了解到:其实外境的功能是你内心所变现的。这样子你就知道破除外境的执取。破除外境的执取,是修法空观,所以大乘是先修法空观,然后再「觅心了不可得」,修我空观,悟入平等法界。这个加行位就做二件事,破除所取相、破除能取相。

  庚三、显见道位

  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

  菩萨从资粮位到加行位,现在入了「见道位」,所以他有资格称为「智者」,见道位的菩萨无分别的无漏智慧现前。这样的智慧有什么好处呢?「了达二皆无」,「了达」能取、所取都是毕竟空,完全是一念明了平等的心性所显现。所以他能够平「等」安「住」在「能所双亡」的「一真法界」。见道位的菩萨,他远离了凡夫执着外境的相貌,凡夫是心随境转,有什么外境就有什么心态,所以凡夫的心是作不了主的,是由外境作主。这个见道位的菩萨,远离凡夫的执着外相,也远离了外道的执着内相。外道在四禅、四空当中,他知道外境是如梦如幻;但是他能够去变现外境的这个禅定的心,它认是真实有的,他那个明了分别的心性,是真实有力量的一种主宰性的东西。这个时候,见道位的菩萨也破除了,所以他已经悟入了「二无」的平等的一「真法界」。这个时候,超越了凡夫的福报、也超越了外道的禅定,这个般若智慧现前。

  庚四、显修道位

  慧者无分别智力,周遍平等常顺行。 灭依榛梗过失聚,如大良药销众毒。

  这个地方把「修道位」的菩萨,以法说跟譬喻说作一个说明。先讲法说。见道位的菩萨,内心当中能够依止「无分别」的「智」慧,这种「无分别」的「智」慧,生起妙用的时候,他在修六度是怎么修呢?「周遍平等常顺行」。这个「无分别智」能够「周遍」在一切的六度当中,不管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乃至于智慧,他都能够修习我空、法空的「平等」智慧。也就是说,这个菩萨在「周遍平等」修习六度的时候,他能够恒「常」随「顺」真如而修「行」。什么叫随「顺」真如而修「行」?我们说明一下。在资粮位的菩萨也修六度,但是资粮位的菩萨内心是有所得,心有所住,或者住外境、或者住内心。以有所得的心修六度,我们叫做善业力,或者叫做资粮力,它是一种福德资粮,它只能够做资粮,这种资粮不能断惑证真,就是在你一片混乱的杂染心中,多了一个善业,如此而已。这个善业的存在,对你无量无边的烦恼、无量无边的障碍,不能加以破坏,不可以对治。但是这个修道位的菩萨是不可思议的,他刚开始在杂染的心中,出现了一个点状的光明,就是「无分别智」,他这个光明跟

  满目荆榛 荆,灌木。榛,丛树。满目荆榛比喻环境凄凉荒芜。

  六度相应的时候,当他修布施的时候,表面上他在修福报,其实他在修布施的时候,断惑证真;他在持戒的时候,断惑证真;他修每一度的时候,都能够产生断惑证真的效果。因为他的善法是由「无分别智」所推动的,所以他每一个善法,全部变成无漏,他不但是积集善业,向外积集善业,向内对治烦恼,这个就是所谓的「周遍平等常顺行」,他能够在一切的善法当中,随「顺」真如而「行」。这样的相貌,无著菩萨讲出二个譬喻:第一个,「灭依榛梗过失聚」,他能够「灭」除「依」,这个「依」就是所知依阿赖耶识。就是这个修道位的菩萨,他在修六度的时候,灭除阿赖耶识的「榛梗」,这个「榛梗」就是草木丛生的样子,很多草木就障碍了,车子也开不进去,人也走不进去的。这种「榛梗」是一切众生痛苦的根源,这个修道位的菩萨修六度的时候,他能够念念之间,「灭依榛梗过失聚」。「如大良药销众毒」,就好象殊胜的阿伽陀「药」,消灭一切的「众毒」。这个地方赞叹修道位菩萨的六度,是不可思议的六度;不像前面资粮位的六度,每一度都是产生强烈执取。强烈执取修习六度,叫做积集善业,但是他内心当中,不能够调伏烦恼、不能产生一种增上力量,不可以的。这个地方的差别,就是因为他以「无分别智」来推动。

  庚五、显究竟位

  佛说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 了知念趣唯分别,勇猛疾归德海岸。

  这个地方表面上说是「究竟位」,古德说其实这个地方是接近于究竟位,相等于等觉菩萨的阶位,还不是「究竟位」,但是跟究竟位很接近。「佛说妙法善成立」,即将成佛的修道位菩萨,他能够依止大乘的「妙法」,成就一种无漏的功德。什么无漏的功德呢?「安慧并根法界中」,他能够「安」止这个智「慧」,这个地方的智慧是无分别智,这个「根」是根本依,指的是无垢识,或者讲大圆镜智。这个地方能观的智跟所观的理,是平等平等,是安住在一个平等平等的一真「法界」,就是能观的智照所观的理,如如智照如如理,这个时候是没有能所对立的。这一段是赞叹菩萨的无分别智,下一段赞叹后得智。「了知念趣唯分别,勇猛疾归德海岸。」菩萨在空当中,他能够观察空而不空,在清净的一念心性当中,显现如梦如幻的佛道,勇猛的追求。在一念清净的心性当中,显现如梦如幻的众生,广泛的度化。所以在一念的心性当中,追求如梦如幻的佛道、度化如梦如幻的众生,善能「分别」一切法的差别,迅速回归到诸佛的功「德」彼岸当中去。修后得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积集广大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他一方面以空观消灭心中的我法二执,一方面以假观从空出假,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样子他就迅速的成就万「德」庄严的佛果。

  这个地方,是把菩萨的根本功德,从菩提心到空正见分成五个阶位。这五个阶位,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阶位,第一个资粮位是一个重点。资粮位的菩萨说穿了,就是发菩提心、忏悔业障、积集资粮。所以资粮位的菩萨是从业力上修行,因为他止观太薄弱,他的菩提心完全是靠他的行为,他一定要有善良的行为,才能够产生善良的心态,然后由这个善良的心态,来资持他的菩提心,这个菩萨只要造罪,他的菩提心就受到伤害。什么叫造业来资持菩提心呢?就是说,他一定要有善良的行为来资持菩提心,就是资粮力,积集福报、听闻佛法,靠这二个。加行位的菩萨不同,加行位的菩萨是完全在一念心中修止观,他一念心中去修习福德、智慧资粮,他主要是由善业力的修行,转成一种正念力的修行,他那个功力更精致了。到了见道位更不可思议了,他把正念力跟善业力合在一起,他的正念力就是善业力、善业力就是正念力,他每修一个善法都是正念力,他的正念力也杂带着善业力,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三个阶位,看到菩萨在操作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时候,愈来愈精致,产生破恶生善的力量,愈来愈强大。这个地方叫「入所知相」,悟入中道实相的二大功德,菩提心跟空正见的差别相貌。

  乙四、彼入因果分(分二:丙一结前问后;丙二标释正答) 丙一、结前问后

  这当中有二段:「一、结前问后;二、标释正答」。先提出一个问,然后再回答。无著菩萨很喜欢用这种问答的方式来表达法义。我们看第一个问:

  如是已说入所知相。彼入因果,云何可见?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引导一个菩萨如何悟「

  入」中道的实相。悟入中道实相,有很多很多的差别「因果」,这当中「云何」了知呢?我们说明一下。其实整个菩萨道的贯穿点,就是一个菩提心,你有一个很强烈要成佛的意愿,这是贯穿凡夫到成佛的。但是菩提心的相貌,会随着我们内心的智慧跟行动而产生变化。在前面「入所知相」,它的菩提心主要是跟观照力相结合的,就资粮位资粮位的观照、加行位加行位的观照、修道位修道位的观照,所以前面的「入所知相」讲到菩提心跟空正见,是用观照力来加强你的菩提心。这一段就更进一步的,由观照力而产生一种行动力,就是六波罗蜜的行动。所以这个地方,就是把每一个观照,它所带动的六度的相貌,资粮位有资粮位的六度、加行有加行的六度、修道有修道的六度,这些差别的「因果」,我们应该如何了解?前面是讲誓愿力跟观照力,这个地方再把行动力加进去,这样菩萨道就更清楚了。「彼入因果」,这些差别的六波罗蜜的因果,应该如何了知呢?这提出一个问,我们看回答:

  丙二、标释正答(分二:丁一牒前总标;丁二依标别释) 丁一、牒前总标

  回「答」当中有二段:「一、牒前总标;二、依标别释」。先作一个「总」答,再一个「别」答。我们先看「总」答:

  谓由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六种波罗蜜多。

  悟入中道实相的因果是什么呢?到底什么是它的因果?先简单的回答。我们要悟入中道实相的因果,简单的说就是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波罗蜜」。这以下把「六波罗蜜」详细的说明。

  丁二、依标别释(分二:戊一略辨二位;戊二广显十门) 戊一、略辨二位(分二:己一双问征起;己二别答显位) 己一、双问征起

  这当中分二段:「一、略辨二位;二、广显十门」。「略辨二位」分二:「一、双问征起;二、别答显位」。先提出二个问:

  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 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彼入果?

  这个地方提出一个问,问因相跟果相;前面说「彼入因果」。在成就中道实相的时候,这过程当中,什么是因呢?「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性?」这个「唯识性」就是一种智慧的观照,这个智慧是因。「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彼入果?」就是六度是「果」。我们说明一下什么叫智慧为因、六度为果?我们凡夫是一个有所得的心,我们的思考,往往是对立的,要嘛就着有相、要不然就全盘的放弃着空相,我们很难走第三条路──中道,说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我们凡夫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如果你想要成就大般涅槃,你就非走这条路不可。那怎么办呢?你刚开始要先有听闻正法、如理思惟的正见作基础,这个正见就是生起六度的因,它是带动六度的一个主要的因相,所以观照力是因。由这个观照力,就带动了六度,六度是果,因为你有这个智慧,你才会修行六度,所以六度是果,这个行动是果。但是你行了六度以后,它又会增上你的智慧,又创造一个新的因相,因就是能生,能生起六度。这个新的智慧,它又带动一个新的六度,又产生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又产生一个新的智慧,这新的智慧又产生一个新的六度。所以它的因果是展转生起的,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就是因为假藉这个智慧带动六度,由六度又产生智慧的一个展转因果,使令菩萨慢慢的破恶生善,趋向于佛道。所以说智慧的观照是因,六度的事修是果。这个地方先作一个总标,先提出一个问,这以下回答:

  己二、别答显位(分二:庚一地前位;庚二地上位) 庚一、地前位

  这个地方是从「地前位」这个资粮、加行的凡夫菩萨,来说明他的智慧跟行动的相互关系。第二个是从「地上位」,见道位的圣人菩萨,他如何用智慧来带动六度,六度当中又增长智慧。从二个阶位作一个总说。我们看「地前位」的菩萨:

  谓此菩萨,不着财位,不犯尸罗,于苦无动,于修无懈。于如是等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心专一境,便能如理简择诸法,得入唯识。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的菩萨,他准备要很正确的走在菩萨道上,当然他内心一定有智慧,我们说过智慧是生起六度的因。他依止智慧,怎么修六度呢?第一个、「不着财位」,这个修布施,布施的重点在于不贪着财富跟地位。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菩萨在资粮位的时候,长时间的修布施、持戒、忍辱的福德资粮,他很可能会出现财富,或者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就有地位。当然因果的招感,是谁也不能去否定它。但是菩萨应该观察这个财富跟地位是生灭之法,只是他生命当中一个生灭的过程,他的重点应该要调伏心中的爱着,重点在「不着」。为什么不贪着呢?古德注解说:「不为贪欲所累」,这个「累」就是系缚。因为你产生贪着,重点不是外在的财富跟地位有问题,而是你贪着的时候,你心中会产生一种欲望,这种躁动的欲望,就障碍你的菩提心,使令你对于生命的目标开始模糊了,你不知道你的生命的价值在哪里,这是比较可怕的地方,障碍菩提心是比较可怕。所以你应该要透过布施,把多余的财富舍出去,尽量避免对于地位的追求,因为不要让内心产生一个累赘──贪欲的累赘,因为这个贪欲生起时候,你还得对治它,更麻烦。第二个、「不犯尸罗」,菩萨对于所受的戒法,应该要不加毁犯。为什么呢?因为你要远离恶趣,你就应该对于杀、盗、YIN、妄的根本重罪,以及它所相应的遮罪,要好好的受持,因为菩萨要远离恶趣的。第三、「于苦无动」,菩萨对于人事的干扰,要能够安忍不动。第四、「于修无懈」,菩萨对于所修的福德、智慧的资粮,要永远保持进步的状态。为什么?这以下讲出一个原因来。其实前面的四度,就是「于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就是说,菩萨修习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的重点,还不是修习福报,这个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创造一种不散动的因缘,就是一种寂静的力量。有这个寂静的力量,你才能够「心专一境」的修习止,才能够在专注当中,去「简择」万「法」唯识,一切法是心所变现。你要创造一个寂静的力量,才能够思惟观察法义,悟「入唯识」的真理。所以菩萨刚开始依止闻思的智慧而修六度的善法,由善法当中,又创造一个寂静的心情,增长你的智慧。这就是一个地前菩萨,就凡夫菩萨修行的内涵。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待会把这个观念再作一个说明。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许多人都误以为“房子是我的,存款是我的,轿车是我的”,自认为是这一切的主人,却不知自己只是一个过客,自己仅仅暂时拥有使用权而已。一旦无常降临到了自己头上,这些身外之物没有一样带得走。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