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五十八卷
2014/9/3   热度:490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五十八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九三页,我们看第一个偈颂: 庚一、由识相相唯 复有多颂,成立如是无分别智: 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 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这一段是说明唯识无义的道理。首先讲到六道里面有四种众生:第一个是饿「鬼」道;第二个是畜「生」道,这个地方的畜生包括水中的鱼跟虾;第三个是「人」类;第四个是「天」人。这四种众生,「各随其所应」,「随」顺他内心的因缘,就现出各自的果报。也就是说,「等事心异故」,在相同的一件事情上,因为内心业力的不同,就看到差别的影相。比如说我们讲「一水四见」:这个水,我们人道看到是一个湿润的水,天人看到是庄严的琉璃地,饿鬼道看到是猛火,畜生道看到是房子跟道路,所以「等事心异故」。如果说一切法是有真实相的,那应该每一个人看到的相貌都一样;但是事实上,因为诸法没有真实相,所以每一个人就随顺他的业力,就出现不同的相貌。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许义非真实」,我们可以证明这一切法的「义」相是不「真实」的。我们讲「清净本然」,《楞严经》说:佛陀讲完这个清净的本性以后,有一个弟子就问佛陀说:既然我们的本性是清净的,为什么会有山河大地呢?佛陀说:因为「循业发现」。就是你心动了,谁叫我们要动念头!就是说清净本然是约着摄用归体来说;但是我们平常的心不是安住在真如,真如不守自性,我们喜欢动念头。这一动,它就有很多的方向,你往好的地方动念头、你往不好的地方动念头,就会影响到你未来的命运。 第五八卷 你看目揵连尊者,他是一个大阿罗汉,他入禅定以后,观察他母亲在饿鬼道,他感到非常的痛心,就赶快拿着钵到有信心的居士家托钵,得到美好的饮食以后,就赶快用神通力拿到母亲的跟前。阿罗汉他明明托到的是丰盛的饮食,但是他母亲因为过去有悭贪的业力,看到饮食都是猛火,吃到肚子里面是火在燃烧,痛苦不堪。所以目揵连知道这个神通解决不了问题,向佛陀祈请,佛陀说:你要先消她的业障。你不从根本上消业障,你只是改变她的果报,怎么可能呢!所以讲「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这个道理。 我自己的修行经验,我感觉:当我们平常生活当中,如果你觉得这段时间人事的障碍很多,你这个时候不要去改变别人,你去修忏,你修忏修了顶多三七二十一天、再多三个月,就会有改变。就是说,我们讲循业发现,这个道理你要永远相信。就是说外境是你内心的业力变现出来,外境是内心变现出来的,你有这个心,就会有这个果报。所以你看《了凡四训》说:真正明白道理的人,他跟你讲几句话,他就知道你以后是怎么样。为什么呢?你嘴巴的话,是你内心安立的。你为什么会讲这个话?因为你有这种心情。你有这样的心情、有这样的心念,就看出你这个人的格局是怎么样,你不用去算命,从你讲话的口气,就知道你以后是什么样的命运──相由心生。你看同样是水,饿鬼道如果不改变他的心念,他看到的水就是火。重点不是你把这个火拿掉,重点是你心念的改变。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唯识无义,其实整个生命是因为你动念头才有的。当然我们不能够说不动念头,重点是你要往哪个方向去动念头?你希望创造来生一个什么样的生命?你就尽量往那个方向动念头,那个果报就会出现。那你经常往不好的方向去动念头,那以后的果报肯定你不会满意,你来生的果报你一定不满意。所以这个地方是说一切法的相貌,是我们的心念所创造的,它本身是没有真实相,所以修无分别智是合乎道理的。 庚二、由缘无可得 于过去事等,梦像二影中, 虽所缘非实,而境相成就。 有人就提出一个问难说:既然一切法是没有真实相,怎么能够当所缘境呢?说我们的分别心要有真实境界的刺激,才会有分别心;那一切法的境界是不真实的,一个虚妄的境界怎么能够刺激我们的分别心呢?提出这个问题。这个地方回答说:没有真实性的所缘境,也可以生起分别心。我们提出一个印证:说「于过去事等」,说你「过去」的「事」情,你三年前曾经拜一部《楞严经》,一字一拜,慢慢的拜,很虔诚的拜下去、起来,那这样的事情过去了,觅之不可得了,但是你一回想起来的时候,那个影像还是可以现前。影像为什么会现前?这个事情不存在了,还是可以用心的名言把它捏造出来。「等」,就是未来的事情,说你来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果报没有出现,但是你也可以:哦,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宝树、楼阁、鸟语花香,你也可以在心中,把极乐世界的影像现出来。所以说「梦像二影中」:像做「梦」也不真实,但是你在梦中也是真实的有这样的感受;还有这个「像」,这个定中的影像也不真实。所以说从过去世、未来世、梦中、定中的影像,我们知道:「虽」然「所缘」的境像是不真「实」存在,但是内心所缘的相貌还是可以「成就」的,这个就是我们心中的想象力不可思议,心中的名言不可思议。 庚三、由无倒成失 这个地方是用反证,就是说如果没有无分别智,凡夫的智慧就是不颠倒、就是真实的智慧了,那就不须要修无分别智,那众生的妄想都是真实的。那这样子跟事实,就有相违的过失。 若义义性成,无无分别智, 此若无佛果,证得不应理。 假设无分别智是佛陀捏造出来的,本来一切法就是真实的,那他看到了真实的相貌,那这样讲,「若义义性成」,那凡夫所分别的每一个义相,每打一个妄想都有一个「义」相,这样子的「性」都是存在的;换句话说,就没有「无分别智」的存在,无分别智是颠倒的相貌,是没有必要的。这样子就有过失了,「此若无,佛果证得不应理。」假设没有无分别智,这些十地菩萨的断惑证真、成就种种的功德庄严,就不合乎道理。因为所有果地的功德,都必须要把心带回家,才能够成就解脱;从解脱当中,再带动六波罗蜜,成就万德庄严。如果大家没有经过「解脱」这个关卡,直接修六波罗蜜,所有的波罗蜜通通是有漏,那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佛。诸位要知道,虽然佛的功德是有相的因缘,但是这个有相的因缘要先通过一关,通过一个无相的真如,这个关卡没有通过去,你直接趋向有相,所有的相貌都是杂染,这个地方是有问题。所以无分别智,是把有漏的福报转成无漏功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捩点。所以如果没有无分别智,佛的功德庄严就不能证得,那每一个人都在三界流转,这样子就有跟事实相违背的过失,事实上有很多的佛菩萨存在。所以无分别智是真实存在的,凡夫的「义性」是不成立的。这个是反证,用相反的方式来证明。 庚四、由随转有别(分三:辛一随自在者智转;辛二随观察者 智转;辛三随无分别智转) 辛一、随自在者智转 凡夫心念不同的转动,这个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别,这个地方有三段。我们先看第一段「随自在者智转」: 得自在菩萨,由胜解力故, 如欲地等成,得定者亦尔。 说一个大地「菩萨」,这个地方古德说,「自在菩萨」应该是要八地以上,八地以上的菩萨得相自在、得土自在,他能够对一切的色法得大自在。所以他在禅定的心中,因为他对唯识无义的道理,有一种坚固的理「解」,他知道我空、法空的真理,然后再用禅定的加持,就能够「如欲」,「欲」就是希望,他希望地、水、火、风成就,就能够成就──他说这个大地是个黄金,它就变成黄金;大地变成火,就变成火。「得定者亦尔」,得到禅定的凡夫乃至阿罗汉,也能够有这样子的少分功德。就这个地方讲「境随心转」,他的心念能够转变外境,表示外境的相貌是不真实的。所以你去看这个大地,这个大地也是不真实的,是你心念一动,产生这样的业力,才显现出来。 辛二、随观察者智转 前面是讲境随心转,这个地方讲境随心生。 成就简择者,有智得定者, 思惟一切法,如义皆显现。 比如说一个人「成就简择」,内心有观照力的人;「有智得定者」,或者这个智慧又有禅定的加持、或者没有禅定的加持,他能够在寂静的心中,「思惟一切法」的义相,这个「义」相就能够随顺他的心意,就能够「显现」出来。你说思惟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极乐世界有依报的庄严──种种的宝树、楼阁、宫殿等等;有正报庄严──有佛、阿罗汉、菩萨的围绕。这样子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境随心生,你能够由心中的名言,显出种种的影像,这样子也说明一切法是没有真实相。这二段话都是在修因缘观,这因缘相貌的观察。 我们讲因缘观,因缘观是增上的功德,增上就是突破的意思,你要从你现在的点要往前迈进,这个时候因缘观是很重要的。现代有很多很多的心理学家,都证明人类的内心当中,最大的潜能就是你的想象力。一个人如果能够善用想象力,你的生命会有很大很大的突破。比如说阿弥陀佛这个圣号,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象力,那这个佛号是不能带你到净土去的,你没有信愿嘛!你看一贯道的人,他为了让内心安定,他也念佛,他没有想象力,他不知道这个佛号的道理,这个佛号念起来,对他只是安定内心。你说我念这句佛号,我认为我这句佛号,能够让我来生做大国王,你念佛的时候,把这个佛号想象成大国王,来生就变成大国王,就是把那个摩尼宝珠变成糖果吃掉。如果说你念这句佛号,你想象这句佛号就是整个弥陀功德的化身,他就是整个功德的代表,你跟佛号接触的时候,就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弥陀的功德就是你的功德,自他不二。你生起这样的想象,这个佛号就满你的愿。那你说这个佛号的功德是什么?你说呢?你说它是什么功德,它就是什么功德!所以一切法的相貌,是没有真实相的;没有真实相,就是大家有很多想象的空间,就是这样子。我想我们一个修行人,你要善于利用你的想象力,对你会有增上。比如说,有人一天到晚挑你的毛病,他就批评你、障碍你,你想象他是你的怨家,那这个怨家果然就是怨家,而且愈来愈严重;你想象他是你的善知识,我因为他会不断的进步,诶,他果然是你的善知识。所以佛菩萨告诉我们「把怨家当善知识想」,这都是想象力。所以,我们不要老是活在眼前的点,我是觉得一个修行人,要有一些丰富的想象力,当然这个想象不能够随顺你过去的习气,要从经论上的学习产生的想象力,这样子你会增上。一个人的心中,完全不做想象力,好的也不想、坏的也不想,就是这样一天过一天,那你很难突破自己的生命,你的生命就是这样子。你想象有极乐世界的存在,想象这句佛号就是弥陀的功德,这个都非常重要,想象每一个人都是菩萨,只有你是凡夫。所以,一个人善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你的生命是有很大的突破。 辛三、随无分别智转 无分别智行,诸义皆不现, 前面是从想象力当中,把生命作很多的变化;这个地方是说,不管你怎么想,当「无分别智」现前,「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时候,「诸义皆不现」,这一切的相貌都消失掉了。所以我们可以证明: 己二、结成无识 当知无有义,由此亦无识。 所以没有「所分别」的义相,也没有「能分别」这个名言的分别心,这些都是由我们的心一动才有的,心念的造作才有,你换一个造作,它就会变化,所以生命是可以 改造的。这个地方,它的结论是说,无分别智是成立的。就是无分别智是诸法的真理,妄想是错误的,只有无分别智是真理,是这个道理。 戊四、会释契经(分四:己一标意;己二引经; 己三问释;己四显答) 己一、标意 前面的无分别智,是从唯识的角度,来开展我空、法空的智慧。这个地方,无著菩萨是「会」通其他的大乘「经」典,把大乘经典所说的无分别智,跟本论的无分别智,作一个「会」通。我们先看「标意」: 般若波罗蜜多,与无分别智无有差别。 先「标」出大「意」。我们研究《大般若经》,讲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妙智慧到彼岸,佛陀在《般若经》讲到妙智慧,跟本论的「无分别智」,无著菩萨说是「无有差别」的,这二个就是没有差别。好,我们看引证: 己二、引经 如说菩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 非处相应,能于所余波罗蜜多修习圆满。 比如说《般若经》讲到说:「菩萨」的心要「安住」在「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常要把心带回家,远离五种「非处」的相貌,这样子才能够使令你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种种的功德「圆满」,才能够变成清净广大。接下来提出一个问题: 己三、问释 云何名为非处相应,修习圆满? 这个地方讲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产生「非处相应」。那什么叫做「非处相应」呢?这个地方回答: 己四、显答(分二:庚一标;庚二列) 庚一、标 谓由远离五种处故。 我们修习般若波罗蜜多,可以使令我们「远离五种」过失的「处」所。我们看哪五种过失是透过无分别智,可以次第远离的: 庚二、列 一、远离外道我执处故; 二、远离未见真如菩萨分别处故; 三、远离生死涅槃二边处故; 四、远离唯断烦恼障生喜足处故; 五、远离不顾有情利益安乐,住无余依涅槃界处故。 这个地方是说明无分别智的一个修学次第,由浅而深的修学次第。无分别智第一个破的是我执相,是「远离」 凡夫、「外道」的「我执」相貌。这个「我」,佛法讲「我」的意思,就是常一主宰,它是恒常住、不变异,而且有主宰作用。这个「执」呢?是说这个「我」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个「我」的想法呢?是因为对五蕴相的执取,而产生一个自我。《楞严经》说:这个凡夫的我执,是有二种的因缘生起:第一个是迷真起妄,第二个是执妄为真。就是说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清净本然,后来一念的妄动,迷真,迷失了清净的本性,就生起妄念就造业,就变现了你现在的果报──你现在是一个男人的五蕴,或女人的五蕴,这是迷真起妄。然后你就这个眼前的小波浪,执着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是这样子来的。你先动念头创造业力,变现一个生命体出来,然后你再认为这个生命体有一个自我。我们修无分别智,经常观察「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能够把你这一念心,经常在个体生命这样的执取,把它带回到你大海的清净本性去,这个我执就会慢慢消灭掉。第二个,「远离未见真如菩萨分别处故」。前面第一个是我执,这个是法执。一个「未见真如」的「菩萨」,指的是胜解行地的菩萨,他在观察空性的时候是带相观空,夹带佛法的名相来观察真如理,这个时候我们也要把这个相慢慢舍离掉,这个是法执。第三个,「远离生死涅槃二边处故」。菩萨不但是「远离」心中的法相,还要远离外在的相,外境的相,包括「生死」的相跟「涅槃」的相,也要「远离」,安住在中道的实相。第四个,「远离唯断烦恼障生喜足处故」。我们有我空观「断」除了「烦恼」,这样子不能够生起满「足」,应该要从空出假,广学一切的善法,来对治所知障。第五个,「远离不顾有情利益安乐,住无余依涅槃界处故」。这个地方是说,你修无分别智要圆满,第五个是很重要,你不能够只是有出离心,完全「不顾有情」的「利益安乐」,而安住在自己受用的「涅槃」,你要依大悲心。 我们刚开始在修无分别智时候,第一个要远离的就是「我执」的相貌,就是你不要老是在这样的个体生命打转,它只是你大海遇到石头创造出的一个暂时的波浪而已;再过几年,你这个波浪就消失掉,换成另外一个波浪,就是远离我执、五蕴相貌的执取。有人会说:我行菩萨道,是靠这个五蕴里面的我,来断恶、修善、度众生;我来生也是依止这个我,来受用安乐的果报。你说没有我,那谁去断恶、修善、度众生呢?这个地方是说:你应该依止一念的心识去断恶、修善、度众生,依止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生灭的,但是你后后比前前超胜。所以我们的个体生命,菩萨的个体生命不依止自我,是依止菩提心,依止愿力。就是说,你的生命之所以存在,它唯一的价值就是你心中的愿望,就是菩提愿望。这个菩提心是你整个生命的价值、整个生命的主导者;我们以前都是以自私的心情来主导自己的生命,保护自我、爱着自我,然后跟人家对立,然后就起烦恼造业,这种个体生命是不对的。你应该从今以后观想:你的个体生命就是一个菩提心,一个剎那剎那生灭的菩提心,以你的愿望,来当作你整个生命的核心价值,这样子把这个自我意识慢慢的远离掉。好,我们看第五段的「简」别「声闻」: 戊五、释简声闻(分二:己一问二差别;己二答由五相) 己一、问二差别 声闻等智,与菩萨智有何差别? 「声闻」人修习我空的「智」慧,跟「菩萨」的无分别「智」,有什么「差别」呢? 己二、答由五相(分二:庚一长行;庚二颂) 庚一、长行(分二:辛一标数;辛二列释) 辛一、标数 这个地方回「答」有「五相」差别,这个地方讲到「长行」跟偈「颂」。先看「长行」: 由五种相,应知差别。 辛二、列释(分五:壬一由无分别差别;壬二由非少分差别; 壬三由无住差别; 壬四由毕竟差别; 壬五由无上差别) 壬一、由无分别差别 一、由无分别差别,谓于蕴等法无分别故。 这五个差别,前面三个是因地的差别,后面二个是果地的差别。先看因地。「谓于蕴等法无分别故」:声闻人的我空观,他对于五「蕴」的和合体,是没有「分别」的,他知道五蕴的合和体没有自我;但是五蕴的当体,他是有所执取的,这叫法执。当然五蕴的当体,有杂染的五蕴、有清净的五蕴。这个凡夫的五蕴,阿罗汉是没有兴趣,他是非常厌离的;阿罗汉所执取的法执,他对清净的五蕴是有执取的。当然你有所执取,你心中的力量就受到限制,若有所住,即是非住,所以在量上是有差别。菩萨能够看到五蕴的合和体没有自我,五蕴的当体也毕竟空,包括凡夫的五蕴、包括四圣法界的清净五蕴,都是大海里面的一个波浪,只是这个波浪,是干净的波浪、是杂染的波浪,都是波浪。所以菩萨能够观一切法如梦如幻,才能够生起这么大的妙用。这个地方讲他所证得空性的量是不同,一个是证得我空,一个是证得我空跟法空。 壬二、由非少分差别 二、由非少分差别,谓于通达真如,入一切种所知境界,普为度脱一切有情,非少分故。 这个地方很重要,这个地方讲本质有差别。菩萨「通达真如」以后,通达我空、法空的真如以后,他有一种不空的妙用。怎么说呢?「入一切种所知境界」,他能够到整个十法界的因缘当中,修习种种的善法。这个「所知境」,就是他能够修习种种的善法,使令自己上求佛道,自求增上。一方面他能够来到凡夫的世界,「普为度脱一切有情」,广设方便度脱众生,这个不是声闻人这种「少分的修善、「少分」的度众生,所能够比的。这个地方,古人说:声闻人为什么说「少分」呢?声闻人在还没有入涅槃之前,他也会去修善、也会去随缘度化众生;但是他死亡以后入了涅槃,他就不再修善、不再度化众生。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详细的说,小乘的空观跟大乘的无分别智,它所依的心是不同的。小乘的空观是依生灭心来修,他依第六识修空观,他观察第六意识是无常,所以是苦,苦所以是无我,既然是无我是空,所以就把第六识的生灭心,给消灭掉了,灭色取空。所以小乘的空观,刚开始是依止生灭心修空观,所以他成就空观以后,在空性的智慧当中,是没有明了性的,因为明了性被他消失掉,他那个生灭心,经不起无常、无我的抉择,这个生灭心就破坏掉了。所以小乘的空观,只有破坏没有建设。大乘的空观,刚开始的时候,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他是称性起修,他是依不生灭心来修空观。他的立足点,站在不生灭的本性当中,对治生灭心,把生灭心消失了,然后整个清净的本性现前,他有所破坏、有所建设,所以大乘讲「断惑」又「证真」,它把妄的破坏掉,把真实性现出来。小乘把妄破坏掉,真实性没显,这个是断灭。简单的说,小乘的空性里面,是没有明了性、没有生命体的;大乘的空观是有生命体、有心性,他这个心性随时能够从空出假的。小乘的空里面,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对菩萨来说不是好事情。所以这个地方是说:大乘在「通达真如」以后,能够广修善法、广度众生,是因为他刚开始所修的是「依不生灭心为本修因」。 壬三、由无住差别 三、由无住差别,谓无住涅槃为所住故。 这个是菩萨的愿望不同。小乘依出离心修空观,所以它到最后成就出离的功德;而菩萨是依「无住」的愿望,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中道智慧修空观,所以他成就了「无住」的「涅槃」,就是他开始的愿望也有所不同。前面三个都是讲到因地不同,这个地方第四个、第五个讲果地不同: 壬四、由毕竟差别 四、由毕竟差别,谓无余依涅槃界中无断尽故。 小乘依生灭心来修,所以他的生命到最后是断绝;菩萨依不生灭心,称性而修无分别智,把虚妄相破坏了、真实性显出来,所以他的生命是不断绝,叫做「破妄显真」。小乘的学者只破妄,很可惜他没显真。 壬五、由无上差别 五、由无上差别,谓于此上,无有余乘胜过此故。 菩萨乘之「上」,没有其他的佛法超「过」菩萨乘。这个是赞叹无分别智,是所有佛陀所宣说的智慧当中,是最圆满的智慧。这以下,我们讲一个偈「颂」,作一个总结: 庚二、颂 此中有颂: 诸大悲为体,由五相胜智, 世出世满中,说此最高远。 所以一切的大菩萨,他在修无分别智的时候,是以菩提心为自「体」的,不像小乘是以出离心为自体。由菩提心为自体,成就「五」种的殊「胜」,前面说的五种殊胜,能够成就「世」间的安乐果报、也成就「出世」间的解脱,这样子是最殊「胜」的「智」慧。我们可以作一个总结,就是说,空观的目的就是要消灭业报身,成就法身。这个业报身是老、病、死的,非常痛苦,法身是安乐。但是法身有二种:一种叫素法身,一种叫妙法身。古德常讲一句话说:「福德是安乐之本,智慧是解脱之门。」所以菩萨所追求的功德有二种:一个是安乐,一个是解脱。所以声闻人的法身,叫做解脱身,他没有安乐,他只有解脱,自受用;菩萨的法身,叫做安乐解脱身:这个地方就看出结果的不同。好,我们看最后一段的「释妨难」: 戊六、释妨难(分二:己一自在无施难;己二释由五因缘) 己一、自在无施难 这当中有二段:第一个「自在无施难」,我们看问难的相貌: 若诸菩萨成就如是增上尸罗、增上质多、增上般若,功德圆满,于诸财位得大自在。 何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 「菩萨成就」「增上尸罗」,菩萨有增上戒;菩萨有「增上质多」,有增上心学;有「增上般若」的增上慧学:所以菩萨是「功德圆满」,菩萨那一念清净的法身,得大安乐、大解脱。所以菩萨对于「财」富地「位」,应该是能够随心「自在」的,他不但能够自受用,他随时能够 跟众生分享。为什么我们「现」前看到很多「有情」众生,在生命当中,还是缺「乏财」富、还是缺乏地「位」?菩萨为什么不帮助他们、满足他们的心愿呢?菩萨你刚开始发愿,不是说众生无边誓愿度吗?众生那么需要财富、地位,你为什么不赏赐给他们?你有能力做到的,为什么不赏赐?提出这个问难。我们看这个回答: 己二、释由五因缘(分二:庚一长行;庚二颂) 庚一、长行(分二:辛一别显;辛二总结) 辛一、别显 见彼有情,于诸财位,有重业障故; 见彼有情,若施财位,障生善法故; 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 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 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便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 辛二、总结 是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 菩萨有五种因缘,不布施财富地位。第一个,菩萨看到这个「有情」,他对于「财」富地「位」有「重」大的「业障」。这个重大业障有二个解释:第一个他本身福报不够,承当不起,你没有那个福报,菩萨施给你也没有用。你看目揵连尊者,明明拿饭菜给他母亲吃,他母亲因为没有福报,她看到的饭菜是猛火,那有什么用呢?所以你本身没有福报,就算菩萨赐给你,你看到珍宝,你也是等于没看到,因为你本身福报不够。第二个,你内心有种种的遮「障」,你有那个福报,但是你有「障」碍。怎么说呢?你看到别人享受安乐的时候,你生起嫉妒,你破坏、或者去破坏别人的安乐,这个时候,你得到财富地位的时候有遮障,你要先忏悔。就是说,你本身对财富地位:第一个你缺乏福报,第二个你本身有遮障,所以菩萨不布施财物,因为纵使布施,你也得不到。第二个,「见彼有情,若施财位,障生善法故」。说你有这个福报,你也没有遮障,但是菩萨看到你得到财富地位,会「障」碍你修学「善法」──财富使令一个人放逸,你带一点贫穷,你还会努力、很认命的去布施、持戒,积集资粮;你财富现前,你就被眼前的因缘所转,所以富贵求道难,所以菩萨不布施是这样的道理。第三个,「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菩萨看到众生生命当中,带一点点缺乏、带一点点痛苦,你容易远「离」眼「前」的生死,而发起出世的道心,你会有道心修行,你不会被眼前的小花所迷惑。第四个,「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说一个人要得到财富、地位,你就产生了憍奢之心,憍慢、奢侈,就广造杀盗YIN妄的罪业。第五个,「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便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哦,你的地位很高,掌握了权势、掌握了财富,你就会做出对众生很多损恼的因缘。「是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所以菩萨看到众生没有断恶修善的因缘,就不布施财位。所以有时候我们向佛菩萨祈祷,有时候会灵验、有时候不灵验,就是这样子。菩萨只有让你有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因缘,才会灵验。 大师的《灵峰宗论》讲到一个事情,在明朝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有一个在家居士,他做生意、做买卖、做贸易,他跟一个地方官,类似现在的县长,关系非常好,县长处处的挺护他,他就广做非法。广做非法以后,这个县长后来被调职了,换了一个新县长,他的靠山没有了,他害怕有人去检举他过去非法的事情。那怎么办呢?他想说:我应该去创造一个新的形象,让人家以为我改过自新,放我一马。他看到很多在家居士参加共修念佛,他也参加念佛共修,手上拿个念珠,穿上居士服,手上也拨动念珠,装出一个修行人的样子。他这样子假装修行,很多人就知道:哦,这某某人开始修行了。这个家里面有什么障碍、他儿子发高烧,请他持大悲水,持一持喝下去就好了;什么事情请他加持,马上就灵验。这个居士一想:我只是想要逃避被人家检举,假装修行(呵──),结果就有效果;如果我真实修行,那是什么意境?那不得了。好,我就真实修行。就真实的发心到寺庙出家了,这次玩真的。真实修行以后,他过去那些信徒还是来找他:师父啊!我们过去都是请你帮忙,现在还是请你帮忙。这个时候,他在为人家加持以后,没有效果了。(呵──)他就觉得很奇怪:我以前假装修行的时候,这么有感应;现在真实修行,怎么没有感应了呢?后来睡觉的时候,他的护法神就告诉他说:你以前假装修行,内心邪曲,招感是邪恶的护法神,邪恶的护法神会对你做出非法的事情;你现在真实的修行,你正直,招感我们这些正直的护法神,我们正直的护法神,不跟你做这种事情。(呵──)这种感应的事情,让大家产生错觉。感应的事情,当然有些事情是好的,你内心的感应,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感到欢喜、满足,这种感应会增长信心的。如果说你去扭转那些错乱因果,哦,这个人做错事了,他祈求你给他加持,他马上感应了。我告诉你:你害了他。从今以后他对恶业更加不怕,你让他产生一个没有因果的观念,等到一次算总帐的时候,那他会恨你:当初如果他因为种种的痛苦,他会知道警惕。所以感应神通,为什么有它的问题点?为什么佛菩萨不强调?它很容易让人家产生错乱因果。我做错事情怕啥!我的上师给我加持一下就好了。是不是!那这样子的结果,以后业障现前的时候不得了,因为无惭无愧。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说,「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我们去看,这个层次越低的神越容易感应。你看世间上最容易感应的一定是民间宗教,还不是道教哦,我们台湾叫多神教,你跟鬼神是最容易感应的。你看基督教,就不太容易感应了,那是天人的境界。那到了佛菩萨的时候,更难感应,不是说没有感应,就是说那种感应,你感觉不出来,那是心灵的感应。所以一个人愈容易感应,表示你感应的鬼神 CLASS(水准)是很低的(呵──),那档次很低的才会感应嘛。好,我们看总结: 庚二、颂 此中有颂: 见业障现前,积集损恼故, 现有诸有情,不感菩萨施。 这个地方讲到五种因缘,不招感菩萨的感应来布施。第一个「业」,你有重大的业障;第二个你有遮「障」, 会障碍你修习善法;第三个「现前」,会障碍你对现前的果报产生爱着,而影响你的出离心;第四个你会「积集」种种的恶因;第五个你会「损恼」有情: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有情,还是在贫困当中,是这个道理的,菩萨不布施的。 好,我们这堂课就讲到这里,我们回答二个问题: 问:恭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在您的录音带里面有一段的开示说:在天台的教观讲到一个譬喻,说这个火烧木成炭,是声闻人断烦恼;缘觉人是烧木成灰。请法师再说明此中的道理。 《智论》p138c:舍利弗 答:这个木头指的是烦恼,火指的是智慧。这个地方是比喻声闻人跟缘觉人的智慧是不同的。这个火,以前我们刚出家的时候都是烧火,这个火不够大,你就把木头烧成木炭,当然它已经不是木头本质,但是那个炭还在;如果火很大,就把它烧成灰;如果火再大一点,连灰都没有。就是说,这个断烦恼是靠智慧,但是这个智慧有浅深的不同。这个炭的意思,就是说它已经不是烦恼的本质,它叫习气。你看须菩提尊者,须菩提尊者是阿罗汉没有烦恼,但是你看到他的时候,你会害怕,他的身相映在鸽子身上,鸽子会害怕,因为他有瞋心的习气;但是那个习气不能叫做业力,它没有造业的力量、没有招感果报的力量;但是它隐隐约约存在,你感觉出它的存在,但是它已经没有招感果报的力量。就像这个杯子,这个杯子你放入酒以后,你把杯子洗干净、擦干净,它还是有酒味,但是它不会醉人。这个地方是说明智慧有浅深的差别。所以智者大师说:一个人你不明白「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饶你忏悔业障,你的业障永远忏不干净,就带一点污垢在里面。就是你只是修事相的忏法,「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你的忏悔的所观境都是在这个「业」,还没有回归到心性,就是在业上打转,唯有业,把业消灭掉,靠着你的诃责、发愿、忏悔,把它消灭掉。这个业的根源都在的,你随时会再发动第二次的罪业。所以你忏悔,一定要观照你的清净本性,然后这个时候再忏悔,这个时候就彻底了。 问:恭请法师慈悲开示,在我们僧团当中,经常会碰到很多的是非,请问我们修行人面对是非,应该怎么面对? 答:我们说有人就有是非,因为众生有妄想,有妄想就会创造很多的是非出来。古人经常说「是非止于智者」,这句话我们从二方面来说。如果你是修因缘观,有人讲是非了,你就看到因缘:诶,我不能讲是非。这个人把垃圾丢给我,我再讲是非,我自己造业。不管他对、他错,我讲是非,是从我心上生出来的,我何必去造这个共业呢?他为了要避免罪业的缘故,他不讲,这个是非到他的心中停住了、不动了,当然这还不彻底。那这是讲修因缘观,不错,从因缘观他能够把是非遮止、停住,到他的心中以后,不要动了。如果你修真如观的人,你一个经常修「何期自性,本自 清净」的人,这个是非到他的心中,是非自动消失掉,这种戏论在真如三昧里面是不可能存在。你要测试一个人的修行有没有上路,你看他讲话就知道:他心中讲的话如果都是人我是非,表示他这个攀缘心还是在动,还没有在道上安住,他还没有找到一个真实的安住处。所以一个经常修真如三昧的人,第一个,你不会去管人家这些因缘所生的这些如梦如幻的法。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诸位要知道:众生是活在妄想当中,所以你不能当真的。他今天讲出一句话,这句话是不真实的,他明天随时会改变的。所以你修真如三昧的人,你心中是很清楚的。所以大家要知道:真如三昧观一切法空,不是说他什么事不清楚,他很清楚,在他的心中,谁对、谁错是很明了清楚的;但是他不动名言,这个地方很厉害。他心里面很清楚,嘴巴不讲话,不动名言。不动名言,你哪有什么是非呢?所以说我们今天要知道:你一天到晚讲是非,那你这个攀缘心一天到晚在动,那你临终的时候怎么办呢?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你的心不断的动,就会带动你的业力,阿赖耶识那个大海的业力,就会不断的刺激业力,就会招感生死,这是很可怕的!所以我们先不要讲,因为是非毕竟是枝末,就是你这一念攀缘心怎么安住?这是每一个人都要去面对的问题。如果你今天不处理你的攀缘心,只是修善,布施、持戒,那我看你临命终的时候,也是很麻烦。所以我们今天,我觉得「截断是非」,这是在家人的功夫,这个是简单的事情;现在我们讲「截断妄想」,这是比较重要,因为是非是从妄想来的。你怎么在心中找到一个安住处,让你的心停下来?就像古人说:你走了这么多路,你应该找一个歇脚处了。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找一个歇脚处,把心带回家了。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人不知道尊敬人、不知道赞叹人、不知道礼敬人,总觉得自己比人高,总觉得别人不如我,贡高我慢,这个念头是地狱的念头——这是三途里面地狱的念头,还不是饿鬼道、畜生道,真可怕!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