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四卷


2014/9/3    热度:778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四卷

 

  好,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页,这个地方是讲到「总标」。「总标」当中,无著菩萨第一个先赞叹大乘佛法的殊胜,来建立我们的信心;第二个是开显大乘的修学法要。第一个先讲大乘的殊胜,殊胜当中又分二段:第一个约法明殊胜,约着法门的自体来说明殊胜,这当中有十个法门。

  我们现在讲菩萨律仪,看第七页的第一段:「菩萨律仪,说名此中增上戒体。」前面的唯识性、六波罗蜜多,它是一个别相的说明,把这个自利跟利他各别的说明。这以下的是一个总相,把菩萨的自利、利他,会归到菩萨一念心中的戒定慧,把自利跟利他合起来讲。身为一个菩萨,刚开始就是受菩萨戒,你要成为一个菩萨,你必须要有一个菩萨的戒体,就是在佛前发愿,生起一个增上心,发起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的愿,来受持菩萨的戒法。这样的戒法当中,在内心运作的时候,能够产生一种增上的功能。这个「增上」就是一个很强大的力量,能够灭恶生善,这叫「增上」。这个就是所谓的菩萨三聚净戒。这三聚净戒,在摄律仪戒的部分,有一大部分是共声闻学的,其实菩萨在修律仪戒的时候,要等同声闻来修学。譬如说,杀、盗、YIN、妄,菩萨不能做;连微细的威仪,身为一个菩萨也不能被讥嫌。所以诸多的摄律仪戒,绝大部分都是共声闻修学的。但是摄善法戒、摄众生戒,这个地方是完全不共声闻,因为声闻人的戒法,你打开,没有摄善法戒,声闻的戒法没有鼓励你修善的,不鼓励,也不鼓励你度化众生。这个地方是说明:菩萨律仪有些是共声闻,有些是不共声闻。这是讲到戒,你内心当中,先成就一个增上的戒体。

  第四卷

  第二个「首楞伽摩、虚空藏等三摩地,说名此中增上心体」,讲禅定。菩萨所要(成就)的禅定,它举出二个做代表:第一个、首楞严王三昧;第二个、虚空藏三昧。这个「首楞严」,翻成中文叫究竟坚固,就是这个禅定是不可破坏的。「虚空藏」,就是取这个虚空,说是「清净法性,犹如虚空」,这个虚空藏三昧,事实上就是真如三昧。我们作一个说明。小乘法的禅定,当然是四禅八定。我们就会:四禅八定跟首楞严王三昧、真如三昧,有什么差别呢?都是一种「不动」,所谓的内心跟境界的时候,「心于境缘,内心不动」;但是这个地方「不动」,有浅深的差别。小乘四禅定的不动,他是从事相的因缘上修行,讲得明白一点,小乘的禅定是依生灭心来修。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在观照内心的时候,观照我们剎那生剎那灭的心念,而且这个心念它是一种多元化的攀缘,它不是在一个单一的所缘境。这样的一个扰动性,就会折损我们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力量,堪能性就薄弱。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我们心的专注力,你会攀缘,我就让你专注,透过我们心中的「心于所缘,专一安住;心于所缘,相续安住」,这个时候强迫我们这一念攀缘的心,安住在一个所缘境,这个时候达到禅定。这样的禅定就是依止生灭心来修禅定,这样的禅定就容易破坏了,因为它是依止生灭心的。你只要有病痛的因缘、或者是有一些复杂人事的干扰,你这个禅定就失掉了,因为它因地是生灭心,它的果报也容易生灭。

  「蛮、满」二字于副词当很、十分时多见混用。如:蛮好与满好,蛮不错与满不错等。 就字之本义推之,「满」本有十分的意思,「蛮」则为种族名,所以若欲选一较适当之用字,于很、十分的意思上,以使用「满」字较宜。

  第二种的禅定,是从内心的理体上修禅定。就是说,我们刚开始观察我们内心的时候,是从内心的表层来观察,我们观察到我们内心是生灭变化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修我空观、法空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们把这个观照力现前,就把这个生灭心都拨开来,这观进去啊,看到我们的本来面目。这时候我们观到我们这一念──离开种种生灭作用,一个清净本然不生不灭的心性现前。这个时候我们发觉:其实我们的心──何期自性,本不动摇。它本来就不动的,你干嘛修禅定呢?你这不是多此一举吗?所以在首楞严王三昧,《楞严经》所说的首楞严王三昧;或者是虚空藏,所谓的真如三昧:它的禅定都是先观后止,就是先起观,就是你透过观照,先通过你表层的心性这种生灭心,然后进入到你不生灭本性,这个地方你安住下来就对了。你不用刻意去专注。它是怎么修呢?套一句印光大师的开示说:「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只要做一件事情──不随妄转就好了,不要随妄想心。妄想心一定会有,因为它是你内心的种子在释放一种功能,它有时候想东想西,但重点是你心保持觉照。禅宗的大德他看到你,他告诉你说:你要经常注意啊,主人翁啊!你要醒一醒。(呵──)就是说你这主人翁一睡着了,你就被妄想牵着走,那你就随业流转了。主人翁,你要醒一醒!你就是正念真如,把你内心的清净本性、那种觉照保持住,而这样的禅定是不容易破坏的。

  我们净土宗倒是满重视首楞严王三昧的,因为你临命终的时候,诸位都知道:你往生净土,它不在乎你修了多

  的感应道交、来自于少善业。印光大师再三强调:往生净土来自于跟弥陀弥陀本愿的摄受。你要不是蒙弥陀本愿的摄受,连阿罗汉都去不了净土。阿罗汉的神通,只能够到一个十方世界,它十万亿个世界,你怎么去呢?那你要跟弥陀感应道交,你临终要正念分明。你不可能依止四禅来正念,因为临终的时候禅定会失掉。在唯识学上说:临终的时候是乱心位,你就算得到禅定,临终的时候都会破坏掉。但是你修首楞严王三昧,你内心当中很清楚观察到:这个妄想是不真实的。它不能干扰你,你只要不随它转就好了。这个时候你不管起什么念头,说是临命终的时候,这个人「一切诸根悉皆败坏,一切眷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一切珍宝不复相随」,内忧外患;但是他内心当中,把心带回家,安住在他清净大智慧光明的心性当中,他不动。他的不动,不是说「我把妄想消灭」,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我就「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就够了。然后在不随妄转当中,把佛号现起来,正念分明,这个就是首楞严王三昧,或者叫真如三昧。

  本论的特色,我们会发觉:它讲甚深见的时候,依止阿赖耶识;但它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它不依止阿赖耶识,它不依止生灭门,它把阿赖耶识拨开来,它看到阿赖耶识后面的老板(呵──),它是依止主人翁来修三昧的,这是本论特别的地方。所以我们不要说:唉呀!这个论是阿赖耶识,那这个是别教!其实这部论是别兼圆,你看它的禅定度,它依止首楞严王三昧、虚空藏三昧,这个都是圆顿法门,都是称性起修。所以本论我们不要太盲目的就把它判做别教,应该说它是类似《华严经》的别兼圆,有别有圆。它道次第,你看它的唯识性,它是先空、次假、后中,它比不上天台的即空、即假、即中,它有的地方强调次第性;但是它修禅定的时候,它是用圆融性修禅定的。这个地方,大家要稍微细心的分别。

  「无分别智,说名此中增上慧体。」这个禅定是一种不动,不为妄想所动。那只有不动,当然是消极的,我们应该主动的攻击烦恼。怎么攻击呢?就是修「无分别智」。其实这个地方只是一个代表,在本论的「增上慧」,它讲到加行智、根本智跟后得智,所有菩萨的三种智慧,它都会广泛的说明。前面的禅定跟戒,它是消极的,或者说是压住烦恼,或者说是我们不随烦恼而转;但是这个智慧,它是主动的消灭烦恼,采取主动的,开始去观照烦恼,把烦恼的功能一一地破坏掉。它所依止的有三种智慧: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在本论都会详细的说明。到这个地方都叫做广大行,菩萨的一个自利、利他的妙行。

  这以下就说明,它的果位的功德。「无住涅槃,说名彼果断体。」菩萨经过这样的修行以后,有什么样的结果呢?第一个、成就一个断德的功德,就是涅槃,它有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中道涅槃。这个涅槃的意思是说:菩萨的生命当中,没有二种生死的干扰,没有分段生死、变易生死这种扰动相的干扰。

  第三、「三种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说名彼果智体。」菩萨不但是寂静,他在寂静的心中,能够显现三种的依正庄严:自性身,或者叫法性身,这个法性身是没有形相的,是一个理体;受用身跟变化

  身都是有形相,有自受用跟他受用;变化身就是应化身:这都是菩萨的智德。

  这十种法门,就是本论所要探讨的──从因到果的一个修行的道次第。这个地方,是先解释大乘十个法门的自体。

  辛三、显胜(分二:壬一显异余乘;壬二显自最胜) 壬一、显异余乘

  「显胜」当中分二科:「一、显异余乘;二、显自最胜。」先说明「显异余乘」,我们看论文:

  由此所说十处。显于大乘异于声闻乘。

  我们前面所说的「十」种法门,不管是从正见、修行,到最后的证果,这样的教授,我们在《阿含经》、阿毗达磨里面是看不到的。《阿含经》里面,没有讲到要建立阿赖耶识的知见──修我空观、法空观,还修假观、再历事练心,它都没有这样的教授;它只是一味的厌离生死、欣求涅槃。所以这样子的教法,其实是不共于声闻的。你不能够说大乘是从声闻里面开展出来,因为声闻教法根本没有这种传承,你怎么开展呢?所以「大乘」佛法有不共于「声闻」的地方。这个不共于声闻的地方,是怎么出现的呢?为什么会有这个教法?

  壬二、显自最胜

  又显最胜,世尊但为菩萨宣说。

  这个教法,是菩萨针对内心当中,具足中道实相根性的人来宣说的。因为小乘的学者,他对苦谛的感受太强烈了。他对生命的苦太强烈了以后,他极度的厌离,你告诉他说:「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他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法门。就是这个杯子的玻璃太薄了,你这个甘露水装到这个杯子,就破掉了。所以佛陀就给他一些小法门,先了脱生死再说了。所以菩萨是为了大乘根机的人,来宣说大乘法的。

  庚三、结依大乘

  是故应知:但依大乘,诸佛世尊有十相殊胜殊胜语。

  所以我们身为一个大乘的佛弟子啊,我们要深深的相信:只有在「大乘」的教法当中,「诸佛世尊」才「有」这「十相殊胜殊胜语」的教授。这个地方我们把「约法门明殊胜」作个总结。就是说佛在世的时侯,大小乘的教法是同时并显的:佛陀为小乘根机的人说小乘法,为大乘根机的人说大乘法。佛陀灭度以后,弟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各立门户,就有各式各样的部派、各式各样的宗派建立。建立宗派以后,他就不学其他宗派的教法了;甚至有些小乘的学者,对于他所不知道的领域,就妄生毁谤,就是有这个过失出现。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深信:大乘佛法有它不共小乘的地方,而且是殊胜的。

  无著菩萨的另外一个著作《大乘庄严经论》,他提出了七点的理由来证明大乘是佛说。我提出其中的一点,这一点就是说:「有,无有故。」我们对于佛法的教授,有二种看法:第一个是「有」,就是说,小乘是佛说,大乘也是佛说,这叫做有,这当然是没问题;第二个是「无有」,「无有」的意思就是说,如果大乘不是佛说,那小乘法也不是佛说。你否定了大乘,等于否定了自己的宗派。为什么这样子讲呢?因为小乘的教法,不能引发一个众生发菩提心,没办法的!不能发菩提心,当然不能成佛。小乘的教法,是引导所有的人入涅槃,那谁出来说法呢?没有人说法,没有佛显出三身来说法。那没有佛出生说法,这个小乘教法是谁说的呢?就没有人说了!所以你否定了大乘,你就否定了佛的存在;没有佛,也就没有小乘法了:这个地方就自相矛盾了。所以一定是先有大乘法,才有所谓的成佛,有成佛以后呢,才开示种种三乘的法门,应该是这样子讲的。

  智者大师说:「大小乘的学者,都观照四谛。」其实我们对生命的观察离不开四谛的,就是染净的缘起。但是小乘的学者,在观察四谛的时候,偏重苦谛,他苦谛观察太偏重了。这个无常、无我的观,对治烦恼当然是好;但是什么东西都不能过犹不及,你无常观太强烈、对三界的厌离太深了以后,就变成你生命当中对立的思考。所以小乘的观四谛,他观察的结果,人生只有二个选择,你只有二种选择:第一个、你在生死流转;第二个、你到涅槃。这二种选择,你当然到涅槃去了。大乘在观照四谛的时候,它的重点是观道谛,这个道就是戒定慧。大乘佛法认为:

  生命是无自性的,它不决定是苦,也不决定是乐,重点不在于生命,重点是你心中是不是有戒定慧的正念。你要是没有正念,你就是流转门;你有正念,你就是还灭门。所以智者大师认为:大乘菩萨观照四谛,是观照「道」谛,以道谛为主,以道谛来带动整个生命的主轴,这个地方是不同的思考。只有以道谛为主轴的思考,才能够成佛;你以苦谛为主轴的修行,是趋向阿罗汉。这个地方,我们必须把不同的教授简别出来。当然这个跟一个人的个性有关系,他有什么样的个性,他就会有怎么样的思想。这个地方是「约法门明殊胜」。我们看下一段,「己二、显是大乘性」,这个地方约「人」。

  己二、显是大乘性(分二:庚一牒前更征;庚二显义重答) 庚一、牒前更征

  这当中分二科:第一科「牒前更征」,第二科「显义重答」。第一段是先传承前面的内涵,再提出一个「征」问。

  复次,云何由此十相殊胜殊胜如来语故,显于大乘真是佛语,遮声闻乘是大乘性?

  前面是约教法,接下来是说:我们是不是有另外的角度,来知道这「十」种的「殊胜殊胜语」,是「大乘」佛法当中「佛」所宣说的;「遮」止「声闻乘」,他能够引生大乘的因种?小乘的教法不能引生菩提心、不能引生大乘的功德,我们怎么知道只有大乘佛法可以呢?这以下约着「人」,来说明大乘的殊胜。看下一段「显义重答」,这当中先看第一科「重举标简」。

  庚二、显义重答(分二:辛一重举标简;辛二显成大性) 辛一、重举标简

  由此十处,于声闻乘曾不见说,唯大乘中处处见说。

  《摄大乘论释》: 「是最能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随顺无违……复有异门。 是最能引大菩提性者,谓此能引无戏论无分别智故。 是善成立者,谓与四理不相违故。 言随顺者,谓与三量不相违故。 言无违者,非先随顺后相违故。」 《大正》31,页323b

  这个地方把前面的观念,再作一个重复的回答。这十种法门在声闻的教法当中,是未曾宣说的。因为在声闻乘当中,众生的根性不具足,佛陀就暂时不宣说;只有在大乘的法门当中,为具足大乘根性的人来宣说的。这是重新的回答。看第二段「显成大性」,这个地方是重点。

  辛二、显成大性

  谓此十处,是最能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随顺无违,为能证得一切智智。

  这个地方是说:这「十」种法门,我们佛弟子去修以后:第一个、「能」够「引」生广「大」的「菩提」种姓,就是发菩提心,建立大乘的正见,这个地方是成就大乘的正见。第二个、「随顺无违」,依止这样的正见来修行,我们开始返妄归真,成就广大自利、利他的妙行,开始去断恶、修善、度众生,开始随顺中道的知见来修行。第三个讲果,「为能证得一切智智」。这个「一切智」,就是根本智,观照生命的总相,回归到生命的本性、本体,

  就是把这个生命先把它归零,先观到空性;然后从空性当中,再出来,这第二个「智」叫做后得智,观照生命的十种的差别,十法界的差别。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这个地方是约着能修行的人,来赞叹大乘的殊胜。这个大乘法门,「大」这个字,其实有很深的涵义。蕅益大师在解释《大乘起信论》的时候说:这个「大」,「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谓之名大」。我们经常讲:我是大乘的菩萨。那这个「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它是「绝待圆融」。当你的心是一种对立的,那你就不是大了!不管你是对错、或者空有的对立,都不是大。也就是说:菩萨在因地的时候,有一大部分都是调伏三界的烦恼。我们大家知道,调伏三界的烦恼,《阿含经》里面的四念处最好用了。所以菩萨在因地的时候,特别是凡位的菩萨,诸多的修行是共声闻学。但问题是:虽然大乘的菩萨他修四念处,他能够引生大菩提心。这个地方是很奇怪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大乘的宗见。也就是说:小乘的思考,它是对立的;大乘是不二法门。什么叫「对立」?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经常在回光返照我们的心念,我们跟人事的因缘接触的时候,我们开始注意到:事情本身没有对错,重要的是我要生起善念。我们开始观照、注意、保护我们心念的时候,我们开始发觉:我们起善念,但是有时候也起恶念,这个事情就很严重。阿赖耶识有时候释放一些邪恶的功能,比如说贪欲。当然这就要对治,因为这会招感痛苦的果报,会造业的。小乘的学者,他对贪欲,他的看法是认为说:贪欲是内心的本质,人的欲望是由心所生的。所以他在对治贪欲的时候,

  《说文》:「彻,通也。」《庄子.外物》:「目彻为明,耳彻为聪。」《玉篇》:「澈,水澄也。」《水经注.沅水》:「清潭镜澈。」「镜澈」就是像镜子一样明净。「彻」是动词,「澈」是形容词。「彻底」是动宾结构,「清澈」是并列结构。「彻底」应该用「彻」,「清澈」应该用「澈」。

  把第六意识的明了性也消灭了,二个都不要。他比较偏激,就是灭色取空。所以小乘的学者在对治贪欲的时候,他是彻底的消灭。大乘的学者,在对治贪欲的时候,当然他也从对治的角度,他也修不净观,观察所贪欲的境界是不清净的;能贪欲的心,也是剎那剎那的生灭,它是不真实的,你不要当真,它一下子就过去了。他在对治的时候,他是有所破坏、有所建设的。所以在《维摩诘经》当中,维摩诘居士在引导天女的时候,他说:你们天女在天上都干什么呢?她说:我们都在享受五欲的快乐,很快乐啊!维摩诘居士说啊:你不要享受五欲的快乐啊!这会产生过失的,产生烦恼、产生罪业、产生老病死的痛苦。天女说:那怎么办呢?我们喜欢那个乐受怎么辨呢?他说:你可以修习大乘佛法啊!你去大殿拜佛、诵经、持咒,这个也会产生乐受,这个乐受是没有过失的。所以说,大乘佛法在对治贪欲的时候,它是扭转它的方向,转识成智。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也就是说:同样是调伏烦恼,但是大乘的人有善巧。他认为心是无自性的,他今天会起贪欲,是因为他阿赖耶识当中有贪欲的功能,不是阿赖耶识有错,是那个功能有错,把那个功能消灭掉就好了;你不要把这个心识消灭了。你把心识消灭了,你就破坏了大菩提性,你就不能成佛了。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不能从他修行的行为,来判断他是大乘小乘。因为凡位的菩萨在对治烦恼,共声闻修学;但是他的思考不同,他在断的时候,有所断除、有所保留,他那个心性的本体他不破坏,这个地方一破坏,你就完了。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舜做皇帝的时候,黄河泛滥。舜叫了很多人去治水,有些人就:诶,你会泛滥,我就做墙壁把你挡住,让你不动。那你怎么挡得住呢?它这个水累积那么久,无量劫来累积这样的能量,一下就被冲坏了嘛。大禹就很聪明:我不跟你抗拒,我就疏导,把你升华。他把这个水,疏导到干旱的地方灌溉,你看──不但不会够破坏,又产生功德。所以水本身,你不能说它错。这个地方就是值得我们思考。所以大乘的不二法门,什么叫不二?就是:过失也是它,但是功德也是它。你把它破坏了,你二个都没有,你没有过失,也没有功德,就是小乘。有善巧的人,你能够善于扭转,转识成智,这个叫做「是最能引大菩提性」,这个地方很重要啊!你这句话懂,你后面的论文你就容易了解。「是最能引大菩提性,是善成立」,你依止这个菩提性来修行,就能够证得一切智智了。这个地方是约「人」。我们这样子的修行,能够引生大菩提性,来说明它的殊胜。好,我们看「丁二」的「颂」,这当中有二科:一个是「标」,一个「显」。我们先看「标」:

  丁二、颂(分二:戊一标;戊二显) 戊一、标

  此中二颂: 所知依及所知相,彼入因果彼修异, 三学彼果断及智,最上乘摄是殊胜。

  戊二、显

  此说此余见不见,由此最胜菩提因, 故许大乘真佛语,由说十处故殊胜。

  第一个偈颂,我们一念就很清楚,就是把十种法门再重标出来。我们看第二段「此说此余见不见」。这个「此」,是讲到大乘法门;这个「余」,是小乘法门。就是说这十种法门,只有在大乘法门当中所宣说、大乘法门所见,「此说、此见」,这「说」当然是言说,经过后代弟子把它用成文字以后叫做「见」。在小乘法门当中,是不说、不见的。所以我们知道,它是能够引生「最胜」的「菩提因」,它能够引生广大菩提性。所以从这样的殊胜因来说,我们相信「大乘」是「佛」说,因为没有人能够宣说这样的法门,所以「由说十处故殊胜」。这个地方,我们先建立大乘的信心。这以下「辨次第」,正式的说明大乘的修行法要,分三科,第一个「问」:

  丙二、辨次第(分三:丁一问;丁二答;丁三结) 丁一、问

  复次,云何如是次第,说此十处?

  为什么一定要根据这「十」种的「次第」呢?这以下回答,看第一个「所知依」:

  丁二、答(分七:戊一所知依; 戊二所知相;戊三入所知相 ;戊四彼入因果;戊五彼因果修差别; 戊六三学; 戊七二果) 戊一、所知依

  谓诸菩萨,于诸法因要先善已,方于缘起应得善巧。

  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你修行之前要知道:杂染法跟清净法生起的根源。你知道根源以后,你才知道应该如何的修行。所以蕅益大师说:「既从心起,还从心灭。」你要知道这个人为什么会做错事?世间法说:他今天会犯罪,因为他有遗传,他父母亲有这种遗传。不是遗传。遗传的意思就是不能改变,因为他的种姓就是这样。大乘佛法是说:我们阿赖耶识本性是无自性,或者说清净,因为它以前有这种功能。既然是功能,它是因缘生,它也可以因缘灭。所以你要知道,一个人会有邪恶的功能、善良的功能,你要把它的根源找出来,这是第一个。

  戊二、所知相

  次后于缘所生诸法,应善其相,善能远离增益、损减二边过故。

  第二个,我们应该要了解诸法的三性。在修行过程当中,远离凡夫的「增益」、也远离二乘的「损减」。凡夫对生命过于乐观,小乘的学者过于悲观,我们必须从诸法的三性当中,去抓到生命的中道,这个都是甚深见。

  戊三、入所知相

  次后如是善修菩萨,应正通达善所取相,令从诸障心得解脱。

  当然这个「菩萨」很重要,当你明白生命真相、这个真相生起的根源以后,你开始要去返妄归真。我们前面说「研真穷妄,名之为学」,先明白真妄的差别,开始「返妄归真,名之为修」,开始修唯识观,从烦恼障、所知障得到解脱。就是一个菩萨,当你要去建立佛教、广度众生之前,请你先建立你内心的正念力,就是你自己要从你自己的「障」碍当中,得到「解脱」。依止这样的正念力,你就有资格来修习六度法门。

  戊四、彼入因果

  次后通达所知相已,先加行位六波罗蜜多,由证得故。应更成满,增上意乐得清净故。

  当我们由唯识观当中,「通达」诸法的三性;在「加行位」当中,修习「六波罗多」,一方面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历事练心;这个时候,从加行位「证」圆成实性,到了通达位;依止通达位里面无所得的智慧,再继续的用功,来加强内心的「增上意乐」,使令这个增上意乐慢慢慢慢的「清净」。就是说,这个增上意乐,就是一个菩萨的本愿。凡位的菩萨也能够发愿:要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我们有这样的增上意乐;但是我们的增上意乐是不清净,就是我们在发这个愿的时候,心中有一个我执跟法执来引导,就是有私心。有私心的时候,就容易造业。我们一个有私心的人,他的内心当中容易现出二种相貌:当这个荣耀表现在自身的时候,产生憍慢;当这个荣耀表现在别人的身上的时候,产生嫉妒。这二种状态,不是憍慢,就是嫉妒。再严重一点,失控就造业了。所以我们凡位的菩萨,增上意乐是带杂染的,所以我们应该把它净化,靠六波罗蜜多来净化。

  戊五、彼因果修差别

  次后清净意乐所摄六波罗蜜多,于十地中分分差别,应勤修习,谓要经三无数大劫。

  这个地方讲果位,经过「六波罗蜜多」,从有漏的六波罗蜜多,到清净的波罗蜜多,这个时候,经过「十地」,那么地地的清净,地地的圆满,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学,完成六波罗蜜的圆满。

  戊六、三学

  次后于三菩萨所学,应令圆满。

  前面的修行是六度,开展出六度、四摄的法门;这个地方把它合起来,就是「菩萨」的戒定慧,这是开合的不同。

  戊七、二果

  既圆满已,彼果涅槃及与无上正等菩提,应现等证。

  经过前面的甚深见、广大行以后,菩萨的大般「涅槃」跟「无上菩提」,就当下的显现,平等的成就。就是如是因、如是果嘛!你依止对立的心,来修习佛法,就成就阿罗汉;你依止中道的实相观念,依不二的法门,有所破坏、有所建设,最后就成就大涅槃、大菩提,这个因果的道理是这样子。

  丁三、结

  故说十处如是次第。

  这个「十」种法门的「次第」是这样安排的,经由知见、到自利、到利他、到果位。看最后一段:

  丙三、显能摄

  又,此说中一切大乘皆得究竟。

  最后作一个总结。在本论当中,所说「大乘」十种的修学法门,是没有欠缺的。你观诸所有的经论,不离开整个大乘的境行果,都在本论里面摄受。

  这个地方「总标」,等于是在进入正文之前:第一个、我们要建立大乘的信心,大乘的一个不共的殊胜;第二个、就是把大乘的法要,先作一个扼要性的说明。这个等于是先把大乘的信解行证,作一个大纲的说明。下一科「依标广释分」,就各别各别详细的解释。我们今天的内容,先到这个地方。我简单的回答一个问题:

  问:在《唯识三十颂》当中,是把唯识性判到「境」的部分;本论是把这个唯识性、入所知相判作「行」,这当中有什么差别?

  答:我们看第六页的最后一行:「唯识性,说名入所知相体。」它这个地方的唯识性,事实上是悟入唯识性,要多一个「悟入」。《唯识三十颂》的唯识性,它是把真如的相貌讲出来,说「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识实性。」它没有说悟入的方法。所以它前面是讲唯识相,这个地方讲唯识性。在唯识性的时候,它讲真如的相貌是什么。所以它这个是属于理论,判作唯识境是对的。但是本论的唯识性是悟入,是悟入的方法,所以这个地方是属于修行。这个修行还满重要的。如果说这个地方判作知见,那我们菩萨道的修行,刚开始就遇到六波罗蜜多,那这个菩萨就有危险了。就是说,你一个初学菩萨,你不先成就内心的正念力,就开始到人事的因缘去历练;那你所造的业,可能就是功过参半,再严重一点是过多于功(哈──),会有这个问题。所以这个地方不但判作唯识行,还是满重要的行。诸位看看所有历代的祖师,都把这个第三科判作唯识行,他就是提醒一个菩萨,你发了菩提心:第一个要先成就内心的正念力,然后再成就资粮力,这个次第不能混乱。你心中有正念力,你这一生当中,「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有因缘就弘法,没有因缘就自修。起码我内心当中,能够返妄归真,保持我临终的正念,也就不错了。所以这个地方的唯识行,倒是满重要的。你一定有这样一个正念的修习,才有后面的六波罗蜜多的历练。所以这个地方大家要知道,它是一个修行,不是知见,它是开始去观照了。我们这堂课先把这个「总标」作一个说明。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修行想有个结果,这个结果不外乎三方面:第一个“断恶修善”,第二个“破迷开悟”,第三个“转凡成圣”,能不能成就,都在于我们态度上是否谦虚以及有没有恭敬心。无论是修行,还是世出世间的事业,傲慢自大、自以为是,这个人肯定不能成就!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