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二十二卷


2014/9/3    热度:287   

净界法师:摄大乘论 讲记 第二十二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十九页,「庚二、遍计所执」

  我们在修唯识观的时候,把一切法分成三相:依他起相、遍计所执相跟圆成实相。前面一科的「依他起相」,它的基本定义就是:「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也就是说,依他起相根本生起的因缘,必须以阿赖耶识为种子,它必须从阿赖耶识所变现,不是从第六意识的虚妄分别心捏造出来的。阿赖耶识在变现依他起诸法的时候,有三个因缘:第一个是我见的种子,第二个是名言种子,第三个是有支的业力种子。这三个法──我见、思想跟业力,来主导我们有为诸法依他起苦乐的变化。这三个当中,我们从本论来看,这思想是居于主导的地位。

  过去有一户山上人家,这个人家是三代同堂,后来老一代往生,就到山下请一个风水师来看地理,看应该埋葬在哪一个地方比较吉祥。这个风水师从山下千里迢迢的走到山上,很辛苦、流很多汗,这户山中的人家,就准备了热开水来迎接。古时候的乡下人比较有人情味,思考也比较周到,恐怕远方来的客人,喝开水太急躁而烫伤舌头,就在热开水前面铺上一层粗糠,薄薄干净的粗糠,希望他喝的时候嘴巴稍微吹一下。但是风水师他一上来非常的口渴,看到开水上面有一层粗糠,不知道这个涵意,就以为这户人家没有诚意:我这么远来,那么口渴要喝开水,你把水洒一层粗糠!在这个瞋心驱使之下,他就给他安立一个不好的风水。这不好风水葬下去以后,经过了三年,这风水师有时候想起来,也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做,虽然对方是不礼貌,但也不必下这么大的报复。所以他怀着愧疚之心,希望把凶恶的风水改一改,来作一些补偿。他三年后又重新回到山上,上去一看:唉呀,不得了!这山上的房子越盖越漂亮,不但没有被恶风水所伤害,好象更兴盛了!这户人家看到风水师来,非常感激说:你真是我们的恩人,我们这个风水葬下去以后,果然发达。风水师就说:三年前我来的时候喝开水,你为什么洒一层粗糠呢?他说:远方的人来喝水都很急躁,容易烫伤嘴巴,所以我们习惯性就洒一层薄薄的粗糠,希望他慢慢的喝,保护舌头。这风水师说:唉呀!一念的慈悲心,转凶为吉。

  第二二卷

  中国的五术之说,的确在因缘法当中,有很多好的磁场、不好的磁场;但是依他起的法来说,你要永远记住,你的内心是重要的主导者,你的内心在生命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以忽略的。今天你站在一个不好的风水,它释放出比较沉闷、不吉祥的磁场;但是你所释放的是慈悲心、菩提心,这个名言种子的力量是不可以忽视的!这个思想,在整个生命当中,是居于主导的地位。所以佛陀在经典当中,不只一次的开示我们:「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整个法是内心来宣导、来主导、来主宰的。所以我们在研究依他起的时候,你不能忽略了思想,当然业力也是很重要,还有我见;但在这三个当中,能够主导我见,也能够改造业力的,这个思想是不可以忽略的。这地方有一个问题:这个思想,一个善良的慈悲心跟一个邪恶的自私心,的确能够主导依他起,那我们怎么培养一个好的思想呢?这当中就说明为什么会有不好的思想?我们为什么会有私心?这个就应该研究遍计所执性。我们善良的慈悲心到底被什么所障碍?这个地方讲到「遍计所执」性,有二科:「一、问;二、答。」

  庚二、遍计所执(分二:辛一问;辛二答) 辛一、问

  此中何者遍计所执相?

  辛二、答

  谓于无义唯有识中,似义显现。

  什么叫做「遍计所执相」呢?简单的说,在整个依他起的因缘法当中,它本身没有真实的自我跟真实的法,它都是假藉思想、业力所变现的一个生灭变化之法,它没有真实的体性,叫做「无义」。「无义」怎么有呢?是一念心剎那剎那的作用,所以剎那剎那的显现。在「无义唯识」当中,我们感到一个相似的我相、法相的法出现,而这个相「似」就是不真实,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我相、法相,就个就是「遍计所执相」。这个遍计所执相,古德说叫做「情有理无」,在情感上是存在的,但在真理上是不存在。其实依他起相主要是阿赖耶识,依他起相是有情众生的一个因果相,你过去有什么思想、有什么业力,得一个这个果报,这个果报又有什么样的思想?我们在因果的相续变化当中,我们习惯性的认为有一个我:诶,由我去造作善恶的因地,以后也是由这个我去承受果报。而我相的生起安立做遍计所执相,这个就是我们在修止观所必须对治的。就是说它本来是没有真实体性的一念心识的作用,这当中我们捏造一个我相、法相的相似自体出来,而这个我相、法相就是遍计所执相,就是我们要对治的。我们看下一科:

  庚三、圆成实相(分二:辛一问;辛二答) 辛一、问

  此中何者圆成实相?

  辛二、答

  谓即于彼依他起相,由似义相,永无有性。

  什么叫「圆成实相」?就是我们在整个因缘所生的色心诸法的依他起相当中,我们对于这「似义相」,这个「似义相」就是遍计所执,相似有。遍计所执就是在依他起的这些因缘果报当中,捏造一个我相、法相的体性出来;而当我们对这个我相、法相,修习我空观、法空观加以对治,使令它恢复到「永无有性」,恢复到一种毕竟空寂的平等体性。而这种毕竟空寂的平等体性,这个「永无有性」出现的时候,叫做圆成实相,就是二空真如之理,或者叫二空平等之理。这个「永无有性」不是说依他起不存在,而是遍计执这种我相、法相的这种对立相消灭了,这个时候安立做圆成实相。

  有人就问:圆成实相这个二空真如,跟小乘的空性有什么差别?小乘的空性,它不依止一心而安立。从大乘的角度认为:小乘的空是心外求法,它离开这一念心有一个

  法存在,这个法叫做空性,他的心进入到空性,把整个第六意识消灭掉,所以他的空性是不能有生命现象的,他认为没有生命现象;其实是有生命现象,有阿赖耶识。但是对阿赖耶识,他也无所谓,它安立在无覆无记他也无所谓,所以小乘的空性是没有明了性的。而大乘的圆成实性是有明了性的,它是依止依他起的一念心性的角度,把一念心性当中的我执、法执消灭掉,这个叫做圆成实相。他在依他起的一念心识当中,把无明这一部分拿掉,恢复它的本来面目,这个叫做圆成实相。所以圆成实相是安立在现前一念心性,它是一个有明了性的东西,所以随时能够生起他受用的功德。

  《大乘起信论》上说:什么叫真如、圆成实相?「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惟是一心,故名真如。」前面都是否定,否定言说相、名字相、生灭变化的对立;最后建立「唯是一心」的观念,你不能离开一念心性来谈空性,否则就会落入断灭见。就是你不能去消灭第六意识,当你消灭第六意识的时候,你整个菩萨道的菩提心、六波罗蜜,所有生命的妙用、所有生命的价值统统消失掉了,你那个清净的依他起也被你消灭掉,那你要转变阿赖耶识就变成不可能。所以我们在研究圆成实性的时候,要把小乘的空性加以比较,它是不能够去破坏依他起的。所以蕅益大师在修唯识止观,他开示说:什么叫唯识止观呢?简单的讲:「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谓之圆成实性。」遍计本空,观察我跟法,我们所执着的自我跟所受用的法,那个真实体性是不可得,遍计本空;但是依他起,你不能消灭它,你要转变它,把不好的思想变成好的思想、不好的罪业改成善业。所以大乘佛法是偏重在「转识成智」,小乘佛法的修行观念是「灰身泯智」,这个地方大家要弄清楚。看「己二」的「广释二相」:

  己二、广释二相(分二:庚一广依他起;庚二广遍计所执) 庚一、广依他起(分二:辛一释;辛二成) 辛一、释(分二:壬一释十一识;壬二释唯有识) 壬一、释十一识(分二:癸一自性;癸二差别) 癸一、自性

  这以下就详细、广泛的解释依他起跟遍计执,前面是一个略说,这以下是「广」说。这个地方为什么没有把圆成实放进去呢?其实圆成实并就没有离开依他起,讲依他起的时候,是讲它所表现外在的有为法,而每一个有为法的本性都是我空、法空的,其实就是在显圆成实。先看「广依」,广释依他起,这当中有「释」跟「成」。「释」是解「释十一识」跟「唯识」的道理。先解「释十一识」,解释它的「自性」跟「差别」:

  此中身身者受者识,应知即是眼等六内界。 彼所受识,应知即是色等六外界。 彼能受识,应知即是眼等六识界。

  我们前面说过,六根、六尘、六识叫做整个依他起的体性,它一个主要的体性就是有情众生的色心诸法。

  癸二、差别

  其余诸识,应知是此诸识差别。

  其他的六个「诸识」,包括你的时间、空间、数量、苦乐,这个都是在形容十八界的差别,所以依他起相就是宇宙人生的森罗万象,一切的有为诸法都叫做依他起相。

  壬二、释唯有识(分二:癸一辨无义;癸二解妨难) 癸一、辨无义(分三:子一牒标;子二喻显;子三比成) 子一、牒标

  这个地方是说明依他起相是怎么来的──是由阿赖耶识的心识种子所变现的,离开一念心识无有少法可得。先说明它是没有真实「义」理,再「解」释它的「妨难」。先看没有真实义:

  又此诸识,皆唯有识,都无义故。

  前面讲的十一个识,宇宙人生的色心诸法,它的内涵其实就是我们一念的心「识」所变现,离开了一念心识,就「无」有少法可得,所以它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没有一个真实的「义」,这个就是唯识的基本理论,叫做「唯识无义」。我们先解释「唯识」,再解释「无义」。

  唯识学在观察一切法的时候,认为我们的见、闻、觉、知所出现的一切法,都是心的作用,而这个心的作用分成二个层次:一个是能缘的心,一个是所缘的境。能缘的心叫做见分,所缘的境叫做相分,而这个都是心的作用。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它一动就变成见、相二分,不管是能缘的心,跟它心中表层所现影像的相分,都是一念心。就像这个镜子,镜子上面的影像也是属于心。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佛像,我们每个人看佛像,没有人真正看到心外的佛像,没有一个人看到。就是你的心跟佛像接触的时候,你是先转成你自己心中的影像,每个人的心就像镜子,你取到自己的影像,你只能够在你心的影像当中,去了别这个所缘境,你看不到你心外的佛像,不可能。所以每个人取到佛像的相貌是不同的,一百多个人,随着个人的福德资粮、思想、善恶、你对佛像归依的程度,这个佛像表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是不同的。就像月亮,虽然月亮只有一个,因为每一个脸盆水的平静度不同,它显现在每个脸盆的月影就有不同。所以我们没办法去受用心外的法,不可能!你只能受用你心中的影像,你不可能去攀缘心外的影像。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中,活在自己的阿赖耶识当中,在那个地方造业,然后又变现果报,然后你又在自己的果报里面造业,都是在心中的影像造业、受果,你跳脱不出自己心中的影像,不可能,这个叫做「唯识」。

  为什么「无义」呢?就是这个法都是生灭变化的。今天你是一个人,你用人的心识去看佛像,你看到这个佛像;哪一天你到天上去,你看到这个佛像,你看到的不是这样一个小的佛像,你看到的是大的佛像:所以这个影像的显现是变化多端的。「无义」就是说,它没有真实不变的体性,剎那剎那变化。可能你今天看的佛像,跟明天看的佛像是同一个,你今天的心情跟明天的心情来取这个佛像又不同,所以它是「无义」,没有一个真实而不变的法存在。就像流水一样,它不断的变化相续、相续变化;但是在每个点当中,你的确感受到一个影像让你受用,这个就是「唯识无义」的道理。这在后面会详细的说明。这是先作一个总标,以下用譬「喻」来显「现」,先看「问」再说「答」:

  子二、喻显(分二:丑一问;丑二答) 丑一、问

  此中以何为喻显示?

  丑二、答(分三:寅一举喻;寅二正释;寅三释难) 寅一、举喻

  应知梦等为喻显示。

  「唯识无义」是一个非常深妙的道理,有没有比较浅显易知的事相来作譬「喻」呢?有,「应知梦等为喻来显示」。我们可以用这个梦,用做梦来比喻一切法是唯识无义的道理。这以下说明这个梦为什么能够比喻依他起的唯识无义。

  寅二、正释(分二:卯一释梦喻;卯二释等言) 卯一、释梦喻(分二:辰一释喻;辰二合法) 辰一、释喻

  「正释」当中,先解「释梦喻」,再解「释等」,梦等。先解释「梦」,再解释「等」。「梦」当中有「释喻」跟「合法」。先「释喻」,我们看为什么说「梦」:

  谓如梦中,都无其义,独唯有识。 虽种种色、声、香、味、触、舍、林、地、山, 似义影现,而于此中都无有义。

  比如说做「梦」,做梦当中有很多人事的因缘出现,你在梦中扮演一个角色,可能是一个男人,也可能是一个女人,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这些都没有真实的体性,因为你还躺在床上,根本没有任何的行动。那为什么有这些人事呢?就是你一念的梦心所显现出来的,那一念做梦的心,它表现出很多的人事。在这梦心所显现的,有很多庄严的颜「色」、美妙的音「声」、种种气「味」,还有种种「触」,冷、热的感觉,还有很多大小的房子、山「林」、大「地」、高「山」,这当中都好象有真实的东西存在,其实这些都是唯识「无义」的,都是你一念的梦心所显现的,里面没有真实自体存在。

  比如说:我们在「梦中」,感到有人请我们吃饭,在梦中也的确有吃饭的饭香、有饱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们不能说没有,这是依他起;但是它是「无义」的,没有真实的体性,你醒过来的时候,诶,他是一念的梦心所显现的!宇宙人生都是这样,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梦,这一场梦做完了,再做下一场梦、再做下一场梦。但是我们要知道,你研究唯识学,你不能说依他起性不存在;依他起虽然没有真实不变的体性,但是它有暂时存在的假名、假相、假用,这一点不能忽略。梦也有梦的感觉,只是它是暂时的。所以梦的意思就是它是存在,但是不真实。

  辰二、合法

  由此喻显,应随了知一切时处,皆唯有识。

  所以从梦中的道理,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人生在「一切」的「时处」当中,都是一念的心「识」所变现的,没有真实的体性,就像我们做梦是一念的梦心,那平常也是一念心。我们很难理解一切法是心,我们只在自己心中的影像造业。彻悟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当作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考,他说:你想想看,我们不要讲太长,就讲你今生好了,你今生刚开始来人世间是怎么来的?一念的心识妄动!你要不动,你不可能来投胎的。那你来投胎的时候,你假藉父母的遗体,其实主要是你一念心来投胎的,你来的时候是一念心,一念明了的心识而已。那你走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你离开三界的时候,也是一念的心识离开你的肉体。好,彻悟禅师说:你来的时候是一念心,生命的开始是一念心;离开的时候也是一念心离开,那中间是什么?(呵──)中间是什么?还是一念心的作用啊!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一念心当中,不断的去做种种的梦。不过这个地方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个梦的比喻,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一百多人同时做梦,你做你的梦,他做他的梦,彼此之间的关系,《楞严经》说:「非和合、非不和合。」你说二个梦完全和合,其实不见得!他造他的业,你造你的业,他在他自己的心中造业,你也在你自己的心中造业,这个是各个不相知的,所以非不和合;但是彼此之间会互相的刺激,你也可以帮助他,他也可以帮助你,所以也不能说完全不和合:就是非和合,但是也非不和合。每一个人的梦境当中,的确能够相互作用;但是每一个人真实造业的时候,你只在自己心中的梦造业,你不可能跑到别人的梦去造业,不可以。比如说我去赞美某一个人,其实你今天心中先出现某一个人的影像,你对他生起种种好的赞叹,他也没什么差别,是你自己在造业,因为你不可能跑到心外去造业,不可能。说你做梦的时候,你整个活动范围,都是在你的梦境里面。

  所以说我们一切时处,都是一念心识所变现,而我们就在这一念心识当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在一念的心性当中,对三宝恭敬,这个心性就出现安乐的果报;你在一念的心性当中,起贪、瞋、痴烦恼,你伤害不到别人,结果你在内心当中,累积了罪业,这个罪业带给你痛苦:我们不能离开自己的心识去造业,不可能!这个就是所谓的梦,就像你不可能跑到你的梦以外去造业,不可能!这个就是依他起相是唯识无义的,只有一念的心识,但是它的体性是空寂的。

  卯二、释等言

  什么叫「等」呢?

  由此等言,应知复有幻诳、鹿爱、翳眩等喻。

  这个「等」就包括了魔术师的「幻」相、口渴的「鹿」去追求阳焰、「翳」病的人看到空中有花一样,都是不真实的东西,虽然有,但是不真实。这个地方是用「梦」来譬喻依他起相,这以下问难:

  寅三、释难(分二:卯一难;卯二释)

  卯一、难

  若于觉时,一切时处,皆如梦等,唯有识者,如从梦觉,便觉梦中皆唯有识,觉时何故不如是转?

  我们平常在「觉」醒的时候,感到「一切时处」跟「梦」一样虚妄不实,只「有」一念心「识」所变现。我们平常在梦的时候,当然不知道这件事;但是我们「从梦」中醒过来的时候,我们能够回忆,知道这个「梦中」的影像,是一念的心所变现,梦醒的时候,我们知道刚刚在做梦。但是为什么我们凡夫在「觉」醒的「时」候,感觉不出这一切法是心所变现的呢?说梦能够譬喻「唯识无义」,但是我们怎么感觉不出一切法是唯识无义的道理呢?这个观照为什么不能生起呢?

  卯二、释(分二:辰一标答;辰二例齐) 辰一、标答

  真智觉时,亦如是转。

  其实我们根本没有从无明大梦觉醒,所以不知道一切法是「唯识无义」,要一直等到「真」实「智」慧显现的「时」候,这个「唯识无义」的道理才能够真实转生。就是说我们活在这个有所得的无明大梦,要能够生起「唯识无义」的观念,要靠智慧的──醒梦之道在于真实的智慧生起。

  辰二、例齐

  如在梦中,此觉不转;从梦觉时,此觉乃转。如是未得真智觉时,此觉不转;得真智觉,此觉乃转。

  就像一个人「在」做「梦」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梦,要一直等到「梦觉」醒了,哦!才知道刚刚是一场梦。宇宙人生亦复「如是」,当「真」实的我空、法空的「「智」慧没有生起、遍计所执性没有对治之前,我们不知道「唯识无义」的道理,我们认为心外是有真实的法可以追求的;要一直等到「真」实「智」慧现前,破除了遍计执,这个唯识无义的道理,才能够真实的「转」生,因为我们没有真实离开无明大梦的范围。就是说我们凡夫,一个梦接一个梦、一个梦接一个梦、一个梦接一个梦,虽然它不真实,但是它有它宛然相续的力量。你今生做一个「人」的梦,来生做一个「天人」的梦,或者「三恶道」的梦,每一个梦当中,你都感到很真实。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去破除这个梦的障碍点,就是遍计所执性。这以下「比成」,当中有三段:「问、答」跟总「结」。

  子三、比成(分三:丑一问;丑二答;丑三结) 丑一、问

  其有未得真智觉者,于唯识中,云何比知?

  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我们生死凡夫,都活在自己的执着当中,这个执着的一个很大的困扰,使令我们很难从生死大梦当中觉悟出来,我们在还没有得到「真」实「智」慧之前,对于「唯识」无义的道理,如何作一个「比」量得「知」?怎么比量得「知」呢?这以下回答:

  丑二、答(分二:寅一标;寅二释) 寅一、标

  由教及理,应可比知。

  透过「教」法的学习,而「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教是能诠,道理是所诠,我们解释一下。这个道理是没有文字相的,比如说:一个医生,他明白身体结构的道理,他心中有这个道理,他把道理传递给你,告诉你要去读医学院……,很多的文字,他要假藉文字的沟通。等到七年毕业以后,他告诉你很多很多文字,然后你把文字加以消化思惟以后,哦!你心中的道理跟他心中的道理完全一样。他的道理要输送给你,要假藉文字的教法。佛菩萨亦复如是,这个甚深「唯识无义」道理,是存在每一个诸佛菩萨的心中,他可以自受用而产生觉悟;但是这个道理要传递,必须假藉文字。这个文字的记载,他把这个道理放在文字当中,弟子们经过教法的闻、思、修,也能够产生相同的道理,就个叫做比量得知。看解「释」:

  寅二、释(分二:卯一教;卯二理) 卯一、教(分二:辰一十地经;辰二解深密经) 辰一、十地经

  解「释」当中,先解释「教」,再解释「理」。「教」当中有二部经:第一个「《十地经》」,第二个「《解深密经》」。先看「《十地经》」:

  此中教者,如《十地经》薄伽梵说:

  如是三界,皆唯有心。

  佛陀说:整个「三界」的因缘果报,其实都是一念「心」所变现的。我们经常说:「流转三界中,何处是依怙?」我们要求依怙之前,要回光返照一下。祖师们经常说:「流转三界中,是谁在流转?」「我在流转啊。」错!是一念心在流转。我们从依他起,我们在三界流转,这是事实;圣人是在涅槃,这也是事实:果报是不同的。但是我们要想:「三界流转,是谁在流转?」蕅益大师经常讲:「流转三界者谁?参!」(哈──)你要去参这个问题。就是一念明了的心识在流转,它不断的生灭而变化、变化而生灭,造不同的业,变现不同的果报,一个梦接一个梦、一个梦接一个梦,直到你明白道理以后,那个梦境才真实消失掉。前面的《十地经》是《华严经.十地品》,看「《解深密经》」:

  辰二、解深密经(分二:巳一举经;巳二引文) 巳一、举经

  又薄伽梵《解深密经》亦如是说。

  以下引用「《解深密经》」的文字:

  巳二、引文(分二:午一第一问答;午二第二问答) 午一、第一问答(分二:未一举事问;未二依理答) 未一、举事问

  谓彼经中慈氏菩萨问世尊言:诸三摩地所行影像,

  彼与此心,当言有异?当言无异?

  讲到这个心,它有能、所的差别。弥勒菩萨「问」佛陀说:在禅定的「心」中,它有一个所攀缘的影像,比如说你念佛,心中有佛号的影像,那这个能攀缘的「心」、这个能念的心,跟我们所攀缘的这个「影像」,是有差异的?还是没有差异的?提出这个问。看回答:

  未二、依理答

  佛告慈氏:当言无异。何以故? 由彼影像,唯是识故。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

  「佛告」弥勒菩萨说:其实能缘的心跟心中的影像是没有差「异」的。为什么呢?都是一念心所变现的。所以佛陀说:心「识」所攀「缘」的影像,其实它不是外来的影像,是自己心中显「现」的影像。你心中自己显现一个影像,然后你在这个影像里面去攀缘,你不可能去攀缘心外的影像,这个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再看第二个问答:

  午二、第二问答(分二:未一设难更问;未二释理重答) 未一、设难更问

  世尊!若三摩地所行影像即与此心无有异者, 云何此心还取此心?

  我们能缘的「心」跟所缘的「影像」是相同的,既然都是相同的,为什么「心」能够攀缘自己相同的影像呢?自「心」还能够取自「心」呢?这以下就回答:

  未二、释理重答(分三:申一正释;申二举喻; 申三合法) 申一、正释

  慈氏!无有少法,能取少法。 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

  从圆成实性来说,没有「少法能取少法」,都是我空、法空的真理,从真实义来看是这样子。但是从依他起的角度,的确我们这一念心一动的时候,他内「心」当中有不同的业力,他就会在自己的业力当中,显现一个心中的「影像」,然后你在你影像里面去攀缘。所以《楞严经》上说:「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就是我们为什么会造业?就是你自心去攀缘心中的影像,然后对你的影像可能产生贪、或产生瞋,然后在那边造业,在「非幻」的空性当中,创造一个「非幻成幻法」,创造很多的虚妄的梦境出现,生命就这样出现了。就是从本性来说,没有真实的法能够取真实的法;但是从因缘上来说,你心一动,你的心会自己就出现很多的法,让你自己来受用、攀缘。这以下讲一个譬喻:

  申二、举喻

  如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见影像显现。

  比如说你照镜子,你以自己为本「质」,看到的是自己的「影像」,你自己看到你自己。不知道的人,见到自己的影像以后,他还以为「离」开了这个本「质」以外,

  另外有一个别体的「影像」。你不知道你心中的影像是你自己心中所显现的,你以为有一个真实从心外的影像让你去攀缘,这个是我们的错觉。我们只能够去了别心中的影像。以下「合法」:

  申三、合法

  此心亦尔。如是生时,相似有异所见影像。

  所以当我们「心」一动的时候,好象「有」一个别体的「影像」显现,其实所谓别体的影像,还是你心中自己变现出来的。这个地方,我们要把圆成实性跟依他起作一个总结,这个地方非常重要!什么叫依他起呢?就是《金刚经》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梦幻泡影的法叫做依他起。梦幻泡影的意思就是说:它有,但是它是暂时有、因缘有。比如说你今生有很多的感受,我们回忆过去的生命,有欢乐的感受、也有痛苦的感受,酸、甜、苦、辣的感受都有,但是它不真实。为什么不真实呢?我们这一念生灭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由于过去的业力跟不同思想的混合,我们会产生很多很多酸甜苦辣的感受、酸甜苦辣的人生。但是当我们修空观的时候:「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把外在心中的影像都拨开以后,我们能够把心带回家,回归到依他起影像背后的那个主人翁,那个「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时候,这些外在的法就不可得,所以它只是一个暂时的感受。问题是说:我们习惯性在外境的暂时感受当中,一直执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够产生觉悟的主要因素。禅宗经常讲一句话说:「真心跟妄心,不隔一条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真心跟妄心,不隔一条线」。禅宗经常说:「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方动乌云遮。」就是说,你一动,那就是依他起相,你就在因缘法当中,落入第二谛,「犹是阶下汉」,你就在梦境当中活动;但是你一觉悟,一念不生,你又回到本性,这些生死的境界、苦恼安乐的境界都不可得。

  所以我们在修止观,你会发觉这个人生很妙,你从心性的本体出来的时候,你发觉人生酸甜苦辣都具足(哈──);但是你一入观的时候,这些都不可得。那你说人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真心跟妄心变化那么大呢?那刚刚的妄心跑哪里去了呢?所以古人说:「一念的迷,全真成妄;一念的悟,全妄即真。」诶,这句话你要懂,在禅宗来说,你开悟!(呵──)真的是这样子。「一念的迷,全真成妄」,所有的真心全部变成妄心,你刚刚的真心,就是你现在打妄想的心,问题是你迷惑了;那你一觉悟的时候,开始把心带回家,不要在这些枝枝叶叶的因缘所生法活动,这个时候你「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你的心慢慢回到自己的家,回到自己家的时候,「一念的悟,全妄即真」,刚刚那个生灭变化的感受全部消失掉。所以依他起相跟圆成实相,不隔一条线,也可以这样讲。但是你要弄得不好,你的依他起就会跟遍计执相应,依他起如果跟有所得心相应,你就落入遍计执,你在梦境里面就跑不出来;在依他起当中,你修我空观、法空观,这个依他起就能够回到圆成实。

  所以修习止观的次第是这样:我们是活在依他起,我

  们过去造了很多的业,也有很多的思想,所以我们创造出差别的宇宙人生,这个我们都不应该回避,也没办法回避的,就是借假修真,假藉因缘来修行。那这个修行的次第,诸位要听好:第一个次第先成就圆成实性,把依他起的法先回归到圆成实性,这是第一个要做的,先把心带回家;然后再从圆成实里面出发,从空出假,发菩提心、广度众生,它是二个次第。先证得圆成实,再证得依他起;先证得根本无分别智,再证得有分别的后得智。这唯识的次第是这样,先成就空观,再成就假观。

  这都是心地法门,其实迷跟悟,一念之间,你要明白道理,你在操作上,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你要不明白,你也不知道怎么操作。所以我们今天上的课,希望大家好好的思惟一下,其实有时候就是一念之间,你要明白,它的关键点就是:当我们不小心落入因缘所生法,开始在那边执着的时候,你要随时提醒自己──诶,把心带回家,这只是一个暂时的因缘,这是一场梦。这个提醒的功夫要提起来,然后你要知道怎么回家(呵──),这个很重要!你要把回家的密码找到,否则你回不了家啊!一个人如果老是在因缘所生法活动,饶你福报再大,你要快乐都不可能。人生有快乐就有悲伤,这种对立法,法尔如是,乐极生悲嘛。有为法就是有苦有乐、有增有减、有生有灭;但是当你对这种对立的苦乐之法厌倦的时候,你要去哪里呢?圆成实性是我们的归依处。问题是:你如何从现在这种带有感情、有感受的色受想行识的这个心识,回归到你的本性?这个方法你要找到,回家的路你要找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好,今天先讲到这里。以下简单的回答

  几个问题。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弟子阅读诺那金刚上师的开示,觉得很纳闷,密教何以有男的佛菩萨跟女的佛菩萨之分?

  答:我们在看佛菩萨,从唯识的角度就是一念的心。什么叫佛菩萨呢?他有菩提心,他有空性的智慧,这个就是菩萨。他现出男相、女相,等于是把佛菩萨人性化了,因为你度化人道的众生,就化成人相。不过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密宗也好,显教也罢,有时候佛像是一种表法,就是男众菩萨是表现一种刚猛的心性,女众的佛菩萨是表现慈悲、调柔的心性。所以你在修行的时候,其实佛像本身都是在藉事表法的。你看文殊菩萨为什么要拿剑呢?他这个剑不是杀人用的,是破除烦恼障、所知障,智慧嘛。普贤菩萨为什么要乘坐大象呢?普贤菩萨的功德来自于安住实际理地,这个大象──没有退缩,六牙白象是不会退缩的,所以这个实践力来自于无所畏惧。所以我看这个相貌,就是法法销归自心,它代表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比较重要的,重点不是他是男众、女众。观世音菩萨为什么现女相呢?你说观世音菩萨是男的、女的呢?他可以显现男相,也可以显现女相,他就是一念心。什么叫做菩萨?从唯识的角度,「唯识无义」,每一个众生他生命的点就是一念心识,不过他的心识比我们的层次还高。那为什么我们经常用女众?因为女众多分来说表现慈悲──大悲。所以这些都是表法用的。

  问:何谓定慧等持?什么阶段才能够定慧等持?如何才能定慧等持?

  答:定中有慧、慧中有定,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这个定是无分别住,慧是有分别住,这二个体性多少有点冲突。所以定慧等持,你起码要先得到禅定,才有办法定慧等持。不过在因地的时候,可能是没办法等持,会有所偏重。

  问:有些人天生怕鬼,有些人就不怕鬼,以唯识的角度来说,何以会有此差别?

  答:从中国的五术来说,有些人八字比较轻就怕鬼,八字比较重就不怕鬼。从唯识的角度是认为:你为什么怕鬼呢?其实你是被你心中的妄想所怕,就是你自己会把鬼作很多的假想,认为他要伤害你,他要把你吃掉,或者怎么怎么的。其实不是每一个鬼都很可怕,其实鬼也有善良的鬼,鬼跟有情众生一样,他只是有罪业,所以变成鬼。一般来说,从唯识的角度,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比较怕鬼(哈──),因为你去捏造很多影像来让自己害怕。所以有些人说:癌症的死亡都不是被癌细胞杀死,都是你自己怕死的。就是你自己把鬼的影像,在心中起了很多的变化,然后那个影像吓到你。当你修行久了以后,你把那个影像慢慢慢慢消掉;然后你再起慈悲心,其实他也是一个有情,他为什么要伤害你?他无端端的干嘛伤害你?是不是!慢慢慢慢你会知道,鬼跟你是没有差别的。其实你怕他,你多少也有点瞋心才会怕,人跟人之间,对立强心的人也会有害怕心。所以我们经常修平等观,那个畏惧的心会减少,没有谁怕谁,就是平等不二。

  问:打坐的时候会浮起来,或者感觉到魂魄出窍,或者结一些平常没有学过的手印,这种情况是正?还是邪?

  答:这种情形,在打坐的过程当中都不是好现象,这个对你的修学是干扰。就是说你修止观第一件事情,你先清楚你为什么要打坐?你的目的是要成就无上菩提,为了广度众生而打坐,是依止菩提心;那这个身体浮起来,又怎么样呢?你椅子坐高一点不就浮起来了!(哈──)就像有一个外道,一个喜马拉雅山的修行者,他跟师父说:我不跟你学习了,我要跟另外一个上师学习。他说:我跟你学习半天,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情况,你告诉我一些道理,也没有说特殊的表现。他说:你跟那个上师学习,他有什么本事?他有很多本事啊!他能够从嘴巴吐火出来。那上师说:这个上师学这个学多久了?他学了二十年,嘴巴随时可以把火吐出来。上师说:他学了二十年,我一根蜡烛就可以把火点起来(呵──),你学这干什么呢?你也不能解脱嘛,是不是? 就是说:你的动机在哪里?目标在哪里?这很重要,你一定先有目标,然后你才有过程,是不是!你说你学习的目标:我要打坐,我要与众不同。那这个对你很重要吗?你会浮起来、会结手印啊,那些初学佛的人就被你吓得一楞一楞的,但是这个都是妄想的境界!就是你打坐是先修止,把心静下来,因为只有在寂静的心中,你才能够去思惟真实的法义。所以修止只是前方便,然后你再思惟「唯识无义」的道理,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活在自己心中的影像。这当中,唯有把心带回家,由月亮所变成的月影,在从这月影当中,怎么再回到月亮中去,这是关键点。 那你经常能够从生灭心回到不生灭心,你经常在打坐当中,慢慢慢慢熟了,你从打坐出来,你也可以随时把心带回家。这个时候你能够不迷,心境接触的时候,不迷、不取、不动,当然不取、不动还不容易,但是至少你知道怎么回事。你说:诶,「菩萨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你一定要先找到安住的地方,才能够降伏其心。降伏其心不是强忍的,你找到你真实的归依处,你看这些得得失失,这些都是梦幻泡影,那只是一种暂时的感觉而已,你就能够悄悄的走过去。如果你没有找到真实归依处,你强忍,这不是佛法的本质。 你为什么能够有这样坦荡的心胸?这是智慧的栽培,而智慧就在打坐的时候慢慢栽培的。所以为什么要打坐?你的动机在哪里?这是关键点。当然你今天追求福报,那又另外一回事,说和尚不作怪,信徒不来拜(呵──)。如果你要很多人来供养你,那你要出一些怪招,因为这个别人看得到;但是你要为来生付出惨痛的代价,你想清楚,你今生先享受后付款(呵──)。那你老老实实的,一切法随缘,你做你应该做的事情,不管怎么样,你临终坦荡荡。 我总是觉得人生是一个抉择,你觉得你生命当中什么最重要?你认为路旁的小花最重要,那你就去追求这个东西了;你觉得你要追求摩尼宝珠,那你的人生就要有一些特殊的规划。所以打坐的时候,这些生灭法,我是建议你不要在这个地方去浪费时间,你注意你的所缘境是对佛号的归依,对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差别的抉择,为临终的正念努力,这应该是比较重要。

  问:附上二本书,请法师开示。

  答:第一本书《有关极乐世界的介绍》,以前我的恩师,对这本书是有所批评,说这本书是不真实;我看了一下,我也有同感。以前在佛学院教,我们净土宗的恩师,他在讲堂上公开的批评这本书是虚妄的。因为极乐世界的成就是临终的时候才成就的,十万亿佛土不是你在梦境就能够出现的,不可能的。当然从某一个好的角度,它有提醒人家信心的作用,但是问号很多,所以我的恩师是不同意。 另外一本书《打坐的方法》,我觉得他打坐的方法,有些调身的方便可以采用;但是它里面很多运气的方法、观想的方法不可取,完全是道家的运气。佛家讲究的气是以调心为主,心平气和,产生自然的呼吸;道家的小通关、大通关,它是用心念来调气,这当中有一些危险性、危险性,所以我是建议不要采用。你弄的不好,身体会出毛病,而且你出了毛病以后,别人救不了你,当今的世界能够救得了你的没几个,你自己给自己障碍。就是你在运气的时候,只要稍微出一点差错,你就终生带病。所以道家的运气不要随便学,我们就是自然的呼吸,让它自然就好。所以这本书有些调身的方便、打坐的姿势,后面还有讲到甩手功,这都可以参考;但是它的观想不可用,它结手印也不可用。这手印不能随便结的,否则你会惹很多鬼神的麻烦。 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一念心通十法界,你尽量在因地,你还没有自在力的时候,尽量跟佛菩萨感应道交。这些鬼神众生,敬而远之,尊敬,但是保持距离,否则你会惹上很多麻烦。

  问:净土宗的行者往生都有瑞相现起,而判断已往生极乐世界,外道的一贯道、基督教临终也有瑞相,由此推论,佛教的宗教体验跟外道有何异处?瑞相是否究竟?

  答:瑞相就是有好的相状,基督教、一贯道也有人修习善业,所以他也会有瑞相。比如说:身体柔软、见到花、见到光、见到香气,往生天界也是见到花、见到光、见到香气,瑞相是各式各样不同。有人在断定往生,他看到这个人身体柔软就断定往生,这种判定太过粗糙。一个人修习善业现前的时候,也是身体柔软;所以往生的判定标准,一定是临终要正念。你说他临终的时候一直在睡觉当中,你说他是不是往生呢?这谁知道呢?除非你能够亲自看到阿弥陀佛现前,否则只是看到花、见到光、见到身体柔软,都不一定表示往生,因为诸天也有类似的相貌。但是看到瑞相,可以断定不堕三恶道,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不是往生极乐世界,不一定,因为那的确是一个很高的意境。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心清净,心健康;身清净,身就健康。身要清净,你吃东西最好是单纯的,越简单越好,对你身体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就越有帮助。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