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二十二)


2014/9/3    热度:570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二十二)

 

  辛五、禅定度

  这一科是说明六度里面的第五度,禅定。

  一、禅定自性-《广论》云:「住所缘境心不散乱,善心一境性。」

  禅定就是我们的内心,安住在我们所攀缘的境界,使令我们内心当中心不散乱。一般凡夫的心情,我们的内心会广泛的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里面活动。这种活动的情况,就像一只猴子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牠不习惯在一个同样的树枝里面安住的。牠会放弃前一个树枝,再去攀缘另外一个树枝。我们内心的活动也是这样,我们内心当中不习惯在同一个所缘境安住。所以禅定的修学,他是先锁定一个所缘境,然后强迫我们这一念心,在一个专一的所缘境里面安住。专一的安住,这个地方提出一个重要的观念说,善心一境性。专一的安住,它的关键点就是要善心,它必须跟无贪、无瞋、无痴的善心相应。假定我们今天造一个恶法,心中是跟贪烦恼、瞋烦恼相应,虽然是很专一的在所缘境中安住,这样子是不能构成禅定度的。善心一境性在《瑜伽师地论》,它内心有三种相貌,第一个是他特别的明了,有一个明了的相貌。禅定的人,他的明了性特别强,在观察所缘境的时候,特别清楚。乃至于他能够看到墙壁的毛细孔。他的明了性,他跟墙壁接触的时候,他能分别出墙壁毛细孔的大小。第二个就是他有一个寂静的相貌。他内心当中特别寂静,没有一种扰动的相貌。第三个是乐。宁静乐,身心有一个殊胜的轻安乐。但这个地方的乐跟一般的五欲乐不同,他虽然有殊胜的轻安乐,但是他还是寂静。内心还是寂静住。还是明了寂静,寂静明了。禅定的内心有三种相貌,明静乐。

  二、趣入修习禅定的方便

  一、加行-《解深密经》云:「慈氏,若诸声闻,若诸菩萨,若诸如来,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毘钵舍那所得之果。」

  引用《解深密经》来赞叹禅定的功德。在经典上佛陀告诉慈氏。「慈氏」指的是弥勒菩萨。佛陀对弥勒菩萨说,若诸声闻,就是小乘的罗汉。若诸菩萨,大乘的菩萨,乃至于佛陀。这些三乘的圣人,他能够显现世间及出世间的一切善法。这个圣人的心,他所表现出来的作用跟凡夫的心不同。凡夫的心创造就是烦恼跟罪业。圣人的心,他能够创造世间跟出世间的功德。「世间」指的是有为法,有一些造作的。譬如说三眛、神通。我们能够见闻觉知的有造作的一些相貌,这就是世间的功德。出世间的功德是三乘的圣人,他心中所安住的涅槃寂静乐,这是一个无相的境界,他自受用的境界。这个地方指出,圣人的内心为什么会创造世间有为的功德与无为的功德呢?这些功德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毘钵舍那所得之果。完全是因为止观的修学所成就的。

  谓前施、戒、忍等乃至大小乘一切功德,皆须由修习止观力故,而得增长乃至成办,是故菩萨于中,须数数修习。

  在六度当中,布施、持戒、忍辱,这个善法它不要求你在一个非常专注的情况下去修学。换句话说,布施、持戒、忍辱,他的心中是散乱的。但是到禅定度的时候,他的善法跟前面不同。布施、持戒、忍辱,他的内心是一种心外求法,对内心的安定,他不要求。这个禅定啊它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自我要求。得了禅定以后,有什么好处呢?它能够增长,能够承办前面布施、持戒、忍辱的功德,使令前面的功德增长广大。我们讲功德或者罪过。以佛法的意思,这个罪过跟功德都是从内心发动的。佛法的意思是说,身业跟口业只是一个工具,身体本身不能造罪业,嘴巴也不能造罪业。能够造罪业,能够创造功德的是一念心,所以心力强,造善造恶的力量就大。高僧传讲一个高僧的故事,隋文帝时有一个法进法师。法进法师的寺庙里有一棵树,树下有一块石头,他经常在那边打坐。因为长时间的专注,他得到了禅定。他是修水观,在禅定当中观察水,他的身体就消失掉,在石头上变成一滩水。他出定以后,又恢复身体出来。他一入定,就变成一滩水。有一天他从禅定出来以后,觉得心口很痛。他觉得很奇怪,这段时间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怎么会痛呢?他想,可能打坐的时候,发生了一些问题。他就去找一位牧牛的小孩子,他说你今天早上经过的时候,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小孩子说,我今天经过这个地方,我看到石头上有一滩很清澈的水,我觉得很好玩,就拿一颗石头丢到水里面去。噢!这样子啊!他说:小朋友,能不能麻烦你,明天再到那个地方,把那个石头拿出来。小朋友说:好。第二天到那个地方去,石头上还是有一滩清澈的水,就把石头拿出来。拿出来以后,法进法师的身体就好了。有一天隋文帝的一个王爷的妃子生病,病的非常厉害,心口就是痛。找了很多的医生,也找了道教去做法,都没有效果。有人就说,你这个要去找法进法师,山上修禅定的法进法师,他可能有办法。王爷就派了使者,带了很多的财物,要请法进法师下山。法进法师不下山,王爷就生气了,就派了一个大将军,带着更多的金银财宝上去。你去,要嘛把法师请下来,要嘛把法师的头砍掉,拿头来见我。大将军就杀气腾腾,带着几个侍卫,带着金银财宝去见法进法师。他们到寺庙,到法进法师的寮房以后,法进法师在他的椅子上打坐。将军都是久经战场,杀人无数,都是有杀气。看到法进法师以后,整个人全身冒冷汗,连话都讲不出来。看到法进法师禅定的威德力,就退出来了。跟王爷说:没办法,我们看到他就两只手发抖,刀子都没办法拿出来。没办法,王爷知道这件事情是不能强迫的,就亲自带着礼品上去。法进法师看他有诚意了。王爷说:请法师慈悲,我这个妃子心口痛,请您慈悲救救她。法进法师说:你的妃子身体痛,你就知道痛,你吃别人的肉,你就不觉得痛。原来这个妃子喜欢吃鳖的肉,法进法师说:我要救你可以,但是有个条件,从今以后不能吃众生肉,我才答应救你。王爷就答应了。法进法师说,你先回去,我马上就到。王爷骑着马过来的,一下子到的时候,法进法师就到了。到王妃的房间去的时候,王妃已经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了。法进法师拿了一个杯子,里面放水,他就绕着这个杯子三匝,嘴巴念念有词,好,你让她喝下去。喝下去病就好了。王爷很高兴,送法进法师很多财物,法进法师全部供养寺庙。高僧传里面有这么一个记载,意思是说,我们心中也能够操作大悲咒,我们也能够在心中把大悲咒操作一遍。有禅定的人,他也可以在心中把大悲咒操作一遍,这两个功德差太多了。就是有禅定的人,他的心有强大的堪忍性,在《唯识学》上说,堪忍性。讲一个譬喻,一只马他的堪忍性超过一只狗,他的负载的力量。一只牛的堪忍性又超过一只马。这个地方指的堪忍性不是指生理,是指内心的堪忍性。有禅定的人,他在修布施、持戒、忍辱,在修一切善法的时候,他能够使令这个善法的功德加强。你同样在放一堂蒙山,当然放蒙山,能放的是一念心,所放的是蒙山的法。打妄想,散散乱乱在放蒙山,跟很专注在放蒙山,那是不同。你拜八十八佛也是一样,早晚课都是这样子。所有的布施、持戒、忍辱,乃至于一切大小乘的功德,都是由于止观的力量缘故,而得增长乃至成办,所以菩萨对于禅定,应该要数数的修习。因为他能够加强你的心力,使令你造作善法更有力量。这个是讲到禅定的一个功德。

  二、正修。

  这是讲到修禅定的三个方法。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提出三个方法。

  (一)、心于何等所缘安住。

  修习禅定,第一个要选择一个所缘的境界。所缘的境界,智者大师提出三个所缘境。第一个所缘境是众生法界。你的色受想行识五蕴身心。一般南传教法修的禅观,他的所缘境就是扣着你的身心世界,多数是扣着色法,就是出息、入息。以息当所缘境。第二个是佛法。你的所缘境是佛的法界。你观想佛的相好,观想佛的名号,观想佛的功德。一般净土宗跟密宗,强调他力法门,强调本尊相应。以佛的法界为所缘境。第三个是心法。众生法、佛法、心法。心法,天台、唯识,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所缘境。观照现前一念心性,观心,以心为所缘境,以心观心。心于何等所缘安住。我们在修禅定,你要先选一个你所缘的境界。所缘的境界有佛法界、众生法界、心法三个。

  (二)、心于所缘如何安住

  选择所缘境以后,我们下一个要作的就是正念。就是专注力。你要强迫你这一念心,要去专注你的所缘境。

  (三)、住所缘后应如何修

  这是正知的一个相续力。禅定的修学,主要是两个。当你选完所缘境以后,就是正念、正知,两个。「念」是铭记不忘。你的心中对于你的所缘境,一直的记住,不要去忘失。正知就是一个觉察审知的功夫,经常要注意,你的心是不是还安住在所缘境。因为你在安住的时候,是不是被昏沉跟掉举所破坏,就是正知。印光大师提到,我们修念佛三眛。他主要的修行方法,就是根据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就是一个专注力。一句弥陀念诵听,就是你在佛号的所缘境当中,怎么修专注呢?这句佛号,念从心起,从你这一念皈依的心升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经过这样的念诵听以后,你就是安住在佛号。但是安住的情况要把它相续,就是十句成片三三四。有一个韵调,有一个韵调在心中运转,昏沉掉举不容易插进来。相续力量要发动,主要是对治昏沉跟掉举。「掉举」是说我们内心当中,在安住所缘境的时候,你的心已经开始散动。虽然念佛,可也打妄想,打妄想也就念佛。他的心已经不是心一境性,心同时跨越两三个境界,在两三个境界活动。他的心就是散动,掉举。「昏沉」的意思,就是心中不明了。前面的掉举是明了,但是不寂静。昏沉是寂静,有些微细的昏沉,你发现不出来,因为它很寂静,它不是扰动相,昏沉是一个寂静相。但是它没有明了性,明了性失掉。所以说我们在禅定的时候,这个正知,是你要正确的知道,你这一念心是堕入昏沉,或是堕入掉举,要经常保持一个觉醒的功夫。这是禅定的三个方法,选择所缘境,然后于所缘境专一安住,于所缘境相续安住。

  (四)、修习禅定差别内容-一、世间禅。二、出世间禅。三、出世间上上禅。

  世间的禅定,主要特色就是有定无慧。就是它有禅定的力量,但是没有观照的智慧。说这个外道,他也知道内心经常扰扰动动,很容易起烦恼,很容易造罪业,所以他也希望让心寂静下来。他强迫自己的心在一个所缘境,出息、入息,或者在丹田的地方,强迫自己专一相续的安住,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但是外道的禅定,没有我空的智慧。他认为他那一念明了寂静的心,就是恒常住、不变异,有主宰性的我,一个大我的境界现前。有我罪即生。所以说他那个寂静的心当中,无量劫的烦恼跟罪业的种子一个都没减少,原封不动。无量无边生死的烦恼,无量无边的罪业,完全没有消灭。就像一个石头把草压住,把石头搬开,里面的草一根也没死,春风吹又生。外道一直想不通,如何把生死的业力消灭,他没办法。他到了那个高深的禅定,有八万大劫的禅定,他内心能够寂静八万大劫,这么长的时间。但是他不能解脱,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于生老病死,十二因缘的力量。他不能让十二因缘的力量停下来,不可以!就是他没有我空的智慧。世间禅定,他在世间禅定当中,产生一个自我的执着。

  出世间的禅定。一般二乘的禅定。二乘的禅定,他超越外道的禅定。虽然在禅定当中,寂静明了。他能够观察寂静明了的心,是假借因缘所生。「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寂静的心是怎么出现的呢?它不是有自性,它是因为我经常专注的因缘才出现的。是假借我长时间在所缘境,专一安住、相续安住的因缘而出现寂静。如果我不再专一安住的时候,这个寂静的心就会消失掉。这个时候他知道,所谓寂静也是因缘所生法。他修我空观,就能够达到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乃至于生老病死灭。禅定中有我空的智慧,能够解脱生死。

  出世间上上禅。这是菩萨禅。菩萨禅法跟二乘的禅法不同,菩萨禅法可以在动中修,他依止的是现前一念心性。一般二乘的禅定,他的所缘境是一定要在静中修的。大部分在静中修。智者大师说:二乘的禅法偏重在次第止观。有次第的,先止后观,修观也要有次第,先空次假后中。菩萨的禅法,圆顿止观,他直接观照现前一念。一念不生,具足法界。这是一个不思议境界。菩萨禅法在修的时候,它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教理修习。它在操作上很简单,一念不生。但是什么叫一念不生?这四个字,你要花好几年的时间去明白道理。什么叫一念不生?什么叫做生?什么叫做无生?教义的学习要花很长的时间。次第止观不是,次第止观的道理很浅,你只要长时间有恒心的操作,生转熟,就能够成就。所以这个出世间上上禅,对教理要很长时间的修学。教观,用教来资助观,就很重要。

  它的功德,身心安定,引生智慧。这个禅定啊能够使令我们色身跟内心能够安乐,而这种安乐跟我们追求五欲的安乐是不一样的。我们这一念心跟五欲的境界接触,也有安乐的感受出现。但是这个安乐的感受,它的相貌是躁动的、不安的。禅定生起的时候,内心也有安乐的感受,但是这个感受是寂静的,非常寂静的。它的乐的感受,不会破坏它的寂静,还是非常寂静住。很特别。虽然乐受,还是寂静住。虽然寂静住,可是充满了乐受。这个是禅定一个特别的地方。第二个引生智慧。禅定引生智慧是约着增上缘的角度来说的,不是约亲因缘。禅定本身不能生起智慧,如果你只是专注,就能生起智慧。那么外道他没有学习佛法,他应该也生起智慧?事实上不然。所以禅定不是生起智慧的亲因缘,但是禅定能够帮助你生起智慧。譬如说我们看经典。忏公师父,经常要求我们看经典之前先拜个佛,拜个一刻钟、二刻钟,然后静坐一刻钟,然后在看经典。你终于了解,跟你刚做完事,心很躁动,你看经典,你这一念心跟法义就是不相应,因为你躁动。经过你拜佛、打坐以后,你的心寂静下来,再看经典,容易相应。禅定它能够帮助你引生智慧,增上缘。智慧的生起是来自于闻思,在大乘经典的多闻跟思惟。

  它的破恶能够度散乱,对治我们散乱的烦恼。蕅益大师说,修学禅定的关键,就是滴水常流,则能穿石。他讲一个譬喻,下雨天,屋檐有小水滴。小水滴是如此的柔软,但是它常流。它长时间的流动,可以把地板上的强硬石头把它穿破。水滴能够穿破石头,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它专。第一个水滴,滴到第一个地方。第二个水滴还是滴到同一个地方。就是所缘境不会换来换去。第二个、它常。功夫相续。你今天也念佛,明天也念佛,后天也念佛,长时间的功夫不断。从蕅益大师给我们的譬喻,我们知道这个修行啊,什么东西只要一专心起来,力量就大。譬如今天你持大悲咒持了三遍,持往生咒持了三遍,你持了十几个咒都持三遍。你要对某一件事情,你想要破除障碍,或者你身体有障碍,或者别人身体有障碍,你要为他加持。你持十个咒,一个咒持三遍,倒不如你专持一个大悲咒三十遍来的好。当然法门是没有高下的,所有的咒功德都很大的。为什么他持的咒力量大,你持的咒力量就很薄弱呢?就是这个心。《瑜伽师地论》讲一个譬喻,说这个刀子很利,但是小孩子拿这个刀子就没力量,他不能砍断树。大人的心力强,刀子拿来,一刀就砍断。同样一把刀子,小孩子就不能把树砍断,大人把树砍断。表示我们在修学的时候,心持法,法持心。心在操作法门的时候,关键就在那个心。心力不可思议。不要去分别法门,大悲咒功德大,往生咒功德大,契机就是妙法,你持起来相应就好。但是你要多持几遍,你对于你所皈依的法要熟。长时间的滴水常流,今天滴在这个地方,明天滴在这个地方,后天也滴在这个地方,长时间这个石头就被你穿破。我们修行也是这样,置心一处。你今天持大悲咒,明天也持大悲咒,持三十年的大悲咒,你持大悲咒就有力量,就是置心一处,无事不办。禅定的特色就在这个地方,所以讲心一境性,他要求你内心当中,专注在一个单一的所缘境。当然念佛的道理也是这样,印光大师说:「一心归命,通身靠倒,死尽偷心,老实念佛。」你不要老是念完佛觉得佛的功德不够用,又念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每一个菩萨的功德都是差不多,都是一样,关键就是你要专,专一在所缘境。这个力量就是大。这是我们修禅定要注意的地方。

  辛六、般若度

  一、般若自性-《广论》云:「奢摩他者,谓心一境性;毘钵舍那,谓正观察。」

  前面奢摩他的特性是心一境性。毘钵舍那观的自性是正观察。我们只有修禅定,它能够对治我们心中的散乱。但是我们心中的颠倒是不能消灭的。「观」是对于我们身心世界的一种正确的观察,来破除我们心中的颠倒。

  二、趣入修习般若方便

  一、加行-《摄波罗密多论》云:「俱胝廋他无导盲,路且无知岂入城,五度无慧如无眼,无导非能证菩提。」

  这个地方就是说明修习智慧的重要。「俱胝」就是亿,百千万亿的亿。「瘦他」是兆。「无导盲」有这么多无量无边的行门,但是没有智慧的引导,就像一个没有眼睛的人一样。虽然他的脚很有力量,他能够产生很大的活动力,但是他没有眼睛,没有眼睛有什么过失呢?路且无知岂入城。他不能够判断这个道路在那里?如何的趣入涅槃城。这道路不是讲身体的道路,是讲内心的道路。我们内心当中有两个道路,第一个杂染的道路,趋向于生死流转的。第二个道路是趋向于清净涅槃的道路。我们内心当中经常会出现很多很多染净的相貌,我们如果不学习经论,我们不能够去抉择,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我们也不知道内心的状态是应该消灭,还是应该增长?不知道。不知道的时候就不能够趋向于涅槃的安乐。五度无慧如无眼,无导非能证菩提。前面的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假设没有智慧的引导,这样的善法就不能够使令我们趋向于无上菩提,这个善法只能够在人天得果报。「度」就是波罗密,到彼岸。度就是你在布施、持戒、忍辱的时候,一定要跟波罗密相应,才能够称为度,否则只能够是布施,不能够说是布施度。因为你这个布施的行为,不能够使令你到彼岸,只能够在人天得果报。所以无导非能证菩提,六度无般若,空城有漏因。没有般若波罗密的引导,善法不能使令你趋向无是菩提,不可以。这是讲到智慧的重要性。

  二、正修

  有关智慧的修学,宗喀巴大师提出正反两面。第一个是障碍我们智慧的。第二个是随顺智慧的。

  「愚痴之因,谓近恶友;懈怠懒惰极重睡眠;不乐观择;不解方广;未知谓知,起增上慢,上品邪见;或生怯弱,念我不能;不乐亲近诸有智者。」

  愚痴在佛法说是无明。一个人在黑暗当中,他不能抉择什么事该作?什么事不该作?他不能够去观察生命的真相。他内心当中有愚痴出现,主要的宗喀巴大师提出七个原因。第一个、谓近恶友。经常亲近邪知邪见的人。我们这念心是受熏,真如受熏。你经常接受什么思想的熏习,你内心就会接受什么思想的影响。你经常亲近邪知邪见的人,你就容易有颠倒的邪见出现。菩萨戒要求受戒的菩萨,不能跟二乘人同一桌吃饭,连吃饭都不行,非常严格。因为你用大乘法熏他,他用小乘法熏你。他的法是思议境,大乘法是不思议境,他就会动摇你大乘的善根。所以说亲近恶知识,是非常厉害的。《华严经》上说,亲近恶知识的过失,比亲近狮子来厉害。因为狮子他只能伤害你一期的生命,你亲近恶知识,他告诉你邪知邪见的观念,那个观念永远留在你的心中,生生世世障碍你。狮子、老虎,牠只破坏你一期的生命而已,牠对你下辈子没有破坏的力量。但是你邪知邪见,一入耳根永为种。那个思想在你的心中,生生世世破坏你的善根,所以恶知识是非常厉害的。懈怠懒惰极重睡眠;有些人有极重的昏沉。他一打坐就打瞌睡,内心当中一片黑暗。虽然寂静住,但是昏沉。这种人也容易慢慢愚痴。就是刚开始昏沉的时候,你不对治,时间久了,你经常让自己昏沉的状态,以后你学习很多的道理,学了半天,记不下来。或者法师讲解很清楚,你听不懂。别人都听懂,你还是听不懂。对于业果的道理,空性的道理,你很难明白。所以昏沉久了以后,会让你愚痴。宗大师说,一个人很容易昏沉,下辈子很容易到畜生道去。畜生道的特性就是痴,虽然你布施修了善业,但是你到畜生道得果报,有的畜生福报很大,他就是痴,痴心所重。这个地方要注意。不乐观择。不喜欢修观,不喜欢去如理思惟佛法的道理。他打坐只是让自己心静下来,只是让自己明心而住,经常落入一种无想的状态,时间久了,你也会变成愚痴、暗钝。就是对道理很难明白,第六意识经常不活动,时间久了,它就钝。不解方广。不明白大乘经典的义理,这也是愚痴的原因。不想学习。未知谓知,起增上慢,上品邪见。起增上慢,大部分都是有禅定的人,外道有了禅定以后,他的慢心特别的重,因为他没有修我空观,我执就特别的大。因为他的禅定力量太大,他说扶尺是黄金,就变成黄金。他的心力很强,心力很强,他也不明白什么道理,他能够有神通,有禅定就有神通。他入定以后,观察牛生天,狗生天,他出来能够讲出一个道理,原来牛能够生天。他对弟子说:我们想要生天,怎么办呢?向牛学习、向狗学习。因为他有禅定,大家对他有信心,就持牛戒,持狗戒,因为他没有佛法业果的正见。就是这个问题,上品邪见。「上品」就是说,他那个邪见很难改变。佛在世的时候,佛陀是无量劫来积功累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光明、无量相好的境界。外道看到佛陀,他不当一回事。佛陀跟他说法,他不相信。他的邪见,乃至于大威德的佛陀都没办法度化他。这是上品邪见。或生怯弱,念我不能。这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老是觉得我这个人根性愚钝,我不是修习智慧的根性。你老是觉得你不行,你果然不行,就是没有信心。不乐亲近诸有智者。内心当中憍慢,不喜欢去亲近善知识。这是愚痴生起的七个原因。

  再看我们生起智慧的原因。

  「谓应亲近智者,随自力能而求多闻,若不尔者,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是则不知修何法故。若有多闻,由思所闻法义,能生思慧,从此能生广大修慧。」

  得到智慧的原因,第一个要亲近善知识,因为法在人弘。法本身不能够自我宣扬,必须有善知识的那一念心来弘传。亲近善知识以后,随自力能而求多闻。经常的听闻善知识的开示。假设不是这样,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皆不得生。智慧有三个,一个是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闻慧是对于文字的道理一些粗浅的认识。譬如说,我们相信因果的道理,相信空性的道理。但是你没有长时间的思惟,这个道理在你的心中,就是不深刻,很浅。你经过长时间深入的思惟以后,法义就深入你的心中,你对道理的抉择很深刻。所以在《唯识学》说,一个人他通达业果以后,他也可能会造恶业。但是他业果的智慧生起,他造恶业跟一般人造恶业不同,他造恶业,马上会生惭愧心,因为他马上警觉到,他所创造的恶业,会使令他引生不可乐果报,他马上有这样的警觉性。虽然他的习气重,一时控制不住,但是他的惭愧心一活动,就能够折损他造业的力量。一般我们造恶业,我们无所谓。为什么?因为正见不现前。我们一般造恶业,没有生起惭愧心,这是我们有点断灭见。我们不认为这个恶业,对我们生命会有什么影响。当时至少在当时之下,可能事后会后悔,再起烦恼的时候,再起罪业的时候,假设惭愧心没有生起,那表示你对业果的思想不够深刻,还是有点偷心。思慧就是一个胜解,对于法义很深刻很深刻的理解。思慧能够调伏烦恼,闻慧是不能够调伏烦恼。若有多闻,由思所或法义,能生思慧,从此能生广大修慧。修慧就更厉害,修慧就是有禅定。禅定当中思惟法义,就能够断惑证真,转凡成圣。

  是故菩萨当依智者,于大乘经论勤求多闻,以诸教理,善为成立闻思之慧。

  成就智能就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这是成就智慧的原因。

  三、修习般若差别内容-一、通达胜义慧。二、通达世俗慧。三、通达饶义有情慧。

  智慧的内涵,第一个是胜义慧。通达我空法空的义理,观察真谛理,观察无相的真如理。第二个通达世俗慧。观察诸法的差别,因缘果报的差别相。第三个通达饶义有情慧。这个地方是指度化众生的一种善巧方便。有些人度化众生,他容易善巧。这也是一种智慧。

  他的功德断惑证理,教化众生。自受用的话,能够断惑证理,利他,有智慧他就能够教化众生。破恶能够度愚痴。对治心中的无明愚痴。这个智慧啊是佛法唯一不共外道的地方。外道的法也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但是外道的传承当中,没有佛法业果的道理,没有空性的道理,真如的道理,他们没有这样智慧的传承。没有这种传承有什么缺点呢?有两个差别。外道在修习善法的时候,他容易退转。譬如说,他修布施或放生。他在修善法的时候,假设他出现很多的逆境,他就容易退转。因为我修那么多善业,也不能出现可乐果报,原来人世间,生命是没有轨则的。不是说善业成就可乐果报,恶业成就不可乐果报,原来生命是一个完全没有轨则的,快乐痛苦是一种自然而有的,看谁的运气好。他就容易生起邪见,就使令他退转。佛弟子有因果的道理在支持他,他虽然很努力的布施、持戒、修忏,即使有逆境现前,他知道这是三世因果。我过去的罪业,我今生因为修善的关系,重报轻受。本来我这个罪业要到地狱去的,善业的力量把恶业逼出来,重报轻受。他心中有这个道理在支持他,能够使令他遇到逆境的时候,继续修善下去。这个就是智慧的力量,正见的力量。这第一个他不容易退转。其次,外道修习善法,不能够成就解脱,因为他修习善法,只是他们教法的教授。为什么修习善法,他没有这样一种理论的传承。在佛弟子当中,所有的修行,都是以智慧来引导,所以他的力量能够集中,能够成就解脱分。《金刚经》提到一个观念,我们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比不上我们受持《金刚经》四句偈,为什么?天亲菩萨作了解释。天亲菩萨在《金刚般若经论》上说:布施的善法,不能有般若的智慧,我空法空的智慧,不能够成就解脱分,没有解脱的力量。你读《金刚经》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你内心当中在操作这个法义,那个法义能够引生你解脱的力量。智慧,第一个有解脱的力量。第二个他使令你不退转。有这两种功德。

  问:以上「六度法门」其相互关系云何?

  讲完六度,在《成唯识论》作一个问,它的关系怎么样呢?

  答:如《成唯识论》云:「前前引生后后,后后持净前前。」

  六度,前面是后面的基础,布施是持戒的基础。持戒是忍辱的基础。一定要有布施作基础,才能够生起持戒,有持戒而生忍辱,乃至于禅定、智慧。前前是后后的基础。后后持净前前。就是后面能够使令前面的功德更加清净圆满。所以说你持戒以后,它能够帮助你前面布施的功德更加的清净、更加的圆满。乃至于你生起智慧,能够使令你禅定的功德更加清净圆满。后后持净前前。相互关系是这样子的。

  庚三、结叹六度功德

  《解深密经》云:「一切波罗密多,各有四种最胜威德:一者,于此波罗多正修行食,能舍悭吝、犯戒、心愤、懈怠、散乱、见趣所治。二者,于此正修行时,能为无上证等菩提真实资粮。三者,于此正修行时,于现法中,能自摄受饶益一切有情。四者,于此正修行时,于未来世,能得广大无尽可爱诸果异熟。」

  在《解深密经》讲出六波罗密有四种功德,第一个它能对治我们的悭吝、犯戒、心愤、懈怠、散乱、见趣所治。「见趣所治」就是邪见。六度各有它所对治的内心的烦恼。就是它破恶的功德。第二个、于此正修行时,能为无上证等菩提真实资粮。能够成佛你这个成佛的资粮。第三、于此正修行时,于现法中,能自摄受饶益一切有情。你在修六度的时候,能够广泛的跟一切众生结缘,广结善缘。四者,于此正修行时,于未来世,能得广大无尽可爱诸果异熟。在你还没有成佛之前,六度能够使令你成就广大的福报。菩萨入加行位以后,虽然他在人间得果报,但是他得果报,不是大富长者,就是国王,乃至于天王,福报大。为什么福报大呢?就是六度所成就。

  丙三、一佛乘

  修行篇第三,分丙一、总标五乘要义。丙二、别明五乘解脱法门。丙三、总归一佛乘。前面的别明五乘解脱法门,是把法门开出来。一佛乘是把五乘的法门作一个融通。

  如来应世,化导众生,为应众生差别之根机,而开示五乘之解脱法门,此中有通有别。

  这五乘法门,有通跟别的差别。言别者,谓五乘法门各有其差别的教、理、行、果;言通者,谓五乘法门,一一皆是趣入佛道之方便。此即《法华经》所谓「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之理。五乘法门,就别来说,它有它所依止的教、理、行、果。譬如说,人天的法门,你在操作五戒十善。你为什么要修五戒十善?所依止的道理就是业果,因为善业成就可乐果报,恶业成就不可乐果报。我们想离苦得乐,所以持五戒十善。这个道理来支持你修五戒十善。你在操作四谛十二因缘,所依止的道理就是我空、法空的道理。你在修六波罗密所依止的道理就是真如理。五乘有各依止的教理行果。这是讲它的差别相。融通相就是讲,五乘法门,都是趣入佛道之方便。就是所谓的「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其中要义,略述如下:

  先看(一)为实施权

  「实」就是真实究竟的功德。这个地方指的是成就佛道。「权」就是善巧方便。五乘的法门就是权。

  《法华经》云:「过去无数劫,无量灭度佛,百千万亿种,其数不可量。如是诸世尊,种种缘譬喻,无数方便力,演说诸法相;是诸世尊等,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又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知所欲,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一开始在《法华经》,佛陀引用过去佛的教化众生的方式。说过去无量无边灭度的佛,他的数量有百千万亿种,其数不可量。这些佛陀也是来到人世间的方式,以种种的因缘、譬喻,乃至于无数方便力。「方便」主要是讲言说,演说诸法相;这些世尊主要的目的,是演说一佛乘法,使令一切众生成佛。这是讲真实。佛陀出世,真实的目的要使一切有情成佛。佛陀要使一切众生成佛,为什么讲五乘,讲一佛乘就好了。又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知所欲。佛陀的心情,是很想直接讲出成佛的法门,但是这当中必须考虑众生的根基。众生的内心当中,他有他身心很坚固,很难改变的各式各样的希望。有些人的心情,他不想成佛。他学习佛法的目的,只想要下辈子得到快乐的果报就好。有些人学习佛法,只想要成就偏空的涅槃,所以佛陀不得已,只好以异方便,差别的方便,来助显第一义。所以说佛陀在一佛乘当中,开出五乘的法门。从人天乘当中,来加被内心当中希望成就人天可乐果报的众生。从声闻缘觉乘当中,来加被,有些人只是希望解脱生死,他也不想成佛。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正报庄严、依报庄严,内心当中不生好乐。他的心情只想安安静静的在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样的寂静里面安住就好。这样子佛陀就为他说声闻缘觉法来加被他。有些人他能够承担佛道,佛陀就大乘根性,为他讲六波罗密的法门。佛陀的施设是约众生的根器施设的,但是佛陀内心的心情,是要使令一切众生成佛。

  (二)开权显实

  《法华经》先为实施权以后,就讲开权显实,把权教的差别,汇归到一佛乘的真实。《法华经》云:「舍利弗,我今亦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佛陀开权显实的时候说,舍利弗,我今亦如是。「我」是释迦牟尼佛。我深深的知道众生有种种欲,心中有各式各样的欲望,有各式各样的执着,一时很难改变,所以我只好随顺他的习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五乘的法。舍利弗,你应该知道,我说五乘,真实的目的是要他们成佛。换句话说,佛陀的出世并不是要你生天,也不是要你成就阿罗汉果的。佛陀的心情只有一个,使令一切有情成佛。所以佛陀他自己说,假设今天我要使令一切有情,有一个念头要使令你成就偏空涅槃,有一个心情要你成就人天果报,佛陀就堕入悭贪。为什么?你自己成佛,你只让别人成就人天果报、二乘的偏空涅槃。所以说,佛陀不会这样做的。所以佛陀施设的方便,主要是成佛的。

  又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不管你是小乘的声闻、大乘的菩萨,只要你听到我所说的法,乃至于一偈。「一偈」是一个完整义理的最小单位。都能够成佛无疑。为什么呢?因为在十方佛土,所教化的法门当中,唯独只有成佛的法门,就是一乘法门。没有所谓的二乘、三乘的差别。没有,为什么有呢?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在《法华经》佛陀讲一个譬喻,有一个很贫穷的村庄,大家非常的饥饿,都没有饭吃。有一个慈悲的商主,就跟大家说,大家在这个地方快饿死了。我知道有一个宝所,里面有无量无边的珍宝,有无量无边的资具,能够让大家得到大安乐,我们应该到那个地方去。他们同意了,反正我们在这个地方流转,也是痛苦。好!跟着大商主走。这个地方本来是五百由旬可以到的,到了三百由旬的时候,路途非常遥远,很多人都很疲惫,就想:走了三百由旬也没有看到宝所的影子,干脆回去算了,那么累干什么呢?很多人就想退转。看到佛道久远,三大阿僧祇劫。不要回去,到山谷,就用神通力,变化一个化城。到这个地方休息一下,到里面吹吹冷气,吃吃饭,休息一下。这个地方可以暂时的休息,大家很高兴,不想再回去,到化城去休息一下。佛陀在为他们说大乘法,使令他们回小向大,从空出假,从化城出来,继续往宝所走。佛陀的意思是说,人天的法跟二乘的法都是不圆满,只有一佛乘才是最圆满的。有一些小乘的学者,他认为小乘法是佛陀的本意,大乘法是后来才引生出来,就是大乘法是由小乘法开展出来。《法华经》不是这个意思,刚好相反。《法华经》的意思是说,大乘佛法是佛陀的本怀,佛陀说小乘法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讲出来。以一佛乘分别说三。因为你根机不够,从大乘法中开展出小乘法,不是说,从小乘法引生大乘法,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唯有一乘法,只有大乘法,怎么会有小乘呢?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佛陀对于一类不能接受大乘法的,为他说四谛十二因缘。以这样一个假名、假相、假用,来引导他们暂时解脱生死,到涅槃的境界。开权显实以后,就把五乘,其实是佛陀为了佛道而施设的,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是趋向于一佛乘。所以他的教理行果,人就是果法,是统一起来的,完全是成佛的资粮。到最后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把五乘的差别打破。

  (三)权实不二

  总上应知,大圣立教,为应众生差别之根机,宣说五乘解脱法门,其究竟目的,皆是假借种种善巧方便,以开显众生本具,生佛同体之「自性清净心」,使令众生得于现前一念无明妄想中「破迷开悟」,进而依此五乘法门得逐渐舍去「妄想执着」,恢复吾人「本来面目」,成就诸佛无量无边之功德庄严!

  修学佛道,主要的目的是先明白「自性清净心」这个佛性的道理。开始「破迷开悟」,建立正见。缘这个正见,开始修行五乘法门,最后成就佛的无量的功德。这个地方主要有一个思想,我们今天安立一佛乘有一个思想。

  一佛乘的意思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一心万行、万行一心。换句话说,但能发菩提心,具足正见,随修一法,皆是成佛资粮。

  「称」是随顺。「性」是真如佛性。只要我们内心当中明白我们有佛性,依止我们的清净心,来修行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六度。随修一法,全修在性。都是在开显真如佛性。换句话说我们前面所强调的是每一个车乘都有他所到达的目的地。譬如说,你修五戒十善,车子能够运载你的心到达人的果报,保证你下辈子再做人。你修十善法,十善法这个乘,能够运载你的心生天。每一个法有它相对的果报,这是不能混乱的。但是到一佛乘的时候,就把法门的差别把他融通,关键不在这个法,关键是在能够操作这个法的心。你能够通达实相的道理,发起菩提心,具足正见,你虽然是修五戒十善,但是这个法也是成佛的资粮。他不是让你得人天果报的。这个地方是把前面五乘的差别把它统一起来。所以说《法华经》讲出一个偈颂:「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说乃至于你用极端的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以这样散乱的心,去操作非常微小的善法。这个善法多小呢?你只是称念一声南无佛,连礼拜都没没有礼拜。没有什么供养,就是称一声南无佛。都是种下一个成佛的资粮。所以说《法华经》讲一佛乘,佛陀在教化众生,他是一条线的。所谓一条线的意思就是说你在佛法当中持五戒十善,你生天。一贯道根据他们一贯道传承的教法,他吃素修善放生,也生天。但是这两个会不一样,以暂时的因缘来说,他们两个都会生天,是的。但是佛弟子受了佛陀的传承,他这一套系统他会有力量使你不断的前进。外道修习善法生天以后,他天的果报受完以后,他过去所操作那个法的力量就完全消失了。「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就是说佛陀为实施权,佛陀虽然讲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不饮酒,但是佛陀也把佛道的功德力放在这个法门当中。你暂时生天,但是他一佛乘的力量都还在。生完天以后,你会继续的遇到佛陀,佛陀会继续的为你开示,你还会不断的增上。佛法不共于外道的地方,佛法在施设五乘的时候,他是一贯性的。不像外道生天完以后下来什么都没有了,它没有一贯的力量。什么叫为实施权?这个人有病,病的很厉害。但是这个药实在是很苦,你又不想吃。你只是想要吃一点甜点,把肚子填饱,你对于这个病无所谓。医生很厉害,你不想吃药可以,把苦药外面包一层巧克力。你以为是巧克力,当它是甜的,把肚子吃饱,但是你也把药吃下去了。你在不知不觉当中,把成佛的因种,种下去了。佛陀高招的地方就在这个地方。佛陀在施设教法的时候,他是为了成佛而施设的。它让你生天,那是暂时的,成佛的力道都还在的。「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因为你只要接受佛法,每一个佛法的力量都是成佛的力量。这样子我们就知道原来前面的五乘,其实统一起来皆是成佛的资粮。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目的何在?就是要了生死、出三界,脱离六道轮回。轮回太苦了,你还愿意天天再受苦吗?天天再受罪吗?所以我们学佛,要给自己定个标准。最简单的方法是念佛,每天念一万声、两万声、十万声等。为什么要念这么多?因为不念佛你就会念妄想,就会念分别执着,那就是是非人我,这些果报都是在三途六道。我们既然尝到三途六道的苦头,就要一心一意想摆脱它,有地方好去,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