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三)
2014/9/3   热度:1275
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三) 八、入涅槃相。经云:「示现灭度,拯济无极。消除诸漏,植众德本。」 释迦牟尼佛在八十岁的时候,他观察他度化众生的因缘已经结束了,所以就示现灭度,拯济无极。佛陀灭度以后,有一件事情值得我们提出来说明,就是经典的结集。 佛在世的时候,本来整个僧团的大事的因缘,都是由舍利弗尊者跟目健连尊者这两个大弟子在负责,弘传佛法。但是舍利弗尊者跟目见健连尊者都在佛陀灭度之前都已经灭度。因此整个经典的结集都落在大迦叶尊者的身上。大迦叶尊者结集经典,这当中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缘,促使他结集经典。 第一点、迦叶尊者欢喜修苦行,所以佛在世的时候,他多数都在荒山野外,在寂静处修自己的功夫。他听到佛灭度以后,就领着弟子往佛灭度的地方走去。释迦牟尼佛看到迦叶尊者赶回来,就双脚伸出棺木。迦叶尊者从佛陀这样一种表示当中,就知道佛陀要他弘传佛法。这时迦叶尊者就跪下去说:「善哉!受教。我当如是奉持正法,广宣流布,无令断绝。」迦叶尊者在佛陀遗体面前,跟佛陀说,善哉!受教。我会好好的接受佛陀的教敕。什么教敕呢?就是我当如是奉持正法。佛陀灭度以后,正法的责任就落在我的身上,我会好好的承担这个责任。怎么流通呢?广宣流布,无令断绝。使令正法流传到后世。换句话说,迦叶尊者会作经典的结集,第一个遵从佛陀的教敕,这是第一个因缘。 其次在佛陀灭度后,后事处理完以后,僧团乱成一团。因为佛在世的时候,大家以佛为师,平常做什么事情,都是请教佛陀。佛陀一灭度以后,这些大阿罗汉,大事已办,当然是无所谓。但是这些凡夫比丘就紧张了,好像儿子失去母亲,失去依靠的感觉,僧团乱成一团。迦叶尊者在偶然中,听到一些非法的比丘说:「这下可好了,佛陀灭度了。佛陀在世的时候,告诉我们这件事不能做,那件事不能做,对我们种种的约束。从今以后,没有人能再约束我们,我们爱怎么做就怎么做。」迦叶尊者听到非法比丘的言词以后,内心非常的伤痛。他就思维,佛陀在世的时候,我们遵从佛陀的言教,佛陀灭度以后,众生失去光明,不能够判断是非善恶。所以召集所有的比丘说:「佛灭度以后,佛陀的舍利子的分配是诸位国王,诸天龙王的事情,由他们去分配好了。我们身为佛陀出家的弟子,我们的责任必须把佛陀这一生所说的言教,作一个整理,流传后世。」使令后世的人知道,佛陀宣说的真理。因此在第一次的结夏安居,召集五百个有德有学的大阿罗汉比丘。做出第一次的结集,因为它的人数是五百个阿罗汉,又称为五百结集。把佛陀一生的言教,分门别类的用文字把它记载起来,使令能够流通到后世。这次的结集非常重要,使令佛陀的言词能够流通后世。这个可以说是拯济无极。 拯济无极,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佛陀一生当中,能够跟佛陀接触的人都能够得度。就是说「其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佛陀在世的时候,他那清净光明的智慧,观察天上人间,那一个人善根成熟了,他就使令他能够解脱。「其未度者,皆悉已做得度因缘。」佛陀把言词流传到后世,使令善根没有成熟的众生,在后世也能得度。所以讲拯济无极。 第三段、结叹。经云:「具足功德,微妙难量。游诸佛国,普现道教。」 这一段经文是总结前面的八相成道。 第一段、具足功德,微妙难量。这是赞叹佛陀本门的功德,就是赞叹佛的法身报身。具足无量无变的功德,这种功德是微妙不可思量。 第二段、游诸佛国,普现道教。这是赞叹佛的迹门功德。释迦牟尼佛,前面所说的八相成道,从佛陀的出生,乃至于出家、成道、转*轮、入涅槃,这一期应化的事迹。「千江有水,千江月。」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本门的功德,具足功德,微妙难量。【教观纲宗】智者大师,他很强调两个观念,一个是权实二法。一个是迹本二门。权实二法是约教法上来说。迹本二门是约佛,能说法的人就是佛。什么是佛?佛的定义是什么?有迹门、本门的差别。智者大师对佛的定义有藏、通、别、圆四教的说法。我们不要讲那么的微细,我们姑且用大小乘的佛来说明。 小乘的佛,在【阿含经】里面的意思,主要是约迹门。佛陀是在迦毗罗卫国出生,然后经过童子、纳妻、出家、成道、转*轮、入涅槃。佛陀入涅槃以后就永远消失掉,灰身泯智,跟我们就不能再接触了。在小乘的修行人的观点来看,佛陀已经不存在这个世间。小乘对涅槃的思想就是灰身泯智。大乘的经典,【法华经】、【涅槃经】、【华严经】,就不是这样的态度。大乘经典对佛陀的描述,是一个时空无量的境界。时间是尽未来际的,空间是随时可以显现,遍满十法界的。这个时候所说的佛就不是应化身,佛陀的法身、报身。法身常住的思想,在大乘佛法的修学,特别是净土宗很重视的。 藏传讲本尊相应法。本尊相应法,是说我们刚开始修行,我们不知道宿世跟那尊佛菩萨有缘,怎么办呢?用一块布把自己的眼睛蒙住,蒙住以后就有善知识引导到坛场去。坛场安排很多的佛菩萨,本师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你很虔诚的拿一朵花,念咒求三宝加被,你宿世跟那一个本尊有缘,就能跟他相应,然后你就把这个花投出去,丢到阿弥陀佛,表示你夙世跟阿弥陀佛有缘。你怎么跟弥陀感应道交呢?你忆念他的名号,观想他的身相,三密加持,手也是结法界定印,结弥陀的印。这个时候身口意都跟弥陀相应,这当中的关键就是你在忆念本尊的名号的时候,不管你是用台语发音、用国语发音,或者是用英文发音,当然音声会不同,这个无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因缘是差别无量的。关键在于你在忆念弥陀名号的时候,你要深信,你所忆念的弥陀名号,他就是弥陀的化身,不管这个声音台语的、国语的、英文的。你相信你自己创造的这个声音,他的本质就是弥陀所有的功德。名以召德。佛的法身,诸佛如来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换句话说,不管你创造的声相是怎么样,四字佛号、六字佛号都无所谓。要紧要深信你心中所念的佛号,它本质就是弥陀的功德,这样子才能够构成你跟弥陀的本尊相应。这个观念在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非常强调。他说,你念佛,你不相信这句佛号代表弥陀的功德。你只是人家念佛,我也念佛,这样子不能构成本尊相应,这样就是拿佛号来摄心。但是当你心中开始作意,这个佛号「名以召德」,这件事就不可思议。你对这个佛号开始有信心以后,「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时佛号在你心中运转的时候,那就是一个大功德的境界。大乘的学者,我们一个观念,「深信诸佛皆充满」,虽然我们现在眼睛见不到佛陀的身相,那是看不到应化身。但是我们从大乘经典当中的学习,深信佛陀的大悲心,清净的法身,是未曾离开这个法界的,那个明了性是存在的。佛陀大悲心的存在,但是我们不能见闻觉知,这个世界上有法界,有佛法界、众生法界,有界线。但是因佛陀的慈悲留下名号,我们跟名号感应道交,信心是很重要的。你深信弥陀名号,就是弥陀功德的总持。【法华经】佛陀讲了十四品,讲这件事情,讲法身常住,这个观念。讲了半卷的【法华经】,就是在讲具足功德,微妙难量。不管念佛、拜佛都是这样。拜佛如佛在,不管你拜佛是一个纸作的佛像、是一个木雕的佛像、是一个玻璃纤维的佛像都好,你相信你现前的佛像就是佛陀所有的功德,他就是真实的佛,你这样拜下去,功德无量,就跟拜真佛一样。你认为他只是一个佛像,那么他对你来说,他只是一个佛像。「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信心是非常重要。【无量寿经】在这一科的结叹,特别把佛陀的本门,法、报二身的功德标出来。虽然我们学习到这个地方,看到佛陀灭度,但是佛陀所灭度的,只是那一期的应化身。佛陀的法身报身的无量无边的功德,微妙难思量的功德,是未曾灭度的。佛陀的法身是恒常存在。这个观念我们一定要能够相信。 乙三:主要教义 前面是介绍我们的教主,约「人」,能说法的人。以下是介绍所说的法。释迦牟尼佛这一生讲了很多很多的法,这些法主要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在讲内涵之前应该有一些概要的认识。 《法华经》云:「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这一段经文是讲到佛陀出世的说法,它的内涵。分成三段 第一段是总说。《法华经》云:「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在这段方便品当中,佛陀一开始就招呼舍利弗,说:舍利弗,你应该知道,诸佛说法的因缘,是随顺众生的根基而说法。说法的内涵有两个,一个是「意」,一个是「趣」。「意」指的是权,善巧方便的一个法门。叫权法,善巧方便。「趣」,指的是实,真实,一个实法。这是它的究竟目标。换句话说,佛陀不管讲什么法,讲三皈的法门、五戒的法门、四谛十二因缘的法门,无量无边三昧陀罗尼的法门。每一个法门,它的「意」、「趣」,都是不可思议的,不是凡夫所能够理解。它的「权法」、「实法」都妙。所以智者大师讲《法妙莲华经》什么是妙法呢?权法妙,实法妙,两个都是妙。这段是总标,以下就把权、实二法的内涵讲出来。 「所以者何?」为什么意趣难解呢? 「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 【法华经】说,佛陀在成道的时候,那一念智慧跟真理相应的时候,佛陀并没有马上出定。佛陀在三七日当中都是入定的。入定以后,是等到释梵祈请,请转*轮。释提梵因跟大梵天王下降,请佛转*轮的时候,佛陀才出定。这个时候佛陀在干什么呢?【法华经】上说,佛陀一方面在自受用大般涅槃的境界,游于甚深法性三昧。佛陀自己去受用二空真如、寂静安乐的境界,自受用。一方面佛陀的大悲心,观察众生的根基应该怎么说法呢?假设把我自己内心觉悟的真理,直接的、毫无保留、全部的讲出来,有多少人能够接受呢?不能够接受的人,他们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了。经过佛陀思维以后,佛陀决定要遵循三世诸佛说法的轨则,为示时请,考虑众生的根基。以一佛乘,分别说三。就是说,虽然我觉悟的真理是如此的圆满,但是在说法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众生的根基,必须要施设很多的次第方便,让他慢慢进步,所以说佛陀以无数的方便,是这个意思。 【法华经】提出三个方便,因缘说、譬喻说、言词说。佛陀在演说真理的时候,主要讲真如。真如就是一个不变义。一个随缘义。佛陀演说真如的时候,一开始是用言词,语言文字。佛陀会说:什么是真如理呢?诸法从本来,常住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从不变的角度来说,诸法从本来,常住寂灭相。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虽然很多很多的妄想,但是这些妄想都是不真实的。从本性的观察,我们的内心还是寂灭相,这个是不能改变的。这样子的内心有什么作用呢?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这样的一种清净寂灭相,假设你去修六波罗蜜,发菩提心,他就能显现佛的功德,有随缘义。这个是用言词,用语言文字来表示真理。 或者是用譬喻,佛陀说:「真如理,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碍彼诸相发挥。」佛陀有时候用虚空,虚空它有不变,有随缘的意思。虚空随顺太阳的因缘而显现光明,它也随顺太阳下山的因缘显现黑暗,它也能够显现下雨天、阴天、晴天,各式各样的光线,光明都能够显现。但是虚空的本质还是一样不变。从虚空当中我们也能够了解真如的不变跟随缘的关系。这个就是用譬喻的方式。 或者是讲因缘,佛陀讲到他自己跟诸位大菩萨,过去在修习真如的过程,所遭遇的种种的境界,讲个人的因缘,或者是讲菩萨的因缘,讲一些小故事。佛陀说法的方便有三个,因缘、譬喻、言词,演说种种的法门,这个就是权。去接引众生的方便。 「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譬如说,我们刚开始不明白什么是空,这个道理我们不明白。龙树菩萨就告诉我们说,什么是空呢?「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们从这两句话,我们知道什么是空。因为一切法是因缘生,假借因缘所生,换句话说,它没有独立不变的体性,如果有独立的体性,它就不必假借因缘,它自己能够生起。它要假借因缘,表示它随因缘而变化。譬如说,我是一个人,我是一个人这件事情不决定,因为我下辈子可能就不是一个人,我可能是个天,或者是到三恶道去了。就是说人的体性是不决定。我们从这句话就知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时候我们了解空,就是了解权。但是当我们跟空性真实相应的时候,心中是没有语言文字的,那是一个「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那是个不可思议的境界。那个现量境界现前的时候,是没有语言文字的。譬如说,我们现在要从此岸到彼岸,要有船的接引,没有船谁也不能过去。但是你到彼岸的时候,就没有船。你到彼岸的时候,就不需要船。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去了解真理,很多很多的名言、语言文字的引导。但是跟真理相应的时候,心中是没有语言文字相的。心中是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的真实智慧才能够如实了解。 有一个禅师,他去见法眼文益禅师,看他的意思,他已经在山中修行很久了。他有一个境界,他希望请大善知识跟他印证,以心印心。他遇到法眼文益禅师的时候,他说:「万里晴空,一轮明月,如何?」这个意境如何?禅师讲的都是内心的境界,他说我内心中,万里晴空,心中没有任何的乌云,那些乌云都被太阳给消灭掉,烦恼业障都被我消灭掉。我的内心万里晴空,内心的智慧就像一轮明月现前,你看我这个意境怎么样?法眼禅师是明眼人,就说:犹是阶下汉,你还没有到达山顶,还是阶下汉。当然古时候修行人很谦虚的,他马上跪下去说,请师接上阶。我还是阶下汉,请禅师引导我更进一步吧。如何突破呢?我现在碰到这个事,我不知如何突破,因为我觉得我已经到顶了。法眼禅师说:万里晴空,一轮明月,月落后在来相见。等到你那个月亮下去以后再来相见。这句话的意思。当然谁跟谁相见啦,就是说你的心中有所得啊,我们刚开始在对治烦恼的时候,修不净观、修无常观。观照要现前的时候,一定是随文入观,心中一定有文字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时我们的观照现前,我们的观照为什么会现前呢?因为有文字的引导。我们有佛陀法语的引导,以这样的法语来观察世间,如梦幻泡影,这时我们的智慧才能够现前。这时的观照就像月亮一样现前,就把妄想暂时停下来。但是犹是阶下汉。因为在唯识学上说,带相观空。还是夹带语言文字的相貌,真正的空性现前的时候,不能够有文字的,任运现前。所以说月落后再来相见,就是说你能对治的那个智慧,那个名言要消灭掉以后,才能够跟真理相应。带相观空的境界,当然过程是需要。你刚开始要依止这个船到彼岸,但是到彼岸以后,你那个船要丢掉。从佛陀的真实法义来说,法义的本身,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这句话懂吗?我们刚开始是靠语言文字,但是跟真理相应的时候,心中是离一切的戏论,没有语言文字。所以说我们刚开始学习佛法,必须假借因缘、譬喻、言词,来理解佛法。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我们这样的理解只是一个方便,真实有一天跟法相应的时候,那是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这个是把佛陀的权法的「意」跟「趣」说出来了。 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实」佛的真实道理是什么呢?以下把「实」讲出来。 「所以者何?」佛陀所说的真实道理是什么呢?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陀出世以后,这一生作了很多的事情,各式各样的神通,讲了很多很多的话。这一切的事情是为了一个大事因缘,才出现于世。当然佛陀出世,不是展现自己的神通,展现自己的能力,是为了众生得度的因缘而出世的。 「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佛陀是什么大事因缘才出世呢?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为了使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这个大事因缘佛陀才出世的。佛的知见,相对的一个角度是众生的知见。「知见」这两个字是一个略说,我们心的作用是见闻嗅尝觉知,简单的说就是知跟见来作代表,其实开出来是见闻嗅尝觉知。当然佛陀的见闻嗅尝觉知,跟众生的见闻嗅尝觉知是不一样的。佛陀的见闻嗅尝觉知是跟真如相应,凡夫的见闻嗅尝觉知是跟无明相应。佛陀不管用种种的因缘、言词、譬喻,转变众生的知见为佛的知见,佛陀出世的因缘就是这个意思。这当中有四个次第,开、示、悟、入,四个次第。智者大师的【法华文句】解释,是一个菩萨的四个阶位。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我们刚开始了解佛法,就是在十住。「住」就是于实相理如实安住。刚开始学习佛法,当然是文思,靠这语言文字的学习。「诸法从本来,常住寂灭相。」从文字当中去理解道理。十住位的菩萨,他对于法义,主要是信解,仰信真如,从仰信当中去理解真如。十住位的菩萨是要专修的,要息诸缘务。多分是修从假入空观。就像小止观的前方便,息诸缘务、持戒清净、依止善知识、找一个寂静的住所,衣餐具足,在法义当中好好的去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修止、修观。使令这一念无明的心,慢慢、慢慢的安住下来。这叫「住」。 进一步「十行」。经过前面十个阶位的安住以后,十住位的菩萨跟真如有点相应的时候,烦恼也淡薄了,自己的粗重烦恼也调伏了。这个时候他能体验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生起大悲心。「十行」就是大悲心生起利他的妙行。这时的菩萨就不是在佛堂用功,不完全是。他会拨一点时间,从空出假广度众生。所以叫做十行。他也能够施设一些方便,或者是用讲经的方式,或者盖一个念佛堂,引导很多人来这个地方共修,用种种的善巧方便,使令众生能慢慢、慢慢的悟入真理。十行有利他的妙行,不像前面的十住,完全是自受用,自己用功的境界。经过十行的福慧双修以后,当然菩萨还会在进步,慢慢、慢慢他从历练当中,从十行到十回向。 到「十回向」,他就能够把前面利他的功德,作十回向。就是「回因向果」,把自己这些功德回向无上菩提,「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把他所有的功德,回向法界众生,同成佛道。直接的趋向于佛道。我其他的那些小小的果报,我都不要。人天果报、二乘果报通通不是我要的。回因直接趋向于真实的果报,这约上求佛道。其次回自向他。他在修功德的时候,不只是自我庄严,他还考虑到无量无边的有情,还在轮回当中,他们还在颠倒当中。他愿意把他的功德回向法界众生,早一点能够破迷开悟。回自向他,把自己的功德回向法界众生,随顺于下化众生。前面的上求下化都是有为的功德,最后回事向理,把所有有为的功德回向不生不灭的理性。所以我们念所有功德以后就念一部【般若心经】,就是这个道理。把有为功德回向无生的道理。这个菩萨他虽然还没有跟真如理相应,但是他的功德经过这三种回向以后,就跟中道相似相应。【楞严经】上说,十回向的菩萨。你去挖井,挖的很深很深,虽然还见不到水,但是已经见到水气了,泥土已经湿湿的,水已经不远了。不像刚开始挖的时候,干干的。现在泥土有湿气了,水快要到了。虽然尚未见水,已有水气。十回向的境界就是这样。十回向到最后一念相应就是到十地。这个时候就真实的悟入真如法性。 为什么悟入真如法性用大地来作比喻呢?菩萨第一个他不动,这个大地它不动的。菩萨跟真如相应的时候,任何的顺境跟逆境,你不能动摇他的菩提心,不能动摇。不像前面的十住,他的菩提心很脆弱。有人刺激他一下,他可能要退转的。十地菩萨的菩提心像大地一样,不能改变。地有不动义。其次大地有能生义。一切的草木,稻米、水果都是从大地生长出来起。比喻法身菩萨,他那一念清净心,能生起很多很多的功德,来利益有情。我们凡夫的内心没有功德。那一念菩萨的心,他一作意,他能使三千大千世界,很多很多的功德出现。法身菩萨能够蕴于无量的正法。在贫苦的人群当中,他一作意,珍宝就像下雨一样送给众生。他那一念心是不可思议的。譬如大地能够生长万物。以地来赞叹法身菩萨。所以说佛陀的出世,要使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佛陀才出世的。佛陀好端端的在大般涅槃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八相成道就是这个意思。 「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是因为这个因缘才出世的。换句话说,佛陀会示现八相成道,是透过这一期的色身,能够表达言词、譬喻、因缘,使令众生从这当中去开示悟入佛的知见。 这一观念我们分两段来解释,第一个讲迷真起妄。第二个反妄归真。 「迷真起妄」是说,「众生识体,本自清净,离诸尘染,本来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本来平等,无有彼此爱憎差别。」我们每一个人心识的本体,我们不讲作用。当然每一个人内心的情况各式各样,有些人喜欢打坐,有些人喜欢拜佛,有些人喜欢持戒,有些人喜欢修定,有些人喜欢看书,喜欢修慧,各式各样的差别。但是这都不是本来面目,先不谈这些作用,先谈本来的。就是我们本来是怎么回事?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初的情况是怎么回事?我们内心当中本来的情况是本自清净,离诸尘染。我们本来的面目是清净的,没有任何的尘染来染污的,就像虚空一样,本来清净。第二个、本来自在,具足方便,智慧威神德用。自在指的是具足功德。两种威神德用,第一个方便。第二个智慧。方便指的是后得智。智慧指的根本智。当然我们现在什么功德都不具足,就是我们失去了本来面目。但是我们本来面目是自在的,我们想要去作各式各样的事情就能够成就,就是用这个自在力。第三个、本来平等,无有彼此爱憎差别。我们这一念心,从本来的角度是平等的,你跟我平等,我跟你也平等;我跟佛陀也平等,佛陀跟我也平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经典当中,佛陀告诉我们,现前这一念明了的心性的本来面目是这样子的。「本来清净、本来自在、本来平等。」不幸的是,我们一念不觉以后,内心就有变化。看产生什么变化?「由妄想故翻成烦恼,由妄想故翻成结业,由妄想故翻成生死。」当我们开始一念不觉有妄想以后,就有烦恼出现,各式各样的烦恼。因为每一个人的妄想不一样,有些人贪烦恼重,有些人瞋烦恼重,有些人嫉妒心重,有些人高慢心重,各式各样的烦恼就在心中活动起来。有烦恼一活动就有业力,就有结业,各式各样的业力,或者是善业,或者是恶业。由这个业力就得果报,就在三界得果报,或者是男人,或者是女人,或者天人,或者作三恶道,各式各样的果报。这个地方有很重要的消息,我们的修行到底在对治什么?譬如我们今天作了很多的功课,拜佛、持咒、念经,乃至于作了很多的福报。这一切的功德,一念不觉开始有妄想以后,这一切的功德为什么做这件事情?这个地方就把我们无始劫病的根源找出来,为什么要修行?它所对治的是什么?就是这一念妄想,因为有妄想的缘故,才有烦恼结业生死。我们如果只看到这句话,不明白什么是妄想,虽然我们一天到晚打妄想,但是我们还是不明白什么是妄想。「妄」从名词看,就是它不真实,这个想法是不真实的,虚妄的想法。妄想,唯识讲的清楚。「妄想」唯识就是名言分别,就是我们心中的名言。举个例子,我们很多很多的人同时看到榴连,每一个人的妄想就不一样。过去跟榴连结下好因缘的人,他的心中就用好的名言来赞叹榴连,这个榴连味道也甜美,颜色也好看,各式各样的。你心中打的妄想,你面对榴连以后,你去施设好的名言。过去跟榴连结恶缘的人,就不是这个想法。看到榴连,颜色也不好看,味道也不好,施设不好的名言来毁谤榴连,但是榴连还是榴连。我们心中很多的名言,我们对它的看法就不同,这个就是妄想。在举一个例子,一个母亲他有两个儿子,她对小儿子内心特别欢喜,对大儿子内心不欢喜。一天母亲去看大小儿子用功的情况,经过寮房的时候,看到大儿子看书的时候睡觉,睡觉的时候拿一本书。他就很生气很生气,当然心中就打很多妄想。看到小儿子的时候,打瞌睡,也拿一本书,他心中非常高兴,内心也打很多妄想。先生回来,两个儿子用功怎么样呢?母亲说:老大真是没有出息,怎么说呢?老大一拿到书就打瞌睡。父亲讲,这个人糟糕了。没有善根,一拿到书就打瞌睡。老二怎么样呢?老二非常好,老二睡觉的时候还拿着书本。你看他睡觉的时候还不忍心把书本放下来。我们看到一个人内心当中,他面对同样的情况,他施设不同的名言。我们生命的业力就从这边开始,为什么会有业力?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有妄想开始就有业力,行业。有业力就有行识,我们就会投胎,然后生老病死。这个就是妄想。所以刚开始我们透过自觉,透出我们心中的名言。刚开始是这样,刚开始好的名言是有的,佛法的名言要保持。但是世间的名言一定要消灭的。当然名言也是很多,有些人厚道一点,他看到事情,也会有一些好话,这个人不错啊!赞叹别人。有一些人比较刻薄,他安立的名言比较差,所以就会有不同的烦恼,不同的业力,不同的果报。为什么呢?这个人长的庄严,这个人长的丑陋,果报是由业力来的,业力是由烦恼来的,烦恼的后果是由你的妄想来的,就是你的名言。所以有时候静下来,你看看你心中的话,你看到你的事情的时候,你心中讲什么话,你就知道你这个人个性是怎么回事,是厚道,还是刻薄。也能够知道你的果报是怎么回事。所以这个名言是很厉害的。因为一个人能够发动思想行为,是由妄想来的。施设名言,这个名言很厉害的。从佛法的角度来说,不思善、不思恶。正那么时,如何是上座本来面目。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超越生死,那善恶的名言都要停下来,那是更高的标准。有一位禅师去参访雪峰禅师,他一去的时候,当然就顶礼禅师。雪峰禅师说:你从什么地方来?他说:我从山下来。你从山下跑到山上很远,你一路辛苦了。禅师就安慰他,你一路辛苦了。禅师说:仰慕道德,不惮辛劳。我仰慕你的道德,不远千里而来,我不觉得辛苦。为了求你一段的开示,我不觉得辛苦。这一句话也是讲的好。仰慕道德,不惮辛劳。雪峰禅师说:汝犹醉在。你还是没有醒过来,你还是颠倒。禅师说:请和尚开示,我为什么还是醉?我讲这句话讲错了吗?雪峰禅师说:出去。就这个字。这意思是说,虽然你安立很好的名言,仰慕道德,不惮辛劳。但是这个是个妄想。禅宗要你面对境界的时候,观一切法如,那样就是那样,他要你直下承担。他不要你去加油添醋的。就是把名言都拿掉,把这些各式各样的名言拿掉,这些戏论的名言都拿掉。出去。你不要活在你过去的思考模式,你应该从有相的妄想当中出去,到第一义谛的境界去。否则你在这名言当中活动,你一直在创造一种感情、业力、果报。十二因缘的流转不能解脱的。这个地方就说明,有情众生为什么会流转,这个不是上帝的安排,也不是偶然出现的,是有因缘的。什么因缘呢?「由妄想故翻成烦恼,由妄想故翻成结业,由妄想故翻成生死。」把我们无始劫的病源,佛陀明白的指出来。指出来以后,就有一个问题,怎么从妄想的境界出去呢?解脱呢? 二、返妄归真:「一者立断恶誓,二者立修善誓,三着立度生誓。」妄想是不能断的,你把妄想断了以后,入无想定。这个也是错成菩提,因为妄想的本质就是真如。就像波浪跟水。一念的迷变成妄想,一念的悟就是真如。波浪停下来就是水,你把波浪去掉了,找不到水。我这个念头妄想不好,好,我把这一念心完全都停下来,让内心当中什么都没有,这也是错成菩提,你也不能发菩提心。所以说他这是转识成智。转的过程先发誓愿,先断恶修善度众生。由愿力的引导,修三种法,「修离染行,修方便行,修慈悲行。」然后成就三种果报,「复本清净,复本自在,复本平等。」乃至于成就「断德,智德,恩德。」发愿,修行,证果。以下的佛法概要会讲很多的法门,如何发愿,如何的修行,会提出很多的法门。三皈,五戒,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我们在操作法门的时候,你应该要掌握两个原则。第一个、是实法。第二个、是权法。从实法的角度来说,你知道你所修的法门,都是在对治你心中的妄想,来恢复你清净的本来面目。这是从实法的角度,法法消归自性。我们不管修行什么法门,我们不是追求人天福报,也不是追求二乘涅槃,是为了要恢复本来面目,成就无上菩提。但是从权法的角度来说,我们不能够看轻任何法门,就是适合的、契机就是良药。从权法角度,三皈、五戒、四谛、十二因缘。虽然三皈五戒表面上看来,它是人天法门,但是它适合你,你就应该使用。契机就是良药。所以说我们能够掌握权、掌握实,你学任何法门都能够巧妙地使用。掌握一个实,第一个、你的目标在那里?第二个、你的方便是什么?就这个原则。 譬如说三宝。三宝有理体三宝,住持三宝。有些人说我们只皈依理体三宝。现在有些居士这样讲,什么是理体三宝,我一念心觉而不迷,是为佛宝。正而不邪是为法宝。净而不染是为僧宝。这一念心觉正净是我所皈依的境。当然这个是对的,从真实的角度,理体三宝是究竟的皈依处。就好像说的,我们这一念心,本来清净、本来自在、本来平等。我们修学目标就是我们这一念的清净心,这个是是的。清净心具足三宝,但是你只皈依理体三宝,而不皈依住持三宝,这个是不对的。因为你刚开始被妄想系缚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忆,我们刚开始一定要靠寺庙,住持的佛,这些形象塔庙,寺庙、佛像,我们靠着拜佛忏悔,靠着法,靠这些佛陀、佛菩萨的语言文字的指导,法语的指导,发起智慧。靠着僧,依众靠众,僧团、出家人的摄持。换句话说,我们一定是先从有相的住持三宝学习,慢慢、慢慢的,悟入到无相的理体三宝。一定是这样子的。当然,我们如果执着只是执着在权,只执着在住持三宝,我们不管理体三宝,那你的目标不明确,也不好。但是你只执着在理上,荒废了事修,这也不对。所以【法华经】它也强调权实二法都妙,实法妙,权法也妙。 就是目标很重要,但是你的下手也很重要。 这个地方是说佛法有很多修学法门是共外道的。譬如说,外道也强调布施,外道也强调持戒,外道也强调礼拜。礼敬诸佛、赞叹、供养,外道都有。但是不共外道的是,佛陀强调清净心,善知识莫向外求,这是不共外道的。佛陀任何的法门,都是在对治妄想,开显本来面目,这个角度就不共外道,外道的法都是向外追求的。这个地方为什么要把佛陀出世的本怀说出来,就是佛法不共外道的地方,就是开展自性的清净,这个角度不共外道。方便法门容许共外道,但是汇归处不共外道。 甲二、正文 分成四科,初、发心篇第一。二、正见篇第二。三、修行篇第三。四、证果篇第四。 我们掌握前面权、实二法以后,就正式来学习佛法的修学内涵。 第一个、发心篇。这当中有四科,丙一显心愿为修行之先务。先说明发心跟立愿是修行的第一要务。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发心,为什么要立定誓愿,讲这个道理。第二、辨心愿为立行之标准。发心有种种的标准,它有什么差别的标准。第三、别明发心之业差别因缘。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的发起出离心,应该如何的发慈悲心、大悲心,它有什么样的因缘。丙四结示发心功德以劝修。把发心的功德,我们提出经论上的几点,来跟大家共同的勉励,来修学。 第一科、显心愿为修行之先务。先说明发心的重要。 第一段—「尝闻入道之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的佛道堪成。茍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纵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这一段讲到发心的重要性,分成三段,我们看第一段。「尝闻入道之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省庵大师说,我曾经在经论当中听闻,我们想要悟入佛道,整个当中发心是首要工作。我们讲修行菩萨道,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要以立愿居先。发心跟立愿,发心是一个总相,主要包括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一个智,一个悲,这两个愿。立愿就不同,虽然每一个菩萨都是上求下化,但是每一个人立的愿,你看弥陀四十八愿,有的菩萨发十二愿,地藏王菩萨也发了他的愿力。就是有些人特别重视这些苦恼的众生,有些人愿力特别重视善根成熟的众生。愿就有各各因缘差别,但是他的发心都是一致的,这是个总相,不离开上求下化。发心跟立愿是总别的不同。 为什么要发心呢?因为「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的佛道堪成。」 我们如果不发愿,我们很难度众生。「佛度僧,僧受化,期间浅易难深,总在因缘。」佛菩萨度众生,众生是不是能够接受他的教法,因缘很重要。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村庄。村庄的家族个性非常刚强,任何一个大阿罗汉去都不能教化他,显再大的神通都不能教化他。比丘就把这件事告诉佛陀,佛陀当然是大智慧,一观察因缘就知道怎么回事。就派目犍连尊者去。目犍连尊者,你去跟他们扥钵。目犍连尊者一去的时候,他也没显神通,他一到的时候,很多人欢喜就出来了,供养目犍连尊者,然后目犍连尊者就为他们做三皈五戒,全部就皈依佛陀了。弟子就问了:为什么目犍连尊者一去就容易教化呢?佛陀说:目犍连尊者过去生,是一个柴夫,到山上砍柴,不小心触到一窝的蜜蜂。蜜蜂很生气跑出来,但是这个柴夫起一念的慈悲心,不起瞋恨。他说:我希望你不要咬我,但是我将来成道的时候,我一定会度化你们。慈悲无障碍,这一念慈悲发出来以后,就把蜜蜂的瞋恨心给化解了。这一念的咒愿,果然跟他们结下善因缘,经过无量劫,目犍连尊者得度以后,这一群蜜蜂得做人,又相见了。人跟人结善缘,彼此看到,你看到我也欢喜,我看到你也欢喜。你说讲出个道理,也没有道理,就是欢喜。为什么?结善缘。菩萨戒。若到山林旷野,看到众生应该跟众生说:如是众生,发菩提心。我刚开始也不了解,你跟牠讲,众生也听不懂。不是这个意思。你看到一个蚊子飞过来,你跟牠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结下善缘。尔后你到极乐世界乘愿再来的时候,牠的果报体,业障总会结束,牠又做人,牠看到你欢喜,你看到牠也欢喜。这是为什么呢?过去结善缘。有人问广钦老和尚:「老和尚,度化众生,怎么跟众生结缘?」老和尚说:「有愿就有缘。」你发了愿以后,你就容易跟它结缘。所以说,愿力则众生可度。你发了愿以后,你就容易度化众生,有缘。心发则佛道堪成。前面是约下化,这个是约上求。你发了菩提心以后,我们就有成佛的因种。 「茍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纵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假设我们不发广大的心,立坚固的愿,内心也是不广大,心量总是打不开,总是想到自己。发的愿也不坚固,悠悠泛泛,这样子纵经尘点劫,依然还在轮回,纵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我们修行的时间很久很久了,多久呢?尘点劫。但是怎么还在生死轮回当中还没有出去呢?作了很多的加行,每天作了很多的定课,但是还是徒劳辛苦。这意思是说,我们心中没有一个广大坚定的愿的引导,虽然我们做了很多的加行,修行的时间很长。但是这个功德都流失掉,不能够把它集中起来。就像一条船在大海当中,它不知道要去那里,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虽然它很努力地往东往西跑,但是它跑了半天,最后还是随波逐流,随着波浪的方向跑来跑去。因为什么?它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虽然这个船的动力很大,行力很强,但是它没有目标,终于不能达到目标。假设这条船有一个目标,随然它在前进目标的过程,遇到很多的风浪,进三步退两步,进三步退两步,前进又被业障打下来,又前进又打下来。但是它目标明确,慢慢,点点滴滴迟早往这个方向走去,终于达到目标。你问为什么?目标明确。我们可以很简单从一个事情看出来,打佛七就好。打佛七有些人是无所谓的,他打佛七也没有发什么目标的。反正你打板了,我就进去拜佛念佛,一下课,我就下来放松一下,你一打板,我就进去。你为什么要打佛七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打佛七,静一静嘛!这一个人七天下来,跟阿弥陀佛结一个善缘,如此而已。有些人打佛七,乘愿而来,心中正式的打佛七,要把佛七的功德回向父母亲,回向法界众生,我自己要能够临终往生西方,内心当中很坚定的愿。一个有发愿的人,一个没发愿的人,一打板以后,两个人一进去,你在拜佛,他也拜佛,你出声,他也出声,这两个功德完全不一样。一个有愿力引导的人,他们一句佛号充满了力量,而且有个向上心。一个没有目标的人,他念半天,不晓得这个佛号要干什么?这条船不晓得要开到那里去。就是说纵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你不知道修行要干什么?有些人为什么出家以后,总是修行不得力,有些人修行的时候,逆境现前,不能动摇他,这些逆境不能障碍他的,就是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所以说发愿是很重要的。第一个它使令你的修学更加坚固。第二个它使你的方向目标明确。所以省痷大师就引【华严经】作证明,他说的道理是有根据的。 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 假设我现在不发菩提心,但是我也修很多善法,我也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这个善法。这个善法跑那里去呢?变成生死的魔业。我们前面说过,魔王他因为盖寺庙的因缘,因为布施一位辟支佛,因为持八关斋戒的因缘,他成就了魔王的业力,享受种种五欲的境界。为什么他的善法变成魔王?佛陀在因地的时候,也修六波罗蜜,但是成就无上菩提呢?因为佛陀因地有发菩提心。所以暂时忘失菩提心尚且是魔业,何况是完全没有发呢? 「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非常重要。你的船还没有走,刚开始出动没关系,你的目标,船要去那里要清楚,否则你很容易退转,随波就退转了。 第二段、这一段是约净土上来说的。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之心,即是愿做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及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这段是引用往生论注。天亲菩萨作【往生论】,北魏昙鸾大师的著作、批注。分成三段。【无量寿经】讲到三辈往生,有上辈、中辈、下辈。他们的修行有优劣的差别,但是共同点都是发无上菩提心。上辈往生是要「舍家去欲,而作沙门。」要出家,在家不可以。出了家以后「严持禁戒,修诸功德。」然后「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是第一点,他要能够严持净,戒修诸功德。 中辈呢?他因为家庭因素不能出家,但是他「奉持斋戒,供养三宝,修诸功德。」他在家的时候,也经常的奉持斋戒,,护持三宝,修诸功德。然后也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下辈,虽不能供养三宝,修诸功德,但是「听闻三宝功德,欢喜信乐。」也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下辈往生的人,他实在是财力有限,不能供养三宝,但是他听到三宝的功德,内心是欢喜的,至少他内心是欢喜信乐的。换句话说,修行有很多很多的差别,但是他的共同点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 「此无上菩提之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从净土的角度,菩提心就是愿作佛,我为什么要念佛,就是说希求无上菩提。念佛不是说,念佛消个业障如此而已,没有那么小的志向。我念佛有远大的志向,念佛为因,成佛为果。念佛就是要成佛的,就是你要愿作佛的心情。你为什么要作佛呢?我不是自己受用,因为我必须要成佛,为利有情,必须要成佛。我必须要成佛,成就无量的方便善巧,才能够广度众生,为了要度化众生。要如何度众生呢?「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我也是希望引导众生到有佛住世的国土。 总结。「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我们读【阿弥陀经】,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极乐世界种种的资具,衣食自然,也不要去工作就能够受用现成的安乐。好,我到极乐世界去,你为了享受五欲乐的因缘而去,这个是跟弥陀本愿不相应的,亦当不得往生也。虽然一切法要因缘而生,如是因感如是果。我们看这个果,就知道因地是怎么栽培。极乐世界的果报有两个特色,第一个、安乐。的确极乐世界的正报没有老病死,一生当中,不老不病不死。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五种神通。这是第一点。它的依报环境,种种的宫殿,衣食自然,那是一个非常安乐的境界。简单的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一点是共诸天的。你看天界,不要太高,不要说色界、无色界。欲界天一生当中,不老不病。天上的人他的果报体特别的庄严高大。他长大以后,他不老的,他也不会变丑的,他也不生病的,天上没有医院的,没有这回事情。他身体特别的康健,当然他整天就是享受快乐,诸天的宫殿都是宝物所成的,地板也都是黄金铺地,那都是没话讲的。所以从安乐的角度来说,极乐世界是共诸天的。但是另外一个极乐世界的果报,清净。因为极乐世界的果报不是业力所感,是弥陀的法身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我们内心当中跟果报接触的时候,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他有一种清净的力量,这一点就不共诸天,诸天所没有。天人受用欲乐的时候,他心中有贪烦恼活动,一个杂染的境界。到天上去有一个问题。你说我修福报,下辈子到天上去也不错。是的,也不错。顶多把福报花完而已,没那么简单。你到天上去,把福报花完,在来到人间,你要修行就很困难。你在天上这几劫的时间,养成一个很重很重贪烦恼的习气,你以后要修行就很困难,尤其是欲界天。所以欲界天千万不能去,你到色界、无色界去还无所谓。欲界天去的人回来,修行就很困难,贪烦恼特别重。极乐世界的果报体,它不共于诸天的地方就是它有清净的功德。这个果报体是清净的,你的因地是清净的才随顺。假设你因地的发心是杂染的,是为了追求欲乐而去。这时你的心虽然想极乐世界,事实上你想的极乐世界就是诸天,最后是到天界去了,跟天感应道交。因为杂染的因地发心,跟极乐世界的清净功德是不相应的,杂染的因是不能召感清净的果报,因果不随顺。 昙鸾大师慈悲,说「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因为我们往生净土的心情,是为菩提道而往生净土的,是一种清净的本愿的引导,才能跟弥陀感应道交。 最后总结,佛法的修学,发心就像船,确认目标。有了目标以后,正见,了解路况,如何的修学。第三个修行。就是我们的动力开始,依教奉行,修福修慧。最后证果到达彼岸。 第一个、这个船在发动之前,确认你的目标在那里,这个非常重要。不管修什么法门,你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为学道之通途。这是大乘法门共同的一个基础。不管是站在圣道的角度,站在净土的角度,我们都应该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为因,才能够感召无上菩提的果。如果我们不发菩提心,我们这些善业就流失到人天福报去,就很可惜。船没有目标,就随风浪流动。为什么我们在三界修行很久了,但是好像没有前进,就在原地打转,就是这个道理。没有真实的发起菩提心,就是这个道理。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与人相处,应是融洽而和谐的。因为能够恒顺他人的意见,所以跟每一个人相处,都是如此的融洽和谐,使生命更加芬芳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德行。这个人很有德行,我很喜欢亲近他。这个人很慈悲,这个人很和谐,从来不谩骂,从来不攻击、不揭发人家的隐私,也不谈人家不愉快的过去,这个是很有修养的人。所以,赞叹别人要在大庭广众;要纠正一个人,一定要兼顾对方的尊严,千万不要在大庭广众谩骂指责,这样很伤自己的德行,阿弥陀佛!您辛苦了,敬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