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奥禅师:正念之道 第八章 身念处戊、界分别观
2014/9/3   热度:192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 第八章 身念处戊、界分别观 佛陀依三十二身分的不净观来解释身念处之后,接着依四界(四大)来解释身念处如下: 「再者,诸比丘,无论身体如何被摆置或安放,比丘都以各种界来观察这个身体:『在这个身体里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这四界所组成的。四界究竟是指什么呢?地界就是硬、粗、重、软、滑、轻;水界就是流动与黏结;火界就是热与冷;风界就是支持与推动。可以依这十二种特相来观察四界。如何观察呢?可以由容易观察的特相开始。无论由那一种特相开始,你都必须逐一地观察,直到能观察到所有十二种特相。举例而言,如果先观察推动,你可以从身体中推动现象最明显的地方开始,例如呼吸时鼻腔内或头部内的推动。观察清楚之后,再将注意力移到身体的其它部位,直到能观察到全身各部份的推动。一种特相能够从头到脚都观察清楚之后,再换另一种,直到十二种特相都观察清楚。另一种方式是如果你已经先修成其它种业处达到禅那,尤其是第四禅,那么在每一次禅坐时你都应当先入那种禅那。从该禅那出定之后再专注于四界的特相,你就能很清楚地、很容易地观察到各种特相,因为有先前定力帮助的缘故。佛陀在《蕴品相应.三摩地经》(Samadhi Sutta of Khandha Vagga Samyutta)中说:「诸比丘,你们应当培育定力。有定力的比丘能够如实地了知诸法。」因此从禅那出定之后,你将能很容易、很清楚地观察到推动这种特相。能够在全身都观察到推动之后,应当观察硬。能够从头到脚都观察到硬之后,应当如此逐一地观察粗、重、支持、软、滑、轻。然后一再地重复观察。 你还必须在行、住、坐、卧等一切姿势中都如此修行。如果只在坐禅时观照,坐禅以外的时候不观照,那么你的正念会很弱,定力也就无法稳定与迅速地提升,于是你的进步就会很慢,必须修行很久。 然后观察其它特相:热、冷、流动、黏结。必须逐一地在全身观察到这十二特相,并且一再地重复。熟练之后应当将十二特相的次第重新排列为:硬、粗、重、软、滑、轻、流动、黏结、热、冷、支持、推动,并且依照此次第而一再重复地观察它们。 有些禅修者会由于四界不平衡而遇到一些困难,因此最好能在良师的指导下修行。可以借着暂时不管过强的特相,而着重于观察与它对立的特相,如此来平衡它们。例如当你感觉身体中的硬太强烈时,就暂时不要去注意硬,而只专注软。如此,在必要时你应当以同样的方式来平衡其余的五对特相,即粗与滑、重与轻、流动与黏结、热与冷、支持与推动。多数禅修者的问题是硬、粗、重太强,强到他们无法忍受,那时他们可以暂时不观察硬、粗、重,而只专注于软、滑、轻。 硬与软其实是相同的特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举例而言,假设这里有一团棉花,当你用手去摸它时,你会感觉很软;但是如果你很仔细地捏它,你会发现它也有很轻微程度的硬。硬的程度弱时称为软;硬的程度强时称为硬。同样地,粗的程度弱时称为滑;粗的程度强时称为粗。它们是一体的两面。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余的四对特相。所以,即使只观察软、滑、轻也已经足够,它们就是地界。 如此修行之后,四界就会达到平衡,那时定力就会提升。能够快速地从头到脚观照十二特相(一分钟内大约二至三转)之后,就可以整体地观照全身的十二特相,就好像从头顶向下遍观全身或从背后向前遍观全身一样。这时候不要去分别头、手、身体、脚,也不要将注意力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而应当整体地观照,并且一心专注于四界的特相,不去注意身体的概念。能够几乎同时见到十二特相时,就将它们分成四组:观照到硬、粗、重、软、滑、轻时就了知它们为「地」;观照到流动与黏结时就了知它们为「水」;观照到热与冷时就了知它们为「火」;观照到支持与推动时就了知它们为「风」。如此一再重复地观照:「地、水、火、风,地、水、火、风……」。 如此专注四界而使定力提升时,你将见不到身体,而只见到一堆四界而已。持续专注那一堆物体的四界,定力更强时,那堆物体会变成白色体,那时应当观照那白色体的四界。定力更强时,白色体会变成透明体,那时应当观照透明体的四界。定力更强时,透明体就会放出光明。 接着,佛陀以譬喻来解释: 「诸比丘,就像一个熟练的屠夫或屠夫的学徒,屠宰了一头母牛之后,将牠切成肉块,然后坐在十字路口。 同样地,诸比丘,无论身体如何被摆置或安放,比丘都以各种界来观察这个身体:『在这个身体里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这段经文的解释及譬喻所象征的意义如下: 屠夫在喂牛时、将牛赶到屠场时、绑牛时、杀牛时乃至看着牛的尸体时,他的心里都还有牛的概念。直到他将牛的尸体切成肉块之后,牛的概念才消失,而肉块的概念生起。对屠夫而言,他不会想:「我在卖牛,这些人带走牛……。」而会想:「我在卖肉,这些人带走肉……。」 同样地,对比丘而言,在尚未以各种界来观察身体之前,他的心里还有众生或人的概念存在。然而在他以各种界观察身体之后,尤其是当他见到色聚并且能观察色聚里的四界之后,他就破除了密集,那时众生的概念消失,而各种界的概念在他心中生起。因此世尊说:「无论身体如何被摆置或安放,比丘都以各种界来观察这个身体:『在这个身体里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禅修者好比是屠夫;众生的概念好比是牛的概念;身体的四种姿势好比是十字路口;以各种界来观察身体好比是坐在十字路口摆置切好了的肉块。 如果能依照前述的方法修行四界分别观,你就会见到全身变成透明体。持续地专注于透明体中的四界,透明体就会放射出明亮的光,那时你应当注意透明体里的空间。见到空间的同时也会见到色聚,然后应当观察单一粒色聚里的四界。 首先应当在单一粒色聚里逐一地观察十二特相。如果无法如此观察,那么应当交替地观察全身的特相与单一粒色聚里的特相,例如先观察全身的硬,再观察单一粒色聚的硬,如此交替地观察许多次。成功之后应当观察单一粒色聚里的硬与粗,即先观察全身的硬与粗,然后观察单一粒色聚里的硬与粗,如此一再交替地观察。成功之后应当以同样的方式逐一地增加所观察的特相。 然而,在单一粒色聚里不能同时观察到互相对立的特相。例如当你在一粒色聚里观察到硬时,就观察不到软;观察到软时,就观察不到硬。同样的情况也出现于地界的另外两对特相,即粗与滑,重与轻。如此,在单一粒色聚里,你只能观察到地界六种特相当中的三种而已,若不是硬、粗、重这三种,就是软、滑、轻这三种。 就水界而言,为了容易了解的缘故我们说它具有流动与黏结这两种特相。事实上黏结是水界的现状,只有流动才是它的特相,因此你可以在单一粒色聚里同时观察到流动与黏结。 就火界而言,它具有热与冷这两种特相。在一粒色聚里无法同时观察到这两者,只能观察到其中之一而已。如果观察到热,就不能观察到冷;如果能观察到冷,就不能观察到热。 关于风界,支持是它的特相;推动是它的作用,因此你可以在单一粒色聚里同时观察到支持与推动。 如此,在单一粒色聚里最多只能同时观察到八种特相,例如硬、粗、重、流动、黏结、热、支持、推动。你必须不断地观察各个色聚里的八种特相,亦即观察各个色聚里的四界。 色聚可分为两大类,即透明的与不透明的(明净色聚与非明净色聚)。对于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心脏这六门里的这两类色聚,你都必须像上述那样同时观察到其中的四界。 当你能在单一粒色聚里同时观察到四界时,就会生起强而有力的定。注释称这种定为近行定,而疏钞称这种定为剎那定。为什么注释与疏钞的说法不同呢?注释的解释法是一种隐喻。当你能专注于单一粒色聚中的四界时,你的定力强度与近行定的定力很接近,所以注释方便地说那是近行定。事实上,真正的近行定非常接近禅那,它只发生在禅那生起的那个心路过程里。在近行定之后,禅那必定会生起。然而就四界分别观这个法门而言,无论你如何精进地修行,都不可能达到禅那,所以我们不能说四界分别观的定是真正的近行定,是故疏钞解释说那是剎那定。 当你能专注于单一粒色聚里的四界时,那时是以四界分别观修行止禅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以四界分别观修行观禅的开始阶段。所以四界分别观既是止禅的法门,也是观禅的法门。 熟练于观察单一粒色聚里的四界之后,进一步应当同时也观察色聚里的所造色,即颜色、香、味、食素等。能够观察到四界(四大种色)及所造色(四大所造色)时,就可以说你已经照见究竟色法。那时你破除了三种密集。 色法有三种密集:(一)相续密集、(二)组合密集、(三)作用密集。 通常当初学者开始能整体地观察全身的四界之后,渐渐地,他不见身体,而只见到四界的密集体,那时他还无法破除密集。只要他还未见到色聚,他就还有众生、女人、男人、父亲、母亲、我、他等想(印象)。如果有系统地继续修行,他将见到内在与外在都只有色聚而已,那时众生想会暂时消失。为什么呢?因为他能破除相续密集,他只见到色聚微粒而已,不见任何众生存在。 然而色聚并非究竟色法,他必须进一步分析色聚,以便照见其中的究竟色法,如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等。见到究竟色法时就破除了组合密集。 他还必须进一步破除作用密集。每一粒色聚里至少含有八种色法,每一种色法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地界有它自己独特的作用,与水界的作用不同。要破除作用密集,他必须观察每一种色法的特相、作用、现状与近因。 若能破除这三种密集,就可说是彻底地照见究竟色法。这种智慧是纯观行者修行观禅时必须先证得的。针对这一点,佛陀教导四界分别观说:「诸比丘,就像一个熟练的屠夫或屠夫的学徒,屠宰了一头母牛之后,将牠切成肉块,然后坐在十字路口。同样地,诸比丘,无论身体如何被摆置或安放,比丘都以各种界来观察这个身体:『在这个身体里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那时,他不见有人、我、众生、男人、女人等,而只见到究竟色法而已。能如此照见之后,进一步应当如何修行呢?佛陀解释下一个阶段说: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 在这里有两种身,即色身与名身。这两种身都必须观照。为什么呢?因为只观照色法为无常、苦、无我不足以证悟涅盘,还必须观照名法为无常、苦、无我。观照内在的名色法之后,还必须观照外在的名色法。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只执着内在自己本身而已,也执着外在的他人。我们只能观照究竟名色法为无常、苦、无我,不能观照众生为无常、苦、无我。为了去除一切的渴爱、骄慢、邪见等烦恼,我们必须观照内外的名色法都是无常、苦、无我。 根据观智的层次,以上说的是第一种观智,称为名色分别智。接着佛陀开示下一个阶段: 「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 这阶段包含三种观智: 一、 缘摄受智:观照因果的智慧。 二、 思惟智:观照行法无常、苦、无我三相的智慧。 三、 生灭随观智:观照行法的生灭为无常、苦、无我的智慧。 在此必须观照究竟名色法的因,主要是你在过去世所造的无明、爱、取、行、业。然后观照过去五种因与今世五蕴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智慧称为缘摄受智。接着应当观照因与果都是无常、苦、无我的,这种智慧称为思惟智。 然后必须观照因缘生灭与剎那生灭以培育生灭随观智。由于五种因生起,所以五蕴生起;由于五种因完全灭尽,所以五蕴完全灭尽;这是观照因缘生灭。五种因及五蕴都是一生起后就立即坏灭,因此它们都是无常的;这是观照剎那生灭。 有禅修者问说:「为什么究竟名色法都是一生起后就立刻坏灭呢?」在《相应部》的《有因无常经》(Sahetuanicca Sutta)中,佛陀开示说:「诸比丘,色是无常的,造成色的因与缘也是无常的。诸比丘,由无常的因缘所造成的色怎么可能是常的呢?」所以因缘是无常的,色也是无常的。举例而言,在过去生中你造下无明、爱、取、行、业这五种因,其中无明、爱、取这三项是缘,行与业这两项是因。如果能修行缘起法,你就会清楚地见到它们一生起之后就立即坏灭,因此它们是无常的。既然因与缘都是无常的,它们所造成的果怎么可能是常的呢?它们的果(名色法)也是无常的。为什么呢?因为因与缘没有能力使果稳定。 另一个例子是:除了结生心之外,每一个依靠心所依处而生起的心都能产生心生色法。这些心一生起之后就立刻坏灭,因此它们是无常的;那些心生色法也是一生起之后就立刻坏灭,因此它们也是无常的。为什么呢?因为心没有能力使心生色法稳定。既然因是无常的,它的果怎么可能是常的呢?所以因果都是无常的,这是它们的本质。当你能观照名色法时就能清楚地见到这一点。佛陀教导我们照见这种本质。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见到无常的本质,常想以及「这是父亲,这是母亲,这是儿子,这是女儿」这类错误的想就会消失。 生灭随观智成熟之后,应当修行下一个阶段,佛陀开示说: 「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 清楚地照见行法的生灭之后,进一步应当只专注于行法的坏灭,不再去注意行法的生起。渐渐地,你将只见到坏灭,那时你应当观照行法的坏灭为无常、苦、无我。这个阶段包含从坏灭随观智到行舍智这些上层的观智,它们都以行法的坏灭作为目标。当观智成熟时,你就能以道智与果智来了知涅盘,因此佛陀开示说: 「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 道智会逐步地灭除烦恼,乃至最后,他的心路过程中的一切烦恼全部被灭尽,所以他能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一切五蕴。然后佛陀为四界分别观这个修行法门作结论说: 「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因此你必须有系统地修行四界分别观,这个系统是佛陀在《大念处经》中教导的。你应当尊重佛陀的教导,并且在良师的指导下修行。
---------------------------------------------------------------------------------------------------------------- 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所以,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个人成佛了,为什么,他离的干干净净,相在不在?相在,相是幻有,相是生灭法。实相,实相不生不灭,实相是从体上讲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