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奥禅师:正念之道 第十六章 法念处戊、四圣谛
2014/9/3   热度:178
帕奥禅师:正念之道第十六章 法念处 戊、四圣谛 在解释依七觉支而修行法念处之后,佛陀继续解释依四圣谛而修行法念处的方法。 佛陀在三藏中开示各种法,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令人领悟四圣谛。 「再者,诸比丘,比丘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如实地了知:『这是苦。』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原因。』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息灭。』如实地了知:『这是导致苦息灭的修行方法。』」 这段经文的意思是:比丘舍弃爱欲,如实地了知三界中的一切行法都是苦,如实地了知造成苦生起的过去因,如实地了知苦与苦因的灭尽为涅盘,及如实地了知透视苦、舍弃苦因、证悟涅盘的圣道。 一、苦谛(dukkhasacca) 「诸比丘,何谓苦圣谛? 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 诸比丘,什么是生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诞生、产生、出现、生起、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诸比丘,那称为生。 诸比丘,什么是老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衰老、老朽、牙齿损坏、头发苍白、皮肤变皱、寿命损减、诸根老熟,诸比丘,那称为老。 诸比丘,什么是死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死亡、逝世、解体、消失、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舍弃、命根的毁坏,诸比丘,那称为死。」 在本经中,佛陀依世俗谛与究竟谛来解释苦谛。第一种苦是「生」:「诞生、产生、出现、生起」是依照世俗谛而作的解释;「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是依照究竟谛而作的解释。关于老与死,「诸蕴的分离」是依究竟谛而作的解释;其余是依世俗谛而作的解释。依世俗谛而言,一生中第一个剎那称为生,最后一个剎那称为死,在这两者之间的阶段称为老;依究竟谛而言,在每一个色法剎那与每一个心识剎那中都有三时,其中生时称为生,住时称为老,灭时称为死。因此在观照生、老、死时,你必须依照这两种方法来观照。 接着佛陀解释愁、悲、苦、忧、恼: 「诸比丘,什么是愁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忧愁、悲伤、苦恼、内在的哀伤、内在的悲痛,诸比丘,那称为愁。 诸比丘,什么是悲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痛哭、悲泣、大声悲叹、高声哀呼,诸比丘,那称为悲。 诸比丘,什么是苦呢?任何身体的痛苦感受、身体的不愉快感受或由于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诸比丘,那称为苦。 诸比丘,什么是忧呢?任何心理的痛苦感受、心理的不愉快感受或由于心理接触而产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诸比丘,那称为忧。 诸比丘,什么是恼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忧恼、大忧恼,以及由于忧恼、大忧恼而感受到的苦痛,诸比丘,那称为恼。」 愁、悲、忧、恼是心的苦受,包含在瞋组中。当你观照不善名法时,必须依照心路过程来观照愁、悲、忧、恼及它们各自的相应名法。苦则是在身门心路过程中与身识相应的苦受,观照究竟名法时,你也应当观照身体的苦受及与它相应的名法。 接着佛陀依世俗谛而解释怨憎会苦: 「诸比丘,什么是怨憎会苦呢?在这里,任何人有了不想要的、讨厌的、不愉快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遭遇到心怀恶意者、心怀伤害意者、心怀扰乱意者、心怀危害意者,与这些人会合、交往、联络、结合,诸比丘,那称为怨憎会苦。」 怨憎会苦是遇到厌恶的对象而生起的心理痛苦感受。在观照瞋组不善名法时,你也必须观照它。 接着佛陀解释爱别离苦: 「诸比丘,什么是爱别离苦呢?在这里,任何人有想要的、喜爱的、愉快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遇到心怀善意者、心怀好意者、心怀安慰意者、心怀安稳意者、母亲、父亲、兄弟、姊妹、朋友、同事或血亲,然后丧失了与这些人的会合、交往、联络、结合,诸比丘,那称为爱别离苦。」 与所喜爱的对象分离时会生起心理的苦受,它与瞋同时存在,因此当你观照瞋组不善名法时也应观照这种苦受。 接着佛陀解释求不得苦: 「诸比丘,什么是求不得苦呢?诸比丘,会遭受生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生,希望我不要投生!』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老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老,希望我不要变老!』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病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病,希望我不要生病!』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死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死,希望我不要死亡!』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愁、悲、苦、忧、恼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愁、悲、苦、忧、恼,希望我没有愁、悲、苦、忧、恼!』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这些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但是可以借着有系统地修行八圣道分而达成。 接着佛陀解释五取蕴: 「诸比丘,『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是指什么呢?它们是: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简而言之,这五取蕴是苦。 诸比丘,这称为苦圣谛。」 五取蕴是观智的目标,因此若想修行观禅,首先你应当观照它们。 为什么它们称为「蕴」呢?因为它们个别是十一种法的集合。佛陀解释色蕴为:过去、现在、未来、内在、外在、粗、细、低劣、优胜、远及近的十一种色法。对于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应以同样方式来了解。如果能观照这十一种五蕴,你就了知苦谛。 接着佛陀解释集谛: 二、集谛(samudayasacca) 「诸比丘,何谓苦集圣谛? 造成投生的是爱欲,它伴随着喜与贪同时生起,四处追求爱乐,也就是:欲爱、有爱、非有爱。」 为什么佛陀开示说爱欲是苦的因呢?因为爱欲是苦生起的最显著助缘。譬如有一粒成熟的种子,只要里面还有湿度,种在适当泥土中就能长成一棵植物。同样的道理,业力好比是种子;爱欲好比是种子里的湿度,它是使业力能产生五蕴(苦谛)的强力助缘。若没有爱欲,业力就无法产生五蕴,这就是佛陀说爱欲是苦因的理由。 说到爱欲时,也就包括无明与取:由于一再发生而变得很强烈的爱欲就是取,由于有无明所以爱与取才能生起。无明、爱、取是业力的助缘;业力是善行或不善行的影响力。虽然行一生起之后就立即坏灭,但是它的影响力仍然存在名色相续流之中,能在因缘成熟时产生五蕴。如是总共有五种因,即无明、爱、取、行、业。在这五种因当中,爱欲是最显著的因素,因此佛陀说:「造成投生的是爱欲,它伴随着喜与贪同时生起,四处追求爱乐。」 在这里佛陀开示三种爱,即欲爱、有爱、非有爱。 什么是「欲爱」呢?欲爱有六种,即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 什么是「有爱」呢?注释里解释说有三种有爱:(一)与常见俱生的爱。常见就是相信有恒常不变的灵魂,会从一个生命体轮回到另一个。(二)对色界、无色界生命的爱。(三)对禅那的爱。 什么是「非有爱」呢?非有爱就是与断见俱生的爱。持有断见的人不相信人死后还有来生。 接着佛陀以十组来解释爱欲,每组有六项: 「诸比丘,爱欲在那里生起,在那里建立呢? 在世间有可爱与可喜之物的任何地方,爱欲就在那里生起,在那里建立。 在世间什么是可爱与可喜的呢?在世间眼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耳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鼻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舌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身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意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这是六内处:人们通常对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有很强的执着,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经常照镜子看自己的影像,用尽各种方法来保养身体。人们依靠六内处而生起强烈的爱欲。 接着佛陀开示第二组: 「在世间色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这是六外处:人们也能依靠六外处而生起强烈的爱欲。当你观照五蕴时,就包含观照六内处与六外处;其实这十二处就是五蕴,亦即究竟名色法。 接着佛陀开示第三组──识组: 「在世间眼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耳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鼻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舌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身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意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如果能有系统地观照六门心路过程的究竟名法,你就能清楚地照见这六种识。 接着佛陀开示第四组──触组: 「在世间眼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耳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鼻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舌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身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意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必定各自伴随着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而生起。当你依照六门心路过程来观照六种识时,也能观照到六种触。强烈的爱欲能依靠这些识与触而生起。 接着佛陀开示第五组──受组: 「在世间眼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耳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鼻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舌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身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意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什么是眼触生受呢?当你观照眼门心路过程时,就会见到每一个心识剎那里都有受,意即在五门转向心、眼识、领受心、推度心、确定心、每一个速行心、每一个彼所缘心当中都有受,这些受都称为眼触生受。对于其它门中的触生受也应同理类推。强烈的爱欲能依靠这些受而生起,因此受是爱生起的基本因素。 接着佛陀开示第六组──想组: 「在世间色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你观照究竟名法时,不应只观照识而已,也应观照触、受、想等。观照六种识时,你就能轻易地见到六种想。 接着佛陀开示第七组──思组: 「在世间色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思也是必须与识相伴生起。识、触、受、想、思合称为「触五法」(phassapabcamaka),当你照见这五个名法时,就能轻易地照见其余的相应名法。 接着佛陀开示第八组──爱组: 「在世间色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当你依六门心路过程观照不善法时,必须照见这六种爱。爱包含于贪组之中,若能观照八种贪根心,就能轻易地照见这六种爱;在此,前面生起的爱是后面生起的爱之因。 接着佛陀开示第九组与第十组──寻组与伺组: 「在世间色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色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你观照识、触、受、想、思这五个名法时,就能轻易地照见寻与伺,因为它们经常同时生起。 接着佛陀为集圣谛这段开示作结论: 「诸比丘,这称为苦集圣谛。」 对今生五蕴的爱欲并不是造成今生五蕴生起的因,这就是为什么注释里说:「他如实地了知造成苦生起的过去因。」过去因能造成今生的苦──即五蕴。要见到过去因,你必须追溯到前世,观照当时造下的无明、爱、取、行、业,并且观照这五种过去因与今生五蕴的因果关系。若能如此观照,我们就可以说你了知苦谛与集谛。 接着我想依据巴利圣典《谛分别》(Saccavibhavga)来解释集谛。佛陀在《谛分别》中教导五种集谛(苦因): 一、 爱欲; 二、 十种烦恼; 三、 一切不善法,包括爱欲与十种烦恼在内; 四、 一切不善法与三善根:三善根就是无贪(alobha)、无瞋(adosa)、无痴(amoha)。然而并非一切情形下的三善根都是集谛,只有能在生死轮回中产生果报的三善根才是集谛; 五、 一切不善法及一切能在生死轮回中产生果报的善法。 这些善法与不善法只在被无明、爱、取围绕与支助时才能在生死轮回中产生果报。这些善法之中也包括禅那善法及与观智相应的善法。在一个人临死时,如果没有更强的业力生起,则与观智相应的善法也能造成下一世的投生。佛陀在《发趣论》(Patthana)中开示说: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也能造成结生心。为什么呢?因为禅修者在观照行法为无常、苦或无我而达到行舍智时死亡,由于那时没有更强的业力生起,所以行舍智就产生来世的结生心。这种行舍智也是集谛中的一项,但是必须还有无明、爱、取这三种烦恼以潜伏性或生起于心中的形式存在,作为其业力产生果报的助缘,它才能造成结生。 关于这种行舍智,佛陀在《增支部.四法集》的《闻随行经》(Sotanugata Sutta)中解释四种人。这部经中讲到有五百名由婆罗门种出家的比丘,他们的智慧很利,能够轻易地了解佛陀的教法,因此他们对佛与法不恭敬,于是佛陀为他们开示《闻随行经》。经中谈到:如果比丘背诵佛陀的教法之后如法修行止禅与观禅,然后就在他达到行舍智的阶段死亡,来世他会投生天界,并且有可能得到四种结果之一: 一、 由于他今世临死速行心的目标是行法的无常、苦或无我本质,来世投生天界的结生心与有分心也会缘取同样的目标。由于他的有分心了知行法的本质,所以当他思惟行法时就能立刻清楚地照见行法的无常、苦、无我而快速地证悟涅盘。这是第一种人。 二、 也许投生于天界之后未能立刻思惟行法的本质,但是当他听闻有神通而到天界弘法的比丘讲四圣谛法时,就能立即回忆起前世所修的法,因而清楚地观照行法的本质及迅速地证悟涅盘。这是第二种人。 三、 也许没有机会听闻比丘说法,但是当他听闻说法天神(如常童形梵天、娑婆世界主梵天)讲四圣谛法时,就能观照行法的本质,因而快速地证悟涅盘。这是第三种人。 四、 或许没有机会听闻比丘或说法天神讲说佛法,但是他很可能遇见前世一起修行而比他先投生到天界的同伴。这些天神会提醒他说:「朋友,请回忆我们前世在人间做比丘时所修行的佛法。」那时他立刻就能观照行法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迅速地证悟涅盘。这是第四种人。 从这部经中我们可以知道行舍智也能造成来世的结生心。如果你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的阶段,就可望得到未来世的这些善果,因此大家应当精进地修行止禅与观禅,直到成功为止。 接着佛陀解释灭谛: 三、灭谛(nirodhasacca) 「诸比丘,何谓苦灭圣谛? 那就是此爱欲的完全消逝无余、舍离与弃除,从爱欲解脱、不执着。然而,诸比丘,如何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呢? 在世间有可爱与可喜之物的任何地方,就在那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什么是可爱与可喜的呢?在世间眼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耳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鼻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舌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身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意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经文中谈到的六内处与六外处合称为十二处。十二处换句话说就是五蕴或究竟名色法,爱欲生起时是取这十二处为目标而生起的;但是当爱欲被灭除时,情况则稍有不同。能够灭除爱欲的是阿罗汉道智,它取涅盘为目标,而不是取十二处、五蕴或究竟名色法。然而由于爱欲生起时是依十二处而生起,因此在解释爱欲的灭除时,佛陀也依十二处来作解释。 举个譬喻来说,稻田里长出一种能生出苦味葫芦的蔓生植物。有一天,农夫把那棵蔓生植物连根拔除掉,因此蔓生植物与它的果实一起干枯死亡了,这时我们也可以说蔓生植物与它的果实在稻田里被灭除了。同样的道理,十二处好比是稻田;爱欲好比是蔓生植物,当爱欲生起时,它依靠十二处而生起;当爱欲被阿罗汉道智灭除时,我们也可以说在十二处里的爱欲已经被灭除了,因此佛陀说:「在世间眼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阿罗汉道智彻底地灭除爱欲时,不只是在十二处的爱欲被灭除,在识、触、受等的爱欲也同样都被灭除,因此佛陀继续开示如下: 「在世间眼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耳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鼻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舌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身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意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眼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耳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鼻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舌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身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意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眼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耳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鼻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舌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身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意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爱欲一旦生起之后,就会一再地生起,因此人们一旦开始爱自己的儿女,他们对儿女的爱就会一再地生起。由于有前面的爱欲,所以后面的爱欲就会接连地一再生起;因此当爱欲被灭除时,佛陀依目标而解释说在色爱、声爱、香爱等方面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诸比丘,这称为苦灭圣谛。」 在这里,灭谛是指涅盘。道智以涅盘为目标而生起,并且逐步地灭除包括爱欲在内的烦恼。当禅修者证悟阿罗汉道智时,就不再有能产生未来世果报的业力存在。然而,如果佛陀直接开示说涅盘就是灭谛,闻法者不能很清楚地了知这点,因此佛陀以另一种方式开示说爱欲与苦的息灭称为灭谛。 四、道谛(maggasacca) 「诸比丘,何谓导致苦灭的道圣谛? 那就是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诸比丘,什么是正见呢?诸比丘,正见就是了知苦的智慧、了知苦因的智慧、了知苦灭的智慧、了知导致苦灭之道的智慧。诸比丘,这称为正见。」 如果想要证悟涅盘,你必须修行八圣道分,因为它是通向涅盘的唯一道路。 八圣道分的第一项是正见;在本经中佛陀解释四种正见,它们是想要证悟涅盘者必须具备的。 第一种正见是「了知苦的智慧」:什么是苦呢?佛陀开示说:「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何谓五取蕴?它们是: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五取蕴又可分为十一种,即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内在的、外在的、粗的、细的、低劣的、优胜的、近的、远的。若能以观智清楚地照见这十一种五取蕴,即是具备第一种正见。 第二种正见是「了知苦因的智慧」,亦即了知缘起法的智慧。什么是苦因呢?简单地说,苦因即是无明、爱、取、行、业,因为它们产生苦(五取蕴)。 在《谛相应》中,佛陀开示说:「如果不了知四圣谛,就不能证悟涅盘,不能解脱生死轮回。」因此如果想要证悟涅盘,你就必须先了知四圣谛中的苦谛与集谛。你必须观照前一生的无明、爱、取、行、业如何造成今生的五取蕴,接着观照今生的无明、爱、取、行、业如何造成来生的五取蕴,然后再往过去生观照,观照过去第二生的无明、爱、取、行、业如何造成过去第一生的五取蕴等等。如果你的未来还有许多生,你也应当逐一地观照到你生死轮回最后一生的因果关系。 苦谛法与集谛法又称为行法,是观禅的目标,因此在修行观禅之前你必须先观照它们。如此观照之后你才能观照这些行法不断生灭的本质为无常、观照它们不断受到生灭逼迫为苦、观照它们没有永恒不灭的我为无我;如此观照行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称为观禅。逐步地修行观禅到了观智成熟时就会证悟涅盘(灭谛)。 第三种正见是「了知苦灭的智慧」。有两种苦灭,即坏灭(khayanirodha)与究竟灭(accanta-nirodha)。坏灭包括因缘灭与剎那灭:由于五种因完全灭尽,所以般涅盘之后五蕴完全灭尽,这是因缘灭;每一种行法都有生时、住时与灭时,其中的灭时就是剎那灭。修行观禅时,照见因缘灭与剎那灭是很重要的。当你修行到观智成熟时,道智与果智就会以涅盘为目标而生起。涅盘就是苦因与苦果的究竟灭。 第四种正见是「了知导致苦灭之道的智慧」。导致苦灭之道有两种,即世间圣道与出世间圣道。在你修行观禅时,有时必须照见观智本身也是无常、苦、无我,这称为反观(pativipassana)。在观智的心识剎那中包含五项圣道分,即:(一)正见:了知苦谛法(五取蕴)与集谛法(五种因)无常、苦、无我三相的智慧。(二)正思惟:将心投入苦谛法与集谛法的三相。(三)正精进:为了要了知苦谛法与集谛法三相而作的努力。(四)正念:对苦谛法与集谛法的三相忆念不忘。(五)正定:专注于苦谛法与集谛法的三相。这五项是世间的圣道,你必须观照它们也是无常、苦、无我。 了悟涅盘的智能就是了知灭谛的正见,它与其它六项或七项圣道分同时存在,因此包括正见在内,总共是七项或八项圣道分,它们是出世间圣道。为什么有八圣道分与七圣道分的区别?如果有人在观照欲界法或初禅名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证悟涅盘,那时他具有八圣道分;如果有人在观照第二禅或更高的禅那名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证悟涅盘,那时他只有七圣道分,因为没有正思惟这一项[38]。了知这些圣道分的观智就是了知道谛的正见。 如此可见,单靠正见并不足以证悟涅盘,还必须具备其它的圣道分,因此佛陀继续开示说: 「诸比丘,什么是正思惟呢?出离思惟、无瞋思惟、无害思惟,诸比丘,这称为正思惟。」 什么是「出离思惟」呢?前面已经讨论过五种出离,与它们相应的寻心所称为出离思惟。在这里特别要再提示的是:在你修行止禅达到禅那时,将心投入禅相的正思惟(寻)就是出离思惟。在你修行观禅时,无论是观照究竟名色法、五取蕴、五取蕴的因或行法的三相,将心投入这些目标的正思惟就是出离思惟。这些是世间的出离思惟。 在你证悟涅盘时,将心投入涅盘的正思惟就是出世间的出离思惟。 第二种正思惟是「无瞋思惟」。当你修行慈心观达到禅那时,无瞋思惟就与该禅那同时存在,这是上等的无瞋思惟;当你观照慈心禅那名法为无常、苦、无我时,心中也会生起无瞋思惟,那也是强而有力的无瞋思惟。 第三种正思惟是「无害思惟」。当你修行悲心观达到禅那时,无害思惟就与该禅那同时存在,这是上等的无害思惟;当你观照悲心禅那名法为无常、苦、无我时,心中也会生起无害思惟,那也是强而有力的无害思惟。 接着佛陀开示正语: 「诸比丘,什么是正语呢?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诸比丘,这称为正语。」 有两种正语:世间正语及出世间正语。当你戒除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时,就生起了正语,这是世间正语。当你证悟涅盘时,道智会彻底灭除能造成邪语的不善法,因此正语自然就存在,这是出世间的正语。 接着佛陀解释正业: 「诸比丘,什么是正业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诸比丘,这称为正业。」 有两种正业,即世间正业与出世间正业。当你戒除杀生、偷盗、邪YIN时,正业就生起,这是世间正业。当你证悟涅盘时,你的道智会彻底灭除能造成邪业的不善法,因此正业自然就存在,这是出世间正业。 接着佛陀开示正命: 「诸比丘,什么是正命呢?在此,诸比丘,圣弟子舍离邪命而以正当的方法谋生,诸比丘,这称为正命。」 有两种正命,即世间正命与出世间正命。当你以正当方式谋生时,正命就生起,这是世间正命。当你证悟涅盘时,你的道智会彻底灭除能造成邪命的不善法,因此正命自然就存在,这是出世间正命。 接着佛陀开示正精进: 「诸比丘,什么是正精进呢?在此,诸比丘,比丘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避免尚未生起的邪恶不善法生起。他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降伏已经生起的邪恶不善法。他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法生起。他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使已经生起的善法持续、不衰退、增长、广大、成就圆满。诸比丘,这称为正精进。」 什么是「尚未生起的邪恶不善法」呢?在你这一生中不可能没有尚未生起的邪恶不善法,例如在这一生中你都没有杀过人,那么杀人对你而言就是尚未生起的邪恶不善法;在这一生中,你可能还没有享受过某些感官欲乐,那么由于那些感官欲乐而生起的烦恼对你而言就是尚未生起的邪恶不善法。你应当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避免尚未生起的邪恶不善法生起。换句话说,你应当修行八圣道分,亦即修行戒、定、慧三学。 当你能专注安般似相而证得初禅乃至第四禅时,透视安般似相的智慧是正见;为了透视安般似相而作的努力是正精进,该正精进与正见同时存在。那时,在之前生起的不善法已被降伏。 当你转修观禅,透视行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时,了知三相的智慧是正见;将心投入三相的心理现象是正思惟;为了要了知三相而作的努力是正精进。那时,在之前生起的不善法也已被降伏。 若能如此修行止禅与观禅,就可以说你是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降伏已经生起的邪恶不善法。 如此继续修行,终有一天你会证悟涅盘,那时道智与果智会以涅盘为目标而生起。了知涅盘的智慧是正见;将心投入涅盘的是正思惟;为了透视涅盘而作的努力是正精进。对你现在而言,这些是你尚未生起的善法。 如果你持续不断地修行一直到证悟阿罗汉道果,我们就可以说你是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使已经生起的善法持续、不衰退、增长、广大、成就圆满。这些是四种正精进。 接着佛陀开示正念: 「诸比丘,什么是正念呢?在此,诸比丘,比丘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身为身,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受为受,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心为心,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法为法,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诸比丘,这称为正念。」 身、受、心、法是观智的目标,正念能取得这些目标,然后观智能如实地了知它们,因此在你修行观禅时,正念与观智一直是同时存在的。在这里,观智也称为正知,精进就是热诚,因此佛陀开示说:「比丘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身为身……」 接着佛陀开示正定: 「诸比丘,什么是正定呢?在此,诸比丘,比丘远离爱欲,远离不善法,进入并安住于具有寻、伺及由远离而生之喜、乐的初禅。平息了寻、伺之后,借着获得内在的清净与一心,他进入并安住于没有寻、伺,但具有由定而生之喜、乐的第二禅。舍离了喜之后,他保持舍心,具备正念与正知,如此他以身[39]感受快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此快乐是安住于舍心与正念者所感受的。』他进入并安住于第三禅。由于舍离了苦与乐及先前灭除了喜与忧,他进入并安住于超越苦乐及由舍与正念净化的第四禅。诸比丘,这称为正定。」 有两种正定,即世间正定与出世间正定。在本经中佛陀开示说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是正定;这里的第四禅也包括无色界定在内。当你转修观禅,观照身、受、心、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时,专注于这三相的定也是正定。这些是世间的正定。 修行到观智成熟时,你就能证悟涅盘。如果你在观照欲界法或初禅名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证悟涅盘,你的道智称为初禅的道智,因为此道智中包含五禅支。如果你在观照第二禅名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证悟涅盘,你的道智称为第二禅的道智。如果你在观照第三禅名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证悟涅盘,你的道智称为第三禅的道智。如果你在观照第四禅名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证悟涅盘,你的道智称为第四禅的道智。与这些道智同时存在的定称为出世间正定。 目前有些人对通过修行止禅而培育的正定有所误解:它们说如果禅修者修行止禅,就很可能会发疯或堕入邪道。很难明白为什么他们这么武断,竟然漠视乃至排斥佛陀于《大念处经》及其它许多部经中对正定非常明确的诠释,即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及第四禅。大家应当谨记,它们是正定,不是邪定,除非佛陀讲妄语;因此在这里我要解释禅定的五项利益,如此做不是要批评任何人,而只是实行比丘澄清佛陀教法的责任。 禅定有五项利益:第一项利益是「现法乐住」(ditthadhamma-sukha-viharanisamsa),即今生的安乐住处。已经证悟阿罗汉果的人有时也修行止禅而后入定。他们的禅那并不能使他们达到更高的成就或造成任何未来的投生,因为他们已经断尽烦恼,应作皆办,达到生死轮回的终点。他们入定只是为了得到今生的安乐住处而已。关于这点,我想要问大家:指责阿罗汉享受佛陀所赞叹的这项利益是明智的吗? 禅定的第二项利益是「观禅的利益」(vipassana- nisamsa)。如果禅修者证得了禅那,他就能以该禅那作为修行观禅的基础。禅那能产生强盛的智慧之光。在一切光明当中,智慧之光是最强盛、最有益的。依靠智慧之光,你能照见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并且能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从而证悟圣道,因此八圣道分当中有正定这一项。 如果你同意八圣道分是通向涅盘的唯一道路,那么为了证悟涅盘,你就应该培育正定。有人可能会辩说有些阿罗汉是干观行阿罗汉(sukkhavipassaka arahant即纯观行阿罗汉),他们并没有达到禅那。然而要成为干观行阿罗汉的人也必须有系统地修行四界分别观,达到近行定,该定力也能产生明亮的智慧之光。在智慧之光的帮助下,他们照见究竟名色法及其因,以及观照这些行法为无常、苦、无我。这种由定力产生的智慧之光对干观行者而言是必要的,因此如果你想修行真正的观禅,就必须具备这种智慧之光。佛陀教导修行止禅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要修行观禅。大家想一想,指责他人为了此目的而修行止禅是明智的吗? 禅定的第三项利益是「增上生利益」(bhava- visesavahanisamsa),即得到投生于梵天界的果报。如果禅修者能将禅那维持到临死时,那么死后他就能投生梵天界。然而我们教导修行止禅并不是为了这个目的,这只是一个可能性而已。 如果有学圣者凭借禅那而投生于梵天界,他们就不会再投生到欲界,而将在梵天界解脱生死轮回,因此禅定对未证圣果者及已证圣果者都有很大的利益。 禅定的第四项利益是「神通的利益」(abhibbanisamsa)。如果能以十四种方式来精通十遍与八定,具备充分波罗蜜的人就有可能修成一种或多种神通。 禅定的第五项利益是「寂灭的利益」(nirodhanisamsa),即成就灭尽定(nirodha-samapatti)的利益。成就八定的阿那含与阿罗汉都能入灭尽定。要入灭尽定必须先入初禅,出定后观照初禅的名法为无常、苦、无我;然后入第二禅,出定后观照第二禅的名法为无常、苦、无我……入识无边处定,出定后观照识无边处定的名法为无常、苦、无我;然后入无所有处定,出定后发四个愿,接着入非想非非想处定一、二个剎那之后即进入灭尽定。在灭尽定中,心与心生色法都暂时不生起。如果他们入灭尽定七天,那么在那七天当中心与心生色法都不生起,唯有业生色、时节生色与食生色生起。请问指责入灭尽定的阿那含与阿罗汉是明智的吗? 这些是禅定的五项利益。 接着佛陀为这一节经文作结论说: 「诸比丘,这称为导致苦灭的道圣谛。」 佛陀继续开示说: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 在这个阶段,你应当只观照苦谛,换句话说就是只观照身、受、心、法。如何观照它们呢?前面已经解释过许多次:首先你必须培育定力,其次必须有系统地修行四界分别观,直到能照见色聚及分析色聚里的究竟色法,这些修行法都是身念处;然后在你观照究竟名法时,如果从受开始,注重在观照受,则是受念处;如果从识开始,注重在观照识,则是心念处;如果从触开始,注重在观照触,则是法念处;如果你观照五蕴、十二处等,那也是法念处。然后应当观照内外的名色法。 接着佛陀开示下一个阶段: 「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 在这阶段,你必须观照因缘生灭与剎那生灭。接着佛陀开示说: 「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 这阶段包括从坏灭随观智到行舍智。接着佛陀开示道智的阶段: 「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 道智了知涅盘(即灭谛),而道智心识剎那里的八圣道分就是道谛。 接着佛陀为这节经文作结论: 「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 [38] 由于他所观照的目标(第二禅或更高禅那的名法)里没有正思惟(即寻心所),所以他的观智里也就没有正思惟(寻)。 [39] 这里的「身」是指名身而言,不是指色身。
---------------------------------------------------------------------------------------------------------------- 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些人做生意,发了大财;以后学佛了,事业衰败,公司倒闭。所以,他们看到学佛不灵,不学佛的时候好,学佛的时候坏了。其实这些人不是真学佛,他是迷信。佛教他做的事情,他一样都没有做到。这些假学佛的人,给社会大众造成负面的误导,他的罪过很重!如佛教导我们要“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佛教导我们要“善护身业,不失律仪”,一生规规矩矩做事情,遵守国家的法令规章,佛教导我们要“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他都没有做到。我们学佛,真正依照佛菩萨的教诲,命运会改变过来,“好会更好,坏会转好”,这样给社会大众做榜样,这是真正佛弟子。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