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奥禅师:智慧之光 第十一章:缘起第五法
2014/9/3   热度:274
帕奥禅师:智慧之光 第十一章:缘起第五法 《相应部.大因缘经》﹙Mahànidàna Sutta﹚里提到: Gambhãro càyam ânanda pañiccasamuppàdo gambhãràvabhàso ca. Etassacànanda dhammassa ananubodhà appañivedhà evamaya§ pajà tantàkulakajàtà gulàgaõñhikajàta mu¤japabbajabhåta apàya§ duggati, vinipàta§ sa§sàra§ nàtivattati.──「阿难,这缘起的确深奥,也显得深奥。由于未能以三遍知[1]透彻地知见缘起,以及证悟道果智,有情被缠住在生死轮回里,就好像一卷打结的线,或像织巢鸟的巢,或像找不到头尾的草制擦脚布。而且他们也无法脱离恶趣轮回。」 根据此教示,论师们在《清净道论》(第17章.节344)里说:¥àõàsinà samàdhipavarasilàya§ sunisitena bhava- cakkamapadàletvà, asanivicakkamiva niccanimmathana§. Sa§sàrabhayamatãto, na koci supinantarepyatthi.──「除非能用最胜定石磨利的智剑,斩断具有不断毁灭性的有轮(指缘起轮),否则无人能解脱轮回之怖畏,虽于梦间亦不能。」 根据上述经典与注释的启示,欲证悟涅盘的禅修者必须尝试以三遍知知见十二因缘。佛陀教说,由于无法多次重复地明了随觉智﹙即无随觉,ananubodha﹚及通达智﹙即无通达 appañivedha﹚,直到证悟道果,所以人们无法解脱生死轮回。因此人们应尝试去明了随觉智及通达智。应明白「明了」并不是指以推理或猜测而得知,亦并非只是记住佛陀的话或他人之言。 三世间遍知﹙3 lokiya pari¤¤à﹚ (1)所知遍知﹙¤àta pari¤¤à﹚ 若人能够以智透彻地辨明各缘起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等﹚的相﹙lakkhaõa﹚、作用﹙rasa;亦作味﹚、现起﹙paccupaññhàna﹚及近因﹙padaññhàna;亦作足处﹚,此智即是名色分别智﹙nàmaråpa pariccheda ¤àõa﹚。 若人透彻地明了它们的因缘,譬如「由于无明,行生起;由于行,识生起……」,此智即是缘摄受智﹙paccaya pariggaha ¤àõa﹚。此二智﹙即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被称为所知遍知。此二智被称为所知遍知的原因是,它们辨明与分别应得知,以及作为观禅目标﹙所缘﹚的行法﹙saïkhàra dhammà﹚。 (2)度遍知﹙tãraõa pari¤¤à﹚ 当思惟智﹙sammasana ¤àõa﹚与生灭智﹙udayabbaya ¤àõa﹚两者,在以智观照各缘起支的无常相、苦相及无我相后,能够审察与确定它们为无常、苦与无我时,此二智即被称为度遍知。这是审察与确定十二因缘法﹙缘起法﹚的无常相、苦相及无我相的审察慧。 ﹙3﹚断遍知﹙pahàna pari¤¤à﹚ 从坏灭智﹙bhaïga ¤àõa﹚开始的观智,在透彻地只观照十二缘起支之灭后,再轮流观照它们的三相,而暂时﹙tadanga﹚断除各别的烦恼﹙kilesa﹚。这些辨别及明了十二缘起支的灭之无常相、苦相及无我相的智慧是为断遍知。以上是三世间遍知。 三出世间遍知﹙3 lokuttara pari¤¤à﹚ 在观智﹙即三世间遍知﹚之后,圣道﹙ariya magga﹚就会生起。 圣道彻底断除﹙samuccheda, 正断﹚了各别的烦恼,以及透彻地证悟了无为涅盘界﹙asaïkhàta Nibbàna dhàtu﹚。因此断遍知事实上是道的名称。 圣道以所缘通达﹙àrammaõa pañivedha, 即透彻地面对面知见所缘﹚透彻地知见无为涅盘界。如此知见时,那圣道亦彻底断除了遮蔽四圣谛之痴﹙moha﹚。由于它已断除了遮蔽四圣谛之痴,它亦成就了知见四圣谛的作用。如此以作用成就﹙kicca siddhi﹚知见四圣谛是为无痴通达﹙asammoha pañivedha﹚。在此,圣道以所缘通达证悟了灭谛﹙Nirodha Sacca﹚,及以无痴通达证悟了苦谛、集谛与道谛。由于圣道已成就了知见属于苦谛与集谛的十二缘起支,以及它们之间的因缘的作用,所以它亦间接被称为所知遍知。 再者,圣道亦彻底断除了遮蔽苦谛与集谛之无常相、苦相及无我相的愚痴,因此它亦成就了审察与确定名为苦谛与集谛的行法﹙saïkhàra dhammà,即是指名、色、因与果﹚之无常相、苦相及无我相的作用。所以圣道亦间接被称为度遍知。 以上是三出世间遍知。 只有亲自以世间遍知与出世间遍知了知十二因缘后,才可说是已证得了随觉智及通达智。只有如此以随觉智及通达智了知十二因缘后,人们才能脱离生死轮回。这是上述摘自《大因缘经》的经文之含意。 随觉知与通达知 Ananubodhàti ¤àtapari¤¤àvasena ananubujjhanà appañi- vedhàti tãraõappahàna pari¤¤àvasena apañivijjhana.﹙《长部注》﹚ 根据疏钞的解释:anuanubujjhanaññhena anubodho,由于明了﹙一﹚应以名色分别智辨别的名色法及﹙二﹚应以缘摄受智辨别的因果关系两者的作用并非只是识知它们一次便能成就,而是在重复许多次识知它们后才能成就,因此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是随觉智。以随觉智去明了即是随觉知。这是所知遍知。 以度遍知与断遍知去明了是为通达知。观智间接被称为断遍知。断遍知真正是圣道的名称。因此以度遍知与断遍知透彻地明了名为苦谛的名色法及名为集谛的十二因缘,直到证悟道果是为通达知。 此二智,即(一)亲自透彻地明了过去、现在与未来三时里的十二缘起支,例如这是无明、这是行等等,及(二)亲自透彻地明了它们的因果关系,例如行会生起是因为无明,是为随觉知。 亲自透彻地明了十二缘起支的无常相、苦相及无我相,直到证悟道果是为通达知。若人不能以随觉知与通达知如实知见十二因缘,他便无法解脱生死轮回。只有在亲自知见它们后,他才能够脱离生死轮回。 第五法的摘要 Atãte hetano pa¤ca, idàni phalapa¤caka§, Idàni hetano pa¤ca, àyati phalapa¤caka§.(Vism) 根据上述的注释,禅修者必须辨明以便明了: (1)由于过去五因,即无明、爱、取、行及业(avijjà, taõhà, upàdàna, saïkhàra, kamma),现在五果生起,即识、名色、六处、触及受(vi¤¤àõa, nàmaråpa, saëàyatana, phassa, vedanà)。以及 (2)由于现在五因,即无明、受、取、行及业,未来五果生起,即识、名色、六处、触及受。 在此,因是属于集谛,果则属于苦谛。因此禅修者必须修禅以亲自透彻地明了: 1. 由于过去世的集谛,今世的苦谛生起。 2. 由于今世的集谛,苦谛在未来世生起。 集谛(Samudaya Sacca) 佛陀在《分别论》(Abhidhamma Vibhaïga Pàëi)里教示五种集谛,即: 1. 爱(taõhà)是集谛, 2. 一切烦恼,包括爱在内,都是集谛, 3. 一切不善法都是集谛, 4. 一切不善法,以及作为漏(àsava)之所缘和能够导致生死轮转的无贪、无瞋、无痴三善因都是集谛。 5. 一切作为漏之所缘和能够导致生死轮转的恶法及善法都是集谛。 因此在《迷惑冰消》(Sammohavinodanã)里提到:Tattha yasmà kusalàkusalakamma§ avisesena samudaya saccanti sacca vibhaïge vutta§.意思是一切善业与恶业都是集谛。再者,在《增支部.三集》(Aïguttàra Pàëi òika Nipàta)里教到一切缘起支都是集谛:Katama¤ca bhikkhave dukkha samudaya§ ariyasacca§. Avijjà paccayà saïkhàrà, saïkhàra paccayà vi¤¤àõa§, vi¤¤àõa paccayà nàmaråpa§, nàmaråpa paccayà saëayatana§, saëayatana paccayà phasso, phassa paccayà vedanà, vedanà paccayà taõhà, taõhà paccayà upàdàna§, upàdàna paccayà bhavo, bhava paccayà jàti, jàti paccayà jaràmaraõa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aupàyàsà sambhavanti.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o hoti. Ida§ vuccati bhikkhave dukkha samudaya§ ariyasacca§. 《谛相应.重阁经》(Sacca Sa§yutta, Kåtàgàra Sutta)里教到,若人不能以智透彻地知见四圣谛,便无法终止生死轮回;只有能够亲自以智透彻地知见四圣谛者,才能终止生死轮回。 因此,欲终止生死轮回的禅修者必须致力以智透彻地知见四圣谛。应当谨记集谛被包括在四谛之内。 佛陀教说爱是集谛,因此禅修者应探索与省察,引生今世苦谛的爱(集谛)是在何时生起的。 Råpàråpa§ pa¤cakkhandhà, ta§ hoti dukkhasacca§, ta§ somuññhàpikà purimataõhà samudayasacca§.(《迷惑冰消》)──意思是:名与色是五蕴。那五蕴是苦谛。在过去世里所累积下来及能够引生苦谛的爱是集谛。 根据上述注释的教示,禅修者必须明白那引生他今世的五蕴﹙苦谛﹚的爱﹙集谛﹚并非在今世里生起的爱,而是在过去世里所累积的爱。 《无碍解道》(Pañisambhidàmagga)的教示 Purimakammabhavasmi§ moho avijjà, àyåhanà saïkhàrà, nikanti taõhà, upagamana§ upàdàna§, cetanà bhavo. Ime pa¤ca dhamma purimakammabhavasmi§ idha pañisandhiyà paccayà.──在过去世里累积业﹙业有,kamma bhava﹚时所生起的痴是为无明。致力于造业是行。渴爱生命与所缘是爱。执取生命与所缘是取。善思(kusala cetanà)或不善思(akusala cetanà)是有。在过去世里造业时所生起的这五法是今世结生﹙pañisandhi,对于人类是结生五蕴﹚的因。(《无碍解道》) 《无碍解道》里的意思是在过去世造业有(kamma bhara)时,那受到无明、爱与取包围着的业是今世果报蕴﹙如结生五蕴﹚的真正原因。 因此禅修者必须亲自透彻地辨明苦谛﹙如结生五蕴﹚在今世生起是因为过去世的业﹙集谛﹚。唯有如此他才能够亲自透彻地明了「由于集谛,苦集才会生起」。 行与业有(saïkhàra + kamma bhava) 1. 在布施前﹙造布施业前﹚所生起的前思(pubba cetanà)是行。把施物布施到受者的手中时所生起的立思(patitthapaka cetanà, 或脱思:mu¤ca cetanà)是业有。 2. 或者,在造业时所生起的意门心路过程速行心当中,前六个速行心的思(cetanà)是遂行(àyåhana saïkhàra)。第七个速行心的思是业有。 3. 或者,在造业时生起的速行心的思是业有。与那思相应的心识及心所是遂行。 因此即可明白在今世里所累积的无明、爱、取、行及业并非今世五蕴的因﹙集谛﹚,而是未来世五蕴﹙苦谛﹚的因﹙集谛﹚。 在这五因当中,若人慎重地考虑业,他就会满意地同意,只有由于过去世的集谛,苦谛才会在今世生起。若人不同意在今世生起的苦谛(如结生五蕴)是缘于在过去世里所造下的业﹙集谛﹚,他就必须进一步考虑,是否还有必要修波罗蜜长达四阿僧祗与十万大劫,以成就正等正菩提(sammàsambodhi);或修波罗蜜长达二阿僧祗与十万大劫,以成就辟支菩提(paccekabodhi);或修波罗蜜长达一阿僧祗与十万大劫,以成就上首弟子菩提(aggasàvaka- bodhi);以及修波罗蜜长达十万大劫,以成就大弟子菩提(mahàsàvakabodhi)。 推理与亲自体验(anumàna + paccakkha) `Aya§ lokãyo aya§ lokuttaro'ti ariya§ aññhaïgika§ magga§ yathàbhåta§ na pajànàti ajànanto lokiyamagge abhinivisitvà lokuttara§ nibbattetu§ na sakkàti.(《中部注》) 若禅修者认为过去已不复存在,而未来则还未到来,所以只能以推理(anumàna)或猜测的方法辨明过去与未来;而又认为能以推理的方法辨明「现在五果的生起是因为过去五因,未来五果的生起是因为现在五因」,如是即意味圣者能够以推理或猜测的方法证悟「苦谛的生起是因为有集谛」。 然而,佛陀与注释两者的教示都教导必须清晰地如实知见苦谛与集谛: Ida§ dukkhanti yathàbhåta§ pajànàti. Aya§ dukkha samudayayoti yathàbhåta§ pajànàti. (《中部》) è唯有当人亲自透彻地如实知见苦谛、集谛及苦谛的生起是因为集谛时,他才能够培育道谛,即是说此时他才能观照苦谛与集谛之三相﹙无常、苦与无我﹚,以修习观禅。只有在培育了世间道谛(lokiya maggasacca)后,他才能证得出世间道谛(lokuttara maggasacca)及出世间灭谛(lokuttara nirodhasacca)。因此请注意:辨明过去与未来,以便如实知见十二因缘是无可避免的。 体证缘摄受智(Paccaya Pariggaha ¥àõa) Vipassakena pana kammantara¤ca vipàkantara¤ca ekadesato jànitabba§.(《清净道论》) Ekadesato jànitabba§ anavasesato jànitu§ na sakkà avisayattà. Sabbena sabba§ ajànate paccayapariggaho na paripurati.(《大疏钞》) è意即在众多复杂的业及果报﹙异熟,vipàka﹚关系之中,修观者(vipassaka)应体证某些业及其果。由于遍知一切业及其果并非属于弟子(sàvaka)的范围,而只是属于佛陀一切知智 (sabba¤¤utà¤àõa)的范围,所以禅修者并不能遍知它们。然而,若人未曾体证任何业及其果,他便无法成就缘摄受智。这是上述注疏文字的含意。 由于未体证业及其果即无法成就缘摄受智,禅修者应尝试去明了它们至某个程度,以便体证缘摄受智。 如你们所知,佛陀亦遭受到十二项恶业的果报,即背部剧痛、受到金佳(Ci¤ca)诬告、受到大象那拉奇林(Nalagiri)攻击、被提婆达多(Devadatta)推下的大石碎片割伤等等。对于这些果报,每一项都有各自令其发生的业。同样地,在这一期生命里,人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可喜所缘(iññhàrammaõa)及不可喜所缘(aniññhàrammaõa),它们即是他的善果与恶果。这是自然的。体验到可喜所缘是由于善业的缘故;体验到不可喜所缘则是由于恶业的缘故。有许多种不同的善业,可各自引生不同的可喜所缘。同样地,也有许多种不同的恶业,可各自引生不同的不可喜所缘。弟子(sàvaka亦作声闻)并不可能遍知这一切业及其果,而只能知道某些罢了。 神通与观禅(Abhi¤¤à & Vipassanà) 有人能接受可以透过宿住随念智(pubbenivàsànussati abhi¤¤à)得知过去世,亦能接受可以透过天眼通(dibba cakkhu)的未来分智(anàgata§sa¤àõa)得知未来世,但却不愿意接受可以透过观禅辨明过去与未来的五蕴。 关于可以透过观智辨明过去与未来的五取蕴(pa¤cupàdànakkhandhà)的佛陀教示与批注如下:Ye hi keci bhikkhave samaõà và bràhmaõà và anekavihita§ pubbenivàsa§ anussaramànà anussaranti, sabbe te pa¤cupàdànakkhandhe anussaranti etesa§ và a¤¤atara§. Katame pa¤ca? `Eva§ råpo ahosi§ atãtamaddhàna'nti, iti và hi bhikkhave anussaramàno råpa§ yeva anussarati... Eva§ vedana... Eva§ sa¤¤o... Eva§ saïkhàro... Eva§ vi¤¤àõo... (Sa§yutta Nikàya, Khajjaniya Sutta) Pubbenivàsanti na ida§ abhi¤¤àvasena anussaraõa§ sandhàya vutta§, vipassanàvasena pana pubbenivàsa§ anussarante samaõabrahmaõe sandhàyesa§ vutta§. Tenavàha... `sabbe te pa¤cupàdànakkhandhe anussaranti, etesa§ và a¤¤atara'nti. Abhi¤¤àvasena hi samanussarantassa khandhàpi upàdànakkhandhàpi khandhapañibaddhàpi pa¤¤attipi àrammaõa§ hoti yeva. Råpa§ yeva anussaratãti eva§ hi anussaranto na a¤¤a§ ki¤ci satta§ và puggala§ và anussarati, atãte pana niruddha§ råpakkhandhameva anussarati. Vedanàdãsupi esevanayoti.(《相应注》) è「诸比丘,有些沙门及婆罗门﹙指比丘﹚,能够以智忆起及辨明许多过去世的诸蕴。这些沙门及婆罗门,能以智忆起过去世的五取蕴或其中之一。」﹙《相应部.所食经》Khajjaniya Sutta﹚ 在上述的巴利经文里,佛陀用「宿住」(pubbenivàsa§) 一词,并非是指以宿住随念智(pubbenivàsànussati abhi¤¤à)来忆起过去世的蕴。佛陀用「宿住」一词的真正含意是指,那些沙门及婆罗门能够以观智之力忆起过去蕴。因此佛陀教说:`... sabbe te pa¤cupàdànakkhandhe anussaranti etesa§ và a¤¤atara§...'意即「……这些沙门及婆罗门能以智忆起五取蕴。他们亦能以智忆起这五者之一。」 提及那是通过观智的力量,是因为宿住随念通有四种所缘,即: 1. 包括出世间法在内的五蕴。 2. 不包括出世间法在内的五取蕴。 3. 与五蕴有关的族系、美丽、食物营养、快乐、痛苦等等。 4. 各种名称观念。 在上述巴利经文里,并没有教到以智辨明这四种所缘。由于佛陀只教示以智辨明过去世的五取蕴或其中之一,因此可知佛陀是指以观智辨明过去蕴,而并非以宿住随念通去辨明它们。以观智辨明过去蕴时,并非辨明「有情」或「人」,而只是辨明在过去已灭了的色、受、想、行与识。 这些是有关宿住随念通与观智之间的差别,以及能以观智辨明过去与未来的参照资料。 追寻因的方法 Paccayasamuppanne hi apariggahite paccayapariggaho na sakkà hoti kàtu§. Tasmà dhammaññhiti¤àõaggahaõeneva tassa hetubhåta§ pubbe siddha§ nàmaråpavavatthàna¤àõa§ vuttameva hatãti veditabba§.(《无碍解道注》) 根据上述《无碍解道注》的定义,欲以智辨别因﹙即缘摄受﹚的禅修者必须先致力于证得名色差别智(nàma- råpavavatthàna¤àõa),即是应先辨明名为缘生法(paccaya- samuppanna,或缘起)的果﹙名色﹚。 它的意思是,欲以智辨别过去因的禅修者,必须先已辨明由于过去因而生起的现在名色﹙缘生法,paccayupanna dhamma﹚,以及由于更远的过去因而生起的过去名色﹙缘生法﹚。再者,若禅修者欲以智辨别「由于现在五因,名为缘生法的未来五果生起」,他就必须先已能够以智辨明现在五因﹙即无明、爱、取、行与业﹚所依靠的现在名色﹙缘生法﹚,以及将会由于这些现在五因而生起的未来五果﹙缘生法﹚。唯有如此之后他才能轻易地追寻过去因,以及辨别现在果的生起是缘于过去因。同样地,他亦能以智辨别未来果的生起是缘于现在因。追寻更远的过去世与未来世的方法亦是如此。 因此禅修者必须先注意到,在还未辨别「由于因,果则生起」之前,他必须先已辨明了过去五蕴、现在五蕴及未来五蕴的这一项事实。 五种缘起教法 在《清净道论》(第17章.节28)和《迷惑冰消》的缘起分别篇里,都以收集藤者砍藤的譬喻来描述四种教缘起的方法,即: 1 随顺缘起法(anuloma pañiccasamuppàda,即从前至后),从「因为无明,行生起」到「因为生,老死发生」。 2 从中间的「受」到「生」的生起是因为「有」,即从中至末。 3 逆缘起法(pañiloma pañiccasamuppàda,即从后至前),从「老死发生是因为生的缘故」到「行的生起是因为无明」。 4 从「四食(àhàra)的生起是因为爱;爱的生起是因为受…」到「行的生起是因为无明」,即从中至始。 5 注释里提到第五种教法:`Atãte hetavo pa¤ca, idàni phala pa¤caka§.'意即: 5.1 「由于过去五因,现在五果生起。」 5.2 「由于现在五因,未来五果生起。」 在上述五法之中,禅修者可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法,以追寻因或因果。在这五法之中,这一章主要是解释以第五法辨别因果关系。在刚开始追寻因的阶段,所采用的方法是从中间追寻至前端。 在从中间至前端地追寻因时,﹙即根据《无碍解道注》的教示﹚,若禅修者已辨明从今世至过去世的五蕴,那就会更容易。因此应先辨明从今世至过去世的五蕴。这是根据宿住随念相续地辨明过去蕴之法。当能够相续地辨明从今世至过去世的五蕴时,禅修者应更进一步以智辨明:「由于﹙依靠过去五蕴而生起的﹚过去五因,现在五蕴则生起。」若能成功以缘起第五法辨明及连贯因果,其它四法也就易于明白了。 把心(即智)导向过去 首先次第培育起定力。再轮流辨明内与外的名色法。尤以第六组的名色为始来辨明过去。多数采用此法的禅修者都能成功。 以辨明刚发生过去的名色法为始。﹙这是宿住随念的阶段,过后会再讲解如何辨别因果关系。﹚ 在还未坐禅之前,禅修者应供﹙烛或灯﹚光、或水、或花给佛陀,再发愿证悟涅盘。然后再发愿,若在还未证得涅盘而需要继续轮回,愿自己来世会成为比丘,或是女人等等﹙依照个人所愿﹚。辨明在发愿时所生起的心路过程。 过后去坐禅时,次第地培育起定力,然后辨明内外的名色法,尤以法所缘组的善名法为主。若禅修者是止行者,他就应以辨明禅那名法﹙jhàna nàma dhamma﹚为主。当那光变得非常强时,尝试去辨明发愿成为比丘或女人时、发愿证悟涅盘时以及刚才供光、或水、或花给佛陀时的心路过程。 若要辨明这些名法,应先辨明它们所依靠的心所依处﹙hadayavatthu﹚,以及在心脏里所有的五十四种色法。然后再辨明依靠心所依处色而生起的有分心。辨明有分心后,再辨明有分心的前后,以辨明在有分心之间生起的名法,即心路过程。当能够辨明这些名法时,查看它们是否与在坐禅之前发愿的心路过程一样。若是一样的话,他即已能够辨明最近的过去名色。 若禅修者是止行者,而又发愿欲成为梵天,那他必须修能够令他投生该界的禅那。比方说该禅那是第四禅,那么即再次入第四禅。他可在入第四禅之前或之后发愿成为梵天,或者只是令自己倾向于梵天的生活。 「发愿」或「内心的倾向」都是在造以无明、爱及取最为显著的烦恼轮转﹙kilesavañña﹚。入该禅那许多次即是在造业轮转﹙kammavañña﹚,即行与业。 然后再辨明那烦恼轮转名法、业轮转名法,以及这些名法所依靠的处色。若能够辨明这些名色法,那么他即已成功辨明最近的过去名色。在如此辨明过去名色时,应以辨明心所依处色及有分心为主。 烦恼轮转及业轮转 前面提到可导致生死轮转(sa§sàravañña)的无明、爱、取、行及业(avijjà, taõhà, upàdàna, saïkhàra, kamma),在此将对它们作出更进一步的解释。在上述第一个发愿的例子: 1. 无明:误以为有「比丘」或「女人」。(=20个名法) 2. 爱:渴爱比丘或女人的生活。(=20) 3. 取:执取比丘或女人的生活。(=20) (在此20是指贪见组。它亦可是19/22/21,这有视其心状况而定。) 4. 行:供光、水、花给佛的善思组(kusala cetanà)。 =信慧组,有34个名法。 5. 业:那34个名法的业力(kamma satti)。 名为烦恼轮转的无明、爱及取,多数是出现为意门转向与七个速行。若取色所缘为目标,如比丘生活或女人生活的色所缘(råpàrammaõa),彼所缘就会生起。出现于速行的是贪见组(20)。至于名为业轮转的行与业,则是信慧组的意门速行心。若是喜俱及智相应,即有34个名法。由于此善组是无常法,在其生、住、坏灭的生命期结束后,它即灭了。然而,它们是把业力(kamma satti)留在名色流里后才灭,而这业力有能力令他在未来世里,如他所愿地成为比丘或女人。它们并不像灭后并没留下任何业力的果报名法(vipàka nàma,异熟名法)或唯作名法(kiriya nàma)。该业力被称为业。它是异剎那业力(nànàkkhanika kamma satti)。 在第二个发愿成是梵天的例子里: 1. 无明:错知为有「梵天」。(=20) 2. 爱:渴爱梵天的生活。(=20) 3. 取:执取梵天的生活。(=20) 4. 行:随着发愿成为梵天而累积的第四禅善思。(=31) 5. 业:那行(31)的业力(kamma satti)。 在此,名为烦恼轮转的无明、爱及取是属于贪见组(20)。行则是第四禅的禅那名法(31)。它们是意门速行路心(manodvàrika javana vãthi citta)。若禅修者能够以智辨明最近的过去名法(即烦恼轮转及业轮转),再破除它们的名密集,直到知见究竟名法,他即已成功辨明最近的过去名色法。 若色相出现 在辨明最近的过去名色法时,若正在发愿的的色相出现,就办明那色相的四界(四大种)。它将会变成许多微细的色聚。办明那些色聚里的色法。再整体地办明六处及四十二身分的色法。尤以办明在心脏里的54种色法为主。办明心所依处色。再办明有分心(=有分识)。然后再办明依靠心所依处色,以及出现于有分心之间的心路过程名法,检查它们是否与刚才发愿时生起的名法相同。若两者是相同的,即已成功辨明最近的过去名法。成功后,再把智导向更远的过去,渐次地辨明过去名色法,如昨天的名色法,前天的名色法,上个月的名色法,去年的名色法等等。如此辨明时,若有色相出现,即以上述之法辨明它们的四界,直到知见究竟法。继续辨明过去名色,直到在母胎里的第一期胎儿阶段(kalala råpa, 卵黄色)。 朝向过去世的临终时期 在人类的结生(pañisandhi)时生起的有三种色聚,即心色十法聚(hadaya dasaka kalàpa)、身十法聚(kàya dasaka kalàpa)和性根十法聚(bhàva dasaka kalàpa),亦即有三十种色法(虽然只有三种色聚或三十种色法,但每一种的数量是很大的)。至于名法,若禅修者是三因者(tihetuka),而其结生识又是喜俱,它即是有三十四个名法(心与心所)的信慧组。辨明这些名色法,直到其智清晰。当能够以智辨明究竟法时,应审察(如下): So `ida§ nàmaråpa§ na ahetu na appaccayà nibbattam, sahetu sappaccaya nibbattam. Ko panassa hetu, ko pana paccayo'ti upaparikkhanto `Avijjàpaccayà taõhàpaccayà kammapaccayà àhàrapaccayà cà'ti tassa paccaya§ vavatthapetvà `atãtepi paccayà ceva paccayasamuppanna- dhammà ca, tato uddha§ satto và puggalo và natthi, suddhasaïkhàrapu¤jà evà'ti tisu addhàsu kankha§ viharati. Aya§ pana vipassanàsaïkhàrasallakkhaõà ¤àtapari¤¤à nàma. (《迷惑冰消》) 根据上述的注释,这些名色法并不会无因(hetu或janaka,即直接引生果之因)及无助缘(paccaya或upatthambhaka)地生起,它们只有在因及助缘具足时才会生起。在以智慧之光照向过去后,若审察什么是因与助缘,禅修者就会看到在过去世临死时所生起的名色法,或临死速行心(maraõasanna javana)的目标〔此目标是业(kamma),或业相(kamma nimitta),或趣相(gati nimitta),即这三者的其中之一〕。 若禅修者能够辨明临死时的名色法,那即非常肯定能够找到这三种目标之一(即业,或业相,或趣相)。此时已不再有困难。该目标会出现是由于那业力即将带来果报的缘故。因此若能找到该目标,即已肯定他能够找属于今世果报蕴(vipàka khandha, 如结生五蕴)之因的行与业。若找到行与业,就再辨别围绕着该行与业的无明、爱与取。 在以智审察过去时,若禅修者找不到临死的名色法,而只看到一具死尸的色相,就辨明那死尸的四界。他将会看到只有色聚。再辨明这些色聚里的色法。多数他会看到只有时节生食素八法聚里的八种色法。 上述提及「多数」,是因为有时禅修者可能会看到在该死尸里的活蛆之色聚。因此有时禅修者可能会看到,明净色聚及非明净色聚混合地出现在该死尸里。然而,该死尸本身只有非明净的时节生色。 在辨明该死尸的色法后,再渐次朝向更远的过去,直到看到在临死时生起的名色法。若能够辨明临死时的名色法,就再辨明其时生起的临死速行心之目标。若不成功,就尝试找出临死时的心所依处。过后再辨明依靠心所依处而生起的有分心。然后朝有分心前后去辨明。只有在能够辨明到临死时的有分心时,禅修者才能找到及辨明临死速行心的目标(即是业,或业相,或趣相)。根据对在帕奥禅林这间道场修习缘起的禅修者而作出的统计,多数是业或业相会出现,趣相只出现于非常少数的禅修者。 若该临死目标是业,而出现得有如禅修者重新再造那业一次(如在《阿毗达摩概要》里提到的abhinavakaraõa- vasena, 意即重新再做一次),禅修者就必须更进一步地辨明在真正造那善业时所生起的名色法。 辨别之法如下:先辨明造这善业时的色相之四界。若看到色聚,就辨明它们直到证得究竟色。尤以辨明在心脏里的五十四种色法为主。过后再辨明心所依处及有分心。然后辨明在有分心之间生起的名法(即在造那善业时生起的名法)。以智准确地办明所造下的是什么善业,以及所生起的是什么善心(即意门善速行心路过程)。若重复地向前及向后去办明,禅修者就会找到在当时生起的善速行心路过程,以及因何无明、爱与取而造那善业。换言之,禅修者会找到被无明、爱与取围住的善行与业。 注:由于能够带来人生的行与业肯定是善行与业,所以在此只提及善行与业。 善意公主在过去所发的愿 为了更易于明白无明、爱、取、行与业,在此将举出波斯匿王(King Kosala)的女儿,即善意公主(Princess Sumanà)在过去所发的愿。在观慧佛(Vipassi Buddha)时期,当(后来的善意公主)布施了一种名为善意的花与乳饭,给以观慧佛为首的僧团后,她发愿:`Bhavàbhavàbhi- nibbatiya§ me sati paritassanajãvitam nàma mà hotu, aya§ sumanamàlà viya nibbattanibbattaññhàne piyàva homi nàmena ca sumanàyeva.'──「无论投生至何处,愿我生活无忧。无论投生至何处,愿我是个如此花般人见人爱的女人,愿我名为善意。」(《增支部注》) 在上述的善业及许愿里,烦恼轮转与业轮转两者已被包括在内,即: 1. 无明:错知有个生活无忧、人见人爱及名为善意的「女人」。 2. 爱:渴爱那女人的生活。 3. 取:执取那女人的生活。 4. 行:布施善意花与乳饭给以观慧佛为首的僧团时所生起善思组名法。 5. 那善思组的业力(kamma satti)。 这五因是善意公主的某些果报蕴(vipàka khandha,例如结生五蕴)之因。 一位禅修者的例子 为了更易于明白它,在此举出一位禅修者的例子。当追寻至过去的临终时期,她看到布施水果给一位比丘的业(即临死速行心之目标)出现于有分心之间。在辨明布施水果的色相之四界后,她再进一步辨别名色法,而找到发愿成为受到良好教育的城巿女人(因为她对自己是个文盲的村女感到不快乐)时,以及布施水果时的心路过程。这些是: 1. 无明(20):错知有个受到良好教育的城巿女人。 2. 爱(20):渴爱那女人的生活。 3. 取(20):执取那女人的生活。 4. 行(34):布施水果给比丘时的善思组。 5. 业:那(34)的业力。 在这个例子里,(20)是指在烦恼轮转意门心路过程里,每一个速行心的二十个贪见组名法。 至于(34)则是指布施水果时的意门善速行心路过程里,每一个速行心的信慧组名法。 在今世,这位禅修者成为一位受到良好教育的城巿女人。当辨别因果之间的因缘关系时,她亲自以智知见那布施水果的善业力引生了许多果报蕴,例如今世的结生果报五蕴等等。这透彻地知见因果之间的因缘关系的智慧即是缘摄受智。为了更清楚地明白这些,请看一下个例子。 另一个列子 当辨明过去世临死速行心的目标时,譬如说出现的是供食物给佛塔的业,那么在辨明布施食物的色相之四界后,再进一步辨明名色法,尤其是心所依处及有分心。推前及向后地,辨明在临死速行心与更前面的心之间的有分心,便能看到在这些有分心之间生起的心路过程。追寻至找到发愿时及布施食物时的心路过程。辨别它们。禅修者必须能够找出在这些心路过程里的烦恼轮转(即无明、爱、取)及业轮转(即行与业)。 譬如说那禅修者发愿:「愿我成为一个能够证悟涅盘的比丘。」 烦恼轮转里有三: 1. 错知有个能够证悟涅盘的「比丘」是无明。 2. 渴爱能够证悟涅盘的比丘生活是爱。 3. 执取能够证悟涅盘的比丘生活是取。 这些无明、爱及取是为烦恼轮转。它们并无能力办到仅只是它们三个生起,而必须与相应的心及心所(如触、受、想、思、识等等)同时生起。它们多数是贪见组的二十个名法(若无喜则只有十九个名法)。它亦可以是有行或无行(sasaïkhàrãka or asaïkhàrãka)。 根据心路过程,它多数是出现为意门转向及七个速行,彼所缘则可能生起或不生起。若人执着于自己所愿成为的比丘之名色法,彼所缘就能生起。它出现为: 1. 意门转向:有十二个名法(心与心所)。 2. 每个速行心:多数是有二十个名法(贪见组)。 3. 若彼所缘生起:有十二个名法(若是喜俱)。 在这些名法之中: 1. 受是受蕴。 2. 想是想蕴。 3. 其余的心所是行蕴。 4. 识是识蕴。 因此这些名法即是四个名蕴。(这些名法所依靠的)心所依处及心脏里所有的五十四色法是色蕴(非真实色法亦可被包括在内)。若把它们连合起来,那么: 1. 在意门转向时有五蕴。 2. 在每个速行心时有五蕴。 3. 在每个彼所缘时亦有五蕴。 注:根据各别的情况,彼所缘可以是大果报彼所缘,或无因不善果报彼所缘,或无因善果报彼所缘。它们可以各自生起为34-33等等。在此只列出喜俱推度彼所缘。 在辨明过去因里的无明、爱及取(即围住行与业的烦恼轮转)时,禅修者必须正确地辨明这些五蕴,破除名与色的密集(ghana),直到知见究竟法。根据诸智的次第,这是名色分别智(nàmaråpa-pariccheda¤àõa)。 业轮转里有: 在布施食物给佛塔(=佛陀)时: 1. 生起的善速行心路过程(kusala javana vãthi)可取受者(即佛陀)为所缘。 2. 生起的善速行心路过程可以取施物(=食物)为所缘。 3. 随后生起的善思(kusala cetanà = kasala javana vãthi)可取之前在布施时的善思为所缘。 准确地辨明在供食时生起的是什么善速行心路过程。若那些善速行有乐受及与智相应(¤àõa sampayutta),它们的名法(心与心所)就有34个。这些是属于信慧组。根据心路过程(vãthi),它们出现为:意门转向、七个速行心,彼所缘(两个)则可能生起或没生起。 1. 在意门转向里有十二个名法(1心11心所)。 2. 在每个速行里有三十四个名法(1心33心所)。 3. 在每个彼所缘里有三十四个名法(1心33心所)。 这些名法是四个名蕴。在心脏里的色法是色蕴。因此: 1. 在意门转向时有五蕴。 2. 在每个速行心时有五蕴。 3. 在每个彼所缘时有五蕴。 识知、辨明及分别这五蕴的智是名色分别智。 这些烦恼轮转五蕴及业轮转五蕴,是今世生为比丘的果报五蕴之因。造业(以便能如愿令比丘的五蕴或名色生起)时生起的每个速行心里的34个名法被称为行。它即是「致力」于引生未来世。 由于这些行法是无常法,它们在生起后即坏灭。然而与果报蕴不一样的是,它们并非没留下任何业力在名色流里即坏灭。它们只有在把引生未来五蕴的业力留在名色流里后才坏灭。在这个例子里,其未来五蕴是能够证悟涅盘的比丘生命。这业力即是业。 缘摄受的阶段 若禅修者找到了在过去世造下的因,即无明、爱、取、行与业,就尝试把那业(即业力)与今世结生时三十种业生色互相连贯。辨明在业与业生色之间是否有关系。就好像心与心生色之间是有关系的,禅修者应准确地辨明,业与业生色之间是否有关系。 若有关系,禅修者必须亲自看到业生色由于该业而相续地生起。若它们之间并没有关系,即是说禅修者并没看到业生色(kammaja råpa)的生起是由于该业的缘故,他就必须继续寻找引生果报之业。推前及向后地照看在临死时出现于有分心之间的所缘。他将会找到那引生果报之业。对于有些禅修者,在临死时会有两个或三个业出现于有分心之间。那些业正在「冲」或「争取」引生果报。就好像一群关在一个围栏里的牛,在早上打开牛栏的门时,那些牛都争着出去外面。所以对某些人,诸业亦在临死时「争夺」。就好像在牛栏门边的猛牛,会以角抵开其它牛而首先出去外面,在出现于临死时的诸业之中,最强但最后才出现的业得到先引生果报。 更进一步的解释:引生果报的业是最后速行心的目标(nimitta[2])。由于即将引生果报的业力,业或业相或趣相出现为临死速行心的目标。若有许多业在临死时出现,禅修者必须在能够「捉住」临死速行心的目标后,再以前述的方法追寻该目标的无明、爱、取、行与业。 若有许多业在临死时出现及争取引生果报,其中之一会是直接引生果报的因业(janaka kamma亦作生业),其余的业则可以是支助因业的助业(upatthambhaka kamma亦作助缘)。在尝试辨明出现于过去世临死的目标时,禅修者可能是在辨明临死速行心之前的目标,而错过了临死速行心的目标。若果真错过了,他就会先找到助业。若尝试辨明那助业与结生业生色之间是否有关系,他就会看到它们之间是没有关系的。然若先找到的是因业,而又以智辨明它与结生业生色之间是否有关,他就会看到它们之间是有关系的。 因此在追寻过去业时,禅修者可能会先找到因业或助业。所以禅修者必须重复地辨明、检查与连贯,以便能够「捉住」最接近死亡心(cuti citta)的最后临死速行心之目标。由于该目标的出现是因为即将引生果报的业力的缘故,因此能够通过检查与连贯来准确地辨明(显现为业,或业相或趣相的)业。 改变目标 在接近死亡(但在临死速行心之前)出现的业,有时是可以通过如理作意(yonisa manasikàra)、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àra)等等而改变的。以前有位比丘,他是苏那尊者(Ven. Soõa,是位阿罗汉)的父亲。临终时,先出现于他心中的是地狱的趣相,(中译按:过后苏那尊者叫人抬他到一座佛塔,再替他供花给佛塔。)过后他能够转而取供花给佛塔为目标,一位女天神的相也出现。根据该比丘的事件,可知临死目标是可以根据如理作意及不如理作意而改变的。 由于目标的改变,当禅修者在追寻过去因时,可能会错过了临死速行心的目标,而先找到更早之前生起的助业,并非先找到因业。在这种情形之下,禅修者先找到助业(upatthambhaka kamma),过后再通过检查而找到因业(janaka kamma)。 另一点,在临死速行还未生起之前,可能会有许多种目标出现。临死速行心的目标也可能在临死速行心还未生起之前就曾出现过。这就像如法居士(Upàsaka Dhammika)在临终时,看到来自六个欲界天的六辆马车之相。当如法居士从这六辆马车之中,选了来自兜率天的马车后,就只剩下兜率天的马车出现于最后的临死速行心。 辨明因果 根据临死出现的目标追寻过去因时,譬如说那目标是供食物给佛塔,如此在辨明布施食物时的名色法里的无明、爱、取、行与业之后,再审察那业力与卵黄时期的三十种色法(kalala råpa)是否有关系。轮流地辨明因与果,看它们是否能配合。若禅修者看到因与果之间有关系(就好像心与心生色之间是有因缘关系的),他即应如下地辨明因与果: 由于无明(20),结生业生色(pañisandhi kammaja råpa)生起。无明是因,结生业生色是果……。 如此辨明因与果,以智辨别因与果之间的关系。此知见名为缘摄受智。 应预先注意的要点 色蕴(色法)的过去因是无明、爱、取、行与业。色法的现在因是心、时节与段食(citta, utu, àhàra)。 换言之: 1. 业生色(这是色蕴的一部分)的因是无明、爱、取、行与业。这些是过去因。 2. 心生色的因是依靠心所依处而生起的心。 3. 时节生色的因是(差不多是每一粒色聚里)[3]达到住时的火界(tejo dhàtu)。 4. 食生色的因是段食(àhàra),即业生食素、心生食素、时节生食素及食生食素(kammja oja, cittaja oja, utuja oja, àhàrja oja)。 请参考色业处一章有关:食物被消化后如何产生食生食素,以及每一个业生食素、心生食素、时节生食素和食生食素,如何在上述的食生食素支助之下,制造了新的色法。前一个食素八法聚里的食素,在受到下一个食生食素的支助之下,能够再制造新的食素八法聚。因此食生食素(àhàraja oja)是食生色的因。 四名蕴(4 Nàma Khandhà) 果报四名蕴(vipàka 4 nàma khandhà)的过去因是无明、爱、取、行与业。果报四名蕴是属于非心路过程心(亦作离路心,即不是出现于心路过程里的心)的有分心、结生心与死亡心(bhavaïga, pañisandhi, cuti),以及属于心路过程心的五识(例如眼识)、领受、推度与彼所(pa¤ca- vi¤¤àõa, sampañicchana, santãraõa, tadàrammaõa)。这些名法的现在因是: 1. 依处(vatthu, 这些名法是不能不依靠依处色生起的。) 2. 所缘〔只有当符合的所缘撞击正确的根门时,这些名法才会生起。只有在有个所缘被识知时,识知(指心识)才会生起。〕 3. 触〔phassa, 只有在相应的名法(如触等等)通过俱生缘、相互缘(sahajàta a¤¤ama¤¤a)等力量互相支持时,这些名法才会生起。〕 由于出现在心路过程里的善、恶及唯作名法(kusala- akusala-kiriya nàma),即五门转向、确定、速行与意门转向并非由过去因引生,而只是由现在因(如依处、所缘、触、如理作意及不如理作意)引生的名法,所以它们并没有过去因。它们只有现在因,例如依处、所缘与触。若能够明白这些,禅修者就应该会明白接下来提及的辨别法。 (一)一性理(Ekattanaya) 当禅修者在辨别十二缘起支时,他必须辨明至能够明了四理,即一性理(ekattanaya)、异性理(nànattanaya)、不作为理(abyàpàranaya)及如法性理(eva§ dhammatànaya)。在修习缘起时,这四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性理:在过去世、今世与未来世里,各自有过去名色、现在名色及未来名色,它们是: 1. 累积过去因的过去名色。 2. 从今世结生时开始,至现今正在修观禅或十二因缘时期间所生起的名色。 3. 若还不能在今世证悟阿罗汉果,而必须继续轮回,就会有将从这一刻(即正在修习十二因缘时)至最后一个未来世生起的未来名色。 禅修者必须辨明,在过去生起、现在正在生起以及未来将会生起的名色,是同一个相续性的名色流。 更详细的解释:在辨明过去世造善业以致引生这一世人生的心,和辨明这一生的心时,应辨明至明白它们是发生在同一个相续流(santati)里的。准确地辨明属于过去世名色流一部分的有分心是否是自己的。若它真的是自己的有分心,禅修者就会很容易地明了它是属于自己的。由于有分心是在一生里发生得最频密的心,因此在此主要提及它,以便易于明白。请注意对于其它名法也是相同。色相续流也以同样的方式产生,即出现在同一个相续流里。 三或四人 有时某些禅修者会看到(过去世)有三或四个正在造善业的人,出现在那造善业的目标里。若是如此,即逐一地辨明他们的四界,再办明他们的名色法。尤以办明每人的有分心为主。禅修者能够很容易地明白该有分心是否是他的。其原因是,当禅修者以慧眼亲自知见今世的有分心,以及过去世的有分心是出现在同一个名相续流时,他就会明白该过去有分心是他的。若正在办明的过去有分心并不是他的,他亦能很容易地明白那并不是他的,其原因是它与自己的名相续流并没有关连。若那过去名色并非自己的,它与自己的名色相续流就不是同一个相续流,它们之间是没有关连的。 自己过去世与今世的名色流是相续生起的,前后之间有关连地出现于同一相续流里。若禅修者能够如此知见名色是在同一个相续流里生起的,他即已知见了一性理。应明白对于今世与未来世的名色流,辨明它们是相续地在同一个相续流里生起的方法也是一样的。 断见与常见 此智透彻地知见无间断的名色相续流、连贯因果之间的关系,例如过去世的因与今世的果;今世的因与未来世的果。因此能够断除认为「生命只是存在于摇篮和棺材之间,死后就不再有生命,在棺材之后是没有东西的」的断见(uccheda diññhi)。 反之,若不能正确地知见因果之间的关系,而错误地辨别它们,那么常见(sassata diññhi)就会生起。错误地辨别它们是指认为那无间断的因果关系,以及无间断的名色相续流是属于单一个生命。由于没有知见因名色和果名色两者的无常、苦、无我,他执取了该邪见,即认为那名色相续流是只属于单一个生命的邪见。这邪见是常见。 (二)异性理(Nànattanaya) 当能够辨别因名色和果名色(例如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等)是在同一个相续流里生起,以及存有因果关系时: 1. 若能辨别它们为各别的心识剎那与各别的色聚, 2. 又能够以智办别在一个心识剎那里生起的色聚与名聚, 3. (如前所述,诸缘起支是不能够单独生起的,它们自然地只有在形成称为名聚与色聚的组合时才会生起。)而又能够在如实知见名聚(即在同一个心识剎那里生起的名法)里每一个究竟界(paramattha dhàtu)的自性相,以及色聚里每一个究竟界的自性相后,透彻地知见只有新的究竟界在生起,那他即已明了异性理。 禅修者必须以智知见究竟界的相、作用、现起与近因。当禅修者亲自透彻地知见由于因果的关系而令到新的究竟界生起时,他即已明了异性理,而断除了常见。 若他的观法错误,而认为在同一个名色流里生起的名色法都是属于各别不同的名色流,他就会持有断见:「在今世,这个我体验它;在那一生,那个我体验它。」(断见是指持有不同名色流存在的邪见,认为那造善或恶的人是一个,而体验到善或恶报的则是另一个。) (三)不作为理(Abyàpàranaya) 诸因并没有致力于令果生起。诸果亦没有如此作为:「若诸因生起,我们也生起。」无明并没有如此作为:「我将令行生起。」行亦没有如此作为:「我将令识生起。」无明、行等等并没有任何作为即是不作为理。若禅修者亲自透彻地知见不作为理,他就能断除我见(atta diññhi),即认为有个在造作的「灵魂我」(jiva atta)的我见。这是因为他已透彻地知见:诸因并没有造作以令诸果生起。 虽然诸因(例如无明)能够令到诸果(例如行)生起是自性定法(sabhàva niyàma),而不是因有任何造作以令果生起,但若观法错误,就会持有无作见(akiriya diññhi):「虽然做了,却并没有做到。」 自性定法 若有因(例如无明),果(例如行)就会生起。若没有因,果就不会生起。换言之,若有无明、爱、取、行与业诸因,识、名色、六处、触与受诸果即会生起。这即是根据自性定法而生起(sabhàva niyàma siddha hetå bhàva)。若人不能接受因能引生果的自性定法,那么排斥业力与果报的无作见就会生起。 (四)如法性理(Eva§ Dhammatànaya) 有如凝乳是来自乳,同样地,若因(例如无明)要引生果,其果必定是(行)而已,没有其它果能够生起。换言之,若无明、爱、取、行与业诸因要引生果,那么只有识、名色、六处、触与受诸果能够生起,没有其它果能够生起。这即是如法性理。若禅修者能够正确地知见如法性理,他就能够断除排斥因果的无因见(Ahetuka diññhi,即认为没有因的邪见)和无作见(即认为「所做的并没有做到」的邪见)。 若观法错误,他就无法接受果是根据固定的因而生起,也不能接受因会引生固定的果,而会持有无因见与定论(niyata vàda)。(《阿毗达摩论注》,《清净道论》第17章) 定论(Niyata Vàda) 定论是认为有情的善报及恶报都是早已注定的,是排斥业力果报的邪见。 所以应知,亲自透彻地知见缘起法是断除各种邪见的最上法。 要点 以下四种心的目标(所缘)是一样的: 1. 前一世临死速行心的目标。 2. 今世结生心的目标。 3. 今世有分心的目标。 4. 将在今世生起的死亡心的目标。 在这四种心之中,由于禅修者还未辨别未来,他必须准确与细心地辨别和检查第(1)、(2)及(3)项的目标是否一样。还有一点,结生心、有分心和死亡心里的心与心所的数量必须是一样的。仔细、准确与重复地辨别它们。在这阶段,禅修者应已能够准确地辨别有分心。若不能辨别它,就再次辨别结生心的名法。然后再辨别结生心灭后(及心路过程还未出现之前)生起的心与心所组合(有分心)。当心路过程没有出现时,这些(有分)心就会继续生起,以便这一生的心流不会中断,及维持生命。若能辨明这一点,就可再辨别诸心路过程之间生起的有分名法,应能成功地办到这点。 组成五蕴 在根据缘起第五法辨别因果关系时,禅修者必须把每一个心识剎那里的五蕴组合起来后,再去辨别关系。结生心、有分心和死亡心属于非心路过程心(vãthi mutta citta亦作离路心),即不出现在心路过程里。禅修者必须把这些非心路过程心组成五蕴,再辨别它们的关系。对于心路过程心也是如此。 蕴的意思是组合: 1. 色蕴有十一个存在的形式,即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下等(劣)、上等(胜)、远及近。作为漏法(àsava dhamma)的目标及被爱见(taõhà diññhi)执取为「我、我的」之色蕴是色取蕴(råpupàdànakkhandha)。 2. 受蕴有十一个存在的形式,即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下等、上等、远及近。作为漏法的目标及被爱见执取为「我、我的」之受蕴被称为受取蕴(vedanupàdànakkhandha)。 3. 类似的想蕴是想取蕴(sa¤¤upàdànakkhandha)。 4. 类似的行蕴是行取蕴(saïkhàrupàdànakkhandha)。 5. 类似的识蕴是识取蕴(vi¤¤àõupàdànakkhandha)。 (参考《相应部.蕴品.蕴经》Sa§yutta Nikàya, Khandha Vagga, Khandha Sutta) 把每一个心识剎那里的名法、依处色及所缘色法组成五蕴。在每一个心识剎那里的: 1. 依处色和所缘色法是色蕴。 2. 受是受蕴。 3. 想是想蕴。 4. 除了受、想与识之外,其余的心所都属于行蕴。 5. 识是识蕴。 若能明白以上的定义,就会明白接下来提到的,如何组成每一个心识剎那里的五蕴。由于每一组五蕴都有其因,所以应辨别它们的因果关系。 结生五蕴(Pañisandhi 5 Khandha) 在结生时: 1. 色蕴是三十种色法=三种色聚,即心色十法聚、身十法聚和性根十法聚。 2. 受蕴是结生三十四名法里的受。 3. 想蕴是结生三十四名法里的想。 4. 第一种解说法:行蕴是结生三十四名法里的思。 第二种解说法:除了结生三十四名法里的受、想与识之外,其余三十一名法都是行蕴。 5. 识蕴是结生三十四名法里的识。 上述的五蕴是对结生识喜俱的三因者而言。对于结生识舍俱的三因者,由于无喜,所以只有三十三名法。对于二因者(dvihetuka),则可能有三十三或三十二名法。 至于行蕴的两种解说法,佛陀在《蕴分别》(Khandha Vibhaïga Pàëi)以经教的方法解说时,主要只是提到思而已。因此第一种解说法只列思为行蕴。如此有人会问:「其余的心所不是也有因的吗?」因此再举出第二种解说法,这有两个目的:(1)令人明了其余的心所也是有因的,(2)以便没有任何究竟界被除外。 请注意:每次提到行蕴时都应如此理解。 辨别因果关系 首先辨别过去五因,以明了属于烦恼轮转的无明、爱与取,引生了属于业轮转的行与业。再辨别那业力(业轮转的一部分)引生了属于果报轮转(Vipàka Vañña)一部分的色蕴,把它门的因果关系连系起来。当以智知见因(业)与果(结生业生色)〔亦即受到无明、爱与取包围的行与业(因)和结生业生色(果)〕,知见果是依靠因而生起时,再如下辨别因果关系: 结生色蕴: 1. 由于无明(20)生起,结生业生色生起。 无明(20)是因,结生业生色是果。 2. 由于爱(20)生起,结生业生色生起。 爱(20)是因,结生业生色是果。 3. 由于取(20)生起,结生业生色生起。 取(20)是因,结生业生色是果。 4. 由于行(34)生起,结生业生色生起。 行(34)是因,结生业生色是果。 5. 由于业(34)的业力生起,结生业生色生起。 业(34)的业力是因,结生业生色是果。 注:无明、爱与取里的(20)是指贪见组名法。行与业里的(34)是指信慧组名法。如果禅修者在过去造业时是舍俱,喜就不包括在舍俱的行与业之内,而只有三十三个名法。由于能够辨别名色与因果至这个阶段的人多数是三因者,所以在此只举出三因者作为例子。应明白二因者的名法数量可以是三十三或三十二。由于在结生时,心生色、时节生色和食生色都没有生起,所以在这阶段只提及辨别业生色(30)的因果关系。 对于名蕴(例如受蕴),亦应先以智辨别了诸因引生诸果,然后再如下地去辨别因果关系: 「由于无明(20)生起,结生受蕴生起。 无明(20)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为了更精简地表达,以下会只提及「无明(20)是因,结生受蕴是果」,而略去「由于无明(20)生起,结生受蕴生起」。然而在办别它们时,禅修者应明白其辨别法是与色蕴中提及的一样。 结生受蕴: 有五个过去因: 1. 无明(20)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2. 爱(20)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3. 取(20)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4. 行(34)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5. 业(34)的业力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以及三个现在因: 6. 依处色(30)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7. 所缘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8. 触(34-受=33)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解释 (1)依处(Vatthu):在五蕴界(pa¤cavokàra)里,名法只能在有依处色(vatthu råpa)时生起,没了依处色,它们就不能生起。结生受蕴必须依靠在结生剎那与它同时生起的心所依处色而生起。再者,心所依处色并不能单独生起,而只能一组组地出现为色聚。它们必须依靠四界的助力(Satti, 例如俱生之力sahajàta)而生起。而且心色十法聚必须与身十法聚和性根十法聚同时生起。 因此根据注释里的经教:Vatthunàma karajakàyo ... attato bhåtàni ceva upàdàråpàni ca. (《中部注》I. p281)Þ依处是业生身(karajakàya)。这些业生身在究竟界上是种色(即四大)与所造色。根据注释,在破除色密集及知见究竟色法后,取种色(Bhåta råpa)与所造色(Upàdà råpa)为依处色,以及辨别它们。所以根据《阿毘达摩论》教法,结生受的依处色只是心所依处色。然而根据经教,则应取包括心所依处色在内的所有三十种色法为「依处色」。若要破除色密集与知见究竟法,即必须辨别所有的三十种色法。所以应注意(根据经教),所有三十种色法都被称为依处色。在亲自以智透彻地辨别结生受蕴只有在依靠依处色之下才能生起之后,再辨别因果。请注意:每次提到依处时都应如此理解。 (辨别:由于依处生起,结生受蕴生起;依处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2)目标(所缘):之前已经提过,结生名法的目标即是前一世临死速行心的目标。受体验那目标。以智辨明若无目标可体验,受就不会生起。辨明至明白这一点。前面的例子提到布施食物给佛塔为目标。众禅修者之间的业多数是不同的。有些人引生果的是布施业,有些则是持戒之业,有些则是禅修之业。而且在布施业里又有许多种,例如布施食物之业、布施袈裟之业等等。持戒之业也有许多种,例如持五戒、八戒、十戒等等之业。禅修之业也有许多种,例如修遍禅、不净观、安般念、慈心禅、观禅等等之业。业有许多种,而目标(所缘)也一样有许多种。在以智辨别结生受蕴只有在有目标可体验之下才能生起之后,再辨别因果。 (辨别:由于目标生起,结生受蕴生起; 目标是因,结生受蕴是果。) (3)触(phassa):由于触是最为显著的,所以有「由于触生起,受生起」(phassa samudayà vedanà samudayo)等教法。《发趣论》(Patthàna, 二十四缘)里教到:Cattàro khandhà aråpino a¤¤ama¤¤a§ sahajàtapaccayena pacccayo. Cattàro khandhà aråpino a¤¤ama¤¤a§ nissayapaccayena pacccayo. 意即四名蕴以俱生缘力(sahajàtapaccaya satti)和依止缘力(nissaya paccaya satti)互相支助。名法是互相依靠与支助的,就好像一句缅甸格言:「岛依靠陆地而存在,陆地也依靠岛而存在。」 吃食物时是可以多咀嚼几下,以吸取更多食物的精汁,也更能尝到它的味道。同样地,如果在一个心识剎那和随后生起的多个心识剎那里的触,都透彻地撞击目标,把识与目标连接起来,受就能更透彻地体验该目标的「精汁」。这是为何根据触的显著,而教受是因为触而生起。然而,触是不能够单独生起的。只有在其余的心与心所(相应法)支助它时,它才能与这些相应法同时生起。正如「扯一藤,整堆缠结的藤亦随之而动」这句格言,应注意在提及触时,其余的相应法亦已包括在内。 有个要点应注意的是:在出现于同一个心识剎那的相应法之中,若列其中一个名法为果,其余的名法则是因;若列两个或三个名法为果,其余的名法则是因。应注意这要点。对其余名蕴的分析法与受蕴的分析法一样。过后会再解释名法如何支助其它心识剎那里的名法。以智辨别至知见名法是互相依靠而生起,或受是依靠触等名法而生起的。换言之,受蕴依靠想、行与识蕴而生起,它们以俱生缘、相互缘、依止缘等等(sahajàta-a¤¤ama¤¤a-nissaya etc)互相支助,只有在以智知见这点后,再辨别因果。 〔辨别:由于触(34-受=33)生起,受蕴生起。 触(34-受=33)是因,受蕴是果。〕 结生想蕴: 有五个过去因: 1. 无明(20)是因,结生想蕴是果。 2. 爱(20)是因,结生想蕴是果。 3. 取(20)是因,结生想蕴是果。 4. 行(34)是因,结生想蕴是果。 5. 业(34)的业力是因,结生想蕴是果。 以及三个现在因: 6. 依处(30)是因,想蕴是果。 7. 目标(所缘)是因,想蕴是果。 8. 触(34-想=33)是因,想蕴是果。 结生行蕴(第一解说法,取思为行蕴): 有五个过去因: 1. 无明(20)是因,行蕴是果。 2. 爱(20)是因,行蕴是果。 3. 取(20)是因,行蕴是果。 4. 行(34)是因,行蕴是果。 5. 业(34)的业力是因,行蕴是果。 以及三个现在因: 6. 依处(30)是因,行蕴是果。 7. 目标是因,行蕴是果。 8. 触(34-思=33)是因,行蕴是果。 (在这第一种解说法里,只取最为显著的思为行蕴。) 结生行蕴(第二解说法:其余三十一心所) 第一至第七因与第一种解说法一样。 8. 其余三名蕴是因,行蕴是果。 注:从结生三十四名法除去受、想和识,剩下三十一个以触与思最为显著的心所是果,即行蕴。若追寻它的因,则其余三名蕴是它的近因(sesakkhandhattya padaññhàna)。它们是最接近的因。以第二种方法辨别是为了辨别所有的因果。这是因为有人可能会问:「若触是名蕴的因,难道触或称为行蕴的其余心所就无因吗?」应明白对其余行蕴的分析法亦是如此。 结生识蕴 有五个过去因: 1. 无明(20)是因,识蕴是果。 2. 爱(20)是因,识蕴是果。 3. 取(20)是因,识蕴是果。 4. 行(34)是因,识蕴是果。 5. 业(34)的业力是因,识蕴是果。 以及一个现在因: 6. 名色是因,识蕴是果。 注:「名」是指与识在同一个心识剎那里生起的心所。在结生心里,它即是指与结生识同时生起的三十三个心所。若禅修者的结生心是舍俱,喜就不包括在内,名即是指三十二个心所。「色」是指依处色与所缘色。由于结生心的目标是业或业相或趣相三者之一,若它是色所缘(råpàrammaõa),那么色所缘即是所缘色(àrammaõa råpa);若它是声所缘,声所缘即是所缘色。有这么一个教法:`nàmaråpa samudayà vi¤¤àõa samudayo'意即「由于名色生起,识生起。」亦有这么一个教法: `vi¤¤àõa paccayà nàmaråpa§',意即「识引生名色。」因此请注意识与名色是互相支助的。在辨别「名色引生识」的因果关系后,禅修者必须辨别因果。根据这些解释,虽然称为「依处、目标与触」和「名色」的因有不同的名称,但在究竟界上它们是一样的。 辨别: 由于名色生起,识蕴生起; 名色是因,识蕴是果。 在结生心之后,有十五或十六次的有分心生起。过后心路过程开始生起,它们是意门转向和七次「欲贪有速行」(bhava nikantika lobha javana)。在有分心的剎那,例如第一个有分心时,心生色和时节生色就会生起了。在经典里有教到,时节生色在结生心的住时(ñhiti)开始生起。当母亲所吃的食物被输送到胎里时,食生色就能够开始生起。所以若要辨别随结生心之后生起的有分五蕴,就应在色蕴里多辨别两种有现在因果的色法: 1. 由于心生起,心生色生起;心是因,心生色是果。 2. 由于时节生起,时节生色生起;时节是因,时节生色是果。 有分四名蕴与结生四名蕴的辨别法是一样的。以下再解释,在结生心之后生起的意门转向五蕴和速行五蕴的连贯因果辨别法。 意门转向五蕴 1. 色蕴一共有五种色聚,即四十六种色法。有三种在心脏里的业生色聚、一种心生色聚和一种时节生色聚。(此时食生色还不能生起。) 2. 受蕴是意门转向(12)里的(舍)受。 3. 想蕴是意门转向(12)里的想。 4. (a)行蕴是意门转向(12)里的思(第一种解说法)。(b)行蕴是意门转向(12)里的其余九个心所(第二种解说法)。 5. 识蕴是意门转向(12)里的识。 意门转向色蕴 有五个过去因: 1. 无明(20)是因,色蕴是果。 2. 爱(20)是因,色蕴是果。 3. 取(20)是因,色蕴是果。 4. 行(34)是因,色蕴是果。 5. 业(34)的业力是因,色蕴是果。 以及两个现在因: 6. 心是因,心生色是果。 7. 时节是因,时节生色是果。 意门转向受蕴 (由于意门转向名法只是唯作心,而不是果报名法,所以并非由过去因引生。应注意意门转向名法并没有过去因,而只有现在因。) 有三个现在因: 1. 依处(5种色聚;46种色法)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取新生命为目标)是因,受蕴是果。 3. A.有分意触(bhavaïga manosamphassa, 34)是因,受蕴是果。 B.意门转向意触(manodvàràvajjana manosamphassa, 11)是因,受蕴是果。 解释: 1. 依处(vatthu):只有在依靠心所依处之下受蕴才会生起。在其时,由于食生色还不能生起,所以没有食生色聚,只有四十六种色法。 2. 目标:若是女性,它就取新女性生命为目标。若是男性,它就取新男性生命为目标。它感受那作为目标的新生命。 3. 触:只有作为目标的新生命出现在有分心(即意门)时,有分心才会停止及意门转向生起。否则省察与确定那新生命的意门转向就不能生起。再者,以触最为显著的有分意触(bhavaïga manosamphassa)名法在那目标撞击有分心后波动与停止〔它们是有分波动(bhavaïga calana)和有分断(bhavaïgu- paccheda)〕。 只有在这些有分名法停止后,意门转向名法才能生起。换言之,有分名法离去以支助意门转向生起。这即是无间断(支助)缘(anantara)。因此有分意触也有支助意门转向名法(包括意门转向受蕴)生起。这是为何有分意触(34)亦是意门转向受蕴之因。 另外一点,在意门转向(12)名法里也有触,它是意门转向意触。只有当触把作为目标的新生命和识连接在一起时,意门转向名法才能生起。(请注意对接下来的分析法亦是如此。)因此所列出的触有两种,有分意触是无间缘(anantara),意门转向意触则是俱生、相互、依止等缘(sahajàta, a¤¤ama¤¤a, nissaya etc.)。虽然只提及「触」,但应知它是指以触最为显著的名法组合。若除去意门转向名法(12)里的受(果),其余十一个名法即是意门转向意触。 〔`Yampida§ manosamphassa paccayà uppajjati vedayita§ sukha§ và dukkha§ và adukkamasukha§ và tampi anicca§...'(《燃烧经》âdittapariyàya Sutta)〕此教法符合《燃烧经》和「由于触生起,受生起」(Phassa samudayà vedanà samudayo)等教法。 意门转向想蕴有三个现在因: 1. 依处(5=46)是因,想蕴是果。 2. 目标(新生命)是因,想蕴是果。 3. A有分意触(34)是因,想蕴是果。 B意门转向意触(12-想=11)是因,想蕴是果。 意门转向行蕴(思=第一解说法)三现在因: 1. 依处(5=46)是因,行蕴是果。 2. 目标(新生命)是因,行蕴是果。 3. A有分意触(34)是因,行蕴是果。 B意门转意触(12-思=11)是因,行蕴是果。 意门转向行蕴(九名法=第二解说法)三现在因: (1)至(3A)与第一种解说法的一样。 3B. 其余三名蕴是因,行蕴是果。 意门转向识蕴有两个现在因: 1. 名色是因,识蕴是果。(在此,「名」是指十一心所,「色」是指依处色和所缘色。) 2. 有分意触(34)是因,识蕴是果。 欲贪有速行(欲贪生命速行)里的五蕴 1. 色蕴是在心脏里的依处色(5=46)。 2. 受蕴是在速行里的受。 3. 想蕴是在速行里的想。 4. 行蕴是在速行里的思(第一种解说法),或是其余的心所(第二种解说法)。 5. 识蕴是在速行里的识。 注:这些欲贪有速行名法是贪见组名法。它们可以是20/19/22/21个名法。第二种解说法的行蕴可以是17/16/19/18。辨别欲贪有速行色蕴的方法和意门转向色蕴的一样。 欲贪有速行受蕴: 1. 依处(5=46)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新生命)是因,受蕴是果。 3. A.有分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B.速行意触(20-受=19)是因,受蕴是果。 4. 不如理作意(12)是因,受蕴是果。 注:在此不如理作意(Ayoniso manasikàra)是指错误地注意为有「女性生命」或「男性生命」。若识知新获得的生命为「名色」或「因果」或「无常」或「苦」或「无我」,那即是正确的,是如理作意。不如此识知与作意,却注意所缘为「女性生命」或「男性生命」,那即是不如理作意。应注意:它即是在欲贪有速行之前生起的意门转向。换言之,被称为如理作意或不如理作的是意门转向名法里的胜解心所。在此,它是胜解的错误确定为有「女性生命」或「男性生命」。由于胜解并不能单独生起,而必须与相应法同时生起,因此请注意:不如理作意在此是指所有十二名法(胜解与所有相应法)。不如理作意是引生不善速行的近因。 欲贪有速行想蕴: 1. 依处(5=46)是因,想蕴是果。 2. 目标(新生命)是因,想蕴是果。 3. A 有分意触(34)是因,想蕴是果。 B 速行意触(20-想=19)是因,想蕴是果。 4. 不如理作意(12)是因,想蕴是果。 欲贪有速行行蕴(思:第一种解说法): 1. 依处(5=46)是因,行蕴是果。 2. 目标(新生命)是因,行蕴是果。 3. A 有分意触(34)是因,行蕴是果。 B 速行意触(20-思=19)是因,行蕴是果。 4. 不如理作意(12)是因,行蕴是果。 欲贪有速行行蕴(其余十七心所:第二解说法): (1)、(2)、(3A)与(4)和第一种解说法一样。 3B. 其余三名蕴是因,行蕴是果。 欲贪有速行识蕴: 1. 有分意触(34)是因,识蕴是果。 2. 名色是因,识蕴是果。 3. 不如理作意(12)是因,识蕴是果。 「名」是指相应的十九个心所。「色」是指依处色与所缘色。 第二个欲贪有速行受蕴: 1. 依处(5=46)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新生命)是因,受蕴是果。 3. A 有分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B 第一速行意触(20)是因,受蕴是果。 C 第二速行意触(20-受=19)是因,受蕴是果。 4. 不如理作意(12)是因,受蕴是果。 注:由于前生速行支助后生速行,换言之,即前生心以无间缘力支助后生心,所以第一速行被列为第二速行之因(3B)。应明白对其余的名蕴和速行心亦是如此。 要点 刚开始辨别诸因的禅修者会难以辨别这心路过程。基于这原因,他可以在辨别名、色、因与果诸行法的相、作用、现起与近因后才来辨别它。 在这心路过程之后,意门心路过程可以根据情况再生起。禅修者应能明白,辨别这些意门心路过程里每一个心识剎那五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是和辨别法所缘组意门心路过程的因果关系一样的。在诸根具足后,五门心路过程就能在这一期生命根据情况而生起。在下文将会列出辨别色所缘组因果关系的方法。 当母亲所吃的食物输送到胎里时,食生色就可以开始生起。基于这原因,在此再次列出辨别有分五蕴因果关系的方法。此时有分心所依靠的六种色聚(在心脏里),即54种色法是色蕴。(非真实色法则根据情况而被包括在内。根据情况去辨别它们。) 有分色蕴: 有五个过去因: 1. 无明(20)是因,(业生色)色蕴是果。 2. 爱(20)是因,(业生色)色蕴是果。 3. 取(20)是因,(业生色)色蕴是果。 4. 行(34)是因,(业生色)色蕴是果。 5. 业(34)的业力是因,(业生色)色蕴是果。 以及三个现在因: 6. 心是因,(心生色)色蕴是果。 7. 时节是因,(时节生色)色蕴是果。 8. 食是因,(食生色)色蕴是果。 有分四名蕴: 1. 受蕴是有分(34)名法里的受。 2. 想蕴是有分(34)名法里的想。 3. 行蕴是有分(34)名法里的思(第一种解说法),或是剩余的31心所(第二种解说法)。 4. 识蕴是有分(34)名法里的识。 有分受蕴: 有五个过去因: 1. 无明(20)是因,受蕴是果。 2. 爱(20)是因,受蕴是果。 3. 取(20)是因,受蕴是果。 4. 行(34)是因,受蕴是果。 5. 业(34)的业力是因,受蕴是果。 以及三个现在因: 6. 依处(6=54,心脏里)是因,受蕴是果。 7. 目标是因,受蕴是果。 8. A 前生有分[4]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B 后生有分意触(34-受=33)是因,受蕴是果。 有分想蕴: 第(1)至(8A)与受蕴的因一样。 8B. 后生有分意触(34-想=33)是因,想蕴是果。 有分行蕴(思:第一种解说法): 第(1)至(8A)与受蕴的因一样。 8B. 后生有分意触(34-思=33)是因,行蕴是果。 有分行蕴(三十一名法:第二种解说法): 第(1)至(8A)与受蕴的因一样。 8B. 后生有分其余三名蕴是因,行蕴是果。 有分识蕴: 第(1)至(5)与受蕴的因一样。 以及两个现在因: 6. 前生有分意触(34)是因,识蕴是果。 7. 名色是因,识蕴是果。 「名」是指三十三相应心所,「色」是指依处色和所缘色。 色所缘组:五门转向五蕴 1. 色蕴是在心脏里的依处色(6=54)和色所缘。 2. 受蕴是五门转向十一名法里的受。 3. 想蕴是五门转向十一名法里的想。 4. 行蕴是五门转向十一名法里的思(第一种解说法),或是剩余的八个心所(第二种解说法)。 5. 识蕴是五门转向十一名法里的识。 五门转向色蕴: 有五个过去因: 1. 无明(20)是因,(业生色,30)色蕴是果。 2. 爱(20)是因,(业生色,30)色蕴是果。 3. 取(20)是因,(业生色,30)色蕴是果。 4. 行(34)是因,(业生色,30)色蕴是果。 5. 业(34)的业力是因,(业生色,30)色蕴是果。 以及三个现在因: 6. 心是因,(心生色)色蕴是果。 7. 时节是因,(时节生色)色蕴是果。 8. 食是因,(食生色)色蕴是果。 五门转向受蕴有三个现因: 1. 依处(6=54,心脏里的色法)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色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3. A 有分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B 五门转向意触(11-受=10)是因,受蕴是果。 五门转向想蕴有三个现在因: 1. 依处(6=54,心脏里的色法)是因,想蕴是果。 2. 目标(色所缘)是因,想蕴是果。 3. A 有分意触(34)是因,想蕴是果。 B 五门转向意触(11-想=10)是因,想蕴是果。 五门转向行蕴(思:第一种解说法): 1. 依处(6=54,心脏里的色法)是因,行蕴是果。 2. 目标(色所缘)是因,行蕴是果。 3. A 有分意触(34)是因,行蕴是果。 B 五门转向意触(11-思=10)是因,行蕴是果。 五门转向行蕴(八名法:第二种解说法): (1)、(2)及(3A)与第一种解说法的一样。 3B. 其余三名蕴是因,行蕴是果。 五门转向识蕴: 1. 有分意触(34)是因,识蕴是果。 2. 名色是因,识蕴是果。 「名」是指十个相应心所。「色」是指在心脏里的依处色(54)和色所缘。 色所缘组:眼识五蕴 1. 色蕴是在眼睛里眼识所依靠的六种色聚,即54种色法,以及色所缘。 2. 受蕴是眼识(8)名法里的受。 3. 想蕴是眼识(8)名法里的想。 4. 行蕴是眼识(8)名法里的思(第一种解说法),或是剩余五个心所(第二种解说法)。 5. 识蕴是眼识(8)名法里的识。 眼识色蕴: 有五个过去因: 1. 无明(20)是因,(业生色)色蕴是果。 2. 爱(20)是因,(业生色)色蕴是果。 3. 取(20)是因,(业生色)色蕴是果。 4. 行(34)是因,(业生色)色蕴是果。 5. 业(34)的业力是因,(业生色)色蕴是果。 以及三个现在因: 6. 心是因,(心生色)色蕴是果。 7. 时节是因,(时节生色)色蕴是果。 8. 食是因,(食生色)色蕴是果。 眼识受蕴: 有五个过去因: 1. 无明(20)是因,受蕴是果。 2. 爱(20)是因,受蕴是果。 3. 取(20)是因,受蕴是果。 4. 行(34)是因,受蕴是果。 5. 业(34)的业力是因,受蕴是果。 以及五个现在因: 6. 依处(在眼睛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7. 目标(色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8. 触(8-受=7)是因,受蕴是果。 9. 光(àloka)是因,受蕴是果。 10. 作意(=五门转向=11)是因,受蕴是果。 作意在此是指五门转向注意目标(色所缘)。在注疏里,它被称为心识过程之基因作意(Vãthi Pañipàdaka Manasikàra),是令心路过程生起的作意(《殊胜义注》)。至于光则有四种,即月光、日光、火光和智慧之光。这在《增支部.四集.光经》(Aïguttara Pàëi, Catukka Nipàta, âbhà Sutta)等经里有提及。闭目坐禅时,智慧之光是更为重要的。没有智慧之光就看不到色聚、色聚的颜色及因果。不在禅修的时候可以用肉眼看到色所缘,其时月光、日光和火光是眼识的因。 眼识想蕴: 第(1)至(7),以及(9)和(10)跟受蕴的因一样。 8. 触(8-想=7)是因,想蕴是果。 眼识行蕴(思:第一种解说法): 第(1)至(7),以及(9)和(10)跟受蕴的因一样。 8. 触(8-思=7)是因,行蕴是果。 眼识行蕴(五名法:第二种解说法): 第(1)至(7),以及(9)和(10)跟受蕴的因一样。 8. 其余三名蕴是因,行蕴是果。 眼识识蕴: 第(1)至(5)跟受蕴的因一样。 三个现在因: 6. 名色是因,识蕴是果。 7. 光是因,识蕴是果。 8. 作意(=五门转向=11)是因,识蕴是果。 「名」是相应的七个心所,「色」是依处色和色所缘。 色所组缘:领受五蕴 1. 色蕴是在心脏里的依处色(54)和色所缘。 2. 受蕴是在领受(11)名法里的受。 3. 想蕴是领受(11)名法里的想。 4. 行蕴是领受(11)名法里的思(第一种解说法),或是其余八个心所(第二种解说法)。 5. 识蕴是领受(11)名法里的识。 辨别领受色蕴和五门转向色蕴的方法是一样的。 领受受蕴: 有五个过去因: 1. 无明(20)是因,受蕴是果。 2. 爱(20)是因,受蕴是果。 3. 取(20)是因,受蕴是果。 4. 行(34)是因,受蕴是果。 5. 业(34)的业力是因,受蕴是果。 以及三个现在因: 6. 依处(在心脏里的54色法)是因,受蕴是果。 7. 目标(色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8. A 眼触(8)名法是因,受蕴是果。 B 领受意触(11-受=10)是因,受蕴是果。 领受想蕴: 第(1)至(8A)跟受蕴的因一样。 8B. 领受意触(11-想=10)是因,想蕴是果。 领受行蕴(思:第一种解说法): 第(1)至(8A)跟受蕴的因一样。 8B. 领受意触(11-思=10)是因,行蕴是果。 领受行蕴(八名法:第二种解说法): 第(1)至(8A)跟受蕴的因一样。 8B. 其余三名蕴是因,行蕴是果。 领受识蕴: 第(1)至(5)跟受蕴的因一样。 6. 眼触(8)名法是因,识蕴是果。 7. 领受名色是因,识蕴是果。 「名」是与领受识相应的十个心所;「色」是依处色(54)和色所缘。 色所缘组:推度五蕴 1. 色蕴是在心脏里的依处色(54)和色所缘。 2. 受蕴是推度(12)名法里的受。 3. 想蕴是推度(12)名法里的想。 4. 行蕴是推度(12)名法里的思(第一种解说法),或是其余九个心所(第二种解说法)。 5. 识蕴是推度(12)名法里的识。 注:若推度是喜俱就有十二名法。但若它是舍俱,就只有十一名法,喜不包括在内。若速行里有喜,推度里也就有喜。依照辨别五门转向色蕴的方法去辨别推度色蕴。 推度受蕴: 有五个过去因: 1. 无明(20)是因,受蕴是果。 2. 爱(20)是因,受蕴是果。 3. 取(20)是因,受蕴是果。 4. 行(34)是因,受蕴是果。 5. 业(34)的业力是因,受蕴是果。 以及三个现在因: 6.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7. 目标(色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8. A 眼触(8)是因,受蕴是果。 B 领受意触(11)是因,受蕴是果。 C 推度意触(12-受=11)是因,受蕴是果。 或推度意触(11-受=10)是因,受蕴是果。 推度想蕴: 第(1)至(8B)跟受蕴的因一样。 8C. 推度意触(12-想=11)是因,受蕴是果, 或推度意触(11-想=10)是因,受蕴是果。 推度行蕴(思:第一种解说法): 第(1)至(8B)跟受蕴的因一样。 8C. 推度意触(11或10)是因,行蕴是果, 推度行蕴(9或8法:第二种解说法): 第(1)至(8B)跟受蕴的因一样。 8C. 其余三名蕴是因,行蕴是果。 推度识蕴: 第(1)至(8B)跟受蕴的因一样。 8C. 推度名色是因,识蕴是果。 「名」是11(喜俱)或10(舍俱)个相应心所;「色」是依处色(54)和色所缘。 色所缘组:确定五蕴 1. 色蕴是在心脏里的依处色(54)和色所缘。 2. 受蕴是确定(12)名法里的受。 3. 想蕴是确定(12)名法里的想。 4. 行蕴是确定(12)名法里的思(第一种解说法),或其余九个心所(第二种解说法)。 5. 识蕴是确定(12)名法里的识。 由于确定并非由过去因引生,而只是属于唯作心,所以确定的四名蕴并没有过去因。它们只是由现在因引生的。 依照辨别五门转向色蕴因果关系的方法,辨别确定色蕴。 确定受蕴有三个现在因: 1. 依处(心脏里的54个依处色)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色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3. A眼触(8)是因,受蕴是果。 B推度意触(12或11)是因,受蕴是果。 C确定意触(12-受=11)是因,受蕴是果。 确定想蕴有三个现在因: 第(1)至(3B)跟受蕴的因一样。 3C. 确定意触(12-想=11)是因,想蕴是果。 确定行蕴(思:第一种)有三个现在因: 第(1)至(3B)跟受蕴的因一样。 3C. 确定意触(12-思=11)是因,行蕴是果。 确定行蕴(九名法:第二种)有三个现在因: 第(1)至(3B)跟受蕴的因一样。 3B. 其余三名蕴是因,行蕴是果。 确定识蕴: 1. A 眼触(8)是因,识蕴是果。 B 推度意触(12-或11)是因,识蕴是果。 2. 确定名色是因,识蕴是果。 「名」是指十一相应心所;「色」是指依处色(54)和色所缘。 速行之基因作意(Javana pañipàdaka manasikàra) 若此确定心识确定目标(所缘)为常、乐、我、净等等,那么,由于它是不如理作意,随着确定心识之后生起的是不善速行。若确定心识确定目标为「色所缘」等等,那么,由于它是如理作意,随之生起的是善速行。因此确定(votthapana)被称为速行之基因作意。在此先解释辨别善速行(其基因是如理作意)因果关系之法。 色所缘组:速行五蕴(善组) 1. 色蕴是依处色(54)和色所缘。 2. 受蕴是速行(34)名法里的受。 3. 想蕴是速行(34)名法里的想。 4. 行蕴是速行(34)名法里的思(第一种),或是其余31个心所(第二种)。 5. 识蕴是速行(34)名法里的识。 依照辨别五门转向色蕴的方法,辨别速行色蕴。由于速行名法并非由过去因引生,而只是由现在因引生,所以它们并没有过去因,而只有现在因。 第一大善速行受蕴有四个现在因: 1.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色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3. A 眼触(8)是因,受蕴是果。 B 第一速行意触(34-受=33)是因,受蕴是果。 4. 如理作意(确定=12)是因,受蕴是果。 第一大善速行想蕴有四个现在因: (1)、(2)、(3A)、(4)跟受蕴的因一样。 3B. 第一速行意触(34-想=33)是因,想蕴是果。 第一大善速行行蕴(思:第一种)有四个现在因 (1)、(2)、(3A)、和(4)跟受蕴的因一样。 3B. 第一速行意触(34-思=33)是因,行蕴是果。 第一大善速行行蕴(31名法:第二种)有四个现在因 (1)、(2)、(3A)和(4)跟受蕴的因一样。 3B. 其余三名蕴是因,行蕴是果。 第一大善速行识蕴: 1. 眼触(8)是因,识蕴是果。 2. 名色是因,识蕴是果。 3. 如理作意(确定=12)是因,识蕴是果。 「名」是33相应心所,「色」是54依处色和色所缘。 注:若速行是舍俱,喜(pãti)就不包括在内,应从上述的34名法减去喜。若是智不相应,就减掉智。若智与喜都不包括在内,就减去两者。除了受、想、识之外,剩余的心所无论是多或少都被称为行蕴。 对于第二速行,佛陀在《发趣论》(Paññhàna, 二十四缘)里教到:`Purimà purimà kusalà dhammà pacchimàna§ pacchimàna§ kusalàna§ dhammàna§ anantara paccayena paccayo...'(《发趣论》)大意是:「前生速行是后生速行之因(前生善业是后生善业的无间缘)。」 换言之: `Yesa§ yesa§ dhammà, te te dhammà tesa§ tesa§ dhammàna§ anantarapaccayena paccayo.(《发趣论》)根据此教法,前生心(前生名法)是后生心(后生名法)的无间缘。禅修者必须也辨别,第二速行等和彼所缘的无间缘(anantara paccaya)。若是如此,有人就可能会问:「第一速行就没有无间缘吗?」是有的,「确定」即是第一速行的无间缘。然而,由于确定在此被称为如理作意,因此没有再次提及它。在此列举辨别第二大善速行受蕴之法。用相同的方法去辨别其余名蕴、其余速行以及彼所缘。别忘了应在每个速行与彼所缘心识剎那组成五蕴之后才辨别它们。 第二大善速行受蕴有四个现在因: 1.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色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3. A眼触(8)是因,受蕴是果。 B第一速行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C第二速行意触(34-受=33)是因,受蕴是果。 4. 如理作意(确定=12)是因,受蕴是果。 注:应明白第三速行的无间缘(3B)是第二速行;第七速行的无间缘是第六速行;第一彼所缘的无间缘是第七速行;第二彼所缘的无间缘是第一彼所缘。应如此类推。 色所缘组:彼所缘五蕴 1. 色蕴是依处色(54)和色所缘。 2. 受蕴是彼所缘(信慧组,34)名法里的受。 3. 想蕴是彼所缘(34)名法里的想。 4. 行蕴是彼所缘(34)名法里的思(第一种),或是其余31心所(第二种)。 5. 识蕴是彼所缘(34)名法里的识。 依照辨别五门转向色蕴之法,辨别彼所缘色蕴。 第一彼所缘受蕴: 有五个过去因: 1. 无明(20)是因,受蕴是果。 2. 爱(20)是因,受蕴是果。 3. 取(20)是因,受蕴是果。 4. 行(34)是因,受蕴是果。 5. 业(34)的业力是因,受蕴是果。 以及三个现在因: 6.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7. 目标(色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8. A 眼触(8)是因,受蕴是果。 B 第七速行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C 第一彼所缘意触(34-受=33)是因,受蕴是 果。 对其余名蕴的辨别法跟受蕴的一样,除了(以下): 第一彼所缘想蕴的(8C):第一彼所缘意触(34-想=33)是因。 第一彼所缘行蕴(第一种)的(8C):第一彼所缘意触(34-思=33)是因。 第一彼所缘行蕴(第二种)的(8C):其余三名蕴(受、想与识)是因。 第一彼所缘识蕴: (1)至(5)跟受蕴的因一样。 以及两个现在因: 6. A 眼触(8)是因,识蕴是果。 B 第七速行意触是因,识蕴是果。 7. 第一彼所缘名色是因,识蕴是果。 「名」是相应心所;「色」是54依处色和色所缘。 若那彼所缘是舍俱,喜就不包括在内,只有33名法。若是智不相应,也只有33名法。若喜与智都不相应,就只有32名法。所以,应注意,第二种解说法的行蕴名法数量也根据情况而变更。 若那彼所缘是无因喜俱善果报彼所缘,那就只有12名法(心与心所)。若它是无因舍俱善果报或不善果报彼所缘,就只有11名法(心与心所)。若它是无因彼所缘,其辨别法就跟推度五蕴的一样。 在(8B)这一因里,由于第二彼所缘的无间缘是第一彼所缘,所以应把(8B)换成「第一彼所缘意触(34)」。 取色所缘为目标的意门心路过程 至此已说明了辨别善速行眼门心路过程里每一个心识剎那五蕴的方法。禅修者理应能够根据这方法去辨别其它善组名法。再者,随眼门心路过程之后生起的是有分心,过后取同一个色所缘为目标的意门心路过程就会生起。在此,依照前文已说明的有分五蕴辨别法,辨别有分五蕴。下文只列出对意门转向受蕴和速行受蕴的说明以作为例子。 意门转向受蕴: 1.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色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3. A 眼触(8)是因,受蕴是果。 B 有分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C 意门转向意触(12-受=11)是因,受蕴是果。 第一速行受蕴: 1.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色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3. A 眼触(8)是因,受蕴是果。 B 有分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C 第一速行意触(34-受=33)是因,受蕴是果。 4. 如理作意(确定=12)是因,受蕴是果。 第二速行受蕴: 1.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色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3. A 眼触(8)是因,受蕴是果。 B 有分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C 第一速行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D 第二速行意触(34-受=33)是因,受蕴是果。 4. 如理作意(确定=12)是因,受蕴是果。 根据这方法去辨别其余名蕴、速行与彼所缘。禅修者应已能够明白这些。 解释 Yampida§ cakkhusamphassapaccayà uppajjati vedayita§ sukha§ va dukkha§ và adukkhamasukaha§ và (Sa§yutta Nikàya) Cakkhusamphassapaccayà uppajjati vedayita¤ti cakkhu- samphassa§ målapaccaya§ katvà uppannà sampañicchana- santãraõa-voññhabbana-javanavedanà. Cakkhuvi¤¤àõasampayuttàya pana vattabbameva natthi. Sotadvàràdivedanàpaccayàdãsupi eseva nayo.(Sa§yutta Aññhakathà) Yampida§ manosamphassapaccayà uppajjati vedayita§ sukha§ và dukkha§ và adukkhamasukha§ và. (Sa§yutta Nikàya) Manosamphassoti bhavaïgasahajàto samphasso. Vedayitanti javanasahajàtà vedanà. Sahàvajjanena bhavaïga- sahajàtàpi vaññati yeva... Yamida§ = (yampida§) cakkhusamphassapaccayà uppajjati vedanàgata§ sa¤¤àgata§ saïkhàragata§ vi¤¤àõa- gata§. (Majjhima Nikàya) Yamida§ manosamphassapaccaya uppajjati vedanà- gata§ sa¤¤àgata§ saïkhàragata§ vi¤¤àõagata§. (Majjhima Nikàya) Sahàvajjanavedanàya javanavedanà `vedayita'nti adhippetà. Bhavaïgasampayuttàya pana vedanàya gahaõe vattabbameva natthi.(Sa§yutta òãka) 根据上述巴利经典、注释与疏钞,以眼触为基因的受,即眼识、领受、推度、确定、速行与彼所缘的受,都称为眼触生受。根据上述提及的《小罗候罗教诫经》,眼触不只是引生受而已,而是引生所有受、想、行与识四名蕴(Yamida§ cakkhusamphassapaccayà uppajjati vedanàgata§ sa¤¤àgata§ saïkhàragata§ vi¤¤àõagata§.)。所以应注意:与眼识相应的眼触支助眼识、领受、推度、确定、速行与彼所缘各自的四名蕴,以便它们能够生起。虽然注释提及眼触只支助由眼触引生的名法,即只支助同一个眼门心路过程的名法,但它却也没有排斥:「眼触支助继续取该色所缘为目标的智,即不同的心路过程,也即是意门心路过程」(Cakkhusamphassapaccayà vedanàkkhandho atthi anupà- dinna anupàdàniyo asa§kiliññha asa§kilesiko avitakka avicàro.)。对于耳触等亦应如此理解。 意门转向之前生起的有分心的相应触心所,以无间缘支助意门转向,该触即是意触。该意触也支助意门心路过程的意门转向、速行与彼所缘名法生起。所以在此列出,眼触、有分意触与相应意触为因,它们支助取色所缘为目标的意门心路过程名法。对于第二速行等,则多了一个无间意触为因。 所以应知:眼触支助取色所缘为目标的眼门名法组合,而眼触和有分意触都支助继续取该色所缘为目标的意门名法组合。禅修者必须辨别所有的因果关系。 色所缘组:不善组 在取色所缘为目标的不善组眼门及意门心路过程里,对五门转向、眼识、领受、推度、确定、彼所缘、(有分心)、意门转向的辨别法与善组的辨别法一样。根据相同的方法去辨别它们。由于在速行里只有些微差别,在此举出对贪见组(20)的说明作为例子。 色所缘组:(贪见组)速行五蕴 1. 色蕴是在心脏里的54种依处色和色所缘。 2. 受蕴是速行(贪见组20)名法里的受。 3. 想蕴是速行(贪见组20)名法里的想。 4. 行蕴是速行(贪见组20)名法里的思(第一种)。或是其余17心所(第二种)。 5. 识蕴是速行(贪见组20)名法里的识。 依照辨别转向色蕴的方法去辨别速行色蕴。 (贪见组)第一速行受蕴的四个现在因: (没有过去因) 1. 依处(在心脏里的54种依处色)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色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3. A 眼触(8)是因,受蕴是果。 B 第一速行意触(20-受=19)是因,受蕴是果。 4. 不如理作意(确定=12)是因,受蕴是果。 若确定心确定色所缘为常、乐、我、净等,那么,由于它是不如理作意,不善速行就会生起。 (贪见组)第一速行识蕴: 1. 眼触(8)是因,识蕴是果。 2. 名色是因,识蕴是果。 「名」是19相应心所,「色」是在心脏里的54种色法和色所缘。 (贪见组)第二速行受蕴: 1. 依处(在心脏里的54种依处色)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色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3. A 眼触(8)是因,受蕴是果。 B 第一速行意触(20)是因,受蕴是果。 C 第二速行意触(20-受=19)是因,受蕴是果。 4. 不如理作意(确定=12)是因,受蕴是果。 (贪见组)第二速行识蕴: 1. A 眼触(8)是因,识蕴是果。 B 第一速行意触(20)是因,识蕴是果。 2. 名色是因,识蕴是果。 「名」是19相应心所,「色」是54种依处色和色所缘。 注意 禅修者可以根据前文的说明来了解色所缘组不善组的辨别法。若禅修者已明白色所缘组的善与不善组之因果关系辨别法,他就可以转修其它组,例如声所缘组。禅修者理应能够明白,根据相应法的情况而会令到心所的数量增减。应注意根据每一个心识剎那里心所数量的改变,行蕴和意触的名法数量也随着改变。若禅修者只有少许《阿毗达摩论》知识,或不曾学习它,他就需要导师的协助。所以在此会列出一些要点。 更换 1. 色所缘组。 2. 声所缘组:把目标(色所缘)换成声所缘:把眼触换成耳触。 3. 香所缘组:把目标换成香所缘:把眼触换成鼻触。 4. 味所缘组:把目标换成味所缘:把眼触换成舌触。 5. 触所缘组:把目标换成触所缘:把眼触换成身触。 声所缘组:五门转向受蕴: 1. 依处(心脏里的54种色法)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声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3. A 有分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B 五门转向意触(11-受=10)是因,受蕴是果。 至此,禅修者可能已经明白其它名蕴的辨别法。在此只列出对某些心识剎那里一或两蕴的说明。然而,在实际禅修时,应辨别每一个心识那里的所有五蕴。 声所缘组:耳识受蕴: 有五个过去因: 1. 无明(20)是因,受蕴是果。 2. 爱(20)是因,受蕴是果。 3. 取(20)是因,受蕴是果。 4. 行(34)是因,受蕴是果。 5. 业(34)的业力是因,受蕴是果。 以及五个现在因: 6. 依处(耳朵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7. 目标(声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8. 触(8-受=7)是因,受蕴是果。 9. 虚空(àkàsa)是因,受蕴是果。 10. 作意(五门转向=11)是因,受蕴是果。 声所缘组:领受受蕴 (五个过去因与前述的一样。) 三个现在因: 6.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7. 目标(声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8. A 耳触(8)是因,受蕴是果。 B 领受意触(11-受=10)是因,受蕴是果。 声所缘组:领受行蕴(第二种解说法): (五个过去因与前述的一样。) 三个现在因: 6.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行蕴是果。 7. 目标(声所缘)是因,行蕴是果。 8. A 耳触(8)是因,行蕴是果。 B 其余三名蕴是因,行蕴是果。 声所缘组:领受识蕴: (五个过去因与前述的一样。) 两个现在因: 6. 耳触(8)是因,识蕴是果。 7. 领受名色是因,识蕴是果 「名」是10相应心所;「色」是54种依处色和声所缘。 声所缘组:推度受蕴: (五个过去因与前述的一样。) 三个现在因: 6.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7. 目标(声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8. A 耳触(8)是因,受蕴是果。 B 领受意触(11)是果,受蕴是果。 C 推度意触(12-受=11)是因,受蕴是果。 以上只是举出一些例子以便于明白。至此,禅修者理应能明白声所缘组的辨别法。 香所缘组:五门转向受蕴: 三个现在因: 1. 依处(心脏里的54依处色)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香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3. A 有分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B 五门转向意触(11-受=10)是因,受蕴是果。 香所缘组:鼻识受蕴: (五个过去因与前述的一样。) 五个现在因: 6. 依处(鼻子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7. 目标(香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8. 鼻触(8-受=7)是因,受蕴是果。 9. 风界(Vàyo dhàtu)是因,受蕴是果。 10. 作意(五门转向=11)是因,受蕴是果。 香所缘组:领受受蕴: (五个过去因与前述的一样。) 三个现在因: 6.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7. 目标(香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8. A 鼻触(8)是因,受蕴是果。 B 领受意触(11-受=10)是因,受蕴是果。 香所缘组:推度受蕴: (五个过去因与前述的一样。) 三个现在因: 6.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7. 目标(香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8. A 鼻触(8)是因,受蕴是果。 B 领受意触(11)是因,受蕴是果。 C 推度意触(12-受=11)是因,受蕴是果。 要点:在鼻识、领受、推度等的识蕴现在因当中,「名色」的「名」是与识相应的心所,「色」是依处色和香所缘。在其它组里的「名色」亦以此类推。 味所缘组:五门转向受蕴: 三个现在因: 1.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味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3. A 有分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B 五门转向意触(11-受=10)是因,受蕴是果。 味所缘组:舌识受蕴: (五个过去因与前述的一样。) 五个现在因: 6. 依处(舌头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7. 目标(味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8. 舌触(8)是因,受蕴是果。 9. 水界(àpo dhàtu)是因,受蕴是果。 10. 作意(五门转向=11)是因,受蕴是果。 在舌识等的识蕴现在因果,取相符的相应心所为「名」,以及相符的依处色和味所缘为「色」。 味所缘组:领受受蕴: (五个过去因与前述的一样。) 三个现在因: 6.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7. 目标(味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8. A 舌触(8)是因,受蕴是果。 B 领受意触(11-受=10)是因,受蕴是果。 味所缘组:推度受蕴 (五个过去因与前述的一样。) 三个现在因: 6.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7. 目标(味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8. A 舌触(8)是因,受蕴是果。 B 领受意触(11)是因,受蕴是果。 C 推度意触(12-受=11)是因,受蕴是果。 触所缘组:五门转向受蕴有三个现在因: 1.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触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3. A 有分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B 五门转向意触(11-受=10)是因,受蕴是果。 触所缘组:身识受蕴: (五个过去因与前述的一样。) 五个现在因: 6. 依处(身体里的44色)是因,受蕴是果。 7. 目标(触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8. 身触(8-受=7)是因,受蕴是果。 9. 地界(pathavã dhàtu)是因,受蕴是果。 10. 作意(五门转向 = 11)是因,受蕴是果。 注:在识蕴的现在因当中,取相符的相应心所为「名」,以及取相符的依处色(身识的依处色是身体里的44依处色,其余取触所缘为目标的身门与意门心路过程心的依处色是心脏里的54依处色)和触所缘为「色」。 触所缘组:领受受蕴: (五个过去因与前述的一样。) 三个现在因: 6.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7. 目标(触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8. A 身触(8)是因,受蕴是果。 B 领受意触(11-受=10)是因,受蕴是果。 触所缘组:推度受蕴: (五个过去因与前述的一样。) 三个现在因: 6. 依处(心脏里的54色)是因,受蕴是果。 7. 目标(触所缘)是因,受蕴是果。 8. A 身触(8)是因,受蕴是果。 B 领受意触(11)是因,受蕴是果。 C 推度意触(12-受=11或11-受=10)是因,受蕴是果。 法所缘组:善组(目标=眼净色) 第一速行受蕴有四个现在因: 1. 依处(心脏里的54依处色)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眼净色)是因,受蕴是果。 3. A 有分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B 第一速行意触(34-受=33)是因,受蕴是果。 4. 如理作意(意门转向=12)是因,受蕴是果。 第二速行受蕴有四个现在因: 1. 依处(心脏里的54依处色)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眼净色)是因,受蕴是果。 3. A 有分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B 第一速行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C 第二速行意触(34-受=33)是因,受蕴是果。 4. 如理作意(意门转向=12)是因,受蕴是果。 法所缘组:善组(目标=白骨) 第一速行受蕴有四个现在因: 1. 依处(心脏里的54依处色)是因,受蕴是果。 2. 目标(白骨似相)是因,受蕴是果。 3. A 有分意触(34)是因,受蕴是果。 B 第一速行意触(34-受=33)是因,受蕴是果。 4. 如理作意(意门转向=12)是因,受蕴是果。 第二速行等与第一速行的唯一差别是多了一个因,即无间缘。无间缘是前生名法,例如第一速行是第二速行的无间缘。在这(白骨)禅那速行识蕴的「名色」因,只取54依处色为「色」,因为那目标只是概念而已。在辨别取白遍似相为目标的名法时,把作为第(2)因的白骨似相换成白遍似相(目标)。换言之,应把它换成所修的止禅似相。由于初禅有34名法;第二禅有32名法;第三禅有31名法及第四禅有31名法,在它们各自「速行意触」因里,其心所数量也随着减少。彼所缘在安止速行(禅那速行)之后不会生起。 法所缘组:目标=色法 在诸色法之中,作为法所缘组目标的色法是五净色与十六微细色。在取它们之中任何一个为目标时,若有如理作意,善速行就会生起;若是不如理作意,不善速行就会生起。若注意它为「色」或「眼净色」或「无常」或「苦」或「无我」或「不净」,那即是如理作意。关于不如理作意如何生起,请参阅在名业处里的说明。其它的因则与前文所述的一样。至此已足以明白如何辨别不善组的因果关系。若彼所缘生起,就依照前面述及的方法去辨别它。 局部 以组成五蕴的方式,辨别所有六组(即色、声、香、味、触与法所缘组)里善与不善组的每一个心识剎那的因果关系。《清净道论》(第19章.节17)里提到如此辨别时:Vipassakena pana kammantara¤ca vipàkantara¤ca ekadesato jànitabba§ Þ 禅修者必须更进一步去了知某些业及其果报。 在六种心路过程里的种种果报,并不是每一种都由引生结生心、有分心与死亡心的业所引生。有些果报是由引生结生心与有分心的业所引生,但也有些果报并非由该业引生。例如佛陀所遭受到的十二种(恶)果报(异熟)。因此,禅修者应再次透彻地辨别过去五蕴。如此辨别时,若他看到某些善业与恶业,他就应辨别它们在今世所带来的善报或恶报,辨别它们的因果关系。 外观和朝向更远的过去与未来世 在辨别上述所有五个过去因和现在果,以及连贯它们的因果关系后,应再根据相同的方法去外观。然而,由于外在都是一样的,所以应整体地辨别他们。 成功后,再把心导向更远的过去世及辨别因果,例如前二世的因与前一世的果;前三世的因与前二世的果等等。同样地辨别现在因与未来果,连贯它们的因果关系。把智导向更远的未来世,直到最后一个未来世,尽量辨别因与果。跟内观一样,外观时亦办别过去、现在与未来三时的因果关系。 行与明的「种子」 如此辨别时,应着重辨别在过去所造及发愿证悟涅盘的「行之种子」(caraõa),即布施、持戒与修习止禅,以及「明之种子」(vijjà),例如:(A)、曾经辨别四界;(B)、曾经辨别名色;(C)、曾经辨别因果;(D)、曾经观照行法(=名色与因果)的三相。也辨别这些「行」与「明」的种子相续地通过助力(Upatthamkhaka satta =助缘)和因力(Janaka satti, 直接引生之力)支助了(许多世)。 关于有分 有分是维持生命之心,它生起以便在一生中的名法相续流不会中断。前文已说明引生有分之因是无明、爱、取、行、业、依处、目标、触等等。由于一生中生起最多的即是有分心,所以有分里有许多的无间缘。有个要点应注意:在被辨别的有分心的前生心(它的前一个心识剎那)是那有分心的无间缘(它们前后生起,并没有间隔)。因此: 1. 结生心以无间缘力支助第一有分。 2. 第一有分支助第二有分。 3. 前生有分支助后生有分。 4. (若有分随确定之后生起)确定支助那有分。 5. 若有分随速行之后生起,第七速行(或最后速行)支助那有分。 6. 若有分随彼所缘之后生起,第二彼所缘支助那有分。 它们都是以无间缘力支助后生有分。若有分再生起,前生有分就以无间缘力支助后生有分。 体证所知遍知 禅修者已经透彻地根据处门辨别所有六组的名法和色法后,若他审察:「这些名色法是不会无因(hetu, janaka, 直接引生之因)无缘(upatthambhaka paccaya 助缘)地生起。它们必定在有因与助缘之下生起。这些名色法的因与助缘是什么呢?」那么,他就会以智知见:「它们是因为无明、爱、取、行、业、食等等而生起。」在辨别这些名色法的种种因(例如:「无明是因,色蕴是果」等等)之后,他就能通过以下三项去除对过去、未来与现在三世之疑: 1. 在过去只有因与果; 2. 在未来也只有因与果; 3. 现在也只有因与果。 除了这些因果之外,并没有创世主与被创造的有情,有的只是行法,即名色与因果而已。这被称为所知遍知,即如实知见作为观智目标(所缘)的行法。而此行法即是: 1. 色法。 2. 名法。 3. 因。 4. 果。(《迷惑冰消》) 然而,过后必须再透彻地辨别这些行法(即名色与因果)的相、作用(味)、现起与近因(足处)(Lakkhaõa, Rasa, Paccupaññhàna, Padaññhàna)。 -------------------------------------------------------------------------------- [1]三遍知 (tipari¤¤à):所知遍知﹙¤ata pari¤¤à﹚、度遍知﹙tiraõa pari¤¤à;亦作审察遍知﹚及断遍知﹙pahàna pari¤¤à﹚。所知遍知也就是随觉智﹙anubodha¤àõa﹚,度遍知与断遍知则是通达智﹙pañivedha¤àõa﹚。 [2]中译按:nimitta 通常译为「相」,在此其意是目标。 [3] 注:在色业处(råpa kammaññhàna)的阶段时已提及,在业生、心生、时节生和食生色聚里的火界(被称为时节)制造一系列的新色聚时,最后一粒色聚是不能够再制造新一代色聚的。由此,上述形容「差不多是每一粒色聚」。请注意在食生色亦是如此。 [4] 前生有分是指前一个生起的有分心。后生有分是指随后生起的有分心,即当下的有分心。
---------------------------------------------------------------------------------------------------------------- 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在的社会,每个人都想拼命赚钱,都用尽心机去赚钱,大多数人不知道,我们所得到的财富,都是我们命里有的:命里面要没有的,再聪明、再有能力,我们也赚不到。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