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盘经》的佛性论(中)
2014/9/3   热度:410
《涅盘经》将杀业分成上、中、下三级:
(1) 「上杀」者指杀害父母、阿罗汉、辟支佛、 菩萨等
,犯者堕阿鼻地狱,具受上苦。
(2) 「中杀」者指杀害凡夫人、 乃至一切阿那含、犯者
堕地狱、畜生、饿鬼道,具受中苦。
(3) 「下杀」者指杀害蚁虫、乃至一切畜生, 犯者堕地
狱、畜生、饿鬼道,具受下苦,因诸畜生尚有微妙
善根,是故杀者具受罪报。
至於杀一阐提,罪该如何?《涅盘经》接著说:
善男子,若有能杀一阐提,则不堕此三种杀中。 善男
子,诸婆罗门等一切皆是一阐提也。 譬如掘地刈草砍
树、斩截死尸骂詈鞭鞑无有罪报, 杀一阐提亦复如是
无有罪报。 何以故?诸婆罗门乃至无有信等五根,是
故虽杀不堕地狱。( 注 49)
依以上杀业的分类, 若有人杀蚁蚊等畜生,尚且要堕三恶道
之报, 因为这些畜生还有微小善根,但是若杀一阐提,则不
属於三种杀业,无有罪报,因为他们乃属断善根之辈。 由此
可见,《涅盘经》对一阐提有极严厉的看法。
然而,《涅盘经》对一阐提的看法并非前後完全一致。
初分十卷的经文中称一阐提为焦种、 善根断灭者、必死之人
、无疮 ( 没有疮的人,毒不能入,此乃比喻全无菩提因缘可
能性的人 )、非法器、无目 ( 没有眼晴,不识大乘而加以诽
谤的人 )、生盲、多罗树头 ( 被砍不能再生 )。这些譬喻都
是表示一阐提没有作佛的可能性。 虽然「前分」一再强调一
阐提不能成佛, 但也有一处经文,明言一阐提有佛性:
──────────────
(注49)同上,页 460 中。此处经文讨论造作各种罪业会得到
相关的恶报时,特别强调以恶心造的业才有恶报。 不
过, 经文提到「杀一阐提无有罪报」时,并没有说是
明示不以恶心杀为前题, 才无有罪报,而反说因一阐
提「无有信等五根」,所以虽杀而不堕地狱。
53 页
彼一阐提虽有佛性, 而为无量罪垢所缠,不能得出如
蚕处茧, 以是业缘不能生於菩提妙因,流转无有穷已
。( 注 50)
以上引文出自《涅盘经》第九卷「如来性品」第四之六
, 虽然整卷的内容乃在於强调一阐提不能成佛,但经文毕究
还是明言「一阐提有佛性」, 只是他们为无量罪垢所缠,而
不能生菩提妙因。 既然如此,他们还有没有补救或改变的可
能?「如来性品」也有如是说:
不定者如一阐提, 究竟不移,犯重禁者不成佛道无有
是处。 何以故?是若於佛正法中心得净信,尔时即便
灭一阐提。 若复得作优婆塞者,亦得断灭於一阐提,
犯重禁者灭此罪已, 则得成佛,是故若言毕定不移不
成佛,无有是处。( 注 51)
依据引文,一阐提犯重禁者,若对佛法产生净信, 则可
断灭一阐提的属性。 此时即不再是一阐提,则得成佛,可见
还是给予一阐提有条件的成佛可能性。 然而,初分中像这样
的说法, 并不多见,绝大部份还是坚决地否定他们能成佛。
但是,续译部份一阐提观,则有所不同。 《涅盘经》前、後
部份一阐提观不同的原因, 依传统的看法是「其经初後所演
,佛性广略之闻耳,无相远也。 」 ( 注 52) 换言之,前分
的坚持一阐提不成佛, 与续部份的一阐提定当成佛,并无矛
盾之处, 只是佛性义广略不同而已,但是从文献学角度而言
, 《涅盘经》的前後分不同的一阐提观,乃是因为其经集出
的时间不同,或出自不同作者所致。
续译部份的一阐提观, 一方面还是延袭「前分」的看法
,但是另一方面,也渐渐出现转圜的迹象。 续译部分,共有
八品。 自第十一卷至二七卷为:「现病品」、「圣行品」、
「梵行品」、「婴儿行品」, 自二十一
──────────────
(注 50 )《大正藏》卷 12,页 419 中。
(注 51 ) 同上,1393 中。
(注 52 ) 此引文出自《大涅盘经记》,其作者不详。
(《大正藏》卷55,页60上)。
54 页
卷至四十卷为「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 「师子吼菩萨
品」、「迦叶菩萨品」、「 陈如品」。 在前四品中,一方
面称一阐提为「最极恶者」、 「最极下根者」、「必死之人
」。 「烧灭善根」,又言一阐提者「不信因果、无有惭愧、
不信业报、 不见现在及未来、不亲善友、不随诸师所说教诫
,诸佛世尊所不能治」,( 注 53) 但是另一方面也说佛陀会
为他们种下後世善因:
不可治者喻一阐提, 现在世中虽无善果,以怜愍故,
为种後世诸善种子故。( 注 54)
另者, 如果一阐提在受苦时,能生悔改的心,菩萨即为他们
演说佛法,令他们生善根:
是一阐提受苦时, 或生一改悔的心,我即当为说种种
法, 令彼得生一念善根, 是故此地复名一子。
( 注 55)
经中甚至於说一阐提如果从佛、菩萨闻法, 即能发正等正觉
的心:
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 谤大乘, 二. 五逆罪, 三.
一阐提。如果三病世中极重,.... 从佛、菩萨得闻法
已,即能发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注 56)
「梵行品」中提到王舍城的阿 世王,性残暴喜行杀戮,
甚且弑父,其行径犹如一阐提。 後来阿 世王生大忏悔心,
佛陀因而为他说法。 这也就是说如来出於慈悲和智慧,「於
一阐提辈善知根性,而为说法。 」「前
──────────────
(注 53 )《大正藏》卷 12,页 720 下。
(注 54 )同上,页560下。
(注 55 )同上,页459上。
(注 56 )同上,页431中-下。
55 页
分」原来是一直强调一阐提是「断尽善根者」, 但是此处却
渐渐转而言一阐提也有善根, 他们的善根又如何呢?「梵行
品」言:
一阐提辈分别有二:一者得现在善根, 二者得後世善
根。 如来善知一阐提辈能於现在得善根者,则为说法
。 後世得者亦为说法, 今虽无益,作後世因。
( 注 57)
如来为一阐提说法, 有的能於现世得善根,有的即使现世无
法得善根, 由於有佛说法的「後世因」,他们亦可在後世得
善根。 经文更一步将一阐提分成「利根」和「中根」二种;
利根者於现世能得开发菩提,中根者则於後世得。 从「前分
」所说一阐提断善根无悔心, 到此处所说一阐提能生悔意和
善根, 关键完全在佛菩萨能为他们说法,可见这是《涅盘经
》前後不同的一阐提观的主要转折点。
《涅盘经》最後段「德王菩萨品」、 「师子吼菩萨品」
、「迦叶菩萨品」、三品中, 对一阐提有更一进步的背定看
法,最後终於作成了一阐提可成佛的定论。 此三品的一阐提
观简述如下:
( 一 ). 「德王菩萨品」的一阐提观有下列要点:
1. 一阐提亦有佛性。
2. 诸法不定,是故恶人亦不定。
3. 断善根与断佛性意义不同,换言之,断善根并非表示即是
断佛性。
4. 亦不可执言一阐提有佛性,举箜篌为喻。
「德王菩萨品」对一阐提是否有佛性的疑问,首先有如下的回
答: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忏四重禁、除谤法心、尽五逆罪
、灭一阐提,
──────────────
(注 57 )同上,页 482 中。
56 页
然後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甚深秘密之义。
( 注 58)
此处所说的「甚深秘密义」, 是指在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的前提之下, 即使那些罪障深重的众生,只要灭除四重禁、
谤法心、五逆罪和一阐提的心性和行为,就可成佛。 对这种
说法, 德王菩萨产生怀疑,於是他问佛陀:「若犯重禁、谤
方等经、作五逆罪、一阐提等有佛性者, 云何复堕地狱?」
再者, 「若断善根名一阐提者,断善根时所有佛性云何不断
?.... 如其 ( 佛性 ) 不断, 何故名为一阐提耶?」 ( 注
59) 佛陀回答德王菩萨说:
善男子, 一阐提者亦不决定,若决定者是一阐提终不
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不决定,是故能得。
( 注 60)
引文的意思是一阐提的属性是「不决定」的, 正因为其
不决定, 才有可能改变,而由於其改恶从善,方能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 至於如果一阐提不断佛性,何以他们断善根
?佛陀解释说:
善根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 佛性非内非外,以是
义故,佛性不断。 复有二种:一者有漏,二者无漏。
佛性非有漏非无漏,是故不断。 复有二种:一者常,
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 注 61)
善根是属於「内、外」、「有漏、 无漏」、「常、无常」
等对立的二元的有为法, 而佛性是超越一切对立,非内非外
、 非有漏非无漏、非常非无常、非断非不断等不落二边的无
为法,故说一阐提虽然断善根,但不能说他们断佛性。 佛陀
又说:
──────────────
(注 58 ) 同上,页 488 中。
(注 59 ) 同上,页493中。
(注 60 ) 同上,页493下。
(注 61 ) 同上,页493下-494上。
57 页
善男子, 「一阐」名信、「提」名不具,不具信名一
阐提。 佛性非信,众生非具,以不具故,云何可断?
「一阐」名善方便,「提」名不具,修善方便不具足故
名一阐提。 佛性非是修善方便,众生非具,以不见故
,云何可断。( 注 62)
与前引文所说同理, 一阐提虽然「不具信」、「不具修
善方便」、「念不具」、「慧不具」, 但是佛性非信非不信
、非善非不善、非念非不念、非慧非不慧,因此, 不能因为
一阐提不具「信」、「善方便」、「念」、「慧」等, 便说
他们不具佛性。
然而, 紧接上文,佛陀却又强调「一阐提中无有佛性」
, 此乃明示亦不可执言「一阐提有佛性」,因为虽然一阐提
本有佛性,若「不见」佛性,还是难免会堕三恶道。 经中并
举箜篌为喻:有一国王因闻箜篌声清妙无比, 心生喜爱,即
令大臣取箜篌来,并令箜篌出声。 然箜篌不出声,国王乃断
其弦、取其皮,直到箜篌断裂,还是不得其声。 国王怒斥大
臣作妄语,大臣告诉国王「应以众缘善巧方便声乃出」。 佛
陀以此箜篌出声比喻佛性:
众生佛性亦复如是无有住处,以善方便故得可见。 以
可见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阐提辈不见佛性,
云何能遮三恶道罪?善男子, 若一阐提信有佛性,当
知是人不至三恶,是亦不名一阐提也。( 注 63)
总之, 「德王菩萨品」一方面认为一阐提是断善根者,
另一方面又主张一阐提不断佛性, 因为只要他们有朝一日能
信有佛性, 他们就不再是一阐提,自然就不会堕三恶道,并
且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二 ). 其次的「师子吼菩萨品」更加广说佛性义, 主
张一切众生 ( 包括一阐提 ) 悉有佛性, 但是它也保持一些
对一阐提的负面观点。 它以恒河边
─────────────
(注 62 ) 同上,页 519 下。
(注 63 ) 同上,页 519 中。
58 页
七种人比喻七种畏烦恼贼欲渡生死大河的修行者。 ( 注 64)
第一种人「入水即沉」, 一阐提属於这种人,因为「一阐提
者名断善根。 断善根故,没生死河不能得出。」他们是因为
「六因缘」、 「五事」、「後五事」、「三事」等而沈沦三
恶道生死河。 六因缘,乃是「一者恶心炽盛,二者不见後世
, 三者乐习烦恼,四者远离善根,五者恶业障隔,六者亲近
恶知识。 」「三事」是:「一谓如来无常永灭,二谓正法无
常变迁,三谓僧宝可灭坏故。」「六因缘」、( 注 65) 「五
事」等指的是一阐提在德行的缺失, 与「前分」所描述的一
阐提没有什麽不同, 但是此处的「三事」,指的是一阐提在
见解上的错误, 即不能信受三宝常住的意思,亦即不能信受
《涅盘经》的中心教义。 总之,行为和思想的过失都是一阐
提沈没生死海的因素。
然而, 「师子吼菩萨」还是肯定一阐提「悉有佛性」,
皆可成佛。 不过,它将「悉有」佛性的「有」分成三种:1.
未来有,2. 现在有, 3. 过去有。对一阐提的有佛性,佛陀
解释说:
一切众生过去世有断烦恼, 以是义故,我常宣说一切
众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阐提等亦有佛性。 一阐提等无
有善法, 佛性亦善,以未来有故,一阐提等悉有佛性
。 何以故?一阐提等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 注 66)
引文的意思是说一切众生现在有烦恼诸法, 故现在没有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佛的属性, 但是「未来当有」阿耨多罗
三藐三菩提。 同样地,一阐提现在虽无善法,但是他们以佛
性性善,未来也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譬如某人家中
有乳酪, 有人问有酥否?此人答言有酥,不过他也解释
──────────────
(注64) 七种人指:1. 入水则沈。 2. 虽没还出,出已复没。
3. 没已即出,出更不没。4. 入已便没,没已还出。
5.入已即沈,沈已便出。6.入已即去,浅处则住。
7.既至彼岸,登上大山无复恐怖。
(《大正藏》卷12,页554上-中。)
(注65) 同上,页554中--下。
(注66) 《大正藏》卷12,页524中-下。
59 页
说现在有酪还不是酥, 但如以巧方便加工,「未来当得酥」
,一阐提未来必当成佛也是同样道理。 「德王菩萨品」是以
「诸法不定」和「断善根非即断佛性」来论证一阐提可成佛
, 而「师子吼菩萨品」则试图以时间的因素来化解一阐提不
成佛和成佛的矛盾, 其论证所用的理由虽不同,目的都是为
了建立一阐提可成佛的理论基础。
( 三 ). 「迦叶菩萨品」有关一阐提的讨论, 是以善星
比丘 (Sunasatra) 为极恶的代表性人物。善星比丘是佛弟子
, 读诵十二部经证得四禅,但是後来因亲近恶友,退失四禅
,心生邪见,宣说无佛、无法、无有涅盘、无因果。 由於他
的恶心和种种恶行,故活生生地堕阿鼻地狱。 佛陀虽然知道
善星比丘是个断善根的一阐提, 为了教化他,还是与他共住
了二十年。 这个故事即明示一阐提属性者还是有改善的可能
。
「迦叶菩萨品」中说因为一阐提断善根,故「杀害蚁子犹
得杀罪,杀一阐提无有杀罪」。 又说「一阐提虽未来世当有
善根, 而不能救地狱之苦」,但这并不表示一阐提永远无法
被救赎, 因为以佛性因缘则可得救,佛性者非过去、非未来
、非现在,是故佛性不可断。( 注 67) 佛性是常住,非三世
所摄, 即使一阐提断了善根,但是因为佛性不断,还是可再
生善根。 换言之,众生根性非定,所以有断善根的情形,也
有善根断已复生的可能性。 这也就是佛陀对像善星比丘一样
的一阐提不曾放弃教化的理由。
「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四再次强调不可定执佛性有无,
经说:
如来复随自意语,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者有,一者无
。 有者,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畏、
三念处.... 是名为有。无者,所谓如来过去诸善不善
无记、业因果报、烦恼.... 是名为无。善男子,如有
善不善、有漏无漏、世间非世间.... 是名如来佛性有
无,乃至一阐提佛性有无,亦复如是。( 注 68)
根据上文,如来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是随自意语而言
,而佛性的
──────────────
(注67)同上,页 562 中。
(注68)同上,页574中。
60 页
「有」是指佛性含有三十二相、十力等各种功德,而佛性的
「无」,是指佛性无各种烦恼果报。但是,这些所谓的有无,
其实乃非有无, 烦恼非烦恼,换言之,如来佛性的有无是超
越有无观念的,一阐提的佛性有无也是如此。 因此,经文接
著说:
善男子,或有佛性,一阐提有,善根人无。 或有佛性
,善根人有,一阐提无。或有佛性,二人俱有。 或有
佛性,二人俱无。 善男子,我诸弟子若解如是四句义
者,不应难言一阐提人定有佛性定无佛性。( 注 69)
上引经文的「或有佛性」四句辩性, 古德有不同的诠释
,在《大般涅盘经集解》僧亮解释说:
1. 或有佛性,一阐提有,善根人无:此指断善之邪见,
乃障碍之根源,一阐提辈具有,善根人不具。
2. 或有佛性,一阐提无,善根人有:此指善法的缘因力
,能除障,善根人才具有。
3. 或有佛性,二人俱有:此指「无记」,因其「非障非
除」,故二人俱有。
4. 或有佛性,二人俱无:此指无学果位,故二人俱无。
宝亮对上面「四句」的解释是:
一者:指一阐提有「境界佛性」, 意思是一阐提虽十恶
不赦, 但「後时还能厌恶而起缘生之善」,此是
就因中说果。
二者:指善根人有「缘因佛性」。
三者:指二人都具有「正因佛性」。
──────────────
(注69)同上, 页 574 下。
61 页
四者:指二人俱无的「果佛性」,此唯诸佛才具有。
( 注 70)
僧亮和宝亮的四句辩佛性的注解, 各有其著重点,而宝
亮以「境界」、 「缘因」、「正因」、「果位」佛性加以区
分,很合乎《涅盘经》佛性义的讲法。 另外,如依《观音玄
义》的性修善恶,则可作如下解释:
一者:一阐提有,善根人无者,指「修恶性」。
二者:一阐提无,善根人有者,指「修善性」。
三者:二人俱有者,指「性德性」(亦即正因佛性)。
四者:二人俱无者,指二人俱未证入的「果佛性」。
一阐提虽然现在有修恶性而无修善性, 但并不意味他们
永远如此。 藉由佛菩萨的慈悲力和自身具有的「性德性」,
未来还是可证得「果佛性」, 因此,不可说一阐提定有佛性
或定无佛性。
根据章安灌顶的《大般涅盘经疏》卷二十
八,「迦叶菩萨品」的一阐提观有几个特点。 第一,此品著
重在佛性的胜用, 因此,能摄受极恶的一阐提和偏邪外道。
第二, 此品认为一切恶的五蕴皆是佛性,此为因性,而从恶
五蕴能生善五蕴,则为果性,亦即五蕴因性通果性。 第三,
此品阐明一阐提依「正因佛性」能再生善法, 并强调善恶皆
是佛性,故可说佛性「善根人有一阐人无」 ( 修善性 ),亦
可说「一阐提有善根人无」 ( 修恶性 )。 ( 注 71)
总之, 《大般涅盘经》对一阐提的最後定论是佛陀所说
的「一切众生定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是义故,我
经中说,一切众生乃至五逆犯四重禁及一阐提悉有佛性。 」
而能下此定义的理由,是因为 (1) 一切诸法无有定相,众生
根性亦不定,(2) 佛性不可断,正因为众生根性不定, 一阐
提才能在断善根之後再生善根。 再者,佛性非过去、非未来
、非现在、故不可断,因此, 一阐提也不断佛性,而终有成
佛的一日。
──────────────
(注70)《大般涅盘经集解》卷 67,《大正藏》卷 37,页 591 上。
(注71)《大般涅盘经疏》卷 28,《大正藏》卷 38,页 197 上。
61 页
三. 《大般涅盘经》的佛性义
《涅盘经》的中心议题是「如来常住」、 「涅盘四德」、
「悉有佛性」、「一阐提成佛」,而贯穿这些议题的是它的佛
性观。 由於《涅盘经》卷帖繁多,乃经过多次编集而成,难
免缺乏连贯性, 甚至於有杂乱和予盾差异之处,而其佛性义
也有种种说法,相当复杂,以下从几个层面剖析佛性义。
【1 】《涅盘经》前分的佛性义
《涅盘经》是属於如来藏思想的经典,与其他早期如来藏
系经典不同的是《涅盘经》很少使用「如来藏」 (tathaga-
tagarbha) 译语,而是大量采用「佛性」一词。 因为《涅盘
经》只有零碎的梵文断简存在, 其余均已佚失,故无法得知
「佛性」的梵文源语。 据近代学者从《涅盘经》的汉藏译本
对照考证的结果, 推测「佛性」一词乃译自 tathaga-
tagarbha、 tathagata-dhatu 或 buddha-dhatu, 其中以
buddha-dhatu 出现次数最多。 ( 注 72)
佛性 (buddha-dhatu) 是佛与界 (dhatu) 的结合。自原
始佛教开始, 「界」就是个重要的术语,有领域、要素、类
别等意思, 可以是指具体或抽象的,如色界、十八界、欲界
、无心界等。 当「界」与大乘佛教的教义结合时,则更广大
其义涵, 如《瑜伽师地论》说「界」有「因义」、「种子义
」、 「本性义」、「种性义」、「微细义」、「任持义」等
, 因此,如来藏系典籍将「如来」或「佛」与「界」连用时
,其意义是佛的本性、佛的因性、佛的种性。
《涅盘经》首先在其前分揭示佛性说,不过详细阐明佛性
义则是集中在後三十卷的续译部份。 首先,第七卷「如来性
品」第四做了如下的宣示:
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
是我义。 如是
──────────────
(注72)参阅水谷幸正,「如来藏と佛性」,《佛教大学学报》
31 号, 页54-55 。高崎直道,《如来藏思想の形成》,
春秋社,页137、141 、142。
(注73)参阅《瑜伽师地论》卷 56,《大正藏》卷 30,
页 610上。
63 页
我义, 从本以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
见。( 注 74)
引文明白指出「我」就是「如来藏」, 「我」就是「佛
性」,二个名词意义相同,而这个「我」 ( 或如来藏、佛性 )
身中具有如来的十力、三十二相等功德, 但为烦恼所覆,故
众生不得见。 接著经文举「贫女家藏真金」、「力士额珠」
、「雪山一味药」等喻, 说明如来以善方便使众生证见本具
的佛性。至於佛性的内涵是什麽昵?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以佛性故,众生身中有十力、三
十二相、八十种好。( 注 76)
如来佛性则有二种:一者有,二者无。 有者谓三十二
相.... 等无量三昧。无者,所谓如来过去诸善不善无
记业因果报、烦恼.... 是名为无。( 注 76)
总括而言, 佛性即是含有无尽如来德性,但无有任何杂
染烦恼。「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六详细列举说:
1. 大慈大悲名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随菩萨,如
影随形,一切众生必定常大慈大悲,是故说一切众生
悉有佛性。大慈大悲者名为佛性,佛性者名为如来。
2. 大喜大舍名为佛性,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者不能舍二
十五有,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诸众生当
得故....。
3. 佛性者名为大信心,何以故?以信心故,菩萨摩诃萨
则能具足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
4. 佛性者为名一子地,何以故?以一子地故,菩萨则于
一切众生得平等心...。5. 佛性者名第四力,何以故
?以第四力因缘故, 菩萨则能教化众
──────────────
(注74)《大正藏》卷 12,页 407 中。
(注75)同上,页 419 上。
(注76)同注 68。
64 页
生....。
6. 佛性者名十二因缘, 何以故?以因缘故,如来常住
....。
7. 佛性者名四无碍智, 何以故?以四无碍因缘故,说
字义无碍,说字义无碍故,能化众生....。
8. 佛性者名顶三昧, 以修如是三昧故,则能总持一切
佛法.... 善男子,如上所说种种诸法,一切众生定
当得故,是故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注 77)
以上所举是佛性的功德,一切众生在成佛时,都可证得
,因此而说众生悉有佛性。 可见佛性一方面指因地时,众生
具有的成佛潜能, 另一方面指果地时如来的一切功德体性。
如此的佛性义涵大致延袭早期如来藏系经论所说, 不过,
《涅盘经》特别强调佛性是「真我」、「如来秘密之藏」,如
经说「如来所说真我名佛性」, 而此佛性「如我性者即是如
来秘密之藏。 如是秘密,一切无能沮坏烧灭。虽不可坏,然
不可见。若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乃证知。」 ( 注
78) 「雪山一味药」的譬喻中, 「一味」比喻佛性,因为被
烦恼所出的种种味所覆,而不可得。 同样地,「如来秘密 (
佛性 ) 其味亦尔,为烦恼丛林所覆,无明众生不能得见。」
所谓如来秘密之藏有二义:一是指隐藏不显, 佛性显名法身
,隐名如来藏;二是指众生不解不见而言。
「雪山一味药」喻中所提到的含有佛性意义的「如来秘密
藏」,在「寿命品」中被视同涅盘。 佛说:「我今当令一切
众生及我子四部之众, 悉皆安住秘密藏中,我亦复当安住是
中入於涅盘。 」 ( 注 79) 换言之,佛性即是涅盘,因此「
如来性品」有如是说:「如来者即是涅盘, 涅盘者即无尽,
无尽者即是佛性, 佛性者即是决定,决定者即是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 」 ( 注 80) 因此,如来 ( 秘 ) 藏、佛性、如
来、涅盘等都是同义字。
──────────────
(注77)《大正藏》卷 12,页 556-557 上。
(注78) 同上,页 408 中 - 下。
(注79)同上,页 376 下。
(注80)同上,页 395 下。
65 页
《涅盘经》的「前分」对此如来秘藏有其独到的见解,
「寿命品」第一之二说:
何等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 若并则不成伊,
踪亦不成。 如摩萨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三点。若别
亦不得成。 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盘,如来之身
亦非涅盘,摩诃般若亦非涅盘。 三法各异亦非涅盘。
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为涅盘。( 注 81)
所谓「伊字」是指∴三点, 象徵「解脱」、「法身」、
「般若」三法, 而此三法的关系既非左右并排,亦非上下纵
列形,而是三足相即的依存。 换言之,大涅盘具足此三法,
而三法互相圆摄互摄, 因此可以说涅盘即是解脱、法身、般
若。 同样的也可说解脱即是涅盘、法身、般若,余可类推。
三法合成的「如来秘密藏」, 显名法身,隐名如来藏,法身
是佛果, 如来藏是佛性,前者就果位,後者就因地而言,虽
然如此,法身与佛性本质无有差别。 总之,涅盘法是「相即
」而非独立的, 因此上引的经文才会说「解脱之法亦非涅盘
、如来之身亦非涅盘、摩诃般若亦非涅盘」。 它的意思是单
独的解脱、法身、或般若,不能说是涅盘, 必须三法兼具始
可谓涅盘。
关於三法的意义,经中有不少对解脱和法身的解说。
「如来性品」列举了八十五条解脱义,如离诸系缚、无忧愁、
广大、清净、平等、不空空、空不空、无所畏等, 这八十五
种解脱义亦即是如来所具的德目, 经中特别强调它是「真解
脱」,并且说「真解脱者即是如来。 」 ( 注 82)
至於法身的意义, 在本经中亦称如来身、如来藏、佛性
。 「金刚身品」说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非杂食身
,即是法身,接著它以八十句详述如来法身的内涵:
如来之身无量亿劫坚牢难坏, 非人天身、非恐怖身、
非杂食身、.... 不生不灭、不习不修、无量无边....
无知无形、毕究清净.... 无有去来
──────────────
(注81)同上,页 376 下。
(注82)同上,页 383 上 - 中。
66 页
亦去来.... 非定非不定、 不可见了了见.... 是空离
空, 虽不常住非念念灭.... 非像非相诸相庄严....
无有知者非不知者.... 非有为非无为.... 如来法身
皆悉成就如是无量微妙功德。」 ( 注 83)
法身可说是如来无量功德的总称, 就其体而言,法身乃
一常住不变的法则,法性之性,理不可坏。 而法性所显之相
, 即是常乐我净的大涅盘,所以本经说「如来之身,金刚无
坏, 非烦恼身,无常之身,故名大乐,以大乐故,名大涅盘
。 」 ( 注 84) 而其隐名的佛性亦具常乐我净四德,故言「
佛性即如来,如来即是法,法即是常」。
至於「般若」在「三德秘密藏」中的义涵《涅盘经》未
多加诠释, 不过,从「三因佛性」与「三德秘密藏」的相应
,可略知「般若」的意涵。 「正因佛性」是中道空,与法身
相应, 「缘因佛性」是断德,与解脱相应,「了因佛性」是
智慧, 与般若相应,可见「般若」在三因佛性的架构中扮演
启发和智引了因佛性的作用,藉以证入正因佛性。
【2 】《涅盘经》续译部份的佛性义
(1) 从「二因」、「三因」论佛性义
《涅盘经》前分不但延袭早期如来藏说,更进一步明言我
即是如来藏、我就是佛性, 此种带有神我色彩的佛性义,在
《涅盘经》续译部份有淡化的意味。 原本在前分所说的「众
生中即有十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在「师子吼菩萨品
」中改成为「一切众生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是故我
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一切众生真实未有三十二相、八十种
好」 ( 注 85)。显然地,佛性由具有本体意味的果性,变成
具有潜能意味的因性, 这可从以二因、三因阐释佛性义得知
。
──────────────
(注83)同上,页 503 中。
(注84)同上,页 503 中。
(注85)同上,页 524 中。
67 页
以因性来阐明佛性义出现於「师子吼菩萨品」, 它以
「二因」来解释佛性,不过它举出几个不同「二因」的组合,
含义并不十分明确。 根据「师子吼菩萨品」,有下列几种不
同的「生因」和「了因」:
1. 「能生法者是名生因。」
2. 「灯能了物故名了因。」
3. 「烦恼诸结是名生因。」
4. 「缘生父母是名了因,如 子等是名生因,地水粪等
是名了因。 」
5. 「复有生因, 谓六波罗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 「复有了因,谓佛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7. 「复有了因,谓六波罗蜜佛性。」
8. 「复有生因,谓首楞严三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9. 「复有生因,所谓信心六波罗蜜。」 ( 注 86)
根据以上的引文, 凡是能生法者都称之为「生因」,如
种能生 物,烦恼诸结能生生死,其意义明显可知。 至於
「了因」的意义,经文说是「灯能了物,故名了因」。 这是
用灯光为事例以说明了因, 由於灯有「了物」的作用,引申
有「照了」、「显发」作用者为「了因佛性」。 经中说地水
粪等为了因,恐不甚贴切。 相应 物种子为生因,地水粪等
助 种生长, 与其说是了因,不如称它为「缘因」较为恰当
。
上面引文中另外又举出三种生因 (5 · 8 · 10) 和三
种了因· (6 · 7 · 9),至於何以如此区别, 《大般涅盘
经集解》中几位注疏者的集解,可当为参考。 宝亮说:「但
使於果力强,便是生因,弱者属了因。 」而僧亮则说:「本
无今有,是生也。 本有今见,是了也。如无常见常是生,无
常见无常是了也。 」 ( 注 87) 因此「六波罗蜜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之所以解为生因, 宝亮说是因为「六度取菩提义
力强, 故名为生因」,道生也说「由六度而成菩提,故曰生
也」。 同样的,修首楞严三昧,金刚心力强,能速成阿耨多
罗三藐
──────────────
(注86)同上,页 530 上。
(注87)《大正藏》卷37,页554上-中。
68 页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心静,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 心静,多了一些祥和,少了一些纷争; 多了一些幸福,少了一些灾祸。 任何东西都是祸福相依的。 得到了别骄傲,要珍惜自己拥有的; 失去了别失望,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生活在于过程,生命在于成长。 平淡不是无味,而是生活的真味。 静在心里不在山水间。 人生的幸福在于祥和, 生命的祥和在于宁静, 宁静的心境在于少欲。 无意于得,就无所谓失去,得失皆安谧。 人生之苦,在得失间,花谢芳不败, 心静福自厚,知足者常在静中邂逅幸福。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