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二)
2014/9/3   热度:582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二) 好,我们看《讲义》第一页:《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首先我们看大科的说明: ○大科说明: 甲一、解释标题乙一、解释经题乙二、解释章题 甲二、随文释义乙一、白佛归敬之仪乙二、正述所修法门乙三、结答圆通方便 甲三、结示劝修今初 这当中有三科:第一科甲一是解释标题,这个标题有二个,一个是解释经题。因为〈圆通章〉是《楞严经》的其中一品,所以它的思想跟《楞严经》有关系;第二个就正式解释本章的章题:先解释《本经》,再解释章题。甲二、随文释义,随着经文来解释其中的义理(我们整个《讲表》、科科,都是参考台中李炳南老居士的。),这当中有三大段:乙一、白佛归敬之仪,先说明菩萨在白告佛陀之前,他归敬的仪式;乙二、正述所修法门,就正式的说明菩萨圆通的法门;乙三、结答圆通方便,菩萨说明修习圆通第一个下手的方便相:总共三大段。最后甲三、结示劝修,我们以一个偈颂来总结整个《念佛圆通章》禅净双修的心要: 甲一、解释标题(分二:乙一解释经题;乙二解释章题)乙一、解释经题(分二:丙一总标;丙二别释) 这个〈圆通章〉是《楞严经》的一部分,但事实上《楞严经》的整个经题叫做:《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有十九个字,这十九个字蕅益大师在解释的时候是分成三段,我们看: 丙一、总标┌如来密因修证了义───成就自利功德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成就利他功德 讲到《楞严经》主要的修学重点,它中心的根本思想是「大佛顶」。 《楞严经》把众生的心态分成二种:一种是攀缘心,一种是常住真心。 这个常住真心的特质,它是我空、法空相应的一念心性,这个常住真心的特质,《本经》当中用三个字来代表:第一个是大,这个大指的是体性的广大,说是「绝待圆融不可思议」,故名为大。我们凡夫的攀缘心,基本上是有爱憎取舍,有爱憎取舍就产生很多的对立 不能平等,所以攀缘心的胸量是狭小的,不像常住真心这么广大;所以这个大就代表平等的意思,所以广大。 第二个是佛,这个佛就是了了常知,无有昏昧,这个地方讲的是相大。我们凡夫攀缘心基本上的特色,都是属于情绪化的、盲目的;这个常住真心是跟智慧的理性观照相应的,所以他是佛,了了常知,无有昏昧,他经常保持在一种清醒的理智状态。 第三个是顶,顶指的是作用,用大,最极尊贵,妙用无穷。我们凡夫一旦落入情绪的时候,这种情绪化的心态一定特别的卑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在一种常住的理性状态,他的心情就能够成就广大自利、利他的妙用。所以这个「大佛顶」就代表一种广大的胸量、一个觉悟的胸量,跟一个尊贵妙用的胸量,所以《本经》以「大佛顶」三个字,来笼总的赞叹我们生命追求的目标,就是一个「大佛顶」的胸量。那这个「大佛顶」的心量有什么好处呢?这以下就正式说明在菩萨道当中的功德。 「如来密因修证了义」,就是说菩萨依止这个「密因」,而能够「修证了义」,而达到究竟圆满的佛果。 为什么「大佛顶」叫「密因」呢?因为你心中的心量广大,心中的觉悟跟心中的妙用,只有你自己知道,「自造自了,不为人知」。 你在修行的时候,你依止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心量,只有你自己知道,没有人知道,所以这个叫做「密因」。也就是说,三世诸佛都是依止「大佛顶」的心量来修行,才能够成就佛道的。 在利他方面,「诸菩萨万行首楞严」,一切菩萨的六度万行,也必须以「大佛顶」做根本,才能够达到「首楞严」的境界。 这个「首楞严」就是究竟坚固,简单的讲就是不退转。菩萨为什么在整个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遇到顺境的诱惑、逆境的刺激,都能够不退转?因为他的心中依止「大佛顶」,所以他能够成就利他的功德。所以说,整个《楞严经》是依「大佛顶」性而成就「修证了义」;也依止「大佛顶」性,菩萨完成整个六波罗蜜的「首楞严」。这是一个简单的说明。这样的思想,我们从经文当中简单的发挥一下。事实上今天解释《楞严经》的经题,就是在解释禅观的部分,就是理观的这部分。 丙二、别释 这当中有二段,先看第一段的总说:《楞严经》云:【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这段经文我们分成三段来说明:第一段,说明众生流转的因缘,为什么会流转?众生流转的相貌,佛陀告诉阿难说:一切的六道众生,这个众生当然有很多差别,他从无始劫以来,众生是形成三种相貌在流转:第一个是有种种的颠倒,第二个是种种的业种,第三个是种种的自然。我们解释一下。这个自然指的是一种生死的果报,这个果报为什么叫自然呢?就是说这个果报体不是由谁来主宰的,那是一种很自然的力量、一种自然的业力所招感的。我们每一个人在生命当中,都有很多差别的果报,这是一种现象,有一种果报的受用。 第二个业种,为什么会有果报呢?因为我们过去生累积了很多善恶的业力。为什么一个人会造业呢?因为我们心中有了颠倒。你看一个人会犯罪,他第一个一定是先起颠倒,他对整个情况产生错误的判断,他才会犯罪;他想是这样子,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子。所以一个人会犯罪的心理,第一个是先生起颠倒,他要是不颠倒,他不会犯罪的。 《楞严经》上说三种相续:果报的相续、业力的相续、颠倒的相续。说你前生跟今生是不一样的,但是也有一些相续的,其实你前生的果报体跟今生的果报体,有一些是一样,有些是相续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的业力有相续,因为你前生造了某种业,今生又造了某种业。我们有时候虽然因为一些刺激,造了一些我们平常不造的业,但是我们也经常造一些习惯性的业;所以我们在生命当中,有些果报有些人是经常会出现的,就是这个果报会相续。为什么呢?因为你某种行为会相续。为什么你前生造这件事情,今生还造呢?因为你的思想有相续。 你的前生是这种思想跟别人不一样,你今生还是这种思想,所以你继续造这个业。所以我们在流转当中,虽然惑业苦是有一些改变,但是也有一些是相续的,它没有办法改变。这三种相续,就像是恶叉聚,这个恶叉聚是印度的一种水果,它不生则已,一生则三个水果。也就是说,你要是有这个颠倒,我就知道你会造这个业,你以后会得这个果报,都不用去看未来。就是这个东西,你要嘛一个,你找到了一个,你就可以看到其他二个。这个地方就说明众生的流转,是三种力量──颠倒的力量、业力的力量跟果报的力量,三种不断的重复,如此的情况。 好,这个地方先把众生颠倒的相貌说出来,这以下说出修行人的偏差。诸修行人,很多人在惑业苦当中也得到觉悟,开始产生想到离苦得乐的出离心;他虽然想要离苦得乐,但是他最后的结果,还是不能成就最究竟圆满的佛果菩提。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想要离开痛苦,得到究竟的安乐,但是在整个修行的过程当中,还是产生偏差。 什么偏差呢?别成声闻、缘觉,他变成阿罗汉、变成辟支佛,他跑到偏空涅槃去了,这还算是不错的。或者说变成外道,这个地方外道,《楞严经》讲的是仙道,他变成修习长生不老去了。或者说变成诸天,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到了诸天享受一时的安乐。更严重的是变成魔王,及魔眷属,你本来想要离苦得乐,怎么到最后专门干扰修行人,变成魔王、或者魔子魔孙!也就是说,即使大家在惑业苦当中得到觉悟,有心想要出离,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还是产生偏差,这个偏差有三种相貌:二乘、人天跟天魔外道。 这个地方,就值得我们去探讨它的原因,第三段就说明偏差的根源。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为什么大家在佛法当中,同样是布施、持戒、忍辱,做种种善法的加行,但是却产生不同的结果? 这当中主要的理由,《楞严经》上说:因为他在修行之前,没有彻底的了解内心当中二种的根本:【一个是生死的根本,一个是涅槃的根本】。 他没有先掌握根本,就在枝末当中一味的加行,很努力的布施、很努力的持戒、很努力的修习忍辱,结果因为他的本质有所差错,所以最后加行的结果就产生差错。为什么说本质有差错、结果就有差错呢?这以下讲一个譬喻,比如说煮沙,欲成嘉馔,你本来想要吃美好的食物,你应该拿米去煮;结果你本质拿错了,你拿沙,这个沙的本质当然是不能吃的,你把它煮了一辈子,它顶多是叫热沙,因为它的本质是沙,你用再大的火去烤它,它也不可能变成饭的,因为本质不一样。也就是说,你用沙的本质去煮,煮了很久很久,你煮了这么多尘点劫的时间,你还是得不到饭,因为你没有掌握到真正的根本。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我们一般的修行有二种:一种叫做业力的修学,身业的礼拜、口业的赞叹、意业的观想,这个我们叫做事修;第二种叫心念的修学,心里的观照、对真理的观照,每个人心中的道理各式各样,这种道理的观照我们叫理观。我们刚开始觉得心念跟业力是独立的,事修归事修,理观归理观,其实这二个是分不开的。 你心念的偏差,一定会带动你不好的业力,所以我们唯识学常说心为业主,同样业力的造作,因为你心态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你看南北朝的时候,鸠摩罗什讲《般若经》,当时很多王宫大臣都去参加法会,很多的比丘、比丘尼听了以后,他真实的跟圣道相应了;但是王宫大臣听完《般若经》以后,回到他的宫廷里面,斗诤得更加厉害。这个时候有人就问鸠摩罗什大师说:大师,您的学生当中,这些王宫大臣听你讲完《般若经》,回去不但个性没改,更严重?罗什大师说:他听完以后没有去改变他的心念,他只是把般若的空观──我在宫殿里面斗诤累了回来用空观休息一下,没有从心念上、本质上去改变。也就是说,这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改变,思想没改变,所以这个空观变成他斗诤更大的资粮。 我永远记得忏公师父一段非常重要的开示,他说:一个修行人有三件事情非常重要:第一个解门,你对法义的了解;第二个行门,你一天拜多少拜佛、持多少咒、诵多少经;第三个性格。忏公师父讲完这三个以后,他说【性格是最重要】,他说:你这个人的性格不好,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都没有用。 这句话,如果我们不看《楞严经》,也不知道为什么性格占这么重要的因素。比如说,你这个人的性格是自私自利,他的性格是为 公为众,你们二个同样去拜佛、持大悲咒,结果是不一样的。你也拜佛一百拜,他也拜一百拜,你们二个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你的本质是自私自利的本质嘛!你所有的加行会加行在自私自利上。如果你的自私自利是清净的,你变成二乘人;如果你的自私自利当中,又贪着五欲的快乐,那就变成天魔外道了。 为公为众也是这样,你为公为众,你的心是清净的,你这个加行就成就菩萨的果位.如果你为公为众的心,含藏着贪染心,那就是人天福报了。所以我们大家要知道,你的思想影响到你的结果,其实你的加行只是产生一种力量,让它快速成就你的结果而已,它只是一个动力,但是它不是一个方向,它不是一个生命的方向,你真正的方向是你的思想。我们讲简单的话就是说,你拿米去煮一定煮成饭,你火太小、你懈怠一点,顶多是煮得比较慢──火大火小是决定它的快慢,但是你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你拿地瓜去煮,最后一定变成地瓜;你拿绿豆去煮,最后一定变成绿豆:你不能说拿绿豆去煮,最后变成饭,不可能。也就是说你心念根本的本质,是影响你最后果报的结果。 这一段,我们知道十法界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因为刚开始的思想就有不同。思想有哪些不同呢?这以下就简单的说明:【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楞严经》刚开始先简单的把众生的思想分成二种:第一个是这个思想会成就生死的根本,只要你有这种思想,不管你怎么加行,你永远在生死中流转,因为这个根本一定会产生枝叶华果。 那什么思想这么厉害,我不管是布施、持戒、忍辱,有这种思想就流转生死?它说:就是我们无始劫来的攀缘心,以攀缘心为自我。【这个攀缘心简单的讲,就是一种心外求法】,【我们认为这一念心以外,有真实的名利心可得,有真实的涅槃可得】。只要你是以有所得的心向外攀求,这个就是生死的根本,这个叫做生死的根本。 我们再看第二个:【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第二种是涅槃的根本,这个涅槃的根本是我们众生元清净体,这个元就是本来就具足的,不是你修证而有,就是我们讲「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个清净的自体,不是你修证而有的,我们只是靠修行的方法把它恢复而已。 这个清净体是怎么回事呢?就是我们凡夫的识精元明,这个识就是我们明了的分别心,我们的分别心本来是精妙的、本来是光明的;但是我们这个精妙光明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就产生了攀缘,我们 认为有真实的外境可得,这个时候一念妄动,就能生诸缘,就变现了万法。 如果你这个攀缘是往善法的攀缘,就变现安乐的果报;如果是往恶法的攀缘,就变现痛苦的果报。这样的攀缘心一动以后,就创造了外境,这个外境又带动你的攀缘,如此的展转相续,缘所遗者,我们的攀缘心就永远失掉了清净的本性,我们再也找不到我们根本的家了。因为这恶性循环,你一念的攀缘,创造一个虚妄的果报,这个果报又带动你的攀缘,使令我们离开我们的家愈来愈远。一个可怜的众生,就因为遗失了这种光明的本性,被心中的欲望错误的引导,所以我们虽然终日修行,但是我们不能觉察这个攀缘的自性,结果我们所有的加行,只是枉入诸趣,在人天当中,暂时创造一个安乐的果报而已,因为我们生死的本质没有改变。这个就是我们不能离开三界的主因,因为我们没有抓到涅槃的根本。 (现象)(根源) ┌─苦─┐ │├─杂染因果──「攀缘心」──喻波├─集─┘ 我们作一个总结。整个佛法的因缘观,我们可以简单的分成苦、集、灭、道。佛法认为生命当中有二种相貌:一种是杂染的缘起,一种是清净的缘起,但这二种缘起事实上是有根本的。为什么一个人会触动杂染的因果呢?是因为有攀缘心;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很快的进去清净安乐庄严的果报呢?因为他找到了真实的清净心:这个就是说你必须在修行当中,先找到你清净的根本。 商朝有一个亡国的国君叫商纣王,其实商纣王刚开始的表现是不错的,但是晚年的时候,他的攀缘心就愈来愈颠倒,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一天有一个大臣,送给商纣王一双象牙做的筷子,这个商纣王非常的欢喜,每天吃饭的时候都要把这双象牙筷拿出来欣赏一下再吃饭。 有一天他的大臣叫箕子,是一个有德行、有智慧的人,他饱读圣贤之书。他有一次去见商纣王的时候,看到商纣王拿起这双筷子吃饭,这个箕子心中非常的恐怖,他跟大王说:你这双筷子是从哪里来的?他说:这个是大臣送给我的,好不容易找到的。他说:你这双筷 子要赶快舍出去,你不能用这双筷子。商纣王说:有什么关系呢?这不就是一双筷子而已吗。他说:你这双筷子不舍出去,你要因为这样而亡国,这个国家会灭亡。商纣王说:哪有这么严重啊,只不过是一双筷子,怎么会亡国呢?箕子说:大王你不知道,你今天用了一双象牙做的筷子,用久了以后,你会觉得这个碗跟筷子不相应,过几天你就把这个碗换成象牙了;这个碗、筷子是象牙,看看这个桌子又不对了,这个桌子跟碗筷没有办法配合,这个桌子又换成象牙了;再过一段时间,你觉得这个房子跟象牙不相应了,你这房子要拆掉重盖了;最后你终于亡国。商纣王没有听进去这一句话,果然亡国,这就是历史上很有明的劝谏,箕子的劝谏。 当然,今天箕子的重点不是在那双筷子,而是他看到商纣王的攀缘心,他观察商纣王在观赏筷子的时候,那种神态,他看到他糟糕了,这个人起攀缘心了。攀缘心的可怕,并不是马上表现出来,如果我们不能够觉察它的出现,它会展转增胜的。 所以《楞严经》的意思是说,我们知道什么是攀缘心,不表示我们能够马上离开攀缘心,但至少你对它有警觉性,你能够随时踩刹车的。 商纣王今天为什么会一步步的趋向灭亡?因为他攀缘心起来的时候,问题不在攀缘心,每一个人刚开始第一念都会有差错,菩萨第一念都会有错误,但是他有觉照,所以我们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他那个觉悟的功能没有生起。所以说攀缘心之所以可怕,是我们自己虽终日行,而不自觉,问题是在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说,攀缘心是一种扰动的波浪,而清净心是水,其实攀缘心一转变,就变成水,就是清净心。 《楞严经》的根本思想有二个:第一个是讲到菩萨云何应住,第二个是讲到云何降伏其心。《楞严经》前面三卷半,广泛的说明什么是攀缘心、什么是真心,七处破妄,十番显见,讲三卷半,把真心跟妄心用十种的差别详细的分别:第一个纯想(观想的想),这种人完全没有任何的攀缘,这种人马上生到佛国的净土去;最差的是纯情,这种人的修行完全是攀缘心,一点观照都没有;然后是九想一情、八想二情:总共是十种。 就是说你先知道,你所安住的根本是什么,先讲到菩萨安住的问题,云何应住,这个地方讲到理观的部分讲了三卷半,就是说你刚开始修学之前,你看看你安住的心是什么点。三卷半以后,开始讲到事修了,我已经知道攀缘心的相貌,怎么对治呢?云何降伏其心?这个时候,阿难尊者再次的向佛陀请法说:我已经知道攀缘心的可怕, 我也知道攀缘心的相貌,怎么样能够弃生灭、守真藏呢?佛陀没有正式回答,佛陀叫在座的菩萨讲讲个人的修行经验,这个时候有二十五个菩萨,出来说明自己怎么调伏攀缘心、怎么调伏清净心的。在这个二十五圆通当中,我们介绍了其中一种,就是〈念佛圆通章〉。 我们看下一段: 乙二、解释章题(分二:丙一总标;丙二别释) 丙一、总标 这个《念佛圆通章》,我们简单的「解释」它的「章题」: ┌─念佛─┐大势至菩萨─┤├─章 从总标来看,它是人、法立题。这个人,《念佛圆通章》是谁 修的呢?大势至菩萨,能修行的人。他修习什么法呢?他修习念佛跟圆通的法门,念佛是因地之法,圆通是果地之法,因为念佛而成就圆通。 丙二、别释 这当中分成四段,我们先看第一段: 一、大势至菩萨─《十六观经》云:【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这个菩萨为什么称为大势至菩萨呢?这当中有二个理由:从他自受用的功德来说,这个菩萨的特点,他的光明特别殊胜。怎么知道呢?这个菩萨身上的一个毛孔,这么微细的毛孔,它放出的光明,就等同十方诸佛的净妙光明是一样的,所以他这个菩萨叫做无边光,光明特别殊胜。这是讲到他自受用的功德。这个光明有什么好处呢?讲他受用,这个菩萨经常以他心中的智慧光明,来普照一切,使令众生远离三涂,而成就无上的威德,【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这个大势至菩萨的大势至,简单的说,就是他是一个具足大威德的菩萨,而这个大威德的意思,主要是指他的光明特别的殊胜,他 经常用他的光明来照摄众生,使令众生能够远离三涂,成就无上戒定慧的功德,这就是这个菩萨的特色,叫做大势至,他用他的光明来表示他的威德。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光明呢?他的功德事出必有因,这个地方在经文讲到,这个跟他因地的时候有关系,因为这个菩萨在凡夫位的时候,选择的法门是「念佛」,他经常以佛的功德当所观境。 念佛当中有四种: ┌(一)观相念佛─┐ 第一个是观相念佛,我们摆一尊佛在前面,眼睛打开来,去取佛像的相状,然后把它铭记在心;眼睛闭住以后,你在心中把这尊佛像的影像现出来:就一次一次的打开眼睛、闭上眼睛,直到你心中能够很清楚的如镜现像,像镜子现出影像一样的清楚,这个就是观相念佛。 第二个是观想念佛,它是没有影像,完全靠文字──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种种的莲华、宫殿,他从文字起观,随文入观的。 第三个是持名念佛,以这尊佛的名号,一句弥陀念诵听,创造出声音以后,听那个声音,来跟佛陀感应。这三种都是念他佛,这是属于事修的部分。 这个实相念佛就是理观,念念观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念念观照这个妄想是不可得,这个是念自性的佛,这是理观。 本章的修行是理观跟事修相互配合,自他俱念。从《楞严经》本身的角度,它是修理观的,但是在二十五圆通当中,其中的〈念佛圆通章〉是重视事修。 ┌圆:圆融周遍─┐三、圆通┤├─「自性清净心」 这个念佛的目标就是达到圆通,圆融周遍,通达无碍,也就是 回归到我们的自性清净心,它是时空无障碍的、圆通的。 四、章──文字章句 ──《楞严文句》── 第四个是章,就是文字章句。我们这一章主要探讨的,包括《楞严经》的首楞严王三昧的理观,所谓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先端正我们的内心,也就是云何应住?念佛之前要先找到一个真实的安住处,因为你这个安住处找错了,你用攀缘心来念佛,你效果就大打折扣;而且中间,《楞严经》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你刚开始依攀缘心来念佛,你在过程当中可能会有差错,到时候会产生五蕴的魔境。因为你刚开始是以攀缘心为根本,那佛号一加持下去,你的本性是杂染的,佛的功德是清净的,真妄交攻,会出现很多错误的相貌出来。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你要先找到「云何应住」。安住了以后,你还有很多无量无边的妄想怎么办呢?就讲「云何降伏其心」,就是忆佛、念佛,三业的专修。所以《本经》的宗旨,就是理观跟事修的相互配合。好,我们先休息一下再往下讲。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灭─┐ │├─清净因果──「清净心」──喻水└─道─┘
└─圆通─┘
(人)(法)
││
├(二)观想念佛─┼念他佛─┐二、念佛┤ │ │
├(三)持名念佛─┘├─自他俱念
││
└(四)实相念佛──念自佛─┘
└通:通达无碍─┘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真正学佛人,对死亡没有恐惧,为什么?死亡的是身体,身体不是自己,这个学佛的人一定要明了。这身体有生灭,这身体是我所有的,就像衣服一样!衣服穿旧了、穿脏了、穿坏了,你自自然然去换一件;身体损坏了,你也自自然然去换一个身体。你懂得这一个事实真相,你舍身受身,你不会贪恋、不会痛苦。不会痛苦,你的身体就愈换愈殊胜。如果你感觉痛苦、你很留恋这个身体,那这个身体就愈换愈差!愈换愈差,来生就到三恶道去了。如果在临终时,一慌一乱,你对身体很留恋,对家亲眷属很留恋,那你往往就到三途去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