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导读(4-2)


2014/9/3    热度:302   

净界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导读(4-2)

 

  这以下我们看第二个摄净土,他的依报净土,「令我作佛,国土第一」。那这个法身要有一个依止的处所,就是我们讲的净土。法藏比丘说:我以后的「国土」是要最为殊胜的,在一切诸佛国土中是最殊胜的。

  是怎么个殊胜法呢?这以下列出了三点:第一个「其众奇妙」,这个「众」就是他人天的眷属,你这个佛陀要有眷属。比如说你盖了一个义德寺,要有方丈、有住众的。法藏比丘他要求他以后成就佛陀的时候,他的住众要特别的希「奇」微「妙」。

  那这地方我们提出三点,包括未来他有三个愿,跟这个愿望有关系的:第一个、法藏比丘他成佛以后,他的住众要具足三十二相,他要求里面的住众相貌要庄严,这是其它佛陀的净土没有这种情况,很特别的;

  第二个、他希望他未来国土的众生有五种神通,这个也不是其它净土所有的,其它的净土有的有神通、有的没有神通,但是他这个国土的众生一定要有这五种神通;

  第三个、他要求里面的国土寿命久远,每一个人的寿命都要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后面的这三个愿,都跟他当初很雏形、原始的愿望有关系的。

  第二个「道场超绝」。前面是讲人,这个地方是讲处所。那他这个处所要很「超」然。怎么个「超绝」法呢?我们也提出二点来说明:第一个、你看极乐世界它受生的处所很特别,我们读《阿弥佛经》「七宝池、八功德水」上面的莲华受生,这个也是其它国土很少的。他的道场、住处要特别庄严。

  第三个「国如泥洹」,这个很重要了。这个「泥洹」的意思叫大般涅盘,他的意思就是说,我整个道场的设计,包括色声香味触这五尘的境界,必须要具足「常乐我净」四德。

  也就是说你的内心跟整个极乐世界的五尘接触的时候,要能够产生不退转的功德,他那个国土不但是庄严,还要能够释放一种圣道的力量,它不但是庄严,还必需有解脱的力量,「而无等双」,在其它的佛土当中是独一无二的。

  我在准备这一段经文的时候,我在想:一个人的成就,跟他的志向是有关系的。你一个志向太羸弱的人,你不可能有成就,不管你一天拜多少佛、念多少佛都没有用,因为你的胸量狭小。

  我们讲你那个「器」,你那个杯子那么小,你不断的倒水,你的杯子就是这样子而已。所以你看今天阿弥陀佛能够被十方诸佛公认「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你看他在因地的时候所发的愿就与众不同,你看「令我作佛,国土第一」,他就是有这种高超的理想。

  当然他这个时候只是一个很粗胚的心中的想法,还没有经过世自在王佛的指导,但是你也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人,就像忏公师父说的「这个人的性格是这种个性」(呵呵),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结果。

  比如说你一天拜一百拜,他也拜一百拜,诸位知道结果会一样吗?对,不一样。因为你为什么拜呢?你不是身体去拜,你心不同嘛,他的心是这种心量,你是这个心量,同样一百拜,心加上去当然不一样,心为业主。

  我告诉大家,我在佛学院带了一百多个学生,我得到一个结论:一个人胸量要大,你的功德才能够大。你胸量不大,你整个格局都不会大,所有的都不会大。这个地方很重要。

  这个地方讲到他的摄净土愿。

  第三个,第三个跟我们有关系,这么庄严的法身、这么庄严的净土是谁可以去?这个跟我们关系就密切了,叫摄众生愿。「我当愍哀,度脱一切。」我今天创造一个这么漂亮、这么庄严的道场,到底是哪些住众可以来住呢?

  「我」应该以大悲心来「哀愍」,来「度脱一切」的圣位的菩萨,乃至于凡位的菩萨,「一切」的就是十方发菩提心的菩萨都可以来.

  他们来的标准是什么呢?往生的正因,「十方来生,心悦清净」,这些「十方」的众生要「来」受「生」,必需具足二个条件:第一个「心悦」,你内心当中要有一种好乐心来愿生我国;第二个、你临终要保持十念相续的「清净」,我们讲往生的最低标准「十念」往生:就是你今天能够以一种清净的信愿,然后临终来忆念佛陀的名号、相续的十念,这是一个往生的标准。

  往生以后,「已至我国,快乐安隐」,来到「我」的「国」家,你的内心有二种功德:第一个是「快乐」,你到极乐世界的心情跟你在娑婆世界不一样。

  我们在娑婆世界,那是苦乐忧喜舍,五味杂陈,酸甜苦辣都有;到了极乐世界,你的内心世界只有一种情况,「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在安乐当中更重要的是内心「安稳」,这个地方「安稳」指的是一种解脱的力量,圣道。我们今天的快乐是不安稳的,比如说你吃一个饭吃得很好吃、很快乐,这是不安稳的,因为它是五欲乐;但是你在极乐世界的快乐是有圣道的力量,所以是安稳的。这个地方等于是把阿弥陀佛发愿的一个雏形标出来。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经上说,祇树给孤独园建精舍的时候,佛在地面上看到一窝蚂蚁,佛看了之后就笑了。弟子们问佛为什么笑?佛说:“这一窝蚂蚁经历七尊佛过世了,它还没有离开蚂蚁身。”不是说它寿命那么长,而是它死了以后,又到这窝里作小蚂蚁,生生世世作小蚂蚁。我们想想,一尊佛从修行到成佛,是三个阿僧祇劫。七尊佛,就是二十一个阿僧祇劫。这么长久的时间,它还没有脱离蚂蚁身。这个因就是执着,它总认为那是它的家,认为那个形象就是它的身体,坚固地执着,所以没有办法转别的身形,真是愚痴到了极处!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