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导读 第十卷
2014/9/3   热度:711
净界法师:佛说阿弥陀经导读 第十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补充讲表》第12面,《附表第十三》: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我们前面讲到无上的因果。什么叫无上因呢?就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是无上因;无上的果,就是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现前而往生。前面我们是偏重在一个观念的理论的说明,这个地方就讲到实际的修学的操作,怎么样能够执持名号,怎么样达到一心,怎么样达到不乱?如果诸位有参加佛三的人,这个讲义要注意听,这以下是实际的方法。我们看讲义: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那么这个执持名号当然是你最初的下手,一心不乱是你的目标。净土宗是一个他力法门,也就是说今天你能够往生,并不是你的力量,而是弥陀的本愿摄受,而弥陀的本愿你要跟它感应,你必须靠这个佛号,它是我们众生的心跟佛的本愿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就这个佛号。所以你事实上在修行的时候,你不是在观想弥陀的本尊功德,而是观想佛号,因为这个佛号就代表本尊的功德。所以在修净土当中,你实际操作的时候,你真正心中的一个归依境是万德洪名。 那么这个时候,怎么样来执持这个名号呢?印光大师说,一句弥陀念诵听。这个佛号你怎么能够跟它感应呢?你必须有三个次第:第一个,念,念从心起。你要看看你这个佛号是从哪里生起的,你从什么地方来?很多人佛号是从嘴巴生起的,这就不对了,这个佛号要从你的心生起。你嘴巴念佛,心打妄想,佛号从嘴巴出来是不对的。你要从你归依的心,创造一个要念佛的念头,叫念从心起,这个时候还没有佛号的声音,但是你一定要整个佛号的起源,要从内心生起,这才对。第一个探讨它的根源。第二,它的过程,诵,声从口出。你要打佛七,你完全都不出声,嘴巴都不动,你没办法打佛七的。你是在打妄想,不是打佛七。你一定要创造一个声音,因为整个净土宗它是听,说是一心归命阿弥陀佛,谁代表阿弥陀佛?就是那个声音嘛。你念阿弥陀佛,那个曲折,阿—弥—陀—佛,那个高低的曲折,创造那个声相,这个声相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名以召德,以名号的声音总持本尊的功德,本尊的功德本来是可以是以所有的相貌出现,本尊的功德是无障碍的,它要用声音出现也可以,用形状出现也可以,但是它这个地方的重点在声音。本尊的功德是声音,你自己不创造声音,你怎么去缘本尊的功德呢?所以第二个,诵,最低的标准嘴巴要动,金刚持,念佛的最低标准。因为你不念声音,它变成法尘,第六意识所缘,就不是耳根所缘,那跟净土法门就不相应了。净土法门的归依境是声音,不是法尘。因为你不创造声音,变成第六意识的法尘,那是你心中在想的,那就不对了。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听,你创造声音以后,这个声音跑哪里去,你要把它听回来。当这个佛号的操作,你具足了三个条件,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我们说,你跟你当下的这句佛号已经是感应道交了,你建立一个一句佛号的功德。 不过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打佛七的时候,当然你创造一个声音,他也创造一个声音,两百多个都有声音,那你说谁的声音是你的所缘境呢?你只能够听你自己的声音。当然我们不要排斥其他的声音,把旁边的声音当助缘,但是,你要记住,你只能够听你的声音,你创造的声音,不管你的声音是大声、小声。你听别人的声音,这个就是心随境转。别人的声音对你来说是个外境,你创造的声音是你的归依境,这是不同。所以你听别人的声音,越听你就心越散乱。所以你只能够听你自己创造的声音,创造一个点状的相应,点状,point。那么,我们把这个点状再把它扩大,要达到一心不乱,十句成片三三四。本来我们念佛是没头没尾的,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但是印光大师说这样念不好,很难摄心,那怎么办呢?我们要有一个节奏,先把十句佛号,找出十句佛号,我们的心一定要有节奏有韵调,这个样子才能够摄心。你这样的佛号,每一句佛号都很平淡,你很难把心安住在这个佛号上。所以印光大师说,你把这个佛号拿出十句出来,要创造一个循环,三三四,三三四: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你必须把佛号在心中创造一个韵调出来。当然,你刚开始创造这个韵调的时候,你还不熟悉,可能要费一点精神。但是当这个三三四的韵调熟练以后,它自然会带动你的心,妄想就插不进来了。你不创造韵调的话,你这个佛号念不久的,因为太单调了。所以说,如果你要让佛号相续,你必须要创造一个韵调,那么印光大师说,三三四。就是说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先创造一个点状的力量,然后靠这个韵调把这个点状的力量,在心中慢慢地让它持续久一点、持续久一点。 这样子讲的话,如果是打坐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念佛?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方法,叫五点计数法。我们打坐的时候,你不能掐珠的。你掐珠的话容易生病,印光大师说,久者成病,那怎么办呢?我在打坐,特别在止静的时候,你可以观想地上有五个点,一二三四五,从外到内五个点,那么每一个点就念十句佛号,刚好三三四。第一点念完了,到第二点,第二点念完到第三点,到第四,到第五就构成一片佛号,是五十句佛号。那么以一片佛号为五十句,我们叫未成一心,先求成片。这个一片五十句佛号怎么念呢?我们看下面有四点的说明:第一个,安置地轮,令心下沉。这个打佛七很多人容易上火,你看一念佛的时候头就痛,要不然就是耳朵痛,那就是你这个气往上浮了,心浮气躁。那么心为什么浮呢?你心的所缘境太高了,念佛的人心的所缘境一定要在腰部以下,所以你最好是把这个五点放在地上,最好,放在地轮是最好,让你的火气下降,那么水气上升。这个四大的调合啊,身体健康的人,他的嘴巴是很多的甜美的口水,他的火气要回到本源,回到丹田。就是水在上,火在下,这叫练丹嘛。那么一般人当然火是比较轻,如果你刚好颠倒了,火气在上,水气在下,嘴巴都没有水,那么是火气在上,那就完蛋了。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念佛的时候,你要把心静下来,把心安住在地上。特别是在你拜佛的时候。忏公师父说,拜佛之道,下实上虚,跟打太极拳是一样的。你脚掌微微用力,腰部以上要全部放松。你在经行也是这样,经行的时候,上半身放松,脚掌微微用力,把火气往下带。所以你看身体健康的人,他的双手双脚是热的,他头部不能热。你看拜佛也是这样,你看那个初学者拜佛,满头大汗哪,你这是不会拜佛,你这样拜佛,能够拜多久呢,你的气一直在上嘛。拜佛的人越拜越轻飘,他是下半身流汗,上半身腰部以上不能流汗,不要说头部,衣服都不能湿的,高手!你这样子拜,越拜越轻松。你的佛号,诸位要知道,身安道隆,你不调身,你心很难调好。我们凡夫的身心是绑在一起的,你说我的色身满头大汗,你心中一心不乱,谁相信呢?是不是啊?有人一心不乱是这样子相貌吗,对不对?所以色身一定要健康,至少四大调合、顺畅,你的心容易寂静,这很正常,因为你调身、调心、调息嘛。所以你这个调身之道,我们再过几天打佛三,它整个过程就是太极拳,缓慢、专注,然后气往下降,下半身用力,上半身要完全放松。所以打完以后,你不但是佛号念得很清楚,身体也容易健康,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把所缘境放在地上,使令内心下沉下来。 第二个,所缘形象清楚分明。你不管是拜佛,不管是经行,不管是打坐,我们的身体的动作改变了,因为调身,你不能老是坐、也不能老是站,但是你心中的所缘都没有变,都是一句佛号。这你心中的归依境,你唯一的归依境,你要告诉你自己,你在修行的时候,你离开了佛号你就一无所有了,所以你整个身业礼拜,口业称叹,意业观想,都是以佛号为所缘境。 第三个,宁可少念,不可草率。这句话太重要了,这句话是弘一大师讲的,弘一大师说,念佛人,最容易贪多,是个大病。其实你临命终的时候是十念佛号往生,但是你平常的时候佛号念得乱七八糟,含糊笼统,你临终的时候也是含糊笼统。所以你一定是要求专注,每一句佛号很专注。 第四,先依计数,再求圆融。好,我们刚开始啊,你这个止静,你要念三片或者五片。我们一般在我们佛学院,念这个五遍是一二三四五点,你要念到第三点打妄想,你不知道念到哪里的时候,这一遍就重念、重算了,从头开始算。所以你刚开始要有一定的目标,你念三片、五片,慢慢地增加、慢慢地增加。 总之念佛法门的重点只有一句话,重质不重量,重点在那个念力,而不是在数目。这个一心不乱,我们解释一下。一心容易,不乱难。我们在打佛七的时候,你说,两件事,打得念头死,建立弥陀佛。刚开始先建立弥陀佛,先把佛号建起来。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把佛号建立起来,在心中慢慢地运作,建立一个佛号的力量。但是我们心中,原有住在心中有很多妄想。很多人念佛他不调伏烦恼,这是错误的。邪正不两立,你不调伏它,妄想就调伏你了。所以憨山大师把念佛法门的人,他划出一个最低标准,他说念佛人往生有把握的最低标准,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之要务,现行烦恼。我们的烦恼很多,有的烦恼是在种子位,在睡眠状态,你有烦恼,不表现出来,那你不要管它,种子位的不要管。就是我今天看到某一个人事起烦恼,这个时候,把你的法宝现出来,一二三四,数到三四,看看你的佛号能不能调伏它。你的佛号没办法调伏它,那就麻烦了,这件事就麻烦了。就是说你的心中佛号不是最大的力量,有比它更大的力量,那临命终就靠不住了。我们不要求断烦恼,但是念佛一定要调伏烦恼,折服现行烦恼。你不要断,要断不容易。就是说你心中可以有烦恼,但是你必须有调伏它的力量。临终的时候你很多妄想现前,但是你佛号现前的时候,这些力量都被你压住了,佛号是最大的力量,就可以了。不能说没有烦恼,一定有烦恼,但是你佛号是最大的力量,强者先牵。如果你心中的佛号它不是最大的力量,有其它的烦恼比它大,那这件事情就比较麻烦。在憨山大师的《念佛法要》说,很多念佛人犯一个毛病,他念佛的时候很专注,从佛堂出来的时候打妄想的时候也很专注。那到临终的时候,佛只听念,妄想只听长,它这两个从来是相安无事的,你念你的佛,我打我的妄想,到临终的时候两个同时现前。妄想是熟境界,无始劫来熏习所成,佛号是今生所成,叫生境界,结果妄想把佛号吃掉了,失败了。你好不容易创立的归依境,你相信可以往生,你也发愿一定要往生,但临终的时候心随妄转,被妄想牵走了,在趋向于所归境的时候,中间被贼抓走了。你对贼太包容,你太纵容他了。所以,虽然是带业往生,但是憨山大师划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底线,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之要务,你要折服它。所以这个不乱,你建立一个一心的佛号,你这个佛号要不为烦恼所乱,换句话说你能够调伏烦恼。所以这个不乱是很重要的,不为烦恼所乱,所以你在用功的时候,你不要管说你念多少,重点是你能够调伏烦恼,你就有把握了。 在春秋时代,有春秋五霸,当然第一个齐桓公。齐桓公,相管仲,九会诸候,一匡天下。他重用了管仲,整个国势大盛。但是齐桓公在整个生命当中,他也有很大的挫败。他最大的挫败就是跟鲁国的的那一战,叫曹刿之战,一鼓作气。鲁国当初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齐国是大国,后来两个军事发生冲突了,齐桓公派出了鲍叔牙,领着十万大军去征讨鲁国,鲁国的军队大概只有两三万,差了三四倍。但是这个时候曹刿这个人非常聪明,他深知用兵之道,他知道打仗不是打人多的,打的是气势,人多没有用的,所以在齐国打战鼓的时候,他的人要冲锋出去先打战鼓。齐国打战鼓的时候,鲁国说,他们气势正旺,退,不要跟他打,我们不是他的对手,我们两三万,他十几万,怎么打得过他?退!那么这个打仗是双方面的,我要跟你打,你不跟我打,两个碗才敲得响,一个碗怎么敲得响呢?他打一打就没有意思了。那么这次齐国在敲第二次战鼓的时候,曹刿说,再退!不要跟他打,齐国一鼓作气,再而衰,这次它的气势更衰了,还不跟他打。到第三次的时候,齐国在打第三次战鼓的时候,曹刿说可以打了,我们起第一次战鼓。这个时候,鲁国气势正旺,然后齐国这个时候已经是第三阵了。结果鲁国以两三万的军队,把十几万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成功了以后,这个鲁国很高兴,鲁国君王很高兴:“哎呀,你是怎么用兵的?”他说很简单:“夫战,勇气也!”战争打的不是人数,打的是那个气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的气势正衰,我们是第一次,我们气势正旺,我们用气势旺去克他,就这个道理。 所以你在念佛的时候,诸位要知道念佛念的是什么?念的是气势!真的是这样的,那个专注力很重要。你念佛的时候,那个佛号很有威严,很有气势,妄想都不敢动,这个就成功了。你念佛的时候,念得很多,佛号念得乱七八糟,妄想一大堆,那个根本没有用的,那个骗自己的。然后你说,今天念了三万,写下去,其实那个是没办法调伏烦恼的。所以说其实佛号念得好不好,只有一个人知道,你自己知道,其他的没有人知道,当然阿弥陀佛也知道。所以说我们要知道,你的目标不是数目。我不知道为什么,到了净土宗末了大家很重视数目,其实我们看经典是一心不乱呢,它是约内心的状态安立这个功德的,我们看经典上很少有说数目不数目。你看《阿弥陀经》是佛说,他说,执持名号,到什么呢?一心不乱。佛陀给你的标准是你的佛号不能为烦恼所乱,这是标准。就是说你要知道它的标准在哪里,一心不乱是讲得比较笼统了,讲得白话就是折服现行烦恼。所以这个地方是我们要注意的第二段。 我们再看第三个,《附表第十五》。那么不为烦恼所乱,当然不能完全只是靠止的力量,要有一点观的力量。我们用这个禅净双修,理观跟事修给大家作参考,有另外一个方便法门。这个《附表第十五》有三个念佛方法:第一个,唯念他佛,专注佛境,净土法门。这是标准的净土法门,我们刚开始念佛的时候是归依佛,所以我们心中所缘的境是佛号。但是第二个是,唯念他佛,返观自心,圣道法门。禅宗就是这样,禅宗日常生活的时候,遇到人事的因缘,他是返观这一念妄想心,觅心了不可得。那么到了末流的时候,禅净双修,特别是宋朝以后,永明延寿大师提倡,那么莲池大师、澫益大师在明末的时候,再把它发扬光大,就造成了所谓的自他兼念,念他佛也兼念自佛,所谓的自他不二的法门叫禅净双修。我们刚开始念佛的人偏重在所念的佛不可思议,把整个心通身靠倒。但是等到禅净双修的时候,他在念佛的时候,偶尔也回光返照,你能念的心也不可思议,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也不可思议,跟三世诸佛是平等的。所以说从这样的一种自他兼念当中,我们知道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达妄本空;理一心,不为无明所乱,知真本有。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先成就事一心,达妄本空。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我们讲过,我们的心,我们这个建立佛号,它不是在一个清净的状态念佛,这个心已经被搞得很复杂的状态之下,才把佛号念起来。所以我们这个佛号势必要去对治你原有的妄想,势必!那么对治妄想,如果我们没有理观,就象印光大师说的,我念佛妄想起来,那怎么办呢?不能念要他念,不能断要他断!两个人就是对治,这个事相的对治,入道多辛苦。但是在澫益大师,他提出一个理观,就是说你观想这个妄想是不真实的,所以观想它不真实的,换句话说,其实你不要对治妄想,那不要对治妄想怎么办呢?印光大师就把它发挥出来说,其实重点在于不随妄转。所以我们讲调伏烦恼,不是把妄想消灭掉,是不随它转。你观察它是生灭相,不随它转,这样子叫调伏烦恼。那么这个就是有理观的成份在里面。这个地方等于是我们把禅净双修,就是说你一方面观察所念的佛不可思议,但是你也观察你能念的心本自清净,妄想是生灭的,不随妄转,那么这样子也容易帮助你调伏烦恼。 好,我们回到讲义。这段我们等于是把执持名号、一心不乱的整个过程跟它的重点作了说明。我们看丙二、重劝: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这个重劝就是第二次的劝勉我们发愿。前面有一段是在丙二的特劝净土殊胜当中,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你听闻了净土法门,应该要发愿,愿生彼国,这是第一次的劝勉我们发愿。这个地方是佛陀在本经当中,又再一次地劝我们发愿求生净土。那么佛陀是什么理由劝我们呢?佛陀说,舍利弗,我之所以劝你去往生,我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我见是利,是我真正看到了净土功德的不可思议的利益,我才劝你往生的。那么到底佛陀看到了什么利益呢?我们看澫益大师的开示,《附表第十四》。在这段经文当中,佛陀是第二次地劝我们往生,他的理由是我见是利。澫益大师说,其实佛陀是看到了两种利益,才劝我们往生的。第一种利益是往生以后,所成就的功德而言;第二是临终的时候所成就的功德。 我们先看往生以后:我见者,佛眼所见,究竟明了也。是利者,横出五浊,圆净四土,直至不退位尽,是为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这个我,这个不是普通的人,是佛陀的智慧眼,所以这个见不是眼睛所见,是佛陀的智慧眼所见。当然我们前面说过,佛陀看到事情是不增不减,佛陀对事情的描述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所以佛陀看到修习净土的人,他能够在今生,横出三界的五浊果报而成就四种净土,乃至于成就不退位,乃至于成就等觉菩萨,就是在今生当中就成就等觉菩萨,这个对来生来说,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来生来说。 不过本段澫祖的注解,他没有把重点放在来生,他放在临终。就是说,修净土的人,临终到底跟其他的人有什么特殊的功德? 我们看看,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我们平常身体健康的时候,心情愉快的时候,到了佛堂把冷气打开来,很好修行,要拜佛也可以,要持咒也可以,要修止观也可以。但是到了临终的时候问题就严重了,内忧外患,色身的结构要败坏,外面的眷属哭成一团,你自己一生当中花了很多的心血,创造了这些资具,财富眷属,你现在要完全丧失掉了。那么这个时候,临命终的人他要面临三种关卡。第一个是明利心,明白的明,利益的利,明利心,这个时候他的头脑非常清楚,所以有些人在临终的时候会回光返照,就是进入到明利心。本来一个病痛很久的人,他的心是昏昧的,他突然间非常清楚,这个时候这个人快要死亡了,他的明利心现前了,这个时候他会在最短的时间,看到他今生从小到大所做的一切事情,善业,恶业。有的都已经忘掉了,临终的时候就象放电影一样全部现前,百感交集。如果是跟弥陀感应道交,这个时候是最重要的时候,明利心,这个时候你没有提起佛号就完了,就完了。明利心,如果你丧失了机会,第二个叫昏昧心,这个人就进入昏昧状态了。神识还在,但是已经有一点不清楚了,就象蜡烛,它突然间变得很亮的时候,又慢慢慢慢开始熄灭,这个时候他很清楚地知道,他即将要死亡,心慢慢昏睡,就象一个人睡眠,慢慢昏睡、慢慢昏睡,叫昏昧心。第三个叫闷绝,整个人第六意识全部消失了,他对外境已经没有任何接触了,这个时候念佛也没用了,他的第六意识跟六根跟外境的接触,完全丧失了,只有第八识在,闷绝。所以说我们讲临命终,就在明利心的时候,善恶业力的现前,这个时候唯识学叫做乱心位,散乱的乱。这个心是你一生当中最散乱的时候,因为你即将要失掉现在的生命,你不知道你来生要去哪里,所以这个时候极度散乱。那么在这个时候,无论顽修狂慧,懡攞无功,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倘分毫习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这个时候不要说是平常顽修,只有修习没有教理,或者狂慧,只有教理没有行门,这种人就是懡攞,懡攞就是模模糊糊的,平常就是糊糊涂涂过日子,临终当然是糊糊涂涂。即使你是悟门深远,平常你有很深的观照、有很高深的持戒的修行,在临终的时候,只要我们的心中还有一点烦恼业力未除,难免随强偏坠。所以念佛的修行人,临终的时候,只要你心中没有外力的帮助,你要完全靠你的心力来面对业力,那只要一点业力没有消,这个业力就会对你产生牵引的力量,强者先牵,看你是贪财、贪色、贪什么,最强的力量先牵引你到那个地方投胎,那个是我们自力修行的问题,你要单独地去面对业力。 我们再看第二段,那么这种情况,永明延寿大师把这个自力法门,讲一个偈颂,他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诚可寒心者也。说一个人他修习自力,有禅,但是他没有仰仗外力的帮助,换句话说,他临终的时候要完全地单独来面对业力,这样子十个人有九个人做不了主,为什么呢?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什么叫阴境呢?就是你在临命终的时候,第一个阶段,叫作明利心。明利心,你刚开始会看到很多的今生的善业恶业的情况,接着你会看到一个中阴身的所缘境现前。中阴身,什么叫中阴身?我解释一下,如果你这个人的业,应该到寒冰地狱去,你发觉你全身发热,然后你看到一个寒冷的地方,你自己就产生爱取,就扑过去投胎。如果你是要到火烧地狱去,你在临终的时候你全身冰冷,业力的关系,你看到一个火烧,就自己爱取,就出去了。所以我们临命终是自己想去的,我们临命终没有人推我们去,但是他是什么?业力的召感。所以说中阴身现前的时候,瞥尔,一刹那的时间,爱取就随它去了,随业力而去了,这真是值得我们感到害怕。因为你这一次去,就不知道要吃多少苦了。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临终的时候没有一个依靠,我们只有任凭业力的宰割,那怎么办呢?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念佛的人,你平常看不出他有什么特色,但临终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因为阿弥陀佛,我们前面讲过,临命终的人,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弥陀他既然许下这个愿,你临终念我的名号,你临终我一定要现前,他必须要去兑现。所以念佛人平常信愿专持名号,他心中有佛,到临终的时候,佛慈悲愿,定不唐捐,佛陀既然敢在法界发下四十八愿,他就绝对不会食言。所以临终的人,弥陀圣众,现前慰导,这个对我们太重要了,对生死凡夫太重要了。阿弥陀佛平常的时候不一定要来,我身体健康的时候,我心情愉快的时候,我可以照顾自己。但临终的时候来,这就对我们雪中送炭,故得无倒自在往生。 我是一九八七年读佛学院的,我亲近过五个老和尚。那么这当中值得我一提的就是,我的老师当中一个是参禅的老和尚,一个是念佛的老和尚,这两个老和尚都是得了癌症,一个是大肠癌,一个是胃癌,他们俩往生的时间刚好差一年,这个参禅的法师先往生,然后念佛人再往生。这两个老和尚往生我们都在眼前,我们这一届的学生都在眼前。这个参禅的老和尚,他平常坐功不错,他一坐的话四个小时,而且他那个参禅,诸位要知道,祖师禅不是禅定,他是智慧,般若波罗蜜,他这个参禅,禅是观照力,很强。平常看他很自在的,但是他临终的时候,因为你临终的时候叫作什么?叫作腊月三十算总帐,不是算今生哦!过去的帐一起算。所以他这个参禅,他本来是跟我们学生说,他要坐他的禅椅往生,他本来坐着的,当然他叫我们不要念佛,参禅的人怎么能够念佛呢?那么这个时候他坐在这个禅椅的时候,他坐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身体受不了,我们就给他放下了,放下来,看他的脸色有一点点病痛,有一点点的忧戚之感,往生了。当然相貌还算不错,但是病痛的折磨多少感到有一点忧戚的感觉。 那么这个下一年度是念佛的人也同时往生,这念佛人他也是得到癌症,癌症病痛也是翻来翻去的,那么我们这个时候,当然念佛人不同啊,临终大家就围过来念佛。我们在旁边看,这个念佛的老和尚刚开始的脸色也是有一点忧郁,好象又有一点挂碍放不下的感觉。但是,当我们的佛号去触动他心中佛号的时候,把他心中的佛号也带动起来的时候,把他平常修的那个归依的心也带动起来的时候,他的相貌就开始改变了,我们感觉出他的心跟佛号已经开始相应,这句佛号已经有念进去了。他的相貌慢慢变得很祥和,甚至于变成红润,不可思议啊!临终人本来是苍白,变成红润。然后他这个时候手动一动,他的侍者就知道,诶,我师父要吉祥卧!赶快把他搬一搬,搬成吉祥卧的样子,再念一段时间以后就安然往生了。 所以我们这一届的同学看到,一个是完全凭自力的,一个是他力的,差很多。你看,你念佛的时候,《净土十疑论》说,念佛的人跟两种力量感应,第一个弥陀的光明力,第二个弥陀的本愿摄受力,本愿功德力,一个是光明力,一个是本愿力,四十八愿在加持你。你没有念佛的人,你是单独地面对你的业力,差很多。 所以说,我见是利,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知道身为一个生死凡夫,在生命要转变的临命终,这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因为他要单独地面对业力,十人九蹉路。假设我们在临终的时候,有佛号的陪伴,这个时候弥陀圣众现前慰导,安慰开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那么我们看总结的地方,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所以殷勤再劝发愿,以愿能导行故也。释迦牟尼佛看到我们这些弟子们,尤其是生死凡夫,修行很用功,但临终的时候,要面对这个业力的时候,难免有颠倒错乱之苦。所以释迦牟尼佛劝我们应该要往生,因为临终的时候,有佛陀的陪伴是很重要的,佛陀的加持是很重要的。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我们讲一个人的修行有两种力量,一个是你的能力,你自己的戒定慧;第二个是你能够善用势力,你能够善用其他人的力量也很重要。我们看秦朝末年,楚汉相争,这个故事大家很清楚,项羽的能力很强,项羽他是楚国的贵族,他是大将军的后代,项羽他自己讲“力拨山兮气盖世”,项羽这个人力能扛鼎,他能够把鼎扛起来,能力的话是远远超过刘邦。刘邦这个人讲难听一点,市井无赖。你看项羽跟刘邦打仗,刘邦没有一次打胜的,都被项羽追着打,好不容易就是,每一次都是韩信派兵来救他。所以若论能力,项羽比刘邦厉害。那刘邦为什么成功呢?楚汉相争,成功是刘邦。刘邦成功以后,他举办一个国宴,把那些功臣都请过来,他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成功吗?每一个人都讲出个理由,他说你们都没有讲到真正的理由。刘邦说:若论筹谋计划,洞察先机,我不如张良。打仗要先筹谋计划,洞察先机,张良是高明;若论领兵作战,攻必克,战必胜,我不如韩信。这个作战计划订出来,谁去执行呢,韩信用兵,韩信很会打仗,我这点比不上他,我承认;若论治理国家、安定人民,我不如萧何。我这个城池打下来了,谁来把这个国家治好、安定人民,萧何很厉害。那么我为什么成功呢?我能够善用这三个人,所以我成功了。 我们宇宙间有很多的力量存在。在成佛之道当中,你今天要突破三界的生死,你只是靠你的力量,你不能够善用宇宙间这四十八种力量,你的失败率很高的,所以我们修行者要善用势力,不能只凭仗能力。阿弥陀佛已经把四十八愿发在这个法界当中,你就是怎么样把佛的力量转变成你的力量,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很多人只强调自己的力量,我要培养很大的力量,我要福德资粮、智慧资粮,没有错。但是你如果靠你的力量,你到临终的时候是不够的。你怎么来收集这些已经成就的佛的力量,把它收归为你所有,这一点也很重要。 所以说,我们看经文,我见是利,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看到的,修念佛的人他能够善用佛陀的势力,他能够把佛陀成就的功德转成自己的功德,在临终的时候冲过生死这一关,这一点太重要了。所以念佛的人是善用势力,参禅的人只有能力没有势力,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我们回答几个问题: 师父,阿弥陀佛!为何五戒当中没有制订赌戒?赌博的赌。 当然这个要问佛陀才知道了,因为佛陀制戒,不是我制戒的。不过我们这样子思维啦,佛陀每一个法门有他相应的果报。这个五戒的果报是什么?做人。你赌博不影响你做人,赌博不影响你来生做人,但是你造了杀业影响你做人,你喝酒影响你来生做人。就是说这个五戒的真实果报是人身,因为这个得人身他要求不是那么高,只做个人而已嘛!我们知道佛陀在思考事情是不增不减的,他制订得刚好。就是说你要的结果是人,那五戒就可以了。你要到天上,到天上去就不能赌博了。你想想看,天他是身业的不杀、不盗、不YIN,口业的不两舌、绮语、恶口、妄语,他意业要不贪嗔痴呢?你为什么要赌博,你知道吗?你就是要贪嘛!你说我无贪,你不贪你会赌博我不相信,你赌博你就是希望成功嘛,你才赌博的嘛,那就是贪嘛,不该你的你想要看看天上是不是能够掉一个东西下来嘛,这是贪嘛。所以你赌博不能生天,这是障碍十善业,但是赌博不防碍你做人,不防碍,是这样子的。 同为净土五经,请问《无量寿经》跟《佛说阿弥陀经》有何差别?它们在修行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合起来修? 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要是以古德的分判,是大本、小本的差别。当然你看大本跟小本,你就知道它们怎么样?有相通之点。同一本,但是大小,这个量的确是不同。诸位你要读《无量寿经》,你会发觉这是一个广大的菩萨道,不容易。它这个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它的资粮的确是积集得比本经多了。所以我们应该说,《无量寿经》是一个高水平的净土修行者。你不是一天到晚在佛堂待着,那是要走出佛堂面对大众,发菩提心,为公为众的。你看本经,信心、发愿、持名,其它都不谈。我们这样子讲好了,你要买一个高级的住宅区,这个住宅区最低的是三十万,就是这一间最边的最低的三十万,最贵的有两千万,但是都是同一个住宅区。《阿弥陀经》是往生的一个最低标准,就是你这个标准是最低的,第一个要你信心,第二个发愿,第三个持名,它也没有叫你做其它的善法,就是至少好歹你念念佛,是不是?那你《无量寿经》不是念佛而已,你看看《无量寿经》,那是要广修善法的,庄严净土的,万善庄严净土。那进去不是住在三十万的边界,而是住在两千万的高宅区呐。但是都可以求生净土,因为是佛陀说的嘛。所以说就是说,《阿弥陀经》是修学净土的一个最低的一个底线,你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就不要谈,《阿弥陀经》是底线。你看《阿弥陀经》,所有的修行它其它只字不谈,就是要你执持名号,也没有叫你去修其它的善法。一心不乱,但是它告诉你要调伏烦恼,是事实。不乱,这句话就调伏烦恼,你烦恼不能太重,要淡泊。所以说《无量寿经》是大本,《阿弥陀经》是小本。也就是说《无量寿经》是摄受比较高水平的;《阿弥陀经》是三根普被,可高可低,反正让你知道你的底线,就是说,它把往生净土的底线划出一条线出来。这个是底线,三资粮是底线:你缺乏信心,你去不了;你没有愿望,你也去不了;你临终的时候没有佛号,你也去不了,这是个底线哪。那么《无量寿经》是在这个底线当中,又增加很多丰富的东西,是这样子的。所以是大小的不同,但是同一本,你去的地方是同一个地方,同样一个社区,但是你住的是比较高级。因果随着你,因地的时候花的时间多,当然去的时候品味高嘛,这正常。 如何能够知道死者已经得到超度?不再受苦,尤其是自杀身亡? 我们很难知道。我想这样子了,你也不要知道。你知道这干什么呢?他有没有超度,修行人都是只问因地的了,你看,只有生死凡夫很重视结果,修行人就是反正我就不断地给你回向。我们一般的凡夫,你看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一般人很重视结果怎么怎么样,菩萨看结果吗?他不看的,看结果干什么?你有因一定有结果嘛!你就好好地在因地上修行就对了。因为结果你也不知道,你去问人家神通,你问了半天你自己心乱糟糟的。他没有超度,你可能要别人超度了,是不是?你根本没有人知道,没有人知道,你问谁呢?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就好。你该做的,做你该做的事,凡是尽心尽力,结果不要太重视,成败交给业力,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要重视过程,不要重视结果。在菩萨戒当中,一个人太重视结果,这个菩萨道走不下去,走不下去。只有重视过程,做你该做的事,所有的成败得失,风吹草动,不要把它当一回事,就是勇敢地走过去,这个菩萨道才能够持久。一个人太重视结果,没办法行菩萨道,很多就退大取小。 还未归依的居士如在佛像前吃饭菜,不是素的,会如法吗? 在佛像前吃饭菜,我们不要坐在佛的正前面,佛的前面都不能坐的,诸位要知道,不管你有没有归依哟!这个损福报,就是不要说吃饭了,你连佛的前面都不能坐的。 如果是不如法,应该怎么劝导? 你劝他要吃饭去旁边一点,不要在佛的正中央吃饭。我们在佛堂,比如说佛像在这个地方,你的佛堂,你拜佛可以在中间,你打坐不能在中间打坐,要在旁边打坐,不能在佛前安坐,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中间是让你拜的,你要坐到旁边坐,可以,不能在佛前安坐。 念佛不必回向,请问是指: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这八字吗? 当然念佛不必回向,就是说,你到最后再总回向,因为他每一句佛号都跟佛的本愿相应,不用经过转换,是这个意思。 念佛人还可以参加八关斋戒吗? 很好,八关斋戒很好,助缘。因为你这句佛号生起的时候,你要调伏烦恼,持戒能够帮助你不乱,不为烦恼所乱。所以我们要知道,本经讲信愿持名,这个是底线,其他的是越多越好,这是底线。 请慈悲开示,所谓一门深入,是指阿弥陀佛圣号,或其它法门都不需要听闻? 我不认为这样子的,有些法门还是要听,象般若法门也很重要。不为烦恼所乱,你知道烦恼的虚妄性,你知道何其自性本自清净,就是说量力而为,但是佛号是根本。你对治烦恼,你听得越多,你的方法会用得越多,用得越巧妙。这个方便法门对你来说,你的工具越多,你要调伏烦恼就越好。但是你要知道佛号是根本,佛号是根本。 念阿弥陀佛心咒跟念阿弥陀佛圣号,是否一样能够感应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你说这个阿弥陀佛心咒就是往生咒啊,往生咒很好,我也很喜欢念往生咒。往生咒有五句佛号,南无阿弥多婆夜,一句,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利哆,毗迦兰帝,阿弥利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是五句佛号构成,一句对佛号的归依。我觉得如果你在止静的时候,你佛号还念得不好,可以念往生咒。它是五句佛号构成,它第一句话就是南无阿弥多婆夜,就是南无阿弥陀佛。那么这个咒语它的韵调容易摄心,而它本身这个往生咒的本尊功德,就是阿弥陀佛,这两个是同一条线的。可以,我觉得是可以。念往生咒的效果跟念佛的效果是一样的,但临命终的时候是念佛。 请法师慈悲开示,如果是念藏音的阿弥陀佛的心咒能感应吗? 其实什么音调是不重要的。其实你念什么声音,阿弥陀佛都听得懂,简单讲就是这样了,他都听得懂。藏人念阿弥陀佛他也听得懂。所以佛菩萨的功德他能够一为无量,他这个月亮能够现在不同的,千江有水千江月,都可以,无所谓的。 好,我们今天上到这个地方,下堂课我们就把《阿弥陀经》上完。回向!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喜欢帮助人,能舍己为人,这是菩萨心。可是要知道,要帮助别人,首先要提升自己;如果自己的定力不够、智慧不足,你自己没有离开烦恼,你帮助那个众生,他也一样离不开烦恼。所以要度众生,先要度自己;要成就别人,先要成就自己,这个道理要懂。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烦恼伏住,烦恼不起作用,你才能够帮助别人;自己没有离开烦恼,帮助别人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纵然弘法利生,做得很有成绩,到哪一天你的烦恼忍不住一发作,大家对你过去所作所为都不相信了,就前功尽弃,那怎么能成就?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