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欣德尊者译:比库巴蒂摩卡 序论 六、伍波萨他的起源
2014/9/3   热度:1218
玛欣德尊者译:比库巴蒂摩卡序论 六、伍波萨他的起源 佛教僧团有每隔半个月念诵《巴帝摩卡》戒经的传统。因此,僧团诵戒称为“伍波萨他”。 伍波萨他,巴利语 uposatha 的音译。该词源于梵语 upavasatha。 若从词源学的角度来分析,upavasatha 由 upa(近,随) + vas(住) + atha组成,直译为“近住”,即在特定的日子里持斋戒的意思。20 义注中如此解释“伍波萨他”: “‘近住于此[日]’为伍波萨他。近住即是通过遵守戒或禁食而住的意思。在此举出一些意思:‘来,贤友咖比那,我们去伍波萨他吧’等为诵巴帝摩卡的伍波萨他。‘维萨卡,如此以八支具足而住于伍波萨他’(增5.43)等为戒。‘二月确实常清净,伍波萨他常清净’(中1.79)等为持戒。‘龙王名叫伍波萨他’(长 2.246)等是概念。‘诸比库,不得在伍波萨他当天从有比库的住处[前往无比库的住处]’(大品 181)等为应近住之日;这才是这里的意思。由于它可分为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三种,所以排除了其余两种而说在十五日。由此而说:‘近住于此’为伍波萨他。”(长部注 1.150;中部注 3.85)综合上述义注的解释,伍波萨他有三种意思: 1. 一个月当中特定的日期——斋日 古印度的历法属于太阴历,一年分十二个月,月份按月亮绕地球运转的周期推算。推算方法是从每个月圆日的第二天明相出现(aruõuggamana,黎明)时开始算起,到下一个月圆日的第二天明相出现为至结束 21,约三十天(小月为二十九天)的时间为一个月。如此,每个月又可分为两个半月:从月圆日翌日开始到月黑日为“黑月”,从月黑日翌日开始到月圆日为“白月”。其中,月黑日与月圆日两天皆称为“十五日”(paõõarasika)。若遇小月,月黑日也可以在十四日。于是,在每半个月中,第八日、第十四和第十五日皆称为“伍波萨他日” “斋日”或(uposatha-divasa)。斋日的日期约相当于中国农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廿九与三十日。 2. 在家居士所持守的学处之一 ——八戒 自从佛世尊在世时开始,在家居士就有于每个月的斋日来到塔寺,亲近僧团,听闻佛法,受持八戒的传统。由于八戒多数是在“伍波萨他日”受持的,所以称为“具足八支(条)的伍波萨他戒法”(aññhaïga samannàgata uposatha-sãla dhamma)。 22 3. 僧团举行的甘马之一 ——诵戒 佛世尊规定:比库僧应在每个月的月圆日和月黑日两天举行伍波萨他。在这一天,共住同一界内的所有比库僧应齐集界场 23,举行伍波萨他甘马(uposathakamma),念诵戒本《巴帝摩卡》 由于“伍波萨他”含有上述几种意思,以“多义不翻”故,在一般情况下多采用音译,必要时才采用意译。 伍波萨他源于古印度吠陀以来的祭法。佛陀在世时,其他外道团体有于每半个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举行集会的习惯。佛世尊接受马嘎塔(Magadha) 国 王 谢 尼 亚 • 宾 比 萨 拉 (Ràjà màgadhaseniya Bimbisàra)的建议,规定比库僧团应于斋日集会,向信徒们说法,后来又规定于每半月的十五日或十四日齐集诵《巴帝摩卡》。佛教僧团于每半月举行伍波萨他诵戒的制度由此而来。 在《律藏•诵戒篇》中说: “当时,佛世尊住在王舍城鹫峰山。那个时候,异学遍行者们在半月的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集会说法,人们前往该处闻法。他们对异学遍行者获得喜爱、获得信心,异学遍行者们获得了信徒。 当时,马嘎塔国王谢尼亚•宾比萨拉在僻静处独坐,心中生起如是思维:‘现在异学遍行者们在半月的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集会说法,人们为闻法前往该处。他们对异学遍行者获得喜爱、获得信心,异学遍行者们获得了信徒。就让诸圣尊们也可在半月的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集会。’ 于是,马嘎塔国王谢尼亚•宾比萨拉来到世尊之处。 来到之后,礼敬世尊,然后坐在一边。坐在一边的马嘎塔国王谢尼亚•宾比萨拉对世尊如此说: ‘尊者,于此,我在僻静处独坐,心中生起如是思维:现在异学遍行者们在半月的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集会说法,人们为闻法前往该处。他们对异学遍行者获得喜爱、获得信心,异学遍行者们获得信徒。就让诸圣尊们也可在半月的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集会。萨度! 尊者,诸圣尊们也可在半月的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集会。’ 于是,世尊向马嘎塔国王谢尼亚•宾比萨拉说法、开示、劝导、鼓励、令喜悦。当时,马嘎塔国王谢尼亚•宾比萨拉对世尊的说法、开示、劝导、鼓励[生]喜悦后,从座而起,礼敬世尊,右绕离开。 于是,世尊于此因缘、于此机会说法而告诉比库们说: ‘诸比库,我允许在半月的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集会。”(Mv.132)’ “当时,世尊在僻静处独坐,心中生起如是思维: ‘现在我为比库们所制定的学处,应允许他们诵该巴帝摩卡,他们将以此为伍波萨他甘马。’ 于是,世尊在傍晚独坐起来后,于此因缘、于此机会说法而告诉比库们说: ‘诸比库,于此,我在僻静处独坐,心中生起如是思维:‘我为比库们所制定的学处,应允许他们诵该巴帝摩卡,他们将以此为伍波萨他甘马。诸比库,我允许诵巴帝摩卡。”(Mv.133)’ “那个时候,比库们以世尊允许伍波萨他日诵巴帝摩卡,在半个月中诵了三次巴帝摩卡——在半月的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世尊因此宣告: ‘诸比库,不应半个月诵三次巴帝摩卡。若诵者,犯恶作。诸比库,我允许每半个月一次——在十四日或十五日——诵巴帝摩卡。”(Mv.136)’
---------------------------------------------------------------------------------------------------------------- 更多玛欣德尊者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往生传》里面讲的张善和,这个人一生杀牛,杀业非常重。他造的是十恶业,临命终时,一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念佛求生净土,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他,这就是善根成熟;虽然是恶人,比一个普通的善人,他这个力量还要强大。莹珂法师三天往生,那是个不守清规、破戒的出家人,也是罪业很重的,他之所以能得救就是他信愿真切,他信得真,他愿切,所以念了三天就把阿弥陀佛念来,六天就往生,因此我们决定不可以轻视恶人。恶人回头,他的心力勇猛,我们学都学不到。所以佛在《八大人觉经》里面就告诫我们,教我们“不憎恶人”,不要轻慢恶人,人会回头的,他一回头,成佛了,将来是我们的老师,怎么可以轻慢?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