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旸法师:流浪者群歌 第三篇 五大菩萨 第二章 文殊菩萨 2.文殊的思想
2014/9/3   热度:248
明旸法师:流浪者群歌 第三篇 五大菩萨 第二章 文殊菩萨 2.文殊的思想 大乘经的发起和组织者,大乘经里称文殊为‘法王子’、‘导师’。这一尊称在佛弟子中是少见的。 汉地流传的一些重要大乘经基本上都是文殊发起的,在《华严经》里,文殊是青年的导师,他教育青年不要像舍利弗等比丘那样,整天坐在大树下面。要学习佛陀那样至高无上,修集善根,见佛闻法,学六波罗蜜,在学习上要永不满足。要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处生死海,去教化众生,行菩萨道。 他引导六千青年比丘,从事利他的普贤行,同印度的南部宣传大乘佛教。在福城(孟加拉湾西岸)的大塔寺开讲《普照德界经》。这里的居民多数是龙族,文殊的传教,使龙王、龙子、龙女都归信了佛教。文殊行的历史功绩,开辟了大乘佛教的根据地。后来的龙树在这里读了许多大乘佛经,经过整理,使之流传于世。 善财童子在大塔寺听了文殊的说法,发菩提心,立志学习大乘佛教的普贤行。文殊指导他求见善知识,进行参学,是入普贤行的不二门,这就是著名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在《圆觉经》里,文殊是发起人。他第一个发问,如来本起因行为全经的开端。而维摩诘生病,释迦牟尼派一个大型的代表团前去慰问,但派谁当团长?派舍利弗等十六弟子, 个个都不敢承担,都说自己曾被维摩诘喝斥过,派弥勒等大菩萨也不能胜任,都说自己挨过维摩诘的批评;最后以文殊为首的八千菩萨、五百声闻的庞大代表团,承佛委托,到毗耶离城的维摩诘宅舍来问候。 一部《维摩诘经》,基本上是文殊和维摩诘之间的问答词。《楞严经》以阿难遭到摩登伽女大幻术,摄入YIN席,将毁戒体,佛派文殊前往救护,将阿难、摩登伽女二人带回佛所,佛对阿难进行教育,是为本经发起的缘由。 《法华经》是释迦牟尼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入无量义处三昧,放眉间白毫相光,照遍东方百千万亿佛前。弥勒对此不甚理解,请示文殊,以何因缘佛出此瑞相?文殊答覆说: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文殊的话发起了释迦演说斯经。
---------------------------------------------------------------------------------------------------------------- 更多明旸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修行人讲功夫,什么叫功夫?你什么都懂,拿到《大藏经》,统统都会讲,讲得天花乱坠,算不算功夫?不算功夫。功夫是什么?一切境界里头如如不动,这是功夫。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能够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又能够了了分明,这是功夫。所以六根在六尘境界里是“定慧双修”,这就是六祖大师在《坛经》里面所讲的“定慧等持”。大师无论接触什么境界,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他一接触,都变成了定慧。他不生烦恼、他不动心。“不动心”,成就他的定;“了了分明”,成就他的慧,六尘境界,对他来说,没有障碍。无论什么法门,世出世间法,他都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他就是修这个。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