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希尊者:清净智论 一、戒清净


2014/9/3    热度:299   

马哈希尊者:清净智论 一、戒清净

 

  受持、善守、善护㈤戒、㈧戒、㈩戒〔三者〕中的任一种,这名为优婆塞、优婆夷的戒清净。善遍净以波罗提木剎为始的、具四重的戒,此名为比丘的戒清净。在那〔四者〕之中,波罗提木剎的防护最重要。因为当它遍净时,才能够完成修行。

  内观方法简介

  事实上,此修行依止、观而分为二种。此中,凡于最初修习其中的奢摩他之后,住于近行与安止二种定之中的任一之后,才内观㈤取蕴者,名为奢摩他乘者。针对他的内观方法,《破斥犹豫》里《法嗣经》的注释〔说〕:「在此,一类人先令近行定或安止定生起,这是奢摩他。他观它以及与它相应的法为无常、苦、无我,这是毗婆舍那」。在《清净道论》有说「非想非非想处除外,从其余色、无色界禅那的任一出起后,寻等的禅支以及与其相应的诸法,应被奢摩他乘行者根据相、味等而理解」等等。

  复次,凡未令近行定或安止定生起,于最初便开始内观㈤取蕴者;此名为纯观乘者。关于此〔行者〕的内观方法,在那里即《法嗣经》注释有说「再者,于此,一类人未得上述奢摩他,而内观五取蕴是无常、苦、无我」。在《清净道论》有说「又,纯观乘行者……遍取四界」。在《因缘品相应》的《梵志须深经》中,世尊则说:「须深啊!法住智在前,涅盘智在后。」在二者中,纯观乘者在所说的戒清净圆满之后,应努力把握名色。又,〔如此〕努力时应依确实的自味,遍取那显现于自己相续内的、名为㈤取蕴的名色。

  应观察在㈥门显现的名色之自、共相,以修习毗婆舍那。然而一开始便紧随于㈥门中生起的一切名色而作观察是困难的。因此,初学的修行者于最初应观察在身门中因触而明楚显现的色法。因此在坐时,观察因坐以及一切身支里因触〔而生起的〕「触色」,应如此观察〔标记〕:「坐,触,坐,触。」等。当修行者坐着之时,腹部中,风触色依于出、入息而转起,以上升与下降的形相不间断地显现。应禅思、观察彼〔风触色〕〔标记〕:「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等等。

  此人如是地观察时,不断撞击腹内根门而生的风界,以坚挺行相或振动的行相,或推、拉行相而显现。此中,坚挺是风界的支持「相」,振动显现其移动之「作用」〔味〕,推与拉是推动「现起」。因此,此人(观察以上升等行相而显现的触色之禅修者)了知它们(的相、味、现起)而完成「色的把握」。之后他也将具足「名之把握」,以及彼二者的把握,进而了知无常等共相。在此人如是地观察上升等触色时会出现贪等心,乐等受,以及一切身支的调整。这时也应观察它们。观察之后应再无间地观察成为根本所缘的上升等触色。这是毗婆舍那方法的概要。在此广说是不能的,因为此书是关于清净与智的略论,不是对毗婆舍那的详细解释。

-----------------------------------------------------------------------------------------------------------------

更多马哈希尊者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 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现在中国人称妻子为太太,“太太”两个字从哪来的?周朝开国这三个伟大的母亲,周文王的祖母太姜,母亲太妊,他的夫人叫太姒,这三位名字都有个“太”。你看他们家里出的,周文王,太妊的儿子,周武王,太姒的儿子,周公也是太姒的儿子。所以称太太。太太就是圣人的母亲,她能够教出圣人出来。古时候,男子负责家庭经济,妻子负责家庭教育,中国人称妻子为太太。太太培养圣人,真的是荣宗耀祖,光大门楣。太太的称呼是至高无上,要懂得这个称呼的来源,你才知道这个称呼的尊贵。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