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希尊者:内观基础 贰、内观基础 二十、年青的织工
2014/9/3   热度:220
马哈希尊者:内观基础 贰、内观基础 二十、年青的织工 现在讲一些鼓励的话。 当佛陀传授佛法时,他的听众谛听并观照而获得觉悟,很多人在听法之后觉悟。根据注疏:「一次的开示后甚至有八万四千人觉悟。」读了这些,有人可能会说:「获得觉悟看起来非常容易,但我们在此非常勤奋修习却毫无所获,为什么有此差别?」 在此,你应记住注疏只给予当时的情况,并没有深入说明听者的德行。说法者为佛陀,他的听众是有高修为的人。让我们看看以下的例子。 有一次佛陀阿罗毗(Alari),现今的Allahabad开示,讲题是念死。他吩咐听众记住「我的生命非持久,我一定会死亡,我的生命以死作结。死亡为无法避免。我的生命无法确定,死是肯定的。」然后他回舍卫城去。 在阿罗毗的其中一位听众为十六岁女孩,一个织工。自此,她培养念死的正念。三年后,佛陀再次到阿罗毗。当佛陀坐在听众当中,他看到女孩向他走来。他问:「年青女子,你从哪里来?」女子回答:「尊者,我不知道。」「你要到哪里去?」他再问「尊者,我不知道。」她回答。「你不知道吗?」「我知道,尊者。」「你知道吗?」「我不知道,尊者。」 人们很轻视她,他们认为她对佛陀不敬。佛陀因此叫女子解释她的回答。她说:「尊者,佛陀是不会闲谈的,故当你问我从哪里来,我立刻知道你的问话有特别的含意,你是问我前世是哪里,这我不知道,所以回答『不知』。当你问我将去哪里,你是指我来世将投生哪里,这我也不知道故回答『不知』。然后您问我难道不知道会死,我知道会死,故回答『知道』,你再问我是否知道我何时将死,这我不知道,故回答『不知』。」佛陀对她的回答说:「善哉。」 因此,从第三个问题,可肯定我们将会死。何时将死则不肯定。让我们自问第二个问题,哪一类较多,善行或恶行?如多善行,你将去哪里?这相当难回答,不是吗?但有方法使这问题不难答。想想看你的身体、语言和心意所为,哪一类较多,善行或恶行?如多善行,你将到善界;如多恶行,你将到恶界。因此你应尽力行善。最好的法门为修习内观,那你将永远脱离恶道。你须尝试最起码达到预流果位。这样足够吗?如你可达到那阶段,我将感高兴。但根据佛陀,你应努力直到证得阿罗汉果位。 现在再回头谈年青的织工,她在佛陀的开示后成为预流圣者,明显的,她获得觉悟是由于她在三年内已培育了念死的正念。从此,我们可推断很多人如她一样。 当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时,每天都集会说法。舍卫城的人民在傍晚时穿著清洁的衣服并带花和香来听闻佛法。当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时,也是如此。因此听闻佛法后,他们一样习禅和守戒。即使今日,人们听禅师讲经后也开始修习。当时是佛陀开示,人们怎能不修习呢?就是这些曾听过他开示而修习过的人,在听佛陀开示后,获得觉悟。 还有,那些听开示的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女众、各阶层的人,这些有机会听闻佛陀开示的人应是有很高修为的男众、女众。而佛陀以适合听者的根性来开示,这点很重要。
----------------------------------------------------------------------------------------------------------------- 更多马哈希尊者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
佛常住在第一义,第一义里头,不但没有言语,也没有思惟。第一义里面是平等法、是清净法,第一义里头流出来的作用就是慈悲。佛家常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如果不见性,这个慈悲心流不出来的,我们想学也学不到,怎么勉强学都学不像的,必须自己亲自入了这个境界才行。佛教化众生,说这么多话,都是从第一义把它变成第二义,我们才能得利益。如果第一义里头连念头都不能起,还有什么说话?
没有言语,那佛也不能教众生,众生永远都不会开悟了。佛把智转变成识,转变成分别、执着、落印象,是为了教化众生、为他受用,不是自己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