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识观-无相禅


2014/9/3    热度:512   

学惟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有所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
  学习唯心识观的人要随时随地,观察自己身口意所有造作,都是由心想所生,乃至一切境界,如果心有住念都应当观察自觉,不要让自己的心无记攀缘却没有觉知。在念念之间都应仔细观察,心的所有缘念,都要让自己的心了了分明,返观觉知。
  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想而能自见有差别也。当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是名修学唯心识观。
  知道自己内心所生的想念并不是外境本有的分别。实在是我们自己生出的长短、好恶、是非、得失、吉凶、有无等无穷无尽的念头。而一切境界其实并未有所分别,因为一切境界本没有分别想念,不会自谓我长我短、我好我恶、乃至有无、非有非无、离一切相。这样观察一切法都是由心想生,如果离开了心,那么不会有任何分别执著存在。应当这样守记内心:知道唯有妄念,其实并无什么真实境界,不要间断。这是修习唯心识观。
  若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即谓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识观。又守记内心者。则知贪想嗔想及愚痴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灯炎无暂时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
  如果我们不能守记内心,无记不觉,那么就会认为有外境界,认为一切实有,这就不是唯心识观。又如果守记内心,就会知道贪嗔痴等想法,知道善念,不善念,知道无记念,还会体会到妄念劳虑,种种苦受。如果静坐时随心所攀缘,念念觉知关照,知道只是心的生灭现象,如同水流不断,又如灯光火焰虽然没有实体却持续绵长。这样就会得到色寂三昧。
  唯心识观在《圆觉经》归类的三种修行方法中属于禅那。《圆觉经》讲到: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入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对于佛法要有信心,没有怀疑的,一门深入的人,确实有效果。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的身体健康、相貌丰满、气色好了,往往学佛三、五个月,他就变了,这是真正得到法的利益。这是不是佛菩萨加持?不是的,是他心理产生变化。以前心里妄想分别执着烦恼多,人身体不健康,气色不好,对佛法有了坚定的信心,一门深入,他妄念少了,烦恼少了,心清净了,心清净身就清净,身体健康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