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一)
2014/9/3   热度:727
达真堪布:《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一)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开示一下《佛子行三十七颂》。《佛子行三十七颂》是土美仁波切的著作,土美仁波切是藏区的一位大成就者。在传说中也有这样的说法,说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他一生中,在藏区弘法利生的事业非常广大,他个人的修行成就也非常高。藏区的很多大德都说他是真正的菩萨再来,是位真正的大成就者。 他所写的《佛子行三十七颂》,对众生的利益非常大。现在不仅是在藏区,而且在别的地方,在很多寺院、道场里都有《佛子行三十七颂》的修法。这就说明他当时写论典时,发心非常清净。在藏区,类似这样的论典、开示也有很多,但不是都能这样利益众生。《佛子行三十七颂》利益众生的范围非常非常广,好多人都是通过学修《佛子行三十七颂》而成就的。 无论是在藏区还是在其它地方,很多修行人都非常重视《佛子行三十七颂》。在喇荣,法王如意宝在世的时候,他老人家特别强调过:每一个喇荣的学生以及与喇荣有关的信众,都要认真学修《佛子行三十七颂》。在上师法王如意宝的号召下,当时在学院修行的每一个人都学修《佛子行三十七颂》,大部分人每天都会背诵一遍,现在喇荣也是非常重视这部论典。今天我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开示一下《佛子行三十七颂》,相信《佛子行三十七颂》对大家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和利益,希望大家都要重视这部论典。 无论你以前是否听过、学过这部论典,现在都要认真学修它。这部论典是我们应该经常学修、念诵的,我们应该经常根据这部论典的内容来衡量自己、调整自己、纠正自己。这样我们才能进步,才能取得殊胜的成就。 法王如意宝特别重视学修《佛子行三十七颂》,他自己也是接过一百多次《佛子行三十七颂》的传承。上师如意宝是文殊菩萨再来,他老人家都要反复这样学习它,我们作为凡夫更需要多次学习。所以大家不能轻视这部论典,一定要重视,一定要把它的含义和内容纳入到自己的相续中,不能只在表面上、理论上去学习,去理解,一定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这个在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些困难,但是坚持下去就好了。 “佛子行”,佛子就是菩萨,也可以说是大菩萨。菩萨为什么叫佛子呢?比如说本师释迦牟尼佛有身子、语子、心子。菩萨属于是佛的心子。因为菩萨才能了悟佛的密意,才能真正达到佛的那种境界;其它声闻、缘觉和阿罗汉,属于是佛的语子,他们只能通过佛的这些教言,最后才能得到声闻和缘觉的果位。《佛子行三十七颂》里讲的主要就是佛的心子——这些菩萨所领悟的一些道理——这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到,都能了解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精进努力,认真学修。 全论分三个部分: 第一、初义; 第二、论义; 第三、末义。 初义分两个:第一、顶礼;第二、立誓。 南无罗给夏RA雅! “南无罗给夏RA雅”是梵文,“南无”翻译过来是顶礼的意思。“罗给夏RA雅”是世间自在王,就是观世音菩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顶礼观世音菩萨!” 作者为什么首先要顶礼观世音菩萨呢?因为观音菩萨是他的本尊,他首先要顶礼本尊。他有很多著作,里面大部分都是先顶礼观音菩萨的,在这里也是这样。 虽见诸法无来去,然唯精勤利众者, 胜师怙主观音前,三门恒时敬顶礼。 “虽见诸法无来去”,诸法的事实真相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了八种边地戏论的实相本性。他虽然已经证悟了属于轮回和涅槃的所有这些缘法的本性,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但他不像罗汉那样,不是停留在寂灭的境界当中,而是以悲心与智慧饶益众生。 若是只有智慧、没有悲心的话,也不能利益众生;若是只有悲心、没有智慧的话,也不能救度众生。因为无法能够遣除众生心灵上的无明黑暗,所以智悲是双运的。他的上师所领悟的、证悟的,也是智悲无二的那种境界。 “胜师怙主观音前”,上师和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平时我们祈祷上师的时候,上师是和本尊无二的;祈祷本尊的时候,本尊是和上师无二的——我们在很多修法当中都是这样观想的。包括我们修金刚萨垛除障法的时候也是,在显示上、形象上为金刚萨垛佛,但实际上是自己的上师。我们修皈依、修发心等其它法的时候,都要观想所依对境。这个时候也是,本体是上师,形象为莲花生大士,任何时候上师和本尊都是无二的,本尊和上师也是无二的。 在这里,土美仁波切祈祷的时候也是,上师和本尊无二无别,他是在这样的境界当中做顶礼的。平时我们祈祷的时候也是,不能有分别心。诸佛菩萨是一体的,诸法是一体的,没有两个,就是一个。一尊等于一切,一切等于一尊。我们一定要这样去祈祷,去相应,才能达到圆满,这是最最殊胜的。 “三门恒时敬顶礼”,这里讲的是恒时,就是每时每刻都在祈祷,都在顶礼。这样才能和上师、和本尊相应,才能时刻得到上师和本尊的加持。这里强调的是恒时,不是偶尔。现在有的人,比较快乐的时候能想起来上师三宝;有什么困难坎坷了,就彻底忘了,提不起这些念,想不到上师三宝,也不知道要去祈祷上师三宝了。还有的人,有什么事了,有什么违缘与障碍的时候,就能想起来上师三宝;平时比较好的时候或是心情比较愉快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上师三宝,也想不起来上师三宝的功德和恩德,这都是不如法的。 “恒时”,无论心情好的时候还是心情坏的时候;不管是顺利的时候还是有障碍的时候,都要祈祷、恭敬、顶礼上师三宝,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 礼拜不仅仅是身体上或是表面上做,而是可以分身、口、意的礼拜。其中意的礼拜最为主要,我们随时都可以做。什么是意的礼拜呢?就是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但是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上师、什么是三宝;然后再去忆念他们的功德,这样才能产生真实无伪的信心,最后才能得到殊胜的加持。——这就是“三门恒时敬顶礼”。 礼拜、顶礼、供养、皈依和本尊无二无别的上师。上师和本尊很重要:上师是一切加持的来源,本尊是一切成就的根本,这两个时刻都不能忘记。要知道上师和本尊在形象上有区别,但事实上没有区别,都是一体的。自己的上师也是佛菩萨的化现,尤其是自己的本尊的化现和游舞。所以,上师来摄受你,给你传法,给你灌顶,给你窍诀,其实就是你的本尊来摄受你的一种方法。所以,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一定要深信这个道理。然后,时时处处都要祈祷、忆念上师和本尊的功德,要恭敬、礼拜上师和本尊,这个很重要。 作者为什么首先做礼拜呢?这里有很多意义。第一,可以得到上师和本尊的加持,能顺利地完成当时的任务。第二,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这样也能积累很多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他在造此论典之前,能够顶礼上师与本尊,这就说明他是个真正的修行者、成就者。我们这些后学人看到他的这个著作,一看他做礼拜的内容,就能了解到他是一位很好的导师、善知识。也有这样的一个作用,所以在这里做礼拜有很多殊胜的意义。 礼拜之后,接着就是立下誓言: 利乐之源诸佛陀,修持正法而成就, 亦依了知其行故,于此宣说佛子行。 这就是立下誓言。他为什么要立下誓言呢?这些大成就者、法师、导师,不会轻易立下誓言。不像我们,今天发这个心,明天发那个心,最后都坚持不了,都完成不了。这是我们凡夫的习性,不但没有功德,反而还会有一些罪过。轻易立下誓言,轻易发誓、发愿容易造业。所以,以后不要轻易发心发愿,不要轻易立下誓言。自己想好,立下誓言以后,有再大的困难也不能退缩,也不能反悔,纵遇命难也不能失毁自己的誓言。一定要坚守誓言,这才是真正大成就者的行为。——我们应该学习这些大成就者——这些真正的导师、善知识的做法。他们立下誓言以后,一定会完成这个任务,所以他们著这些论典、开示的时候,首先要立下誓言。 “利乐之源诸佛陀”,一切利益和快乐的源泉是什么呢?就是佛果,就是佛。我们修成佛果,达到佛的那种境界的时候,才会得到真正的利益,才有真正的快乐。之前我们所得到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得到的利益也不是真正的利益;因为这些都是有漏的、都是无常的,本身就是痛苦。 我经常跟大家讲,我们现在是凡夫,愚痴颠倒;把苦当成乐,把假当成真。其实我们所感觉到的、我们所认为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它的本性是一种痛苦。——这都属于是行苦,也是变苦。我们所感觉到的、所认为的这些快乐、利益都会变,都离不开痛苦的本性,都超不出痛苦的范围——所以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快乐,也不是真正的利益。 真正的快乐、利益只有佛才能给予我们。我们修到佛果的时候才能够享受得到,才能够感觉得到,才能够获得。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愚痴、不要颠倒,不要再执着于这些。真的,这都是暂时的,都是有漏的,都是无常的,都属于是世间的,本性就是痛苦。所以我们不能贪着于这些,也不能执着于这些,一定要统统地放下。 佛讲轮回到处都有痛苦,就像火坑,就像苦海,没有一处安乐!佛讲无常,所有属于世间的这些缘法都是无常的,都在刹那、刹那当中变,没有任何一个是可靠的,没有任何一个是恒常的。我们不能再迷惑,不能再愚昧,不能再颠倒,一定要清醒,不要在意属于世间的名闻利养等利益。 一切快乐和利益的来源是佛果。我们修成佛的那一天,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与快乐。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呢?佛果不是无缘无故就能证得的,要想成佛,就要修持正法,就要通过修行。修行就要有修行的方法。现在许多人虽然在表面上学佛,在表面上修行,但是没有一个完整正确的修持方法,都在盲修瞎炼,导致最后没有丝毫的变化,没有丝毫的进步,没有丝毫的成就。 《佛子行三十七颂》就是修持佛法唯一殊胜的窍诀。我们能够学修《佛子行三十七颂》,才能趋入佛道,最后才能得到佛果。在这里土美仁波切也这样认为:一切快乐和利益的来源是佛果,要达到佛果就要修持正法,要修持正法就要修学《佛子行三十七颂》。他认为渴望解脱的众生都需要这些方法,所以他就立下誓言,发誓发愿为大家写这个论典,这些都属于是初义。 第二个是论义。 论义分二章:(一)、入前行法之方式;(二)、正行宣说三士道。 入前行法之方式分七颂:1、当使难得之暇满人身具义;2、抛弃三毒根源之故乡;3、依止功德源泉之静处;4、忆念无常而放下今世;5、远离违缘之恶友;6、依止顺缘之善知识;7、佛教入门之皈依。 第一颂、是当使难得之暇满人身具义。 已获暇满大舟时,为自他渡轮回海, 日日夜夜不懈怠,闻思修持佛子行。 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要珍惜人身。这个人身很难得到,尤其是暇满的人身非常难得。佛在经中讲过,从因的角度、从比喻的角度、从数目的角度来看,人身确实难得,暇满的人身更是难得。远离八种无闲暇处、具足十种圆满的人身叫暇满的人身,这样的人身才是学佛修行的殊胜机缘。若是没有暇满的人身,就不能学修正法,就无法能够脱离轮回,逃脱三界。所以说,暇满的人身就像一条船,在轮回的苦海中,如果我们想到达彼岸,想得到解脱,就要依靠暇满人身这条船,才能脱离轮回苦海,才能达到解脱的彼岸。所以一定要珍惜暇满的人身,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一旦失去了这个人身,就再也得不到了。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从因的角度来思维,想得到人身就要断恶行善,要断十种恶业,行十种善业,还要上供下施,做广大的布施才能够得到人身。大家反省一下,仔细观察一下,自己是否能够做到这些? 断十种恶业:身三业、口四业、意三业。 身三业:杀生、偷盗、邪YIN。 口四业:妄语、绮语、离间语、恶语。 口四恶业比身三恶业容易犯。我们一定要仔细观察:平时有没有说假话,不说谛实话?有没有说离间语,恶口骂人?有没有让人伤心,让人生气,扰乱人心?这都属于是恶语啊!绮语就是说一些没有用的话。我们经常说这些家常话,说没有意义的闲话,都属于是绮语。这都是堕落恶趣、下地狱的因缘。不是小事,是大事;不是小问题,是大问题啊! 还有意三业:贪心、害心、邪见。 想占有别人的拥有,这都属于是贪;有想伤害他人、想伤害众生的心,不管是想伤害人还是想伤害蚊子、苍蝇、蚂蚁等等这些小含生,都属于是害心;不相信因果,不相信轮回,这就是邪见。许多人都不觉得自己有这种邪见吧?如果你深信因果的话,你还会造业吗?如果你相信轮回的话,你还会这样吗?我们只是在表面上信,只是在理论上明白一些;实际上还是没有信,还是不明白,还不是深信;还是不相信佛讲的轮回,不相信因果,不相信佛讲的这些事实真相。佛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虚假的,都是如幻如梦的。我们到现在还没有相信,这都属于是邪见啊! 这样说来,看看自己有没有断恶行善?不杀生,反而爱护生命;不偷盗,还做布施,修舍心;不邪YIN,还受戒、持戒;不妄语,还说谛实语,说真话;不绮语,还念佛、诵经、持咒;不恶语,还说悦耳语,不说离间语;不两舌,还化解怨恨;不贪,还修舍心;不害心,还修饶益心;不邪见,还保持正见。这些都做到了吗?若是没有做到行十种善、断十种恶,来世无法能够得到人身。连人身都得不到,就不要说别的了,这是因。缘,还要有广大的布施,上供下施。——这是从因缘的角度来思维的。 佛在经中打过好多比喻,我们还要从这个角度来思维。比如,往光滑的墙面上撒一把豆,墙上会不会停留一、两颗豆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同样,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我们再也不会得到人身了。还有数量的比喻:地狱众生犹如整个大地的尘土,饿鬼众生犹如酒糟,傍生犹如恒河沙,阿修罗犹如狂风中的暴雪,人和天人就像是指甲上的微尘。指甲上能有多少微尘?等于没有一样。这样一对比,人和天人可以说是基本没有,太少了。如意宝为什么这么少?黄金为什么这么少?就是因为难得。若是不少,不可能珍贵;若是不难得,不可能那么少。在六道中,在轮回中,人和天人为什么这么少呢?因为难得,几乎得不到。 我们今生今世得到这样暇满的人身,是生生世世修来的福报。我们不能不珍惜,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不能拿这个人身来承办这些世间的利益,不能光吃喝玩乐来虚度这个人身。一定要把它好好地利用起来,一定要把它用在该用的地方。 我经常跟大家讲:吃喝玩乐不是人和畜生的区别,蚂蚁、苍蝇都会这些。这些小动物有它们自己的世界,有它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它们自己的吃喝玩乐。如果我们只用这个人身吃喝玩乐,只是去承办这些暂时的世间利益,我们就和畜生,和狗、猫、蚂蚁、苍蝇没有区别了。 人身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呢?就是通过学佛,通过修行,让自己了脱生死,摆脱轮回,超出三界;然后去承办众生的利益,让众生解脱。——这才是人身真正的价值,这样才是把人身用在该用的地方。能够学佛修行,能够让自己今生解脱,成就佛果——这才是真正的珍惜人身,这才是真正的佛子行!你想做佛子,你想做菩萨,你想解脱、成佛的话,必须要做到珍惜人身,必须要勇猛精进,认真学修佛法,闻思修行。 “日日夜夜不懈怠,闻思修持佛子行。”日日夜夜不懈怠,珍惜每分每秒、每时每刻。这样说,也不是让你经常在佛堂,经常在庙里,也不是让你光诵一部经或者只持一两种咒语;而是随时要观察自心,随时调整心态,让自己所有的行为、所有的念头都变成修行——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过程,吃喝玩乐都是修持的方法;不浪费每分每秒,不错过每分每秒。若是内心清净,发心正确,确实是这样。若是没有这样的善巧,这样的修持方法,没有这样的发心和动机的话,你无法能够做到时时刻刻、日日夜夜不懈怠而精进勇猛地学修佛法,大家一定要了知这些。 我们都是人,都需要吃饭、休息;尤其是你们这些在家居士,有家,有孩子,要上班,要工作。不能为了修行而舍弃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要发心,要时时刻刻、日日夜夜发心。不管是吃饭的时候,还是睡觉的时候;不管是行走的时候,还是休息的时候。都要发心,要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要发心承办利益众生的事业,要发心为众生修持成佛,要发心为成佛认真学修佛法。 若不是这样学修,心里肯定会有很多的矛盾与冲突。我经常跟大家讲,佛法是圆融的,佛法是方便的,佛法是通达的,佛法是无碍的。心里有障碍,有矛盾,有冲突,都是因为自己的智慧不够,修行不够。佛法不离世间,修行不离世间。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也可以学,也可以修,这些很重要、很重要!就要这样去理解,这样去学修,这才是真正的佛子行。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愿大家吉祥圆满、扎西德勒!
---------------------------------------------------------------------------------------------------------------- 更多达真堪布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人,念经也好,念佛也好,不能降伏妄念,不能摄心,念经文,念佛号,还在胡思乱想,这就是修行功夫不得力,久修无成的关键所在。要降伏妄念,从念经下手。念佛,一句佛号滑口过去,有时打妄想,自己还不觉察;念经夹杂妄想,自己容易发觉,因为妄念来了,经就念错了。在初学半年当中,只要把经念熟,当中夹杂妄想没有关系;半年之后,你念经当中,打个妄想,念错一句,这一遍就不算,从头念起。念经不夹杂妄想,在初学阶段,你一天一定念不完一部经,为什么?你会打妄想。念经念到摄心,从头到尾一个妄念都没有,这就叫功夫。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