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明镜论(二十一)
2015/5/23   热度:463
十)正见
当相续中遣除了邪见,对因果生起了如理的正见,就会以正见来指导自己一切身语的行为,谨慎细致地取舍善恶。如是恒时行持善业、断除恶业,善业的习气深植于相续,使我们生生世世之中,不会业际颠倒,正念分明,善心善语善行油然而发,对一分戒律也将极为重视,内心恒时向往出家清净之行,有视上师为真佛的清净心,恭敬善知识,对闻法欣乐欢喜,恒常生于正法兴盛、善友云集之地。由此正见将不会堕落恶趣,暂时转于天界获得吉祥圆满的增上生,究竟往生清净刹土,成就无上菩提。如经云:“业及业异熟,诚信此二者,受持正见者,彼士趋善趣。”
第六节 圆满人身
依三世因果之理,我们知道生命不仅仅局限于一生,还有后世以及无尽的未来世。由于生命无始无终,现在不过是因缘聚会的一点,未来有无限的不可能性。遵循因果的正道,我们现在就能积极地种因,创造自己的未来。既然如是因必生如是果,那么只需现在种下圆满的善因,将来必定会产生圆满的乐果,创造未来的主动权就在自己的手中。我们不应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应放远未来,看看如何前进,才能更加径捷地证取圆满的果位。
人身是修行的所依,人身是否圆满决定着修行的速度与成果。因为宿世种因不够圆满,有着种种缺陷,甚至夹杂了许多恶因,所以我们今生虽得人身,却有着先天的不足,虽然也在菩提道上发心起行,因为人身的功德没有圆满,在自身业障和外在违缘的干扰下,使得修行进步缓慢甚至中途退转。这就象要度越波涛汹涌的海洋,航船的质料、性能至关重要,它决定着航行的顺利与否。在航行中必然有着前进的阻力,如果航船的动力不足、部件质量不合格等等,有着自身的缺陷,加上风浪等外在的违缘,便会导致航行延滞或者中道停止甚至船毁人亡的后果。所以不要急于求成,在准备工作没有圆满就绪之前,就仓促贸然起航,这样欲速不达,反而延缓了到达彼岸的时间。我们应当着眼于种因,使因地圆满,因圆必定果满,这是必然的道理。古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渔船与巨轮同样在海上航行,速度却有天壤之别,如以巨轮运载,必能速达彼岸。所以当务之急,应是创造圆满的人身之器。
由前因果之理可知,如果能断十不善业,必定可得善妙所依的人身,但仅此尚不够,不能算是修道最殊胜的身器,所以还需更上一步,努力成就圆具德相、堪修一切种智的圆满人身。如以此为依,则修道的进步非余可比。而要得圆满的人身,不仅需要断恶,还需在断恶的基础上励力修持相应的殊胜善业。
以下从异熟功德、异熟果报、八因三缘三个方面来分析圆满人身。
一 圆满人身的异熟功德
此中分八:
1、寿量圆满:由宿世引业,感得长寿且能如引安住。
2、形色圆满:由于形体、容色的善妙,容貌殊妙;由于六根的健全无缺,众所乐见;由于纵横比例协调,形量端严。
3、族姓圆满:即生于世间敬重、共同称赞的高贵种姓中。
4、自在圆满:具有大财位,有亲友等广大朋翼,有大僚属。
5、言信、威肃圆满:凡有言教,为众人所信奉。由于身语不欺于人,所以人皆信任,且于一切诤讼断证,堪为公正之量。
6、大势名称圆满:具有广大的名声、极美的称誉,即对于慷慨惠施,具足勇健精进等的品德,由德之感召,成为大众所供养之处。
7、丈夫性:指成就男根。
8、大力具足:指由宿世福业之力,色身少病或全无病,于现法缘能起大勇悍。
二 圆满人身之异熟果报
如前人身的每一圆满之相,能相应地出生殊胜的果报:
1、因为寿量圆满,长久住世,所以依靠自利利他之行,在长时间内,就能积集增长无量的善根。
2、因为形色圆满,相貌端严,所以大众见生欢喜,内心咸共归仰,听从教授。
3、因为族姓圆满,出身高贵,所以凡有劝教,众人都会无违奉行。
4、因为自在圆满,故能以布施来摄受有情,令其根器成熟,堪为所化。
5、因为言信威肃圆满,语不欺诳,人都信受,故能通过爱语、利行、同事,有能力摄受有情,速令成熟。
6、由具大势名称圆满,所以他人的一切事业常能作其助伴,由此使有情生感恩图报之心,乐从其教。
7、因丈夫之性,堪为一切殊胜功德之器:即由欲乐勤勇,堪为一切事业之器;由智慧广博,堪为思择所知之器;依丈夫性,在大众之中心无所畏,且与一切有情同行、交谈、受用,或住屏处,都无嫌碍。
8、因为大力具足,故能担荷自利他利之事业,都无疲倦,勇猛坚固,能得慧力,速发神通。
三、圆满人身之异熟因缘
为了现前上述八种德相、获取殊胜果利,必须从现时起精进成办八因三缘。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度众生,他不是业力来的,他是愿力来的,乘愿再来!他发什么愿?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凡夫是业力在作主,佛菩萨是愿力作主。为什么我们的愿力作不了主?我们有业,业力大过愿力。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