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的教育应是科技的多元的
2015/5/23   热度:217
中国佛教的教育应是科技的多元的
佛教从印度传入到中国后经过二千多年,深深渗透到传统的中国文化之中,和中华文化早已融为一体。如今我们走进二十一世纪,面对未来的佛教将是怎样的,会有怎样的发展,这是每个从事佛教事业的法师们研究佛教的学者们和每个关心佛教的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对于未来佛教的发展影响最大的肯定是佛教的教育。教育无论是在宗教中,还是在社会中,它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佛教的前景取决于教育的发展,佛教的进步离不开教育。佛教的教育关系到未来佛教的兴衰走向,佛教教育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佛教的前途和命运。
佛陀的教育自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睹星觉悟,建立僧团那时起就开始了,佛陀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对众生的教育事业中。唐代佛教的兴盛也是佛教教育成功的范例。古代佛教教育的成功不仅培养了很多大德宗师,而且也为未来的佛教教育扣开了历史大门。
在现在的佛教教育中,僧伽教育最为首要的,在佛教中,僧伽是住持佛教的根本,佛教的兴衰基本上取决于僧伽的素质文化教育。僧伽须肩负起荷担如来家业的使命,弘扬佛法,净化人心,绍隆三宝续佛慧命,带动佛教事业的发展。
佛教的僧伽教育,在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在中国古代的僧伽教育模式基本是以师父为老师,徒弟为学生,丛林寺院为学校,以经典为教本,进行学习研究,中国佛教各大学派的思想和特点就是在这样的模式下产生的。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太虚大师为代表的一批高僧大德,深感当时佛教教育的落后状态,为挽救当时佛教的没落局面,打破宗派的门户之见,提倡“大小并弘,八宗并重”,以“人间佛教”为根本思想,以当时新社会的先进教育方式为蓝本,创办武昌佛学院和闽南佛学院等,这是中国佛教僧伽教育学院的开端。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正以“科教”作为“兴国”之本。如何把真正的佛教展示在新世纪面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随着高科技社会的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提高,这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大平台。现在很多大城市的寺院都以高科技为弘扬佛教的现代化手段,比如具有高科技的新型寺院,网上的佛教社区,电子化的大藏经,无纸化办公等等。但有些城镇中的一些寺院就没有全部把寺院科技化,时代化。在现在社会佛教的教育中,图书和网络建设都须进一步加强。图书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图书馆是法师备课、学术研究和学僧课外学习的资源库,很多的新知识来源于图书馆。除图书之外,网络建设也很必要。当今时代是网络的时代,电脑网络是当今社会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电子网络教学已经得到普遍应用。而在佛教教育这一领域,电脑网络的作用还没有很好的得到发挥。
这对佛教的发展还是有很大限制的。阻碍了佛教的发展。二十一世纪的佛教应该是科技化的,多元化的。我相信中国佛教明天会更好!会有更大的发展的!(作者:超明法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真正修行并不是每天拜几百拜,每天念几千声佛,每天念几卷经,不是!那叫装模作样,那不管事,该怎么轮回还是怎么轮回,该怎么生死还是怎么生死。学佛要转心、要变境界,要在这上做真实的功夫。直到自己功德圆满。什么圆满?一个恶念都没有了:不但恶念没有了,善念也没有了,心才清净。清净心中本无此物,真假、是非、邪正、善恶什么都没有了,干干净净,从这个性德里面现出来的报身叫圆满报身。那个报身是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这也是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它不是从外头来的,依正庄严都是本来具足。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