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的净土法门
2015/5/23   热度:1225
弥勒菩萨的净土法门
如果修净土者强调过度,这就不是净土原倡者心愿。如果单一的弘扬一宗,有时会出差错,因为不知修行者的根器如何,愿力又如何。其实每个人的愿力大致平等。所以我们在比较不同法门的过程中,提到其他宗派时要客观,要不然就可能谤佛、谤法、访僧,因为各各法门都是佛说的。
净土法门,在一般人的概念,是指弥陀净土,其实十方都有净土。因此以为净土宗专指弥陀净土是不大正确的。弥陀净土是净土之一而已,不能代表其他的净土。所以有人在一些文章中发表说专修弥陀净土应该称为弥陀宗或西方净土宗比较正确。
十方净土
其实,释迦牟尼佛介绍了很多净土。在历史上,传入中国最早弘扬的净土法门是弥勒净土,即是道安法师所提倡的。道安法师便是提倡弥陀净土初祖慧远大师的师父。 慧远大师初随师父学弥勒净土法门,后来到了庐山,创立了白莲精舍,提倡弥陀净土法门。
弥勒净土与弥陀法门之历史
唐朝之前,大多以弥勒净土为主;唐后,弥陀宗开始发展并超越了弥勒净土修行,慢慢的很少人修行弥勒净土法门。以净土来说,弥勒净土是第一个为人们所修的净土法门;当时也因为一些事故,令当时的皇帝提倡了弥陀净土。因为在隋朝时,一些穿白衣者闯进皇宫,自称弥勒下生,使当时的皇帝惧怕。后在历史上元朝有白莲教义,大明王、小明王概念随着出世。朱元璋自认为大明王出世后,推翻元朝后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明。到了清朝,又说是弥勒下生而使政治与宗教结合在一起,以致后来政治活动逐渐脱离自白莲教的门规。
早在隋朝,弥勒净土的概念就是说:未来有佛示现。朝廷不愿见到弥勒净土兴盛、未来佛示现的概念,便有意无意中打压弥勒法门。所以历史上的研究,弥勒宗的兴盛多少,也跟这些历史背景有关系,也许因缘在所难免。
撇开弥陀宗不谈,每尊佛都有其净土,你要往生哪个净土自己选修,如大学里有很多系,在净土宗即是净土修行者。
心净则众生净——阿含经
与净土相对的就是秽土。我们娑婆世界有很多烦恼,问题多多,而净土却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就像阿弥陀佛经里说树会念佛、念法、念僧;而在兜率净土是念苦、空、无常、 无我的法门,所以说净土法门就是环境比较好,比较优越。许多人误会净土法门只是大乘才有,其实在杂阿含有提到「心净则众生净」。所以并不是说大乘才有,可是有些南传的修行者反而排斥净土,他们能接受的是弥勒净土,却不能接受弥陀净土。其实净土与我们这世界,只是环境不同而已,只要有愿力与有修行,成就是一样的。如果修净土者强调过度,这就不是净土原倡者心愿。如果单一的弘扬一宗,有时会出差错,因为不知修行者的根器如何,愿力又如何。其实每个人的愿力大致平等。所以我们在比较不同法门的过程中,提到其他宗派时要客观,要不然就可能谤佛、谤法、访僧,因为各各法门都是佛说的。
净土十疑论说
当年我听法时,有听到有关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的比较;在「净土十疑论」中,便是偏低了弥勒净土,说须有很深禅定,才能往生兜率天,「净土十疑论」是某位祖师所著,可是法师还是找弥勒经、上生经及向其他法师求证是否如此,发觉到其实只要简单的修法就可往生兜率天。
再说,解脱与善恶无关,善恶是因缘生法,若果作善能解脱,那么作一百件善事或富人很轻易的作一万件善,不是早解脱了?有目的行善,可能得人天报而无缘无相的大慈大悲布施才能得到解脱。
举例来说,如果要来古晋,是否因为我要来,古晋才有在?不是的,古晋早就存在,我要走路,坐飞机、塔船也好,一定要来到这里,而如果飞机到了我不会下机,机场到了我不懂出来,我可能就会跑错地方了。修行也如此,修任何法,成就不在法而是法能帮助你证悟否?
成佛是超因果——楞严经
楞严经说,成佛是超因果,非因果的。如果成佛是有因有果那它会生灭,因缘生因缘灭。成佛不是因缘生,所以不会灭,而是悟到不生不灭的本有。
修净土者,除了佛号,要多读经典,这样来加强巩固自己的信心,要不然释迦牟尼佛为何要说那么多经典?所以修净土者,该彻底,而且要在人间来修,不该简化,要求上品上生,这才不会白白来人间一趟少修了。我们修行要深而广而不是越修越窄,窄到最后自己变成眼光越狭小,所以太虚大师在「太虚全书」中业反对“一句佛号,一部经典”。
心净则国土净——维摩诘经
维摩诘经讲“心净则国土净”与阿含经的说法一样,因此娑婆也是佛的净土。净土法门有几种,一种称“唯心净土”就是往生即不生,心净国土净的;第二种是要求往生的,这是有相,是一种方便,去到那边,最后是与“唯心净土”一样。解脱可在任何地方做到。
每尊佛的说法都一样,阿弥陀佛也讲五根、五力、七菩提分与八正道。这是宇宙的真理,我们眼光要放远,不要被局限。对於所听的法要经过验正,要有疑问,就应坦然去探讨、求证而肯定。
常寂光净土——天台分别净土种类
大乘讲十方净土,天台也分别净土为多种类。我们学佛要分清楚,所听到的法只是方便法门,不一定跟经典符合。一般人分净土为常寂光净土等四种。常寂光净土比较坦白的说,就是佛所处,只有佛才能达到的。这四种是天台宗祖师列出来的,佛的净土,既然释迦牟尼佛已无相,还须净土吗?道生法师说,认真的讲,众生去处不能叫净土,真正佛的净土,才叫净土。其余不能称为净土。
一些书本称净土修行为横出三界,即是色界、欲界、无色界。其实这只是后人的概念而竟变成我们的口头禅。横出三界是解脱,既已解脱,又为何求往生净土?
四大庄严土是大菩萨才可以到达的,再来方便有馀土是二乘的像阿罗汉或有成就者去的,还有凡圣同居土,就是有菩萨、有罗汉,有佛有众生。以释迦牟尼佛当年讲这就是凡圣同居所,要不然佛怎样能令他的弟子证果呢?
我们要认清楚,方便法门与究竟法门的不同。方便法门是最终须通过究竟法门才能证悟。如果通不过,方便法门永远是方便法门,而究竟法门才是彻底的法门,一了百了的。当天堂、地狱、净土的念全消时,可与佛一样入涅盘的。佛陀的法门有方便法门与究竟法门而当时他讲法时,能够接受究竟法门的,很多都证悟了。所以我们要认清楚方向,我们学佛必须以正法、正见来探讨与修行。
弥勒菩萨出世
弥勒菩萨在释迦牟尼佛时出世,他是在波罗奈国迦波利村一个宰相家出世。当时国王听说有一个小孩出世即有特别的庄严相,又很聪明。国王很担心,怕这孩子是真命天子,将来会取代他的地位。於是就想办法要将他铲除。有人知道了,通报弥勒菩萨家里。他父母赶快将他送到舅舅家去受教育,舅舅带他一起去学法。
后来释迦佛成佛了,舅父就令弥勒菩萨跟其他十六人一起随佛出家,那十六人都证果而弥勒菩萨初果都没有。但这并不表示他不行,然而佛陀“偏”授记他成佛。当时佛其他弟子都疑惑,佛解释说他的修行并不是你们从他外表看得出来,他的发心,在久远劫来已修了很久,已经具备成佛的条件。佛说他将来会在人间成佛,那时候的人天,寿命是八万岁。
佛说弥勒菩萨在过去世,有一次是国王,叫法爱王。在一尊弗沙佛出世时,看到一个出家人,入慈心三昧,生欢喜心发愿要成佛,故佛就授记他将来成佛,叫弥勒。
另一部经「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经」提到有一尊佛,教人持无量慈,必能成佛。当时弥勒菩萨也心生欢喜要学。当时弥勒菩萨是一大婆罗门,称作一切智光明婆罗门,为了学佛想成佛,躲到深山里去修行称为仙人。
有一年,天雨不断,洪水成灾,连续下了七天,仙人都没东西吃。当时森林里有一只母兔与她的孩子,她带领了五百只白兔。看到仙人修行,若是饿死了,佛法便不能延续,便发愿烧身为食,供养仙人。於是山中树神便集柴燃火,母兔与孩子皆往火中跳。仙人看了不忍吃他们的肉,因此自己也投身火中。投火之前仙人发愿生生世世不起杀想,不吃肉,要行慈心三昧,直至成佛。所以佛授记他将来在人间成佛,而下一尊佛就是弥勒菩萨。
佛陀知道他灭度后有人会自称是佛,故先宣说下一尊佛是弥勒佛。 其实弥勒菩萨比释迦牟尼佛更早发心成佛,可是释迦牟尼佛精进超越,发愿在五浊恶世成佛,共超越九十大劫成佛。
弥勒菩萨的净土——兜率天
弥勒菩萨的净土之一是兜率天,也称为知足天,所有的佛要来人间出世先要在兜率天逗留一段时间,等待因缘成熟才下生。
未来的龙华树下
弥勒菩萨的第二个净土,就是在未来的世界,在五十六亿万年后下生人间,龙华树下讲法三次、度无量众生,使众生成就解脱。
弥勒菩萨的净土有何好处呢?佛陀教导人们修十善,以便因缘成熟往生。这里有仙人造的宫殿,八功德水,风吹振动,树枝也会说法宣讲苦、空、无常、无我。
如何往生兜率天
在经典中说要往生兜率天有几个条件。第一,须先成为弥勒菩萨的弟子,愿意生天,将来与弥勒菩萨一起下来度化众生。第二,不厌生死,乐生天者。只有兜率天受推崇往生,因为这里有未来佛。第三,发无上菩提心。欲往生天者,须真诚恳切,虔诚的人人内心发愿,愿度一切众生。
往生的上中下九品
这里有品位的分别。修上品者,修功德,修六度万行、守戒如八戒、出家戒等,身心清净如思维兜率天净土的优点、礼拜及念弥勒菩萨的圣号,发大愿。对世上的事物都不那样执着,念弥勒菩萨的圣号,绝对会往生兜率天,一到那时,就会有天人来接引,引见弥勒菩萨。
修上品上生者,将来有机会随弥勒菩萨下生,第一个闻法。中品的,只要听到菩萨之名心生欢喜,恭敬礼拜,也能不堕三恶道、不邪见,不会毁谤三宝,而且眷属成就,师长学生也和乐。修下品者,单念圣号、礼敬、香花供养求往生便可。就算他犯了戒,能听闻了弥勒菩萨的名字而忏悔,得以清净。有时礼敬都能消掉百亿劫的生死罪,如果他不想升天,或其他净土去,将来他也能在龙华树下得依弥勒菩萨的教法而发无上心。
净土法门每个都可以简化,根据所修而分上、中下品,这决定在自己的修行而不是佛制定的,这在任何净土修法中都一样。
佛所推的崇唯一天界
最后佛告阿难尊者,他之所以每讲弥勒菩萨法门是为了未来世众生开生天之路,只有这个兜率天,佛提倡推崇,他要指示众人发菩提心、走上菩提道,主要是不要断了佛种,希望很多人将来都能成佛。
修弥勒法门就是这么简单,礼敬、供养、念圣号,发愿往生即可。若欲提升自己,就多思考、学禅定,持戒、多读经典。我们学法时要用佛陀给的上方宝剑——依法不依人,多方面去深入探讨,去求证,且足正见,修行正法,且应该要求往生净土中的上品。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 净土经论 | 净土圣贤 | 早晚课 | 净土指归 | 净土文集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大乘经》上常讲,境随心转,相由心生。你的心是主宰,所以你一生的享受,完全要自己负责任。你怨天尤人,你造的是罪业,所感受的是苦报,是痛苦,不是乐报。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